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jīng)典誦讀-《詩經(jīng)》專場_第1頁
國學經(jīng)典誦讀-《詩經(jīng)》專場_第2頁
國學經(jīng)典誦讀-《詩經(jīng)》專場_第3頁
國學經(jīng)典誦讀-《詩經(jīng)》專場_第4頁
國學經(jīng)典誦讀-《詩經(jīng)》專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經(jīng)》誦讀篇目推薦1.《桃夭》:表現(xiàn)桃花之美。(周南)2.《甘棠》:表達深深的思念。(召南)3.《凱風》:獻給母親的歌。(邶風)4.《河廣》:夸張中顯真情。(衛(wèi)風)5.《木瓜》:表現(xiàn)了與人交往之道。(衛(wèi)風)6.《采葛》:表達深情。(王風)7.《風雨》:啟發(fā)情志。(鄭風)8.《子衿》:對友情的珍視。(鄭風)9.《碩鼠》:愛憎分明。(魏風)10.《蒹葭》:優(yōu)美的寫景與抒情。(秦風)11.《無衣》:抒發(fā)英雄情懷。12.《伐柯》:含有哲理(豳風)13.《采薇》:眷念和平生活,文辭優(yōu)美。(小雅)14.《鶴鳴》:可以開拓心胸。(小雅)15.《白駒》:有好客之道。(小雅)-2-第一篇:《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譯文: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后嗣旺。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永不落。這位姑娘要出嫁,齊心協(xié)手家和睦。注釋:(1)夭夭(yāo):花朵怒放,美麗而繁華的樣子。(2)灼灼(zhuó):花朵色彩鮮艷如火,明亮鮮艷的樣子。華:同“花”。(3)之子:這位姑娘。于歸: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歸宿,故稱“歸”。于:去,往。(4)宜:和順、親善。(5)蕡(fén):草木結(jié)實很多的樣子。此處指桃實肥厚肥大的樣子。有蕡即蕡蕡。(6)蓁(zhēn):草木繁密的樣子,這里形容桃葉茂盛。\o"收起"

:《衛(wèi)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譯文:誰說黃河寬又廣?一片葦筏就能航。誰說宋國很遙遠?踮起腳尖就能望見。誰說黃河廣又寬?難以容納小木船。誰說宋國很遙遠?一個早晨就能到達。注釋:(1)河:黃河。(2)葦:用蘆葦編的筏子。杭:通“航”。(3)跂(qǐ):古通“企”,踮起腳尖。予:而。一說我。(4)曾:乃,竟。刀:通“舠(dāo)”,小船。曾不容刀,意為黃河窄,竟容不下一條小船。(5)崇朝(zhāo):終朝,自旦至食時。形容時間之短。

第五篇:《衛(wèi)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譯文:你將木瓜投贈我,我拿瓊琚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將木桃投贈我,我拿瓊瑤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將木李投贈我,我拿瓊玖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注釋:(1)木瓜: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薔薇科,果實長橢圓形,色黃而香,蒸煮或蜜漬后供食用。按:今粵桂閩臺等地出產(chǎn)的木瓜,全稱為番木瓜,供生食,與此處的木瓜非一物。(2)瓊琚(jū):美玉,下“瓊玖”“瓊瑤”同。(3)匪:非。(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5)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第六篇:《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譯文:那個采葛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那個采蕭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那個采艾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年?。∽⑨專海?)采:采集。葛:葛藤,一種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2)蕭:植物名。蒿的一種,即艾蒿。有香氣,古時用于祭祀。(3)三秋:三個秋季。通常一秋為一年,后又有專指秋三月的用法。這里三秋長于三月,短于三年,義同三季,九個月。(4)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莖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葉子供藥用,可制艾絨灸病。(5)歲:年。\o"收起"

:《鄭風·風雨》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譯文:風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雞鳴聲聲急。風雨之時見到你,怎不心曠又神怡。風瀟瀟呀雨瀟瀟,窗外雞鳴聲聲繞。風雨之時見到你,心病怎會不全消。風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雞鳴聲不息。風雨之時見到你,心里怎能不歡喜。注釋:(1)喈(jiē皆)喈:雞鳴聲。(2)云:語助詞。胡:何。夷:平,指心中平靜。(3)膠膠:或作“嘐嘐”,雞鳴聲。(4)瘳(chōu抽):病愈,此指愁思縈懷的心病消除。(5)晦:黑夜。

第八篇:《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譯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領(lǐng),悠悠的是我的思念??v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把音信傳?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v然我不曾去找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的城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樣長!注釋:(1)子衿:周代讀書人的服裝。子,男子的美稱,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領(lǐng)。(2)悠悠:憂思不斷的樣子。(3)寧(nìng):豈,難道。嗣(yí)音:寄傳音訊。嗣,通“貽”,給、寄的意思。(4)佩:這里指系佩玉的綬帶。(5)挑(táo)兮達(tà)兮:獨自走來走去的樣子。挑,也作“佻”。(6)城闕:城門兩邊的觀樓。

:《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譯文: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照顧。發(fā)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土有幸福。那樂土啊那樂土,才是我的好去處!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麥!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優(yōu)待。發(fā)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國有仁愛。那樂國啊那樂國,才是我的好所在!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許吃我種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卻對我不慰勞!發(fā)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郊有歡笑。那樂郊啊那樂郊,誰還悲嘆長呼號!注釋:(1)碩鼠:大老鼠。一說田鼠。(2)無:毋,不要。黍:黍子,也叫黃米,谷類,是重要糧食作物之一。(3)三歲:多年。三,非實數(shù)。貫:借作“宦”,侍奉。(4)逝:通“誓”。去:離開。女:同“汝”。(5)爰:于是,在此。所:處所。(6)德:恩惠。(7)國:域,即地方。(8)直: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說:“當讀為職,職亦所也?!币徽f同值。(9)勞:慰勞。(10)之:其,表示詰問語氣。號:呼喊。\o"收起":《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譯文: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注釋(1)蒹(jiān):沒長穗的蘆葦。葭(ji?。撼跎奶J葦。蒼蒼:鮮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義同。(2)蒼蒼:茂盛的樣子(3)為:凝結(jié)成。(4)所謂:所說的,此指所懷念的。(5)伊人:那個人,指所思慕的對象。(6)一方:那一邊。(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順流而下。一說“洄”指彎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8)從:追尋。(9)阻:險阻,(道路)難走。(10)宛:宛然,好像。(11)晞(xī):干。(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13)躋(jī):水中高地。(14)坻(chí):水中的沙灘(15)涘(sì):水邊。(16)右:迂回曲折。(17)沚(zhǐ):水中的沙灘。

第十一篇:《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譯文: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fā)兵去交戰(zhàn),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nèi)衣。君王發(fā)兵去交戰(zhàn),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fā)與你在一起。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zhàn)裙。君王發(fā)兵去交戰(zhàn),修整甲胄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注釋:(1)袍:長袍,即今之斗篷。(2)王:此指秦君。一說指周天子。于:語助詞。興師:起兵。(3)同仇:共同對敵。(4)澤:通“襗”,內(nèi)衣,如今之汗衫。(5)作:起。(6)裳:下衣,此指戰(zhàn)裙。(7)甲兵:鎧甲與兵器。(8)行:往。\o"收起"

:《豳(bīn)風·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譯文:怎么砍伐斧子柄?沒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沒有媒人娶不成。砍斧柄啊砍斧柄,這個規(guī)則在近前。要想見那姑娘面,擺好食具設(shè)酒宴。注釋:(1)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墩f文解字》:柯,斧柄也;伐,擊也,從人,持戈。(2)匪:同“非”??耍耗堋#?)?。和ā叭ⅰ?。(4)則:原則、方法。此處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5)覯(gòu):通“遘”,遇見。(6)籩(biān)豆有踐:在古時家庭或社會舉辦盛大喜慶活動時,用籩豆等器皿,放滿食品,整齊地排列于活動場所,叫做籩豆有踐。此處指迎親禮儀有條不紊?;e,竹編禮器,盛果脯用。豆,木制、金屬制或陶制的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醬類。

:《小雅·采薇》(節(jié)選)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譯文:我心悲傷,莫知我哀!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注釋:(1)思:語氣助詞。(2)矣:語氣助詞。(3)依依: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的樣子。(4)霏霏:雪花飛舞的樣子。(5)昔:從前。

第十四篇:《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譯文: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游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面灌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幽幽沼澤仙鶴唳,鳴聲響亮上云天。淺淺渚灘游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面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注釋:(1)九皋:皋,沼澤地。九:虛數(shù),言沼澤之多。(2)淵:深水,潭。(3)渚:水中小洲,此處當指水灘。(4)爰(yuán):于是。檀(tán):古書中稱檀的木很多,時無定指。常指豆科的黃檀,紫檀。(5)萚(tuò):酸棗一類的灌木。一說“萚”乃枯落的枝葉。(6)“它山”二句:利用其它山上的石頭可以錯琢器物。錯:礪石,可以打磨玉器。(7)榖(gǔ):樹木名,即楮樹,其樹皮可作造紙原料。(8)攻玉:謂將玉石琢磨成器。朱熹《詩集傳》:“兩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為器,得以成焉。”\o"收起"

:《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于焉逍遙?皎皎白駒,食我場藿??{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于焉嘉客?皎皎白駒,賁然來思。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yōu)游,勉爾遁思。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譯文:光亮皎潔小白馬,吃我園中嫩豆苗。拴好韁繩絆住腳,就在我家過今朝。所說那位賢德人,請在這兒盡逍遙。光亮皎潔小白馬,吃我園中嫩豆葉。拴好韁繩絆住腳,就在我家過今夜。所說那位賢德人,在此做客心意愜。光亮皎潔小白馬,快速來到我的家。為公為侯多高貴,安逸享樂莫還家。悠閑自在別過分,不要避世圖閑暇。光亮皎潔小白馬,空曠山谷留身影。一束青草作飼料,那人品德似瓊英。走后別忘把信捎,切莫疏遠忘友情。注釋:(1)皎皎:毛色潔白貌。(2)場:菜園。(3)縶(zhí):用繩子絆住馬足。維:拴馬的韁繩,此處意為維系,用作動詞。(4)永:長。此處用如動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