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劉正緯的經(jīng)經(jīng)之辨
關于“正面和負面”,學術界的觀點基本上可以劉永濟先生為代表。劉先生指出:“舍人之作此篇,以箴時也。……疾其‘乖道繆典’,正所以足成《征圣》《宗經(jīng)》之義也。故次之《正緯》。”(P9)但在筆者看來,“箴時”之說只道出了劉勰寫作此篇的外部動機和原因,實際上,內(nèi)部的動機和原因(文章寫作理論的建構)也許更為主要:它決定了《正緯》篇與其說是“正所以足成《征圣》《宗經(jīng)》之義”,不如說是與《宗經(jīng)》《辨騷》篇形成某種橫向比較的互動態(tài)勢更為恰切——三者之間蘊含著深刻的辯證關系。本文嘗試探討:就《正緯》篇而言,劉勰主要通過“經(jīng)”與“緯”的比較來揭示“緯”偽在體,“正緯”其實就是正“緯”體之偽。緯書“無益經(jīng)典而有助文章”這一結論顯示出劉勰深刻的思維辯證法。一、維茨的名字(一)“經(jīng)”“宗經(jīng)”的含義《說文解字》釋“經(jīng)”的本義為“織從絲也”。“從”即縱,“織從絲”即為織布機上的縱向絲線。章太炎先生指出:“案經(jīng)者,編絲綴屬之稱,……蓋彼以貝葉成書,故用線聯(lián)貫也;此以竹簡成書,亦編絲綴屬也”(P53)。在我國上古時期,人們用縱向絲線把竹簡編結成冊,后來,這樣的絲線就逐漸被借代指書籍。在這個意義上,“經(jīng)”就由絲線引申為書籍。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書籍大都被稱作為“經(jīng)”,例如:《墨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等。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天運》篇有這樣一段話: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jīng),自以為久矣……”老子曰:“……夫六經(jīng),先王之陳跡也,豈其所以跡哉!……”這里已經(jīng)很明確地提挈出《詩》、《書》等六經(jīng)的名目。不過在當時六經(jīng)只是作為記錄遠古圣賢的觀點及其典章制度的典籍,并非專為一家之經(jīng)典。因此,這個時期,“所謂‘經(jīng)’乃是官府重要典籍和各學派的重要著述的稱謂”(P2-3)。到了西漢時期,由于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對策”,實行了“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措施,并且設置了有關《詩》、《書》、《禮》、《易》和《春秋》等五經(jīng)博士,從而確立了五經(jīng)在官學上的壟斷地位,所以,此時的“五經(jīng)”就專指儒家經(jīng)典而備受尊崇。生活在齊梁時期的劉勰拳拳服膺于孔子:“大哉圣人之難見哉,乃小子之垂夢歟!自生民以來,未有如夫子者也!”(《序志》)他堅信孔子刪定《詩》《書》、訂正《禮》《樂》、制作《十翼》和《春秋》:“自夫子刪述,而大寶咸耀?!?《序志》)因此,他堅定地站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的立場上,把“宗經(jīng)”作為他的文章寫作理論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他在《宗經(jīng)》篇中對“經(jīng)”下了這樣一個定義:“三極彝訓,其書曰經(jīng)。經(jīng)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并且詳細地陳說五經(jīng)——《易》、《書》、《詩》、《禮》和《春秋》——的體例、特點和作用。因而他在《正緯》篇中未對什么是“經(jīng)”作一個明確的界定,就徑直地樹立或假定以“經(jīng)”為標準來“按經(jīng)驗緯”。(二)“緯度”的生成1.西漢中期“解經(jīng)”的文獻記載“緯之成經(jīng),其猶織綜”,劉勰正是就“經(jīng)”與“緯”的本義而言指出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我國古代,織布機織布是先“經(jīng)”后“緯”,縱橫交錯,“絲麻不雜,布帛乃成”。在西漢中期之后,當《詩》、《書》、《禮》、《易》和《春秋》等五部典籍成為儒家經(jīng)典之后,并且在官學上取得壟斷地位之時,為滿足人們撈取政治資本或獵取功名利祿的需要,解經(jīng)之作便應運而生:既有傳、說、記、章句、箋注等著述形式的紛至沓來;也有各種穿鑿附會的緯書粉墨登場:《易緯》、《尚書緯》、《詩緯》、《禮緯》、《春秋緯》、《孝經(jīng)緯》和《論語緯》等等。這種針對“經(jīng)”而作、用天人感應論和陰陽五行說來解釋“經(jīng)”的“緯”就是狹義之“緯”。2.圖書或圖制約“讖”的本義為“驗也”(《說文》),也就是應驗。凡認為有應驗的預先作出的詭譎隱語就叫做“讖”,而記載這種詭譎隱語的書就叫“讖書”。讖書的作者多為巫師或方士,卻托名于天帝和神仙。為了增加神秘感,他們就在書中繪上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圖畫,因此,讖書也被叫作圖書或圖讖。而相對“經(jīng)”而言的是“緯”,用天人感應論和陰陽五行說來解釋經(jīng)書的書就是“緯書”。緯書的作者多為今文經(jīng)學的學者,卻托名于孔子,并把他神化為通天的“神”(P1-10)。“讖”與“緯”本為兩物,它們之所以能夠在西漢的成、哀、平之際合流成“讖緯”,是因為它們之間有共同的本質(zhì),即“它由神啟、預言、符應三個條件構成”,是“講神啟預言的符應理論”(P53)。因此,讖緯都已經(jīng)神學化了。3.《洛書》所載“緯”是神學化的過程“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洛書》之說最早見于《漢書·五行志》:“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薄逗訄D》原講八卦,《洛書》原說五行。至遲從東漢初年起,它們就被讖緯化了,被用來預占祥瑞災禍或預卜吉兇禍福(P55-58)。神學化的“讖緯”和讖緯化的“河洛”,合而稱之就是廣義之“緯”??傊?“緯”有廣狹之分:狹義之“緯”是指配“經(jīng)”而作的“緯”,廣義之“緯”是指合取讖緯和河洛的“緯”?!熬暋背闪藘烧叩墓裁嶋H上,從西漢中后期開始,無論廣狹,“緯”都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個神學化的過程。神學化的“緯”已經(jīng)嚴重偏離于“經(jīng)”,劉勰要“宗經(jīng)”,就必然要“正緯”。二、濱河是身體(一)從真變假的流變看劉對“緯”的研究現(xiàn)代以來,范文瀾先生最早把《辨騷》篇作為一種文體(P4),其后劉大杰、郭紹虞等先生也是如此。近些年來,對《辨騷》篇的研究有所進展。馬建智先生運用劉勰研究文體的四種方法,通過對《辨騷》篇的簡要分析,也認為“騷”是一種文體(P166)。這樣看來,盡管仍然會有人持有異議,但對“騷”是一種文體的看法是基本可信的了?,F(xiàn)在我們要追問的是,這四種方法是否同樣適合于《正緯》篇?首先看“原始以表末”(《序志》,下同)。劉勰先推原“緯”起源于“圖之見,乃昊天休命”,然后分三個階段敘說“緯”的由真變假的流變過程:從“康王河圖,陳于東序”到“夫子所撰,序錄而已”,又從“伎數(shù)之士,附以詭術”到“通儒討核,謂偽起哀平”,再從“至光武之世,篤信斯術”到“乖道繆典,亦已甚矣”,三個層次,井然有序。其次看“釋名以章義”。如前所述,劉勰是就“經(jīng)”與“緯”相對而言來解釋“緯”的本義,并在廣狹二義上運用“緯”這一名詞;又通過“圖”、“符”、“讖”、“緯”等名詞的不同組合——圖、河圖、綠圖、圖■;符、符命、符應;讖、圖讖、符讖;緯、圖緯、讖緯;等等——來彰顯這些名稱原有的或神學化的含義:或同或異,隨境而定。再次看“選文以定篇”。與《明詩》至《書記》之間的篇目相比,《正緯》篇雖然表面上沒有明確列舉出“緯”書的代表性篇目,但實際上已經(jīng)一一列舉出來了:“夫六經(jīng)彪炳,而緯侯稠疊;論孝昭日折,而鉤讖葳蕤”。“六經(jīng)”、“論孝”所指具體明確,則與之相對的“緯侯”、“鉤讖”也很明確。最后看“敷理以舉統(tǒng)”。由于劉勰站在儒家立場上堅定地相信經(jīng)過孔子刪訂制作的五經(jīng)才是一切文體之源,所以“附以詭術”的緯書正好是他所要揚棄的。他不希望人們?nèi)W習模仿它,因此也就沒有必要敷陳出它的寫作理論和總結出它的寫作規(guī)律,從而這一點恰好從反面適合于它。如此看來,劉勰研究文體的四種方法同樣適合于《正緯》篇,因此,“緯”也應該是一種文體?!熬暋迸c“騷”一樣是文體,這就意味著它們與《明詩》至《書記》之間的篇目是一種并列關系。而《明詩》至《書記》之間的篇目又都是劉勰一心一意要加以區(qū)分的文體,這就意味著劉勰用四種方法來研究的“文體”指的是文章類別或體裁(指文章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這樣一來,“緯”和“騷”既處在“文之樞紐”的位置,又與《明詩》以下的篇目相互并列,這似乎顯得有點齟齬不合了。(二)文能宗經(jīng),體有六義夫才童學文,宜正體制,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宮商為聲氣,然后品藻玄黃,扌離振金玉,獻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綴思之恒數(shù)也。(《附會》)毋庸置疑,劉勰的這段話主要是談論文章寫作的文體的。郭英德先生就以這段話作為主要依據(jù)之一,提出他的中國古代“文體”的基本結構理論:“一種文體的基本結構,猶如人體結構,應包括從外至內(nèi)依次遞進的四個層次……體制(引者按,“宜正體制”之“體制”與此不同,它相當于郭先生所說的“文體的基本結構”)與語體,偏重于外,往往通過觀察、分析便可以直觀地把握;體式與體性,偏重于內(nèi),只能通過仔細的辨析和比較才能深入地體察”。體制與語體屬于外在結構,而體式與體性屬于內(nèi)在結構(P4-5)。進而,有學者把上面那段話與下面這段話聯(lián)系起來:故文能宗經(jīng),體有六義:一則情深而不詭,二則風清而不雜,三則事信而不誕,四則義貞而不回,五則體約而不蕪,六則文麗而不淫。(《宗經(jīng)》)郭晉稀先生認為:“本篇(引者按,指《宗經(jīng)》篇)提出的文章六義,六義中一、二兩點,就是《附會》所說的‘以情志為神明’;三、四兩點,就是《附會》所說的‘以事義為骨鯁(髓)’;五點就是《附會》所說的‘以辭采為肌膚’;六點就是《附會》所說的‘以宮商為聲氣’?!?P19)我們對郭晉稀先生的說法稍作變動,再與郭英德先生有關文體的基本結構理論相互比照,從中可以看出:“六義”中的一、三和四屬于文體的內(nèi)在結構,二、五和六屬于文體的外在結構。亦即文體的內(nèi)在結構主要包括情感、敘事和義理,屬于內(nèi)容方面的因素;外在結構主要包括風格、體制和文辭,屬于形式方面的因素。質(zhì)言之,文體的基本結構只是表現(xiàn)為“義理”與“文辭”而已?!拔哪茏诮?jīng),體有六義”首先表明經(jīng)書本身在“六義”方面是典范,是標準,然后文章寫作如果能夠崇尚經(jīng)書的話,寫出來的文章的文體就會有六個方面的益處;而“按經(jīng)驗緯”又顯示“經(jīng)”與“緯”之間具有一定的比較或?qū)Ρ汝P系。既然如此,它們之間能否在“六義”方面進行比較?其一,經(jīng)書情感深沉,而緯書毫無情感可言。即使有,也大多是為達某種目的而虛飾的欺詐之情。其二,經(jīng)書風格清純,而緯書由于其作者既有今文學者又有方技之士,所以文風駁雜不一。其三,經(jīng)書敘事真實,而緯書的作者為達某種目的,往往編造某些子虛烏有或荒誕不經(jīng)的事情,糊弄世人。例如,《春秋緯·文耀鉤》敘說天上五星與地上五帝相互感應之事(P77-78)。其四,經(jīng)書義理正直,而緯書所宣揚的思想奸邪惑眾。方士或?qū)W者用陰陽五行學說去解說災異禍福,這對普通民眾來說具有極大的迷惑性或欺騙性。例如,《孝經(jīng)緯·雌雄圖》中的“日斗十二王姓氏”等(P101-114)。其五,經(jīng)書體制簡約,而緯書體制冗長。如《易緯》有八,《尚書緯》有五,《詩緯》有三,等等(P99)。其六,經(jīng)書文辭明麗,而緯書文辭繁縟——敘寫詳盡,不避瑣碎。如上舉五星五帝之事等。從以上的分析可知,“經(jīng)”與“緯”之間完全能夠進行“六義”方面的對比,亦即能夠在文體的基本結構上進行對比,而文體的基本結構包含了體裁。因此,“緯”既是體裁的“緯”,又是結構的“緯”;既與《明詩》至《書記》之間的篇目有并列關系,又處在“文之樞紐”的位置,兩者并不矛盾。而這正是劉勰文章寫作理論深刻之所在。三、神學化“經(jīng)”的“經(jīng)”和“經(jīng)”的“取“經(jīng)”如前所述,劉勰之所以要“正緯”,是因為神學化的“緯”已經(jīng)嚴重地偏離于“經(jīng)”。那么,劉勰在《正緯》篇中到底要“正緯”什么?如何“正緯”?(一)“經(jīng)典”的角度1.緯書的生成模式劉勰寫道:神道幽深而有待闡明,天命精微而有待顯現(xiàn)。馬龍背“圖”出河,《易經(jīng)》興盛而起;神龜負“書”出洛,《洪范》光耀而生。《系辭》里就說到了圣人效法“河圖”作大《易》、依據(jù)“洛書”作《洪范》的這些情況。以上為第一層:以大《易》、《洪范》為例說明經(jīng)書的生成。第二層概說緯書的生成。由于年代的漫長久遠,經(jīng)書的文辭隱晦難懂,所以對經(jīng)書的解釋就很容易產(chǎn)生假托荒唐之作。真的經(jīng)書雖然流傳下來了,但是偽的緯書也依經(jīng)而生了。既然“經(jīng)”真“緯”偽,那么分別保存在“經(jīng)”與“緯”里的“河圖”“洛書”也一真一偽。緯書的生成模式是:“河圖”“洛書”圣人→經(jīng)書方技之士或今文學者→緯書。這里經(jīng)過方技之士或今文學者之手的讖緯化的緯書就是廣義之“緯”?!敖?jīng)”與“緯”就在生成比較中顯示出“經(jīng)”真“緯”偽。那么,“緯”之為偽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呢?或者說,到底什么是“緯”之為偽?2.“經(jīng)”與“緯”的配合物先總比:經(jīng)書(“六經(jīng)”和“孝論”)的文辭色彩鮮明,而緯書(“緯侯”和“鉤讖”)的文辭繁多重疊;經(jīng)書的義理清楚明白,而緯書的義理歧異雜亂。換言之,經(jīng)書的義理清晰,文辭明麗;緯書的義理雜亂,文辭繁縟?!敖?jīng)”與“緯”的對比,主要是在義理和文辭方面的對比,亦即文體的基本結構的對比。再析偽:“緯”之配“經(jīng)”猶如織布:絲配絲,麻配麻,絲麻不相混雜,布帛才能織成。現(xiàn)在“經(jīng)正緯奇”——經(jīng)書雅正而緯書卻很詭異,兩者背離何止千里(風格詭異)!此“緯”偽之一。經(jīng)書的義理顯豁,是圣人訓示世人;緯書的義理隱晦,是神靈啟示眾人;圣人訓示本宜廣泛,神靈啟示最應簡約??墒乾F(xiàn)在緯書的篇幅比經(jīng)書還多,神啟的義理更加繁瑣(體制冗長,義理繁瑣)。此“緯”偽之二。有符命從天而降,它被稱作符讖。而且其篇幅達八十一篇之多,都托名是孔子所作。這就好比唐堯創(chuàng)造了綠圖,姬昌制作了丹書一樣是不真實的(敘事虛假)。此“緯”偽之三。商周以前,圖讖頻繁出現(xiàn);可是直到春秋末期,各種經(jīng)書方才完備?!跋染暫蠼?jīng)”,這種現(xiàn)象在體制上是與織布時的先經(jīng)后緯的原理相違背的(體制失序)。此“緯”偽之四。劉勰撮取“緯”之為偽的犖犖四端,顯示出“經(jīng)”與“緯”的對比主要是在風格、義理、敘事和體制等方面的對比,亦即文體的基本結構的對比。“緯”偽在體,已是鐵證如山。通過“經(jīng)”與“緯”在文體基本結構上的種種表現(xiàn)的比較或?qū)Ρ?劉勰全面而深刻地論證了“緯”偽在體。那么,“緯”體又為什么會變偽呢?3.“方技之士”“符命”是“緯”的真實流變的根源劉勰首先推原“河圖”的出現(xiàn)??疾臁皥D”的出現(xiàn),應該是偉大而美好的天命的顯示。此事只是向圣人昭示祥瑞,而不是以義理來配合經(jīng)書。圣人孔子的喟嘆就充分地說明了“河圖”出現(xiàn)的真實可信。這種“圖”(河圖,唐寫本作“綠圖”)也叫“圖緯”(“榮河溫洛,是孕圖緯”),是一種廣義之“緯”。由于劉勰拳拳服膺于孔子,而孔子有“河圖”之嘆,所以他堅信他所推原的“圖”是正確的。其次敘說“緯”的流變。其一,從前康王就把“河圖”陳列在東廂房里,于此可見歷代君王都把前代流傳下來的“符命”視為珍寶而秘藏??鬃又皇窃凇渡袝ゎ櫭防镎鎸嵉財浟诉@件事而已?!昂訄D”已經(jīng)在孔子的筆下變成了“符命”,這就為方技之士偽造“河圖”、托名孔子埋下了伏筆。其二,于是方技之士就在這經(jīng)書上面附加種種詭詐之術,有的論說陰陽,有的敘說災異,比如“鳥鳴似語,蟲葉成字”等等。而記載這一類事情的讖緯之書竟然越來越多,而且都托名是孔子所作。其實經(jīng)過博通之儒的探討核實,這種弄虛作假的現(xiàn)象是從哀、平二帝時期開始的。只是這樣一來,真正的“河圖”與偽造的“河圖”就魚目混雜、真假難辨了。這里的讖緯之書就是廣義之“緯”,與前面“緯”的產(chǎn)生接上了榫頭。其三,到了東漢時期,漢光武劉秀就對這種廣義之“緯”虔誠信服。上行下效,風教所及,學習和講說這種讖緯之書的人就摩肩接踵、比比皆是。比如“沛獻集緯以通經(jīng),曹褒選讖以定禮”。這種離經(jīng)叛道的做法,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物極必反,讖緯亦然。所以就有象桓譚、尹敏、張衡、荀悅等這樣博學練達的學者們挺身而出,精準有力地揭發(fā)和批駁這種讖緯之書的虛偽、虛假、荒謬和怪誕。劉勰通過敘說這廣義之“緯”的由真變假的流變過程:圖(河圖)→經(jīng)書里的符命→讖緯,深刻地揭示了“緯”體變媳之因:一是方技之士造假;二是統(tǒng)治者篤信。既然“緯”體已經(jīng)變偽,那么緯書是否就應該被完全廢棄了呢?(二)文與經(jīng)的關系雖然“緯”體變偽已是板上釘釘、確鑿無疑之事,但是劉勰又從“文”的角度敘說緯書中的“羲農(nóng)軒白皋之源,山瀆鐘律之要,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同威信達技術(山東)有限責任公司招聘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五單元 信息獲取與交流 第16課 網(wǎng)上獲取信息 三、網(wǎng)上讀書》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 2025至2030年中國板框式濾油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學會記事》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第五章問題研究 如何看待我國西北地區(qū)城市引進歐洲冷季型草坪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 2025至2030年中國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挖裝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太陽能熱電聯(lián)產(chǎn)項目管理與組織結構
- 2025至2030年中國折臂式升降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廊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中東》地圖填圖專練
- 2024年江蘇蘇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工商聯(lián)業(yè)務工作培訓
- 商業(yè)街消防安全培訓
- 湖北省曾都區(qū)烏鴉山礦區(qū)建筑用輝綠巖礦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利用與生態(tài)復綠方案
- 2024年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通信類題庫附答案【黃金題型】
- 2024年新改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精編版)
- 初二主題班會課件《珍愛生命注意安全》
- 龍門銑床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培訓
- 孕產(chǎn)婦艾梅乙健康宣教
- 繼承創(chuàng)新 課件-2023-2024學年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中國書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