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藝術教育論》2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藝術教育論》2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藝術教育論》2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藝術教育論》2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藝術教育論》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藝術教育論

郭聲健著第二章中小學藝術教育應加強藝術欣賞第一節(jié)關于中小學藝術教學內(nèi)容的爭議

人們通常把中小學藝術教學內(nèi)容歸納為:藝術知識技能、藝術欣賞、藝術表現(xiàn)。目前我國中小學藝術教育中教學內(nèi)容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在藝術教育較為薄弱的農(nóng)村,大多是一種原始的、簡易的藝術課教學,教唱一首歌,或畫一幅畫;二是在藝術教育比較發(fā)達的城市地區(qū),又將教學重點放在藝術知識技能教學上,將藝術知識技能的掌握當作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直接目標。關于知識技能教學方面的問題:第一,藝術知識技能教學在中小學藝術教育中片面地受到了重視,有的甚至把藝術課等同于藝術知識技能的傳授與訓練,掌握藝術知識技能成為了藝術教學的主要目的。第二,藝術知識技能的傳授與訓練又沒有突出藝術學科的特點,主要采用簡單模仿、重復操練、甚至死記硬背的方面,而不著重于在學生參與的藝術活動之中結合著進行教學。第三,上述兩方面問題的后果是,可能獲得外表上的成功,但這種成功往往是以犧牲一大部分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的機會,以及是使用權學生對藝術失去興趣為代價的。導致中小學藝術教學變成了單純的藝術知識技能教學的原因:首先是歷史原因:我國古老的藝術教育就以師徒傳授的教習方式為主;本世紀初學歐美“唱歌為中心,學習讀譜法”;新中國成立后轉學蘇聯(lián),繼續(xù)學習其技藝學習模式。其次是受教育大環(huán)境影響: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習為應試。再次是社會大背景:音樂特長生的培養(yǎng)。最后是受藝術教師教育素質(zhì)不高所造成的。第二節(jié)藝術知識技能教學的地位與途徑一、藝術知識技能教學在中小學藝術教育中的地位中小學藝術教育必須包括藝術知識技能教學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正像穆塞爾所說的,“如果說我們沒有它也行,就是否認我們正在開車的路上實際存在著的一堵石墻”。

什么是藝術知識技能?包括兩個方面:就藝術品的角度而言,它是藝術品的構成要素;就藝術活動的角度而言,是藝術能力的一個方面。藝術知識技能教學在中小學藝術教育中應該處在何種位置?其一是最基本的藝術知識技能;其二是整個中小學藝術教學的基礎;其三不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最終或主要目的。

中小學藝術教育中的藝術知識技能指什么?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素質(zhì)為目的,以中小學生現(xiàn)有的藝術審美水平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依據(jù)所選擇編排的藝術知識技能。目前藝術教學中知識與技能內(nèi)容特點:難、多、深。藝術知識與技能學習的重要性:藝術知識技能教學在整個中小學藝術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它是中小學藝術教學的基礎,中不小學藝術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之一。它為學生參與藝術欣賞和表現(xiàn)活動提供了必需的藝術知識技能條件。不掌握最基本的藝術知識技能,學生就難以進行藝術審美活動,特別是不可能自如地進行較高層次的藝術欣賞和表現(xiàn)活動。學生參與藝術欣賞活動以及藝術欣賞能力的提高,學生參與藝術表現(xiàn)活動以及藝術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能力的提高,都有賴于一定的藝術知識技能教學。

馬克思說: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意義也不大。

豐子愷:凡音樂鑒賞力的養(yǎng)成,最初須自己練習唱奏,則基礎鞏固。浜野政雄:如果不使學生通過練習提高技術,就不可能使他們體驗到優(yōu)秀的音樂美。技術的練習是重要的,是為獲得音樂體驗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必須在學習指導中確立技術位置。

郭聲?。喝绻皇窃诤筇斓慕逃姓莆樟俗罨镜囊魳分R技能,那么,一個人所聽到的就可能僅僅是音響而不是音樂,他也就難以進行較高層次的音樂欣賞活動,靈敏的耳朵也難以生成。藝術知識技能在中小學各學段的區(qū)別:小學低年級:小學生的藝術興趣與愛好的產(chǎn)生是建立在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和充分自由地表現(xiàn)的基礎之上的,此時應該多給孩子們機會,使他們盡可能地接觸藝術,通過藝術表現(xiàn)自我,并從中獲得愉悅,培養(yǎng)對藝術的感情。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愛好趨于穩(wěn)定。學生對藝術知識和技能技巧也容易產(chǎn)生較強的探究心理和學習沖動,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心理準備,在藝術知識技能的學習與訓練過程中,他們有可能始終保持對藝術的濃厚興趣和愛好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和保護。高中階段:高中階段的藝術教學既要注重于藝術作品的鑒賞,同時又要注意激發(fā)學生憑借藝術媒介來表達自身的感受,藝術知識技能教學不應再占太大比重,藝術知識技能的內(nèi)容主要也應該是這一階段的藝術欣賞和表現(xiàn)所需要的,特別是那些專門的藝術欣賞與表現(xiàn)方面的知識技能。德國教育家洪堡論普通教育的有用藝術技能:普通教育與專門教育是受不同原則指導的。普通教育應當是使各種能力,即人本身,增強起來,純潔起來,并得以調(diào)節(jié),而專門教育只是使人獲得可用的技能。就普通教育而言,任何知識,任何技能,如果不能通過讓學生全面調(diào)查可以嚴格地列舉出來的各種根源,或者不能夠使他們形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觀點(如教學和美學觀點),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并通過這兩者使他們的智能得到提高的話,這種知識技能是死的和無用的。藝術知識技能教學要把握的度:其一,不能任憑學生想學就學,不學就拉倒;其二,不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削弱學生的藝術興趣;其三,不能以專業(yè)的眼光去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其四,把藝術知識技能的掌握作為階段性目的是可以的,但教師必須始終明確,掌握藝術知識技能不是整個藝術教育的主要目的。對知識與技能教學持批評態(tài)度的教育家:穆塞爾曾把中小學藝術教育注重藝術知識技能教學稱為是“把大車拴在馬前”。蘇霍姆林斯基:音樂教育——這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這首先是培養(yǎng)人。意大利和法國對藝術知識技能教育的處理:學校藝術教育主要是一種藝術文化教育和情操教育,藝術知識技能教育的任務則主要由家庭和校外藝術教育承擔。在中小學,藝術教育以學習藝術史為主要內(nèi)容,目的是豐富學生的藝術文化知識。小學音樂教育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初中則主要引導學生識別音樂流派,了解作曲家及其作品,實際上主要是音樂欣賞;對于造型藝術,更多地是給學生講美術史論,以培養(yǎng)他們的欣賞能力。他們認為:普通學校的藝術教育不是技術教育,而必須注重藝術史論教育,一個人不懂得本國的藝術史和世界藝術史,就不能說他懂得藝術。二、藝術知識技能教學應主要在藝術活動中結合著進行中小學藝術知識技能教學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其一,在活動中結合著進行。其二,學生在興趣中自愿地學習。掌握藝術知識技能不是被作為藝術欣賞和表現(xiàn)的一種手段,并服務于藝術活動的需要,而是被當作了藝術教學的目的,整個教學過程成為了藝術知識技能傳授和訓練的過程。這就使得學生所掌握的那點點藝術知識技能也難以找到“用武之地”,學生甚至不明白掌握了這些東西究竟是為了什么。在學生的藝術欣賞和表現(xiàn)活動中結合著教學藝術知識技能,而不是孤立地進行藝術知識技能的教學,便有可能使藝術知識技能的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和渴求。第三節(jié)中小學藝術教育應加強藝術欣賞一、藝術欣賞教學在中小學藝術教育中的地位

穆塞爾、格連合著《中小學音樂課教學法》:“解決整個技巧問題的正確方法是以欣賞為動機并以欣賞為目的?!薄耙魳方逃闹行氖切蕾p課。假如我們不能創(chuàng)造欣賞課,我們就馬上變成了不過是訓練者,不過是教竅門的教師,而不再是教育工作者了。”“音樂欣賞課可以說是音樂教育中,設法引起兒童對音樂的愛好,并使這種愛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種力量。所以,音樂教育必須建立在音樂欣賞的基礎上。欣賞提供了動力,音樂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培養(yǎng)更好、更深的欣賞能力”高萩保治:作為非語言性交流的一種形式,音樂教育包括欣賞和表現(xiàn)這兩個領域。一方面要培養(yǎng)積極的“主動的音樂性”,能夠唱自己想唱的歌,彈奏自己喜歡的樂器等;另一方面還要培養(yǎng)“音樂的感受性”,能夠感受他人通過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和美感。這是音樂教育的兩個重要基本點。周大風《音樂教育重在熏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以音樂欣賞為主體。雖然也可以有唱歌、奏樂器、講樂理內(nèi)容相穿插,但均須等到學生欣賞后動情時,主動要求表現(xiàn)美的時候才予以進行。

吳斌《要重視欣賞教學》:音樂欣賞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欣賞教學是音樂教育中作為國發(fā)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和基本點。如何提高人們的藝術欣賞水平?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涉及許多方面:首選是離不開大量鑒賞優(yōu)秀作品的實踐;其次離不開熟悉和掌握藝術的基本知識和規(guī)律;其三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其四離不開相應的生活經(jīng)驗與生活閱歷。人的藝術修養(yǎng)只有在具體的藝術欣賞活動中,才能不斷豐富和提高。中小學音樂教育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首先,藝術知識技能教學不能夠像在專業(yè)藝術教育中那樣處于主導地位;其次,學生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僅有賴于學校藝術教育,而且也有賴于學校教育的其他方面;再次,既然藝術欣賞實踐對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最為重要,那么,中小學藝術教育就應當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參與藝術欣賞活動的機會。

中小學藝術教育不光是要為學生將來參與藝術欣賞活動打好基礎,使學生掌握進行藝術欣賞所必需的藝術基本知識技能,與此同時,更要為學生現(xiàn)階段參與藝術欣賞活動提供一切機會。那種以藝術知識技能教學為主的“先苦后甜”式的教學模式,難以讓學生在此時此刻感受到藝術的愉悅。真正的藝術教育不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藝術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擁有藝術,使之在現(xiàn)在就能給學生提供生活理加充實、美好的機會。中小學藝術教育既是一種教育活動,也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而且還應是一種藝術欣賞活動。

藝術欣賞教學不僅可以教學會學生如何欣賞別人的藝術作品,而且還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欣賞自己的藝術表現(xiàn)。可見,藝術欣賞教學也是學生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所需要的。藝術欣賞活動還具有較強的審美育人功能。藝術欣賞,就是人們對藝術形象感受、理解和評判的過程。實際上,藝術欣賞就是人們對藝術作品進行審美再創(chuàng)造,從中獲得藝術審美愉悅的過程。它能有效地培養(yǎng)欣賞者的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想象力等多種良好個性品質(zhì)。

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藝術作品如同一臺發(fā)動機,它把欣賞者潛在的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動起來,欣賞者動員著自身種種內(nèi)在的儲備來進行創(chuàng)造,即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學識、個性、想象力、情感傾向去改造、創(chuàng)造審美形象,使藝術審美對象帶上了獨特的個性創(chuàng)造力印記。藝術作品本身單一的藝術通過欣賞者的再創(chuàng)造,可以生發(fā)出無數(shù)個藝術形象。培養(yǎng)自主性:欣賞者的自主性表現(xiàn)在對欣賞內(nèi)容的選擇上和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上。由于欣賞者在生活經(jīng)驗與性格氣質(zhì)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也有高低之別,特別是各自對藝術作品的心理期待不同,因而,在藝術欣賞中對藝術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和感受便不能不打上欣賞主體的烙印。

培養(yǎng)想象力:麗薩認為,欣賞者個人的聯(lián)想本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藝術作品的內(nèi)容??屏治榈抡J為,我們所傾聽的音樂并不是聽到的聲音,而是由聽者的想象力用各種方式加以修補過的那種聲音,其他藝術也是如此。二、走出藝術欣賞教學的誤區(qū)欣賞教學中的第一個問題:一味地重教師的講解,輕學生自身的感受與體驗。教師講的內(nèi)容包括兩方面,一個是藝術知識技能,一個是與藝術有關的趣聞軼事和藝術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穆塞爾指出:在欣賞教學中,教師應該做的是鼓勵學生對他所聽過和音樂說些什么或寫些什么。而不應該允許或鼓勵學生,甚至要求學生產(chǎn)生主要關于智力分析和知識的口頭反應。因為這樣的話,我們就實際上離開了真正的欣賞和音樂享受了。欣賞教學應強調(diào)的不是內(nèi)容、意義或知識,而完全是審美的感受力。那些知識性和智力的分析可能很快就使學生失去了欣賞的興趣。藝術欣賞不僅僅是一般的娛樂性行為,它的對象應該主要是藝術作品,而不應是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的人或其時代背景。如果我們在藝術欣賞教學中把較多的精力投入到作者或作品的時代背景上,那么,滿足的將會主要是學生的娛樂心理而不是審美需求。真正的藝術欣賞是那種以審美的、而不是那種僅以娛樂的甚至科學的態(tài)度來進行的欣賞。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的精講應該是精講些什么?講解那些能夠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對藝術進行感受和體驗的內(nèi)容,講解藝術形式是如何表現(xiàn)藝術內(nèi)涵的,是如何表現(xiàn)情感的,是如何表現(xiàn)美的。教師講解的重點是藝術的語匯,是藝術這種“有意味的情感形式”,是藝術的意蘊,而不是藝術知識技能,不是趣聞軼事,不是符號翻譯。中小學藝術欣賞教學的目的,主要不是以藝術欣賞為途徑來教學藝術知識技能,不是讓學生通曉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知識,也不是要學生熟記所欣賞的藝術作品,而是通過對優(yōu)秀藝術作品的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對藝術能有深層次的感受和理解,并獲得藝術審美的愉悅體驗,進而達到審美育人的目的。只注重傳授藝術知識技能、講解趣聞軼事的音樂欣賞教學,顯然是一種如雷默所指的“魂不附體”的藝術欣賞。任何造型藝術都有三方面的審美要素:形式要素、情感要素、意蘊美。茹娜娜老師認為:音樂欣賞教學的基本點是“感”字,即通過學生聽(感受、記憶)、想(聯(lián)想、想象)、講、論(分析)等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樂感,教師提問和講解的目的只是為了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和體驗音樂。茹老師設計的管弦樂曲《卡門序曲》(高一)第一遍欣賞。設問:今天我們欣賞的是一首世界名曲,但我不準備出示標題,讓同學們充分感受,體驗音樂給我們的第一遍鮮明的印象。有什么感受?樂曲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情緒和氣氛?你覺得它像表現(xiàn)了什么?第二遍欣賞。設問:音樂中出現(xiàn)了幾個主題?每個主題基本屬于什么情緒?第三遍欣賞。設問:這三個音樂主題在作品中是怎樣排列、組合在一起的,請說出或寫出主題反復的結構。第四遍欣賞??偨Y性的、完整性的欣賞。

作者評課:這堂音樂欣賞課,教師講解不多,而且講解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所提出的問題而展開的,講解的目的是為了啟發(fā)與引導學生更好地對樂曲進行感受與體驗,整堂課的中心是學生。無疑這是一堂真正的、成功的音樂課。第二個突出問題:教學過程一味強調(diào)靜,而忽視必要的動。這一問題表現(xiàn)為如下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整堂藝術課缺乏必要的教師指導,一味地讓學生自己靜靜地去聽音樂。另一種情況是教師講解過多,學生被動地聽講。如何理解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靜”?在藝術欣賞過程中,有一種靜是一種欣賞者尚未進入角色的靜,這種靜往往發(fā)生在藝術審美素質(zhì)比較低的人身上,表面和內(nèi)心都是靜的,沒有對藝術產(chǎn)生反應。另一種靜則是一種欣賞者已經(jīng)進入了角色的靜,即表面上表現(xiàn)為一種安靜的狀態(tài),內(nèi)心卻保持著一種震撼,對藝術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這種靜較多地發(fā)生在藝術審美素質(zhì)比較高的人身上。音樂欣賞教學中為什么要強調(diào)動、靜結合?

學生在藝術欣賞過程中可以靜中有動,并且也需要動交融,學生在欣賞過后更是需要通過一定形式的動,將自己所獲得的審美體驗充分表達出來。欣賞教學不能一味地強調(diào)靜的方式,而應該重視學生對欣賞活動的主動參與和投入,以及欣賞過后的積極反饋。這一點也是符合中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審美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有關研究認為,具有一定藝術修養(yǎng)的成人,在欣賞藝術時,可以通過無外顯行為的內(nèi)部操作來設置期待和獲取期待的滿足,而缺少藝術經(jīng)驗的兒童只能更多地通過可見的外部操作來產(chǎn)生期待和追求期待的滿足。教師應幫助學生充分利用他們所能利用的感知通道來對藝術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探究,而不是機械地局限于靜聽。陳蓓蕾老師的欣賞教學法:她把音樂欣賞教學歸納為導、聽、動三個方面。陳老師認為,教師的誘導是學生進行欣賞的前提,根據(jù)音樂形象的特點,不同樂曲應有不同的導入方法,以激發(fā)學生傾聽音樂的的欲望?!皩А钡姆椒òǎ簝焊琛⒐适?、畫面、設問、樂曲主旋律、律動等等。“聽”是音樂欣賞的主體部分,主要是學生自己聽,教師可以適當講解,但要精講,同時不要以老師的想象代替老師的想象,要重感受、重理解?!皠印笔顷惱蠋熥顬閺娬{(diào)的一個方面,她認為,欣賞必須由感而動,動是為了讓學生參與、創(chuàng)造,所以每次“聽”都要給孩子“動”的機會,這“動”包含了動口、動腦、動手、動腳、動體態(tài),而最重要的是動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