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第1課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2.初步了解儒家思想的特征,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思想主張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者,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政治方面,他主張仁政、德治。他提倡的倫理道德,成為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人民的工具??鬃釉苡瘟袊?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都不被采用。回魯國后,他從事著述和講學(xué),相傳有弟子3000人。他編訂了《詩》《書》,修撰了《春秋》。1.作者介紹:2.寫作背景:春秋末期,禮崩樂壞,諸侯爭相稱霸,人民流離失所。面對這種急劇變革的社會現(xiàn)實,孔子試圖用自己以“禮”“仁”為核心的政治主張,救民眾于水火之中。于是他周游列國,希望找到機會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卻四處碰壁。于是他創(chuàng)辦私學(xué),廣收門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影響深遠。本文記錄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這四個弟子“言志”的一段話??蠢收b視頻,再自由朗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孔子說:“因為我比你們年紀(jì)大一點,你們不要因為我(年紀(jì)大一點就不說了)。你們平時總在說:‘沒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們,那么你們打算怎么辦呢?”在尊長近旁陪坐你們平日說那么(你們)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狈蜃舆又?/p>

“求!爾何如?”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常受外國軍隊的侵犯,加上內(nèi)部又有饑荒,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zhàn),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笨鬃勇犃耍⑽⒁恍???鬃佑謫枺骸叭角?,你怎么樣?”急遽而不加考慮的樣子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有軍隊來攻打他泛指饑荒治等到合乎禮儀的行事準(zhǔn)則微笑冉求回答說:“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于修明禮樂,那就只得另請高明了?!笨鬃佑謫枺骸肮鞒?,你怎么樣?”公西赤回答說:“我不敢說能夠做到,只是愿意學(xué)習(xí)。在宗廟祭祀的事務(wù)中,或者在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時,我愿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睂υ唬骸胺搅呤缥辶?,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笨v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禮樂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夠的,)那就得等待君子(來推行了)。勝任、能做到指諸侯祭祀祖先的事古代諸侯朝見天子的通稱“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笨鬃佑謫枺骸霸c,你怎么樣?”這時曾點彈瑟的聲音逐漸稀疏了,接著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說:“我和他們?nèi)坏牟拍懿灰粯友?”孔子說:“那有什么關(guān)系呢?不過是各自談?wù)勛约旱闹鞠蛄T了?!睆椬嗌穆曇簦u漸)稀疏,指接近尾聲才能何妨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曾點說:“暮春時節(jié),春天的衣服已經(jīng)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fēng),一路唱著歌兒回來。”孔子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點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問:“他們?nèi)坏脑捲趺礃??”即暮春,農(nóng)歷三月成年人少年水名,在今山東曲阜南嘆息的樣子贊成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笨鬃诱f:“也不過是各自談?wù)勛约旱闹鞠蛄T了?!痹f:“您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究禮讓,可是他說話卻一點也不謙讓,所以我笑他?!闭Z氣助詞連用,相當(dāng)于“罷了”治國要用禮,(可是)他(子路)的話毫不謙讓“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難道冉求所講的就不是國家大事嗎?”“哪里見得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講的就不是國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講的不是國家大事嗎?宗廟祭祀,諸侯會盟和朝見天子,講的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個小小的贊禮人,那誰能去做大的贊禮人呢?”語氣助詞,用于句首,無實意怎見得1.文章開篇孔子的講話有幾層意思?它反映了孔子在教學(xué)上的什么態(tài)度?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另一層意思是他的學(xué)生平時認為人們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無所作為。因此孔子假設(shè)了一種情況:如果有人要了解你們,那么你們打算怎么做呢?從而啟發(fā)學(xué)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反映出孔子在教育學(xué)生時,循循善誘。一層意思是孔子對他的學(xué)生說:“你們不要因為我(年紀(jì)大)(感到拘束)就不說了。”從而鼓勵學(xué)生敢于發(fā)表意見,大膽地談?wù)搨€人的志向。這反映出孔子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狈蜃舆又?。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位弟子是如何回答孔子的問題?體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志向?直率張揚,不謙虛子路:從子路的神態(tài)和語言中表現(xiàn)了子路雖有治理國家的才干,但直率張揚,不謙虛。有抱負,自信,卻較魯莽、輕率。側(cè)重強國千乘之國是中等國家有抱負,自信,卻較魯莽、輕率。“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眹矣芍械葒易?yōu)樾鴳B(tài)度更為謙遜僅僅是足民冉有:從語言中表現(xiàn)了冉有態(tài)度謙虛。謹(jǐn)慎小心,謙虛退讓。側(cè)重富民“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睉B(tài)度更加謙虛,一上來表示自己能力可能不足,但愿意學(xué)習(xí)只愿意做一個主持禮儀的小相公西華:從公西華的語言中表現(xiàn)了公西華不僅態(tài)度謙虛謹(jǐn)慎,說話也委婉。謙恭有禮,嫻于辭令。側(cè)重以禮治邦“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p>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辈⒉恢苯哟鹪?,先鋪墊一句描繪了一幅春日暢游的歡愉圖景贊成曾皙:從曾皙的神態(tài)和語言中表現(xiàn)曾皙從容灑脫而又謙恭。灑脫高雅,從容淡定。側(cè)重教化治國思考:曾皙的回答似乎是答非所問,但這竟是孔子唯一贊許的回答。那么孔子為何獨獨贊許曾皙呢?

提示:這段對話發(fā)生在孔子自衛(wèi)返魯之后的四年里(前484-前481)。此時孔子已年近七十,剛剛結(jié)束周游列國,除了短暫服務(wù)于衛(wèi)、陳二國,沒能得到任何統(tǒng)治者的垂青,回到魯國,主政者也只是想用他的學(xué)生而不想用他。他的救世之心始終得不到實現(xiàn),因此,他也產(chǎn)生過“道不行,乘桴浮于?!保ā墩撜Z·公治長》)的念頭。當(dāng)時社會動亂,孔子稱之為“禮崩樂壞”的時代,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張“禮治”“為國以禮”。曾點的志向突顯孔子禮樂治國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痹倪@段話,表達了隱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隱約觸動了孔子周游列國屢遭失敗、心力交瘁而想過平靜無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話不僅是顯己志,也是對孔子心靈的折射。3.孔子對四位弟子的回答是什么態(tài)度?作何評價?人物對象孔子態(tài)度孔子評志子路冉有公西華曾皙惜之與之“其言不禮”“求則非邦也與”“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吾與點也”贊成他治國志向,但認為他不夠謙虛哂之嘆之沒有正面加以評論,但可以看出是滿意的贊成他的治國志向,肯定他的謙虛態(tài)度,但認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擔(dān)任更重要的工作與孔子的觀點相同,得到孔子的贊揚孔子贊賞曾皙之志,并不意味著否認子路等人的說法。事實上,就治理國家而言,子路講的是“不挨打”,亦即“強兵”;冉有講的是“不挨餓”,亦即“富國”;公西華講的是“知禮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