園林植物-園林植物的分類_第1頁
園林植物-園林植物的分類_第2頁
園林植物-園林植物的分類_第3頁
園林植物-園林植物的分類_第4頁
園林植物-園林植物的分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園林植物的分類內(nèi)容提要植物的命名和分類是為了更好地識別、利用園林植物。通常在不同的國家,或同一國家不同地區(qū)之間植物容易出現(xiàn)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混亂現(xiàn)象,為方便交流,需統(tǒng)一植物名稱。而園林植物分類是植物景觀設計、植物引種馴化、觀賞植物種質(zhì)資源保護等相關應用的前提。本章就園林植物分類的相關知識做詳細的介紹。學習目標

了解植物分類的方法、植物分類的系統(tǒng)和植物分類的單位;掌握植物命名的法則;掌握園林植物的不同分類方法,并能應用于實踐中;重點掌握植物分類檢索的方法,能夠編制植物檢索表。1植物的分類和命名

1.1植物分類的目的與任務植物分類學是研究整個植物界不同類群的起源、親緣關系及進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其目的是把繁雜的植物進行鑒定、分群歸類、命名并按一定系統(tǒng)排列起來,以便于認識,便于研究和利用。植物分類學任務有探索種的起源和進化;建立自然分類系統(tǒng);記述和命名植物的“種”,命名和描述植物種的特征,編寫出各地區(qū)的植物志;擴大植物應用,提高園林苗木生產(chǎn)及合理利用植物種質(zhì)資源提供理論依據(jù)。1.2植物分類

1.2.1植物分類的方法

植物分類學是在人類認識植物和利用植物的社會實踐中發(fā)展起來的一門古老科學,為了更好的發(fā)掘、利用和改造植物,就需對它們進行系統(tǒng)科學的分類。植物分類的方法是人們對植物的形態(tài)、構造、生活史和生活習性進行觀察、研究、比較個體間的異同點,把具有共同點的種類歸為一個類群,分成不同的分類等級。(1)人為分類法早期人們對植物的認識是從其習性、用途等幾個特征作為分類依據(jù),而不考慮親緣關系和演化關系。如我國明朝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以用途和習性為依據(jù)。再如瑞典的林奈是以雄蕊(有無、數(shù)目、著生情況)為分類依據(jù),均屬于人為分類的方法。人為分類法是按照人們的應用目的和方法,以植物一個或幾個特征作為分類依據(jù),根據(jù)形態(tài)、習性、用途進行分類,利用的性狀較少,不考慮植物物種之間的親緣關系。這種方法著眼于應用上的方便,突出某一方面的實用性,通常不具有預測性。例如:按照園林觀賞用途將植物分為行道樹、孤散植類、垂直綠化類、造型及樹樁盆景類、綠籬類等。(2)自然分類法十九世紀后期,隨著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xiàn),自然分類逐漸發(fā)展。自然分類法是以植物進化過程中親緣關系的遠近作為分類標準,利用盡可能多的證據(jù)(包括形態(tài)學、化學、細胞學、孢粉學、分子生物學等)反映各物種間的親緣關系。這種方法科學性較強,在生產(chǎn)實踐中也有重要意義,并具有可預測性。例如用于人工雜交、培育新品種、探索植物資源等。隨著生物分子領域的深入研究,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對植物分類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主要介紹以下幾種:

①形態(tài)學分類利用標本室核對、文獻資料,形態(tài)解剖學等途徑進行植物分類研究。形態(tài)分類研究對象有瓣型、花期、花色、雌雄蕊數(shù)目等,研究時需要對每個性狀的描述非常詳細,重要的是抓住主要特征是什么,提取出植物的獨特性進而分類。

②細胞學分類通過研究植物間染色體組型的相似及差別,判定植物間的親緣關系遠近。研究對象有染色體臂比、染色體臂長、染色體數(shù)目、染色體附屬物等。

③生化水平分類通過提取植物所含有的化學物質(zhì)、分子信息,對物質(zhì)含量進行測定,對分子信息進行觀察分析,進而對植物間的親緣關系進行研究,以區(qū)分各種植物。

④分支分類不同性狀有不同的源,進化過程也是不等值的。通常某種性狀可能進化快點,某些性狀可能進化慢些。類群內(nèi)共有的性狀為祖先性狀,不同的性狀為個體特有的性狀。以此為依據(jù),進行類群內(nèi)各植物的分析研究,判定其親緣關系的遠近,從而進行分類。

(3)二元分類法以植物的自然起源為主線,依據(jù)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進行分類。例如:梅花依據(jù)形態(tài)學不同分為四大系--美人梅系、真梅系、杏梅系和果梅系。而真梅系中人們依據(jù)觀賞特性的不同又分為直枝梅、垂枝梅、龍游梅。1.2.2植物分類的系統(tǒng)植物分類系統(tǒng)最著名的有恩格勒系統(tǒng)(A.Engler)和哈欽松系統(tǒng)(J.Hutchinson)。恩格勒(A.Engler)是德國的植物學家。恩格勒(A.Engler)系統(tǒng)分類的特點是:認為柔荑花序類植物在雙子葉植物中是比較原始的類群;單子葉植物比雙子葉植物原始。該系統(tǒng)在1964年根據(jù)多數(shù)植物學家的意見,將錯誤的部分加以更正,即認為單子葉植物是較高級的植物,放在雙子葉植物后,目、科的范圍亦有調(diào)整。由于恩格勒(A.Engler)系統(tǒng)較為穩(wěn)定和實用,所以在世界各國及中國北方多采用。哈欽松(J.Hutchinson)是英國植物學家。哈欽松(J.Hutchinson)系統(tǒng)分類的特點是:認為木蘭目植物比較原始;認為木本支與草本支分別以木蘭目和毛茛目為原始點平行進化;柔荑花序類植物比較進化;單子葉植物比雙子葉植物進化。目前很多人認為哈欽松(J.Hutchinson)系統(tǒng)較為合理,我國南方學者采用哈欽松(J.Hutchinson)系統(tǒng)分類的較多。1.2.3植物分類的單位種是植物分類的基本單位,也是各級單位的起點。所謂種,是指起源一共同的祖先,具有相似的形態(tài)特征,且能進行自然交配,產(chǎn)生正常后代(少數(shù)例外)并具有一定自然分布區(qū)的生物類群。種內(nèi)個體由于受環(huán)境影響而產(chǎn)生顯著差異時,可視差異大小分為亞種、變種等。其中變種是最常用的。集種成屬、集屬成科,集科成目,由此類推組成綱、門、界等分類單位。因此界、門、綱、目、科、屬、種成為分類學的各級分類單位。在各級單位中,根據(jù)需要可再分成亞級,現(xiàn)以桃樹為例說明分類上所用單位:界……植物界(RegnumPlantae)門……種子植物門(Spermatophyta)亞門……被子植物亞門(Angiospermae)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亞綱……離瓣花亞綱(Archichlamydeae)目……薔薇目(Rosales)亞目……薔薇亞目(Rosineae)科……薔薇科(Rosaceae)亞科……李亞科(Prunoideae)屬……梅屬(Prunus)亞屬……桃亞屬(Amygdalus)種……桃(PrunusPersica)1.3植物的命名每種植物,在不同的國家,或同一國家不同地區(qū)之間其名稱也不相同,因而就易出現(xiàn)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混亂現(xiàn)象,造成識別植物、利用植物、交流經(jīng)驗等的障礙。因此,為方便交流和統(tǒng)一植物名稱,共同的命名法則是非常必要的。在植物命名上,國際植物會議按照《國際植物命名法規(guī)》,規(guī)定了植物的統(tǒng)一科學名稱,簡稱“學名”。學名是用拉丁文命名的,國際通用的是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Linnaeus)所倡用的植物“雙名法”。植物的命名法則:(1)一種植物只能有一個合理的拉丁學名;(2)拉丁名采用雙名制,即屬名加種名;(3)屬名用名詞,首字母大寫;種名一般用形容詞,首字母小寫;(4)學名組成為:屬名+種加詞+命名人姓氏縮寫。如桑樹:MorusalbaL.桑樹學名的屬名,是拉丁文名詞morus(桑樹),首字母大寫。種加詞一般是形容詞,起著標志這一植物種的作用,首字母小寫。如桑樹的學名種加詞alba是“白色”的意思。命名人姓氏,除單音節(jié)外均應縮寫,縮寫時要加省略號“.”,且第一個字母大寫如Linnaeus(林奈)縮寫為L.(5)兩種不同植物不能有相同的學名;(6)一般的植物,皆有雙名的學名,少數(shù)具亞種(sub.)、變種(var.)或變型(f.)的,可具三名;“三名法”即學名由屬名+種加詞+亞種(變種或變型)加詞組成。如:亞種,其學名組成是:屬名+種加詞+命名人+sub.(亞種的縮寫)+亞種加詞+亞種命名人;變種,其學名組成是:屬名+種加詞+命名人+var.(變種的縮寫)+變種加詞+變種命名人。屬名和命名人首字母大寫外,其余以下各級名稱首字母均小寫。1.4園林植物的分類方法園林植物種類繁多,分類體系多樣。但園林植物分類仍以系統(tǒng)分類為主,著眼于應用的方便,按照園林植物的生長類型、生態(tài)習性、觀賞性狀等進行分類。1.4.1依植物進化系統(tǒng)分類(1)裸子植物:由胚、胚乳和珠被形成種子,并不形成子房和果實,胚珠和種子裸露。如松柏類植物、蘇鐵等。(2)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種子被果皮所包被。被子植物又分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兩大類。雙子葉植物種子的胚有2片子葉,主根發(fā)達,多為直根系。如垂柳、國槐、月季、菊花等大多數(shù)常見的植物。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只有1片子葉,多數(shù)為草本,須根系。如禾本科草坪植物、百合、萱草等。(3)苔蘚植物:最低等的高等生物,植物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園林上應用較少。(4)蕨類植物:以耐蔭的觀葉和地被植物為主,少數(shù)為木本。1.4.2依植物生長類型分類(1)木本植物①喬木類:主干明顯,樹干和樹冠有明顯的區(qū)分。樹形高大,一般分為落葉喬木和常綠喬木。②灌木類:無明顯主干,近地面處生出許多枝條,呈叢生狀。通常大灌木為2m以上;中型灌木為1~2m;小灌木為1m以下。③藤本類:莖木質(zhì)化,長而細弱不能直立,必須纏繞或攀援它物上才能向上生長。④匍地類:干、枝等均匍地生長,與地面接觸部分可生出不定根而擴大占地范圍,如鋪地柏等。(2)草本植物①一、二年生花卉:一年內(nèi)完成一個生活周期,稱一年生植物。一般春季播種,夏秋季開花。秋季播種、翌年春季開花,在二年內(nèi)完成一個生活周期,稱為二年生植物。②多年生花卉:在完成一個生育周期以后,其地下部分經(jīng)過休眠,并能重新生長、開花和結果。根據(jù)地下形態(tài)的不同,可分為宿根植物和球根植物。宿根花卉:冬季陸地可以越冬,根系存于土壤之中,次年重新萌發(fā)生長。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具有大的變態(tài)根或變態(tài)莖。根據(jù)其形態(tài)的不同又分為:鱗莖類、球莖類、塊莖類、塊根類和根莖類。(3)草坪及地被植物:如早熟禾、狗牙根、假儉草、黑麥草等。1.4.3依植物生態(tài)習性分類(1)陽性植物:在陽光比較充足的環(huán)境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的樹種,稱為陽性植物。如大部分松柏類植物、一串紅、結縷草等。(2)陰性植物:能在蔽蔭環(huán)境條件下正常生長的樹木稱為陰性植物。如玉簪、八仙花、普通早熟禾、黑麥草等。(3)中性植物:對陽光的要求介于陰性和陽性兩者之間的植物,稱為中性植物。如蘇鐵、金銀花、紫羊茅等。(4)耐水植物:這類植物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即使根部延伸至水中也不影響其正常生長。如水杉、垂柳、水曲柳等。(5)耐旱植物:耐干旱性強,如白皮松、刺槐、細葉早熟禾等。(6)耐鹽堿植物:這類植物生長在含有一定鹽堿的土中,如檉柳、白蠟等。(7)抗性植物:具有保護壞境、能抵抗污染和自然災害的植物都屬于抗性植物。1.4.4依植物觀賞特性分類(1)形木類:以觀賞樹木的特殊姿態(tài)為主。如雪松、龍爪槐、南洋杉等。(2)葉木類:以觀賞葉形、葉色、大小為主。如銀杏、紫葉李、龜背竹、鵝掌木等。(3)花木類:以觀賞花形、花色、花香為主。如牡丹、紫薇、丁香等。(4)果木類:以觀賞果實的大小、形狀、色彩為主。如火炬樹、石榴、絲綿木等。(5)干枝類:以觀賞枝干的色彩為主。如山桃、白皮松、紅瑞木等。(6)根木類:以觀賞植物的板根、氣生根為主。如榕樹等。1.4.5依植物觀賞花期分類(1)春花類:2~4開放,如梅花、水仙、郁金香等。(2)夏花類:5~7開放,如荷花、玫瑰等。(3)秋花類:8~10開放,如菊花、桂花等。(4)冬花類:11~1開放,如臘梅、山茶等。1.4.6依園林用途分類(1)行道樹:栽植在道路兩側(cè),如公路、街道、園路、鐵路等兩側(cè),整齊排列,以遮蔭、美化為目的的喬木樹種。世界五大行道樹:銀杏、鵝掌楸、椴樹、懸鈴木、七葉樹。(2)孤散植樹:布置在花壇、廣場、草地中央、道路交叉點、河流曲線轉(zhuǎn)折處外側(cè)、水池岸邊、庭院角落及園林建筑等處起主景、局部點綴或遮蔭作用的一類樹木。(3)垂直綠化類:依據(jù)藤蔓植物的生長特性和綠化應用對象選擇樹種。(4)綠籬類:以耐密植、耐修剪、養(yǎng)護管理方便,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木本種類為主。(5)造型及樹樁盆景類:經(jīng)過人工修整的植物或置于盆內(nèi)再現(xiàn)大自然風貌的植物均是園林景觀不可或缺的藝術品。2植物分類依據(jù)及分類檢索

2.1植物分類依據(jù)植物的鑒定、分群歸類主要的依據(jù)有形態(tài)學、細胞學、解剖學、植物化學、分子植物學的各類標記等。形態(tài)學是通過研究植物的形態(tài)和結構(如花色、瓣型、雄蕊的數(shù)目等),根據(jù)個體發(fā)育與系統(tǒng)發(fā)育的特征進行植物的分類與系統(tǒng)演化的研究。深入到細胞學、分子生物學領域的植物分類研究能夠更準確的確定植物間的親緣關系、植物性狀的發(fā)展快慢以及系統(tǒng)的發(fā)展演化關系。2.2植物分類檢索表植物分類檢索表是鑒定植物的工具,一般包括分科、分屬及分種檢索表。植物檢索表的編制常用植物形態(tài)比較法,按照科、屬、種劃分的標準和特征,選用一對明顯不同的特征,將植物分為兩類,又從兩類中再找相對的特征區(qū)分為兩類。以此類推,最后即可分出科、屬、種或品種。常用的檢索表有平行和定距兩種形式。2.2.1平行檢索表平行檢索表中每一相對性狀的描寫緊緊并列以便比較,在一種性狀描述結束即列出所需的名稱或是一個數(shù)字。此數(shù)字重新列于較低的一行之首,與另一組相對性狀平行排列。1.木本植物…………21.草本植物…………52.單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