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粵方言的語音特點
廣東方言又稱廣東方言,它的語音特征很多,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和其他方言之間的差異。如果沒有這些特征,就沒有廣東方言作為七大方言之一的獨特地位。研究粵方言語音的特點,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進行,一個是平面的、描寫的角度,這主要是對粵方言某一個代表點的語音系統(tǒng)加以分析,顯示其結構規(guī)律上的某些特征;另一個是歷史的、比較的角度,即以粵方言的語音現(xiàn)狀為出發(fā)點,從縱的方面與古音進行比較,從而歸納出古今語音的差異;又從橫的方面與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進行比較,爬梳它們彼此之間的異同點,從而總結出粵方言的語音特征。這后一種角度更能顯現(xiàn)粵方言語音的特異之處。因此本文擬從后一種角度出發(fā)來探究粵方言語音的特點。本文所說的粵方言或粵語,是指流行于廣東以及廣西部分地區(qū)大范圍內(nèi)的各地方言,而不僅僅局限于廣州市區(qū)的方言。當然,廣州市所用的廣州話,是粵方言的標準語和代表。文中使用“廣州話”這個稱呼,指的是廣州市的方言。過去的廣州市區(qū)范圍較小,包括越秀、東山、荔灣三區(qū)及海珠區(qū)一部分。近年將原為近郊區(qū)的大片地方劃入市區(qū)。這些原來的近郊區(qū)(包括白云、天河、黃埔、芳村四區(qū)及海珠區(qū)一部分)的語音與原市區(qū)的語音有許多不同。本文有時使用“老市區(qū)”這個稱呼,指的是原來廣州市區(qū)的范圍,它使用的是傳統(tǒng)所指的“廣州話”。一《切韻》與語音時代的中國語音這里所說的“古音”,指代表隋唐時代語音面貌的《切韻》(或《廣韻》)音系?!肚许崱芬粝挡皇腔浺舻闹苯幼嫦?粵語的某些語音特點比《切韻》的語音年代還早;但粵語在中古以后,受中原共同語讀書音的影響至為巨大,所以通過與《切韻》音樂的比較,還是可以約略看出粵語語音古今演變的大致情況和它的語音特性的。從粵方言語音與中古音進行比較的結果中,可以看到兩方面的情況:一是兩相一致的現(xiàn)象,另一是相異的狀況。這兩方面都可以反映出粵語語音不同時代的特征。一形態(tài)的變化及主要音值的穩(wěn)定性粵音與《切韻》音系相一致的地方,也就是它保存中古音特點的地方。1.粵音與中古音俱有的聲母如p、p‘、m、f、t、t‘、n、1、k、k‘、h等,其發(fā)音相當一致,它們所轄的字也大體相同,如幫、巴、八等字同屬幫(p)母,馬、埋、盲等字同屬明(m)母等。2.韻母方面,中古時期一、二等韻的區(qū)別在粵語中還存在著。如下列各韻讀音的不同,正顯示了一、二等的差異。有些韻的讀音須略加說明。寒韻字一部分字讀n,主要是牙、喉音字,如“干、肝、看、刊”等(有的地方主元音高化,作un,有的地方念或yn);其舌齒字則念an,如“丹、灘、難”等。覃談韻的牙、喉音字“甘、柑、酣、感、堪、暗”等也發(fā)生了與寒韻平行的變化,念為,老市區(qū)現(xiàn)代變?yōu)閙?;疙嵮馈⒑硪糇帧肮?、棺、冠、觀、歡、換”等廣州老市區(qū)念un,是主元音舌位高化的結果,白云區(qū)的人和、太和以及從化、臺山等地仍念n;唇音字“般、搬、潘、瞞”等廣州老市區(qū)念為un,而順德等地則n、un兩讀;舌齒音字端短團鉆酸等許多地方念yn、n、un等,而臺山、鶴山仍讀n。這個n保持了桓韻中古的讀音。綜上所述,中古時的一等韻,其主要元音在現(xiàn)代粵語中大多數(shù)讀為,而二等韻字的主元音則幾乎全作a。當然,中古時的一等韻,其主元音除灰、桓為外,其他的可能是a(或)?,F(xiàn)代粵語大多數(shù)方言點發(fā)生了從的變化,但一、二等的差別沒有泯滅?,F(xiàn)代粵音的二等韻不存在i介音,這與中古音一致。3.粵音所保存的-i、-u兩種元音韻尾和-m/p、-n/t、-/k六種輔音韻尾,這與中古音相當一致。中古時陰聲韻所收的一i、-u韻尾,陽聲韻所收的一m、-n、-韻尾,入聲韻所收的-p、-t、-k韻尾都完整地保存著,只有收-m尾的凡韻“凡、范、泛、犯”等,鹽韻的“貶、砭”等,侵韻的“品、稟”等變?yōu)?n尾,收-p尾的乏韻“法、乏”等字變?yōu)?t尾。這些都是唇音字。另外,廣州東郊黃埔、東圃等地以及增城把中古-n/t尾念為-/k尾。應該說,粵音較好地保存了《切韻》音系的韻尾系統(tǒng)。4.粵音對各個中古韻類的讀法,有相當一部分保存了中古時的音值,如:上列的一二等韻,除上文談到某些一等韻主元音a—→之外,其他中古時屬于“合口”念為圓唇元音的戈、模、灰、豪、侯、東、桓、魂等韻,現(xiàn)代粵音仍大體保持念圓唇元音。豪韻廣州老市區(qū)念ou,但白云區(qū)鐘落潭、竹料、太和一帶多念為au,或au為白話音,ou為讀書音;老年人多讀au,年青人多讀ou。顯然,ou是后代之變,au則保存了古讀。侯韻一般讀,白云區(qū)龍歸讀ou?;觏嵒蜃xn、yn等,但有一些方言點一律念un。灰韻老市區(qū)念ui,從化多念i。中古時的一、二等韻中多有“重韻”。(如哈一泰、覃—談、庚一耕、刪—山、銜一咸等)粵語對這些重韻,基本上都混讀為一音,其中偶有一些字音有差異。二廣東音與中古音不一致的特點粵音與《切韻》音不一致,可能有兩種情形,一是粵音反映了《切韻》之前的語音現(xiàn)象,一是粵音在中古之后有了發(fā)展變化,造成與中古音的差異:1.中古以前的聲母①粵音的鼻音聲母多帶有同部位的塞音,這反映了中古以前這類聲母發(fā)音的特點?,F(xiàn)代廣州老市區(qū)的語音,對鼻音聲母m、n、的發(fā)音,都是比較純粹的鼻音,很少帶有塞音成份。但廣州北郊白云區(qū)的鼻音聲母都不是純鼻音。如mb,以塞音b為主,竹料、龍歸、九佛、神山有之;,以塞音g為主,龍歸、太和、竹料、九佛、新市、石井、江村、人和、神山有之;mb,以鼻音m為主,,以鼻音為主,鐘落潭有之;nd,以鼻音n為主,太和、竹料有之。塞音成份有輕有重,但都帶塞音。這是粵語古音的遺留,也是《切韻》以前魏晉時期中原漢語語音特點的遺留。②具有一套唇化聲母Kw、Kw‘(和w)。中古時期以前,漢語存在一套唇化聲母,它出現(xiàn)于唇、牙、喉聲母上,念為Pw-、Kw-、Xw-等的音。這套聲母在上古漢語中即已存在。南方許多少數(shù)民族語言如壯侗語族的侗語、仫佬語、水語、毛難語、黎語以及瑤語、京語都有這套聲母。這是古代漢語及其他許多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共同特點。中原共同語的圓唇化聲母,促使中古合口介音u的產(chǎn)生,而粵語的圓唇化聲母,卻基本上保持至今?;浾Z的這個特點,前代學者已有覺察,一百年前的王炳耀在《拼音字譜》中分舌根音為K、K‘和Kw、Kw‘兩套,他把后者稱為“滿口音”以與K組的“牙音”相區(qū)別??芍浾Z這套聲母保存的歷史相當久遠。因此,可以說,Kw、Kw‘等保存了中古以前的讀音。③現(xiàn)代粵語對《切韻》時代的明紐字與微紐字合而不分,都念為m。其他的輕唇音字,在粵語區(qū)中也有保持念為重唇的,如南海的沙頭話。其他一些字在說話音中仍有許多方言中念為重唇音,如“浮”、“斧”等字。2.“三、四、四、三、4、三、4①聲母方面,輕唇聲母非、敷、奉從重唇音幫、滂、并中分化出來,形成P—f的對立,而且在粵語中,非、敷、奉三者合并為f。②濁音聲母清化。中古時的全濁音聲母并、奉、定、澄、從、邪、床、禪、群、匣等在粵語中變?yōu)榍逡袈暷?全濁聲母已不復存在。不過,粵語區(qū)中某些方言點也保存了全濁音。除此以外,還把P、t等清音聲母也讀為濁音b、d,如廣西玉林、北流、容縣、岑溪、藤縣、蒼梧等俱如此。這可能是上古漢語讀音的遺留。③中古的知組聲母讀為塞擦音組,知、精、章、莊各組聲母合流,這是中古以后的發(fā)展。個別地方保留知組聲母字讀為塞音的特點,如斗門把徹、澄紐字“趁、陳、塵、長、腸、場、蟲、澄、懲、橙、逞、呈、程、畜、戳”等念為t‘母;而知紐字琢、啄則各地普遍念為t聲母。由此可見,知組雖已變組,但仍有讀為塞音的痕跡。娘紐則讀為n,與泥紐混而不分。④舌音聲母端組在廣州市的語音中念為t等,與中古音一致。但在一些方言點則變化頗大。最重要的表現(xiàn)是臺山、開平、恩平、新會這些屬于“四邑”地區(qū)的語音。端母t在這些地區(qū)往往消變?yōu)楹砣魌,定母的一部分字亦如之,如“當、黨、蕩”念為(臺山、開平)或(鶴山),“踱”念為?ck或k,“鈍、墩、頓”念為un(臺山、開平)或(鶴山),“刀、島、倒、到、道、稻、盜、導”念為?au(臺山)、(開平)、(鶴山)等。另外一個變化就是t‘→h(包括透母和定母一部分字),如臺胎、梯替、退腿、桃攤坦等字,四邑等地多念為h聲母。⑤中古的日母字在現(xiàn)代粵語中,大部分地區(qū)演變?yōu)閖母(半元音),只在中山、珠海一帶還保留中古以前的讀法,讀作n聲母(或)。斗門、新會、臺山、開平、恩平一帶把日母字念為,是n進一步演變的結果。東莞讀為z,這是n、進一步變化的結果。z之后,就是變成半元音的j了。整個演變過程大體是:各地讀音的歧異正反映了演變過程的不同階段(nj、中的j表聲母的舌面化成份,與半元音的j不同)。⑥粵語對疑母字,一部分讀,一部分讀j。這說明中古的這一聲母正處于消變的過程中。就粵語大部分地區(qū)來說,聲母在低元音(洪音)音節(jié)之前基本上保持讀,而在高元音(細音)音節(jié)之前則消失變成j。也就是說,在大多數(shù)中古的一、二等字中還保留聲母,如:牙蛾我熬傲岸昂還有一些中古屬于三、四等韻的字,由于它們的主元音在粵語中變?yōu)殚_口度較大的元音,所以母仍能保存,如:毅倪藝蟻詣牛,銀而“宜儀ji、驗jim、言諺jin,元jyn”等則變?yōu)閖聲母了。在漢語共同語中,疑母的演變與粵語有相似的過程。共同語的消變,發(fā)生于宋、元之交?;浾Z母變化的年代始于何時,現(xiàn)在已很難確知。但應發(fā)生于元代之后。就粵語本身來說,母消變的速度,各方言點也不一致。有些地方進一步把洪音字的聲母也念為零聲母,“牛、芽”等字也不帶了。這一點又成為粵方言區(qū)各地語音的一個差別。⑦在韻母方面,粵語不同于中古音的一大特點是:現(xiàn)代粵方言沒有i介音,而中古的三等韻有i介音。中古的四等韻本來并沒有i介音,但發(fā)展至宋代,四等韻也產(chǎn)生了i介音,同時三、四等韻的主元音也發(fā)生了變化,至宋代之時,中原漢語三四等韻合流了?,F(xiàn)代的粵語,三、四等韻念為同音,這一點與宋代中原共同語一樣,這是中古以后的變化;另一方面,現(xiàn)代廣州話卻沒有i介音。那么,粵語是不是完全沒有i介音呢?我們認為,上古漢語中不存在i介音,只有舌面化聲母(用j表示),中古時的i介音是由舌面化聲母促生的。廣州近郊的人和、龍歸、九佛、太和、江村、石井一帶,都存在i介音,各點的i介音有的發(fā)音比較明顯,有的若明若暗,處于似有似無之間。廣州近郊區(qū)(現(xiàn)屬市區(qū))有i介音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個i介音大體上是在中原共同語中古時期出現(xiàn)了i介音之后逐漸出現(xiàn)的。廣州老市區(qū)沒有i介音,是介音消變的結果。近郊的或ieu、ien/t、iem/p在廣州老市區(qū)念為iu、in/t、im/p,似乎不能說近郊的音是從老市區(qū)音變來的;應該認為ieu、ieu等在前,iu等在后。另外在臺山、江門、恩平、開平、花縣、三水、高明、東莞、從化等地,都有i介音,顯然不會是后于廣州老市區(qū)的變化。我們認為粵語的i介音,從中古以后經(jīng)歷過下述的變化:這是i介音不斷強化,最終上升到主元音的地位,如挑條飄朝喬、仙煎面連編、斂、尖殲、臉等。另一條發(fā)展路線是i介音消失。上舉各韻母有的方言點念為,或者保持兩種讀法,一些字念等,另一些字念等。從等變?yōu)閕u等或。u等,正是i介音強化或弱化的不同結果?;浾Z的大部分地區(qū)沒有u介音,只有kw、kw‘、w等圓唇化聲母。這是中古以前語音的遺留。少數(shù)地方也確有從w→u的。同樣,個別地方有y介音,是i、u(w)復合的結果,如人和、龍歸、鶴山等地。⑧粵音與中古音的主要差異點之一,就是它把中古的三、四等韻字混為一讀。祭一齊、宵一蕭、鹽嚴一添、仙元一先、庚三清一青等都合而為一。四等韻在中古《切韻》音系中,原都以e為主元音,現(xiàn)代粵語各方言點,對上舉這些韻字基本上讀為兩種元音,一是i,一是(或e),即念為i或ei(有的變?yōu)閕)、iu或u、im或em、in或en、(有的變?yōu)?,其中iu~、im~、等的不同讀法,是前述i介音消變的兩種不同結果。另有一些方言點則保持讀。很明顯,現(xiàn)代粵語對四等韻字的讀法,顯示它們本來的主元音確為e。⑨現(xiàn)代粵語的i、u、y在不同的方言點中有不同的地位,表現(xiàn)了不同的組合音段的能力。就廣州老市區(qū)及其他一些方言點來說,它們不做介音,但都做主元音。廣州老市區(qū)有下面三個系列的韻母:但在另外一些方言點中,i、u、y除本身自成韻母之外,不作其他韻母的主元音。如廣州市區(qū)白云區(qū)人和鎮(zhèn),上列各韻念為下面的音:⑩中古以后,粵語的韻母系統(tǒng)曾發(fā)生了主元音高化、圓唇化和元音化的三種過程,這就使得粵語各類韻母的音值產(chǎn)生與《切韻》或《廣韻》音系的重大差異。當然,各個方言點的演變情況不一樣,變化程度的差別,就造成了各地讀音的歧異。這三種變化的主要表現(xiàn)是:A.主元音高化上列各個演變公式中的各種讀音,都見于粵語區(qū)的不同方言點。以桓韻為例,人和、臺山、江門、從化等讀“官、般”等為n,龍歸讀on,順德n、un兩讀,廣州老市區(qū)、鐘落潭、竹料、江村等地讀un,桓韻的舌齒字老市區(qū)讀yn,人和、龍歸讀n,臺山、鶴山仍讀n,新會、斗門等讀un??傊?元音在許多方言點中舌位高化了。B.主元音圓唇化以寒韻為例,其舌齒音“丹、灘”等字廣州各地念為an;牙、喉音字“干肝看刊”等廣州老市區(qū)、石井、鐘落潭、龍歸、江村等念,神山、新會、斗門、東莞、廣西合浦等念un,人和念n,太和念yn,等等。主元音從()圓唇化為、u、e、y等。C.主元音音化是一個央元音,它在粵語中形成了與a元音相對的一組元音。a的舌位較前較低,的舌位較后較高,而發(fā)音的音程e較a略短。因此有人認為在粵語中有長短元音a—的對立。這個元音在粵語中存在的歷史當然比較久遠,但古代以為主元音的韻母不會太多,許多現(xiàn)代念為元音的,有明顯的跡象表明是由其他元音演變而來的。除廣州老市區(qū)外,其他許多方言點把元音韻母念為別的元音韻母。歸納現(xiàn)代粵方言元音的來源,大約有三個方面:a).從音e元音變來,如:b).從元音變來,如c).從圓唇元音o、e、u等變來,如:由于元音的大量出現(xiàn),使現(xiàn)代廣州話有大量讀音節(jié),而其他各地卻較廣州為少。11中古《切韻》音系只有-i、-u兩種元音韻尾,而粵語卻有三種元音韻尾,多了-y。這個-y尾,是近代由-i尾圓唇化而來的。它主要表現(xiàn)在灰韻和支脂微韻的合口字中,灰韻的“堆、對、退、隊、雷”等本念為i,支脂微的合口字“嘴、吹、類”等本念為wei,后來變?yōu)閣oi。有的地方元音高化變?yōu)閡i,而廣州老市區(qū)及番禺、從化、佛山、順德、三水、中山等地則變y。-y是-i變來的。祭韻的合口字“脆、歲、稅、銳”等也有相似的演變過程。存在圓唇韻尾-y,是粵方言的一大特色。12一些韻母在中古音中本來是不帶韻尾的。它們讀為單元音,如支脂之微韻,在宋代之時,中原共同語已合流讀為i,模母念u,魚虞母念y,粵語區(qū)許多地方大都保留單元音的念法,但現(xiàn)代廣州話及其他某些方言點,其中一些字衍生出一個韻尾來,單元音“兩折化”而成為復元音韻母:支脂之微的“臂、離、饑、器、企、其、你、理”等字,廣州老市市念ei,但文沖、小洲及南海、順德、中山、珠海、高明、鶴山、臺山、恩平、東莞、合浦等地仍念為i。i是較早期的讀音,i→ei,繁衍了一個韻尾,成了復元音。模韻的“布、土、徒、奴、怒、路”等字本念o,后演變?yōu)閡,在廣州老市區(qū)進一步變成ou(牙、喉音“古苦呼戶”等仍念u),而它們在文沖、小洲以及從化、高明、中山、珠海、臺山、開平、恩平、合浦、梧州、賀縣等地還讀u。大體上沒有i→ei的地方,也沒有u→ou。魚虞韻“除、女、居、去、句、懼”等本念為y,東圃、文沖、新、小洲等地都念此音,而老市區(qū)及人和、龍歸、太和、鐘落潭、竹料等地則念ey,y→ey,也兩折化了。13《切韻》音系的聲調(diào)系統(tǒng),包括平、上、去、入四類。這四聲在粵語中保存完好,而且有所發(fā)展。四聲除分別化為陰、陽兩類外,還有一些新的調(diào)類分化出來?,F(xiàn)代廣州話有十一個聲調(diào):陰平分化為上、下兩調(diào),在清末已然。上下陰平之分,首先是因為有一些陰平字讀音有別,如:念為53調(diào)的上陰平字,就廣州市來說,有念為55調(diào)的變體,但下陰平字一般不能又讀53調(diào)。其次,一些詞由于“讀破”通過聲調(diào)上的不同來區(qū)分詞義、區(qū)別詞性,分讀為兩調(diào),如:這種情況的四聲別義,上陰平53調(diào)不能讀為55調(diào),這就明顯地體現(xiàn)了這兩調(diào)各有其獨立性。換言之,作為名詞的“叉、閂、釘”等只能念下陰平,而作為動詞則只能念上陰平。另外,在某些多音節(jié)詞或詞組中,為了防止出現(xiàn)歧義,上陰平字也不能念55調(diào)而與下陰平混同,如:現(xiàn)代廣州話的聲調(diào)數(shù)目比中古四聲多了許多,是現(xiàn)代漢語中調(diào)類最多的方言之一。不過有人認為中古四聲已分化為陰、陽兩類,共有八調(diào),這尚未成為定論;即使如此,粵語仍比古音具有更為繁富的調(diào)類。這又是它的特點之一。二構擬粵港澳大灣區(qū)中點本為音的形式語言粵語與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的語音系統(tǒng)有相同及相異的一面。唐宋以來中原共同語讀書音成了粵語語音發(fā)展變化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這是粵語方言在發(fā)展過程中與共同語既分離又向心的矛盾現(xiàn)象。我們拿粵語跟普通話進行比較,側(cè)重它們之間相異之點,主要是:1.聲母方面,粵語與普通話在唇音、舌音、舌根音各組聲母上有比較一致的語音格局,pp‘mftt‘nlkk“hΦ等聲母兩者都具備,各聲母所管的字也大體一致。但粵語比普通話是多了一些聲母,又少了一些聲母。這多的、少的,便造成了兩者的語音差異。從總體上看,粵語聲母較普通話少,這是粵語的一個特點。2.粵語比普通話多了一套唇化聲母kw、kw‘(普通話只有k、k“)。kw組聲母是從上古漢語中保存下來的,普通話已經(jīng)消變了(聲母的圓唇化成分促成了u介音的產(chǎn)生),兩者遂有差異。3.粵語與普通話都發(fā)生了古全濁聲母清化的演變,按聲調(diào)的分野變成不送氣清音或送氣清音。普通話以平聲與仄聲為分化條件,平聲變送氣清音,仄聲變不送氣清音?;浾Z則以平上與去入為分界,平上變送氣清音,去入變不送氣清音。差別在于上聲。陽上字讀送氣清音;但一部分古濁上字變?yōu)殛柸?便跟陽去字一樣讀為不送氣清音。有些濁上字中古本為同音,在粵語中有的讀陽上,有的變陽去,聲母上也就有送氣與否之別。如祀與似、咎與舅、拌與伴在《廣韻》雙雙收在同一小韻,但粵語一個讀陽去、不送氣,另一個讀陽上、送氣。有的則是同一個字分化為陽上、陽去兩讀,聲母上也相應地送氣、不送氣兩讀,如“談、斷、近、伴”等字。4.普通話對n、1聲母區(qū)分得很清楚,而粵語區(qū)某些地方,有n、1不分的現(xiàn)象,多是把n讀為1。5.粵語與普通話都有一些中古時的聲母變?yōu)榱懵暷?包括j、w)。但兩者具體情況并不一致。中古疑母字在普通話中除少量變n外,大部分字變零聲母,粵語則在洪音字中保留;中古微母字普通話中都變w,粵語則保持念m。另一方面,中古日母字普通話念,粵語全部變?yōu)閖;中古匣母字普通話分別讀x(洪音字)和(細音字),粵語只有洪音開口念h,合口則變w,細音變j。這樣,普通話與粵語的零聲母(包括j、w)音節(jié)各有此消彼長之處,所管的字多有歧異。中古影母字雙方基本上都念零聲母,而粵語有的地方又把其中的洪音開口字念成聲母了。6.普通話的塞擦音聲母共有三組,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和舌面前音,它們分別來自中古的精組、章、莊、知組和見組聲母?;浾Z把中古時期的精、章、莊、知各組聲母字都合而為一,念為舌葉音:粵語由于不發(fā)生見組聲母顎化的現(xiàn)象,所以這一套聲母中沒有古見組聲母字。古精組聲母在粵語中本是獨立的。清末王炳耀《拼音字譜》分廣州話塞擦聲母為兩組,一組標作ch、chh、sh,一組標作z、zhh、s,后一組顯然就是精組(舌尖前音)。現(xiàn)代廣州話及大部分粵語區(qū)精組都跟章、莊、知組混同,但在廣東境內(nèi)以及廣西一部分地區(qū)則把精組字念為t組。精組字念t等,有兩種情況:一是具有明顯的地域性,都在廣東西部以及廣西一大片地區(qū),這可能與古代當?shù)鼐劬拥纳贁?shù)民族語言—古臺語有關,不是古代漢語留下的特點,而是古臺語語音的沉積。二是念為t組的只是精組字,章、莊、知組基本上不讀t等(知組字有古音遺留者除外),這表明在較早期的粵語中,精組與其他各組字當有區(qū)別。章、知組聲母在上古漢語中有與端組(t組)相近的來源,但后來變成了塞擦音,在粵語中也較早地變成了組。就以精組讀t的臺山、開平來說,知、章組字都讀t組,不讀t組??梢娺@些地區(qū)精組之讀為t組,當在與知、章、莊組合流之前。從、邪母字在廣西岑溪等地還有一個較為特殊的變化,即變讀為唇齒音f,如“齊”fai,“自”fi,這是個別地方的變異。心母字在粵西地區(qū)各方言點還普遍讀為邊擦音,如“嫂、綏、心、散、傘、仙、先、三、孫、損”等字,在臺山、開平、鶴山、湛江、遂溪、廉江、合浦、南寧、玉林、北流、平南、桂平、貴縣、橫縣、邕寧、崇左、柳州等地都念邊擦音。有些地方心母字念這個音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有的地方又把心母(以及一些從、邪母字)念為齒間音,如廣西昭平、藤縣、容縣、岑溪、蒼梧等地,應是邊擦音的變體。是黎語的一個輔音(聲母),這些地方的粵方言的這個聲母,很可能是古代黎語的遺留。7.粵語的韻母系統(tǒng)較普通話豐富、復雜得多。以廣州話不帶介音的韻母來說,就有五十五個。如果就近郊各個帶i、u、y介音的方言點的韻母來統(tǒng)計,一般都在八十個以上。是現(xiàn)代普通話的兩倍。韻母繁多,包含的元音豐富,可說是粵語的一個重要特點。8.粵語中有一套以為主要元音的韻母,它與a元音大體上形成相對的兩組韻母:普通話有a元音,而沒有這種a一的對立。a與除舌位的前后高低有所不同以外,音程也有長短的差異,因此有人把它們稱為長短元音的對立。這種說法雖不十分確切,但也部分反映了粵語的某一特點。9.粵語中的圓唇元音韻母比較豐富,有下列幾類圓唇元音韻母:六個圓唇元音構成二十二個之多的圓唇元音韻母。這是粵方言語音的一大特色。10.粵語中有兩個聲化韻母韻母包括模韻““吳蜈吾梧五伍午誤悟”等字,它們原讀u,后代u元音被聲母吞沒,聲母本身化為韻母,即。廣州、香港、番禺、花縣、佛山、南海、順德等地均如此,而澳門、從化、增城、斗門、恩平、東莞等地則變?yōu)椤V州市只有“唔”(不)字念為。在的過程中,有的地方具有兩讀,如臺山、新會。11.現(xiàn)代普通話韻母的元音,以a和為主體。粵語也有a元音,但沒有元音,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差別。12.普通話中韻母是粵語所沒有的。由于普通話有卷舌的韻母er,有舌尖后音聲母以及與之相拼的舌尖后元音韻母,還有兒化韻,使得“卷舌”這種語音特色,在普通話中顯得相當突出。而粵語完全沒有“卷舌”的發(fā)音現(xiàn)象,這也是其相異之點。13.粵語保存了古音收-m的韻尾,以及-p、-t、-k入聲韻尾,而在普通話都喪失了。14.普通話消失了入聲,古代平聲化為陰陽兩類,上、去聲不分陰陽,所以也是四聲?;浾Z的聲調(diào)則多得多,共十一聲。聲調(diào)種類繁多,是粵語異于普通話的又一特點。15.粵語中較少有連讀變調(diào),而多有語義變調(diào)。一些習慣性變調(diào)逐漸形成新的調(diào)類,現(xiàn)代廣州市的“新入”調(diào)就是由此產(chǎn)生的。16.廣州話中,入聲調(diào)的音高與一些非入聲調(diào)相同:上陰入與下陰平同為55調(diào),下陰入與陰去同為33調(diào),陰入與陽去同為22調(diào),新入與陰上同為35調(diào)。不過入聲調(diào)較為短促一些。如果僅從音高上著眼,可把廣州話聲調(diào)歸為七類,也可以說是“十一聲七調(diào)”。三付款時通過上面的比較,可以從縱、橫兩方面觀察到粵語語音的諸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林產(chǎn)品加工與許可經(jīng)營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俄語企業(yè)內(nèi)部培訓翻譯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產(chǎn)廣告經(jīng)紀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消防工程清包及消防產(chǎn)品采購合同范本3篇
- 海南醫(yī)學院《法律社會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師范大學《建筑物理(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專用個人機柜租賃及云服務接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杭州建筑工程裝修設計與施工合同3篇
-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課程設計任務書(知識研究)
- 網(wǎng)頁設計課程設計成品
- 2025年包鋼(集團)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沈陽水務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高三語文八省聯(lián)考作文題目詳解:7個立意、15個標題、5個素材
- 《科學與工程倫理》課件-1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中的白海豚保護相關案例分析
- 心肺復蘇術課件2024新版
- 2023-2024公需科目(數(shù)字經(jīng)濟與驅(qū)動發(fā)展)考試題庫及答案
- 重癥患者的容量管理課件
- GMW系列往復式給料機說明書
- 集裝箱碼頭堆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范文
- 食堂成本核算方案
- 醫(yī)保藥店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tǒng)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