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1一般規(guī)定 4.2敷設方式選擇 4.3直埋敷設 4.4保護管敷設 4.5隧道敷設 4.6電纜溝敷設 4.7橋梁敷設 4.8水下敷設 4.9垂直敷設 4.10電纜登桿(塔) 4.11電纜終端站(場) 5.1一般規(guī)定 6電纜附件的選擇與配置 6.1一般規(guī)定 6.2電纜終端和接頭裝置類型 6.3電纜終端和接頭的結構型式 6.4電纜終端支架 7電纜金屬套或屏蔽層接地方式 8電纜支架和夾具 9電纜防火設計 10自容式充油電纜供油系統(tǒng)設計 11環(huán)境保護 附錄A牽引力和側壓力的計算 附錄B保護管工井長度計算 附錄C蛇形弧幅向滑移量、熱伸縮量和軸向力 附錄D塑料護套的化學穩(wěn)定性 附錄E敷設條件不同時電纜允許持續(xù)載流量的校正系數(shù) 附錄F全國各地區(qū)代表性城市八月份平均地溫 附錄G充油電纜需油量和暫態(tài)壓力計算 本標準用詞說明 4.10Cableconnectingpoles(towers) 4.11Cableterminationsta 5Selectionofcabl 5.2Selectionofinsul 6Selectionofcableacc 6.2Typesofcableteminationsandjoints 6.3Constructionofcableteminationsandjoints 9.3Firefightingd 9.4Firefightingdesignofcabl 10Designofoilsupply AppendixACalculationofthepullingforce AppendixBCalculationofthelength AppendixCLateraldisplacement,thermalexp AppendixECorrectionfactorsofpermampacityofcablesunderdifferentlaying AppendixFAveragegroundtemperatureof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0.1為了規(guī)范城市新建、擴建10kV~500kV交流電力電纜線1.0.2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的電壓為10kV~500kV的城市把電纜敷設入開挖好的壕溝或預制槽盒中,沿線在電纜上下不具備、不包含或不提供人員長期活動的人工建造物。電纜按規(guī)劃電纜根數(shù)一次建成多孔管道的地下構筑物。2.0.6電纜工井(簡稱工井)manhole2.0.7電纜護層電壓限制器shield串接在電纜金屬屏蔽(金屬套)和大地之間,用來限制在系統(tǒng)暫態(tài)過程中金屬屏蔽(金屬套)電壓的裝置。使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材料的制造能顯著減少水分含量的交聯(lián)工單芯電纜金屬屏蔽(金屬套)單點互聯(lián)接地時,為抑制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形成的磁場對外界的影響和降低金屬屏蔽(金屬套)上使電纜隨熱脹冷縮可沿固定處軸向角度變化或稍有橫移的固使電纜不隨熱脹冷縮發(fā)生位移的夾緊固定方式。用于適應充油電纜中油體積變化的貯油箱。2.0.13需油量oildemand當電纜線路溫度發(fā)生變化時,能確保電纜內的油壓值在規(guī)定當電纜溫度突然發(fā)生變化而出現(xiàn)的暫時性油壓值。按定量參數(shù)要求減少電纜軸向熱應力或有助自由伸縮量增大在電纜線路局部地段,把電纜敷設成圓弧形。如設在保護管管道兩端的工井處則用以吸收來自保護管中的電纜熱伸縮量,如設在大跨距的橋梁上則用以吸收由于橋梁主體熱伸縮引起的電纜2.0.20熱阻thermalresis計算電纜載流量采取熱網(wǎng)分析法,以一維散熱過程的熱歐姆3.0.3供敷設電纜用的構筑物宜按電網(wǎng)遠景規(guī)劃一次建成。3.0.4供敷設電纜用的保護管、電纜溝或直埋敷行敷設于其他管線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GB50217—2007表5.3.5的規(guī)定。4.1.1任何方式敷設的電纜的彎曲半徑不宜小于表4.1.1所規(guī)定的彎曲半徑。35kV及以下的電纜66kV及以上的電纜單芯電纜無鎧裝無鎧裝敷設時運行時4.1.2電纜支架的層間垂直距離應滿足電纜能方便地敷設和固定,在多根電纜同層支架敷設時,有更換或增設任意電纜的可能,電纜支架之間最小凈距不宜小于表4.1.2的規(guī)定。電纜類型及敷設特征電力電纜電力電纜每層一根電力電纜每層多于一根電力電纜三根品字形布置電力電纜三根品字形布置多于一回電纜敷設于槽盒內2D為電纜標稱外徑。4.1.3在電纜溝、隧道或電纜夾層內安裝的電纜支板的凈距不宜小于表4.1.3的規(guī)定。表4.1.3電纜支架離底板和頂板最小凈距(mm)最下層垂直凈距最上層垂直凈距電纜溝隧道或電纜夾層4.1.4電纜溝、隧道或工井內通道凈寬不宜小于表4.1.4的規(guī)表4.1.4電纜溝、隧道或工井內通道凈寬允許最小值(mm)電纜支架電纜溝深隧道兩側單側4.2.1電纜敷設方式的選擇應視工程條件、環(huán)境特點和電纜類4.2.2不同敷設方式的電纜根數(shù)宜按表4.2.2選擇。直埋6根及以下保護管或電纜溝24根及以下隧道18根及以上4.2.3電纜直埋敷設方式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不易經(jīng)常性開挖的地段,容易翻修的城區(qū)人行道下或道3有化學腐蝕或雜散電流腐蝕的土壤范圍,不得采用直埋敷4.2.5在有化學腐蝕液體或高溫熔化金屬溢流的地段,不得采用4.2.6電纜隧道敷設方式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3500kV電纜線路宜采用隧道敷設。4.3.1電纜的埋設深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纜表面距地面不應小于0.7m,當位于行車道或耕地下4.3.2直埋敷設的電纜應沿其上、下緊鄰側保護板。電纜敷設于預制鋼筋混凝土槽盒時,應先在槽盒內墊厚度不小于100mm的細砂或土,敷設電纜后,用細砂或土填滿槽1在保護板或槽盒蓋上層應全線鋪設醒目的警示帶;距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間距不宜大于50m。4.4.1保護管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滑的鋼筋混凝土管或鍍鋅鋼管;3保護管頂部土壤覆蓋深度不宜小于0.5m;保護管中電纜與電纜、管道(溝)及其他構筑物的交叉距離應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GB50217—2007表5.3.5的規(guī)定;4保護管內徑不宜小于電纜外徑或多根電纜包絡外徑的1.5倍;弧半徑不得小于12m,如使用硬質管,則在兩管鑲接處的折角不得6保護管需承受地面動荷載處可在管子鑲接位置用鋼筋混4.4.2保護管中的工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保護管中設置工井的間距必須按敷設在同一道保護管中重量最重,允許牽引力和允許側壓力最小的一根電纜計算決定其最大間距可按本標準附錄B計算確定;2工井長度應根據(jù)敷設在同一工井內最長的電纜接頭以及能吸收來自保護管內電纜的熱伸縮量所需的伸縮弧尺寸決定,且伸縮弧的尺寸應滿足電纜在壽命周期內電纜金屬套不出現(xiàn)疲勞現(xiàn)3工井凈寬應根據(jù)安裝在同一工井內直徑最大的電纜接頭和接頭數(shù)量以及施工機具安置所需空間設計;工井凈高應根據(jù)接頭數(shù)量和接頭之間凈距離不小于100mm設計,且封閉式工井凈高不宜小于1.9m;4每座封閉式工井的頂板應設置直徑不小于700mm人孔度不應小于0.5%;頂板和底板以及于保護管接口部位還需預埋供吊裝電纜用的吊環(huán)7安裝在工井內的金屬構件皆應用鍍鋅扁鋼與接地裝置連4.4.3在工井內的接頭和單芯電纜必須使用非導磁材料或經(jīng)隔磁處理的夾具固定。4.4.4工井兩端的保護管孔口應封堵。4.4.5在10%以上的斜坡保護管中,應在標高較高一端的工井內設置防止電纜因熱伸縮而滑落的構件。4.5.1電纜隧道與相鄰建(構)筑物及管線最小間距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規(guī)范,且不宜小于表4.5.1的規(guī)定,當不能滿足要求表4.5.1電纜隧道與相鄰建(構)筑物及管線最小間距(m)具體情況非開挖式隧道隧道與建(構)筑物平行距離不小于隧道外徑隊道與地下管線平行距離不小于隧道外徑隧道與地下管線交叉穿越間距不小于隧道外徑纜的布置應無礙安全運行,滿足電纜敷設施工作業(yè)及日常維護巡1電纜隧道內通道凈高不宜小于1900mm,可供人員活動的短距離空間或與其他管溝交叉的局部段凈高,不應小于1400mm;2電纜隧道內的安裝電纜支架離地板距離應滿足本標準第4.1.3條的規(guī)定;3電纜隧道內通道凈寬應滿足本標準第4.1.4條的規(guī)定4.5.3電纜隧道設計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4.5.5在隧道內66kV及以上的單芯電纜,應按電纜的熱伸縮量作蛇形敷設設計。蛇形弧的橫向滑移量、熱伸縮量和軸向力計算方法參見附錄C。1采用垂直蛇形應在每隔5~6個蛇形弧的頂部和靠近接頭部位用金屬夾具把電纜固定于支架上,其余部位應用具有足夠強度的繩索或夾具固定于支架上;2采用水平蛇形敷設的電纜,應在每個蛇形半節(jié)距具把電纜固定于防火槽盒內或支架上;3繩索綁扎強度應按受綁扎的單芯電纜通過最大短路電流4在坡度大于10%的斜坡隧道內,把電纜直接放在支架上(如采用垂直蛇形敷設)時,應在每個弧頂部位和靠近接頭部位用壓等級的電纜不宜敷設于同一層支架上。具數(shù)量應通過計算確定。4.5.9電纜隧道的轉彎半徑應滿足本標準第4.1.1條的規(guī)定。4.5.10電纜隧道縱向坡度如超過10°,人員通道部位應設防滑4.5.11電纜隧道及工井應設置安全孔,安全孔的設置應符合下安全孔間距宜取200m左右,非開挖式隧道的安全孔間距宜根據(jù)出入的安全孔直徑不得小于700mm;4安全孔內應設爬梯,通向安全門應設置步道或樓梯等設4.5.12作業(yè)人員進出口凈空尺寸一般應滿足作業(yè)人員進出和敷設電纜作業(yè)所需空間。作業(yè)人員進出口宜結合隧道工井設置,露出地面部分的建筑設計應與當?shù)厥腥菥坝^協(xié)調。4.5.13電纜隧道工井應有人員活動的空間,且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3工井超過20m高且電纜數(shù)量多或重要性要求較高時,可溝及綜合管廊的接口應滿足下列要求:1接口的設計應根據(jù)電纜接入、引出隧道的數(shù)量及位置確定,并應適當預留空間。電纜隧道與電纜保護管接口處應按保護管尺寸預留矩形孔或穿墻套管;2接口處預留孔的尺寸及埋深宜結合電纜在隧道外敷設的3接口處預留孔應滿足電纜接入、引出隧道時防水5接口處的結構應有防止不均勻沉降的措施。4.5.15電纜隧道內附屬設施應根據(jù)各地環(huán)境條件及運行需求來1在電纜隧道內的低壓電源可采用三相四線式AC380V/1)每個電源進線容量應滿足該供電范圍內全部設備同時投2)電源進線箱可兼作低壓用電配電箱,在箱內除需安裝計單相三眼插座和三相四線的四眼插座;相關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2電纜隧道內的照明系統(tǒng)宜符合如下規(guī)定:1)照明燈具應為防潮防爆型,在隧道內人行通道上的平均照度不應小于101x,最小照度不應小于21x;2)照明燈具的電源應由兩路電源交叉供電;照明燈具在隧燈開關應設置在每個隧道人員進出口位置;3)照明燈線宜采用管子或防火槽盒穿線方式;照明配電線路應按負荷計算電流和燈端允許電壓值選擇導體截面4電纜隧道內的通風系統(tǒng)可采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形式,1)進風溫度宜按照夏季通風室外計算干球溫度選取,排風溫度不應超過40℃,進排風溫差不應超過10℃;2)隧道內最小斷面處風速不宜大于5m/s;3)進排風口應設置在室外空氣較清潔地區(qū),且下緣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0.5m;4)通風系統(tǒng)宜由溫度控制啟停,當隧道內環(huán)境溫度達到40℃時通風系統(tǒng)開始運行,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35℃時通風5)通風系統(tǒng)發(fā)出的噪聲應符合國家環(huán)境保護要求;板設置的泄水溝縱向坡度不宜小于0.5%;隧道內縱向應設置排水溝,排水溝溝底坡度宜與隧道坡度相同。隧道內應設置排向排水溝的橫坡,橫坡坡度不宜小于2)排水溝斷面由水量大小確定。排水溝設置位置應便于人鋪設可拆卸的蓋板或篦子;3)排水泵宜選用帶自動攪拌功能的潛水排污泵;排水泵可將高水位報警信號上傳的功能;4)集水坑的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排水泵10min~15min的出水量,且應保證每小時啟動水泵不超過8次。6電纜隧道內的通信系統(tǒng)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纜隧道內的通信系統(tǒng)宜為固定式通信系統(tǒng),電話應與2)隧道人員進出口或每一防火分隔區(qū)內應設置一個通信7電纜隧道內的接地系統(tǒng)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隧道內的接地系統(tǒng)應形成環(huán)形接地網(wǎng),接地網(wǎng)通過接地裝置接地,接地網(wǎng)綜合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Ω,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宜大于5Ω;2)隧道內的金屬構件和固定式電器用具均應與接地網(wǎng)連通。接地網(wǎng)使用截面應進行熱穩(wěn)定校驗,且不宜小于40mm×5mm,接地網(wǎng)宜使用經(jīng)防腐處理的扁鋼,在現(xiàn)場4.6.1電纜溝尺寸應根據(jù)遠景規(guī)劃敷設電纜根數(shù)、電纜布置方4.6.2凈深小于0.6m的電纜溝,可把電纜敷設在溝底板上,不4.6.3在不增加電纜導體截面且滿足輸送容量要求4.6.4在不回填的電纜溝內,電纜固定和熱伸縮對策方法應符合本標準第4.5.5條和第4.5.6條的規(guī)定。4.6.5電纜溝應能實現(xiàn)排水通暢且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纜溝的縱向排水坡度,不應小于0.5%;2沿排水方向在標高最低部位宜設集水坑及其泄水系統(tǒng),必4.6.6蓋板下沉式的電纜溝宜沿線每隔一定距離設1處檢修人4.7.1利用交通橋梁敷設電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橋梁上敷設的電纜和附件等重量應在橋梁設計允許承4.7.2在短跨距的橋梁人行道下敷設的電纜,除應符合本標準第2在橋墩二端或在橋梁伸縮間隙處,應設電纜伸縮收來自橋梁或電纜本身熱伸縮量。4.7.3在長跨距的橋桁內或橋梁人行道下敷設電纜標準第4.7.1條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在橋梁上敷設的電纜應考慮橋梁因受風力和車輛行駛時的震動而導致電纜金屬套出現(xiàn)疲勞的保護措施;3在橋梁上敷設的66kV及以上的大截面電纜,宜作蛇形敷5在橋梁伸縮間隙的上方,宜把電纜放入能垂直、水無巖礁和沉船等障礙物,少有拖網(wǎng)漁船和投錨設網(wǎng)捕魚作業(yè)的水需防范外部機械力損傷的水域,電纜應敷設于水底適當深度的溝深不宜小于0.5m。決定且不宜小于最大水深的1.2倍,引至岸邊可適當縮??;2在非航道的流速未超過1m/s的河流中,同回路單芯電纜相互間距不得小于0.5m,不同回路電纜間距不得小于5m。4.8.4水下電纜與工業(yè)管道之間水平距離不宜小于50m,受條件4.8.5水下電纜引至岸上的區(qū)段,宜采當備用長度,并在岸邊裝設錨定裝置。在淺水段宜把電纜放入保4.8.6水下電纜穿越防汛堤穿越點的標的軸向力來選擇敷設方式和固定方式。4.9.2敷設方式和固定方式宜按下列情況選擇由電纜熱伸縮而產(chǎn)生的軸向力計算,夾具數(shù)量和安裝位置計算可按附錄C.4;地箱及接地引下線。終端支架的定位尺寸必須確保電纜終端各相導體對接地部分和相間距離符合本標準第6.4.1條規(guī)定,并滿足4.10.3在電纜登桿(塔)處,凡露出地面部分的電纜應套入具有一定機械強度的保護管加以保護。露出地面的保護管總長不應小于2.5m,單芯電纜應采用非導磁材料制成的保護管。4.11.166kV及以上電纜與架空線路的連接,可采用電纜終端的防護圍墻高度應不小于2.5m。4.11.2電纜終端站(場)的站區(qū)場地設計標高應高于頻率為2%(重現(xiàn)期)的洪水水位或歷史最高內澇水位。當站區(qū)場地設計標高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可區(qū)別不同的情況分別采取以下三種不同2對站區(qū)采取防洪或防澇措施時,防洪或防澇設施于上述洪水水位或歷史最高內澇水位標高0.5m;3采取可靠措施,使主要設備底座和生產(chǎn)建筑物室內地坪標4.11.3電纜終端站(場)場地設計標高宜高于或者局部高于站外施布置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guī)定》4.11.5當架空避雷線保護角不能滿足終端站(場)保護要求時,4.11.6終端站(場)應設置接地裝置,電纜終端及附屬設施接地5.1.1電纜線路設計應滿足電纜線路運行性能,并充分考慮預期使用功能。5.1.2額定電壓和絕緣水平應滿足下列要求:1電纜的額定電壓用U、U和Um標示并不得低于表5.1.2-12電纜線路主絕緣的雷電沖擊絕緣水平U應根據(jù)避雷器的保護特性、架空線路和電纜線路的波阻抗、電纜的長度及雷擊點距電纜終端的距離等因素計算確定,操作沖擊絕緣水平U應與同電壓等級設備的操作沖擊電壓相適應,但不得低于表5.1.2-1U?:電纜設計時采用的導體對地或金屬屏蔽之間的額定工頻電壓有效值;U:電纜設計時采用的導體之間的額定工頻電壓有效值Um:電纜所在系統(tǒng)的最高系統(tǒng)電壓有效值。3電纜線路的金屬套一端互聯(lián)接地或三相交叉互聯(lián)接地的高壓單芯電纜,當電纜線路系統(tǒng)發(fā)生短路或遭受雷電沖擊和操作沖擊電壓作用時,在金屬套不接地端或交叉互聯(lián)處出現(xiàn)的過電壓可能導致外護套絕緣發(fā)生擊穿,此時作用在外護套上的電壓主要取決于過電壓限制器的殘壓。外護套的雷電沖擊耐受電壓應符合表5.1.2-2外護套雷電沖擊耐受水平(kV)耐受電壓外護套雷電沖擊耐受電壓耐受電壓外護套雷電沖擊耐受電壓380以下5.1.3電力電纜絕緣結構應按下列規(guī)定選擇:1220kV及以上交流電纜經(jīng)過技術經(jīng)濟比較后可采用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或自容式充油電纜;10kV~110kV電纜宜選用交聯(lián)聚266kV及以上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電纜應采用絕緣層與導體屏蔽和絕緣屏蔽三層共擠干式交聯(lián)工藝;3用于66kV及以上的充油電纜應采用電纜絕緣油耐老化表5.2.1絕緣屏蔽或金屬套、鎧裝、外護套的選擇絕緣屏蔽或金屬套外護套交聯(lián)35kV及以下軟銅線或銅帶(三芯)弱磁性金屬層(單芯)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充油或交聯(lián)續(xù)表5.2.1絕緣屏蔽或金屬套外護套保護管、電纜溝、充油非導磁金屬帶聚氯乙烯或聚乙烯交聯(lián)35kV及以下軟銅線或銅帶交聯(lián)鋁套水底充油或交聯(lián)(三芯)非磁性金屬帶(單芯)具有阻水結構5.2.2在防火要求高的場所應采用含有阻燃劑的外護套。5.2.3有白蟻危害的場所應采用防白蟻外護套。5.2.4有鼠害的場所宜在外護套外添加防鼠金屬鎧裝或采用硬5.2.5有化學溶液污染的場所應按其化學成分采用相應材質的外護套。塑料護套的化學穩(wěn)定性見本標準附錄D。但66kV及以上的交聯(lián)電纜應具有徑向防水層;敷設在干5.3.1電纜導體截面的選擇應結合當?shù)胤笤O環(huán)境,對66kV及以上電纜參照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電纜載流量計算》JB/T10181計算。35kV及以下常用電纜可根據(jù)制造廠提供的載流量結合當?shù)胤笤O環(huán)境按本標準附錄E選用校正系數(shù)計算。5.3.3電纜線路正常運行時導體允許的長期最高運行溫度和短路時電纜導體允許的最高工作溫度應符合表5.3.3-1和表5.3.3-2表5.3.3-1電纜導體最高允許溫度電纜類型電壓(kV)額定負荷時短路時不滴流紙絕緣自容式充油電纜交聯(lián)聚乙烯表5.3.3-2敷設環(huán)境溫度環(huán)境溫度選取原則地下保護管空氣隧道(有通風)通風設計溫度隧道(無通風)或電纜溝最熱月的日最高氣溫平均值另加5℃架空(有日照)水中水下敷設5.3.4全國各地區(qū)八月份的平均地溫如缺乏當?shù)貧庀蟛块T實測5.3.1條~第5.3.4條的規(guī)定外,還應選用在導體股線之間的空隙有縱向阻水功能的填充料的交聯(lián)電纜。6.1.2電纜附件的絕緣特性應滿足下列要求:2電纜附件設計時采用的每一導體與屏蔽或金屬套之間的雷電沖擊耐受電壓之峰值,即基準絕緣水平BIL,應符合本標準表5.1.2-1的規(guī)定;3戶外電纜終端的外絕緣必須滿足所設置環(huán)境條件(如污穢于2.17cm/kV(統(tǒng)一爬電比距);2倍的電壓。6.1.3電纜附件的機械強度和機械保護應符合系列規(guī)定:166kV及以上高壓電纜戶外終端的機械強度應滿足使用環(huán)境的風力和地震等級的要求,并能承受與它連接的導線上2kN2直埋于土壤的接頭宜加設保護盒。保護盒應作防腐處理6.2.1外露于空氣中的電纜終端裝置類型應按下列條件選擇:陽光直接照射和雨淋的室外環(huán)境應選用戶外終端;(戶內)終端。66kV及以上戶外終端應有以下配套部件:2)終端與支架絕緣用的底座絕緣子。6.2.2不外露于空氣中的電纜終端裝置類型應按下列條件選擇:直接連接的油浸式終端和用于中壓電纜的可分離式連接器;2用于SF。氣體絕緣金屬封閉組合電器直接相連時應選用6.2.3電纜接頭的裝置類型可分為以下7種,在設計時應根據(jù)接頭的用途按表6.2.3選擇。表6.2.3電纜接頭的裝置類型名稱直通接頭同型號電纜連接絕緣接頭斷開塞止接頭供油線路較長或落差較大的充油電纜線路分為隔油段的中間連接分支接頭過渡接頭連接兩種不同類型絕緣材料、不同型式電纜油紙與交聯(lián)電纜或分鉛型轉換接頭軟接頭在工廠完成制作與電纜等徑,接頭制成后可彎曲水底電纜的廠制軟接頭和檢修軟接頭6.3電纜終端和接頭的結構型式1終端的結構型式與電纜所連接的電氣設備的特點必須相適應,設備終端和GIS終端應具有符合要求的接口裝置,其連接2終端尾管必須有接地用接線端子;3充油電纜的GIS終端,應選用使電纜油和SF。氣體完全4充油電纜或其他帶壓力的終端,應能6.3.2電纜接頭結構型式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維持鋼絲鎧裝的縱向連續(xù)且有足夠的機械強度;2)電纜接頭應具有與電纜本身相同的絕緣強度和防潮密封3)電纜接頭中的銅導體之間宜采用壓接方法連接。2電纜接頭的結構型式可按表6.3.2選擇。表6.3.2接頭結構型式電纜絕緣類型電壓等級結構型式以金屬套管為盒體續(xù)表6.3.2電纜絕緣類型電壓等級結構型式自容式充油三腔式塞止接頭兩個環(huán)氧樹脂套管連接處澆鑄屏蔽申極和插座式連接金具交聯(lián)聚乙烯以自粘性橡膠帶為增繞絕緣熱縮式以熱縮管村現(xiàn)場套裝,經(jīng)加熱收縮用彈性體材料經(jīng)注射硫化擴張后,內縮成型以合成橡膠材料工廠預制現(xiàn)場裝配以輻照聚乙烯帶現(xiàn)場繞包,再以模具加熱成型以高壓自粘性乙丙橡膠帶繞包,銅套管外殼,灌注絕緣復合物主要部件是橡膠預制件,預制件內徑與電纜外徑要過盈配合,以確保界面間的足夠壓于以預制橡膠應力錐及預制環(huán)氧絕緣件6.4.1電纜終端支架的高度和間距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纜終端的金屬部件(含屏蔽罩)在不同相導體之間和各相導體對地之間的距離,應符合表6.4.1室內外配電裝置的安全2戶外電纜終端底座垂直于地面的安裝高度應不小于3能夠使電纜終端支架上的電纜滿足彎曲半徑的規(guī)定。表6.4.1室內外配電裝置的安全凈距(mm)運行電壓(kV)室內相-相帶電室外相-相帶電6.4.2電纜終端支架的機械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電纜終端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能支承終端的全部荷重和安裝維修臨時附加的負載(一般按2kN考慮),并符合本標準第6.1.3條的規(guī)定。鋼結構構件設計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6.4.3電纜終端支架的材料和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電纜終端支架必須堅固耐用,符合工程防火和防腐蝕要2單芯電纜的電纜終端支架不得構成鐵磁回路3電纜終端支架必須與接地網(wǎng)可靠連接。6.5.1為防止電纜和附件的主絕緣遭受過電壓損壞,應采取以下2電纜線路與架空線相連的一端應裝設避雷器;1)電纜線路一端與架空線相連,而線路長度小于其沖擊特2)電纜線路兩端均與架空線相連。6.5.2保護電纜線路的避雷器的主要特性參數(sh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沖擊放電電壓應低于被保護的電纜線路的絕電壓和殘壓,兩者之間數(shù)值較大者稱為保護水平U,;電纜線路的4避雷器的額定電壓,對于66kV及以上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tǒng),額定電壓取系統(tǒng)最大工作線電壓的80%;對于66kV及以下中性點不接地和經(jīng)消弧線圈接地的系統(tǒng),應分別取最大工作線電壓的110%和100%。的過電壓保護應按本標準第7.0.1條規(guī)定安裝金屬套或屏蔽層電7.0.1電纜金屬套或屏蔽層必須按下列規(guī)定接地:1三芯電纜線路的金屬屏蔽層和鎧裝層應在電纜線路兩端2單芯電纜金屬屏蔽(金屬套)在線路上至少有一點直接接1)采取能防止人員任意接觸金屬屏蔽(金屬套)的安全措施2)未采取能防止人員任意接觸金屬屏蔽(金屬套)的安全措3單芯電纜線路的金屬屏蔽(金屬套)接地方式的選擇應符1)線路不長且符合感應電壓規(guī)定要求時,可采取在線路一端直接接地而在另一端經(jīng)過電纜護層電壓限制器接地方2)線路稍長一端接地不能滿足感應電壓規(guī)定要求時,可采取中間部位單點直接接地而在兩端經(jīng)過電纜護層電壓限3)線路較長,中間一點接地方式不能滿足感應電壓規(guī)定要求時,宜設置絕緣接頭或實施電纜金屬層的絕緣分隔將電纜的金屬套和絕緣屏蔽均勻分割成三段或三的倍數(shù)段,按圖7.0.1所示采用交叉互聯(lián)接地方式4)水底電纜線路可采取線路兩端直接接地,或兩端直接接圖7.0.1電纜護層電壓限制器設置方式7.0.2單芯電纜采用金屬層一端直接接地方層絕緣耐受強度或電壓限制器的工頻耐壓;2需抑制臨近弱電線路的電氣干擾強度。7.0.3回流線的選擇與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頻感應過電壓,并應使其截面滿足最大暫態(tài)電流作用下的熱穩(wěn)定7.0.4電纜金屬屏蔽層電壓限制器的特性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可能最大工頻過電壓5s作用下,電纜護層電壓限制器能3可能最大沖擊電流累計作用20次,電纜護層電壓限制器4電纜護層電壓限制器的殘工比一般選擇在2.0~3.0。7.0.5電纜護層電壓限制器與電纜金屬套的連接線應符合下列1連接線應盡可能短,3m之內可采用單芯塑料絕緣線,3m2連接線的絕緣水平不得小于電纜外護套的絕緣水平;3連接線截面應滿足系統(tǒng)單相短路電流通過時的熱穩(wěn)定要8電纜支架和夾具8.0.1電纜支架及其立柱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機械強度應滿足電纜及其附件荷重以及施工作業(yè)時附加2金屬制的電纜支架及其立柱應采取防腐措施,并可靠接4禁止采用易燃材料制作。2在垂直或斜坡上的高位側,宜有不少于2處的剛性固定。8.0.3電纜各支持點之間的距離(除垂直蛇形敷設外),不宜大于表8.0.3的規(guī)定。表8.0.3電纜支架間的距離(mm)水平未含金屬套、鎧裝的全塑小截面電纜除上述情況外的中、低壓電纜35kV以上高壓電纜注:*維持電纜較平直時,該值可增加1倍。9.1.1所有城市電力電纜線路工程均應有電纜防火設計內容。9.1.2城市電力電纜線路的防火設計除應符合相關設計規(guī)程規(guī)范外,還應符合全國性和地方性的消防法規(guī)。9.2阻燃電纜選用9.2.1敷設在電纜防火重要部位的電力電纜應選用阻燃電纜。9.2.2敷設在變、配電站及發(fā)電廠電纜通道或電纜夾層內,自終端起到站外第一只接頭的一段電纜,宜選用阻燃電纜。9.3變電站電纜通道和電纜夾層的防火設計9.3.1變電站內電纜總體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變電站兩路及以上的進線電纜,宜分別布置在獨立或有防火分隔的通道內;2變電站出線電纜宜分流,在規(guī)劃時宜根據(jù)出線方向設置多個電纜通道;當電纜出線通道受限時,宜在站內將不同出線的路徑分開布置,并在變電站與電纜通道接口處做好防火分隔;3在電纜夾層中的電纜應理順并逐根固定在電纜支架上,所有電纜走向按出線倉位順序排列。9.3.2變電站內防火封堵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為了有效防止電纜因短路或外界火源造成電纜引燃或沿電纜延燃,應對電纜及其構筑物采取防火封堵分隔措施;2電纜穿越樓板、墻壁或盤柜孔洞以及管道兩端時,應用防火堵料封堵。防火封堵材料應密實無氣孔,封堵材料厚度不應小9.3.3不應在變電站電纜夾層、橋架和豎井等纜線9.3.5地下變電站電纜夾層宜采用C類或C類以上的阻燃電9.4.2阻火分隔封堵。1電纜隧道、電纜溝和豎井內除應符合第9.3.2條的規(guī)定述通道分支處及出入口。耐火隔板用于電纜豎井和電纜層中電纜分隔。防火墻和耐火隔板的間隔距離應符合表9.4.2的規(guī)定。封閉式耐火槽盒的接縫處和兩端,應用阻火包帶或防火堵料表9.4.2阻火分隔的間距(m)類別間隔防火墻電纜隧道電廠、變電所內電廠、變電所外電纜溝、電纜橋架電廠、變電所內廠區(qū)內廠區(qū)外防火隔板豎井79.4.3在電纜隧道的進出口處和接頭區(qū)內,宜設置消防設備。9.4.4火災監(jiān)控報警和固定滅火裝置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2電纜隧道在每一阻火分隔區(qū)內宜設置溫度過高和火情監(jiān)3在電纜進出線特別集中的隧道、電纜夾層和豎井10自容式充油電纜供油系統(tǒng)設計10.0.1供油裝置的油吞吐量必須滿足電纜在規(guī)定油壓值范圍內停役狀態(tài)下不得小于電纜所允許的最低工作油壓;得大于電纜所允許的最高工作油壓;3處于電纜線路中標高最低部位以及距供油裝置最遠部位,在夏季最高溫度環(huán)境下,從空載突增至滿載時不得大于電纜所允4處于電纜線路中標高最高部位以及距供油裝置最遠部位,在冬季最低溫度環(huán)境下,突然切斷滿載負荷時不得小于電纜所允5自容式充油電纜工作油壓和暫態(tài)油壓值規(guī)定如表10.0.1表10.0.1自容式充油電纜的工作油壓和暫態(tài)油壓(MPa)金屬套類型允許工作油壓允許最高暫態(tài)油壓最低最高有銅帶徑向加強有銅帶徑向和縱向加強無銅帶加強鋁合金護套110kV及以下10.0.2供油裝置除應滿足第10.0.1條所需油量外還應給予20%~40%裕度。10.0.3供油裝置應從施工方便、維修難易度以及投資經(jīng)濟等方1單芯電纜宜按相分別配置;5供油裝置的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2由多臺油箱組成的供油裝置,油管路應用T型三通管支3油管應采用外被有塑料護套的鉛管、銅管或不銹鋼波紋4油管應通過油管絕緣管與電纜終端或塞止接頭連接。油管絕緣管的耐沖擊電壓值規(guī)定為50kV,且長時間能承受1.7MPa11.0.1電纜線路設計應符合國家環(huán)境保護、水土保持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11.0.2應選用符合環(huán)保的電纜絕緣類型。如存在SF?或絕緣油牽引力和側壓力的計算公式見表A-1~表A-7。表A-1牽引力計算公式彎曲種類示意圖牽引力計算水平直線牽引T8T傾斜直線牽引水平彎曲牽引Rθ簡易算式彎曲牽引曲面0RRθ續(xù)表A-1彎曲種類示意圖彎曲牽引凹曲面RθRθ凸曲面RCRC凹曲面Rθθ2CC1孔3根表中:T——牽引力(N);T?------彎曲前的牽引力(N);T?---彎曲后的牽引力(N);μ-—摩擦系數(shù)(見表A.7);W—-電纜單位重量(N/m);L——電纜長度(m);R——電纜的彎曲半徑(m);0?——電纜作直線傾斜牽引時的傾斜角(rad)0——彎曲部分的圓心角(rad);α——電纜彎曲部分的傾斜角(rad);P-側壓力(N/m);D-管道內徑(mm);d——電纜外徑(mm)。表A-4彎曲部位用滾輪或圓弧滑板敷設時的側壓力計算式彎曲部位)T電纜T電纜P電纜R圓弧滑板 P…-用滾輪時的側壓力(N/m)P?-—用圓弧滑板時的側壓力(N/m)0—……彎曲角(rad)表A-5不同電纜敷設方法的最大牽引力(N/mm2)牽引頭受力部位塑料護套允許牽引強度7表A-6電纜護層最大允許側壓力電纜護層分類保護管)(kN/m)滾動(每只滾輪)鉛護層皺紋鋁護層無金屬護層表A-7不同管材的摩擦系數(shù)混凝土曾無水涂潤滑油塑料管、玻璃鋼管彈子式軸承附錄B保護管工井長度計算下述符號未作說明者參見圖B。式中:R?——電纜允許最小彎曲半徑(見表4.1.1)(m);R?——熱伸長后電纜最小彎曲半徑(m),參考值R?≥0.8R,;B?施工時伸縮弧弧幅(m);B?——溫升后伸縮弧弧幅(m);m熱伸縮量(m)。當計算R?時,t=25℃,用公式(C.2-2)計算,式中L為與相鄰工井間電纜距離。電纜伸縮畸變量計算:式中:e~-電纜伸縮畸變量(%);d——電纜金屬護層外徑(m)。計算金屬套熱應變時,取日夜溫差變化。t=25℃,計算m值用公式(C.2-1)或(C.2-2)計算。說明:(a)工井斷面圖(b)工井頂視圖(c)施工時電纜布置圖(d)溫度上升電纜伸長后示意圖R?--電纜彎曲半徑1公式e為日本電氣技術規(guī)程介紹的Bauer簡化公式,當C值較小時,可采用以下非簡化公式:2簡化公式中當C值逐步縮小時,e值逐漸增加。從實驗確時,調節(jié)效能減小。因此在工井中對位移C較小的電纜采用一個伸縮弧方式吸收保護管中熱伸縮量。伸縮弧弧幅B一般可取10%S,伸縮弧半徑3計算時,先從已知R,求得S,R,再計算e,e值參考資料允許值為鉛0.1%,鉛合金0.15%,鋁0.3%,如果R?或ε值超過附錄C蛇形弧幅向滑移量、熱伸縮量和軸向力C.1蛇形弧橫向滑移量的計算蛇形弧橫向滑移量的計算公式為:式中:m——電纜熱伸縮量(mm);B蛇形弧幅(mm);L——半個蛇形長度(mm);n——電纜橫向滑移量(mm)。C.2熱伸縮量的計算公式式中:t——導體的溫升(℃);α——電纜的線膨脹系數(shù)(1/℃);L--半個蛇形長度(mm);μ——摩擦系數(shù);W--電纜單位長度的重量(N/mm);f-—電纜的反作用力(N);A——導體截面(mm2);E——電纜的楊氏模量(N/mm2)。表C.2蛇形弧軸向力計算用常數(shù)電纜類型電纜的線膨脹系數(shù)(1/℃)電纜的反作用力(N)導體的溫升電纜的楊氏模量充油單芯55交聯(lián)單芯653芯扭絞60C.3蛇形弧軸向力的計算公式蛇形弧軸向力計算式見表C.3。表C.3蛇形弧軸向力計算式金屬護套原點溫度下降時溫度上升時有水平續(xù)表C.3金屬護套原點溫度下降時溫度上升時無水平表中:W電纜單位重量(N/mm);EI——電纜抗彎剛性(N·mm2);n——電纜幅向滑移量(mm);a——電纜線膨脹系數(shù)(1/℃);B——蛇形幅寬(mm);L蛇形弧半個節(jié)距長度(mm);t——溫升(℃)。C.4垂直敷設所需夾具數(shù)量和安裝位置的計算C.4.1垂直直線敷設頂部一點固定所需夾具計算。溫度上升電纜伸長時:溫度下降電纜收縮時:F——夾具對電纜的緊握力(N);L垂直部分電纜長度(m);W——電纜單位長度重量(N/m);t——導體的溫升(℃);α——電纜的線膨脹系數(shù)(1/℃);A—-導體截面(mm2);E電纜的楊氏模量(kg/mm2);C.4.2垂直敷設直線方式多點固定夾具安裝間距計算式中:L?——夾具安裝間距(m);F——夾具對電纜的緊握力(m);W兩夾具間的電纜重量(N/m);C.4.3垂直敷設蛇行方式所需夾具計算。1上頂部位所需夾具。1)溫度上升電纜伸長時:N?=(F-WL/2-W?)S;/F2)溫度下降電纜收縮時:N?,N?N?=(F2+WL/2+W?)S;/F兩者取大的一方。2下底部位所需夾具。1)溫度上升電纜伸長時:N?=(F+WL/2+W?)S?/F2)溫度下降電纜收縮時:N?=(F?-WL/2-W?)S;/FN?,N?兩者取大的一方。式中:N?~N?——所需夾具只數(shù);F——溫度上升時蛇行弧的軸向力(N);F?--溫度下降時蛇行弧的軸向力(N);W?-—上頂末端夾具分擔的電纜重量(N);W?——下底末端夾具分擔的電纜重量(N);W--電纜單位長度重量(N/m);L--個蛇行弧兩端的夾具間距(m);F——夾具對電纜的緊握力(N);Sr--安全系數(shù),取≥4C.4.4溫度變化時電力的軸向力和蛇行弧幅向的滑移量計算。圖C.4.4垂直敷設示意1)溫度上升電纜伸長時:2)溫度下降電纜收縮時:3)滑移量:式中:n——向蛇行弧幅向的滑移量(mm)B蛇行弧幅寬(mm);a—-電纜的線膨脹系數(shù)(1/℃);充油電纜取16.5×10~?;交聯(lián)電纜取20.0×10-?;t——溫升(℃);EJ電纜彎曲剛性(N·mm2)。C.4.5電纜彎曲剛性計算。1充油鉛護套電纜:2充油鋁皺紋護套電纜:3交聯(lián)電纜:式中:E。導體的楊氏模量(N·mm2),一般>500;E;絕緣層的楊氏模量(N·mm2),E金屬套的楊氏模量(N·mm2),一般取400;鋁護套一般取10000~Ie——導體斷面次力矩I;-—-絕緣斷面次力矩Im——金屬套斷面次力矩d;——絕緣層外徑(mm);dm——金屬套外徑(mm);d.——金屬套平均外徑(mm);t—-金屬套厚度(mm)。附錄D塑料護套的化學穩(wěn)定性藥劑名稱聚氯乙烯聚乙烯氯丁藥劑名稱聚氯乙烯聚乙烯氯丁丙酮×○△燃料油×××苯×○×石油○△O四氯化碳×××潤滑油△△△氯仿×××潤滑脂△△△×O×動物油△◎△甲苯×××植物油○O○二甲苯×××變壓器油〇○△甲醇○○○硅油OOO乙醇〇○〇氟利昂12〇〇〇×O×雜酚油×△×二硫化碳△△×甲酚OOX乙烯甘油酢○○○〇〇△乙醚×△×苯胺OO×甲醛△O△苯二甲酸二辛酯△○×甘油〇○○△○×己烷△〇△○○○×〇×◎◎◎輕質汽油×△×鹽酸(38%)◎◎×汽油〇O△◎◎◎煤油○×○濃硫酸(發(fā)煙X××續(xù)表D藥劑名稱聚氯乙烯聚乙烯氯丁藥劑名稱聚氯乙烯聚乙烯氯丁硝酸(10%)◎◎X氯氣×××濃硝酸(發(fā)煙△×X過氧化氫〇〇X醋酸(50%)◎○○△O△亞硫酸氣◎〇○○〇〇氨氣○O〇◎◎◎稀氨氣○○O◎◎◎濃氨氣○○△◎◎◎附錄E敷設條件不同時電纜允許持續(xù)載流量的校正系數(shù)表E-135kV及以下電纜在不同環(huán)境溫度時的載流量校正系數(shù)空氣中土壤中環(huán)境溫度(℃)工作溫度O?——對應于額定載流量的基準環(huán)境溫度(℃),在空氣中取40℃,在土壤中取25℃;表E-2不同土壤熱阻系數(shù)時電纜載流量的校正系數(shù)分類特征(土壤特征和雨量)土壤很潮濕,經(jīng)常下雨。如濕度大于9%的沙土;濕度大于10%的沙-泥土等小于9%的沙土;濕度為12%~14%的沙-泥分類特征(土壤特征和雨量)土壤較干燥,雨量不大。如濕度為8%~12%的沙-泥土等土壤干燥,少雨。如濕度大于4%但小于7%的沙土;濕度為4%~8%的沙-泥土等多石地層,非常干燥。如濕度小于4%的沙土等注:本表適用于缺乏實測土壤熱阻系數(shù)時的粗略分類,對66kV及以上電壓電纜線路工程,宜以實測方式確定土壤熱阻系數(shù),表E-3土中直埋多根并行敷設時電纜載流量的校正系數(shù)23456電纜之間凈距(mm)11注:本表不適用于三相交流系統(tǒng)中使用的單芯電力電纜。表E-4空氣中單層多根并行敷設時電纜載流量的校正系數(shù)23456電纜中心距2本表按全部電纜具有相同外徑條件制定,當并列敷設的電纜外徑不同時,d值可近似地取電纜外徑的平均值;3本表不適用于三相交流系統(tǒng)中使用的單芯電力電纜。附錄F全國各地區(qū)代表性城市八月份平均地溫表F-1全國各地區(qū)代表性城市八月份平均地溫(℃)地區(qū)地面下的深度(m)地區(qū)地面下的深度(m)黑龍江哈爾濱伊寧雞西吐魯番和田吉林蘭州延吉遼寧張掖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沈陽銀川鞍山石嘴山 丹東營口一西寧內蒙古自治區(qū)陜西海拉爾延安銅川烏盟(集寧西安呼和浩特寶雞地區(qū)地面下的深度(m)地區(qū)地面下的深度(m)建甌北京天津保定長沙石家莊江西南昌山西贛州大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太原山東柳州濟南廣東青島廣州昌濰(濰縣)汕頭南京??谛熘菟拇ò不账蘅h阿壩杭州西昌溫州云南衡州昆明地區(qū)地區(qū)地面下的深度(m)貴州鄭州貴陽洛陽信陽西藏自治區(qū)索縣(索宗)漢口昌都拉薩日喀則附錄G充油電纜需油量和暫態(tài)壓力計算G.1充油電纜需油量的計算充油電纜需油量的計算見表G.1-1。計算內容需油量(cm3)1.每相電纜因負載溫2.每相電纜因季節(jié)性G,=△0。(eoVo+eV+euVn+3.每只壓力箱因季節(jié)性溫差引起的需油量5.每相線路的連接盒,因季節(jié)性溫差引起的需油量6.每相線路因上述各種原因引起的總的需油量表中:L——每相電纜長度(cm);eo,e,e,e,e——分別為絕緣油、導體、油道螺旋支撐管、紙絕緣體以及金屬擴套的體積膨脹系數(shù)(1/℃),見表G.1-2;V?,V.,V,V?,V、——分別為每1cm電纜的導體內油的、導體的、螺旋管的、絕緣的以及金屬套的體積△0.,△O,——電纜導體和金屬套的穩(wěn)態(tài)溫升(℃對地下土壤和大氣是不同的;Vpr,Vr,V;——每只壓力箱,終端盒或連接盒內的油的體n;——每相線路內的連接盒數(shù);npr——每相電纜所需壓力箱數(shù);G——每只壓力箱供油量(cm3)。銅油鋁紙鉛油浸紙絕緣鋼不銹鋼G.2暫態(tài)油壓計算G.2.1單端供油:1)線路任意點的暫態(tài)油壓:G.2.2兩端供油1)線路任意點的暫態(tài)油壓:a——需油率[cm3/(cm·s)];b——油道阻力(g·s/cm?);x——供油裝置至任意點長度(cm);L供油長度(cm)。G.2.3需油率a=a?w-a?(nI2r?+w?)(G.2.3)a?——單位長度電纜,在單位時間內發(fā)生的熱量而引起的絕緣油熱脹冷縮量(cm3/[cm·s·W)];w單位長度電纜的發(fā)熱量(W/cm);n——電纜芯數(shù);I-—負荷電流(A);r,切斷負荷電流或投入負荷時導體的交流電阻(Ω/cm);w?——介質損耗(W)。G.2.4油道阻力η—絕緣油黏度(Pa·s);n——油道數(shù);r——油道內半徑(cm)。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城市電力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定《城市電力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定》DL/T5221—2016經(jīng)國家能源局2016年8月16日以第6號公告批準、發(fā)布。2005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上一版的主編單位是中上海電力設計國工程建設的實踐經(jīng)驗,同時參考了國外先進技術法規(guī)、技術標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但是條文說明不具備與標準正文同等的1.本內容與原報告無關,1.本內容與原報告無關,用請聯(lián)系版權方:4.如有其他研問請聯(lián)系借情微信掃研長期有盤微信掃研行染無世被傅掃碼加入同無吸制液激下載。微信掃研行染無世 4.1一般規(guī)定 4.2敷設方式選擇 4.3直埋敷設 4.4保護管敷設 4.5隧道敷設 4.6電纜溝敷設 4.7橋梁敷設 4.8水下敷設 4.9垂直敷設 4.10電纜登桿(塔) 4.11電纜終端站(場) 5.1一般規(guī)定 5.2絕緣屏蔽、金屬套、鎧裝、外護套選擇 5.3電纜導體 6.1一般規(guī)定 6.2電纜終端和接頭裝置類型 6.3電纜終端和接頭的結構型式 6.4電纜終端支架 6.5過電壓保護 9.1一般規(guī)定 9.2阻燃電纜選用 9.3變電站電纜通道和電纜夾層的防火設計 9.4電纜隧道、電纜溝和豎井的防火設計 的使用范圍其實從城市逐漸向城郊、工業(yè)區(qū)甚至農村地區(qū)拓展。隨著城市電網(wǎng)的發(fā)展,國內城市已經(jīng)有500kV電纜線路投入運行,多個特大型城市正在開展500kV電纜線路工程的前期工作。因此,本標準的適用范圍從220kV擴展到500kV。2.0.1原條文第3.0.1條的修改條文。根據(jù)國內部分地區(qū)的使2.0.3原條文第3.0.2條的保留條文。2.0.4原條文第3.0.3條的修改條文。根據(jù)國內部分地區(qū)的運2.0.5、2.0.6原條文第3.0.4條、第3.0.5條的保留條文。2.0.7原條文第3.0.6條的修改條文。2.0.8新增條文。本標準中回流線定義與國標有一定。國標中的定義側重于描述回流線的配置方式和工作原理,本標準中的定義側重于描述回流線在電纜線路中所起的主要作用。2.0.9~2.0.11新增條文。2.0.12~2.0.15原條文第3.0.7條~第3.0.10條的保留條文。2.0.16原3.0.11修改條文。定義跟國標統(tǒng)一。2.0.17~2.0.19原條文第3.0.12條~第3.0.14條的保留條2.0.20新增條文。3.0.1基本保留原條文第5.0.1條。3.0.2原條文第5.0.2條的修改條文。3.0.3原條文第5.0.3條的修改條文。3.0.4原條文第5.0.4條的修改條文。一般情況下隧道埋深遠與其他管線相互影響、干擾較少。隧道一般建設在地下管線密集他管線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給選線工作增加了的不必要的難度。故本次修改將隧道排除在“不應平行敷設于其他管線的正上方或正3.0.5原條文第5.0.5條的修改條文。距離作為強制性條文列入。本標準應保證不與國標相沖突,因此3.0.6原條文第5.0.6條和第5.0.7條的合并修改條文。4.1.1原條文第6.1.1條的修改條文。對于500kV電纜,允許彎曲半徑宜根據(jù)電纜絕緣及構造特性在本條文基礎上,適當留有4.1.2原條文第6.1.2條的修改條文。兩回品字型布置的電纜。當內側回路電纜檢修或更換時,需從外4.1.3原條文第6.1.3條的修改條文。內支架離底板最小凈距調整至10mm,不影響電纜的施工和正常運行。同時,對垂直蛇形敷設時支架離底板最小凈距作了補充規(guī)4.1.4原條文第6.1.4條的修改條文。程造價,故考慮非開挖式隧道通道凈寬可適當減少至800mm,但對于隧道中敷設有220kV及以上電纜時,隧道通道凈寬仍宜按4.1.5、4.1.6原條文第6.1.5條的修改條文。4.1.7新增條文。為保證電纜線路運行的安全性與維護的便利性,有必要將其與熱力管道、易燃氣體、易燃液體隔離開。并參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4.2.1新增條文。4.2.2原條文第6.1.6條的保留條文。4.2.3新增條文。明確了直埋敷設方式適用或者不適用的條件。4.2.4新增條文。明確了保護管敷設方式適用的條件。明確了電纜溝敷設方式不適用的條件。電纜溝由于其蓋板不4.2.6新增條文。明確了隧道敷設方式適用的條件。500kV電纜線路一般均4.3.1原條文第6.2.1條的修改條文。當電纜位于行車道下時,4.3.2原條文第6.2.2條的修改條文。修改條文明確了直埋敷設時細砂或土的鋪設厚度和保護板的最小寬度。當電纜敷設于預4.3.3原條文第6.2.2條的修改條文。直線段每隔一定間距應設置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當電纜直埋于道路下時,在路面每10m~30m設方位標志;在綠化帶或泥土路段等其他地方,每10m~30m設標樁。兼顧到其他地區(qū),修改條文規(guī)定方位標志或標樁的間距不宜超過50m。4.3.4原條文第6.2.3條的保留條文。4.4.1原條文第6.3.1條的修改條文。中表5.3.5規(guī)定了直埋電纜與電纜、管道、構筑物的容許最小距離。對于保護管敷設,可參照其中電纜穿管情況下的容許最小距標準不再統(tǒng)一要求通過地基不穩(wěn)定地段的保護管用鋼筋混凝土做4.4.2原條文第6.3.2條的修改條文。將工井的排水坡度與電纜溝、隧道保持一致,調整為0.5%。4.4.3~4.4.5原條文第6.3.3條~第6.3.5條的保留條文。4.5.1原條文第12.1.8條的修改條文。電纜隧道路徑選擇中應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工程管線綜關要求。表4.5.1中規(guī)定了基于采用不同工法時,為保證電纜隧道與相鄰建(構)筑物及管線安全所需的最小間距。如今電纜隧道鄰建(構)筑物及管線的凈距一般不宜小于隧道外輪廓直徑?!督o的凈間距,鋼管不宜小于0.5倍管道外徑,且不應小于1.0m;鋼筋混凝土管和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夾砂管不宜小于1倍管道外徑,且不應小于2m”。4.5.2新增條文。電纜隧道截面確定時應按電網(wǎng)遠期規(guī)劃并預留適當裕度,同部段容許適當降低至半通行高度,但從安全角度考慮僅適用于短4.5.3原條文第12.1.2條的保留條文。4.5.5原條文第6.4.3條的修改條文??紤]到國內不同地區(qū)的電壓等級序列,本條文適用的電壓等級下限從110kV調整到4.5.6原條文第6.4.4條的修改條文。本條文主要是考慮如下幾方面的因素:①當隧道內電纜發(fā)生情況下,電壓等級高的電纜的彎曲半徑大于電壓等級低的電纜的彎曲半徑,將電壓等級高的電纜敷設于下層,利于電纜的彎曲引上。③由于電壓等級高的電纜的電磁場強度較電壓等級低的電纜為避免電纜蠕動對中間接頭的損害,在中間接頭的兩側應用夾具對電纜進行剛性固定,固定次數(shù)應根據(jù)計算出的電纜末端推4.5.9、4.5.10原條文第12.1.6條、第12.1.7條的保留條文。4.5.11原條文第12.1.4條的修改條文。的規(guī)定,與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GB4.5.12原條文第12.1.5條的修改條文。取消原條文中考慮附屬設施安裝空間的條文。增加“作業(yè)人員進出口宜結合隧道工井設置,露出地面部分的建筑設計應與當4.5.13新增條文。4.5.14原條文第12.2.1條和第12.2.2條的修改條文。4.5.15原條文第12.3.1條~第12.3.7條的修改條文。2本款條文說明如下:燈具容易因電纜施工等原因受到機械破壞,因之應采用防潮防爆型燈具,并明確規(guī)定了在隧道內照度計算點的最小照度和平均照2)為防范在隧道內的照明配線發(fā)生故障導致全隧道內失去照明的安全對策??紤]到人員進出隧道能方便地控制燈具照明,照4本款條文說明如下:1)參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2)為防范在隧道內的照明配線發(fā)生故障導致全隧道內失去照明的安全對策??紤]到人員進出隧道能方便的控制燈具照明,照3)對風機系統(tǒng)啟動條件進行明確。1)考慮到盾構隧道的坡度一般較小,故將排水溝溝底坡度適3)考慮到目前對電力輔助運行系統(tǒng)的智能控制要求逐步提2)新增接地網(wǎng)使用截面應進行熱穩(wěn)定校驗,參見現(xiàn)行國家標4.6.1原條文第6.5.1條的修改條文。鑒于目前部分電纜溝深度已大于1.5m,修改條文刪除了原條文中“溝深不宜大于1.5m”4.6.2原條文第6.5.2條的修改條文。4.6.3新增條文?;靥罴毶盎蛲聊芷鸬椒阑?、4.6.4原條文第6.5.3條的修改條文。電纜溝中回填的細砂或土能對電纜起到固定和支持的作用,可不再考慮電纜的固定和熱4.6.5原條文第6.5.4條的修改條文。計規(guī)范》CJJ37-90第5.2.1條之規(guī)定,“道或等于0.5%,困難時可大于或等于0.3%,遇特殊困難縱坡度小于0.3%時,應設置鋸齒形偏溝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只要電纜溝與道路平齊即可基本滿足0.5%縱向坡度的要求。同時與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GB50217—2007第5.5.5條之規(guī)定保持一致,修改條文規(guī)定電纜溝的縱向排水坡度不應小于運行維護和檢修的方便,沿線每隔一定距離設1處檢修人孔。人孔間距設置可參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宜大于75m,在城鎮(zhèn)公共區(qū)域不宜大于200m。4.7.1原條文第6.6.1條的修改條文。4.7.2原條文第6.6.2條的保留條文。4.7.3原條文第6.6.3條的修改條文??紤]到國內不同地區(qū)的電壓等級序列,本條文適用的電壓等級下限從110kV調整到4.8.1、4.8.2原條文第6.7.1條、第6水下電纜的埋深是從安全防護和實現(xiàn)的投資兩方面綜合考慮的。本條款擬定的埋設規(guī)定,是指在條件許可時的要求。如果指望靠過分增大埋深來適應船舶任意投錨,顯然是不合理的。對于4.8.3原條文第6.7.3條的修改條文。4.8.4原條文第6.7.4條的修改條文。與國標統(tǒng)一。4.8.5原條文第6.7.6條、第6.7.7條的保留條文。4.8.6原條文第6.7.7條的修改條文。調整了部分措辭。4.8.7原條文第6.7.8條的保留條文。4.9.1、4.9.2原條文第6.8.1條、第6.8.2條的保留條文。4.10電纜登桿(塔)4.10.1原條文第6.9.1條的修改條文。本條文不再強調電纜登桿(塔)與架空線的連接方式。4.10.2、4.10.3原條文第6.9.2條、第6.9.3條的保留條文。4.11電纜終端站(場)4.11.1原條文第6.10.1條的修改條文。根據(jù)國內電壓等級情況,將終端站(場)適用的電壓等級下限進一步降低到66kV。根進一步提高電纜終端站的安全運行水平。4.11.4原條文第6.10.2條的修改條文。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guī)定》DL/T5352—2006中第8.1節(jié)規(guī)定了變電站布置中的各項最小安全凈距要求。終端站布置根據(jù)不同電壓等4.11.5、4.11.6原條文第6.10.3條、第6.10.4條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防曬霜產(chǎn)業(yè)競爭格局及發(fā)展盈利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鈹銅合金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策略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速凝劑市場運行態(tài)勢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茶黃素產(chǎn)業(yè)運行趨勢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遼寧省安全員-B證(項目經(jīng)理)考試題庫
- 2025-2030年中國節(jié)水灌溉行業(yè)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年遼寧省建筑安全員知識題庫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羥乙基皂莢膠行業(yè)市場運行現(xiàn)狀及投資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硫酸氧釩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凱里學院《創(chuàng)業(yè)經(jīng)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定量包裝商品培訓
- 樂理知識考試題庫130題(含答案)
- 前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
- 數(shù)據(jù)結構英文教學課件:Chapter 5 Recursion
-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概論》新版
- 棕色偵探推理劇本殺活動方案項目介紹ppt模板
- 降低鉆孔灌注樁混凝土充盈系數(shù)QC
- 華中數(shù)控車床編程及操作PPT課件
- 趣味歷史(課堂PPT)
- 供應鏈供應鏈管理
- 《消防安全評估檢查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