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光學-趙存華著-II-22-32章課件_第1頁
應用光學-趙存華著-II-22-32章課件_第2頁
應用光學-趙存華著-II-22-32章課件_第3頁
應用光學-趙存華著-II-22-32章課件_第4頁
應用光學-趙存華著-II-22-32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十二章光學系統(tǒng)像平面照度第二十二章光學系統(tǒng)像平面照度22.1郎伯輻射體

22.1.1郎伯輻射體

22.1.2發(fā)光面的光通量

22.1.3全擴散表面22.2光學系統(tǒng)像平面照度

22.2.1像平面軸上點光照度22.2.2像平面軸外點光照度22.3照相物鏡像平面照度

22.3.1照相物鏡的像平面照度22.3.2曝光量22.1朗伯輻射體余弦關系稱為發(fā)光強度的余弦定律,又稱作朗伯定律(Lambert’slaw)。符合發(fā)光強度余弦定律的發(fā)光體稱作余弦輻射體,或者叫做朗伯輻射體。在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均勻發(fā)光的物體,在各個方向上發(fā)出的光亮度近似相等。22.1.2發(fā)光面的光通量22.1.2發(fā)光面的光通量1.面積為向任意平面角的立體角發(fā)出的光通量為。2.單面半球發(fā)光,平面角,有。3.雙面全球面發(fā)光,相當于兩個單面半球發(fā)光,有。結論:例題1有一個雙面發(fā)光的白熾鎢絲燈泡的功率為60W,光視效能為15lm/W,燈絲尺寸為4×4mm2,求燈絲發(fā)光的平均光亮度。解:總光通量雙面發(fā)光漫反射系數(shù):被照射表面漫反射系數(shù)被照射表面漫反射系數(shù)氧化鎂96黏土16石灰91月亮10-20雪78黑土5-10白紙70-80黑呢絨1-4白砂25黑絲絨0.2-1光線在物體表面進行漫反射時,如果被照明物體表面反射使得各個方向上的光亮度近似相等,稱此表面為全擴散表面。全擴散表面是朗伯體。22.1.3全擴散表面漫反射的光通量入射于漫反射表面的光通量全擴散表面的光亮度公式設小面元dS接收到了光照度為E的光通量dφ的照射對于朗伯輻射體,單面發(fā)光22.1.3全擴散表面發(fā)出的光通量全擴散表面的光亮度公式22.2光學系統(tǒng)像平面照度22.2.1像平面軸上點光照度當物像空間折射率相等①②③22.2.2像平面軸外點光照度22.2.2像平面軸外點光照度22.3照相物鏡像平面照度定義:相對孔徑的倒數(shù)稱為F數(shù),即。相對孔徑與F數(shù)的關系相對孔徑1:11:1.41:21:2.81:41:5.61:81:11…F數(shù)11.422.845.6811…

F數(shù)在照相機領域又稱為光圈,表中標注的數(shù)稱為F制光圈。把透過率系數(shù)吸收進相對孔徑和F數(shù)里面,獲得的數(shù)稱為T制光圈。為了以示區(qū)別,將F制光圈加上下標F,將T制光圈加上下標T。例2有一照相物鏡透過率為0.75,F(xiàn)制光圈為2,求T制光圈。22.3照相物鏡像平面照度解:定義:如果照相物鏡像平面光照度為E,曝光時間為t,則底片單位面積接收的曝光量為曝光量的單位:勒克斯·秒,符號lx·s例題3

有一臺幻燈機,放映屏幕面積為5m2,幻燈片面積為25cm2,幻燈機物鏡的相對孔徑為1:2,物鏡透過率系數(shù)為。如果要求屏幕上的光照度為50lx,求光源的光亮度為多少?22.3.2曝光量解:例題4

某攝影師將照相機的光圈調為F=8,正常拍照靜止景物時,曝光時間設置為0.02s。攝影師發(fā)現(xiàn)了空中飛行的小鳥,為了拍攝運動的小鳥,他將曝光時間改為0.002s,試求此時的光圈應該至少為多大?解:22.3照相物鏡像平面照度第二十三章主觀光亮度與光能損失第二十三章主觀光亮度與光能損失23.1主觀光亮度

23.1.1人眼直接觀察時的主觀光亮度

23.1.2望遠鏡觀察發(fā)光點的主觀光亮度

23.1.3望遠鏡觀察發(fā)光面的主觀光亮度23.2光學系統(tǒng)中光能損失

23.2.1反射損失

23.2.2吸收損失

23.2.3光學系統(tǒng)的透過率

23.2.4透過率的計算實例23.1.1人眼直接觀察時的主觀光亮度1.點光源2.面光源人眼對面光源的主觀光亮度與光源到眼睛的距離無關23.1主觀光亮度23.1.2望遠鏡觀察發(fā)光點的主觀光亮度考慮到望遠鏡的透過率系數(shù),進入眼睛的光通量為一般情況下,上式通常是一個大于1的數(shù)值,即用望遠鏡觀察點光源比用眼睛直接觀察點光源的主觀光亮度大。1.討論兩種情況:

2.

上式通常是一個大于1的數(shù)值,即用望遠鏡觀察點光源比用眼睛直接觀察點光源的主觀光亮度大。23.1.2望遠鏡觀察發(fā)光點的主觀光亮度1.

對于望遠鏡有,,所以上式是一個小于1的數(shù)值,即用望遠鏡觀察面光源比用眼睛直接觀察面光源的主觀光亮度小。23.1.3望遠鏡觀察發(fā)光面的主觀光亮度2.

對于望遠鏡有,上式是一個小于1的數(shù)值,即用望遠鏡觀察面光源比用眼睛直接觀察面光源的主觀光亮度小。23.1.3望遠鏡觀察發(fā)光面的主觀光亮度結論:1.用望遠鏡觀看點光源的主觀光亮度,大于用眼睛直接觀看時的主觀光亮度。2.用望遠鏡觀看面光源的主觀光亮度,小于用眼睛直接觀看時的主觀光亮度。23.1主觀光亮度23.2光學系統(tǒng)中光能損失23.2.1反射損失反射系數(shù)由能量守恒得假設光學系統(tǒng)有m個折射面23.2.2吸收損失當上式中l(wèi)取厘米(cm)時,定義上式中e-k=P稱為透明材質的透過系數(shù),表示光線行進1cm時,出射光通量與入射光通量之比。則上式可以寫成23.2光學系統(tǒng)中光能損失假設光學系統(tǒng)有n種材質結合反射損失和吸收損失,假設光學系統(tǒng)有個m折射面和n種材質,入射光通量為Φ,則透射過去的光通量為由上式得光學系統(tǒng)的透過率系數(shù)為材質鍍鋁表面鍍銀表面冕牌玻璃火石玻璃透過系數(shù)鍍膜表面有效系數(shù)0.850.900.960.950.990.99數(shù)量/長度N1N2N3N4lN3+N423.2.3

光學系統(tǒng)的透過率把起作用的光通量系數(shù)稱為有效系數(shù)假設光學系統(tǒng)有N1個鍍鋁反射面,有N2個鍍銀反射面,有N3個冕牌玻璃空氣接觸面,有N4個火石玻璃空氣接觸面,光線在材料中行進的總長度為l=l1+l2+…+ln,長度單位用厘米(cm)。則

如果把所有冕牌玻璃空氣接觸面和火石玻璃空氣接觸面都鍍上減反射膜(又稱為增透膜),會增加所有接觸面的透過率系數(shù)到0.99,則對于兩類情況不考慮有效系數(shù),或者認為有效系數(shù)為1,即光線沒有任何損失:一種情況是棱鏡中的全反射面,另一種情況是透鏡膠合面。23.2.3

光學系統(tǒng)的透過率23.2.4

透過率計算實例數(shù)據(jù)23.2.4

透過率計算實例23.2.4

透過率計算實例未鍍膜:共有冕牌玻璃空氣接觸面6個,火石玻璃空氣接觸面2個。光在材料中行進的總長度為鍍膜:所有玻璃空氣接觸面都鍍上減反射膜,則雙高斯物鏡的透過率系數(shù)可以提高到第二十四章兩種視覺體視與色覺第二十四章兩種視覺體視與色覺24.1體視

24.1.1空間深度感覺

24.1.2雙目立體視覺

24.1.3雙目觀察儀器24.2色覺

24.2.1顏色色覺

24.2.2格拉斯慢定律

24.2.3顏色匹配24.3色度學

24.3.1色度學基礎

24.3.2CIE標準色度學系統(tǒng)

24.3.3光源的顏色特性24.1體視24.1.1空間深度感覺空間深度感覺:人眼對物體遠近的感覺。立體視覺:人眼對物體遠近、相對位置或者體積等的感覺,簡稱體視。單只眼也具有體視感覺。它對遠處熟悉的物體,有三種判斷方法:1)常利用對人眼的張角來判斷物體距離的遠近,張角越大,物體越近。2)可以用大氣的透明程度來判斷物體的遠近,物體能見程度越低,說明物體越遠。3)也可以利用人眼的肌肉緊張程度判斷物體的遠近,肌肉越緊張,說明物體越遠。如果用雙眼來觀察物體,體視能力會擴大很多。不像單只眼在視網膜上只成一個像,使用雙眼有可能產生兩個像,稱為雙像。24.1.2雙目立體視覺如果令物體A到基線的距離為,當物體足夠遠時,則兩者視差之差為立體視差,簡稱視差,記作,寫成公式為24.1體視24.1.2雙目立體視覺正常人的眼睛體視銳度寫成公式為這說明,張角小于的地方,將與無限遠一起沒有深度感覺。我們稱的地方為體視半徑,記作。人的雙眼視覺基線mm,體視半徑為m上式的單位為米(m)。上式說明,對于距離雙眼為處,能有體視感覺的范圍為的地方。24.1.2雙目立體視覺24.1.3雙目觀察儀器為了保持雙眼的體視能力,常常采用雙目觀察儀器。體視放大率:在觀察距離較遠的物體時,對儀器的視差角為像方的視差角為:24.1體視24.1.3雙目觀察儀器儀器的體視放大率為將人雙眼的視覺基線mm代入上式得當用雙目觀察儀器時,能有體視感覺的范圍為對于距離為m,使用基線距離m,視放大率的雙目望遠鏡觀看時,體視感覺范圍為24.1體視24.1雙目觀察儀器為了保證雙眼具有良好的體視感覺,需要左右眼兩個光學系統(tǒng)滿足以下要求:1.雙目觀察儀器左右兩個光學系統(tǒng)的光軸要保持平行;2.兩個光學系統(tǒng)的視放大率應該一致;3.兩個光學系統(tǒng)之間不應該有相對的像傾斜。24.2.1貝楚德-樸爾克效應:在可見光波段,基本不發(fā)生紅移或者藍移的有三個波長,分別是572nm的黃光、503nm的綠光和478nm的藍光。這種同一波長,顏色隨光強而變化的現(xiàn)象稱為貝楚德-樸爾克效應。色調(color),即顏色。人眼對不同的波長會感覺到不同的顏色,純單色光的色調好確定,什么波長就是什么色調。飽和度(Saturation),即顏色的純度。明度(brightness),代表色光的明暗感覺。24.2色覺24.2.2格拉斯曼定律1.人眼只能分辨顏色的三種差異,即色調、飽和度和明度。2.兩種色光組成的混合光中,一種色光不變,另一種色光連續(xù)變化時,混合光顏色也會連續(xù)的變化。3.在色光混合時,具有相同的色調、飽和度和明度的混合光,無論其組成混合的光譜成分是不是一樣,所獲得的混合顏色效果是一樣的。4.亮度相加律,即混合光的總亮度等于各光譜成分的亮度之和。格拉斯曼定律是色度學的基本定律,從它可以推出一些結論:1.補色律,每一種顏色都有其對應的互補色,簡稱補色。該顏色與其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將產生白色或者灰色。2.中間色律,兩種非補色光混合,將產生中間色,混合光的色調和飽和度取決于兩種色光的比例大小和色調順序。3.代替律,相似顏色混合后仍相似,即顏色可以互相代替,將獲得相似的結果。24.2.3顏色匹配用紅、綠、藍三原色進行的顏色匹配實驗。24.2色覺24.3色度學基礎24.3.1色度學基礎1.三刺激值匹配已知顏色的三原色數(shù)量,即、和的值,稱顏色的三刺激值。單位:與某一特定白光匹配時三原色光的光通量之比來度量,稱為色度學單位,又叫單位。如果與等能白光匹配的三原色光通量為紅光、綠光和藍光,則光通量比值代表了三刺激值的相對單位。由格拉斯曼定律第4條,白色混合光的總光通量為2.顏色匹配函數(shù)對于任意波長為的色光,用三原色進行匹配,將獲得三原色刺激值、和。當色光變化時,三原色刺激值也將隨之變化,所以三原色刺激值是匹配色光波長的函數(shù),稱為顏色匹配函數(shù),分別記作、和。3.色品圖用三刺激值在總刺激值中所占的比例來表示顏色,稱為色品坐標,即24.3色度學基礎1931CIE-XYZ系統(tǒng)要求:1)三原色匹配等能白光時,三刺激值都為正值;2)色品圖上不存在的顏色所占面積盡量小;3)調節(jié)Y的顏色匹配函數(shù)與人眼的視見函數(shù)一致,可以用Y刺激值表示亮度?;谝陨系囊螅琑GB坐標下顏色匹配函數(shù)、和和XYZ坐標下顏色匹配函數(shù)、和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列方法求得。24.3.2CIE標準色度學系統(tǒng)1.先求RGB色品坐標24.3色度學基礎24.3.2CIE標準色度學系統(tǒng)2.轉換為坐標下的色品坐標3.由要求可得。由坐標下的色品坐標24.3.3光源的顏色特性

1.光譜功率分布在色度學中,光譜密集度又叫做光源的光譜功率分布,用表示。光譜功率分布對波長的關系曲線,稱為光譜線,表示了光源的輻射光譜特性。

2.色溫黑體輻射與它的絕對溫度T有關,當某個溫度T時的黑體輻射顏色與光源的顏色相同時,稱此黑體的溫度T為光源的顏色溫度,簡稱色溫,用TC表示。色溫的單位為溫度的單位開爾文(開,K)。低色溫的光源輻射波長偏向長波(紅光)方向,稱為暖色光;高色溫的光源輻射波長偏向短波(藍光)方向,稱為冷色光。24.3色度學基礎24.3.3光源的顏色特性常用光源的色溫光源名稱色溫/K光源名稱色溫/K中午日光5500日落時1900電子閃光燈5300-6000鹵素為5000200W普通燈泡298040W普通燈泡2900蠟燭光185060W充氣鎢絲燈2800500W投影燈2865夏季的直射太陽光5800陰天的光線6800-7000灰蒙天空的光線7500-8400晴空藍天的光線10000-20000水域上空的晴朗藍天20000第二十五章像質評價第二十五章像質評價25.1光學系統(tǒng)的要求25.2后評價方法

25.2.1一階特性測量評價

25.2.2像質評價之分辨率

25.2.3像質評價之星點檢測25.3理想光學系統(tǒng)的分辨率

25.3.1瑞利判據(jù)

25.3.2望遠鏡分辨率

25.3.3照相物鏡分辨率

25.3.4顯微鏡分辨率25.1光學系統(tǒng)的要求一階技術要求三階技術要求像方焦距垂軸放大率球差色差后焦截距視放大率彗差波像差F數(shù)透過率系數(shù)像散點列圖像面大小基點位置場曲分辨率入瞳尺寸和位置出瞳尺寸和位置畸變MTF…………決定成像特性決定成像質量評價光學系統(tǒng)有兩種方法:1.后評價方法。將光學系統(tǒng)制作完成之后對其的評價方法,包括各種一階成像特性和三階成像質量的儀器測量,如:測焦距、測放大倍率、測透過率系數(shù)、測分辨率、測星點圖、測七種塞德像差、測MTF等等。后評價方法通常借用光學測量儀器,如焦距儀、透過率測試儀、平行光管、MTF測試儀等等。2.設計評價。在設計階段用光學設計軟件進行計算評價,及時調整以達到要求的方法,又稱作像差平衡。常用的光學設計軟件有CodeV、Zemax、OSLO等。設計評價不需要把光學系統(tǒng)制作完成就可以評價其一階成像特性和三階成像質量,大大提高了成品率,是計算機技術在光學領域的完美應用。25.1光學系統(tǒng)的要求25.2后評價方法25.2.1

一階特性測量評價利用平行光管來測量光學系統(tǒng)的焦距25.2.1像質評價之焦距測量十字板是用于對準調校平行光管的,分辨率板是用于測量鏡頭分辨率的,星點板是用于測量鏡頭的星點像,彼羅板就是用來測量焦距的。在彼羅板上,有一對對相同長度的線,稱為線對,線對之間的間距可以在說明手冊上查出來,一般線對從里向外的間距分別為2mm、4mm、8mm、…。十字板分辨率板星點板彼羅板待測鏡頭的焦距25.2.1像質評價之焦距測量分辨率檢測的方法是將分辨率板插入平行光管準直鏡物方焦平面上的插槽中,然后通過測量顯微鏡觀看分辨率板。由能夠看清楚的最小三線對組所在的組編號和元素號。定義:光學系統(tǒng)的分辨率(resolution)為所能分辨的最小間隔的倒數(shù)。單位:對線/毫米,符號lp/mm。25.2.2像質評價之分辨率元素標維組編號高分辨組編號高分辨編號

-2-1012345678910.2500.5001.002.004.008.0016.0032.064.0128.0256.0512.020.2800.5611.122.244.498.9817.9536.071.8144.0287.0575.030.3150.6301.262.525.0410.1020.1640.380.6161.0323.0645.040.3530.7071.412.835.6611.3025.6245.390.5181.0362.0—50.3970.7931.593.176.3512.7025.3950.8102.0203.0406.0—60.4450.8911.783.567.1314.3028.5057.0114.0228.0456.0—25.2.2像質評價之分辨率25.2.3像質評價之星點檢驗點光源經過平行光管準直和待測鏡頭會聚以后,會在待測鏡頭像方焦平面上形成一個“點”像,稱為星點像。將待測鏡頭像方焦平面上及前后的星點像截圖拍攝下來,或者直接成像到屏幕上觀看,進而分析光學系統(tǒng)成像質量的方法稱為星點檢驗(startest)。25.3理想光學系統(tǒng)的分辨率25.3.1

瑞利判據(jù)愛里斑:圓孔衍射圖樣是同心圓環(huán),其中中心的亮斑稱為愛里斑(Airydisc),它占總衍射能量的84%,所以常用愛里斑替代物點所成的像。25.3.1瑞利判據(jù)愛里斑的直徑為:瑞利判據(jù):瑞利判據(jù)指出:當兩個愛里斑靠近時,一個愛里斑的峰值剛好位于另一個愛里斑的第一極小值時,就說這兩個點光源剛好可以分辨。25.3.2望遠鏡分辨率上式就是望遠鏡所能分辨的最小角度,稱為望遠鏡的衍射分辨率。如果用人眼最敏感的555nm作為平均波長,則:25.3.3照相物鏡分辨率上式稱為照相物鏡的分辨率,代表照相物鏡在像面上所能分辨的最小距離。照相物鏡的分辨率也可以用照相物鏡在像面上所能分辨的最小距離的倒數(shù)來表示,符號為N

,即單位通常用對線/毫米,符號為lp/mm。當波長nm,則照相物鏡的分辨率公式25.3.4顯微鏡分辨率由于顯微鏡的目鏡僅僅用于觀看,所以目鏡對顯微鏡的分辨率沒有影響。自然光照明情況下的分辨率傾斜光照明情況下垂直光照明情況下第二十六章設計評價Ⅰ塞德像差26.1球差26.2場曲和彗差

26.2.1子午面內場曲和彗差

26.2.2弧矢面內場區(qū)和彗差

26.2.3像散26.3畸變26.4色差

26.4.1色差與玻璃圖

26.4.2軸向色差

26.4.3垂軸色差26.5像差分類26.6像差曲線第二十六章設計評價Ⅰ塞德像差26.1球差球差:入射在透鏡入瞳不同口徑的光線,成的像點不同,這種現(xiàn)象稱作球差(sphericalaberration)。26.1球差為了標準化,將入瞳最大口徑無論大小都歸一化為1,稱最大口徑為1帶光,然后選取半分面積的0.707為常用的帶光。一般光學系統(tǒng),選擇軸上0帶光,半分面積0.707帶光和最大口徑1帶光即可。對于精密的光學系統(tǒng),即選擇0、0.3、0.5、0.707、0.85、1帶光。26.1球差球差的符號以理想像面為計算原點,1帶光像點在左為負,在右為正。1.如果

,代表光學系統(tǒng)的邊緣球差已校正。2.如果

,代表光學系統(tǒng)的邊緣球差過校正。3.如果

,代表光學系統(tǒng)的邊緣球差欠校正。光學系統(tǒng)的1帶光球差稱為光學系統(tǒng)的總球差,簡稱球差,即26.2場曲和彗差物點發(fā)出的通過入瞳中心的光線稱為主光線(chiefray),其他光線在入瞳處繞主光線成圓對稱性。把主光線和光軸決定的平面稱為子午面,通過主光線與子午面垂直的面稱為弧矢面。對于旋轉對稱系統(tǒng),常用子午面替代整個光學系統(tǒng)。26.2.1子午面內場曲和彗差子午場曲子午彗差細光束子午場曲26.2.2弧矢面內場曲和彗差弧矢場曲弧矢彗差細光束弧矢場曲定義:細光束子午場曲和細光束弧矢場曲,兩者之差稱為像散(astigmatism),記作。像散代表子午像點與弧矢像點散開的程度,對成像的清晰度有很大的影響。像散寫成公式為26.3像散林徽因陸小曼周璇阮玲玉26.3畸變在光學設計軟件中,用主光線在理想像面的交點到光軸的距離稱為實際像高,記作;由近軸垂軸放大率算出來的像高稱為理想像高,記作。實際像高與理想像高的差作為畸變,稱為線畸變。即:定義:放大倍率隨距離光軸的遠近發(fā)生變化,導致了成像不具備了相似性,出現(xiàn)了扭曲形變,這種像差稱為畸變(distortion)。26.3畸變(a)圖中為無畸變情況,一般只有近軸光學或者理想成像時發(fā)生。(b)圖中,距離光軸越遠畸變越大,這種情況稱為正畸變或者鞍形畸變。(c)圖中,距離光軸越遠畸變越小,這種情況稱為負畸變或者桶形畸變。26.4色差在同種透明介質中,不同波長的光線折射率不同,波長越大折射率越小,這種情況稱為正常色散(dispersion)。自然界中的絕大多數(shù)透明介質都是正常色散。26.4色差對于某種透明介質,定義兩種不同波長折射率之差,稱為該介質對這兩種色光的色散。則在光學設計中,用F光的折射率nF與C光(486.1nm)的折射率nC之差,稱為中部色散。d光(587.6nm)折射率為nD,定義阿貝數(shù)(Abbenumber)為26.4色差德國肖特(SchottGlaswerkeAG)玻璃廠生產的玻璃牌號圖,這種將所有玻璃牌號繪于一個圖形稱為玻璃圖(glassmap)。26.4.2軸向色差定義F光的像距與C光的像距之差稱為軸向色差(longitudinalcoloraberration),用表示。結論:軸向色差正比于中部色散。26.4.3垂軸色差垂軸色差(lateralcoloraberration)為F光的像高與C光的像高之差,即26.5像差分類七種像差,包括球差、彗差、場曲、像散、畸變、軸向色差和垂軸色差,稱為塞德幾何像差。按照像差的定義和效果,可以將塞德像差分為以下幾種分類:1.按軸上軸外點成像分。軸上點像差包括球差和軸向色差。軸外點像差包括彗差、場曲、像散、畸變和垂軸色差。2.按單色復色成像分。單色像差包括球差、彗差、場曲、像散和畸變。色差包括軸向色差和垂軸色差。3.按影響成像清晰度分。不影響成像清晰度的像差包括場曲和畸變。影響成像清晰度的像差包括球差、彗差、像散、軸向色差和垂軸色差。26.6像差曲線在進行像差計算時,常常把物點發(fā)出的光線按入瞳口徑進行劃分為帶光,常用的0、0.707、1等帶光畢竟仍然是離散的數(shù)據(jù)。七種塞德幾何像差是入瞳口徑的函數(shù),如果把全部連續(xù)的帶光所對應的像差值都求出來,畫在一個帶光像差值二維坐標上,得到的曲線就是像差曲線。m帶光的球差值,可以寫成以球差值為橫坐標,以帶光0~1為縱標,畫出某透鏡的球差曲線圖(a)。圖(b)為該透鏡的軸向色差曲線,(c)為該透鏡的畸變曲線。26.7像差曲線對于軸外點像差,還需要考慮子午面像差(加T)和弧矢面像差(加S),以示區(qū)別。第二十七章設計評價Ⅱ綜合方法27.1斯特列爾比27.2光線扇形圖27.3點列圖27.4能量環(huán)27.5波像差27.6調制傳遞函數(shù)27.6.1MTF曲線27.6.2MTF在像質評價中的應用第二十七章設計評價Ⅱ綜合方法圓孔的衍射圖樣是同心圓環(huán),其中中心亮斑的能量約占總能量的84%,稱為愛里斑。愛里斑的直徑為。像差的存在,使愛里斑的強度有所減小。如果繼續(xù)增加像差,愛里斑的能量繼續(xù)外泄。

27.1斯特列爾比當時,27.1斯特列爾比定義斯特列爾比為:具有像差的愛里斑光強度比上無像差時的愛里斑光強度,符號為S.R.

斯特列爾比是一個介于0~1之間的數(shù)值,有時寫成百分比。上式計算起來是很麻煩的,如果整個入瞳是均勻照明的,則上式可以寫成更有用的下式其中波前方差出瞳波像差函數(shù)點光源發(fā)出的穿過光欄中心的光線就是主光線。物點發(fā)出的光線位于主光線兩側,形式扇形,稱作扇形光線。子午面內的叫做子午扇形光線。畫出的圖形叫做子午光線扇形圖。垂直于子午面的光線,叫做弧矢扇形光線。相應畫出來的圖形叫做弧矢光線扇形圖。27.2光線扇形圖27.3點列圖二維分布圖,稱作點列圖。光斑的大小和分布形狀與光學系統(tǒng)的像差有關,點列圖越小,存在的像差就越小。點列圖越圓,某些軸外像差越小。對于無像差系統(tǒng),點列圖將會變成圓孔衍射的同心圓環(huán)。27.3點列圖27.4能量環(huán)如果繞著中心畫圓,當畫的圓半徑不同,包圍的能量占比就不同。把所畫的圓包圍的能量比上點列圖總能量稱為包圍能量環(huán),簡稱能量環(huán)。27.5波像差光線是沿直線傳播的,光線在折射率為的介質中行進了的長度,定義該光線的光學路徑長度(opticalpathlength,OPL,簡稱光程)為點光源發(fā)出的光具有球面波的特性。某時刻所有光線到達的球面稱為波前(wavefront)。27.5波像差像差波前:具有像差的波前,記作像差波前(aberratedwavefront,AWF)。理想波前:以理想像點為圓心,理想像點到出瞳中心的距離為半徑作一個圓,所作的圓與AWF在出瞳中心處相切,這個圓稱作參考波前,記作球形參考面(sphericalreferencesurface,SRS),它其實是就是理想波前。27.5波像差27.6調制傳遞函數(shù)(MTF)圖(a),稱作正弦光柵,它的光強是漸變的而且滿足正弦規(guī)律,將其光強度的變化繪成圖(b)。對比度的定義式為將正弦曲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公式代入到對比度的定義式得定義:在鄰近區(qū)域內,光強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與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的比值,稱為光的對比度(contrastratio),用M表示。如果光學系統(tǒng)存在像差,物空間點光源將在像面成像為一個彌散斑,彌散斑的大小與像差大小成正比。在信息光學中,將物方點光源成像的彌散斑稱為點擴散函數(shù)(pointspreadfunction,PSF)。27.6調制傳遞函數(shù)(MTF)像面對比度為

稱作光學傳遞函數(shù)(OpticalTransferFunction,OTF)即調制傳遞函數(shù)可以寫成27.6調制傳遞函數(shù)(MTF)PSF的傅里葉變換PSF曲面下面的面積1.MTF曲線是由畫成。MTF曲線具有以下特點:2.當物空間頻度為零時,物空間光強度均勻,經過光學系統(tǒng)后,像空間仍然光強度均勻,對比度為1,即。3.MTF是一個從1逐漸下降的曲線,直到下降到某個頻率時,滿足,稱為MTF的截止頻率。截止頻率就是光學系統(tǒng)所能分辨的最大頻率。4.在相同空間頻率處,衍射極限時的MTF曲線肯定在所有MTF曲線的最上面。27.6調制傳遞函數(shù)(MTF)27.6.2MTF在像質評價中的應用1.用特征頻率處的MTF值來評價光學系統(tǒng)的質量。孔徑視場

空間頻率15lp/mm30lp/mm全孔徑軸上0.550.300.707ω0.250.15F/5.6軸上0.700.400.707ω0.350.20在同等條件下,相同空間頻率處,MTF值越大代表對物空間對比度的傳遞越有效,獲取的像面越清晰越有層次感。2.比較分析兩個光學系統(tǒng)的優(yōu)劣。27.6.2MTF在像質評價中的應用3.用MTF曲線下積分面積判斷光學系統(tǒng)好壞。27.6.2MTF在像質評價中的應用第二十八章望遠鏡和顯微鏡28.1望遠鏡的技術要求28.2望遠鏡的物鏡28.2.1望遠物鏡技術參數(shù)

28.2.2望遠物鏡類型28.3顯微鏡的技術要求28.4顯微鏡的物鏡28.5目鏡28.5.1目鏡技術參數(shù)28.5.2目鏡類型第二十八章望遠鏡和顯微鏡28.1望遠鏡的技術要求望遠鏡的技術要求包括兩個部分:1.成像特性要求,包括放大率多大,視場角多大,入瞳出瞳直徑有多大,出瞳距多大,滿足多大的視度調節(jié)等等。2.成像質量要求,包括分辨率,像面照度,透過率系數(shù),塞德像差,MTF,成像方向等等。成像特性要求成像質量要求視放大率Γ分辨率α視場角2ω透過率系數(shù)τ出瞳直徑D’塞德像差出瞳距離lz’MTF視度調節(jié)量△SD成像方向……

一、視放大率二、視場角

望遠鏡的視場角(fieldangle)越大,表示能夠看到的范圍越大,光通量也越大。如果設望遠鏡物鏡像方焦平面上的分劃板半徑為y‘,則它的物方視場角為28.1望遠鏡的技術要求28.1望遠鏡的技術要求三、出瞳直徑

出瞳直徑用孔徑光欄(物鏡框)對目鏡進行成像,尋找其位置和垂軸放大率,則出瞳直徑為。出瞳直徑的大小根據(jù)光學系統(tǒng)的使用環(huán)境來選擇光學系統(tǒng)在白天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中使用,可以取mm;在傍晚環(huán)境下使用,出瞳直徑要取mm;如果是紅外夜視系統(tǒng),在夜晚使用,出瞳直徑需要mm。四、出瞳距離

民用產品一般要求出瞳距不小于6mm,軍用產品一般要求出瞳距不小于20mm。五、分辨率K取值視情況而定,一般取之間的數(shù)值。28.1望遠鏡的技術要求28.2望遠鏡的物鏡28.2.1望遠物鏡技術參數(shù)焦距相對孔徑相對孔徑(relativeaperture,RA)為數(shù)F的倒數(shù),相對孔徑的平方與像面照度成正比。物空間視場角。

目鏡視場因受結構限制,目前大多在以下,物鏡的視場一般在以下。28.2.2望遠物鏡類型雙膠合物鏡雙膠合物鏡適當?shù)剡x擇玻璃組合,可以消除球差、彗差和色差。但是,雙膠合物鏡不能消除像散、場曲等軸外像差,一般其視場不超過,相對孔徑不大于1:3。雙分離物鏡三片式物鏡28.2.2望遠物鏡類型三分離物鏡攝遠物鏡

攝遠物鏡的優(yōu)點可以校正球差、慧差、色差、校正像散和場曲,且視場角比較大。缺點是相對孔徑不超過1:7。28.2.2望遠物鏡類型對稱型物鏡

主要用于焦距短,視場要求較大的情況,視場角。當焦距mm時,相對孔徑可以達到,視場角可以達到。28.2.2望遠物鏡類型28.3顯微鏡的技術要求一、視放大率

二、數(shù)值孔徑NA放大率100×63×40×10×3×數(shù)值孔徑0.250.850.650.250.10三、線視場

線視場(linearfieldofview)是顯微物鏡能夠看清楚的最大范圍。28.3顯微鏡的技術要求五、出瞳距離六、分辨率自然光照明情況下顯微鏡的分辨率在傾斜光照明情況下,在垂直光照明情況下,四、出瞳直徑28.3顯微鏡的技術要求七、工作距離顯微物鏡第一個表面頂點到物體的距離稱為工作距離(workdistance)。對于低倍小數(shù)值孔徑的物鏡,它的工作距離一般較長,可以達到15mm以上。對于高倍大數(shù)值孔徑的物鏡,它的工作距離通常很短,可以小到0.1mm,甚至更短。28.4顯微鏡的物鏡

顯微物鏡是小視場和大孔徑系統(tǒng),以校正軸上點像差為主。根據(jù)像差的校正情況,顯微物鏡可以分為消色差物鏡、復消色差物鏡和平場物鏡。消色差物鏡消色差物鏡(achromaticobjective)只校正了球差、彗差和一般色差。根據(jù)倍率和數(shù)值孔徑可以分為低倍、中倍、高倍和浸液四種。28.4顯微鏡的物鏡復消色差物鏡消色差物鏡僅僅校正了一般色差,二級光譜色差并沒有校正。校正二級光譜色差的物鏡稱為復消色差物鏡。平場物鏡

對于顯微照相、攝影或者投影,需要獲得平面的清晰圖像,就需要消除場曲。消除場曲的方法是,在物鏡中加入若干彎月形透鏡來實現(xiàn)。28.5.1目鏡技術參數(shù)1.焦距目鏡的焦距一般選取為15——30mm。2.視場角3.相對出瞳距一般目鏡的相對出瞳距為0.5——0.8。4.視度調節(jié)范圍5.工作距離:目鏡的第一片透鏡頂點到目鏡物方焦平面的距離。28.5.2目鏡類型1.惠更斯目鏡惠更斯目鏡的視場角可以達到,相對出瞳距離可以達到。2.冉斯登目鏡

冉斯登目鏡的視場角可以達到,相對出瞳距離可以達到。冉斯登目鏡一般用作測量讀數(shù)使用。28.5.2目鏡類型

凱涅爾目鏡的視場角可以達到,相對出瞳距離可以到。

3.凱涅爾目鏡28.5.2目鏡類型

4.對稱目鏡對稱目鏡的視場角可以達到,相對出瞳距離可以達到28.5.2目鏡類型

5.無畸變目鏡無畸變目鏡的視場角達到,相對出瞳距離可以達到。無畸變目鏡常用于測量儀器中。28.5.2目鏡類型

6.廣角目鏡圖(a)稱為艾爾弗目鏡,(b)稱為特廣角目鏡。艾爾弗目鏡的視場角可以達到,相對出瞳距離可以達到。特廣角目鏡的視場角可以達到,相對出瞳距離可以達到。28.5.2目鏡類型第二十九章照相機和投影儀29.1照相物鏡29.1.1照相物鏡的技術要求

29.1.2照相物鏡的類型29.2照相機取景系統(tǒng)29.3投影儀照明系統(tǒng)29.4投影物鏡

29.4.1投影物鏡的技術要求

29.4.2投影物鏡的類型第二十九章照相機和投影儀29.1照相物鏡29.1.1照相物鏡的技術要求

1.幅面大小照相物鏡的成像幅面(format)的大小是感光膠片的尺寸或者光電成像器件的有效尺寸。成像幅面一般是長寬比為4:3的矩形區(qū)域。光電成像器件幅面約定長和寬L×H=12.8×9.6mm是標準的幅面大小。照相物鏡的像高是對角線長度2r。膠片

幅面類型長×寬/mm幅面類型長×寬/mm135#膠片36×2416mm電影膠片10.4×7.5120#膠片60×6035mm電影膠片22×16航空攝影膠片180×180航空攝影膠片230×230CCD&CMOS

芯片英吋對角線長/mm幅面大小長×寬/mm1/4′′43.2×2.41/3.2′′54×31/3′′5.334.27×3.21/2.7′′5.934.74×3.561/2′′86.4×4.81/1.8′′8.897.11×5.33表29.1照相機常見幅面尺寸29.1照相物鏡3.視場角視場角決定了成像范圍。當相機選定了感光器件,令幅面對角線的一半為像高。照相機置于空氣中成像幅面就是視場光欄。2.焦距

像距:一般照相機置于空氣中,29.1照相物鏡

4.相對孔徑像平面照度與相對孔徑的平方成正比。普通物鏡,相對孔徑;強光物鏡,相對孔徑,超強光物鏡,相對孔徑在。

5.F數(shù)

F數(shù)為相對孔徑的倒數(shù),即29.1照相物鏡6.分辨率lp/mm7.像面照度

8.景深29.1照相物鏡29.1.2照相物鏡的類型1.匹茲瓦物鏡匹茲瓦物鏡校正了球差、彗差和像散,但邊緣光線場曲較大。匹茲瓦物鏡的相對孔徑可以達到1:3.4,視場角。匹茲瓦物鏡有很多變形,經過變形的匹茲瓦物鏡的相對孔徑可達1:2,視場角。庫克三片式物鏡的相對孔徑可以達到1:4,視場角。庫克三片式物鏡也有很多變形,變形后的相對孔徑可以達到1:2.8。2.庫克三片式物鏡29.1.2照相物鏡的類型天塞物鏡的軸外像差得到了校正,天塞物鏡的相對孔徑可以達到1:3.5——1:2.8,視場角。3.天塞物鏡29.1.2照相物鏡的類型

4.雙高斯物鏡雙高斯物鏡能夠獲得大相對孔徑和大視場的照相鏡頭。雙高斯物鏡的相對孔徑可以達到1:2,視場角。經過復雜化,雙高斯物鏡的相對孔徑最大可以達到1:1,視場角最大可以增加到。29.1.2照相物鏡的類型29.1照相物鏡

5.廣角物鏡視場角的物鏡稱為廣角物鏡,視場角的物鏡稱為超廣角物鏡。6.變焦距物鏡焦距可以變化的物鏡稱為變焦距物鏡。定義變焦距物鏡的變倍比為長焦焦距比上短焦焦距,記作,則有29.1照相物鏡29.2照相機取景系統(tǒng)逆伽利略取景器伽利略取景器的原理:遠處的景物先通過負透鏡成縮小的像,成像于正透鏡的前焦平面上,正透鏡相當于放大鏡來觀看它。這種取景器的缺點:整個觀察區(qū)域從中心到邊緣亮度逐漸減弱。在照相機的上面有一個矩形的小窗口,它就是取景器。亮框取景器為了彌補伽利略取景器的缺陷,在它的旁邊加入一個亮框光路,耦合到逆伽利略望遠鏡中,通過目鏡進入到人的眼睛里。29.2照相機取景系統(tǒng)雙鏡頭反光取景器29.2照相機取景系統(tǒng)29.2照相機取景系統(tǒng)單鏡頭反光取景器29.3投影儀照明系統(tǒng)投影儀的物體接近物方焦平面,像面接近無限遠。投影儀是將小尺寸物體投影到尺寸大的屏幕上。目前使用最多的有兩種照明方法,一種是臨界照明,一種是柯勒照明。臨界照明投影儀中聚光鏡將照明燈泡的燈絲成像于物面上,直接照亮物體,這種照明方法稱為臨界照明。臨界照明的光源一般用電弧或者短弧氙燈,自身發(fā)光較均勻,再加上物體尺寸較小,物面上容易獲得均勻的照明。被照亮的物面經過投影物鏡成像于屏幕上,是簡單的物像共軛關系。29.3投影儀照明系統(tǒng)

柯勒照明光源和投影物鏡的入瞳相對于聚光鏡是物像共軛關系,光源的像要充滿入瞳并使之照明均勻;物體和投影屏幕相對于投影鏡頭是物像共軛關系。29.3投影儀照明系統(tǒng)29.4.1投影物鏡的技術要求1.焦距:投影物鏡的焦距,用f‘表示。2.放大率3.線視場

能被投影物體的最大尺寸,稱為投影物鏡的線視場,用表示

4.相對孔徑

5.工作距離把物體與投影物鏡的第一面頂點間的距離稱為工作距離,用S表示。29.4.1投影物鏡的技術要求29.4.2投影物鏡的類型一種是負-正-正結構投影物鏡,負-正-正結構投影物鏡工作距較長,有利于立體物體的投影。另一種是正-負-正結構投影物鏡,正-負-正結構投影物鏡具有較大的孔徑,像差較正也不錯,但是后正透鏡組一般較為復雜。第三十章新型光學系統(tǒng)30.1紅外光學系統(tǒng)

30.1.1概述

30.1.2紅外物鏡

30.1.3紅外光學系統(tǒng)的應用30.2激光光學系統(tǒng)

30.2.1激光束的特性

30.2.2激光光學系統(tǒng)30.3數(shù)碼影像光學系統(tǒng)

30.3.1光電感光器件與攝像物鏡

30.3.2數(shù)碼影像系統(tǒng)第三十章新型光學系統(tǒng)30.1紅外光學系統(tǒng)30.1.1概述最初的夜視技術叫微光夜視技術,如圖(a)。圖(b)是像增強器的外形。波長為的電磁波段稱為紅外線(Infraredray)。根據(jù)紅外線的波長,可以將紅外線分為四個波段,分別為近紅外、中波紅外、長波紅外和遠紅外。近紅外/μm中波紅外/μm長波紅外/μm遠紅外/μm0.76~33~66~2020~100030.1紅外光學系統(tǒng)30.1紅外光學系統(tǒng)大氣對近紅外的、中波紅外3~3.5μm(MWIR)的和長波紅外(LWIR)的8~14μm波段透過率較大,適合用來成像,稱作大氣窗口。紅外熱像技術就是利用大氣透射窗口,使用紅外物鏡收集物體發(fā)出的紅外線能量,然后成像于紅外探測器上,進而轉化為圖像顯示出來。顯示出來的圖形稱為熱圖,一般是偽彩色。30.1紅外光學系統(tǒng)

1.紅外物鏡相對孔徑接近或者超過1。必需使用大相對孔徑的物鏡對其收集。2.紅外物鏡玻璃材料使用透過紅外波段的材料。紅外光學系統(tǒng)具有以下特點:3.紅外光學系統(tǒng)的光電感光器件是專用的紅外探測器,如InTe(銻化銦)等。30.1紅外光學系統(tǒng)30.1.2紅外物鏡1.反射式紅外物鏡2.折-反混合式紅外物鏡為了校正校差,在反射式紅外物鏡里面加入一片折射式透鏡。圖(a)為施密特式紅外物鏡,(b)為曼金式紅外物鏡,(c)為包沃斯-馬克蘇托夫式紅外物鏡。30.1.2紅外物鏡30.1紅外光學系統(tǒng)3.折射式紅外物鏡30.1紅外光學系統(tǒng)紅外光學系統(tǒng)的應用1.紅外夜視用于夜間觀察、監(jiān)控和測量等,軍用紅外夜視儀是該類需求量最大的一種。還有警用紅外夜視儀,用于警察對犯罪份子夜間蹲點監(jiān)視用。2.無損檢測用與設備安全隱患,輸電運輸系統(tǒng)安全隱患,零件磨損等工業(yè)系統(tǒng)中。3.醫(yī)用檢驗紅外熱像技術廣泛應用到各種病理的檢驗中。30.2激光光學系統(tǒng)30.2.1激光束特性激光束是激光器發(fā)出來的高相干光源。激光器由三大部分組成:工作物質、泵浦源和諧振腔。30.2激光光學系統(tǒng)如圖(b),激光器輸出的激光方向,任意取一個截面,其能量分布非均勻,而是成高斯分布。符號規(guī)則:1.離束腰距離。以束腰為計算原點,光束截面在束腰左邊為負,右邊為正。2.波面中心曲率半徑,以波面頂點為計算原點,束腰在左為負,在右為正。

高斯光束截面半徑是一個雙曲線,由雙曲線的漸進線與光軸的夾角稱為高斯光束的發(fā)散角,記作。30.2激光光學系統(tǒng)30.2激光光學系統(tǒng)30.2.2

激光光學系統(tǒng)1.激光擴束

2.激光測距與制導激光測距儀包含激光發(fā)射器、激光接收器和處理電路。30.2.2

激光光學系統(tǒng)3.激光掃描f-theta鏡頭

具有上式殘存畸變量的掃描鏡頭稱為

f-theta鏡頭。30.2.2

激光光學系統(tǒng)30.3數(shù)碼影像光學系統(tǒng)30.3.1光電感光器件與攝像物鏡光電感光器件就是將獲取的光信號變?yōu)殡娦盘柕碾娮悠骷9怆姼泄馄骷怯珊芏喾叫涡∶嬖匆欢ǚ绞脚帕薪M成,小面元通常在微米級別,稱為像元或像素。洛陽師范學院30.3數(shù)碼影像光學系統(tǒng)30.3.2數(shù)碼影像系統(tǒng)常見的數(shù)碼影像系統(tǒng)主要有三種:數(shù)碼相機、手機攝像頭和監(jiān)控系統(tǒng)。第三十一章梯度折射率成像31.1大氣折射率31.2梯度折射率分類31.2.1

徑向梯度折射率材料

31.2.2軸向梯度折射率材料

32.2.3球向梯度折射率材料

32.2.4層狀梯度折射率材料31.3梯度折射率的光線方程

31.3.1程函方程

31.3.2光線方程

31.3.3費馬原理

31.3.4光學方向余弦31.4GRIN透鏡成像

31.4.1GRIN光線方程

31.4.2光線方程的解

31.4.3GRIN成像特性第三十一章梯度折射率成像31.1大氣折射率如果將折射率逐漸減小的玻璃平板疊加在一起,稱為玻璃堆。折射率沿某一個方向上漸變的材料,稱為梯度折射率材料。在自然界中,梯度折射率最為常見的實例是地球周圍的大氣層。31.1大氣折射率31.2梯度折射率材料分類31.2.1徑向梯度折射率材料

對于具有旋轉對稱軸的棒狀或柱狀介質,如果它的折射率沿著垂直于光軸的徑向變化,稱為徑向梯度折射率。比較常見的特殊徑向梯度折射率介質有1.梯度遞減,2.梯度遞增,3.梯度按雙曲正割分布,31.2.2軸向梯度折射率材料透明介質折射率沿著光軸方向逐漸變化的材料稱為軸向梯度折射率材料。將同成分不同比例的透明材料平板并排壓制在一起,然后用高溫加熱,使之發(fā)生熔融/擴散過程,就可以制作出大面積任意厚度的軸向梯度折射率材料。31.2梯度折射率材料分類軸向梯度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沿軸向漸變,比較常見的特殊軸向梯度折射率介質有1.線性軸向變化,。2.線性平方,。3.拋物平方遞減,4.拋物平方遞增,其中為分布系數(shù),與材料特性有關。31.2.3球向梯度折射率材料

透明介質的折射率沿球體徑向變化,稱為球向梯度折射率,又稱為中心對稱梯度折射率或者點對稱梯度折射率。31.2梯度折射率材料分類1.麥克斯韋魚眼

2.Luneberg透鏡31.2.4層狀梯度折射率材料透明介質中折射率垂直于包含光軸的平面漸變,等折射率面為平行于包含光軸的平面,這樣的介質稱為層狀梯度折射率。31.2梯度折射率材料分類比較常見的特殊層狀梯度折射率介質有1.層狀遞減,2.層狀遞增,。3.梯度按雙曲正割分布,。4.盛夏地面,。5.低溫地面或海平面,。6.指數(shù)遞增,。7.棱鏡特性介質31.2梯度折射率材料分類31.3梯度折射率的光線方程31.3.1程函方程光波向前傳播時滿足亥姆霍茲方程時間諧波稱為位相函數(shù),光學上常稱之為程函。程函方程為或者寫成31.3.2光線方程代入得直角坐標系31.3.2

梯度折射率的光線方程31.3.3費馬原理費馬原理認為,光在兩點間傳播時,光線走光程為極值的路線,此時傳播時間最短。如果設光線從空間P點傳播到空間Q點,費馬原理可以寫成公式為31.3.4光學方向余弦代入31.4GRIN透鏡成像31.4.1GRIN光線方程在直角坐標系中,得出通解為31.4.2光線方程的解31.4GRIN透鏡成像僅考慮子午面內的光線傳播情況,得只考慮近軸區(qū)域31.4GRIN透鏡成像1.光線追跡1)光線BP2)光線BO31.4.3GRIN成像特性2.垂軸放大率3.成像位置1)當z'=0時,成像于后端面上。2)當z'>0時,成像于后端面外。4.主點位置31.4.3GRIN成像特性

5.焦點位置

6.焦距

7.物距和像距31.4.3GRIN成像特性第三十二章ZEMAX軟件概述32.1數(shù)據(jù)輸入32.1.1

ZEMAX軟件交互界面

32.1.2輸入鏡頭參數(shù)

32.1.3通用對話框

32.1.4視場數(shù)據(jù)對話框

32.1.5波長數(shù)據(jù)對話框32.1.6玻璃庫對話框32.2查看輸入結果

32.2.1鏡頭結構參數(shù)

32.2.2輪廓圖

32.2.3查看一階特性32.3分析輸入結果第三十二章ZEMAX軟件概述32.1數(shù)據(jù)輸入

32.1.1ZEMAX軟件交互界面32.1數(shù)據(jù)輸入在鏡頭數(shù)據(jù)編輯器里輸入一個簡單的單片式鏡頭參數(shù)。使用File|New或者工具欄里面的New命令新建一個鏡頭數(shù)據(jù)編輯器文檔。把光標移到IMA,單擊,連按兩次鍵盤上的Insert鍵,在IMA前面插入兩行。在IMA的上面分別冠以面號2和3。把光標移到2面Radius列,輸入50,即50mm。到3到3面Radius列,輸入50。到Thickness列,在1面輸入10,2面輸入3。在Thickness列的第3行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