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內(nèi)蒙古赤峰市紅山十中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1.2022年3月23日15時44分,“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三名航天員的奇妙太空之旅既
讓我們贊嘆,又讓我們心生向往。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無線電通訊B.太空拋物C.宇航員呼吸D.水油分離實驗
2.下列物質均是屬于純凈物的是()
A.軟水B.潔凈的空氣C.紅磷D.生理鹽水
3.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顯堿性的食物是()
A.檸檬汁(2.0?3.0)B.蘋果汁(2.9?3.3)
C.牛奶(6.3~6.6)D.雞蛋清(7.6?8.0)
4.下列圖示中的“錯誤實驗操作”與圖下面對應的“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也
一
.一
自
用
水
來
白
洗
沖
的
過
管
滴
5.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無色的二氧化碳氣體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C.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
D.將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能發(fā)生置換反應
6.根據(jù)鋅元素的相關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x=18
B.鋅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2個電子
C.鋅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30
D.鋅原子質量由原子中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決定
7.煉鐵以炭和鐵礦石為原料,反應之一為「02。3+3。。上迎£2Fe+3c。2,該反應中,
化合價降低的元素是()
A.鐵元素B.碳元素C.氧元素D.鐵元素和碳元素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濕衣服晾干是水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
B.在加壓條件下氧氣體積變小是因為氧分子體積變小
C.電線由于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滅火
D.甲烷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不會發(fā)生爆炸
9.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
2.3
A.反應前后均為混合物B.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C.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是①②⑤D.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④⑤
10.粽子的香味源于粽葉的主要成分一一對乙烯基苯酚(化學式為。8%0),下列說法不正確
的是()
A.對乙烯基苯酚屬于化合物
B.對乙烯基苯酚由3種元素組成
C.對乙烯基苯酚由8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
D.對乙烯基苯酚中碳、氫元素質量比12:1
11.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氮氣用于食品防腐,是因為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
B.活性炭用于防霧霾口罩,是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稀有氣體可制作霓虹燈
D.鋁用于“銀粉漆(鋁粉)”,將其涂在鐵欄桿表面防銹,是因為鋁的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
12.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業(yè),是因為其具有氧化性
B.在一定條件下,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轉化
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只生成二氧化碳
D.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發(fā)生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13.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A.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呈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B.向某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該固體一定是碳酸鹽
C.置換反應可生成單質和化合物,則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則單質一定只含一種元素
14.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加Ba(0H)2溶液至過量,反映有關變化的圖象不合理的是()
水
沆
的
施
置
的
質*
■
A.
15.用適當?shù)幕瘜W用語填空:
(1)氮氣;
(2)+7價氯的氧化物;
(3)使氯化鐵溶液顯黃色的離子;
(4)3個倍根離子;
(5)2個二氧化硫分子。
16.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
答:
(1)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與(填
“甲”“乙”或“丙”)相似。
(2)審時,將40g甲物質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的質量為g?
(3)將號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
溫到嚇,對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填字母序號)。
A.溶解度:乙>甲>丙
B.溶劑質量:丙>乙>甲
C.溶液質量:乙>甲>丙
D.溶質質量分數(shù):乙>甲>丙
17.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C為金屬單質,E為非金屬單質,如
圖是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請回答:
(1)反應①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2)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3)E的化學式是,產(chǎn)生無色氣體E的原因是。
(4)金屬C在的條件下容易生銹;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是(只寫一條)。
18.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不粘鍋做飯炒菜不粘鍋底,是因為鍋的表面涂了不粘涂層一一特氟龍,為使其牢牢固定在廚
具的表面,還會添加一種加工助劑全氟辛酸鏤(C8H4F15NO2),實驗室數(shù)據(jù)表明這種物質屬于
2B類致癌物質,因此在使用不粘鍋時,國家提出了兩個限制:
一是使用溫度要控制在260℃以下、這是因為特氟龍在溫度超過260℃時,逐漸向不穩(wěn)定狀態(tài)
轉變,超過350℃時,則會發(fā)生分解,向空氣中釋放出有毒氣體。
二是不能烹制酸性食品,以免破壞涂層,危害健康。用4%乙酸模擬酸性食品,測試不同品牌
不粘炒鍋涂層出現(xiàn)破損前后“食品接觸用涂層總遷移量”(國家標準規(guī)定不得超過
10m5/dm2)o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
品牌ABCDEF
涂層完好56.39.53.5---
涂層破損321.146.121.833.727.326.9
注:表示未檢出(<3mg/dm2),實驗時間和溫度為:2h,100°c
營養(yǎng)學家建議“要定期更換不粘鍋,對于高溫烹飪,最好使用鑄鐵鍋”,這樣不僅能享受美
味,還能增加食物中的鐵含量。
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回答下列問題。
(1)全氟辛酸鏤由種元素組成。
(2)長期使用鑄鐵鍋烹飪可以為人體補充元素。
(3)使用不粘鍋時要避免高溫干燒的原因是。
(4)在模擬測試涂層破損的實驗中,除控制不粘鍋的種類外,控制的條件還有。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粘鍋不適合用來高溫烹飪食品
B.不粘鍋的原理是因為其表面有一層不粘涂層
C.從安全角度看,生產(chǎn)不粘鍋應減少使用全氟辛酸鍍
D.不粘鍋使用過程中,應避免使用鐵鏟翻炒或金屬球大力擦洗
19.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和裝置,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填數(shù)字序號,下
同)。
(2)實驗室用高鎰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用裝置④收集氧氣時,驗滿的方法
是。
(3)實驗室常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用裝置⑥來收集
氫氣,則氣體應由端(填"a”或"b”)導入。
20.在學習了常見的酸和堿后,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在老師引導
下開展實驗探究活動,請你參與下列活動。
【實驗探究】將氫氧化鉀溶液與稀硫酸混合,觀察不到明顯現(xiàn)象,為證明氫氧化鉀溶液與稀
硫酸發(fā)生了反應,三位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
圖1圖2圖3
(1)測定溶液pH變化的方法
甲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測得pH變化如圖1所示,則該同學是將(填字母序號)。
a.氫氧化鉀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氫氧化鉀溶液中
(2)測混合過程中的溫度變化
乙同學在實驗過程中測得反應混合溶液的溫度變化如圖2所示,說明稀硫酸與氫氧化鉀溶液
發(fā)生的反應是(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圖2中B點表示的含義是。
(3)借助于酸堿指示劑
丙同學通過圖3所示實驗,他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也證明氫氧化鉀溶液與稀硫酸發(fā)
生了化學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提出問題】針對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大家紛紛提出了猜想。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只有K2s。4;猜想二:有K2s。4和“25。4;猜想三:有/<25。4和KOH
【進行實驗】為了驗證猜想,學習小組選用尸02。3粉末,進行如下探究: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02。3粉
—猜想二正確
末
【實驗結論】通過探究,同學們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與反思】
(5)同學們經(jīng)過反思與討論,最后認為酷2。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質代替,也能得到同樣
的實驗結論,你認為還可以選擇下列哪些物質。
A.Mg
B.CuO
C.KC1
D.Na2cO3
(6)分析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要考慮。
21.鹽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在使用前一般需測定其中HC1的質量分數(shù)。現(xiàn)取200g
未知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鹽酸溶液于錐形瓶中,然后向錐形瓶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氫氧
化鈉溶液至pH=7(常溫)時消耗氫氧化鈉溶液200g,求鹽酸中HC1的質量分數(shù)?
答案和解析
I.【答案】c
【解析】解:A、無線電通訊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B、太空拋物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C、宇航員的呼吸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
D、水油分離實驗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
故選:Co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2.【答案】C
【解析】解:A、軟水中可能含有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屬于混合物,故錯誤;
B、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屬于混合物,故錯誤;
C、紅磷中只含有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正確;
D、鹽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鈉,屬于混合物,故錯誤。
故選:Co
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
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qū)分
應用。
3.【答案】D
【解析】解:A、檸檬汁的pH為2.0?3.0,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
B、蘋果汁的pH為2.9?3.3,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
C、牛奶的pH為6.3~6.6,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錯誤。
D、雞蛋清的pH為7.6?8.0,大于7,顯堿性,故選項正確。
故選:D。
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
性。據(jù)此分析判斷即可。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堿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4.【答案】C
【解析】解:A、給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
容積坂以防液體噴出傷人,圖示“錯誤操作”與圖中“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一致;
B、用自來水清洗過的滴管取取用試劑,會造成試劑的污染,圖示“錯誤操作”與圖中“可能產(chǎn)
生的后果”一致:
C、使用酒精燈時,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nèi)添加酒精,防止發(fā)生火災,圖示“錯誤操作”與圖中
“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不一致;
D、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量筒內(nèi)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若俯視讀數(shù),會導致讀數(shù)偏大,
則量取的液體的體積偏小,圖示“錯誤操作”與圖中“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一致。
故選:Co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
類試題的關鍵。
5.【答案】B
【解析】解: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無色的二氧化碳氣體,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xiàn)象,故
選項說法錯誤。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產(chǎn)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故選項說正確。
C、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安靜的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不會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故選項
說法錯誤。
D、將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能發(fā)生置換反應,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xiàn)象,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o
A、根據(jù)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硫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常見物質燃燒的現(xiàn)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實驗現(xiàn)象時,
需要注意光和火焰、實驗結論和實驗現(xiàn)象的區(qū)別。
6.【答案】C
【解析】解:A、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則有30=2+8+%+2.得出乂=18,A正確;
B、鋅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在化學反應中失去2個電子,B正確;
C、鋅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30,其中子數(shù)在數(shù)值上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C錯誤;
D、鋅原子質量由原子中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決定,D正確;
故選:Co
A、根據(jù)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分析;
B、根據(jù)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時失電子分析;
C、從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元素周期表中不能得到原子的中子數(shù);
D、根據(jù)原子的質量分布分析;
掌握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及元素周期表的意義及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就能解題。
7.【答案】A
【解析】解:在反應物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顯+2價,
氧元素顯-2價;在生成物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顯+4價,氧元素顯
-2價。由此可知,該反應中化合價降低的元素是鐵元素。
故選;Ao
根據(jù)物質中元素的化合價來分析判斷。
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原理和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8.【答案】A
【解析】解:A、濕衣服晾干是水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故A正確;
B、在加壓條件下氧氣體積變小是因為氧分子間的間隔變小,而不是氧分子的體積變小,故B錯
誤;
C、電線由于老化短路而起火不可用水滅火,以防發(fā)生觸電,故C錯誤;
D、甲烷具有可燃性,甲烷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故D錯誤。
故選:A。
A、根據(jù)分子的性質來分析;
B、根據(jù)分子的性質來分析:
C、根據(jù)電線起火的滅火方法來分析;
D、根據(jù)爆炸的知識來分析。
本題考查了分子的性質以及消防安全知識,難度不大。
9.【答案】C
【解析】解:由反應的示意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的數(shù)目關系是:
D23
,?一.■平
5。一■.干
A、由物質的構成可知,反應前后的物質都是由不同種的分子構成的,均為混合物,故A正確;
B、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了一種物質,是化合反應,故B正確;
C、由物質的構成可知,①②是構成物質的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⑤沒有直接構成物質,
不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故C錯誤;
D、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④⑤,故D正確。
故選:Co
本題屬于微觀示意圖的考查,該題不僅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考查了學生觀察理
解微觀模型示意圖的能力,從多方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10.【答案】c
【解析】解:A、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由對乙烯基苯酚的化學式C8H8。
可知,對乙烯基苯酚屬于化合物,故A正確;
B、由對乙烯基苯酚的化學式C8%。可知,對乙烯基苯酚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故B正確;
C、對乙烯基苯酚是由對乙烯基苯酚分子構成的,一個對乙烯基苯酚分子中有8個碳原子,8個氫
原子和1個氧原子,故C錯誤;
D、對乙烯基苯酚中碳、氫元素質量比=(12x8):(1x8)=12:1,故D正確。
故選:Co
A.化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B.根據(jù)物質的組成來分析;
C.根據(jù)對乙烯基苯酚是由對乙烯基苯酚分子構成的來分析;
D.根據(jù)元素質量比來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等進行分析問題、解
決問題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解:A、氮氣用于食品防腐,是因為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故選項說法正確。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異味,可用于防霧霾口罩,故選項說法正確。
C、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稀有氣體可制作霓虹燈,故選項說法正確。
D、鋁用于“銀粉漆(鋁粉)”,將其涂在鐵欄桿表面防銹,是因為鋁的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
膜,而不是鋁的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A、根據(jù)氮氣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氮氣的化學性質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
關鍵。
12.【答案】B
【解析】解: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業(yè),是因為其具有還原性,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質可知,在一定條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轉化,故
選項說法正確。
C、碳具有可燃性,碳燃燒時不是總是生成二氧化碳,燃燒不充分還會生成一氧化碳,故選項說
法錯誤。
D、高溫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的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反應物均為化合物,不屬于
置換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o
A、根據(jù)焦炭具有還原性,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相互轉化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碳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高溫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鐵的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有關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質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13.【答案】D
【解析】解:A、酸溶液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也可能是硫酸氫鈉等鹽溶
液,故選項推理錯誤。
B、向某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該固體不一定是碳酸鹽,也可能是活潑金屬等,故選
項推理錯誤。
C、置換反應可生成單質和化合物,但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如CO+CaO
一Cu+CO2,故選項推理錯誤。
D、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則單質一定只含一種元素,故選項推理正確.
故選:D。
A、根據(jù)顯酸性的不一定是酸溶液,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酸能與活潑金屬、碳酸鹽等反應生成氣體,進行分析判斷。
C、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D、根據(jù)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進行分析判斷。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此類題時要根據(jù)不同知識的特點類推,不能盲目類推,并要注意知識點與方
法的有機結合,做到具體問題能具體分析。
14.【答案】B
【解析】解:4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加Ba(0H)2溶液,一開始反應產(chǎn)生沉淀,當稀硫酸反應完后,
沉淀的質量不再增加,故正確;
B.燒杯是氫氧化鋼溶液,其中含有水,所以實驗開始時,燒杯中水的質量不為零,隨著氫氧化領
溶液的不斷加入,溶液水的質量不斷增加,不會保持不變,故錯誤;
C.燒杯中的溶液是稀硫酸溶液,顯酸性,pH<7,隨著氫氧化鋼的加入,酸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稀
硫酸逐漸減少,溶液的酸性減弱、pH變大,當加入的氫氧化饃恰好與稀硫酸完全中和時,溶液的
pH=7,繼續(xù)加入氫氧化鋼溶液時,顯堿性,pH>7,故正確;
D.向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鋼溶液時,氫氧化鋼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水,隨著氫氧化電貝溶
液的加入沉淀的質量在增大,氫氧化鋼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斷減小,當恰好完全中和時,氫氧
化鋼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減小為0,隨著氫氧化鋼的不斷加入,氫氧化鋼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斷變大,
故正確;
故選:Bo
根據(jù)硫酸能與氫氧化鋼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水來分析解答。
本題是一道圖象坐標與化學知識相結合的綜合題,解題的關鍵是結合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分
析各變化的過程,注意分析坐標軸表示的意義、曲線的起點、折點及變化趨勢,進而確定正確的
圖象。
3+
15.【答案】HeCl2O7Fe3NH]2SO2
【解析】解:(1)氨氣為稀有氣體,化學式為He。故答案為:He;
(2)氧元素的化合價為一2價,則+7價氯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烈2。7。故答案為:Cl2O7i
(3)溶液中含有鐵離子時顯黃色,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且數(shù)字在前,符號
在后,則鐵離子的符號為Fe3+。故答案為:Fe3+;
(4)離子符號前的數(shù)字表示離子個數(shù),則3個錢根離子的符號為3NH〉故答案為:3NH公
(5)化學式前的數(shù)字表示分子個數(shù),則2個二氧化硫分子的符號為2S5。故答案為:2SO2.
(1)根據(jù)氮氣為稀有氣體,化學式為He分析;
(2)根據(j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7價氯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C%。;分析;
(3)根據(jù)溶液中含有鐵離子時顯黃色分析;
(4)根據(jù)離子符號前的數(shù)字表示離子個數(shù)分析;
(5)根據(jù)化學式前的數(shù)字表示分子個數(shù)分析。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化學式、化合價、離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離子符號與化合
價表示方法的區(qū)別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6.【答案】丙80BD
【解析】解:(1)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由溶解度曲線可知:丙的溶解度曲線隨溫度變
化的趨勢與氣體相似;
(2)t;c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60g,即在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甲,則50g水中最多溶
解30g甲,則百時,將40g甲物質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80g;
(3)t;c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最大,丙物質的溶解度最小,則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
中,甲物質中的溶劑最少,丙物質中的溶劑最多,分別降溫到
A.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t;c時,溶解度:乙>甲=丙,故A不正確。
B.降低溫度,溶劑質量不變,所以溶劑質量:丙>乙>甲,故B正確。
C.降低溫度時,丙物質的溶解度增大,不會析出晶體,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乙
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等質量的飽和溶液,甲物質析出的晶體較多,所以溶液質量:
丙>乙>甲,故C不正確。
D.t;c時,溶解度:乙>甲=丙,降低溫度,甲、乙物質的溶解度減小,析出晶體,是飽和溶液,丙
物質的溶解度增大,變?yōu)椴伙柡腿芤?,該溫度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乙>甲=丙,
丙為該溫度的不飽和溶液,所以溶質質量分數(shù):乙>甲>丙,故D正確。
故選:BD。
故答案為:(1)丙;
(2)80;
(3)80。
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
分數(shù);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
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
方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
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7.【答案】化合反應CuO+H2SO4=CuSO4+H2OH2鐵與過量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或反應②
中稀硫酸過量)潮濕的空氣中(或與空氣和水同時接觸)防止金屬腐蝕(或回收利用廢舊金屬、合理
有效地開采礦物、尋找金屬的代用品等)
【解析】解:(1)4、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D是淺綠色溶液,說明D含有+2價的
亞鐵離子,C是金屬單質,所以C是鐵,在初中化學中,紅色金屬單質只有銅,所以A是銅,B
就是氧化銅,B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因為稀硫酸是過量的,所以X溶液是混合溶液,溶
質是硫酸銅和硫酸,經(jīng)過驗證,推導正確,所以反應①是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銅,
該反應滿足化合反應多變一的條件,所以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2)反應②是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S04=CuS04+
“2。;
(3)由上邊的推導可知E是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化學式是為;產(chǎn)生無色氣體E的原因是加
入的硫酸過量,過量的硫酸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
(4)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是:防止金屬腐蝕(或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合理有效地開采礦物、尋找金屬的代用品等)。
故答案為:(1)化合反應;
(2)Cut?+H2s。4=CuS04+“2。;
(3)H2;鐵與過量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或反應②中稀硫酸過量);
(4)潮濕的空氣中(或與空氣和水同時接觸);防止金屬腐蝕(或回收利用廢舊金屬、合理有效地開
采礦物、尋找金屬的代用品等)。
根據(jù)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D是淺綠色溶液,說明D含有+2價的亞鐵離子,
C是金屬單質,所以C是鐵,在初中化學中,紅色金屬單質只有銅,所以A是銅,B就是氧化銅,
B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因為稀硫酸是過量的,所以X溶液是混合溶液,溶質是硫酸銅和
硫酸,然后結合題中的轉化關系進行驗證即可。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
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18.【答案】5鐵在高溫條件下不粘鍋涂層的物質會發(fā)生分解,產(chǎn)生有毒氣體食品種類、時間
和溫度ABCD
【解析】解:(1)全氟辛酸鏤的化學式C8H465%。2,是由五種元素組成;
(2)長期使用鑄鐵鍋烹飪可以為人體補充鐵元素;
(3)因為特氟龍在溫度超過260℃時,逐漸向不穩(wěn)定狀態(tài)轉變,超過350℃時,則會發(fā)生分解,向空
氣中釋放出有毒氣體,所以使用不粘鍋時要避免高溫干燒;
(4)因為不粘鍋不能烹制酸性食品,以免破壞涂層,危害健康,從表格中可知溫度和時間都會引起
涂層破損;
(5)4、根據(jù)題中的信息可知,不粘鍋不適合用來高溫烹飪食品,故A正確,符合題意;
B、不粘鍋的原理是因為其表面有一層不粘涂層,不粘涂層為特氟龍,故B正確,符合題意;
C、全氟辛酸錢98“4&5可。2),實驗室數(shù)據(jù)表明這種物質屬于2B類致癌物質,因此生產(chǎn)不粘鍋應
減少使用全氟辛酸鍍,故C正確,符合題意;
D、不粘鍋使用過程中,應避免使用鐵鏟翻炒或金屬球大力擦洗,防止除去特氟龍,即會粘鍋,
故D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5;
(2)鐵;
(3)在高溫條件下不粘鍋涂層的物質會發(fā)生分解,產(chǎn)生有毒氣體;
(4)食品種類、時間和溫度;
(S^ABCD.
(1)根據(jù)化學式的意義進行分析;
(2)根據(jù)長期使用鑄鐵鍋烹飪可以為人體補充鐵元素進行分析;
(3)根據(jù)特氟龍在溫度超過260℃時,逐漸向不穩(wěn)定狀態(tài)轉變,超過350℃時,則會發(fā)生分解,進行
分析;
(4)根據(jù)不粘鍋不能烹制酸性食品進行分析;
(5)根據(jù)不粘鍋不適合用來高溫烹飪食品,不粘鍋使用過程中,應避免使用鐵鏟翻炒或金屬球大力
擦洗,防止除去特氟龍進行分析。
化學來源于生產(chǎn)生活,也必須服務于生產(chǎn)生活,所以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也是重要的
中考熱點之一。
△
19.(答案]CaCO3+2HCI=CaCl2+H20+C02T②2KMnO4-K2MnO4+MnO2+02T將帶火
星的木條放于瓶口,若木條復燃,則集滿Zn+H2SO4=ZnS04+H2^b
【解析】解:(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鹽酸反應,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
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3+
2HCI=CaCl2+H20+C02T;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不需加熱,發(fā)生裝置可用固、液
混合不加熱型,發(fā)生裝置選用②;故答案為:CaC03+2HC,=CaC,2+“2。+。。2T;②;
A
(2)高錦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鎰酸鉀、二氧化銃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Mn。4二占“九。4+
MnO2+O2T;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用裝置④收集氧氣時,驗滿的方法是將
A
帶火星的木條放于瓶口,若木條復燃,則集滿;故答案為:2KMnC>4二犬2”"。4+Mn4+。2T;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瓶口,若木條復燃,則集滿;
(3)實驗室常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
H2SO4=ZnSO4+W2T;氫氣的密度小于空氣,若用裝置⑥來收集氫氣,則氣體應由b端導入。
故答案為:Zn+H2SO4=ZnS04+H2T;b?
(1)根據(jù)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可用固、液混合不加熱型分析;
(2)根據(jù)高鎰酸鉀加熱分解生成鋅酸鉀、二氧化鎰和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分析;
(3)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傳媒學院《學術規(guī)范及論文寫作技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同師范高等??茖W校《酒水調制與酒吧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添加劑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職業(yè)技術學院《數(shù)據(jù)庫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紅河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基礎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哈爾濱體育學院《現(xiàn)代企業(yè)運營虛擬仿真綜合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招投標及合同管理辦法-模板
-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職業(yè)技術學院《顆粒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1護理考研護導錯題試題及答案
- 《彰化縣樂樂棒球》課件
- 深度解讀DeepSeek技術體系
- 2024-2025年第二學期團委工作計劃(二)
- 駱駝養(yǎng)殖開發(fā)項目可行性報告設計方案
- 物理-河南省鄭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和答案
- 《幼兒教育政策與法規(guī)》教案-單元3 幼兒園的開辦與管理
- 南通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一模)生物試卷(含答案 )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2024版研究生教材課件全集6章
- 《由宋城集團的成功》課件
- (2024)湖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信息經(jīng)濟學 課件(1至6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