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鑒賞專題_第1頁
古典詩詞鑒賞專題_第2頁
古典詩詞鑒賞專題_第3頁
古典詩詞鑒賞專題_第4頁
古典詩詞鑒賞專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

《古典詩詞鑒賞專題—思想內容和觀點態(tài)度》教案

教案設計者:鄭六春一、考試說明對古典詩歌鑒賞的要求(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二、學習內容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三、考點解析:1、概括詩歌的主旨2、評價詩歌的社意義,現(xiàn)實意義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態(tài)度四、思考…討論…梳理:

★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1)思鄉(xiāng)懷人:羈旅愁思、漂泊無依、惆悵寂寞、哀怨愁苦、思念親友、閨中懷人、邊關思鄉(xiāng)。李清照《醉花陰》(2)懷古詠史:嘆世事變遷、昔盛今衰、諷喻現(xiàn)實、仰慕英雄、自比自況、懷才不遇。

李白《越中覽古》(3)建功報國:邊塞征戰(zhàn)、追求功名、建功立業(yè)、汗馬功勞、嘆報國無門、年華易逝、功業(yè)無成、嘆山河淪喪、斥昏庸腐朽、嘆戰(zhàn)爭之苦、憂國憂民、渴望和平。

陸游《書憤》

納蘭性德《長相思》(4)離別寄慨:離別之恨、離情別緒、黯然銷魂、惜別勉勵、傾述衷腸、柔情蜜意。

柳永《雨霖鈴》(5)寫景抒情:贊江山之美、邊塞之美、愛好自然、節(jié)物變化、時序變遷。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6)生活雜感:自傷身世、悲愴傷痛、宦海沉浮、仕途失意、鞭撻丑惡、追求理想、執(zhí)著現(xiàn)實。杜甫《旅夜書懷》★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分類:喜:愉悅

甜蜜

喜悅

淡泊

贊頌怒:憤概

憎惡

幽怨

譏諷

鞭撻哀:孤寂

失落

憂愁

悲悶

離恨樂:恬淡

閑適

激昂

曠達

高雅六、方法與技巧:(1)、讀作者:

在鑒賞時可先注意作者,如果作者是陌生的,一般來說,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及創(chuàng)作不會影響對詩歌的鑒賞,如果作者是熟知的,則應聯(lián)系其生平經(jīng)歷及創(chuàng)作來解讀詩歌,即借助平時所積累的關作者的思想、時代、風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詩歌。

(2)、審題目題目是詩歌的眼睛,它往往告訴我們詩的內容,幫助我們理解詩歌的主題以及作者的情感。如《送孟浩然之廣陵》,這是一首送別詩,表達的是朋友之間依依惜別的深情?!赌钆珛嫂q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類詞是詠古詞,常常表達昔盛今衰、憂國憂民、建功立業(yè)等不同的主題。

(3)、讀注釋在高考詩歌鑒賞題中,往往在詩歌后面附有幾則注釋,對于這些注釋,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而應仔細閱讀,從中揣摩詩歌的隱含信息,從而為進一步深入分析詩歌做準備

(4)、抓關鍵詞句古人評詩有“一詩之眼”與“一詩之骨”的說法,“詩眼”,指詩中最能表現(xiàn)情感意味、精神內涵的“詞(字眼)”;“詩骨”,指詩中處于核心地位、起統(tǒng)率作用的“句”。詩詞中的這些關鍵詞句往往透露著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對社會的認識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詩詞中的走向。

(5)、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注意詩的隱含信息詩歌的突出特點是含蓄,有的明說是這,實指是那,往往表面是一個意思,而實際講的是另外一個意思。有的詩交代寫作背景、目的,雖屬于詩外的補充說明,但對詩歌旨意的把握非常重要。

七、考查基本形式:

例一、閱讀下面這篇作品,然后回答問題。

烏衣巷(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緟⒖即鸢浮窟@篇作品均通過燕子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興亡之感?!窘處煔w納】:所抒感情:通過什么內容+表現(xiàn)了什么+抒發(fā)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懷、袒露了什么心跡、表達了什么的追求)。例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小齋即事劉一止①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②方。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咀ⅰ竣賱⒁恢梗核位兆谛腿辏?121)進士,曾任監(jiān)察御使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②局:指棋盤。

(1).作者為什么要寫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發(fā)一種什么樣的情懷?(6分)【參考答案】作者寫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來寫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為自己方直之品不變,結果到頭來“世愈疏”、“萬事妨”,只落得小齋獨處,無關乎國家的興亡了。這些都抒發(fā)了作者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譏諷的情懷?!驹囶}解析】根據(jù)注①劉一止簡介提供的一些背景材料,更是啟發(fā)考生,作者表面寫的是琴棋,實際上是在托物言志。作者以琴棋二物的“品”來寫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從詩的第三聯(lián)可看出,作者雖說“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但顯然這只是反語,“世愈疏”決不是因作者的年老,而完全是由于作者的方直之品不變;“萬事妨”也并非是由于作者的“拙”,也還是因為他不圓通,有棱角。這樣,作者正直之品不變,其結果就只能落得個小齋獨處,無法去系國家的“興亡”了。在三、四兩聯(lián)中,作者實際抒發(fā)的是這樣的情懷: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不公的譏諷。【教師歸納】:概括評價詩歌主旨: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么+通過什么手法+抒發(fā)什么情感+評價(總分總式)。八、課堂練習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武夷山中(宋)謝枋得①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1)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德思想感情?(3分)

【參考答案】通過抗元兵敗只得離家歸隱的無奈的愁苦,表達了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現(xiàn)了詩人孤傲不群、堅貞自勵的情懷。(意思對即可)(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這句詩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山雨過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九、作業(yè)布置

詩歌鑒賞即學即練之評價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高考題精練

1.(2010·遼寧高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問題。雨陳與義①

瀟瀟十日雨,穩(wěn)送祝融②歸。燕子經(jīng)年夢,梧桐昨暮非。

一涼恩到骨,四壁③事多違。袞袞繁華地④,西風吹客衣。

【注】①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這首詩作于政和八年(1118),當時作者正閑居京城等候授職。②祝融:火神,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窮困。④袞袞:眾多,這里指眾多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吏。繁華地:指京城。

第二聯(lián)兩句詩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內容主旨的能力。頷聯(lián)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確傳統(tǒng)意象燕子、梧桐的含義是答題關鍵?!把嘧咏?jīng)年夢”較難理解。

答案:秋已來臨,燕子將要南歸,一年恍若一夢。梧桐經(jīng)一場雨打,已與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達了自己懷舊、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為“燕子將要南飛,想到一別就是一年,以后對舊巢只能在夢中見到”,也可。)

2.(2010·全國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夢中作①歐陽修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

【注】①本詩約作于皇祐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束,斧已爛掉,回家后發(fā)現(xiàn)早已換了人間。③酒闌:酒盡。

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路暗花迷”表現(xiàn)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結合注釋可知這是因為仕途失意所致,“無奈”“思家”等詞語則表現(xiàn)了無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答案:表現(xiàn)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xiāng)的心情。

3.(2010·浙江高考)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但留云對宿,仍②值月相尋。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②仍:又。

詩人為什么認為“悲蟲”也會有“好音”?結合全詩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步,了解背景,研讀詩歌。王安石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后、皇親國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結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寧七年(1074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王安石復相后仍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繼續(xù)推行下去,于熙寧九年(1076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閑居江寧府。第二步,由此,形成自己的看法。詩人被罷官后,寄情自然山水。第三步,結合原詩句具體分析自己觀點的依據(jù)。

答案:詩人罷官后,寄情自然,認為只要超越凡塵,便能隨處尋到自己的快樂,即使悲鳴的蟲聲也是美妙的音樂。閱卷實錄

1.(2010·江蘇蘇州中學高三語文階段測試)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枕上作陸游一室幽幽夢不成,高城傳漏過三更。孤燈無焰穴鼠出,枯葉有聲鄰犬行。壯日自期如孟博,殘年但欲慕初平①。不然短楫棄家去,萬頃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東漢范滂,《后漢書》記載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黃初平,《神仙傳》說他“至五百歲而有童子之色”。

題目從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可看出詩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樣的變化?(4分)【學生答案】詩人壯年時有報國之志但得不到重用,直到殘年仍想為國盡忠效力,但懷才不遇,因而心灰意冷,想過歸隱田園、遠離塵世的隱逸生活。【失分原因】得3分。能抓住詩中“壯日”“殘年”兩個時間段,把這兩個時間段的情感基本說出,但對詩中情語“期”“慕”“看”抓得不牢(尤其是“慕”的內容)?!緟⒖即鸢浮吭娙嗽缒晗M軌驗閲Я?,然而報國無門;晚年希望學得長生之術,而又自知不能;遂生歸隱之心(就產(chǎn)生逍遙江湖縱情山水的想法)。【增分技巧】高考“情感把握”題,采點全,開掘深,特別需要對詩句逐一仔細地研讀,抓情語,因景悟情,并聯(lián)系詩人及其寫作背景,方可得滿分,閱讀時千萬不可粗枝大葉。

2.(2010·北京高考)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問題。古風(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鸞③。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暉:落日余暉。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題目結合全詩,簡述結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學生答案】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遭際的憤激情緒?!臼Х衷颉康?分。只答出懷才不遇之情,對詞中其他復雜情感未涉及。【參考答案】對榮華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對黑白顛倒、小人得志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遭際的激憤?!驹龇旨记伞看鸫祟},要立足全篇,對詞句逐一理解。如“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浮云無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鸞”“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都比較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這樣,詩歌的復雜情感都能領悟出來。

課后即學即練考點一概括內容主旨

1.(2011·雙十中學第一次月考)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問題。不見①(唐)杜甫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锷阶x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①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

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對好友的掛念,以及對李白懷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憐和同情。②同時也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意思對即可)

2.(2011·莆田四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雜詩三首(其三)沈佺期聞道黃龍戍①,頻年不解兵??蓱z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②。

【注】①黃龍戍:即黃龍,在今遼寧開原縣西北,此指邊地。②龍城:在今蒙古境內,這里借指敵方要地。

綜觀全詩,簡要概括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戰(zhàn)爭怎樣的態(tài)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這首詩既有對戰(zhàn)爭長年不斷給百姓帶來離亂之苦的不滿,也包含著希望有人能帶兵克敵、一舉奪勝的期盼。

3.(2011·三明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回答問題。三江小渡楊萬里溪水將①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籬開。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注】①將:行,流過。

詩人采用什么手法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詩借物寓理(借物抒懷)、象征,以及對比、比喻等手法,用“溪水將橋不復回”與“不管風波去又來”進行對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賦予“山溪渡”“風波”象征意義,從而表達了友情恒久不變,能經(jīng)得起風浪考驗的主旨。

4.(2011·三明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昭君怨鄭域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請具體分析下闋運用的藝術手法及表達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對比的手法,通過“竹籬茅舍”、“玉堂瓊榭”的不同環(huán)境進行對比。贊美梅花不論遭遇冷落還是身處富貴都一樣高潔的品質。

5.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暮春歸故山草堂錢起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蘭竹詩鄭板橋四時花草最無窮,時到芬芳過便空。唯有山中蘭與竹,經(jīng)春歷夏又秋冬。上面兩首詩歌的主旨有哪些相似之處?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兩首詩都通過對“不改清陰”的幽竹的描寫,寄寓了詩人對其不為俗變的高尚節(jié)操的贊美。在寫法上兩首詩都運用了反襯手法,用眾芳的凋零來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键c二鑒賞思想情感6.(2011·寧德高三檢測)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瑤瑟怨溫庭筠冰?、巽y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過瀟湘②去,十二樓中月自明。【注】①冰?。簺鱿婪Q。②瀟湘:兩個水名,在今湖南省。批注說:“通篇布景,只‘夢不成’三字露怨意?!闭埬憬Y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通過寫景來表現(xiàn)思想內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全詩用冰簟、銀床、碧空、明月、輕云、南雁、瀟湘,以至于月光籠罩下的玉樓這些景物組成一組凄涼的秋夜圖來表現(xiàn)女子別離的悲怨之情7.(2011·福建四地四校月考)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倦p調】蟾宮曲嘆世馬致遠東籬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①。有個池塘,醒時漁笛,醉后漁歌。嚴子陵②他應笑我,孟光臺③我待學他。笑我如何?倒大④江湖,也避風波?!咀ⅰ竣傩∮睿盒∥葑?。婆娑:優(yōu)美。②嚴子陵:漢代隱士。少有高名,與光武帝同學。光武帝即位后思慕他,召至宮中,他卻執(zhí)意歸隱。③孟光臺:指孟光舉案齊眉之事。臺,指食案。孟光,東漢文學家梁鴻之妻。梁鴻與妻隱居霸陵山中,不仕。④倒大:非常大。這首元散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開篇“蹉跎”一詞慨嘆一事無成?!靶褧r”“醉后”表現(xiàn)出作者痛苦的內心。結尾一句,對不得用世的感慨進行反諷。全曲以“嘆世”為題,抒寫了曲折的心態(tài)和情感變化歷程,透露出作者對人生深深的失望和無奈。8.(2011·三明一中第二次月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寄韓潮州愈①賈島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隔嶺篇章②來華岳,出關書信過瀧流。峰懸驛路殘云斷,海浸城根老樹秋。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③。【注】①賈島因著名的“推敲”故事,博得當時文苑巨擘韓愈賞識,與韓愈感情深摯。②指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寫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③浪西樓:潮州的一座樓。全詩從開頭到結尾,作者的感情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心逐蘭舟,直到嶺南潮水盡頭,寫對韓愈的眷念和神往;讀詩感慨,持書駛過瀧水,寫對韓愈的牽掛和慰問;驛路艱難,到任地環(huán)境惡劣,寫對韓愈的同情和關切;瘴煙盡凈,皓月銀光照在浪西樓上,寫對韓愈的美好祝愿。9.(2011·吉林延吉模擬)閱讀下面的一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途中見杏花吳融一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更憶帝鄉(xiāng)千萬樹①,澹煙籠日暗神州?!咀ⅰ竣俚坂l(xiāng),此指長安。長安多杏樹。這首詩中流露出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惜春之情。杏花開放了,帶來春天的消息,卻無蜂蝶采賞,只能自開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無法等到花朵開盡。②流離之苦(或:身世之嘆)。詩人飄零在外,縱逢賞心悅目之景也難停留;杏花獨自盛開于早春,無蝶欣賞,正是詩人孤獨寂寞的寫照。③故國之思。詩人由眼前鮮艷的杏花聯(lián)想到當年在京城看到的千萬樹杏花盛開的絢麗景象,這幅長安杏花圖代表著作者深心憶念著的長安生活,與今日的流離在外形成對比,說明詩人雖然落魄飄零,卻依然心系朝廷,點出了自己的愁懷所在。(三點任意答出兩點即可,但每點必須附帶分析。)考點三評價觀點態(tài)度10.(2011·周寧十月中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v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前人說這首詩“恰是自己身份”。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從藝術方法和思想內容兩方面說明自己的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同意。藝術方面:托物言志(象征,以物喻人),詩人以杏花自比,借杏花抒情言志。思想內容方面:杏花妖嬈純潔,飄落了也仍保持其純潔,比南陌落花被玷污強得多;表達了詩人雖被排擠,仍一無所玷,不失高遠之志。(如不同意,只要自圓其說也可)11.(2011·廣東羅定中學模擬)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詩人描繪的畫面中,蘊涵著人生哲理,請細加品味,說說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風雨總是暫時的,風浪總歸會平息,青山綠樹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終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總不會一帆風順,只有逆流而上,搏擊風雨,才能達到青山綠樹的理想境界,享受勝利的樂趣?;颍荷钪械娘L雨、磨難,看似來勢洶洶,不可戰(zhàn)勝,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對,總會有雨過天晴的時候。)(意思對即可)12.(2011·廈門高三聯(lián)考)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山中

王勃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南宋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說:“結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苯Y合全詩和前人的評論,簡要分析這首詩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及其情、景結合的藝術。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