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技術操作規(guī)范_第1頁
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技術操作規(guī)范_第2頁
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技術操作規(guī)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技術操作規(guī)范常用Swan-Ganz熱稀釋球囊漂浮導管。這類導管頂端有1個可充氣的氣囊。充氣后,能順血流攜帶導管通過右心進入肺動脈。根據不同臨床需要,可選用2?5腔導管。通常便用較多的是4腔導管。其中1個管腔開口于遠端,用于監(jiān)測肺動脈壓和肺動脈楔壓;第2個腔開口于近端恰當部位,可測量右心房壓;第3個腔開口于腔靜脈入口,用于測定中心靜脈壓;第4個腔為與遠端熱敏電阻相連接的導線,可計算心排血量?!具m應證】1.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室間隔穿孔或二尖瓣關閉不全;2.鑒別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腫;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4.急性巨大肺栓塞;5.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嚴重心力衰竭、低排綜合征或休克;6.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反復發(fā)作的心絞痛,梗死后心絞痛;7.多臟器功能不全的重癥病人;8.應用擴容、血管擴張藥、心肌收縮藥、血管收縮藥物的監(jiān)測和處理;9.心臟大血管手術病人;10.外傷病人的液體療法?!窘勺C】1.對肝素過敏者;2.膿毒敗血癥病人、高凝狀態(tài)、進行抗凝治療或最近曾行溶栓治療者;3.急性或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4.活動性風濕病、心肌炎;5.近期有肺動脈栓塞者;6.嚴重肝、腎損害,且有出血傾向者;7.嚴重排異性病人?!静僮鞣椒俺绦颉?1.在無菌條件下行鎖骨下或頸內靜脈穿刺插管,將導管輕輕前送,在抵達上腔靜脈時部分充盈氣囊。2.導管抵達右心房后,將氣囊充盈為0.8?1.0ml,可記錄到右心房壓力(RAP)。3.繼續(xù)送導管至右心室可記錄右心室壓力曲線(RVP),連續(xù)前送導管可記錄到肺動脈壓(PAP)曲線。4.繼續(xù)前送導管至不能再前進時,可測得肺小動脈楔壓(PAWP)。放氣后退出1?2cm,即獲得肺動脈壓(PAP)曲線。5.插管成功后,將通向肺動脈與右心房的管腔、肝素沖洗裝置管腔與沖洗用5ml注射器,分別與三通活塞管連接,再與壓力監(jiān)護儀上的傳感器連接。然后,將可充氣的帶囊管腔(供測楔壓用)與1ml注射器相連;測量心排血量的管腔和心排血量儀器相連。6.需要測定血流動力學各項數據時,可通過三通活塞各個開關進行調節(jié)。【注意事項】1.一切操作均應嚴格遵守無菌原則。2.每次測壓前應檢査壓力監(jiān)護儀是否水平放置,注意壓力定標是否合適。監(jiān)護儀的零點位置是否準確。3.持續(xù)監(jiān)測時,導管頂端最好在肺動脈內。不測壓時,導管氣囊應處于放氣狀態(tài)。需記錄肺小動脈禊壓時,須向氣囊內充氣,盡量縮短嵌入時間(應在2?3min以內),以防止肺梗死的發(fā)生。4.要加強心電監(jiān)護,防止心律失常,一旦發(fā)生,應緩慢移動(退或進)或輕輕轉動導管,或放氣后退出15?20cm,待心律失常緩解后再重新推進。5.向氣囊內充氣要適量,防止發(fā)生氣囊破裂而形成氣栓。6.測壓持續(xù)時間一般為72h。7.拔管后,局部加壓包扎2?4h。拔管后24h內應繼續(xù)監(jiān)測血壓、脈搏、滲血等。8.插管成功后,各連接部位要緊密固定,防止脫開出血。9.測壓期間,嚴防氣體竄入。測壓后應記錄生命體征。10.保持導管通暢,肝素沖洗液應持續(xù)點滴沖洗。11.應經常檢査肢體末梢循環(huán)情況,有無膚色、脈搏、毛細血管充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