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練54答案與解析一.歐姆定律的應用(共34小題)1.如圖電源電壓恒定,R1=12Ω,R2=18Ω,R3是定值電阻。閉合開關S1,單刀雙擲開關S2接a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8A,接b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可能為()A.0.3A B.0.4A C.0.5A D.0.6A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S1,單刀雙擲開關S2接a時,R1與R3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電源的電壓:U=IaR總a=Ia(R1+R3)=0.8A×(12Ω+R3),當閉合開關S1,單刀雙擲開關S2接b時,R2與R3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則電流表的示數(shù):Ib=====0.8A﹣,當R3=0時,Ib=0.8A﹣≈0.53A,當R3的取值非常大時,接近等于0,電路中電流接近0.8A,則0.53A<Ib<0.8A,結合選項可知D符合題意。故選:D。2.某同學在沒有電流表的情況下,利用電壓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R0,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圖中不能實現(xiàn)測量Rx阻值的電路圖是()A. B. C. D.答案與解析:A、當開關閉合時,R0短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設此時示數(shù)為U1;當開關斷開時,R0與RX串聯(lián),電壓表測RX的電壓,設此時示數(shù)為U2,則此時R0兩端的電壓為U1﹣U2;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可列出等式:=,推導得出RX=×R0,故此電路可以測出RX的阻值。B、當開關閉合時,RX被短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當開關斷開時,RX與R0串聯(lián),電壓表仍測電源電壓,無法推導出通過RX的電流,故此電路不能測出RX的阻值。C、當開關擲到1擋時,只有RX接入電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設此時示數(shù)為U1,當開關擲到2擋時,RX與R0串聯(lián),電壓表測RX的電壓,設此時示數(shù)為U2,則此時R0兩端電壓為U1﹣U2;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可列出等式:=,推導得出RX=×R0,故此電路可以測出RX的阻值。D、當開關擲到1擋時,只有R0接入電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設此時示數(shù)為U1;當開關擲到2擋時,RX與R0串聯(lián),電壓表測R0的電壓,設此時示數(shù)為U2,則此時RX兩端電壓為U1﹣U2;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可列出等式:=,推導得出RX=×R0,故此電路可以測出RX的阻值。綜上分析可知,只有B電路不能測出RX阻值;故選:B。3.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電阻R1>R2>R3,當S閉合滑片P向左滑動時,電壓表V1、V2、電流表A的示數(shù)變化的絕對值分別為△U1、△U2、△I,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U2=△IR1 B.△U1=△IR1 C.△U1>△U2 D.△U1=△U2答案與解析:電路的等效電路圖如下圖所示:設滑動變阻器移動前后電路中的電流分別為I1、I2,則△I=|I1﹣I2|,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由I=可得,電壓表V1示數(shù)變化量的絕對值:△U1=|(U﹣I1R3)﹣(U﹣I2R3)|=|I1﹣I2|R3=△IR3,故B錯誤;電壓表V2示數(shù)變化量的絕對值:△U2=|(U﹣I1R1)﹣(U﹣I2R1)|=|I1﹣I2|R1=△IR1,故A正確;因R1>R2>R3,所以,△IR1>△IR3,即△U2>△U1,故CD錯誤。故選:A。4.如圖所示電路中,已知R1=2Ω,R3=5Ω,R2=R4,電壓表讀數(shù)U1=2.4V,U2=4V,則電阻R2為()A.10Ω B.8Ω C.6Ω D.4Ω答案與解析:設電路中的電流為I,∵串聯(lián)電路各處的電流相等,∴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U1=I(R1+R2)=I(2Ω+R2)=2.4V,U2=I(R2+R4)=2IR2=4V,由以上兩式相比可得:R2=10Ω。故選:A。5.實際的電壓表是有一定內電阻的。即可將電壓表視為具有能反映其兩端電壓值的電阻。在如圖所示電路中,R=4kΩ,電源電壓不變。當S1閉合、S2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V;當S1、S2都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V,那么該電壓表的內電阻為()A.1kΩ B.1.5kΩ C.2kΩ D.2.5Ω答案與解析:(1)當S1、S2都閉合時,電阻R短路,只有電壓表與電源構成閉合回路,電壓表的示數(shù)就是電源電壓,由題意知電源電壓U=UV=3V;(2)當S1閉合、S2斷開時,電壓表與電阻R串聯(lián),由題意知電壓表兩端電壓UV′=1V;由串聯(lián)電路特點知,電阻R兩端電壓UR=U﹣UV′=3V﹣1V=2V;電路電流I===5×10﹣4A;(3)電壓表內阻RV===2×103Ω=2KΩ。故選:C。6.為了測量電源電壓和定值電阻,某物理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為U0,定值電阻的阻值為R1。電壓表示數(shù)用U表示,電流表示數(shù)用I表示,檢查電路無誤后,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進行多次實驗,記錄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讀數(shù),并畫出了U﹣I圖象,如圖乙所示圖象是一條直線,其延長線與U、I坐標軸分別交于3V和0.6A處。由此可知,電源電壓U0和定值電阻R1分別為()A.2V,10Ω B.3V,10Ω C.3V,5Ω D.2V,5Ω答案與解析:由圖甲可知:R1與滑動變阻器R2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R2兩端的電壓,示數(shù)用U表示,電流表測量電路中電流,示數(shù)用I表示,已知電源電壓恒為U0,定值電阻的阻值為R1。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及歐姆定律可得:U+IR1=U0﹣﹣﹣﹣﹣﹣﹣﹣﹣﹣﹣﹣﹣﹣﹣﹣﹣﹣﹣﹣﹣﹣﹣①,圖象是一條直線,與U、I坐標軸分別交于3V和0.6A處,將(0,3V)代入①得:電源電壓U0=3V;將(0.6A,0)代入①得:0+0.6A×R1=3V,故R1=5Ω。故選:C。7.如圖所示熱敏電阻R1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它在溫度為800℃和1000℃時的阻值分別為240Ω和200Ω;阻值不計的報警器在電流達到12mA時開始報警,超過25mA時將損壞;相關器材規(guī)格已在圖中標明。當電路開始報警溫度為1000℃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和電路的最高報警溫度分別用R0和t0表示,則()A.不能求得R0的值 B.不能求得t0的值 C.將P向左移,可提高該電路開始報警時的溫度 D.利用此電路,可將開始報警時的溫度設定為800℃答案與解析:由圖可知,R1與變阻器R0串聯(lián),電路開始報警溫度為1000℃時,電路中的總電阻:R總===250Ω;A、R1與變阻器R0串聯(lián),溫度為1000℃時,R1=200Ω,可得:R0=R總﹣R1=250Ω﹣200Ω=50Ω,故A不正確;B、熱敏電阻R1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但題中沒有具體的圖像,因而無法求解;故B正確;C、報警電流不變,即總電阻R1+R0=250Ω不變,將P向左移,則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R1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應變大,而R1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即其電阻變大時,溫度應該變低,故C不正確;D、將開始報警時的溫度設定為800℃,由題可知,R1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240Ω,則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250Ω﹣240Ω=10Ω,在變阻器的阻值變化范圍以內,但移動滑片,只能判斷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變化,而不能讀出其接入電路中的具體阻值。故D不正確。故選:B。8.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四種電路,其中電源電壓不變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在實驗中不拆改電路的情況下,能夠測量出未知電阻Rx阻值的電路是()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都可以答案與解析:由圖知,①只閉合S1時,電路是只有R0的基本電路,電流表測量通過R0的電流I0;再閉合S2,兩只電阻并聯(lián),電流表測量干路電流I,根據(jù)電源電壓不變列式I0R0=(I﹣I0)Rx可求出Rx的阻值,故能測出Rx阻值;②只閉合S2時,兩電阻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電流I1;兩開關都閉合時只有R0接入電路中,電流表測此時電路中電流I0,根據(jù)電源電壓不變列式I1(R0+Rx)=I0R0可求出Rx的阻值,故能測出Rx阻值;③閉合開關S、S2,兩只電阻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為U;閉合S,斷開S2,閉合S1,電壓表測量電阻R0兩端電壓U0,根據(jù)電路電流相等列式=可求出Rx的阻值,故能測出Rx阻值;④閉合開關S,S1接1,兩只電阻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R0兩端電壓為U0;S1接2,電流從電壓表的負接線柱流入,造成電壓表指針向左偏轉,不能測出Rx的電壓,故不能測出Rx阻值。故選:C。9.實際的電壓表相當于一個可以顯示其自身兩端電壓的大電阻,實際的電流表相當于一個可以顯示流過其自身電流的小電阻。如圖所示的伏安法測電阻電路中,若電壓表自身的電阻為3kΩ,讀數(shù)為3V;電流表讀數(shù)為4mA.則待測電阻R的真實值等于()A.750Ω B.760Ω C.1000Ω D.1010Ω答案與解析:由圖知,電阻R與電壓表并聯(lián),電流表測量電壓表和電阻的總電流;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V,所以通過電壓表的電流:IV===10﹣3A;則通過R的電流:IR=I﹣IV=4×10﹣3A﹣10﹣3A=3×10﹣3A;由I=得,R的阻值為:R===1000Ω。故選:C。10.如圖甲是燈泡L和定值電阻R的U﹣I關系圖象。將L和R先后以乙圖和丙圖兩種方式接在同一電源上(電壓不變)。若乙圖中的U1:U2=m,丙圖中I1:I2=n,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m=n B.m>n C.m<n D.mn=1答案與解析:由圖乙知,燈泡與電阻串聯(lián),所以通過它們的電流相同,由I=可知,當電流相同時,電壓與電阻成正比,所以:==m,由圖丙知,燈泡與電阻并聯(lián),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同,由I=可知,當電壓相同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所以:==n,即:=,由圖象甲可知,燈泡電阻隨電壓增大而增大,而乙圖中燈泡兩端電壓比丙圖中小,所以RL乙小于RL丙,所以:<,則m<,即mn<1,故D錯誤;由乙圖可知,在電流相同時,U1>U2,則U1:U2=m>1,由于m<,則n<1,故m>n,故B正確,AC錯誤。故選:B。11.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右端滑到左端的過程中,R1、R2的I﹣U關系圖如乙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圖線A是電阻R1的I﹣U關系圖象 B.電源電壓為18V C.R1的阻值是10Ω D.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30Ω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V2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1)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0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R1兩端的電壓最大,R2兩端的電壓為0;由圖象可知,A為滑動變阻器R2的U﹣I關系圖象,B為電阻R1的U﹣I圖象,故A錯誤;(2)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最??;由U﹣I圖象可知,電路中的最小電流I=0.2A,R1兩端的電壓U1=4V,R2兩端的電壓U2=14V,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電源電壓:U=U1+U2=14V+4V=18V,故B正確;由I=可得,定值電阻R1的阻值和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R1===20Ω,R2===70Ω,故C錯誤、D錯誤。故選:B。12.如圖所示,三個定值電阻R1、R2、R3的電阻值均不相等,在A、B之間接一個電源,在C、D之間接一個電流表,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現(xiàn)將電源、電流表的位置互調,則電流表的示數(shù)()A.可能增大 B.可能減小 C.一定不變 D.由于R1、R2、R3大小關系不知,故無法判定答案與解析:(1)在A、B之間接一個電源,在C、D之間接一個電流表,電路連接如甲圖:甲圖中并聯(lián)部分的總電阻R甲并=,整個電路的總電阻R總=R甲并+R1=+R1,設電源電壓為U,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的規(guī)律可得:=,則U并=?U,電流表的示數(shù)I=====﹣﹣﹣﹣﹣﹣﹣①;(2)現(xiàn)將電源、電流表的位置互調,電路連接如乙圖:乙圖中并聯(lián)部分的總電阻R乙并=,整個電路的總電阻R總′=R乙并+R3=+R3,電源電壓為U,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的規(guī)律可得:=,則U并′=?U,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I′=====﹣﹣﹣﹣﹣﹣﹣②;比較①②可知,電流表的示數(shù)一定不變。故選:C。13.電壓表實際上是有電阻的,可以看成是一個可以顯示本身承擔電壓的大電阻,如圖所示,兩電阻兩端所加電壓恒為10V,當電壓表接Rx時示數(shù)為4V,當電壓表接R時示數(shù)為5V,且R為60kΩ,則Rx為()A.60kΩ B.40kΩ C.48kΩ D.240kΩ答案與解析:當電壓表接Rx時,電路相當于電壓表的內阻與Rx并聯(lián)后與R串聯(lián);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分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可得:R兩端的電壓UR=U﹣Ux=10V﹣4V=6V,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可得:Ir+Ix=IR,即:+=;所以,+=﹣﹣﹣﹣﹣﹣﹣﹣﹣﹣﹣﹣﹣﹣①,當電壓表接R時,電路相當于電壓表的內阻與R并聯(lián)后與Rx串聯(lián);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分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可得:Rx兩端的電壓Ux′=U﹣UR′=10V﹣5V=5V,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可得:Ix′=Ir′+IR′,即:=+;所以,=+﹣﹣﹣﹣﹣﹣﹣﹣﹣﹣﹣﹣﹣﹣②,解①②得:Rx=48×103Ω=48kΩ。故選:C。14.在圖甲所示電路中,R0、R2為定值電阻,電流表、電壓表都是理想電表。改變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位置,電壓表V1、V2和電流表A的示數(shù)均要發(fā)生變化。兩電壓表示數(shù)隨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圖線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電壓表Vl示數(shù)變化圖線為a,且電阻R0為1歐 B.電壓表V1示數(shù)變化圖線為a,且電阻R0為2歐 C.電壓表V1示數(shù)變化圖線為b,且電阻R0為1歐 D.電壓表V1示數(shù)變化圖線為b,且電阻R0為2歐答案與解析:讀圖可知,圖甲是一個串聯(lián)電路,V1測R1、R2兩端共同的電壓,V2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動時,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所以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此時V1所測R1和R2的總電阻也變小,所以V1應該隨著電流的增大而減小,故圖線b是電壓表V1的變化圖象,圖線a是電壓表V2的變化圖象;結合圖乙可知,當滑片P在最左端時,兩電壓表示數(shù)相等均為4V,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4A,則定值電阻R2==1Ω,當滑片P在最右端時,兩電壓表的示數(shù)分別為10V和1V,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1A,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1==9Ω,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I1R總1=I2R總2,即:1A×(R0+1Ω+9Ω)=4A×(R0+1Ω),解得:R0=2Ω。對照各選項可知,只有D符合題意。故選:D。15.在如圖的電路中,電源電壓U保持不變,在甲、乙兩處分別接入電壓表,閉合開關S,測得U甲:U乙=1:3;斷開開關S,拆去電壓表并在甲、乙兩處分別接入電流表,此時I甲:I乙是()A.3:1 B.1:1 C.1:3 D.4:3答案與解析:(1)在甲、乙兩處分別接入電壓表,閉合開關S時,兩電阻串聯(lián)在電路中,甲表測的是R1兩端的電壓,乙表測的是R2兩端的電壓,因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所以,由I=可得,兩電阻的阻值之比:====;(2)斷開開關S,拆去電壓表并在甲、乙兩處分別接入電流表時,兩電阻并聯(lián)在電路中,甲表測的是通過R2的電流,乙表測的是通過R1的電流,因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所以,兩電流表的示數(shù)之比:====。故選:C。16.在圖所示的電路中,W為一個穩(wěn)壓管,其作用是確保C、D之間的電壓UCD不變,只要流過穩(wěn)壓管W的電流在5mA和25mA之間,UCD將穩(wěn)定為15V.R2為一可變電阻,它的最小值為1000Ω,最大值為無窮大(即斷路)。設電源電壓U為25V,則當R2變化時,為了確保UCD為15V,則R1阻值范圍應為()A.2500Ω~2000Ω B.400Ω~500Ω C.250Ω~400Ω D.500Ω~2000Ω答案與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電源電壓U=25V,R2兩端電壓U2=15V,所以R1兩端的電壓U1=U﹣U2=25V﹣15V=10V當R2最小時,流過穩(wěn)壓管的電流最小為5mA,則電阻R1的電流最大,根據(jù)歐姆定律,有:I=5mA+=5mA+15mA=20mA,R1===500Ω;當R2最大時,R2無窮大,即斷路,流過穩(wěn)壓管的電流最大為25mA,因為此時穩(wěn)壓管與R1串聯(lián),所以流過R1的電流也是25mA,根據(jù)歐姆定律,有:R===400Ω;故R1阻值范圍應為:400Ω<R1<500Ω。故選:B。17.如圖甲是某生產(chǎn)流水線上的產(chǎn)品輸送及計數(shù)裝置示意圖。其中S為激光源,R1為光敏電阻(有光照射時,阻值較小;無光照射時,阻值較大),R2為定值保護電阻,a、b間接“示波器”(示波器的接入對電路無影響)。水平傳送帶勻速前進,每當傳送帶上的產(chǎn)品通過S與R1之間時,射向光敏電阻的光線會被產(chǎn)品擋住。若傳送帶上的產(chǎn)品為均勻正方體,示波器顯示的電壓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已知計數(shù)器電路中電源兩極間的電壓恒為6V,保護電阻的阻值為400Ω,則()A.有光照射時光敏電阻R1的阻值為800Ω B.有光照射和無光照射時保護電阻R2兩端的電壓之比為1:2 C.有光照射和無光照射時光敏電阻的阻值之比為1:2 D.每1h通過S與R1之間的產(chǎn)品個數(shù)為6000個答案與解析:(1)R1與R2串聯(lián),有激光照R1時,由圖象可得U1=2V,U2=U﹣U1=6V﹣2V=4V,I===0.01A,R1===200Ω。(2)R1無激光照時,由圖象可得U1′=4V,U2′=U﹣U1′=6V﹣4V=2V,I′===0.005A,此時電阻R1的阻值:R1′===800Ω。(3)由圖象可知:每經(jīng)過0.6s,就有一個產(chǎn)品通過計數(shù)裝置,則每1h通過S與R1之間的產(chǎn)品個數(shù)為=6000個。A、有光照射時光敏電阻R1的阻值為200Ω,故A錯誤;B、有光照射和無光照射時保護電阻R2兩端的電壓分別為4V和2V,因此電壓之比為2:1,故B錯誤;C、有光照射和無光照射時光敏電阻的阻值分別為200Ω和800Ω,電阻之比為1:4,故C錯誤;D、每1h通過S與R1之間的產(chǎn)品個數(shù)為6000個,故D正確。故選:D。18.在圖所示的電路中,當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從B向A滑動的過程中,電壓表V1、V2示數(shù)的變化量的值分別為△U1、△U2,則它們的大小相比較應該是()A.△U1<△U2 B.△U1>△U2 C.△U1=△U2 D.因為無具體數(shù)據(jù),故無法比較答案與解析:∵滑動變阻器R與電阻R1并聯(lián),再與R2、R3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并聯(lián)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V2測中間定值電阻R2兩端的電壓;當滑動變阻器滑片由B向A移動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減小,引起并聯(lián)電路部分的總電阻變小,即電壓表V1的示數(shù)變小,變化量為△U1,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阻分壓特點可知,定值電阻R2、R3兩端的電壓變大;∵U1=U﹣U2﹣U3,∴△U1=△U2+△U3,∴△U1>△U2。故選:B。19.如圖所示,其中電流表A有一定內阻,量程為0﹣0.6A,表盤均勻劃分為30個小格,每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電流表內阻的;R2的阻值等于電流表內阻的2倍,若用電流表A的表盤刻度表示流過接線柱1的電流值,則將接線柱1、2接入電路時,每一小格表示0.06A;將接線柱1、3接入電路時,每一小格表示0.06A。答案與解析:(1)當接線柱1、2接入電路時,電流表A與R1并聯(lián);已知R1的阻值等于電流表內阻的,則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分流規(guī)律可知,通過R1的電流為通過電流表的2倍,所以當電流表示數(shù)為0.6A時,通過R1的電流為2×0.6A=1.2A,則干路電流(即改裝后的量程)為1.2A+0.6A=1.8A;因表盤均勻劃分為30個小格,故每一小格表示=0.06A;(2)當接線柱1、3接入電路時,電流表A與R1并聯(lián)后與R2串聯(lián),R2對流經(jīng)電流表的電流沒有影響,因此干路電流仍然為1.8A,故每一小格表示0.06A。故答案為:0.06;0.06。2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只閉合開關S1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1,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1;當開關S1、S2、S3都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2,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2。已知U1:U2=3:4,I1:I2=1:4,則R2:R3=2:3。答案與解析:當只閉合開關S1時,如圖甲,R1、R2串聯(lián),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1,電壓表測量R1兩端的電壓,示數(shù)為U1;當開關S1、S2、S3都閉合時,如圖乙,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2,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示數(shù)為U2;圖甲中:R1、R2串聯(lián),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可知:U=U2=U1+UR2,由題知,U1:U2=3:4,所以,U1=U2=U;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可得:R1:R2=U1:UR2=U1:(U﹣U1)=U:(U﹣U)=3:1,所以,R2=R1;電路中電流:I1===,在乙圖中,I2=+,已知:I1:I2=1:4,即::(+)=1:4,整理可得:R3=R1;所以,R2:R3=R1:R1=2:3。故答案為:2:3。21.最近爆發(fā)的新冠病毒疫情,因為沒有特效藥以及傳播迅速等特點一度引起人們的惶恐,我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事實證明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是防護人體生命安全的最強大屏障,鍛煉身體是提高自身免疫系統(tǒng)防護能力很重要的措施之一。某學??萍紕?chuàng)新社團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設計了一個鍛煉臂力的電子拉力計,其原理如圖甲所示,金屬彈簧左端固定,右端和滑動觸頭P相連,R0為定值電阻,a、b是一根長為8cm的均勻電阻絲(彈簧的電阻不計,P與R1間的摩擦不計)。當不拉拉環(huán)時,金屬滑片P剛好處于a端。已知:定值電阻R0的阻值是100Ω,電阻R1的阻值是200Ω,電源電壓U是6V,電壓表的量程為0﹣6V,電流表的量程為0﹣60mA。(1)小明在電路中連入R0的目的是保護電路;(2)當拉環(huán)不受拉力時,滑片P處于a端,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4V;(3)已知彈簧所受的拉力F與該彈簧伸長的長度ΔL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設計中需要將電流表刻度值改為相對應拉力的數(shù)值,那么在電流表的40mA處應改為300N,分析可知拉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填“均勻”或“不均勻”)。答案與解析:(1)閉合開關,兩電阻串聯(lián)接入電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通過電路的電流,小明在電路中連入R0的目的是防止電流過大而燒壞電流表,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2)如圖所示,當不拉拉環(huán)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最大阻值,串聯(lián)電路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由歐姆定律可得此時通過電路的電流:I===0.02A,此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U1=IR1=0.02A×200Ω=4V;(3)當通過電路的電流為40mA=0.04A時,電路的總電阻:R===150Ω,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R1′=R﹣R0=150Ω﹣100Ω=50Ω,a、b是一根長為8cm的均勻電阻絲,阻值為200Ω,則電阻絲接入電路的長度:×50Ω=2cm,彈簧拉伸的長度為8cm﹣2cm=6cm,由圖乙可知此時拉力的大小為300N;由題圖乙可知,拉力F與ΔL成正比,即F=kΔL;設R1電阻絲的長度為L1,由以上分析可得:F=k[L1﹣(﹣R0)],電流和拉力不成線性關系,所以若把電流表刻度值改為相對應拉力的數(shù)值,拉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故答案為:(1)保護電路;(2)4;(3)300N;不均勻。22.如圖所示,開關S閉合后,兩燈均能發(fā)光,兩電表的指針均有偏轉,已知電源電壓為6V,L1的電阻為12Ω,L2的電阻為24Ω,則甲電表的示數(shù)為6V,乙電表的示數(shù)為0.25A。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電表甲為電流表時L2被短路,則電表甲為電壓表;乙為電壓表時L2被斷路,則電表乙為電流表;則電路為兩燈泡并聯(lián),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測通過L2的電流,則甲電表的示數(shù)為6V;因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所以,乙電流表的示數(shù):I2===0.25A。故答案為:6V;0.25A。23.如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電阻(阻值均不大于10Ω),連接在電路中,已知AB兩點間的電壓是U,通過A點的電流為I,且電壓表內阻很大,電流表內阻很小可忽略,則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shù)分別是U和I。答案與解析:因電壓表內阻很大,電流表內阻很小可以忽略,所以,電路為最左邊電阻的簡單電路,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故電壓表的示數(shù)U,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故答案為:U;I。24.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電源電壓恒為3伏,更換5個定值電阻Rx,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圖象。實驗中,他將Rx從5歐換成10歐后,應將滑片P向右移;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為1Ω~5Ω。答案與解析:(1)由圖乙知,電流與電阻之積(即Rx兩端的電壓):U=IRx=0.5A×5Ω=﹣﹣﹣﹣﹣0.1A×25Ω=2.5V,即電壓表保持2.5伏不變;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原理可知,將Rx從5歐換成10歐后,Rx的電阻增大,其分得的電壓增大(大于2.5V);探究電流與電阻的實驗中應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可知應增大滑動變阻器分得的電壓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減小為2.5V,由分壓原理,應增大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所以滑片應向右端移動;(2)由圖乙知,電流最大為0.5A時,對應的電阻為5Ω,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大,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小,根據(jù)歐姆定律和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R滑?。絉總﹣R1=﹣R1=﹣5Ω=1Ω;由圖乙知,電流最小為0.1A時,對應的電阻為25Ω,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和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律,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R滑大=R總′﹣R2=﹣R2=﹣25Ω=5Ω;所以,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范圍為1Ω~5Ω。故答案為:右;1Ω~5Ω。25.如圖所示的電路,將AB兩端接入10V電源,電壓表示數(shù)為7V,拆去AB兩端電源,再將CD兩端接入10V電源,電壓表示數(shù)為3V,則R1:R3的值為9:49。答案與解析:將AB兩端接入10V電源時,R1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因為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R1兩端的電壓U1=U﹣U2=10V﹣7V=3V,由歐姆定律可得:====,拆去AB兩端電源,再將CD兩端接入10V電源,R2與R3串聯(lián),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R3兩端的電壓U3=U﹣U2′=10V﹣3V=7V,====,=×=×=。故答案為:9:49。26.實際的電源都有一定的電阻,如干電池,我們需要用它的電壓U和電阻r兩個物理量來描述它。實際計算過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個電壓為U、電阻為0的理想電源與一個電阻值為r的電阻串聯(lián)而成,如圖甲所示:在圖乙中R1=14Ω,R2=9Ω.當只閉合S1時,電流表讀數(shù)I1=0.2A;當只閉合S2時,電流表讀數(shù)I2=0.3A,把電源按圖甲中的等效方法處理。則電源的電壓U=3V,電阻r=1Ω。答案與解析:由圖乙可知,當只閉合S1時,R1與r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電源的電壓:U=I1(R1+r)=0.2A×(14Ω+r),當只閉合S2時,R2與r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則電源的電壓:U=I2(R2+r)=0.3A×(9Ω+r),因電源的電壓U不變,所以,0.2A×(14Ω+r)=0.3A×(9Ω+r),解得:r=1Ω,則電源的電壓:U=I1(R1+r)=0.2A×(14Ω+1Ω)=3V。故答案為:3;1。27.小王同學設計了圖甲所示的簡單水溫表電路。圖中電源兩端的電壓為6V保持不變,R0是阻值為5Ω的定值電阻,R為銘牌上標有“10Ω1A”的滑動變阻器,Rt是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電流表采用“0~0.3A”的量程。(1)小王在連接好電路且閉合開關后,向Rt上擦一些常溫的酒精,用扇子對著Rt扇風,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電流表示數(shù)變?。ㄟx填“變小”或“變大”);(2)如果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則該電路能測量的最高溫度是60℃;(3)為了能測量0~100℃的水溫,且當水溫達到100℃時,要求電流表的示數(shù)達到最大值,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應調為5Ω,0℃應該與電流表刻度盤的0.1A位置對應。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Rt、R0、R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1)向Rt上擦一些常溫的酒精,并用扇子對著Rt扇風,酒精的蒸發(fā)加快,酒精從熱敏電阻吸熱,導致熱敏電阻溫度降低,由圖象可知,溫度降低時熱敏電阻的阻值增大,且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和定值電阻R0阻值不變,電路總電阻增大,電源電壓不變,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變小,即電流表示數(shù)變??;(2)由圖乙可知,溫度越高,熱敏電阻的阻值越小,電路的總電阻越小,電路中電流越大,且電流表采用“0~0.3A”的量程,故電流最大為0.3A時,測量的溫度最高,由歐姆定律可得,電路的最小總電阻:R總?。剑剑?0Ω,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且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則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Rt?。絉總小﹣R0=20Ω﹣5Ω=15Ω,由圖象知,此時對應的溫度為60℃,即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時,該電路能測量的最高溫度是60℃;(3)因電源電壓不變,電流表的示數(shù)達到最大值時,由前面解答可知電路的最小總電阻仍為20Ω,由圖象知,當溫度為10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Rt=10Ω,由串聯(lián)電路的電阻特點可得,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R=R總小﹣R0﹣Rt=20Ω﹣5Ω﹣10Ω=5Ω;由圖象可知,水溫為0℃時,Rt′=50Ω,由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可得,此時電路中的電流:I′===0.1A,即0℃應該與電流表刻度盤的0.1A位置相對應。故答案為:(1)變??;(2)60;(3)5;0.1。28.我校自主開發(fā)課程“有趣的電”一直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同學們不僅可以在課上學習有趣的物理知識,更可以自行嘗試設計組裝有趣的電學儀器。小康設計了一個簡易的身高測量儀,用到的器材有:穩(wěn)壓輸出的直流電源、電壓表、定值電阻R1、足夠長的電阻絲R2、開關、導線若干。他的設想是:用滑片在繃直的電阻絲上滑動代替滑動變阻器;將電壓表盤的刻度值改為身高數(shù)據(jù),作為身高顯示儀。(1)小康最初設計的電路如圖1所示,老師指出他的設計圖有不夠合理的地方。你認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C。A.電阻R1是多余的,可以去掉B.移動滑片P時,電路的總電阻沒有變化C.電壓表的表盤刻度是均勻的,但是設計電路中電壓表示數(shù)變化量跟身高變化量不成正比D.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能由零變化到最大刻度值(2)在老師的指導下,小康改進了電路,如圖2,從而解決了上述問題,該設計相比較剛開始的電路主要的優(yōu)點是電壓表的表盤刻度是均勻的。通過分析該電路可知,被測量者的身高越高,電壓表的示數(shù)就會越大(填“大”或“小”),因此電壓表盤上越靠右(填“左”或“右”)的刻度值所對應的身高數(shù)值越大。(3)確定了更好的電路設計方案后,小康采用了電壓為12V的電源、一根長為80cm的均勻電阻絲(每1cm長度的電阻值為0.5Ω)、量程為0~3V的電壓表。為了使滑片移動到電阻絲兩端時,電壓表的指針也恰能分別指向表盤左右兩端的刻度,選擇的定值電阻R1的阻值應該為120Ω。(4)小康利用選定的器材連好電路,對身高為160cm的小航進行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5V,則該測量儀器可測得身高范圍為120cm至200cm,電壓表上表示1.2V的刻度對應的身高應該是152cm。答案與解析:(1)由圖知,變阻器R2與電阻R1串聯(lián),電壓表測變阻器R2兩端的電壓。A、若沒有電阻R1,當變阻器R2連入的電阻為0Ω時,會發(fā)生短路,損壞電源,所以R1不是多余的,故A錯誤;B、移動滑片P時,R2接入電路的阻值改變,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兩個電阻之和,所以總電阻也會發(fā)生改變,故B錯誤;C、圖中身高的變化量決定了變阻器R2連入的電阻變化量,由歐姆定律可得該電路中的電流:I==,電壓表的示數(shù):U2=×R2,由此可見,電壓表的示數(shù)與R2接入的阻值不成正比,則電壓表示數(shù)的變化量與R2的阻值變化量不成正比,所以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化量跟身高變化量不成正比,故C正確;D、當滑片在最下端時,變阻器的阻值為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零;當滑片在最上端時,變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電壓表的示數(shù)也最大,因此,電壓表的示數(shù)能由零變化到最大刻度值,故D錯誤。故選:C。(2)由圖2可知,變阻器R2與電阻R1串聯(lián),人身高變化不改變R2接入電路電阻的大小,整個電路電流I不變。電壓表測R2下半部分那段電阻兩端的電壓,其示數(shù)為:U2=IR2下,所以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阻R2的阻值成正比,身高越高,電壓表示數(shù)越大;電壓表盤上越靠右的刻度值所對應的身高數(shù)值越大;(3)電阻絲的最大阻值為:R2=80cm×0.5Ω/cm=40Ω,當電壓表示數(shù)最大為3V時,測的是全部電阻絲兩端的電壓,此時電路中的電流:I===0.075A,由于圖中電流大小始終不變,所以電路中的總電阻為:R總===160Ω,則定值電阻R1的阻值應為:R1=R總﹣R2=160Ω﹣40Ω=120Ω;(4)電路中的電流始終不變,I=0.075A,則小康進行測量時電壓表所測電阻絲的阻值:R小康===20Ω,也就是說小康進行測量時,電壓表與電阻絲R2的一半阻值并聯(lián),電阻絲總長度為80cm,一半為40cm,則滑動變阻器下端到地面的距離為:160cm﹣40cm=120cm,滑動變阻器上端到地面的距離為:160cm+40cm=200cm,所以該測量儀器可測得的身高范圍為120cm~200cm,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1.2V時,與電壓表并聯(lián)部分的電阻為:R2′===16Ω,該部分電阻絲的長度為:=32cm,則電壓表上表示1.2V的刻度對應的身高應該是120cm+32cm=152cm。故答案為:(1)C;(2)電壓表的表盤刻度是均勻的;大;右;(3)120;(4)120;200;152。29.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U保持不變。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而且Rab=Rbc=Rcd。閉合開關S,移動滑片P至b點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1V;移動滑片P至d點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2V。求移動滑片P至c點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答案與解析:(1)移動滑片P至b點時,變阻器電阻絲ab部分與R1串聯(lián),電壓表測ab部分的電壓,電壓表示數(shù)為1V;(2)移動滑片P至d點時,變阻器電阻絲ad部分與R1串聯(lián),電壓表測ad部分的電壓,電壓表示數(shù)為2V;(3)移動滑片P至c點時,變阻器電阻絲ac部分與R1串聯(lián),電壓表測ac部分的電壓,設Rab=Rbc=Rcd=R0,在(1)中,由電阻的串聯(lián)及歐姆定律可得,電路中的電流:I1=,由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可得電壓表的示數(shù):U1=I1R0=×R0=1V﹣﹣﹣①;同理,在(2)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U2=×3R0=2V﹣﹣﹣﹣﹣﹣﹣②;在(3)中,電壓表示數(shù):U3=×2R0﹣﹣﹣﹣﹣﹣﹣﹣③;②除以①并整理得:R1=3R0﹣﹣﹣﹣﹣④,將④代入①有:×R0=1V,解得電源電壓:U=4V﹣﹣﹣﹣﹣﹣﹣⑤,將④⑤代入③得:U3=×2R0=×2R0==1.6V。答:電壓表示數(shù)為1.6V。30.如圖所示是某物理興趣小組設計的“電子浮力秤”的原理圖。托盤質量30g,與質量不計的滑片P相連,并一起上下自由滑動(滑動過程中的摩擦力忽略不計,托盤底部始終保持水平,且托盤、彈簧不與電路連通)。圓柱形浮筒A底面積為100cm2,高為10cm,密度為0.12g/cm3,漂浮在底面積為300cm2,裝有足夠深的水的容器中。托盤與浮筒A用質量不計的輕質彈簧相連,且控制彈簧只能在豎直方向上形變,彈簧的形變量與受到的外力成正比,受到1N的外力時形變量為1cm。BC是一根長為16cm的阻值均勻的電阻絲,最大阻值為16Ω,電源電壓恒為4.5V,電壓表量程為0~3V。當托盤中不放物體時,閉合開關S,調節(jié)容器中水量,使滑片P正好位于R最上端,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為0.9V。求:(1)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多少?(2)托盤中不放物體時,浮筒A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大?(3)若要保證整個電路的安全,“電子浮力秤”所能稱量物體的最大質量為多少g?答案與解析:(1)由電路圖可知,滑片P位于R最上端時,定值電阻與BC電阻絲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R0兩端電壓;串聯(lián)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所以BC兩端電壓:UBC=U﹣U0=4.5V﹣0.9V=3.6V,此時通過電路的電流:I===0.225A,定值電阻R0的阻值:R0===4Ω;(2)托盤的質量:GP=mPg=30×10﹣3kg×10N/kg=0.3N,浮筒A的質量:mA=ρAVA=ρASAhA=0.12g/cm3×100cm2×10cm=120g,浮筒A的重力:GA=mAg=120×10﹣3kg×10N/kg=1.2N,托盤中不放物體時,滑片P正好位于R最上端,浮筒A的重力和托盤的重力之和等于浮筒A受到的浮力,則F浮A=GA+GP=1.2N+0.3N=1.5N,浮筒A浸入水中的體積:V排A===1.5×10﹣4m3,浮筒A浸入水中的深度:h===0.015m,浮筒A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p=ρ水gh=1×103kg/m3×10N/kg×0.015m=150Pa;(3)由電路圖可知托盤中物體的質量越大,滑片越向下移動,BC接入電路的電阻越小,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越大,電壓表測量R0兩端電壓,電壓表量程為0~3V,所以當電壓表示數(shù)最大時,“電子浮力秤”所能稱量物體的質量最大,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可知BC兩端的電壓:UBC′=U﹣U0′=4.5V﹣3V=1.5V,此時通過電路的電流:I′===0.75A,此時BC接入電路的電阻:RBC′===2Ω,BC是一根長為16cm的阻值均勻的電阻絲,最大阻值為16Ω,所以BC接入電路的長度為2cm,滑片向下移動14cm,秤盤上放置物體后,彈簧會縮短;當滑片下移14cm時,設彈簧縮短了xcm,由題意可知此時彈簧增加的彈力為xN,因此時被測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所測物體的重力G物=F彈=xN;滑片下移14cm時,彈簧縮短了xcm,則浮筒向下移動的距離d=(14﹣x)cm,浮筒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量等于水面上升的高度與浮筒向下移動的距離之和,即Δh浸=Δh+d,根據(jù)ΔV排的兩種計算方法可得:ΔV排=S容器Δh=SAΔh浸,即:S容器Δh=SA(Δh+d),化簡可得水面上升的高度:Δh===cm,則浮筒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量:ΔV排=S容器Δh=300cm2×cm=150(14﹣x)cm3,秤盤上放置物體前后,浮筒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由漂浮條件可得,被測物體的重力等于增加的浮力,所以G物=ΔF浮,即:xN=ρ水gΔV排=1.0×103kg/m3×10N/kg×150(14﹣x)×10﹣6m3,解得x=8.4,則被測物體的最大重力為8.4N,由G=mg得“電子浮力秤”的最大稱量:m===0.84kg=840g。答:(1)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4Ω;(2)托盤中不放物體時,浮筒A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150Pa;(3)若要保證整個電路的安全,“電子浮力秤”所能稱量物體的最大質量為840g。31.若將熱敏電阻與電壓為6V的電源、阻值為650Ω的定值電阻、開關、電流表串聯(lián)構成一個閉合回路,欲使通過電流表的最小電流為5mA,則對熱敏電阻的溫度有什么要求,請寫出具體的求解過程。答案與解析:由甲圖可設熱敏電阻阻值RT與溫度t的關系式為:RT=kt+b,可知當電阻值為600Ω時,溫度為32℃,則:600Ω=k×32℃+b…①當電阻值為400Ω時,溫度為42℃,則:400Ω=k×42℃+b…②由①②得:k=﹣20Ω/℃,b=1240Ω,推導出關系為:RT=﹣20Ω/℃×t+1240Ω,當熱敏電阻阻值為0時,可得:0=﹣20Ω/℃×t大+1240Ω,可得出該熱敏電阻所能測量的最大溫度為:t大=62℃,欲使通過電流表的最小電流為:I=5mA=0.005A,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總電阻為:R總===1200Ω,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RT0=R總﹣R=1200Ω﹣650Ω=550Ω,將此數(shù)據(jù)代入敏電阻阻值RT與溫度t的關系式中,可得:550Ω=﹣20Ω/℃×t0+1240Ω,可得出該熱敏電阻所能測量的最小溫度:t0=34.5℃,故熱敏電阻的溫度應在34.5℃和62℃之間。答:熱敏電阻的溫度應在34.5℃和62℃之間,具體的求解過程間解析過程。32.某研究學習小組設計了一種測定強度不大的風力(在實驗室用鼓風裝置產(chǎn)生)的裝置。其原理如圖所示。質量m=0.6kg的小球用一根長度為10cm的輕質細金屬絲OP懸于O點;AB為一根水平放置的材質均勻的電阻絲,已知電阻絲AB=8cm,且單位長度電阻λ=2Ω/cm;OP與AB可保持良好接觸(看作點接觸即OP與AB接觸時相交于一點);R0=4Ω為一個定值電阻;理想電壓表測量范圍足夠;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無風時細金屬絲OP自然下垂,恰在A點與電阻絲AB接觸,懸掛點O與電阻絲A端的距離OA=6cm,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6A。有風時細金屬絲OP將發(fā)生偏轉,小球穩(wěn)定時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風力F始終保持方向水平向左。已知偏轉角θ與小球所受風力F滿足:F=Gtanθ。g取10N/kg,細金屬絲OP和導線電阻忽略不計,OP形變量遠小于其原長即OP始終長為10cm。求:(1)當風力F=6N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多少?(2)當風力大小F超過多少時,此裝置將失去測定作用?(3)請給出風力大小F與電壓表示數(shù)U之間滿足的關系式?(F單位取N,I單位取A)答案與解析:(1)無風時,金屬絲OP自然下垂,電阻絲的總電阻RAB與R0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此時電阻絲的電阻:RAB=2Ω/cm×8cm=16Ω,因串聯(lián)電路中的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電源的電壓:U電源=I(R0+RAB)=0.6A×(4Ω+16Ω)=12V;當F=6N時,根據(jù)F=Gtanθ可知,tanθ===1,故θ=45°,則右側的三角形AO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B接入電路的長度為8cm﹣6cm=2cm,RAB1=2Ω/cm×2cm=4Ω,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電路電流I1=,則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01=I1R0=1.5A×4Ω=6V;(2)當電阻絲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時,此裝置將失去測定作用。故tanθ=,F(xiàn)=Gtanθ=mgtanθ=0.6kg×10N/kg×=8N;(3)由F=Gtanθ=mgtanθ=0.6kg×10N/kgtanθ可得,tanθ=,即右側的直角三角形AOC中,即,所以AC=Fcm,則接入電路的電阻RBC=2Ω/cm×(8cm﹣F),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電路電流為,電壓表示數(shù)U=IBCR0=,化簡整理得U=V。答:(1)當風力F=6N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6V;(2)當風力大小F超過8N時,此裝置將失去測定作用;(3)請給出風力大小F與電壓表示數(shù)U之間滿足的關系式為U=V。33.AB和CD是完全相同的兩條帶有絕緣皮的導線,它們平行地埋設在相距2km的甲、乙兩地之間。由于兩導線之間某處的絕緣外皮受到損傷,而發(fā)生了漏電現(xiàn)象(即相當于兩根導線之間在漏電處連接了一個電阻)。為了確定漏電處的位置,維修人員做了以下測量:(1)在甲地將兩端電壓恒為90V的電源的兩極分別接在A、C兩端,此時在乙地用內電阻很大的電壓表測得B、D兩端電壓為72V。(2)在乙地將兩端電壓恒為100V的電源的兩極分別接在B、D兩端,此時在甲地用同一型號的電壓表測得A、C兩端的電壓為50V。如果AB和CD導線每千米電阻值為2歐姆。請你根據(jù)以上測量結果計算漏電處距甲地多遠?絕緣皮破損處的漏電電阻是多大?答案與解析:根據(jù)題意畫等效電路圖,如圖答1、圖答2所示。因為已知每1km導線的電阻為2Ω,所以2km導線的電阻為4Ω,設MN為漏電處,漏電電阻為R,AM和CN電阻均為r,則MB和ND電阻均為4Ω﹣r。依題給條件(1)可列方程:72V=R,依題給條件(2)可列方程:50V=R,解得r=0.8Ω,R=6.4Ω。已知每1km導線電阻為2Ω,故0.8Ω對應的長度為0.4km,即漏電處距甲地0.4km。答:漏電處距甲地0.4km;絕緣皮破損處的漏電電阻為6.4Ω。34.若用如圖所示電路測量某一特定溫度下熱敏電阻的阻值,請完成以下任務:(1)開關接1,調節(jié)電阻箱和滑動變阻器滑片P到適當位置,記下電流表示數(shù)I和電阻箱阻值RA;;(2)開關接2,調整電阻箱,保持電流表示數(shù)不變,記下電阻箱的阻值RB;(3)則RT可表示為RA﹣RB。答案與解析:(1)將開關接1,調節(jié)電阻箱和滑動變阻器滑片P至適當位置,記下電流表的示數(shù)I和電阻箱的阻值RA;(2)將開關接2,調節(jié)電阻箱,保持電流表示數(shù)I不變,記下電阻箱的阻值RB;(3)根據(jù)等效替代法,則:RA=RT+RB,故RT=RA﹣RB。故答案為:(1)電流表的示數(shù)I和電阻箱的阻值RA;(2)電阻箱;電流表示數(shù)I;電阻箱的阻值RB;(3)RA﹣RB。二.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共26小題)35.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為滑動變阻器,P為滑片,閉合開關,兩燈泡L1、L2正常發(fā)光,若將滑片P向左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L1燈變暗 B.L2燈變暗 C.干路中的電流變大 D.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大答案與解析:由圖可知,該電路為混聯(lián)電路;滑動變阻器與L1并聯(lián)后再與L2串聯(lián)在電路中;將滑片P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的電阻關系可知,并聯(lián)部分的電阻變大,則整個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干路中的電流減??;并聯(lián)部分電阻變大,分擔的電壓變大,即燈泡L1兩端的電壓變大,燈泡L1變亮;燈泡L2兩端分擔的電壓變小,燈泡L2變暗;由于總電流減小,根據(jù)P=UI可知,電路的總功率變小,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36.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頭自a向b移動過程中,各電表示數(shù)變化的情況是()A.A1、A2變大,V1、V2變小 B.A1、V2變大,V1、A2變小 C.A2、A1、V2變小,V1不變 D.A2、V2變小,A1變大,V1不變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R2、R3串聯(lián)后與R1并聯(lián),A1測干路的電流,A2測R2、R3支路的電流,V2測R3兩端的電壓,V1測量R1兩端的電壓也是電源電壓,故滑片移動,電壓表V1示數(shù)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自a向b移動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R2、R3串聯(lián)后的總電阻變大,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該支路的電流變小,即電流表A2的示數(shù)變??;該支路的電流變小,根據(jù)U=IR可知,R3兩端的電壓變小,故電壓表V2示數(shù)變??;因為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間互不影響,故通過R1的電流不變,因并聯(lián)電路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干路電流減小,即A1示數(shù)減?。痪C合分析可知,A2、A1、V2變小,V1不變,故C正確。故選:C。37.圖中電源電壓保持6V不變,燈泡L標有“6V6W”字樣,開關閉合在滑片P從b端向a端滑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壓表示數(shù)保持不變 B.燈泡的亮度不變 C.電路的總功率變大 D.電流表示數(shù)減小答案與解析:(1)由圖可知,變阻器與燈泡串聯(lián),而電壓表接在變阻器的滑片上,測滑片以右電阻絲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因電壓表的內阻很大,相當于斷路,故滑片移動時變阻器始終以最大阻值接入電路,則電路的總電阻不變,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不變,即電流表示數(shù)不變,故D錯誤;(2)電壓表測滑片以右電阻絲的電壓,滑片P從b端向a端滑動的過程中,滑片以右電阻絲的阻值變大,根據(jù)U=IR可知,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A錯誤;電路中電流不變,根據(jù)P=UI=I2R可知,燈泡的實際功率不變,故燈的亮度不變,B正確;電路中電流不變,根據(jù)P=UI可知,電路的總功率不變,C錯誤。故選:B。38.某科技小組為快遞公司設計了一套計數(shù)裝置,電路如圖所示。R1為光敏電阻(當有光照射時電阻變?。?,激光被遮擋一次,計數(shù)器會自動計數(shù)一次(計數(shù)器可視為電壓表),R2為定值電阻?,F(xiàn)閉合開關,計數(shù)裝置正常工作。當激光被物體遮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阻R2的阻值變小 B.通過R2的電流變大 C.R1兩端的電壓變大 D.R1與R2的電流之比變小答案與解析:A、兩電阻串聯(lián),計數(shù)器(電壓表)測R1的電壓,已知當有光照射時電阻變小,所以激光被遮擋瞬間電阻R1變大,電阻R2為定值電阻,阻值不變,故A錯誤;B、由串聯(lián)電阻的規(guī)律可知,電路的總電阻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小,故B錯誤;C、根據(jù)U=IR可知,電流變小時,R2兩端的電壓變小,由于電源電壓不變,由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可知,則R1兩端的電壓變大,故C正確;D、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各處的電流相等可知,R1與R2的電流之比為1:1,保持不變,故D錯誤。故選:C。39.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R1、R2均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當滑動變阻器R的滑動觸頭P由右向左移動時()A.電流表A1的示數(shù)始終在減小,電流表A2的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 B.電流表A2的示數(shù)始終在增大,電流表A1的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 C.電流表A1的示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電流表A2的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 D.電流表A2的示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電流表A1的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答案與解析:當滑片P在右端時,因電流表相當于導線,則電流表A1將滑動變阻器短路,電流表A2將電阻R1短路,此時只有R2連入電路,電流表A1、A2都測量通過R2的電流,且I2=;當滑片P在左端時,因電流表A2相當于導線,則電阻R1、滑動變阻器以及電流表A1都被短路,此時只有R2連入電路,電流表A1無示數(shù),電流表A2測量通過R2的電流,且I2=;由圖知,當滑片P由右向左移動時,使電路在R2的基礎上再串聯(lián)了電阻,所以,與前面相比,此時整個電路的總電阻變大,干路中的電流(通過R2的電流)變??;此時電流表A1有示數(shù),且A1測量變阻器右邊部分R右和R1并聯(lián)的總電流;而電流表A2測量變阻器左右兩部分并聯(lián)的總電流;且由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A1、A2的示數(shù)均小于干路中的電流,也小于;所以,當變阻器R的滑動觸頭P由右向左移動時,電流表A1的示數(shù)始終在減小,電流表A2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故選:A。40.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后,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b端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流表A1示數(shù)變小,電路的總電阻變小 B.電流表A2示數(shù)不變,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小 C.電壓表V示數(shù)變小,R1與R2兩端的電壓之比變小 D.電壓表V示數(shù)不變,電壓表V的示數(shù)與電流表A2的示數(shù)比值變大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并聯(lián),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R1支路的電流。因電源電壓不變,所以,滑片移動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不變,故C錯誤;因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所以,滑片移動時,通過R1的電流不變,即電流表A2的示數(shù)不變,由電壓表V的示數(shù)和電流表A2的示數(shù)不變可知,電壓表V的示數(shù)與電流表A2的示數(shù)比值不變,故D錯誤;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b端移動過程中,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由I=可知,通過R2的電流變小,因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干路電流變小,即電流表A1的示數(shù)變小,由R=可知,電路的總電阻變大,故A錯誤;由P=UI可知,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小,故B正確。故選:B。41.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的電壓一定,L1、L2、L3是三個相同的燈泡,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燈泡L1變亮 B.燈泡L2變亮 C.燈泡L3變亮 D.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變大答案與解析:由圖可知,L3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后與L2并聯(lián),再與L1串聯(lián)。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增大,由歐姆定律得知,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減小,故燈泡L3變暗,故C錯誤;滑動變阻器的電阻變大,則滑動變阻器與L3的總電阻變大,故燈泡L2、滑動變阻器、L3這個整體的電阻變大;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可知,其分擔的電壓變大;燈泡L1分擔的電壓減小,根據(jù)公式P=可知:燈泡L1變暗,燈泡L2變亮,故A錯誤,B正確;由于總電阻變大,故電路的總電流減小,根據(jù)公式P=UI可知,電路的總功率減小,故D錯誤。故選:B。42.在最近的新冠疫情期間,防控疫情最常見的措施之一是檢測人的體溫。某初中學習興趣小組打算利用自己學習的知識設計一種利用熱敏電阻測溫的電子裝置,將熱敏電阻R1、定值電阻R2以及電壓表和電流表連入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閉合開關S,當該電子測溫裝置的熱敏電阻靠近人體溫度升高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B.定值電阻R2消耗的功率變小 C.被測溫者溫度越高,電路消耗的電功率越大 D.將R2更換為阻值更大的電阻,測相同溫度,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熱敏電阻與定值電阻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熱敏電阻R1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A、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因此電路中的總電阻減?。灰阎娫措妷翰蛔?,由I=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故A錯誤;B、根據(jù)P=I2R可知,定值電阻R2消耗的電功率變大,故B錯誤;C、被測溫者溫度越高,電路中的電流越大,電源電壓不變,根據(jù)P=UI可知,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大,故C正確;D、溫度相同,說明熱敏電阻的阻值不變,將R2更換為阻值更大的電阻,由串聯(lián)電路分壓特點可知,R2兩端分得的電壓變大,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可知,熱敏電阻分擔的電壓變小,因此電壓表示數(shù)會變小,故D錯誤。故選:C。43.如圖所示,如果在a、b兩點之間再并聯(lián)一個燈泡,則()A.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 B.電流表示數(shù)減小,電壓表示數(shù)增大 C.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電壓表示數(shù)增大 D.電流表示數(shù)減小,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答案與解析:當在a、b兩點之間再并聯(lián)一個燈泡時,電路圖如圖所示:∵電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個分電阻,∴兩燈泡并聯(lián)部分的電阻變小,∵串聯(lián)電路電阻越大分得的電壓越大,反之越小,∴并聯(lián)部分兩燈泡兩端分得的電壓減小,即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弧逫=,∴通過燈泡L的電流變小,即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小。故選:D。44.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不變,當開關S閉合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滑向b端的過程中,三只理想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的絕對值分別為△I1、△I2、△I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1的示數(shù)變大,A3的示數(shù)變小 B.A2的示數(shù)變大,A3的示數(shù)變大 C.△I1小于△I3 D.△I2+△I3=△I1答案與解析:由圖可知,變阻器R與R3串聯(lián)后與R2并聯(lián),再與R1串聯(lián),電流表A2測R2的電流,電流表A3測R3與R串聯(lián)支路的電流,電流表A1測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流:AB、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a端滑向b端的過程中,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由電阻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規(guī)律可知,變阻器與R3串聯(lián)的總電阻變小,并聯(lián)部分的總電阻也變小,整個電路的總電阻也變小,由歐姆定律I=可知總電流變大,即A1的示數(shù)變大,并聯(lián)部分的總電阻變小,由分壓原理可知,并聯(lián)部分電路的電壓變小,由I=可知R2的電流變小,即A2的示數(shù)變小,由并聯(lián)電路電流的規(guī)律可得:IA1=IA2+IA3﹣﹣﹣﹣﹣①,綜合分析可知A3的示數(shù)一定變大,故AB錯誤;CD、因A1示數(shù)變大,A2示數(shù)變小,A3示數(shù)變大,由①知A1示數(shù)增大量一定小于A3示數(shù)增大量,即△I1小于△I3,故C正確;因△I3>△I1,則△I2+△I3>△I1,所以△I2+△I3≠△I1,故D錯誤。故選:C。45.如圖所示,(a)(b)兩個電路的電源完全相同,且R1=R2≠R3=R4,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流表A1沒有示數(shù),電流表A2有示數(shù) B.電流表A1、A2都有示數(shù),且示數(shù)相同 C.電流表A1、A2都有示數(shù),且電流表A1的示數(shù)較大 D.電流表A1、A2都有示數(shù),且電流表A2的示數(shù)較大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兩電路圖均可以看做:R1與R2并聯(lián)、R3與R4并聯(lián)后兩部分再串聯(lián),因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所以,兩圖中,R1與R2兩端的電壓相等,R3與R4兩端的電壓相等,又因R1=R2≠R3=R4,所以,由I=可知,通過R1與R2的電流相等,通過R3與R4的電流相等,若圖(a)中電流表A1有電流通過,則會造成通過R1與R2的電流不相等,所以電流表A1沒有示數(shù),故BCD錯誤;圖(b)中電流表測干路電流,則電流表A2有示數(shù),故A正確。故選:A。46.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R1、R2為定值電阻,R為滑動變阻器,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A與電壓表V1、V2均有示數(shù)。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閉合S1、S2,將P向左移動,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B.閉合S1、S2,將P向右移動,電壓表V2示數(shù)變小 C.先閉合S1,再閉合S2,電壓表V1示數(shù)變小 D.只閉合S1,將P向右移動,電壓表V1和電流表示數(shù)均增大答案與解析:(1)閉合S1、S2時,R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V2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將P向左移動時,R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電路的總電阻變大,由I=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小,即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小,故A正確;同理可知,將P向右移動時,R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由U=IR可知,R2兩端的電壓變大,即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大,故B錯誤;(2)閉合S1時,R、R1、R2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R兩端的電壓,再閉合S2后,R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V1仍測R兩端的電壓,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由I=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R兩端的電壓變大,即電壓表V1的示數(shù)變大,故C錯誤;(3)只閉合S1時,R、R1、R2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將P向右移動時,R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的總電阻變小,由I=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的示數(shù)增大,由U=IR可知,R1和R2兩端的電壓均增大,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R兩端的電壓變小,即電壓表V1的示數(shù)減小,故D錯誤。故選:A。47.如圖所示電路,電源兩端電壓與燈絲電阻保持不變。先只閉合開關S2,電流表和電壓表均有示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再斷開開關S2,只閉合開關S1時,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電流表示數(shù)變小 B.再斷開開關S2,只閉合開關S1時,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變大 C.再閉合開關S1、S3時,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 D.再閉合開關S1、S3時,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變小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只閉合開關S2時,燈泡L1與電阻R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1)再斷開開關S2,只閉合開關S1時,電路為R的簡單電路,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由I=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由U=IR可知,R兩端的電壓變大,即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故A錯誤;由R=可知,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等于R的阻值,則其比值不變,故B錯誤;(2)再閉合開關S1、S3時,燈泡L1被短路,此時R與L2并聯(lián),電壓表測電源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干路電流,因電源的電壓大于L1與R串聯(lián)時R兩端的電壓,所以,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因R與L2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小于L1與R串聯(lián)后的總電阻,所以,由I=可知,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大,故C錯誤;只閉合開關S2時,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等于R的阻值;再閉合開關S1、S3時,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等于R與L2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因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小于任意一個分電阻,所以,再閉合開關S1、S3時,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變小,故D正確。故選:D。48.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電鍵S由斷開到閉合時,變小的是()A.電壓表V的示數(shù) B.電流表A1的示數(shù) C.電壓表V示數(shù)與電流表A示數(shù)的比值 D.電壓表V示數(shù)與電流表A示數(shù)的乘積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電鍵S斷開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兩電流表均測通過R1的電流,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鍵S閉合時,R1與R2并聯(lián),電流表A1測R1支路的電流,電流表A測干路電流,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因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所以,當電鍵S由斷開到閉合時,電壓表V的示數(shù)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因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所以,通過R1的電流不變,即電流表A1示數(shù)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因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干路電流變大,即電流表A的示數(shù)變大,因電壓表V示數(shù)不變、電流表A示數(shù)變大,所以,電壓表V示數(shù)與電流表A示數(shù)的比值變小,電壓表V示數(shù)與電流表A示數(shù)的乘積變大,故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選:C。4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電流表、電壓表都是理想電表,當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從a端滑到b端的過程中()A.電壓表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電流表示數(shù)一直變大 B.電壓表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電流表示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 C.電壓表示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電流表示數(shù)一直變小 D.電壓表示數(shù)先增大后減小,電流表示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答案與解析:分析電路圖可知,滑動變阻器被分成了兩個電阻并聯(lián),電路由滑動變阻器部分的電阻R并,與R、R0串聯(lián)組成,電壓表測R與并聯(lián)部分的總電壓,當P在a、b兩點時,滑動變阻器都短路,所以P從a端滑到b端的過程中,滑動變阻器部分的電阻R并先變大后變?。ㄖ悬c時電阻最大),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阻特點,當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P從a端移到b端的過程中,則電路的總電阻先變大后變?。唬?)總電壓一定,根據(jù)I=可知,電路中電流先減小后增大,由U=IR,R0兩端電壓U0先減小后增大,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R與并聯(lián)部分的總電壓,即電壓表示數(shù)UV=U﹣U0,先增大后減小;(2)當滑動變阻器R0的滑片P從a端移到中點的過程中,變阻器總電阻增大,干路中電流減小,變阻器的電壓增大,而變阻器Pbp部分的電阻減小,則變阻器Pbp部分的電流增大,所以通過通過Pap部分的電流減小。當滑動變阻器R0的滑片P從中點移到b端的過程中,變阻器總電阻減小,干路中電流增大,變阻器的電壓減小,變阻器Pap部分的電阻增大,所以通過通過Pap部分的電流減小,故電流表的讀數(shù)減小。所以電流表示數(shù)不斷減小。綜上所述在給出的選項中,只有C選項符合要求。故選:C。50.如圖所示電路中,三只燈泡原來都正常發(fā)光,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右移動時,下面判斷不正確的是()A.L1和L3變暗,L2變亮 B.L1變暗,L2變亮,L3亮度不變 C.L1中電流變化值小于L3中電流變化值 D.L1上電壓變化值小于L2上電壓變化值答案與解析:當滑片右移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增大,則電路中總電阻增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總電流減小,故L1變暗;電路中電流減小,故R0、L1兩端的電壓減小,而電源電壓不變,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并聯(lián)部分兩端的電壓增大,故L2變亮;由于L2中電流增大,干路電流減小,由于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支路L3的電流減小,故L3變暗;故A正確、B錯誤;因L1中電流減小,L3中電流減小,而L2中電流增大;開始時有:I1=I2+I3,故I1電流的變化值一定小于L3中電流的變化值;故C正確;因并聯(lián)部分的電壓與L1、R0上的總電壓等于電源電壓;L2兩端的電壓增大,L1、R0及內阻r兩端的電壓減小,而電源電壓不變,故L2兩端電壓增大值應等于其它電阻的減小值,故L1上電壓變化值小于L2上的電壓變化值,故D正確;故選:B。51.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燈泡變亮,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大 B.燈泡變暗,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小 C.燈泡亮度不變,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大 D.燈泡亮度不變,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小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串聯(lián),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總電阻變小,由I=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大;根據(jù)U=IR可知,燈泡兩端的電壓變大;由P=UI可知,燈泡的實際功率變大,故燈泡變亮。故選:A。(多選)52.如圖,R1>R2,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動,電壓表V1示數(shù)變化量的絕對值為ΔU1,電壓表V2示數(shù)變化量的絕對值為ΔU2,滑動變阻器R兩端電壓變化量的絕對值為ΔU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V1示數(shù)變大,V2示數(shù)變大 B.V1示數(shù)變大,ΔU1<ΔU2 C.V2示數(shù)不變,ΔU1=ΔU3 D.V2示數(shù)變大,ΔU1<ΔU3答案與解析:由電路圖可知,R1、R2、R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R2兩端的電壓,由圖知,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的總電阻變小,由I=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由U=IR可知,R1、R2兩端的電壓均變大,即V1示數(shù)變大、V2示數(shù)變大;設滑片移動前后電路中的電流分別為I1、I2,則電壓表V1示數(shù)變化量的絕對值和電壓表V2示數(shù)變化量的絕對值分別為:ΔU1=U1′﹣U1=I2R1﹣I1R1=(I2﹣I1)R1﹣﹣﹣﹣﹣﹣﹣﹣﹣﹣﹣﹣①ΔU2=U2′﹣U2=I2R2﹣I1R2=(I2﹣I1)R2﹣﹣﹣﹣﹣﹣﹣﹣﹣﹣﹣②由R1>R2可知,(I2﹣I1)R1>(I2﹣I1)R2,即ΔU1>ΔU2;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滑動變阻器R兩端電壓變化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公園綠化景觀施工監(jiān)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冷鏈食品加工基地1#生產(chǎn)線冷鏈食品冷鏈配送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美術館東館館舍租賃消防安全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形象代言人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中心運維人員聘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安置房買賣合同集錦:安置房維修基金管理規(guī)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應急救援駕駛員聘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儲煤場租賃及煤炭倉儲設施租賃與維護合同4篇
- 案例1-西南航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 二零二五版農(nóng)業(yè)種植項目科技培訓與人才培養(yǎng)合同4篇
- (完整版)高考英語詞匯3500詞(精校版)
- 我的家鄉(xiāng)瓊海
- (2025)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公需課題庫(附含答案)
- 《互聯(lián)網(wǎng)現(xiàn)狀和發(fā)展》課件
- 【MOOC】計算機組成原理-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上海健康醫(yī)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適應性試卷
- 2024-2025學年廣東省大灣區(qū)40校高二上學期聯(lián)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guī)范(2024年版)解讀
- 2024-2030年電炒鍋項目融資商業(yè)計劃書
- EDIFIER漫步者S880使用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