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xué)年重慶實驗外國語九年級(上)入學(xué)物理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1.gif)
![2021-2022學(xué)年重慶實驗外國語九年級(上)入學(xué)物理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2.gif)
![2021-2022學(xué)年重慶實驗外國語九年級(上)入學(xué)物理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3.gif)
![2021-2022學(xué)年重慶實驗外國語九年級(上)入學(xué)物理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4.gif)
![2021-2022學(xué)年重慶實驗外國語九年級(上)入學(xué)物理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a83521fafe507b8798b61eafea1c5ebf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xué)年重慶實驗外國語九年級(上)入學(xué)物理試
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4小題,共42.0分)
1.下列對常見物理量的估計符合實際的是()
A.普通中學(xué)生的重力約為50NB.洗澡水溫約為90汽
C.本考場內(nèi)的氣壓約為1x105Pa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約為5m/s
2.如圖,使用簡單機械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B.滑雪板長而寬
c.壓路機上質(zhì)量很大的滾子
D.刀刃很薄
4.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氣壓強的是()
A.回水管的水阻隔臭氣B.使用拔火罐治病
C.帕斯卡裂桶D.攔河壩形狀上窄下寬
5.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xué)扔實心球的情景(包含四個過程)。其中,手對實心球做功的過
程是0
A.①和③B.②和④C.①和④D.②和③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B.功率大的機械,做功就越多
C.功率大的機械,做功就越快D.部分機械的機械效率可以大于1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空氣中的物體不受浮力作用
B.壓強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壓力大小
C.壓力相同時,接觸面積越大,物體受到的壓強越大
D.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
8.關(guān)于浮沉條件的應(yīng)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飛艇里所充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
B.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受到的浮力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潛的
C.密度計上所標(biāo)的密度值自上而下越來越小
D.輪船從長江駛?cè)氪蠛r受到的浮力變大,所以船體要上浮一些
第2頁,共33頁
9.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水,將AB、C三
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nèi),待正方體靜止后,三個容器內(nèi)水面高度相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guān)系為自=FB=FC
B.三個物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為PA>pB>p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大小關(guān)系為尸伊〉F/>F丙
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為P/=P/=「兩
10.如圖甲,密封容器里裝有部分液體,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圖乙是將該容器倒過來放
置的情況。在此過程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鼻和小,水平桌面受到
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尸2和P2?從甲到乙的過程中,關(guān)于它們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F]變小,Pi變大,尸2變小,P2變大
B.居不變,P1變大,尸2變大,P2變大
C.&變大,Pi變小,尸2不變,P2變小
D.尸1變小,P1變小,尸2不變,P2變小
11.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5s將重90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2小。
已知動滑輪重為1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提升重物的過程中正確的
是()
A.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為90N
B.提升物體的過程中,拉力F做的有用功為200/
C.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為36小
D.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
12.如圖所示,4、B兩個正方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4對B的壓強為
Po,B對地面的壓強為pi,若取走4、B對地面的壓強為「2,己知
Pi:p2=3:2,若A,B的邊長之比為〃:LB=2: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的物重之比公:GB=1:2
B.Po:Pi=9:8
C.A、B的密度之比PA:pB=9:4
D.po:Pi=1:3
13.將一木塊用細線拴在空的容器底部,開始往容器中緩慢加水至圖甲所示位置,木塊
受到的浮力?隨容器中水深h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則木塊()
A.重為8NB.體積為4x10-4m3
C.密度為0.5x103kg/m3D.受到細線的最大拉力為12N
14.在足夠高的容器底部固定一輕質(zhì)彈簧,彈簧原長
10cm,彈簧上方連有正方體木塊4,木塊的邊長為
10cm,容器的底面積為200cm2,如圖,此時彈簧
長度為6cm(己知彈簧的長度每改變1cm,所受力的
日
變化量為1N),現(xiàn)向容器內(nèi)注入某種液體,當(dāng)木塊A
有割勺體積浸入液體中時,彈簧恰好處于自然伸長狀態(tài);在木塊4正上方放置一合金
塊B,靜止時液面剛好浸沒8,已知合金塊的體積為150c/n3,高為4cm。下列說法
中不正確的是()
A.木塊4的重力為4N
B.液體的密度為0.8X103kg/m3
C.放置合金塊B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1460Pa
D.合金塊8的重力為13.25N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2.0分)
15.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這
就是著名的原理;實驗第一次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16.2021年4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火箭向下噴火,加速升空,
火箭升空過程中其動能,重力勢能(均選填“不變”,“增大”或“減
小”)。
第4頁,共33頁
17.一個重為8N的物體,使其一半體積浸入鹽水中,鹽水密度為1.2g/cm3,物體排開
的鹽水重為3.6N,此時它所受的浮力為N,若將物體浸沒在足夠多的鹽水中,
由靜止釋放后物體將(選填“上浮”、“懸浮”或“下沉”)。
18.如圖所示,重為15N的正方體甲通過豎直細繩掛在輕質(zhì)4。金
杠桿的A端,甲的邊長為0.1m,杠桿的B端懸掛一個重
為3N的托盤,已知=44。,此時甲對地面的壓強是畝
Pa;在托盤中添加kg的物體時恰好能使
物體甲被細繩拉離地面。
19.如圖所示裝置中,不吸水的正方體4和B通過輕質(zhì)細線連接懸掛于天
花板上,水平桌面上有一足夠高的柱形容器重為4N、底面積為A
2
200cm,已知G=3N,GB=17N,4和B的邊長、連接4和8的細
線長以及B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離均為10cm,現(xiàn)向容器中緩慢加向
入水,當(dāng)加入5kg的水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Pa;然后剪斷J_____L
4上方的細線,待小B靜止后,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變化量是Pa。
20.如圖甲所示,豎直細桿的下端通過力傳感器與一底面積為50cm2物體M相連,力傳
感器可以顯示出細桿的下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此時物體下底面與水面相平,水深
40cm,足夠高的容器質(zhì)量忽略不計,容器上部底面積250cm2,容器下部底面積為
150cm2,現(xiàn)將物體M緩慢下移,圖乙是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F隨物體M下降高度九的
變化圖象。則物體的質(zhì)量為kg,當(dāng)物體M下降高度為20aH時,容器對水平
支撐面的壓力為N。
三、作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
21.請畫出物體對斜面壓力產(chǎn)房的示意圖。
0
22.如圖所示,。點為杠桿的支點,請畫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
zF>o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2.0分)
23.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讓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從斜面同
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能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如圖所示。
(1)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鋼球,是為了讓鋼球到達水平面時相同,該實驗
的目的是探究鐵球的動能大小與的關(guān)系。
(2)該實驗是通過觀察大小來反映鋼球的動能大小。
第6頁,共33頁
24.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小明發(fā)現(xiàn)杠桿如圖甲所示,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他應(yīng)將杠桿
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實驗中保持杠桿在水平位置
平衡的目的是o
(2)如圖乙所示,經(jīng)正確調(diào)節(jié)后,小明在杠桿左邊B處掛2個鉤碼,為了使杠桿在水
平位置平衡應(yīng)在右邊4處掛_____個相同的鉤碼。
(3)如圖丙所示,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住杠桿,將拉力的方向逐漸向右
傾斜,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選填“變大”、“變
小”或“不變”)。
25.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的實驗裝置。
(1)實驗前,小華同學(xué)檢查實驗裝置時發(fā)現(xiàn):按與不按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邊液
面均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則這套實驗裝置出現(xiàn)的問題可能是:。
(2)實驗中液體壓強的大小是通過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來判斷,此處采用的物理實驗
方法是。
(3)比較圖甲和圖可以得到實驗結(jié)論:同種液體內(nèi)部,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4)比較圖中兩圖,可以得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
(5)若發(fā)現(xiàn),當(dāng)探頭在不同液體中的深度相同時,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對比
不明顯,他做了一些改進,下面操作不能使兩側(cè)液面高度差對比更加明顯的是
A將U形管換成更細的
B.U形管中換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燒杯中換密度差更大的液體
D使探頭在不同液體中均向下移動相同的距離
(6)固定圖乙中探頭的位置不動,向容器中慢慢加水(未溢出),當(dāng)U形管中液面的高
度差與圖丙相同時,
燒杯底部受到液體壓強的大小關(guān)系是P次P數(shù)式選填或“=”)。
(7)另一小組的同學(xué)改裝了U形管壓強計,如圖丁所示,U形管中盛水,其右管標(biāo)有
刻度值,為了便于讀數(shù),在U形管右管有一個指示液面位置的實心紅色浮標(biāo),未測
量時,U形管水面剛好與a相平,某次實驗中當(dāng)探頭放入某液體中,浮標(biāo)指示在b處,
昉之間的距離為3cm,則此時U形管左右液面上方氣體壓強差為Pa.
26.小樂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做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
(1)對比人B、C、D四個步驟,可得出浮力的大小隨排開水體積的增大而(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當(dāng)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浮力的大小與浸
沒后的深度(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2)在。與E兩圖中,保持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探究浮力與的關(guān)系;根據(jù)
4與E兩圖所標(biāo)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的浮力為N。
(3)根據(jù)有關(guān)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kg/m\
(4)若容器的底面積為200CM2,則從步驟B到步驟C,水對容器底部壓強變化了
______Pa。
(5)同班的小萱設(shè)計了如圖(b)所示的裝置來測量一金屬塊的密度,其中輕質(zhì)杠桿
第8頁,共33頁
OAB支點為。,第=;,她做了如下操作:
ODo
步驟一:用細繩將金屬塊懸掛于4點,使杠桿。力B在水平位置靜止,讀出彈簧測力
計此時的讀數(shù)為1.8N;
步驟二:然后向容器中加水,使金屬塊浸沒在水中(金屬塊不與燒杯接觸);
步驟三:使杠桿。力B在水平位置靜止,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步驟一相比變化了
0.8/V;
根據(jù)小萱記錄的結(jié)果,可以得到金屬塊的重力為N,待測金屬塊的密度為
g/cm3.,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2.0分)
27.2021年,數(shù)據(jù)顯示,30%的中國消費者每個月點6-10次外賣。若摩托車自身質(zhì)量
為150kg,靜止時總著地面積約為240cm2,某次訂單需要把外賣從巴國城送到2km
遠的重慶實驗外國語學(xué)校,途中某段平直公路上摩托車以5m/s的速度勻速行駛了
Imin,受到的阻力為800N,求勻速行駛過程中:
(1)摩托車牽引力的功率大?。?/p>
(2)摩托車牽引力做的功。
28.如圖所示,重2N、底面積為400cm2的平底柱形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吸水的
正方體木塊B重為5N,邊長為10cm,被一根質(zhì)量體積忽略不計的細線拉著浸在水
中,此時細線受到木塊B對它的拉力為2N,且細線的長度L=5cm。求:
(1)此時木塊B所受到的浮力;|
(2)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金
(3)若將細線剪斷,從剪斷細線到木塊B上浮最終漂浮的過程中,
I_______—__I
木塊B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匕二不二二后二:口」
29.如圖所示,重2N、底面積為400cm2的薄壁圓柱形答器置
于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裝有水,底部有一排水閥;力是密
度為0.6g/cm3、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圖中Z有2的體積
露出水面;B是底面積為40cm2,高為5c?n的圓柱體。4、
B通過一根體積忽略不計的輕質(zhì)彈簧連接在一起,在如圖所示的情況下B對容器底
部的壓力剛好為零。已知彈簧的原長為10cm,彈簧所受的拉力或壓力每增大IN,
彈簧將伸長或縮短0.5cm。求:
(1)4所受的重力;
(2)物體B的密度;
(3)現(xiàn)打開閥門向外排水,當(dāng)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減小300Pa時,水對容器底部
的壓強減小了多少Pa?
第10頁,共33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力、學(xué)生的質(zhì)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50kgx
10N/kg=500N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洗澡時淋浴水溫約為40久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一個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約1.01Xl()5pa,教室內(nèi)氣壓接近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為lxl05pa,故C
符合實際;
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約為lm/s,故。不符合實際。
故選:Co
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數(shù)據(jù)和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
行相應(yīng)的計算或轉(zhuǎn)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物理學(xué)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yīng)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
的提高,對我們的生活同樣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
2.【答案】D
【解析】解:4、船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A錯誤;
8、食品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錯誤;
C、鏡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C錯誤;
。、核桃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正確。
故選:Do
結(jié)合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判斷
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此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分類和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
臂,省力但費距離;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費力但省距離;③等臂杠桿,
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離也不省力。
3.【答案】B
【解析】解:
A、啄木鳥的嘴尖細,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容易啄開樹皮,
故A不符合題意;
8、滑雪時穿上滑雪板,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符合題
意:
C、壓路機裝有很重的碾子,是在受力面積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故C不
符合題意;
。、刀刃做得很薄,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不符合題
意;
故選:B。
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
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
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
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減小壓強的方法及其應(yīng)用的理解和掌握,貼近生活實際,便于激發(fā)學(xué)生
探究物理現(xiàn)象的興趣,同時,也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指導(dǎo)思想。
4.【答案】B
【解析】解:4、回水管下端相通,構(gòu)成了連通器,使用的是連通器原理,與大氣壓無
關(guān),故A不合題意;
8、傳統(tǒng)的中醫(yī)理療拔火罐,火罐在大氣壓力作用下被吸住,屬于大氣壓的應(yīng)用,故B
符合題意;
C、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帕斯卡裂桶實驗?zāi)茏C明液體壓強的這一特點,與大
氣壓無關(guān),故C不合題意;
。、攔河壩的形狀上窄下寬是因為液體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與大氣壓無關(guān),
故。不合題意。
故選:B。
大氣壓的應(yīng)用大多是利用內(nèi)外的氣壓差,所以要判斷是否是大氣壓的應(yīng)用,要注意有沒
有形成這個“氣壓差”。
此類題舉出的例子一般都是學(xué)生平時接觸過的,上課時老師有講過,或是平時練習(xí)時有
第12頁,共33頁
做過的,所以要在平時學(xué)習(xí)中多留心這類與物理有關(guān)的生活現(xiàn)象。
5.【答案】A
【解析】解:
①小明將地上的球撿起來,有力作用在球上,球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定的距離,故
有力做功,故①符合題意。
②小明將球舉起停在空中不動,有力,但球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故沒有做功,
故②不符合題意;
③小明揮動球,有力作用在球上,球在與手接觸的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了一定的距離,故
有力做功,故③符合題意;
④球飛出去,球由于慣性向前運動,小明沒有對球施加力,小明沒有對球做功,故④不
符合題意。
可見,手對球做功的過程有①③。
故選:Ao
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是:一是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
的距離。
該題考查了做功的必要條件,注意三種不做功的情況:一是有力沒距離;二是有距離沒
力;三是有力有距離,但力的方向與通過距離相互垂直。
6.【答案】C
【解析】解:力、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不一
定越高,故A錯誤;
8、功率等于功與時間之比,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不一定越多,還要看時間的多少,故
8錯誤;
C、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大的機械,做功就越快,故C正確;
。、使用機械時,總要做一些額外功,所以任何機械的機械效率總小于1,故。錯誤。
故選:Co
(1)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機械效率總小于1。
(2)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其大小等于功與時間之比。
深入理解機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可解答此題。
7.【答案】B
【解析】解:4、空氣中的物體與液體中的物體一樣,都可能受浮力作用,故A錯誤;
8、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表示壓強的大小,故B正確;
C、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大,根據(jù)p=g可知,物體受到的壓強越小,故C錯誤;
。、將一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但壓力與重力
的性質(zhì)、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都不同,所以不能說“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故。錯誤。
故選:B。
(1)浮力是液體或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產(chǎn)生的向上托的力,其實質(zhì)是物體在液體或氣
體中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
(2)(3)壓強是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強只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
(4)物體對桌面的壓力與物體的重力是兩個不同的力。
此題主要考查了浮力、壓強和壓力的概念以及壓力與重力的關(guān)系;壓力屬于彈力的一種,
不同于重力,這一點需要特別注意。
8.【答案】A
【解析】解:力、飛艇工作時,需要充入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從而獲得較大的浮力升
到空中,故A正確;
8、潛水艇浸沒在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受到的浮力不變,為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
是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xiàn)的,故B錯誤;
C、根據(jù)同一物體浮在不同液體中,產(chǎn)浮一定,囁與P液成反比可知,液體的密度越大,
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小,所以密度計上所標(biāo)的刻度值自上而下越來越大,故c錯誤;
。、輪船從長江駛?cè)氪蠛5倪^程中始終漂浮,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則浮力不變,
海水密度大于江水密度,根據(jù)產(chǎn)浮=。水。限可知,則輪船排開海水的體積減小,船體要
上浮一些,故。錯誤。
故選:Ao
(1)飛艇是利用在空氣中的浮力來工作的,飛艇要上升,則浮力應(yīng)大于重力,據(jù)此分析;
(2)潛水艇靠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
第14頁,共33頁
(3)密度計是用來測量液體密度的測量儀器,浮力不變,液體的密度越大,排開液體的
體積越小,從而判斷密度計刻度的特點;
(4)輪船從長江駛?cè)氪蠛?,浮力不變,根?jù)產(chǎn)浮=pg囁分析浮沉情況的變化。
本題考查了物體的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了解不同應(yīng)用中的原理是解題的關(guān)
鍵。
9.【答案】D
【解析1解:由題知,4、B、C三個正方體的體積相同;
A、由圖可知,4、B、C三個正方體排開水的體積關(guān)系為匕邠</拼<分排,
根據(jù)尸浮=。液。卜排可知,浮力的大小關(guān)系為:FA<FB<FC,故A錯誤;
8、由圖可知,A和B處于漂浮,C處于懸浮,則由浮沉條件可知:G4=FA,GB=FB,GC-FC,
由于漢<&<七,所以GA<GB<GC;由于正方體4、B、C的體積相同,
根據(jù)p=£=會可知,物體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PA<PB<Pc,故B錯誤;
C、由圖可知物體底部的深度,八甲=h乙=h丙,由P=。9八可知,液體底部壓強關(guān)系是
P甲=P乙=P丙,容器的底面積相同,根據(jù)F=pS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大小相
同,故C錯誤;
。、因正方體分別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tài),則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即說明容器中正方體的重
力等于正方體排開水的重力,
即可以理解為,容器中正方體的重力補充了它排開的水的重力,能看出三個容器內(nèi)總重
力相等;
由于容器相同,所以三個容器對桌面的壓力關(guān)系為尸組=/乙=F丙,
根據(jù)P=?可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為P^=Pz=P兩,故。正確。
故選:D。
(1)由圖得出2、8、C三個正方體排開水的體積關(guān)系,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斷物體
受到的浮力大小關(guān)系;
(2)由圖4、B、C三個正方體所處的狀態(tài),判定其浮力和重力的關(guān)系;然后根據(jù)三者的
浮力大小、利用浮沉條件判斷物體密度與水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
(3)利用p=pg九判斷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關(guān)系,根據(jù)F=pS判定壓力的大小關(guān)系;
(4)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分析出整個裝
置的壓力的大小關(guān)系,根據(jù)p=g分析壓強的大小。
此題考查阿基米德原理、液體壓強公式和密度公式的應(yīng)用等,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
但難度不是很大。
10.【答案】C
【解析】解:
(1)由圖知,容器倒置后,液體深度減小,由「=「9%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P1
變小;
左圖正放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容器底正上方那一塊圓柱形液體的重力,而其他
的液體壓在了容器的側(cè)壁上,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力小于G液;
右圖倒置時,底面積變大,由于容器側(cè)壁對液體有向下的壓力,則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
壓力大于G液,故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力&變大;
(2)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力:F=G分.+G液,
倒置后,容器和液體的重力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所以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力尸2不變,
倒置后,底面積變大,根據(jù)p=《可知,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強變小,即「2變小。
故選:Co
(1)倒置后容器底受到的壓強變小,但受力面積變大。若利用F=pS,則不好判斷壓力
的變化情況?對于這種上下口不一樣大的容器,可以通過比較對容器底的壓力與液體重
的大小關(guān)系,得出倒置前后對容器底的產(chǎn)生的壓力大小關(guān)系。
(3)倒置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但是受力面積增大,對桌面的壓強變小。
上口大、下口小的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所裝液體重;上口小、下口大的容器,
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大于所裝液體重;圓柱形、長方體或正方體直壁容器,液體對容器
底的壓力等于所裝液體重。
11.【答案】D
第16頁,共33頁
【解析】解:4、由圖可知,通過動滑輪繩子段數(shù)n=2,不計繩重和摩擦,
拉力:F="G+G刈)=:x(90N+10N)=50N,故A錯誤;
8、提升物體的過程中,拉力F做的有用功:
WGh.=90Nx2m=180/,故B錯誤;
C、拉力移動的距離:s=2/i=2x2m=4m,
拉力做功:“總=Fs=50Nx4m=200/,
拉力做功功率:
2=*=空”=40小,故C錯誤;
t5s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把x100%=黑X100%=90%,故D正確。
W總200J
故選:Do
圖中使用的滑輪組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2,則s=2M
(1)利用尸=/G+G動)計算拉力大小;
(2)利用小奇=G九求滑輪組對重物做的功(有用功);
(3)利用s=2h求出拉力移動的距離,再利用勿=Fs求拉力做功;知道運動時間,利用
功率公式求拉力的功率;
(4)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本題考查了對有用功、總功、功率公式、機械效率公式、滑輪組s=n/i的理解和運用,
本題關(guān)鍵:一是利用好不計繩重和摩擦?xí)r拉力F=*G非+G物),二是掌握機械效率和
功率的計算公式。
12.【答案】A
【解析】解:4、B兩個正方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4對B的壓強為Po=^,B對地面的
SA
壓強Pl=貨包,
SB
取走4B對地面的壓強為P2=等,
SB
G/l+G8
所以受=備=吟=|,
P2¥GB2
SB
整理可得:黑=3故A正確;
GB2
由G=ag可得器=也
AB的體積之比,黨4=>
mA
密度之比:區(qū)=施=當(dāng)=籌=芻,故C錯誤;
PB*租8以2x816
VB
A、B的面積之噴嚏哮噌
所以附曷=就喜=蒜.故皿錯誤。
SB
故選:Ao
已知4、8兩個正方體的邊長之比可求體積之比和面積之比,在水平地面上壓力等于物
體自身的重力,根據(jù)公式p=g可求壓強之比,進一步求出重力之比和質(zhì)量之比,再利
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之比,根據(jù)壓強公式可得po:pi的值。
本題考查體積、壓強、重力、質(zhì)量、密度等的計算,關(guān)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
難點是知道在水平面上壓力等于物體自身的重力。
13.【答案】C
【解析】解:力、由圖像可知,當(dāng)容器中水的高度為4cM?10cm時,木塊處于漂浮狀
態(tài),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因此木塊的重力為4N,故A錯誤;
B、由圖像可知,木塊全部淹沒受到的浮力為8N,由尸浮=。水9%可知,木塊的體積U=
囁=£=lQX103kg::3x10N/kg=8義10-4環(huán),故B錯誤;
G4N
C、木塊的密度:0=當(dāng)=1.二^L=05x10310/巾3,故C正確;
VV8X10—47n31y/
。、木塊完全浸沒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時細線對木塊向下的拉力最大,受到細線
的最大拉力8N-4N=4N,故。錯誤;
故選:C。
(1)當(dāng)物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
(2)根據(jù)木塊全部淹沒受到的浮力以及「浮=P次gu探求出木塊的體積,再利用密度公式
即可求出木塊的密度;
(3)根據(jù)圖像可知木塊全部淹沒受時受到的浮力,以及細線剛好張緊時受到的浮力,兩
者之差即為細線對容器底部的最大拉力。
第18頁,共33頁
本題綜合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計算以及識圖能力,關(guān)鍵是從圖像上讀出有用的信
息,本題具有一定的難度。
14.【答案】D
【解析】解:(1)由題意可知,彈簧上方連有正方體木塊4時,其長度只有A1=6cm,
則彈簧的壓縮量/x=Lo-Lr=10cm-6cm=4cm,
因彈簧的長度每改變lsn,所受力的變化量為IN,
所以,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尸=4cmxlN/cm=4N,
因物體4靜止時,受到的重力與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
所以,物體4的重力與=F=4N,故A正確;
(2)木塊的體積:
匕=以=(10cm)3=1000cm3=1x10-3m3,
當(dāng)木塊4有:的體積浸入液體中時,彈簧恰好處于自然伸長狀態(tài),
則木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木塊受到的浮力尸浮=G=4N,
由尸浮=。9曝可得,液體的密度:P液=£^=麗就方虧7=0-8、1。3卜9/巾3,故
8正確;
(3)當(dāng)木塊4有:的體積浸入液體中時,液體的深度:
h=10cm+-x10cm=15cm,
2
此時容器內(nèi)液體的體積:
匕衿=SJ—之匕=200cm2x15cm—x1000cm3=2500cm3,
在木塊4正上方放置一合金塊8,靜止時液面剛好浸沒8,
則此時液體的深度:
333
n./=-V液----+--匕=-2-5-0-0c-m--+-1-0-00-c-m;--+-15-0-c-m-=18.25cm=0c.y18c2c5lm,
S容200cm2
則放置合金塊8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p=p液gh!=0.8x103kg/m3xION/kgx0.1825m=1460Pa,故C正確;
(4)在木塊/正上方放置一合金塊8,靜止時液面剛好浸沒B時,
彈簧的長度乙2=片-LA-LR=18.25cm—10cm—4cm=4.25cm,
則彈簧的壓縮量4/=Lo-乙2=10cm-4.25cm=5.75cm,
此時彈簧產(chǎn)生的向上彈力:F'=5.75cmxIN/cm=5.75/V,
A、B受到的總浮力:
F浮&=P液。(匕+%)=S8X103kg/m3XION/kgx(1x10-3m3+150X
10-6nl3)=9.2N,
以4、B整體為研究對象,整體受到豎直向下A和B的重力、豎直向上整體浮力和向上的
彈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
由力、B整體受到的合力為零可得:F^+F^=GA+GB,
則B的重力:GB=F^q+/=>-G4=9.2N+6N-4N=11.2N,故£>錯誤。
故選:D?
(1)根據(jù)題意可知彈簧上方連有正方體木塊4時彈簧的壓縮量,利用“彈簧的長度每改變
1cm,所受力的變化量為IN”求出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物體4靜止時受到的重力與彈簧產(chǎn)
生的彈力是一對平衡力,據(jù)此求出物體4的重力;
(2)根據(jù)V=Z?求出木塊的體積,當(dāng)木塊4有機的體積浸入液體中時,彈簧恰好處于自然
伸長狀態(tài),則木塊處于漂浮狀態(tài)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尸浮=癥求出
液體的密度;
(3)先求出木塊4有:的體積浸入液體中時液體的深度,根據(jù)體積公式求出此時容器內(nèi)液
體的體積,在木塊4正上方放置一合金塊B,靜止時液面剛好浸沒B,利用U=S/t求出此
時液體的深度,利用p=pg/i求出放置合金塊B后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4)在木塊A正上方放置一合金塊B,靜止時液面剛好浸沒B時,先求出彈簧的長度,然
后求出彈簧的壓縮量,進一步求出此時彈簧產(chǎn)生的向上彈力,根據(jù)F浮=。液。囁求出力、
B受到的總浮力,以4B整體為研究對象,整體受到豎直向下4和B的重力、豎直向上
整體浮力和向上的彈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利用4、B整體受到的合力為零求出B的重力。
本題考查了液體壓強公式和物體浮沉條件、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等,正確得出容器內(nèi)水
的體積和彈簧的壓縮量是關(guān)鍵,有一定的難度。
15.【答案】阿基米德馬德堡半球
【解析】解: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
重力,這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內(nèi)容;歷史上最早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qū)嶒灐?/p>
故答案是:阿基米德;馬德堡半球。
第20頁,共33頁
由題意可知這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內(nèi)容;歷史上最早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
實驗。
本題主要考查了對物理學(xué)史的了解,比較簡單。
16.【答案】增大增大
【解析】解:火箭加速升空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速度變大,其動能增大;高度增大,其
重力勢能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增大。
(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速度。質(zhì)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zhì)量、被舉得高度。質(zhì)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
大。
(1)掌握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
(2)能判斷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機械能的變化。
17.【答案】3.6下沉
【解析】解:(1)由題意可知,物體的重力G=8N,使其一半體積浸入鹽水中,物體排
開的鹽水重G"=3.6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此時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G排=36N;
(2)若將物體浸沒在足夠多的鹽水中,物體排開鹽水的體積是原來的2倍,
由與¥=P"U#可知,此時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2尸浮=2x3.6N=7.2N,
由F/<G可知,由靜止釋放后物體將下沉。
故答案為:3.6;下沉。
(1)知道物體的重力和使其一半體積浸入鹽水中時物體排開的鹽水重力,根據(jù)阿基米德
原理求出此時物體所受的浮力;
(2)若將物體浸沒在鹽水中,物體排開鹽水的體積是原來的2倍,根據(jù)尸浮=。微。晞得出
此時物體所受的浮力,比較物體重力和浮力大小判斷物體由靜止釋放后物體的狀態(tài)。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應(yīng)用,是一道較為簡單的應(yīng)用題。
18.【答案】6000.2
【解析】解:杠桿B端受到的拉力%=G托=3N,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弓-OA=FB-OB,
則杠桿4端受到的拉力以=^FB=與=-x3N=9N,
此時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壓=G甲-FA=15W-9=6N,
由P=5可得,甲對地面的壓強p=《=二二=600Pa,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時,
4端受到繩子的拉力治=G#=15N,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A-OA=FB-OB,
則杠桿B端受到的拉力壓=零色=蠟片自=x15=5N,
因杠桿8端受到的拉力等于5端拖盤重力加添加物體的重力,6加=FB-G充=5N-
3/V=2N,
由G=mg可得,物體乙的質(zhì)量m先=寸=彳。:,%=0.2kg
則杠桿B端所掛物體的質(zhì)量至少增加至0.2/cg。
故答案為:600;0.2.
杠桿5端受到的拉力等于乙物體的重力,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杠桿4
端受到的拉力,此時甲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甲的重力減去繩子的拉力,根據(jù)p=f
求出甲對地面的壓強,甲物體恰好被細繩拉離地面時,A端受到繩子的拉力等于甲物體
的重力,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杠桿B端受到的拉力,拉力等于B端托
盤重力加添加物體的重力,根據(jù)G=?ng求出添加物體的質(zhì)量。
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杠桿平衡條件、壓強公式的掌握和運用,能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壓強
公式得出關(guān)于物體甲的重力是本題的關(guān)鍵。
19.【答案】3000500
【解析】解:⑴因為P=£,所以5%水的體積:%=£=而既證=5x10-3^3=
5000cm3,
3
因為4B兩正方體的邊長均為10cm,所以兩正方體的體積體積:VA=VB=(10cm)=
1000cm3,
第22頁,共33頁
22
B的橫截面積:SB=(10cm)=100cm,
因為4和8的邊長、連接力和8的細線長以及B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離均為10cm,
所以可設(shè)4和8的邊長%=hB=10cm,連接4和8的細線長九48=10cm,8的下表面到
容器底的距離h=10cm,
當(dāng)加水到達A下表面時水的體積:卜=S仍虱/i+%8)+(S容器-SB)IIB=200cm2x
(10cm+10cm)4-(200cm2—100cm2)x10cm=5000cm3,
即力□入5kg水時,水面剛好到達4下表面,此時水的深度:九水=九+九8+MB=30cm,
則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水=P水gh水=1x103kg/m3xION/kgx30x
10-27n—3000PQ;
(2)5kg水的重力:G水=m水g=5kgxION/kg=SON,
8的密度:pp=—==--------------=1.7x103kg/m3,
江"又63
“JyByBgioooxiO-mxlON/kg
因為PB>P水,所以B在水中下沉,當(dāng)浸沒在水中時/解=%=1000。63,
所以B受到的浮力:FB浮=p水gVB排=1X103/c5/m3X10N/kgX1000x10-6m3=
ION,
則繩子對8的拉力:F拉B=GB-FR浮=17N-ION=7N,
此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G容器+G次+GB-F拉B=4N+50/V+17N-7N=
64N,
剪斷4上方的細線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F2=G^^+G^+GB+G4=4N+
50N+17N+3N=74N,
所以剪斷4上方的細線,待4、B靜止后,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變化量:4F=6-&=
74/V-64/V=10/V,
.AFIONlccc
則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變化量:4P=&;=2。。、1。-4、2=500Pa。
故答案為:3000;500,
(1)利用P=?求出水的體積,根據(jù)體積公式求出加入5kg的水時水的深度,利用p=pgh
求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2)利用P=蔡求出B的密度,根據(jù)浮沉條件判斷出B在水中下沉,利用產(chǎn)浮=P水gv排求
出B物體浸沒時的浮力,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和相互作用力求出兩次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
力,再利用p=《求出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變化量。
本題考查了密度、重力、壓強和浮力的計算,二力平衡條件、浮沉條件的應(yīng)用,利用體
積公式求出水的深度是解題的關(guān)鍵。
20.【答案】172.75
【解析】解:
(1)當(dāng)物體還沒有浸入水中時,由圖乙可知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10N,
此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物體的重力G=F=10N,物體的質(zhì)量m=(=就制=1kg;
(2)分析乙圖可知,當(dāng)物體下降2cm時,容器中的水升至容器上部的底面,
設(shè)原來容器中的水面距容器上部底面的距離為b(即水面上升高度為必),則物體排開水
的體積囁=S容
此時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2cm+刈,
根據(jù)囁的兩種計算方法可得:SM(2CTH+/II)=S容
22
BP50cmx(2cm+h。=150cmxhr,
解得=1cm;
23
容器中水的體枳U次=S容下xh0=150cmx40cm=6000cm,
設(shè)當(dāng)物體下降高度為20cm時,水面距容器上部底面的距離為電(即容器上部的水深),
此時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度'=20cm+lcm+h2=21cm+h2,
則此時物體排開水的體積:V,=SM“'=50cm2x(21cm+h2),
因總體積等于容器中水的體積與排開水的體積之和,且容器下部的高度為40cm+
1cm=41cm,
貝!J有"容尸+S室上x電=P水+,
32
即150。m2x41cm+250cM2xh2=6000cm+50cmx(21cm+h2),
解得電=4.5cm;
22
所以此時匕/=SM九浸'=50cmx(21cm+h2)=50cmx(21cm+4.5cm)=
1275cm3,
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p^gV水=1.0x1。3kg/m3x10N/kgX6000x10-6m3=60N,
第24頁,共33頁
此時物體M受到的浮力:F浮'=P水gV&=1.0x103kg/m3xlON/kgx1275x
10-6m3=12.75/V,
此時容器對水平支撐面的壓力=容器中水的重力+物體的重力與細桿作用力的合力,且
7=F浮,
則容器對水平支撐面的壓力:F壓=G水+F合=G水+F浮=60N+\2.7SN=72.75N。
故答案為:1:72.75o
(1)當(dāng)物體還沒有浸入水中時,由圖乙可知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為10N,此時物體處于平衡
狀態(tài),則物體的重力G=F=10N,由重力公式可求出物體的質(zhì)量;
(2)分析圖乙可知:當(dāng)物體下降高度在0-2cm時,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F變化較大,當(dāng)
物體下降高度大于2an時,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大小F變化較小,說明當(dāng)物體下降2cm時,
容器下部的水面剛好與容器上部的底面相平;根據(jù)好的兩種計算方法可計算出原來容
器中的水面距容器上部底面的距離;
當(dāng)物體M下降20cm時,根據(jù)總體積等于容器中水的體積與排開水的體積之和,可求出
容器上部的水深,從而計算出此時物體M受到的浮力,此時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容
器中的水重加上物體M受到的浮力。
本題的綜合性強,分析清楚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隨物體M下降高度h變化的圖像是解題的關(guān)
鍵,特別注意:物體浸入水中的深度=水面上升的高度+物體下降的高度。
21.【答案】解:物體對斜面的壓力F壓的作用點在物體與斜面接觸面的中點處,過此點
與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為壓力,如圖所示:
F
【解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點就畫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并
且指向斜面內(nèi)部
本題考查了力的示意圖的畫法,力的示意圖要表示出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壓力的受
力物體是斜面,因此這個力的作用點不能畫在物體上。
22.【答案】解:
反向沿長力F作出動力作用線,從支點。作力F的作用線的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就是力F的
【解析】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本題中支點為0,力F的作用線就是沿
力的方向的直線,因此,按照這一分析作圖即可。
畫杠桿的力臂一是要找準(zhǔn)支點,二是要準(zhǔn)確畫出力的作用線,然后才是從支點作力的作
用線的垂線,最后還應(yīng)該用字母將其標(biāo)出來。
23.【答案】速度質(zhì)量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
【解析】解:
(1)根據(jù)實驗的要求可知,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的目的是控制到達水平面速度相同,
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鋼球的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2)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的大小,來說明鋼球?qū)δ緣K做功的
多少,從而判斷出鋼球具有的動能的大小,這是轉(zhuǎn)換法的運用。
故答案為:(1)速度;質(zhì)量:(2)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的距離。
(1)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若要研究動能大小與質(zhì)量的
關(guān)系,應(yīng)控制其運動的速度相同;
(2)動能的大小通過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出來。
本題考查了探究動能大小影響因素的實驗,除考查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的運用外,最后
通過一個彈簧來對實驗進行改進是本題的新穎之處,需要我們認(rèn)真分析。
24.【答案】右便于測量力臂3變大
【解析】解:(1)如圖甲所示,杠桿左端下沉,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他應(yīng)將
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其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
(2)設(shè)每個鉤碼重為G,杠桿每格長為3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有:2GX3L=/IGX2L,解
得:n=3,故應(yīng)在4處掛3個相同的鉤碼;
(3)如圖丙,當(dāng)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逐漸向右傾斜時,拉力的力臂減小,為保持杠桿平
衡,拉力要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會變大。
第26頁,共33頁
故答案為:⑴右;便于測量力臂;(2)3;(3)變大。
(1)要使杠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建筑防水工程防水材料研發(fā)與市場調(diào)研合同
- 金華浙江金華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招聘編外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遼寧2025年渤海大學(xué)招聘高層次人才92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南2025年湖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4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DB2103-T 008-2023 消防技術(shù)服務(wù)機構(gòu)從業(yè)規(guī)范
- 沈陽2025年遼寧沈陽遼中區(qū)四家事業(yè)單位面向區(qū)內(nèi)事業(yè)單位遴選18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常州2025年江蘇常州工學(xué)院高層次人才招聘60人(長期)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兩側(cè)擋渣器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語音電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耐高溫硅橡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力鐵塔市場分析現(xiàn)狀
- GB 12158-2024防止靜電事故通用要求
- 《教育強國建設(shè)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全文
- 山東省濱州市2024-2025學(xué)年高二上學(xué)期期末地理試題( 含答案)
- 體育老師籃球說課
- 化學(xué)-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xué)年2025屆高三第一學(xué)期學(xué)業(yè)期末質(zhì)量陽光指標(biāo)調(diào)研卷試題和答案
- 蛋雞生產(chǎn)飼養(yǎng)養(yǎng)殖培訓(xùn)課件
- 運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墜床發(fā)生率
- 海底撈員工手冊
- 2024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解讀
- 立春氣象與生活影響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