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二模試題與答案_第1頁
2023年高考地理二模試題與答案_第2頁
2023年高考地理二模試題與答案_第3頁
2023年高考地理二模試題與答案_第4頁
2023年高考地理二模試題與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果園凍害發(fā)生時,近地面常伴有逆溫現(xiàn)象。高架防霜風機可通過提高下層空氣溫度來預

防凍害,原理如左下圖所示?;诟呒芊浪L機工作原理,科研人員利用無人機攪動某果園

(38°0137"N,11502740"E)近地面氣流,測試其對凍害的防御能力。右下圖示意某月23

日果園近地面0.6m、1.5m氣溫變化。據此完成廣2題。

1.科研人員測試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無人機開始飛行的時間大致在

A.4:50左右B51O左右

C.5:30左右D.5:50左右

感熱是指地面與大氣之間單位時間、單位面積流過的垂直熱量,主要受地表的粗糙度、

地氣溫差以及風速等直接影響。青藏高原感熱變化將會影響青藏高原與周邊區(qū)域的大氣環(huán)流

和對周邊大洋水汽的抽吸作用。高原感熱越強,對水汽的抽吸作用越強,進而對周邊區(qū)域氣

候和天氣影響較大。據研究,自1981年以來青藏高原氣候有暖濕化的趨勢。鋸此完成3~4

題。

3.青藏高原夏季感熱減弱對周邊區(qū)域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

A.我國北方地區(qū)多寒潮災害B,我國南方地區(qū)多干旱災害

C.我國西北地區(qū)多暴雪天氣D.我國西南地區(qū)少陰雨天氣

4.近年來青藏高原氣候暖濕化對高原感熱的影響是

A.高原植被覆派平下降,高原感熱強度下降

B高原植被覆蓋率提滿,高原感熱強度升高

C.高原植被覆蓋率提高,高原感熱強度下降

D.高原植被覆蓋率不降,高原感熱強度升高

下圖為黃土高原某河谷橫剖面示意圖,黃土層底部有厚度不一的古土壤層,除黃土層底

部外,黃土層中還夾雜著層數(shù)不一的古土壤層。專家探測得知,黃土高原區(qū)1.24百萬1年以

來共發(fā)生了14次顯著的冰期一間冰期旋回,該河流階地形成與冰期一間冰期旋回密切相關。

據此完成5~7題。

5.般而言,向冰期黃河壺口段

A.下切侵蝕顯著B.含沙量高

C.沉積作用顯著D.徑流量小

6.圖中階地屬于堆積階地,由河漫灘演變而來河漫灘和階地分別形成于

A.間冰期、冰期B.冰期、冰期

C.冰期、間冰期D.間冰期、間冰期

7.圖中T2階地出現(xiàn)在河谷東側:而西側缺失,其原因可能是西側

A.位于凸岸,遭受侵蝕B.位于凹岸,遭受侵蝕

C.地殼上升,遭受侵蝕D.地殼下沉,遭受侵蝕

莖柔魚亦稱''美洲大鯨魚”,分布范圍廣,資源量豐富,對海水溫度敏感而易發(fā)生遷徙,

是東太平洋重要的經濟物種。下圖示意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漁場重心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

8~10題。

A.1-5月的移動范圍大于5-8月

B.5-8月向東南方向移動

C.8-12月向東北方向移動

D.8-12月南北移動距離大于東西移動距離

9.據圖推測,莖柔魚5-8月

A.順洋流流向遷移

B.受赤道熱帶氣旋影響較大

C.向高水溫區(qū)遷移

D.對餌料需求增大

10.研究發(fā)現(xiàn)厄爾尼諾年莖柔魚個體較小,主要是由于

①海水溫度升高②海水濕度降低③營養(yǎng)鹽類減少棲息范圍增大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下圖為亞洲東北部地區(qū)冬季某日高空天氣形勢圖,在低空經歷了一次天氣劇烈變化過程

后,L附近形成如下圖所示的鋒面。據此完成1/12題。

11.圖中L處鋒面為

A.低壓槽一冷鋒系統(tǒng)B、高壓脊一暖鋒系統(tǒng)

C.高壓脊-冷鋒系統(tǒng)D.低壓槽-暖鋒系統(tǒng)

12.處鋒面成的歷的天氣劇烈變化過程為

A.出現(xiàn)強對流B.氣旋過境C.寒潮爆發(fā)D.沙塵暴過境

黃山短尾猴以植物的樹葉、果實為食,尤其喜食嫩芽嫩葉。棲息地依賴于植物的物候期,

其海拔范圍隨季節(jié)變化有明顯的差異。近年來人類開墾種植茶園、竹林及人工投食現(xiàn)象,使

黃山短尾猴的棲息地呈碎片化趨勢。黃山短尾猴生存能力減弱,嬰猴死亡率逐漸升高。下圖

示意黃山短尾猴各季節(jié)棲息地的海拔范圍與林帶的關系(圖中a、b、c、d代表四季)。讀圖,

完成13~15題。

13.近年來,黃山短尾猴的生存能力減弱,嬰假死亡率逐漸升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存空間受限制②人為投食現(xiàn)象嚴重③人類活動增強,環(huán)境污染嚴重④種群間基因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圖中季節(jié)d,黃山短尾猴棲息地范圍最廣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短缺B.植被結構單一

C.海拔高,氣候涼爽D.躲避人類活動的干擾

15.圖中a所代表的季節(jié)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新幾內亞島(如下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島嶼,大部分地區(qū)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最高

峰查亞峰,海拔5030米,為大洋洲最高點。在中部山脊的南北兩側,有寬窄不一的沿海平原,

多港灣。全島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錐,部分山區(qū)近期還發(fā)生火L噴發(fā),并有頻繁的地震。下表

為甲城市氣溫資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

L__—

25,

氣溫(t)27.127.527.226.925.325.424.824.926.627.027.3

⑴簡述新幾內亞島的地形特征。(4分)

⑵根據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指出甲城市的氣溫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⑶乙河為該島最大河流,請用整體性原理分析乙河上游植被破壞對河口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影

響。(4分)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耍求。(16分)

新加坡地勢起伏和緩,其西部和中部地區(qū)由丘陵構成,海拔最高點為163m;東部以及沿

海她帶是平原。新加坡在應對城市內澇方面的規(guī)劃很有特色,底樓基本上都是架空的。很少

住人(左下困),居民區(qū)的停車場大多是五層的停車樓,除了必要的建筑和道路外,其余地方全

是草地和森林。公路和草地邊上設置有眾多排水溝,大小不一。小排水溝形狀呈三角形,上

寬下窄,底部是狹窄的圓弧;較大的排水溝底部留有一道較窄的槽(右下圖)。新加坡因地制宜

設有17座蓄水池。

⑴說明新加坡底樓架空的好處。(4分)

(2)推測新加坡大排水溝底部小槽的作用。缶分)

⑶說明新加坡修建眾多蓄水池的原因。缶分)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滁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qū)是世界自然遺產,位于馬達加斯加島的西部,距離首都

塔那那利佛約300公里。保護區(qū)內布滿了鋒利的石灰?guī)r“刀山”石林(如圖),其物質組成是

幾百萬年前海底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堆積物。此外,還擁有峽谷、湖泊、沼澤和豐富的動植物

資源,特有物種高達85%,其中47%為當?shù)鬲氂小?/p>

---------

40°,50°

⑴指出骸基?德?貝瑪拉哈自然保護區(qū)所屬的氣候類型并簡述其特征。(3分)

(2)說明該保護區(qū)“刀山”石林的地質形成過程。(6分)

⑶分析該保護區(qū)內特有物種豐富的主要原因。(4分)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藻華是水中滋生大量的浮游植物(微細藻類)而使水體變色的現(xiàn)象。浮游植物生長與營養(yǎng)

鹽、水溫和光照等密切相關。夏季索馬里半島東側海域(上圖)頻繁發(fā)生藻華現(xiàn)象。通過分析

遙感數(shù)據,得出索馬里半島東側海域夏季浮游植物葉綠素濃度和海表溫度隨緯度變化分布圖

(下圖)。夏季索馬里半島東側海域存在上升補償流和表層洋流。大氣氣溶膠是大氣中存在的

各種固態(tài)和液態(tài)顆粒狀物質的總稱,大氣氣溶膠沉降對此海域藻華的發(fā)生起到重要作用。

⑴在上圖中A、B、C斷面附近用箭頭畫出夏季的盛行風向,并說明此時索馬里半島東側大

氣氣溶膠的來源。(4分)

⑵指出浮游植物葉綠素濃度高值區(qū)(>0.2mg/m3)位置,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題號12345678

答案BADcACBB

題號9101112131415

答案DADCBAD

二、綜合題(共4小題,共55分)

16.(14分)

(1)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地勢中間高,南北低;海岸線曲

折,沼澤廣布。(4分)

(2)特征:全年高溫,氣溫年較差小。(2分)

原因:位于10°S和赤道之間,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且年變化??;晝長變

化小,年太陽輻射變化??;近海,氣溫受海洋調節(jié)明顯。(4分,答出兩點即可)

(3)乙河上游植被破壞將導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大,植被涵養(yǎng)水源能力下降,使得乙河

徑流的季節(jié)變化加大,從而導致河口三角洲擴大,海岸線向海洋推進;沿海濕地面積

擴大;河口地區(qū)洪澇災害多發(fā)。(4分,答出兩點即可)

17.(16分)

(1)新加坡終年高溫多1W,底樓架空可作為小型活動場地;也可作為遮陽、避雨、休

息、納涼的場所。(4分)

(2)當水流小時,底部小槽能使水流集中,保持較大的流速和沖刷力,防止泥沙淤積,

避免堆積物腐爛;同時避免泥沙沉淀、阻塞,減少維護清理的成本;當水流小時,底

部小槽能縮小水流表面積,減少水分蒸發(fā),增加蓄水池的蓄水量。(6分)

(3)新加坡屬于小島國家,集水面積小,淡水資源缺乏;蓄水池既可蓄積雨水,又可

防止洪澇;蓄水池可用于美化環(huán)境,兼顧旅游觀光功能。(6分)

18.(13分)

(1)熱帶草原氣候。(1分)全年高溫,(1分)分干濕兩季。(1分)

(2)地質歷史時期,珊瑚、海藻等生物的遺骸在海底堆積并固結成巖形成石灰?guī)r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