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素描》(北希望)教學資料 拓展學習 中國古代軍戎服飾_第1頁
《設計素描》(北希望)教學資料 拓展學習 中國古代軍戎服飾_第2頁
《設計素描》(北希望)教學資料 拓展學習 中國古代軍戎服飾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軍戎服飾武德中期、貞觀以后,在進行了一系列服飾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具有唐代風格的軍戎服飾;高宗、則天兩朝,國力鼎盛,天下太平,上層集團奢侈之風日甚一日,戎服和鎧甲的絕大部分脫離了實用的功能,演變成美觀豪華、以裝飾為主的儀典裝飾?!?4進入永徽以后,鎧甲肩部出現(xiàn)了有虎頭、龍首造型的護肩,披膊有的墊在護肩下,有的為護甲取代?!?6臂甲的上部也安裝了皮質的像撐開的傘一樣的護甲,用于保護肘部。身甲的腹部增加了與胸背甲同樣的圓形護甲。腹部使用圓形護甲并不始于唐代,1992年在云南江川李家山西漢墓內出土了一條銅扣金腰帶,銅扣是一面直徑25厘米左右的圓形鏡,鏡面鑲嵌了大小兩個玉環(huán),中心是一個突起的尖角。這根腰帶系束于腰間,銅扣的圓鏡正好起到護腹的作用,這無疑是腹甲的起始。在腿裙前面開衩處,還出現(xiàn)了保護下腹部的短而小的鶻尾。盛唐后期至唐末,胸腹部的圓護上也出現(xiàn)了各種獸頭、虎吞等雕塑形象……保護下腹的鶻尾也逐漸變得寬大起來?!?7唐代戎服的色彩,一般以黑、紅、白、紫為主;盛唐時的絹甲則五彩斑斕,色彩鮮艷華麗。武官的常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下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以青,以后以深青色亂紫,改為八、九品著碧?!?05氈冠或紗冠,“氈冠,金花為飾,或加珠玉翠毛,額后垂金花,織成夾帶,中貯發(fā)一總?;蚣喒?,制如烏紗帽,無檐,不雙耳,額前綴金花,上結紫帶,末綴珠”《遼史·儀衛(wèi)志》第五十六卷,志第二十五——139……幞頂像雙乳,則又是一種不知名的幞頭?!际擒浌ヮ^,但幞頭里面都加有巾子——146天寶年間幞頭頂部像兩個圓球,該式樣在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豆盧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見到。頭上戴的是形如果盆或像倒扣的小盤似的冠,“氈冠紅果頂,冠頂后后垂結綬”《續(xù)資治通鑒長篇》卷一一五絹甲是一種儀仗甲,一般不用于實戰(zhàn),只是宮廷侍衛(wèi)、武士的戎服,它的出現(xiàn)可能是受到武官公服的帛制兩襠甲的啟示。這種甲是用華美的絹或織綿做面料,內襯數(shù)層厚帛制成。和皮、鐵甲一樣,絹甲上也鑲有皮革、金屬制造的飾件、甲片。據《明會典》記載,明代的甲胄絕大多數(shù)是用鋼鐵制造的,技術十分先進,種類有齊腰甲、柳葉甲、常身甲、魚鱗甲、曳撒甲、圓領甲等。鎧甲的各部件都有嚴格的重量規(guī)定,在形制和式樣方面也分為前后兩個時期。——170明初的鎧甲基本上是北宋的形制,有些還采用了唐、五代時期的式樣。身上的甲胄除頓項以外,各種形制一如宋制,連袍肚、胸前束甲的絲繩打結也與宋陵石刻上的方法一樣(參見宋代彩圖K-2),唯一不同的是前胸正中增加了護心鏡,這是從遼朝的鎧甲中吸收來的。與這件石刻相同的鎧甲形象是廣勝寺飛虹塔上琉璃雕像和撫順市元帥府的石刻武將像(彩圖P-2、3),后一雕像的兩片腿裙之間,出現(xiàn)了長長的鶻尾,這種三角形的鶻尾是明朝特有的。——170在山西渾源粟疏美墓神道上,有一尊保存很完好的大理石武將雕刻像。甲胄服飾等各部細節(jié)刻畫十分細致,是很好的參考形象。這尊石像表現(xiàn)的是明中期的甲胄形象,雖然仍保持了明初期的基本風格和樣式,但很多地方開始發(fā)生變化。首先是兜鍪,已不再是宋代的鳳翅盔,盔檐兩側的裝飾像卷云。頓項為三片式,但不同于五代時期的外形和安裝方法,橫長條的甲片可能是皮革制成的,上面釘有甲泡,系于頜下的系帶平時則系結腦后。護心鏡用繩束另束于胸前,這一點與十三陵和撫順元帥府的石刻像明顯不同。袍肚的式樣則像南宋時期,腹部有獸頭護膚甲,垂于腹下的鶻尾,與撫順元帥府的相同。從下緣處翻轉的形象看,有可能是用絹布或薄皮為底,上綴甲片而成,比較柔軟。兩側的腿裙十分厚重,腿裙的上下緣處各有一個獸頭裝飾,中間有皮帶相連,皮帶的一頭裝有帶扣,這是為了吊掛腿裙而設的裝置,在披膊上也有這種連接臂甲和披膊的裝置。臂甲和保護臀部與后腿的上下兩片甲,很像是用皮革制成的。細節(jié)刻畫上不夠明確的是胸背甲,在方形甲片的上面還有如意頭的卷形紋圖案,圖案上又釘有甲泡,這或許是雕刻師加上去的裝飾?!?71北宋開始,腿裙逐漸加寬加長,《宋史·兵志》中記錄了南宋的腿裙差不多有20斤的重量。經由元代的發(fā)展,至明中期,有的長度已快要覆蓋住腳背。腿裙長不會妨礙騎馬,但會影響人上馬和走路,裝了吊掛裝置,上馬前步行時將腿裙收起,騎上馬后將腿裙放下,可謂能長能短,伸縮自如,不能不說是一種發(fā)明?!?72明代鎧甲的甲片出現(xiàn)不少新的變化,甲片不再是薄平片,而成為有棱有角的、中間突起的甲泡,這種甲泡不僅增加了甲片的強度,也改變了甲的編綴方法。鎧甲的表面已看不出編甲片的繩索,甲片可能都是用甲釘釘在甲襯上的,所以明代的甲片看上去都很小。——173明代中期火器制造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歐洲的弗朗機和紅夷大炮也相繼傳入。這些近代兵器的出現(xiàn),將舊式鎧甲無情的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新式鎧甲,主要是鎖子甲和布面甲,特點是輕便、結構簡單而遮蓋面大?!?73、4鎖子甲在漢唐時稱環(huán)鎖甲,是以小鐵環(huán)相互套連編成的鎧甲,當時還是屬于十分貴重的稀珍物品,元代時使用已較普遍。但元代的鎖子甲外表綴有鐵甲片,可能鐵環(huán)也比較大。到明代時,鎖子甲都用直徑一厘米左右的鐵圈編連,也不再用綴甲片配內襯了,直接套于戎服之外。布面甲是從元代繼承而來的,制造方法分兩種,一種仍象元代那樣,以布為里面,中間綴鐵甲片,表面釘甲釘。另一種稱棉甲,“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肩五寸,下長掩膝,粗線逐行橫直??p緊入水,浸透取起,鋪地,用腳踹實,以不泡漲為度。曬干收用,見雨不重,霉鬒不盡,鳥銃不能大傷?!边@兩種布面甲是專門用來對付管形火器的,這些軟甲在明后期大量使用的事實,實際上宣告了鎧甲的歷史使命行將結束。比布面甲更為輕便的是罩甲,罩甲出現(xiàn)于正德年間,也分兩種,一種是用甲片編成的,形如對襟短褂,有腿裙而無披膊,有腿裙者都為將官所用,士兵則穿無腿裙的短罩甲。另一種純用布為面里,中間不敷甲片,開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