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江蘇大學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1.gif)
![刑法總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江蘇大學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2.gif)
![刑法總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江蘇大學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3.gif)
![刑法總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江蘇大學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4.gif)
![刑法總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江蘇大學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cd10095f75174239e90f247d911b7bd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刑法總論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江蘇大學江蘇大學
緒論單元測試
高質量的刑事立法是良好的刑事司法的前提。()
A:對B:錯
答案:對
中國古代法律具有“諸法合體,以刑為主”的鮮明特征。()
A:錯B:對
答案:對
()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附屬刑法以及刑法立法解釋、司法解釋等部分。
A:刑事立法
B:實體刑法C:刑事司法實踐D:刑法學的基本理論
答案:實體刑法
(),也叫沿革刑法學,是研究刑法思想和刑罰制度的產(chǎn)生、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等的學科。
A:刑法史學B:國內刑法學C:國際刑法學
D:外國刑法學
答案:刑法史學
第一章測試
在半徑為的長直金屬圓柱體內部挖去一個半徑為的長直圓柱體,兩柱體軸線平行,其間距為,如圖.今在此導體上通以電流I,電流在截面上均勻分布,則空心部分軸線上點的磁感強度的大小為()。
A:
B:
C:
D:
答案:
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所進行的時間是()。
A:18世紀60年代到18世紀末
B: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上半期
C:18世紀70年代到19世紀中期
D:18世紀30年代到18世紀末
答案: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上半期
制約情緒的因素主要有()。
A:生理狀態(tài)
B:情緒的生理基礎
C:認知過程
D:外部事件
答案:生理狀態(tài)
;認知過程
;外部事件
刑法立法解釋具有與刑法同等的效力。()
A:錯B:對
答案:對
根據(jù)解釋的效力進行區(qū)分,刑法的解釋可以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憲法解釋。()
A:錯B:對
答案:錯
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刑訴法典、司法解釋
B:刑法典、單行刑法、司法解釋
C:刑法典、附屬刑法、司法解釋
D:刑法典、單行刑法、附屬刑法
答案:刑法典、單行刑法、附屬刑法
有權進行司法解釋的機關是()。
A:各級人民法院
B:各級司法行政機關
C:各級人民檢察院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答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刑法的法律性質表現(xiàn)為()
A:刑法的謙抑性。
B:刑法強制方法的嚴厲性C:刑法保護社會關系范圍的廣泛性
D:刑法規(guī)定內容的特定性
答案:刑法的謙抑性。
;刑法強制方法的嚴厲性;刑法保護社會關系范圍的廣泛性
;刑法規(guī)定內容的特定性
第二章測試
19世紀初,拉丁美洲第一個宣布獨立的國家是海地。()
A:錯B:對
答案:對
因罪行輕重不同、主觀惡性不同、改造表現(xiàn)不同而給予差別對待,是行刑平等的實質體現(xiàn)。()
A:錯B:對
答案:對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是憲法規(guī)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體現(xiàn)貫徹和體現(xiàn)。()
A:對B:錯
答案:對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要求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相適應。
A: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B:犯罪態(tài)度和承擔的刑事責任
C:社會危害性和承擔的刑事責任
D:人身危險性和承擔的刑事責任
答案: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
甲在新刑法生效以前實施某一行為,新刑法規(guī)范認為是犯罪,而舊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此時法院宣告甲無罪,這在屬于()。
A:罪責刑相適應原則B:刑法適用平等原則C: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原則D:罪刑法定原則
答案:罪刑法定原則
基于罪刑法定原則產(chǎn)生出的派生性原則包括()。
A:禁止有罪類推B: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C:排斥習慣法D:排斥絕對不定期刑
答案:禁止有罪類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排斥習慣法;排斥絕對不定期刑
第三章測試
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fā)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
A:錯B:對
答案:對
我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內犯罪,一律適用我國刑法。()
A:對B:錯
答案:對
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一個A國人在一列行駛于我國境內的B國列車上對C國公民實施故意殺人的行為,應當適用()。
A:A國刑法B:C國刑法C:我國刑法
D:B國刑法
答案:我國刑法
某國駐韓國大使館武官甲在乘坐中國民航北京至美國舊金山的航班上與我國留日學生乙接頭,收買我國國家秘密,對甲應當:()。
A:由日本有關方面處理
B:依照我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C: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D: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其刑事責任
答案: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其刑事責任
甲某6月到中國旅游。美國方面通過國際刑警組織通報中國警方,請求中國警方將甲逮捕。經(jīng)查甲某從未向中國販賣過毒品,也未在中國販賣過毒品。我國依法可以對甲采取下列措施:()
A:立即驅逐出境B:實行逮捕C:應美國請求實行引渡
D:由我國司法機關審判
答案:實行逮捕;應美國請求實行引渡
;由我國司法機關審判
第四章測試
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概念,屬于犯罪的實質概念。()
A:錯B:對
答案:錯
具有一定嚴重程度的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質特征。()
A:錯B:對
答案:對
()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構成為前提,適應犯罪行為的各種不同犯罪形態(tài)而對基本的犯罪構成加以某些修改變更的犯罪構成。
A:復合的犯罪構成
B:普通的犯罪構成C:修正的犯罪構成D:基本的犯罪構成
答案:修正的犯罪構成
()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須具備的一切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的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
A:犯罪構成要件B:犯罪客觀方面C:犯罪主觀方面D:犯罪構成
答案:犯罪構成
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構成要件,即()
A:犯罪客觀方面B:犯罪客體C:犯罪主體D:犯罪主觀方面。
答案:犯罪客觀方面;犯罪客體;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
第五章測試
刑法理論將犯罪行為按照其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的范圍,對犯罪客體作不同層次的概括,從而把犯罪客體分為一般客體、同類客體、直接客體三類。()
A:錯B:對
答案:對
我國刑法將犯罪的同類客體分為十大類。()
A:對B:錯
答案:對
(),是指某一特定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客體,亦即某一特定犯罪所直接侵害的某種具體的社會關系。
A:直接客體B:一般客體C:簡單客體
D:同類客體
答案:直接客體
()是指某一具體犯罪所侵害的復雜客體中程度較輕的、刑法予以一般保護的社會關系
A:主要客體B:次要客體C:物質性客體D:非物質性客體
答案:次要客體
可能成為非物質性客體的社會關系如()
A:人格B:名譽
C:政治制度D:社會秩序
答案:人格;名譽
;政治制度;社會秩序
第六章測試
利用他人實施的行為而進行犯罪的是不作為形式的犯罪。()
A:對B:錯
答案:錯
實行犯罪的時間、地點、手段方法,不影響犯罪的成立與否,而只會表明行為人的主觀惡性。()
A:對B:錯
答案:錯
鐵路扳岔工不按時扳岔,致使火車相撞,構成犯罪其義務來源于()。
A:由于法律行為而產(chǎn)生的義務
B:由于先前行為而產(chǎn)生的義務C:職務上或業(yè)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
D: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
答案:職務上或業(yè)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
從一般意義而言,犯罪客觀方面的選擇要件包括()。
A:犯罪的行為、犯罪的結果B:犯罪的時間、地點和方法
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過失D:犯罪的動機、犯罪的目的
答案:犯罪的時間、地點和方法
下列哪些行為不屬于危害行為?()
A:人在身體完全受到強制下的行為B:人在精神受到一定強制時實施的行為
C: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舉動D:人在睡夢中的舉動
答案:人在身體完全受到強制下的行為;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舉動;人在睡夢中的舉動
第七章測試
病理性醉酒的人犯罪也屬于醉酒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
A:錯B:對
答案:錯
16周歲就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其犯罪后應承擔的刑事責任程度就和成年人沒有區(qū)別。()
A:錯B:對
答案:錯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下列(),應當負刑事責任。
A:綁架罪、故意傷害罪、搶劫罪、強奸罪
B:爆炸罪、故意殺人罪、販賣毒品罪C:制造毒品罪、販賣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
D:搶劫罪、殺人罪、傷害罪、強奸罪
答案:爆炸罪、故意殺人罪、販賣毒品罪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
A:辨認和控制自己實施的危害行為的能力B:控制自己實施的危害社會行為的能力
C:意識和意志能力
D:辨認自己實施的危害社會行為的能力
答案:辨認和控制自己實施的危害行為的能力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jīng)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A:故意殺人B:搶劫
C:強奸D:故意傷害
答案:故意殺人;故意傷害
第八章測試
意外事件與疏忽大意的過失在沒有預見危害結果上的區(qū)別是前者是根本不可能預見,而沒有預見,后者是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
A:對B:錯
答案:對
在所有故意犯罪中都有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
A:錯B:對
答案:錯
甲在踢足球時一腳將球踢出場外,打碎足球場旁居民樓上乙家陽臺上的玻璃窗,玻璃掉下時又碰上樓下丙家的花盆,花盆隨之落下,剛好砸到從樓下走過的丁的頭上,致其重傷。問,甲的行為是()
A:疏忽大意的過失
B:意外事件
C:過于自信的過失D:情節(jié)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
答案:意外事件
甲男明知乙女只有13周歲,誤以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與乙女發(fā)生了性交。甲的行為屬于下列何種情形?()
A:法律認識錯誤,構成強奸罪
B:對象認識錯誤,構成強奸罪C:客體認識錯誤,不構成強奸罪
D:幻覺犯,不構成強奸罪
答案:法律認識錯誤,構成強奸罪
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意志因素上,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結果的發(fā)生。
B:與危害結果的關系上,危害結果的發(fā)生與否不影響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特定危害結果的發(fā)生與否決定間接故意犯罪的成立與否。
C:量刑上,直接故意主觀惡性重于間接故意,量刑上酌情從重。
D:認識因素上,二者都明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答案:意志因素上,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結果的發(fā)生。
;與危害結果的關系上,危害結果的發(fā)生與否不影響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特定危害結果的發(fā)生與否決定間接故意犯罪的成立與否。
;量刑上,直接故意主觀惡性重于間接故意,量刑上酌情從重。
;認識因素上,二者都明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第九章測試
正當防衛(wèi)的起因條件要求在實施正當防衛(wèi)行為時,必須有不法侵害存在。這里的不法侵害,是指犯罪行為。()
A:對B:錯
答案:錯
對于來自于他人的不法侵害,只能進行正當防衛(wèi),不能進行緊急避險。()
A:錯B:對
答案:錯
甲某為了躲避持刀搶劫犯乙某的追趕,在一胡同拐彎處踹開一住戶大門進入躲避,不幸將門后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小腿骨折。甲某的行為屬于()
A:緊急避險B:正當防衛(wèi)C:意外事件
D: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
答案:意外事件
下列情況屬于正當防衛(wèi)的是()
A:一日夜晚吳某在一僻靜小巷行走,見一陌生人突然襲擊他,遂揮拳打去,直至將其打癱在地。后查明此陌生人為一狂暴性精神病人,經(jīng)常襲擊路人,已造成好幾起輕傷事件。結果精神病人被吳某打斷一條腿(輕傷害)。對于吳某行為的認定。
B:李某身強力壯,對體弱的張某不滿,伺機報復,一日見其和女友在一塊,遂調戲侮辱其女友,張某看不過就掄起一根鐵棍撲向李某,李某輕而易舉的奪下鐵棍,并借口防衛(wèi)將張某手臂打折。對于李某行為的認定
C:黃某被姚某毆打后揚言要報復,姚某聽說就拿出一把菜刀,被許某勸阻在一旁,此時黃某想先發(fā)制人,就從姚某手中奪過菜刀,將其砍成重傷。對于黃某行為的認定
D:一個晚上,一便衣民警夜晚巡邏,在檢查三輪車時被遠處的司機誤認為竊車賊,司機立即找了幾個人手持鐵棍趕到現(xiàn)場,而民警也以為遭壞人襲擊,雙方因誤會而發(fā)生沖突,民警開槍將司機打死。對于民警行為的認定。
答案:一日夜晚吳某在一僻靜小巷行走,見一陌生人突然襲擊他,遂揮拳打去,直至將其打癱在地。后查明此陌生人為一狂暴性精神病人,經(jīng)常襲擊路人,已造成好幾起輕傷事件。結果精神病人被吳某打斷一條腿(輕傷害)。對于吳某行為的認定。
緊急避險中危險的來源主要有()
A:非法侵害行為
B:動物侵襲C:自然的力量D:人的生理、病理過程
答案:非法侵害行為
;動物侵襲;自然的力量;人的生理、病理過程
第十章測試
正當業(yè)務行為,是指行為人根據(jù)自身從事的職業(yè)要求所實施的行為。()
A:對B:錯
答案:對
相互斗毆,但一方停止斗毆,求饒或者逃跑,或者一方手段突然升級而導致重大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可能成立正當防衛(wèi)。()
A:錯B:對
答案:對
某甲投毒殺妻,將毒食給其妻吃下,后見其妻中毒疼痛難忍,出于憐憫而自動將其妻送往醫(yī)院搶救,有效地防止了其妻死亡結果發(fā)生。某甲的行為屬于()。
A:行為實行終了而結果尚未發(fā)生之前的中止B:犯罪未遂
C:實行階段中的中止
D:預備階段中的中止
答案:行為實行終了而結果尚未發(fā)生之前的中止
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區(qū)別的關鍵是()。
A:犯罪中止是行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棄犯罪,犯罪未遂是基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B:對于中止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則可以從輕或者減處輕罰
C:犯罪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犯罪未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態(tài)
D:犯罪中止可以發(fā)生在犯罪預備階段,犯罪未遂只能發(fā)生在實行階段
答案:犯罪中止是行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棄犯罪,犯罪未遂是基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下列有關犯罪預備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犯罪預備階段的行為既可能成立犯罪中止,也可能成立犯罪預備
B:對于預備階段的中止犯,除了適用中止犯的規(guī)定減免刑罰之外,還應同時適用預備犯的減免規(guī)定
C:實施預備行為后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著手實行的,屬于犯罪預備
D:犯罪預備既可以是為了自己實行犯罪而預備,也可以是為了他人實行犯罪而預備
答案:犯罪預備階段的行為既可能成立犯罪中止,也可能成立犯罪預備
;實施預備行為后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著手實行的,屬于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既可以是為了自己實行犯罪而預備,也可以是為了他人實行犯罪而預備
第十一章測試
對于脅從犯,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jié)比照從犯減輕處罰或免除處罰。()
A:對B:錯
答案:錯
甲打擊乙,乙奮力還擊,丙路過,甲請丙幫忙,共同對乙實施打擊,致乙重傷。甲、丙的行為屬于事前無通謀的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
A:對B:錯
答案:對
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從犯B:脅從犯C:教唆犯
D:主犯
答案:主犯
下列對教唆犯表述錯誤的是()
A: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B: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C: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D:教唆未遂與未遂的教唆犯是兩個相同的概念
答案:教唆未遂與未遂的教唆犯是兩個相同的概念
根據(jù)共同犯罪人之間有無分工而劃分的共同犯罪形式是()
A:簡單的共同犯罪B:有組織的共同犯罪
C:復雜的共同犯罪
D:一般共同犯罪
答案:簡單的共同犯罪;復雜的共同犯罪
第十二章測試
確定罪數(shù)的標準應當是以犯罪構成的個數(shù)。()
A:對B:錯
答案:對
法規(guī)競合,是由于法規(guī)的錯綜復雜規(guī)定即法律條文內容上存在著包容或部分包容關系,以致一個犯罪行為觸犯數(shù)個刑法規(guī)范。()
A:錯B:對
答案:對
甲為殺死乙,放火把乙家的房屋點著,造成乙的一家三口死亡,房屋燒毀,甲的行為屬于()。
A:牽連犯B:實質數(shù)罪C:吸收犯
D:想象競合犯
答案:想象競合犯
甲為擅自設立金融機構而偽造公文、印章,甲的行為屬于()。
A:數(shù)罪B:牽連犯C:想象競合犯D:吸收犯
答案:牽連犯
實質的一罪有()。
A:繼續(xù)犯B:想象競合犯C:連續(xù)犯
D:結果加重犯
答案:繼續(xù)犯;想象競合犯;結果加重犯
第十三章測試
刑事責任的實現(xiàn)階段是刑事責任的最后階段。()
A:錯B:對
答案:對
轉移處理是指對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不由我國司法機關適用我國刑法來追究,而是根據(jù)《刑法》第11條的規(guī)定通過外交途徑予以解決。()
A:對B:錯
答案:對
()方式是刑事司法實踐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刑事責任解決方式。
A:轉移處理
B:定罪免刑C:定罪判刑D:清滅處理
答案:定罪判刑
()是決定刑事責任存在與否的唯一事實根據(jù)
A:反映行為社會危害性程度的事實
B:符合犯罪構成的事實
C:反映犯罪人人身危險性程度的事實
D:反映犯罪對象受侵害程度的事實
答案:符合犯罪構成的事實
下列屬于非刑罰處罰方式的是()
A:賠償損失
B:訓誡C:賠禮道歉D:責令具結悔過
答案:賠償損失
;訓誡;賠禮道歉;責令具結悔過
第十四章測試
對罪犯判處沒收全部財產(chǎn)的,應對犯罪分子個人所擁有的一切財產(chǎn)全部沒收。()
A:對B:錯
答案:錯
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應當強制參加勞動,但可以酌量發(fā)給勞動報酬。()
A:錯B:對
答案:錯
主刑中最輕的一種刑罰是()。
A:有期徒刑
B:罰金C:管制D:拘役
答案:管制
死刑緩期執(zhí)行減為有期徒刑的刑期,從()之日起計算。
A: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滿B:判決執(zhí)行C:判決確定D:判決公布
答案:死刑緩期執(zhí)行期滿
刑罰功能的特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A:刑罰的功能是刑罰對人們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
B:刑罰的功能是在國家制定、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食品蒸發(fā)濃縮機械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塑料助劑:潤滑劑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呼吸制氧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年4K超高清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脂環(huán)烴合作協(xié)議書
- 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0 單元綜合測試卷(人教版 2025年春)
- 2024-2025學年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市第十小學四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2025道德與法治九年級第二學期中考教學工作計劃
- 鄂州市梁子湖區(qū)八年級上冊語文名著導讀《紅星照耀中國》
-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試卷
-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 銷售與銷售目標管理制度
- 特殊教育學校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 2025年第一次工地開工會議主要議程開工大吉模板
- 第16課抗日戰(zhàn)爭課件-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
- 對口升學語文模擬試卷(9)-江西省(解析版)
- 無人機運營方案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儀表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
- NB-T 47013.15-2021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15部分:相控陣超聲檢測
- 隧道二襯承包合同參考
- 物理專業(yè)常用英語詞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