軀干骨實驗課-_第1頁
軀干骨實驗課-_第2頁
軀干骨實驗課-_第3頁
軀干骨實驗課-_第4頁
軀干骨實驗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軀干骨暨南大學醫(yī)學院解剖學教研室沈偉哉教授2023/12/71解剖學學習方法以《教學大綱》為準勤動腦、勤動手、勤動眼借助教科書、圖譜、參考書多觀察標本、模型、掛圖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有問題多請教老師、請教同學盡快適應解剖學教學模式:大班與小班相結合、課本與實物相結合講解與討論相結合、動腦與動手相結合

2023/12/72緒論的主要內容解剖學姿勢方位術語、3面3軸骨的分類特點骨的構造2023/12/73全身骨的組成中軸骨:顱骨29塊軀干骨:椎骨24頸7,胸12,腰5骶骨1尾骨1胸骨1肋24

四肢骨:上肢骨64下肢骨622023/12/74椎骨的一般形態(tài)不規(guī)則骨包括

椎體:前方短圓柱形

椎弓:后方呈板狀椎體和椎弓共同圍成椎孔,各部椎孔相連成椎管2023/12/75椎體:扁圓柱形,表層為密質,內部為松質。椎弓:左右對稱,前部縮窄的部分為椎弓根,其上、下緣為椎骨上、下切跡。后部較寬的部分為椎弓板。上、下兩個相鄰椎弓根的椎骨上、下切跡圍成椎間孔,內有脊神經根通過。從椎弓板上發(fā)出7個突起:一個棘突,一對橫突,向上的一對上關節(jié)突和向下的一對下關節(jié)突。2023/12/76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頸椎:椎體小,椎孔大。橫突根部有橫突孔,橫突的未端前后各有一結節(jié)。第6頸椎棘突較短,未端分叉。第1頸椎(寰椎):呈環(huán)形,沒有椎體、棘突和關節(jié)突,由前弓、后弓和兩個側塊構。第2頸椎(樞椎):由椎體向上伸出一齒突第7頸椎(隆椎):棘突長,末端不分叉。2023/12/77胸椎:椎體呈心形,在椎體的后外側上、下緣各有一半圓形肋凹。橫突未端前面有橫突肋凹。棘突細長向后下方傾斜,彼此掩蓋成疊瓦狀。腰椎:椎體大,椎弓發(fā)達,棘突呈板狀,水平伸向后。2023/12/79骶骨:由5個骶椎愈合而成,呈倒置的三角形。底向上,底的前緣中份向前突,稱岬。骶骨前面光滑微凹,有4對骶前孔。背面隆凸粗糙,有4對骶后孔。骶骨側面有耳狀面與髂骨耳狀面相關節(jié)。

由骶椎椎孔連接成骶管。骶管向下開口于骶骨背面下部的骶管裂孔,裂孔兩側向下的突起稱骶角。2023/12/710肋:由肋骨和肋軟骨組成,共12對。上7對肋骨的前端借助軟骨連于胸骨,稱真肋。第8-10對肋骨的前端借助軟骨連于上位軟骨,形成肋弓,稱假肋。第11、12對肋前端游離,稱浮肋。2023/12/711肋骨分體和前、后兩端后端膨大叫肋頭,與胸椎體上的肋凹相關節(jié)。肋頭后外方有肋結節(jié),其上有關節(jié)面,與橫突肋凹相關節(jié)。肋體分上、下緣和內、外面。內面下緣處一淺溝稱肋溝,體的后份急轉處稱肋角。肋骨前端接肋軟骨2023/12/712胸骨屬于扁骨,自上而下分為胸骨柄、胸骨體和劍突三部分。胸骨柄上緣有頸靜脈切跡。柄和體連結處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稱胸骨角,兩側連第2肋軟骨。胸椎、肋、胸骨和它們之間的骨連結共同構成胸廓。2023/12/713椎骨特點歌訣椎骨外形不規(guī)范,各有特點記心間;頸椎體小棘發(fā)叉,橫突有孔很明顯;胸椎兩側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點體積大,棘突后伸寬又扁。2023/12/714重點掌握內容掌握軀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