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教案錦集八篇_第1頁
力的教案錦集八篇_第2頁
力的教案錦集八篇_第3頁
力的教案錦集八篇_第4頁
力的教案錦集八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力的教案錦集八篇力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認真傾聽故事,能夠初步感受故事人物的情緒和心理活動,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2.在交流的過程中有長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知道面臨新環(huán)境時會有許多人、許多辦法來幫助自己。

教學準備

物質(zhì)準備:圖畫書,“伊比伊比”伴奏音樂。

場地準備:幼兒圍坐,有進行音樂游戲活動的空間。

教學過程

1.通過與幼兒交流并引導觀察小阿力的不同表情,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

(1)結(jié)合幼兒的實際體驗進行簡單交流。

提問:你們愿意上學嗎?要上學了,你們是什么心情?

(2)單獨出示小阿力兩種表情對比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

①觀察開心的表情。

提問:小阿力要上學了,他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觀察不開心的表情,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小阿力不開心的原因。

提問:

離上學的時間越來越近,小阿力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們想的是不是和小阿力想的一樣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本《小阿力的大學?!?。

2.通過閱讀故事的前半段(從故事開始到“乘著風飛上了天”),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線索,感受故事人物的情緒和心理活動。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認真傾聽。

(2)引導幼兒對重點畫面(小阿力是怎樣照顧小鳥的4幅畫面)進行仔細觀察。

提問:

他為什么要拿著盒子跑過來?

為什么小鳥的心怦怦地跳,小阿力是怎么做的?

小阿力為什么輕聲跟小鳥說?

小阿力和小鳥說話時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鳥很害怕,給它東西它也不吃,你們覺得小鳥有點像故事里的誰?

(3)共同關(guān)注重點畫面(小阿力把小鳥放走了的對開畫面),進行討論、交流。

提問:

小鳥飛走了,它的心情怎樣?

小阿力的心情又會是怎樣的呢?

3.結(jié)合故事中小阿力的感受,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在即將上學時的感受。

提問:我們小朋友也即將面臨小學這個新環(huán)境,聽完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與想法?

4.閱讀講述后半段故事,知道有許多人會幫助自己面臨新環(huán)境。

指導語:小阿力真的上學了,學校是不是真的像他想的那樣呢?他在碰到困難時是怎么解決的?有誰幫助了他?我們接著來讀書。

(1)繼續(xù)閱讀故事。

(2)引導幼兒觀察重點畫面交流。

提問:

小阿力的大學校都有什么地方?

小阿力在學校里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請幼兒重點觀察小阿力第一天在學校的畫面)

(3)教師講完故事,引導幼兒交流。

提問:

小阿力在學校的生活開心嗎?學校是像他想的那樣令人害怕嗎?

都有誰幫助了小阿力?

媽媽是怎么幫助他的?老師是怎么幫助他的'?小伙伴是怎么做的?

5.教師整體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知道面臨新環(huán)境時自己也可以幫助自己,激發(fā)幼兒長大的自豪感。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指導語:在這個故事中,為什么寫了許多小阿力救助小麻雀的事?

教師小結(jié):在面臨新環(huán)境時,我們會緊張、會害怕,但一定要放心,因為有許多人會幫助你;同時,我們也可以自己幫助自己建立信心,就像小阿力一樣,會交到許多新朋友的。

6.交流討論:我們?nèi)绾蝸磉m應(yīng)新環(huán)境?

(1)指導語:我們都會遇到面臨新環(huán)境的時候,除了有很多人可以幫助我們,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呢?

(引導幼兒交流時,可以適時地把這些方法用孩子看得懂的方法記錄下來,并進行一定的分類整理。)

提問:

面臨一個新環(huán)境,我們以什么樣的心情去對待?

面臨一個新環(huán)境,如果有困難,我們可以找哪些人幫助?

面臨一個新環(huán)境,我們怎樣找人幫助我們?怎樣去交流?

還有哪些方法來幫助我們?

7.音樂游戲“伊比伊比”,引導幼兒感受在更換不同伙伴游戲時的快樂。

(1)介紹游戲玩法,學習簡單的動作。

全體小朋友聽音樂前奏,自由找到一個朋友拉手做好準備,根據(jù)歌詞做相應(yīng)的動作;在第二遍音樂前奏時更換伙伴,再一次游戲;游戲可以反復進行,教師引導幼兒盡量更換自己不太熟悉的伙伴。

(2)跟著音樂,全體小朋友一起表演。

力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物體顏色、形狀的特征尋找排序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學習按要求整理操作材料。

活動準備:

1、粘貼有大小相同紅綠間隔排序圓形紙片的卡片一張。

2、粘貼有顏色相同方形、三角形間隔排序圓形紙片的卡片一張。

3、每人學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1、卡片上有什么?

2、它們是怎樣排列的?紅圓片—綠圓片—紅圓片—綠圓片┉┉方形—圓形—方形—圓形┉┉

二、制作彩帶

1、提出制作的要求

2、分組活動:

①一組幼兒做紅綠圓形間隔排序的彩帶,另一組幼兒做有顏色相同方形、三角形間隔排序彩帶。②兩組幼兒交換進行③指導個別幼兒學會間隔排序粘貼圖形④鼓勵能力強的幼兒進行3個物體的間隔排序。三、展示幼兒作品1、教師的示范與幼兒的操作材料應(yīng)不一樣,教師的范例可換成其它顏色或形狀,只做圖示這樣幼兒就有推理能力的發(fā)散。2、幼兒能觀察出以排好的排序規(guī)律,但不了解實質(zhì),對3個物體間隔排序較困難??捎闷渌鼉?nèi)容的范例作暗示。

實施者:

小班活動設(shè)計方案(集體)

主題名稱我發(fā)現(xiàn),我奇怪實施日期04.4.19設(shè)計者王曉蕻

活動內(nèi)容藝術(shù)活動:染花布調(diào)整

活動目標:1、嘗試印染畫,體驗印染的樂趣。2、學習用宣紙蘸色進行印染的技能。3、感受色彩的美,發(fā)現(xiàn)顏色相互混合后會產(chǎn)生變化。

活動準備:1、紅、黃、藍三色顏料若干。2、宣紙若干,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一、自由探索印染,發(fā)現(xiàn)宣紙吸水的奧秘;1、介紹宣紙:a、看,這是什么?b、它和我們平時見過的紙有什么不一樣?2、了解操作方法。3、自由探索4、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a、你是怎么玩的?b、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二、印花布1、教師示范印染宣紙2、提出操作要求。3、幼兒印染。a、幼兒印染,教師指導。b、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印染。c、教師隨機根據(jù)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顏色互相混合后會產(chǎn)生變化。三、展示作品打開宣紙也是一個較難的步驟,也應(yīng)有相應(yīng)的要求。第二大點中的“c”點由于操作中不明顯,故很難達到這個要求,還是放到其它的玩色活動中較好。

實施者:

小班活動設(shè)計方案(集體)

主題名稱蟲蟲樂園實施日期04.6、29設(shè)計者王曉蕻

活動內(nèi)容語言活動:螞蟻飛上天調(diào)整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圖書了解圖中人物表情變化,感受、理解圖片內(nèi)容。2、學會用完整話描述圖書主要內(nèi)容,懂得在別人困難時應(yīng)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螞蟻飛上天》圖書幼兒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一、出示螞蟻圖片引起幼兒興趣:1、圖片上有誰?2、小螞蟻有什么本領(lǐng)?3、你聽過螞蟻飛上天嗎?螞蟻是怎么飛上天的呢,看了這本書你就會明白。二、幼兒自由翻閱圖書:1、要求幼兒用正確方法翻閱圖書。2、初步了解圖書內(nèi)容。三、閱讀討論:1、小螞蟻抬頭看什么?2、它心理怎么想?3、發(fā)生了什么特別愉快的'事?4、你從哪里看出來的?5、小螞蟻飛呀飛,發(fā)現(xiàn)了誰?6、小蝴蝶為什么哭?小螞蟻該做些什么?7、小螞蟻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要怎么做?四、討論主題:1、提問:你們喜歡小螞蟻嗎?為什么?2、小結(jié):蒲公英使小螞蟻實現(xiàn)了會飛的夢想,但小螞蟻為了幫助翅膀受傷的蝴蝶,把蒲公英給了蝴蝶,使蝴蝶重新飛上了藍天,小螞蟻是個關(guān)心別人的好孩子。3、如果你看到同伴有了困難,你會怎么做?

實施者:

小班活動設(shè)計方案(集體)

主題名稱清潔寶寶實施日期5、25設(shè)計者王曉蕻

活動內(nèi)容健康活動:難受的大拇指調(diào)整

活動目標:1、知道吮手指是一種壞習慣,會影響身體健康。2、能克服吸吮手指的不良習慣。3、了解手的用處,并懂得經(jīng)常洗手,保持手的干凈。

活動準備:制作痛苦和高興表情的、相同服飾的大拇指紙偶各一個。

活動過程:一、出示痛苦表情的指偶,引起幼兒興趣:1、教師以紙偶口吻自述:我叫大拇指,本來和其他手指一樣長得直直的,又有勁又漂亮,現(xiàn)在我病了,病得很厲害。因為我的主人總把我放在嘴里吸呀吸,有時還用牙齒咬我,我就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多難看呀!皺巴巴的、光禿禿的,做起事來也不方便了,我真難受呀!2、談話:大拇指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這樣做好不好?我們怎么樣幫助大拇指?二、師幼討論:1、手指有什么用?為什么不能吸吮大拇指?2、當你看到別的小朋友吸吮手指時你怎么辦?三、出示高興表情的手指。1、猜一猜,現(xiàn)在大拇指為什么笑了?2、講師大拇指現(xiàn)在的待遇和感受。(小朋友好,現(xiàn)在我可高興了,我的主人再也不咬我了,而且還經(jīng)常幫我洗澡,瞧我多干凈、多漂亮呀!四、互相看看小手,說說自己的手指是否漂亮、干凈。

實施者:

小班活動設(shè)計方案(集體)

主題名稱圖形碰碰樂實施日期6、8設(shè)計者王曉蕻

活動內(nèi)容語言活動:仿編兒歌《圓、圓、圓》調(diào)整

活動目標:1、能根據(jù)原有兒歌格式替換兒歌中圓形物體,仿編出新的兒歌。2、進一步感知圓形物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yīng)用。

活動準備:1、在日?;顒又幸龑в變赫艺铱纯锤嗟膱A形物體。2、幼兒已初步學會兒歌。3、常見圓形物體圖標若干,《圓圓圓》兒歌的符號圖例。

活動過程:一、朗誦兒歌,激發(fā)興趣1、出示《圓圓圓》兒歌的符號圖例:看,圖上有什么?2、你能把它變成一首兒歌嗎?3、請個別幼兒朗誦兒歌《圓、圓、圓》。4、集體朗誦。二、仿編兒歌1、提問: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呢?2、幼兒每說出一樣圓形物體教師立即出示該物品的圖標,覆蓋原有兒歌圖標(每五個組成一首新的兒歌)3、集體朗誦新編兒歌,體驗共同仿編兒歌的快樂。三、朗誦仿編兒歌1、展示仿編的圖標,請幼兒朗誦。2、集體朗誦創(chuàng)編的兒歌。3、反復創(chuàng)編四、延伸幼兒在家中尋找圓形物體繼續(xù)仿編兒歌,請家長記錄后,帶回園與同伴交流。

實施者:

小班活動設(shè)計方案(集體)

主題名稱圖形碰碰樂實施日期6、15設(shè)計者王曉蕻

活動內(nèi)容語言活動:方臉盤和圓臉蛋調(diào)整

活動目標:1、對生活中圓形和方形物體感興趣。2、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和情節(jié),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jié)合的物體。3、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如:**是**形狀的。

活動準備:1、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各一張。2、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一、激發(fā)興趣:出示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圖片,引導幼兒欣賞人物,并為人物取名。二、引發(fā)思考:1、方臉公公喜歡什么形狀的物體?2、圓臉婆婆喜歡什么形狀的物體?3、有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進行了找圓形和方形物體比賽,到底誰贏呢?讓我們來聽故事吧!三、完整講述故事:1、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第一遍。提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找到了哪些東西?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提問:桌子、錄音機是什么形狀的?果汁瓶、門是什么形狀的?3、小結(jié):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四、延伸:課后請幼兒尋找哪些東西是圓形和方形的,哪些東西是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分也分不開的。

力的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探究目標:

1、能用實驗的方法探究物體下落的原因。

2、能獨立設(shè)計記錄圖表。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能體會到通過多次實驗得出結(jié)論的重要性。

2、能與同學合作完成實驗任務(wù)。

知識性目標:

1、能夠通過實例體驗常見的各種力。

2、能通過實驗證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用自己的話解釋物體下落的原因。STSE目標:能舉出各種力在生活中應(yīng)用的更多實例。

二、教學重點:自主、合作探究物體下落的原因。三、教學難點:認識地球引力這種直接作用物體上的力。四、教法:談話、討論、合作、引導、評價五、學法:討論、合作、探究、自學、交流

六、教學準備:乒乓球、燒杯、水、木片、松緊帶等物品12份;記錄單12份;課件

七、教學過程:(一)、激情引入,尋找常見力。師:同學們,今天我和你們將繼續(xù)走進《奪寶之旅》,一起成為生:奪寶奇兵。師:為了奪到寶物,我們看看今天我們將要解決哪些有趣的問題呢?出示課件?。ㄕn件)師:啊,問題出現(xiàn)了,看樣子我們有麻煩了?好,下面我們就小組討論討論如何利用這些給定的事物尋找各式各樣的力呢?找出一個力,記在寶盒鑰匙上一上。注意組長要組織好,人人都想辦法啊,邊商量邊實驗!小組開始實驗,記錄。師:我看有的同學連書包都利用上了,可為用心良苦啊。哪個小組談?wù)勀阊芯康那闆r!在說的時候盡量以“我是這樣研究的……這個力叫……”形式說嗎?生:我是這樣研究的,把……,這個力叫彈力。生:我是這樣研究的,把……,這個力叫吸力。師:吸力!這個名字起的不錯。我也給他起個名字叫地球引力,行嘛!生:我是這樣研究的,把……,這個力叫摩擦力。生:我是這樣研究的,把……,這個力叫壓力。……師:還真多,同學們細致又認真。找出了這么多的力,可以看出力的家庭成員還真不少啊。你們能舉出這些力的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實例嗎?請小組一起完成寶盒鑰匙的第二項,但這次要求我們自己設(shè)計一個表格,把每種力與實例填進去!時間5分鐘。來吧?。ㄕn件)師:談?wù)勑袉??生談實例。師:看樣子力與我們的關(guān)系怎么樣呢?生:非常密切,離不了。師:哈,那你們想想,這么多力太亂了,能分一分類嗎?分成兩類,想想你們剛才先實驗的情景!生:可以把壓力、摩擦力、壓力……分為一類,還可以把地球引力,磁力分成一類。師:很棒!那這是按什么分的?生:都是人給的力,另一個是地球或其他人給的。師:是啊,人給力的時候都是怎樣的?地球或其他的物體給力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呢?生:人給力的`時候都挨著物體,而地球引力卻沒有。師:VERYGOOD。

(二)、探究重力。師:講到這,我突然想起了一個故事,我們聽聽?師放牛頓與蘋果的故事。師:牛頓也遇到了問題?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問題嗎?生:他是想蘋果為什么落下來呢?師:同意嗎?是啊,為什么呢?這樣行嗎,用你手中的小物體再試幾次,但試的時候注意觀察它是如何運動的?并抓住這個幕后兇手!找出原因。記在寶盒鑰匙三。好開始吧!小組進行實驗,記錄。師:是誰使他們動起來的?生:地球。師:怎么做的?生:給了他們一個吸引力。師:說的有道理,那么想更準備的認識地球引力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呢?生:看課外書,上網(wǎng),向老師,父母請教。師:是啊,那咱們書上的科學在線上就有它的資料,我們里面學學吧,但學后我們要交流感想,對電視中的小問題進行一下討論,交流。開始吧!生自學科學在線。生交流讀后感。對地球引力加深了認識。

(三)、評價: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奪寶之旅即有趣又有成功感,每個小組的寶盒鑰匙一定能開啟寶盒,得到自己喜愛的寶物。好下節(jié)我們繼續(xù)走進奪寶之旅,尋找科學寶物,因為你們是非常棒的生:奪寶奇兵。師:下課。

力的教案篇4

(一)教材:人教版九年義務(wù)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二)教學要求

1.知道利用浮力使物體上浮、下沉、懸浮或漂浮的原理。

2.知道輪船、氣球、氣艇、潛水艇的浮沉原理。

(三)教具:鐵塊、木塊、廢牙膏皮、玻璃水槽、水、自制潛水艇模型(12-11小實驗)。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浮在水面上的木塊沒入水中部分的體積是50厘米3,它在水面上的體積是25厘米3。求:它受到的浮力多大?它的質(zhì)量多大?木塊的密度是多大?(出示小黑板,并畫有圖12-5示意圖)

要求每個學生在練習本上演算。由一名學生板演。演算完畢,教師講評。

2.物體的浮沉條件是什么?

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下沉,F(xiàn)浮G物;懸浮,F(xiàn)浮=G物。物體漂浮在液面上的條件是:F浮=G物。

追問并演示:實心鐵塊在水中下沉,木塊在水中上浮,試比較鐵和木塊與水密度的關(guān)系。

教師啟發(fā)學生答出:

鐵塊浸沒在水中下沉,

∴F浮<G物,

G排水<G鐵,

ρ水·g·V排<ρ鐵·g·V鐵。

∵鐵塊浸沒水中,V排=V鐵,∴實心鐵塊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鐵塊下沉。

同理可得出,ρ木<ρ水,木塊浸沒于水中,木塊重比它排開的同體積的水重小,木塊在水里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塊重,所以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浮在水面上。

二、進行新課

1.新課引入

提問:實心鐵塊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下沉??煞褡屆芏缺人蟮蔫F塊在水中上浮或漂浮在水面?

啟發(fā)學生回答:輪船是鋼板焊成的,采用空心的辦法,使物體的密度小于水,它就可以浮在水面。

演示:把卷緊的牙膏皮放入水中,放手后可觀察到它下沉??招牡难栏嗥つ芷≡谒嫔?。

小結(jié)并板書:

三、浮力的利用

1.采用“空心”的辦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問:用樹干挖空制成的獨木舟的好處是什么?看課本圖12-9。

答:減小重力,可以多裝貨物,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

2.輪船

①問:輪船為什么能浮在水面?

學生答出:采用了把它做成空心的辦法,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增大浮力,使輪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介紹輪船的大小用排水量表示。

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

以上兩問題、邊講邊板書。

板書:

“2.輪船:

①把密度大于水的鋼鐵制成空心的輪船,使它排開更多的水而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單位是噸?!?/p>

③計算課本P12-8輪船一段中的問題。

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演算,教師講評。

④輪船從河水駛?cè)牒@?,它受到的浮力大小有無改變?它的排水量是否改變?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jié):輪船從河水駛?cè)牒@?,因為它是漂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船重,因此受到的浮力大小不改變。它的排水量也是不變的.。追問:輪船從河水駛?cè)牒@锸歉∑鹨恍┻€是沉下一些?

答:輪船將浮起一些。輪船從河水駛?cè)牒K?,它受到的浮力不變,即排開的河水重和海水重相同。但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因此,輪船排開海水的體積小于它排開河水的體積,所以輪船將浮起一些。

3.潛水艇:

問: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jié)撍聺?、懸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p>

演示:潛水艇小實驗,簡介裝置,進行演示。

看課本圖12-13,圖12-14。重點觀察潛水艇的水艙及水艙中水的多少對潛水艇浮沉的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jié):

“下潛”:向潛水艇水艙中充水,潛水艇逐漸加重,潛水艇重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逐漸潛入水中。

“懸浮”:當水艙中充滿水時,潛水艇重等于浮力,潛水艇可以懸浮在水中。

“浮出水面”:用壓縮空氣將水艙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潛水艇變輕,潛水艇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從而浮出水面。

板書:3.潛水艇: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來實現(xiàn)的。

4.氣球和氣艇:

看課本圖12-15,圖12-16,并閱讀課文。

問:節(jié)日氣球、熱氣球、飛艇,其體內(nèi)充的是什么氣體?這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還是???它為什么能夠升空?

答:節(jié)日氣球或攜帶氣象儀器的高空探測氣球里充的是氫氣或氦氣;熱氣球充的是被燃燒器燒熱而體積膨脹的熱空氣;飛艇中充的是氫氣或氦氣。這些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由于氣球或飛艇的總重小于氣囊排開的空氣重,即重力小于浮力,氣球和飛艇就能上升。當上升到一定高度,由于越高空氣密度越小,它受到的浮力變小,浮力等于重力時,它就不再上升,停留在這個高度。請你想一想,如果這是個載人的帶吊籃的氣球,為了使乘客返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辦法?

板書:4.氣球和飛艇,體內(nèi)充有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氫、氦、熱空氣)。

三、總結(jié)本節(jié)學到的重點知識。

四、布置作業(yè):本節(jié)課文后的練習第1、2、3、4、5題。

力的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第2章第6節(jié)"摩擦力",在學生認識"力""彈力"和"重力"的基礎(chǔ)上,再認識摩擦力?!读x務(wù)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列舉常見的力,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并說明其意義",因此教材呈現(xiàn)很多實例,試圖從摩擦力的產(chǎn)生和摩擦力的方向、作用點、大小及摩擦力的利和弊等方面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摩擦力。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摩擦力有一定的感知,能舉出生活中和摩擦有關(guān)的例子,但認識上還存在不少缺陷,如"怎樣的兩物體間會產(chǎn)生摩擦力""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guān)""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變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并不完全是阻力,有時也是動力"等。所以本課在教學、實驗中要針對這些難點,設(shè)置問題暴露學生認知不足,而后進行概念轉(zhuǎn)化,借此教學策略幫助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摩擦力。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并建構(gòu)滑動摩擦力概念。

2.學生通過列舉生活中滑動摩擦力的現(xiàn)象,進一步認識滑動摩擦力的概念。

3.學生通過探究實驗,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熟悉控制變量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yīng)用。

4.學生通過"假如摩擦力消失了,世界將會變得怎么樣"的問題的思考和想象,理解摩擦力。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摩擦力概念的建構(gòu);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摩擦力概念建構(gòu)及實驗過程中對測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的理解。

五、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體驗感悟,走進"摩擦"

學習任務(wù)1:做一做,想一想。將手掌緊壓在桌面上,并慢慢拖動,使手在桌面上滑動。()你的手掌有什么感覺?用手推一下放在桌面上的木塊,使它運動起來,觀察木塊離開手后運動狀態(tài)有什么變化,并用所學知識解釋這一現(xiàn)象。

設(shè)計意圖:采用學生小組合作方式,在親身體驗基礎(chǔ)上討論、交流、體驗?zāi)Σ亮Φ拇嬖?,感悟摩擦力會在一個物體在另一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chǎn)生,及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等,使對摩擦力這個概念的建構(gòu)有真實的感悟作基礎(chǔ)。

學習任務(wù)2:看一看,想一想。觀察PPT中"在河岸上跑步和在河中跑步"的畫面,談自己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及有何感受。觀察教材第114頁圖3-74,航天器的碎片經(jīng)過大氣層的情境,并嘗試解釋這一現(xiàn)象。

設(shè)計意圖:以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為例,讓學生認識氣體、液體的摩擦,進一步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摩擦,并且體會科學的應(yīng)用價值,激發(fā)對科學的學習興趣。

學習任務(wù)3:摩擦力是生活中常見的力,你能利用手中的鉛筆、橡皮擦、書本等物體來制造摩擦力嗎?

設(shè)計意圖:學生對摩擦的初體驗之后,再通過學生利用身邊的物體,制造摩擦力,使其對摩擦力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說明生活中摩擦是普遍存在的。

【環(huán)節(jié)二】動手實驗,探究"摩擦"

小車在桌面上運動一會兒停下來是由于受到摩擦力,手掌在桌面上拖動,也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作用,那么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呢?

學習任務(wù)4: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相關(guān)。

建立假設(shè)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

建立假設(shè)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器材準備:木塊、鉤碼、彈簧測力計、毛巾、木板。

檢驗假設(shè)1:

(1)控制變量:保持_____不變,______改變。

(2)使小木塊勻速直線運動,記錄此時摩擦力的大小。

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驗假設(shè)2:

(1)控制變量:保持_____不變,_____改變。

(2)使小木塊勻速直線運動,記錄此時摩擦力的大小。

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組實驗結(jié)束后請學生匯報實驗結(jié)果。

設(shè)計意圖: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也是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活動建議"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學生經(jīng)歷這個探究過程,體會實驗設(shè)計中控制變量法的應(yīng)用,并通過實驗觀察、數(shù)據(jù)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針對探究的問題,自己總結(jié)結(jié)論。在這個任務(wù)的完成過程中,讓學生學習實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同時嘗試著解決提出的問題。

【環(huán)節(jié)三】大膽想象,如果沒有"摩擦"

學習任務(wù)5:假如沒有摩擦,我們的世界將會是怎樣的情景?

設(shè)計意圖:課程標準中提出活動建議"討論假如沒有摩擦力的現(xiàn)象".對沒有摩擦的情景的描述既鍛煉了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認識摩擦力的`客觀存在性和摩擦力的意義。

六、教學反思

轉(zhuǎn)變學生學習方式,引領(lǐng)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如何有效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其學會自主學習呢?筆者認為,其著力點應(yīng)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各種條件,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使教師的教"服務(wù)"于學生的學,即創(chuàng)設(shè)一個學習者中心的課堂。在學習者中心的課堂中,教師要密切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和設(shè)計適當?shù)娜蝿?wù),教師要向?qū)W生呈現(xiàn)"剛剛能處理的難題",即足夠的挑戰(zhàn)性以維持參與,但是不要太難,導致學生氣餒。因此,本案例中嘗試"任務(wù)驅(qū)動"教學策略,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的養(yǎng)成,同時達到"還學于生"的良好效果。

1.動手實踐任務(wù),讓學生在體驗、感悟、理解

學生通過親身活動加深對知識的感受與體驗,從而牢固地記憶知識、理解原理、感悟道理,提高學習和遷移能力。任務(wù)1、2、3都是基于學生動手實踐,通過感受、拓展、再感受,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建構(gòu)摩擦力概念,不斷地把更多的學習過程交給學生,并在學習目標和學習實踐之間建立起密切的聯(lián)系。

2.實驗探究任務(wù),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實驗是借助儀器的間接的觀察。由于實驗是為了對假設(shè)進行檢驗,比直接觀察更具結(jié)構(gòu)性,所以實驗活動是最能反映科學方法的活動,也是認知上較高層次的探究活動。任務(wù)4就是對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涉及兩個變量,即壓力和粗糙程度,通過控制變量法可以對此問題進行有結(jié)構(gòu)的探究,根據(jù)一定思路進行實驗設(shè)計,對非觀測變量進行有效的控制,而對觀測變量進行有效的觀測。通過實驗探究任務(wù),學生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研究問題的方法,也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chǔ)。

3.開拓思維任務(wù),激發(fā)學生智慧火花

如果學生能使用已學習的內(nèi)容來解決問題,這表明學生已經(jīng)發(fā)生了知識的遷移。在學生學習摩擦力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應(yīng)用已學知識,通過任務(wù)5進行逆向思維。這將有利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理解程度的反饋和把握,并以此調(diào)控教學,有利于目標的達成。

力的教案篇6

【學習目標】洛倫茲力、圓周運動、圓心、半徑、運動時間

【學習重點】確定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圓心

【知識要點】

一、基礎(chǔ)知識:

1、洛侖茲力

叫洛侖茲力。通電導線所受到的安培力實際上是作用在運動電荷上的洛侖茲力的。

2、洛侖茲力的方向

用左手定則判定。應(yīng)用左手定則要注意:

(1)判定負電荷運動所受洛侖茲力的方向,應(yīng)使四指指向電荷運動的方向。

(2)洛侖茲力的方向總是既垂直于又垂直于,即總是垂直于所決定的平面。但在這個平面內(nèi)電荷運動方向和磁場方向卻不一定垂直,當電荷運動方向與磁場方向不垂直時,應(yīng)用左手定則不可能使四指指向電荷運動方向的同時讓磁感線垂直穿入手心,這時只要磁感線從手心穿入即可。

3、洛侖茲力的大小

f=,其中是帶電粒子的運動方向與磁場方向的夾角。

(1)當=90°,即v的方向與B的方向垂直時,f=,這種情況下洛侖茲力。

(2)當=0°,即v的方向與B的方向平行時,f=最小。

(3)當v=0,即電荷與磁場無相對運動時,f=,表明了一個重要結(jié)論:磁場只對相對于磁場運動的電荷有作用力,而對相對磁場靜止的電荷沒有作用力。

4、如何確立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圓心、半徑及運動時間?

(1)圓心的確定。因為洛倫茲力f指向圓心,根據(jù)f⊥v,畫出粒子運動軌跡上任意兩點(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場的兩點)的f的方向,其延長線的交點即為圓心。

(2)半徑的確定和計算。圓心找到以后,自然就有了半徑(一般是利用粒子入、出磁場時的半徑)。半徑的計算一般是利用幾何知識,常用解三角形的方法及圓心角等于圓弧上弦切角的兩倍等知識。

(3)在磁場中運動時間的確定。利用圓心角與弦

切角的關(guān)系,或者是四邊形內(nèi)角和等于360°計算出圓

心角的大小,由公式t=×T可求出運動時間。

有時也用弧長與線速度的'比。

如圖所示,還應(yīng)注意到:

①速度的偏向角等于弧AB所對的圓心角。

②偏向角與弦切角的關(guān)系為:<180°,=2;>180°,=360°-2;

(4)注意圓周運動中有關(guān)對稱規(guī)律

如從同一直線邊界射入的粒子,再從這一邊射出時,速度與邊界的夾角相等;在圓形磁場區(qū)域內(nèi),沿徑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徑向射出。

【典型例題】

例1、圖中MN表示真空室中垂直于紙面的平板,它的一側(cè)有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B。一帶電粒子從平板上狹縫O處以垂直于平板的初速v射入磁場區(qū)域,最后到達平板上的P點。已知B、v以及P到O的距離l,不計重力,求此粒子的電荷e與質(zhì)量m之比。

解析:粒子初速v垂直于磁場,粒子在磁場中受洛倫茲力而做勻速圈周運動,設(shè)其半徑為R,由洛倫茲力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

有Bqv=mv2/R

因粒子經(jīng)O點時的速度垂直于OP,故OP是直徑,l=2R

由此得

例2、一個負離子,質(zhì)量為m,電量為q,以速率v垂直于屏S經(jīng)小孔O射入有勻強磁場的真空室中,磁感應(yīng)強度B的方向與離子運動方向垂直,并垂直于紙面向里,如圖所示。如果離子進入磁場后經(jīng)過時間t到達P點,則直線OP與離子入射方向之間的夾角跟t的關(guān)系式如何?

解析:做出OP的中垂線與OS的交點即為離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圓心,軌跡如圖示:

方法一:弧OP對應(yīng)的圓心角①

周期T=②

運動時間:t=③

解得:④

方法二:弧OP對應(yīng)的圓心角⑤

半徑為r,則qvB=⑥

弧長:l=r⑦

線速度:v=⑧

解得:⑨

例3、如圖,在某裝置中有一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為B,方向垂直于Oxy所在的紙面向外。某時刻在x=l0、y=0處,一質(zhì)子沿y軸的負方向進入磁場;同一時刻,在x=-l0、y=0處,一個粒子進入磁場,速度方向與磁場垂直。不考慮質(zhì)子與粒子的相互作用。設(shè)質(zhì)子的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e。

(1)如果質(zhì)子經(jīng)過坐標原點O,它的速度為多大?

(2)如果粒子與質(zhì)子經(jīng)最短時間在坐標原點相遇,粒子的速度應(yīng)為何值?方向如何?

解析:①質(zhì)子的運動軌跡如圖示,其圓心在x=處

其半徑r1=⑴

又r1=⑵

②質(zhì)子從x=l0處至達坐標原點O處的時間為

t=⑷

又TH=⑸

粒子的周期為⑺

兩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示

由幾何關(guān)系得:⑼

又⑽

解得:

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為。

【達標訓練】

1.每時每刻都有大量帶電的宇宙射線向地球射來,地球磁場可以有效地改變這些宇宙射線中大多數(shù)帶電粒子的運動方向,使它們不能到達地面,這對地球上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假設(shè)有一個帶正電的宇宙射線粒子正垂直于地面向赤道射來,(如圖,地球由西向東轉(zhuǎn),虛線表示地球自轉(zhuǎn)軸,上方為地理北極),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它將(A)

A.向東偏轉(zhuǎn)

B.向南偏轉(zhuǎn)

C.向西偏轉(zhuǎn)

D.向北偏轉(zhuǎn)

2.圖為云室中某粒子穿過鉛板P前后的軌跡。室中勻強磁場的方向與軌跡所在平面垂直(圖中垂直于紙面向里)。由此可知此粒子(A)

A.一定帶正電

B.一定帶負電

C.不帶電

D.可能帶正電,也可能帶負電

3.如圖所示,在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的邊界上,有兩個質(zhì)量和電量均相同的正、負離子,從O點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場中,射入方向均與邊界成角。若不計重力,關(guān)于正、負離子在磁場中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運動的軌道半徑不相同

B.重新回到邊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C.重新回到邊界的位置與O點距離不相同

D.運動的時間相同

4.如圖,在x>0、y>0的空間中有恒定的勻強磁場,磁感強度的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大小為B?,F(xiàn)有一質(zhì)量為m電量為q的帶電粒子,在x軸上到原點的距離為x0的P點,以平行于y軸的初速度射入此磁場,在磁場作用下沿垂直于y軸的方向射出此磁場。不計重力的影響。由這些條件可知(D)

A.不能確定粒子通過y軸時的位置

B.不能確定粒子速度的大小

C.不能確定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所經(jīng)歷的時間

D.以上三個判斷都不對

5.一個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粒子,以速度v垂直射入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粒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受到的沖量大小為mv,不計重力,則這段時間可能為(CD)

A.2m/(qB)

B.m/(qB)

C.m/(3qB)

D.7m/(3qB)

6.質(zhì)子()和粒子()從靜止開始經(jīng)相同的電勢差加速后垂直進入同一勻強磁場做圓周運動,則這兩粒子的動能之比Ek1:Ek2=,軌道半徑之比r1:r2=,周期之比T1:T2=。

1:21:;1:2

7.如圖所示,一電子以速度1.0×107m/s與x軸成30°的方向從原點出發(fā),在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中運動,磁感應(yīng)強度B=1T,那么圓運動的半徑為m,經(jīng)過時間s,第一次經(jīng)過x軸。(電子質(zhì)量m=9.1×10-31kg)5.69×10-5,5.95×10-12

8.在圖所示的各圖中,勻強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均為B,帶電粒子的速率均為v、帶電量均為q。試求出圖中帶電粒子所受洛侖茲力的大小。

F=qvBF=qvB0F=qvB

9.如圖所示一電子以速度v垂直射入磁感應(yīng)強度為B,寬度為d的勻強磁場中,穿透磁場時速度方向與電子原來入射方向夾角30°,則電子的質(zhì)量是。

2qBd/v

力的教案篇7

—、活動:

探究影響物體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

1.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

2.提出猜想

1.設(shè)計實驗

2.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得出結(jié)論

5.交流與評價

二、判斷重力的方向

三、重力勢能

四、學生小結(jié)本節(jié)課內(nèi)容

五、布置作業(yè)

討論圖8-12至圖8-14提出的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