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方言的形成和發(fā)展_第1頁
漢語方言的形成和發(fā)展_第2頁
漢語方言的形成和發(fā)展_第3頁
漢語方言的形成和發(fā)展_第4頁
漢語方言的形成和發(fā)展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語方言的形成和發(fā)展

作為吳語的代表,蘇州方言一直被稱為“吳語軟語”,最大的特點是“軟”,尤其是女孩。在同屬吳方言語系的其他幾種方言中,無錫話、嘉興話、紹興話、寧波話等都不如蘇州話來得溫軟。有句俗話說寧愿聽蘇州人吵架,也不聽寧波人說話,充分說明了蘇州話這個“軟”字。比如“啊夜吾不捏乃記尼光嗒嗒”聽起來很美,其實是說“要不要給你兩個耳光嘗嘗”的意思。吳語還保留了全部的濁音聲母,以及相當多的古音,如蘇州人說“不”為“弗”,句子結尾的語氣詞不用“了”而用“哉”,體現出濃濃的古意和書卷氣。漢語言的起源。請看漢語的北方方言是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區(qū)的漢族所用語言經過長期發(fā)展,并受周圍少數民族語言影響的直接結果。而分布在中國南方的其他漢語方言則發(fā)端于歷史上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人民的幾次南下移民活動。中國歷史上的移民,上溯先秦,下及近世,代代不絕。人口遷移的方式大概有兩類,一是人民自動的流徙,一是政府有計劃的移民。前者多因為戰(zhàn)亂、災荒、饑饉或人口膨脹所引起,后者則是為了某種政治、軍事或經濟上的目的。縱觀中國歷史上的移民活動,遷徙的大方向主要是由北向南,其次是由東到西,反向而行的例子比較少見,這一重要特點產生了漢語南方各方言的最初源頭,并形成了今天漢語方言地理的格局。吳方言的源頭最為久遠。據《史記》記載,三千年前的先周時代,有一支移民在經過一場政治變動后,從陜西渭水流域遷到江南太湖流域。他們建立了吳國,其語言可能成為后來吳方言的最早淵源。比吳方言稍晚的是湘方言。湘方言來源于今天已不存在的古楚語。在商朝末年的中原動亂中,楚人南遷至江漢流域,因此楚語被帶到了湖北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楚國南進占有湘資流域,于是古楚語又擴散到湖南。秦統一六國后,向南越過五嶺占有了兩廣地區(qū)。嶺南原是百越民族的居住地,秦始皇為防止他們的反抗,派遣五十萬軍隊駐扎于此。這些士卒所用的語言,成為今日粵方言的先聲。福建本是閩越族的家園,西漢時這里僅設一個縣。東漢末年,軍閥混戰(zhàn),大量北來移民從陸路和海路進入福建,八十年中,福建西北山地和東部沿海接連出現十三個新縣,原始閩方言應該就萌發(fā)于這一時期。贛方言和客家方言出現最晚。江西地區(qū)古稱吳頭楚尾,應當是古吳語和楚語的交匯處,因此漢代以前并沒有原始的贛語。在西晉永嘉年間(307~312年)以后發(fā)生的漢族人民大南徙的浪潮中,有部分北來的移民到達江西北部,他們帶來的語言可以看成是贛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前身。漢語南方各方言就是在上述淵源的基礎上,經過千百年來多次移民活動所帶來的新方言不斷沖擊,發(fā)生取代、交融、滲透、混合而向前發(fā)展演化的結果。北、西南教育觀的作用晉代以前,淮水秦嶺一線或許可以看成是南北方言的大致分界線,西晉以后發(fā)生的三次南下大移民才使北方方言大規(guī)模越過此線進入南方,從而逐漸改變了南方方言的地理布局。漢語方言的基本格局,正是歷史上漢人三次大南遷和一些中小規(guī)模的移民活動所造成的。第一次漢人移民大浪潮發(fā)生在西晉永嘉以后至南朝宋泰始年間(307~466年)。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導致了邊疆少數民族的入侵,因此而迫使大量漢語方言的基本格局,正是歷史上漢人三次大南遷和一些中小規(guī)模的移民活動所造成的。中原漢人向南流徙,在永嘉元年至泰始二年的一百五十年間,南遷的流民達九十萬人之多。這個數目約占西晉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又占到南朝宋人口的六分之一,換句話說,北方每八人就有一人南遷,而南方人口中每六人就有一人是北方僑民。南遷的東晉以建康(今南京)為首都,這里云集了大量北方的衣冠士族,他們地位高貴,因此南方的士族紛紛改變自己的方言,來仿效他們的北方口音。當時有個名叫顧長康的南方士族堅持不學北方話,還遭到旁人追問:“你為什么不說洛陽話?”在南京以東的鎮(zhèn)江一帶,北方僑民竟占到江蘇全省僑民的十分之九,甚至比當地土著居民還多。由于遷徙時間集中,僑寓地區(qū)集中,而且僑民的居住方式往往是聚族而居,在這種情況下,僑僑民民所所帶帶來來的的北北方方語言必然要對土著語言發(fā)生深刻刻影響。在江淮之間,當時的北方方言已經取得優(yōu)勢,而在湖北地區(qū),北方方言必然也對楚語發(fā)生沖擊,產生了西南官話的最初端倪。第二次移民大潮的導火索是發(fā)生在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歷時八年的戰(zhàn)禍遍及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再度引起中原地區(qū)的人民向南流徙。安史之亂引起的移民不僅規(guī)模大,而且這次移民走得比上次要遠,已經到達洞庭湖、鄱陽湖以南,其前鋒甚至到達嶺南和福建。因此,北方方言再次對南方方言發(fā)生沖擊,而且對南方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起了關鍵性作用。在湖北,北方方言加速了對湖北方言的同化,奠定了這一地區(qū)西南官話的基礎。在長沙衡陽一帶,湘方言受到北方方言侵蝕,消弱了固有的特征。同時,粵方言也受到了移民方言一定程度的影響。通在江西北、中部,北部移民帶來的語言形成了今日贛語的主要基礎,并為日后客家話的形成準備了條件。進入江西的移民語言像楔子一樣,把吳語區(qū)和湘語區(qū)永遠分隔開來,并且把閩語限制在福建地區(qū)。今天南方方言地理的雛形正是在中唐以后出現的。安史之亂后,唐朝出現了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在語言學上所說的“方言島”通常就是指“歷史上操相同或相近方言的一部分人遷入操另一種方言的人的地盤,他們所帶來的方言在本地方言的包圍下,猶如大海上的島嶼”。以“杭州方言島”為例,杭州屬南方吳方言區(qū),可由于歷史上南宋小朝廷的建立,大量的北方官話進入,在語言上便明顯不同于周邊地區(qū)。如人稱代詞“你、我、他”,“你們、我們、他們”與北方方言相似,異于吳語地區(qū)上海的“儂、吾、伊”和“拿、阿拉、伊拉”;又如詞綴“兒”音的廣泛運用,只是發(fā)音更生硬、著重些?,F存的漢語方言島大都是在明、清兩代形成的。承德也是一個典型的方言島,它距離北京近二百公里,但居民操純北京話,就是由于康熙時興建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大批供奉、保衛(wèi)人員移住該地,定居下來,以致壓倒原來居民所操方言,使之同化于北京話,形成一方言島孤島。第三次大南遷發(fā)生在北宋靖康之難到忽必烈入主中原之間,大約歷時一百五十年左右。其中兩宋之際(1126~1142年)的移民原因及南下路線都和第一、二次大移民相似,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地區(qū)接受了最大量的移民,而移民對南方的深入又更進一步,福建、廣東、廣西都有移民的足跡。由于除江浙一帶外,移民分布較均衡,所以北方方言對南方方言的影響不如前兩次移民大。北宋滅亡后,從舊都汴京(今開封)南來的大批文官武將、僧尼商賈云集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他們帶來了屬于中原方言的開封話,與杭州的吳語長期對立并存。到了明朝的時候,杭州人郎瑛還很以杭州人“語音好于他處”而自豪,他解釋說這是因為杭州話與開封話很類似的緣故。直到今天,杭州市區(qū)的方言依然帶有明顯的北方味,而一出杭州,便全是純粹吳語的天下了。在這次南遷中,江淮地區(qū)是北來移民的中繼站,湖南常德再次接受北方方言的影響,南京,尤其是鎮(zhèn)江,相對集中了數量較大的移民,這些地區(qū)此時應已成為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區(qū)??图曳窖砸苍谶@一時期逐漸形成。由于金人和蒙古人的南侵,中唐以后遷到江南的大批移民后裔及唐末遷到閩西、贛南的人民再次遷移到閩、粵、贛交界區(qū),這一帶地理環(huán)境的閉塞,使移民方言終于與北方方言完全隔開,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方言,而且使廣東梅州一帶成為客家方言的核心地區(qū)。移民的分布和或移民于漢內從五代開始,直到明清之際,由江西向湖南移民的過程持續(xù)了七八百年之久。移民原因是自發(fā)的經濟要求。江西贛江中下游地區(qū)由于中唐以后接受了大量移民,開發(fā)程度比湖南高,到唐末五代在河谷地帶已經人多地少,于是逐步向西鄰的湖南地區(qū)轉移,以解決生計問題。移民的結果是湘東地區(qū)的百姓幾乎均是江西籍,受其影響,湘語也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帶上了贛語特征。福建向廣東的移民大致也從五代開始。福建山多田少,人口飽和的現象更加突出。于是福建移民進入廣東東南沿海并逐漸向西擴散,他們大多“泛海而至”,把閩南方言散布在廣東東、西兩端的沿海地帶,并在珠江三角洲留下了一些閩方言島。四川人口在歷史上經過幾起幾落的大變化,今天的四川人大部分是清代以后移民的子孫,少部分是元末明初移民的后裔,元代以前的土著更是鳳毛麟角。元末明初,大量湖北人移民四川。明末清初,四川經受了二三十年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的破壞,元氣大傷,人口大減,于是清朝積極從湖廣地區(qū)(湖北、湖南)向四川移民,有“湖廣填四川”之說。因此,今天的四川方言實際上是兩湖地區(qū)的西南官話向西遷移的結果。而元、明、清三代的軍屯和移民將云貴地區(qū)也納入了西南官話的體系。清代有很重要的兩次移民,一次是清康熙朝以后由大陸向臺灣的移民,另一次則是清朝后期以至現代由關內向東北的遷徙??滴醵?1683年),臺灣入清朝版圖,此后海禁遂開,閩南沿海的福佬人和粵東山地的客家人開始向臺灣移民,兩者的比例在日本占領初期是四比一,這就是今天臺灣方言以閩南方言為主、并雜以客家方言的原因。東北地區(qū)是清朝的“龍興之地”,康熙以后辟為禁區(qū),嚴禁移民出關。沙俄侵略黑龍江地區(qū)的事實刺激清朝采用移民實邊的政策,東北于是逐漸開放。從20世紀初年開始,大批漢人移民東北,其中河北和山東人占絕大多數。河北北部鄰近遼西,所以遼西是河北人向東北腹地移民的大本營。而闖關東的山東人渡海登陸后大多先到了遼東半島和遼河一帶。所以今天的遼東方言與隔海相望的膠東方言相似,遼西方言的一些特點與河北北部相同。還有兩次移民活動使?jié)h語方言地理更加復雜。第一次是后期客家人的多方向分散移民活動。明末清初以后,在閩、粵、贛交界山地長期生息的客家人由于人口膨脹產生的壓力不得不向外遷徙,他們或向東渡海到達臺灣,或向西遷移,一路到達湘贛交界諸縣,遠者更到達四川,又一路到廣東西南沿海,遠者進入廣西,因此在這些地如果說移民的作用是動態(tài)的,那么行政區(qū)劃對方言地理的作用可以說是靜態(tài)的。長期穩(wěn)定的行政區(qū)劃,必然使同一區(qū)劃中的語言、風俗等文化因素趨向一體化。區(qū)造成了許多客家方言島和方言小區(qū)。第二次則是從東、南兩個方向進入陜西漢中盆地的移民活動。漢中盆地本是人口稀少的地區(qū),乾隆以后,移民蜂擁而至,百年之間人口增加了二十來倍。移民原籍以四川、湖北二省為主,因此這里的語言自然與川、楚通行的西南官話相近。易其主的方言地理格局如果說移民的作用是動態(tài)的,那么行政區(qū)劃對方言地理的作用可以說是靜態(tài)的。長期穩(wěn)定的行政區(qū)劃,必然使同一區(qū)劃中的語言、風俗等文化因素趨向一體化。廣西北部的全州、資源、灌陽、興安四個縣市的地域在歷史上長期屬于以長沙為中心的行政區(qū)劃里,直至明代以后才歸屬廣西省,所以至今通行湘方言。而湖南的沅、醴流域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都歸屬于以湖北地區(qū)為主體的政區(qū)中,所以與湖北同屬官話區(qū),而與湖南湘資流域的湘方言屬于不同體系。吳方言區(qū)大致可以分為太湖片、臺州片、溫州片、婺州片、麗衢片,這五片的范圍除個別地點外,竟和歷史上的二級政區(qū)相吻合。在唐、宋的州和明、清的府這樣的管轄地域適中的二級政區(qū)內,方言的趨同性是非常明顯的。而州(府)之間則因為自然地理、交通等因素,方言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性。尤其是山區(qū),州與州之間往往以分水嶺為界,無疑因交通的不便而增加語言的差異。在一個行政區(qū)域之中,權威方言還會隨著行政中心的變易而發(fā)生轉移。行政區(qū)劃的中心一般都是該政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當地最大的城市。這個城市還是時尚的中心,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都起到引導潮流的作用。因此,一般人的語言心理都是向這個中心靠攏。行政中心所用的方言就成為這個政區(qū)的權威方言,一旦行政中心或中心城市變換了,權威方言也就隨之改變了。上海地區(qū)的權威方言可謂是三易其主。上海地區(qū)初為華亭縣,屬松江府管轄。在明代,當地最為人看重的是嘉興話,因為松江府是元代初年從嘉興府分離出來的。到了清代,嘉興話的地位讓位給蘇州話,因為此時松江府脫離嘉興已長達四百年之久,而且松江府與蘇州府同處一省之中,與嘉興府則分屬兩省,再加上蘇州比嘉興在政治、經濟上地位更高。近代上海開埠以來,逐漸發(fā)展為亞洲屈指可數的國際化大都市之一,現今上海話的權威地位,是到民國之后才逐步確立起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