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模擬試題上冊第1—15課注意事項:共2大題,24小題,滿分80分,作答時間為75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把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下表相應題號的空格內。)1.他們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能夠直立行走,共同勞動,共同獲取食物,會用火燒烤食物、防寒、照明、驅獸,還會長時間保存火種。材料中的“他們”是指()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人2.《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發(fā)現舜很賢能,精于農耕,善于制作陶器,有領導才能,可以托付重任,于是臨終前就把權力正式移交給了舜,而沒傳給自己無德無才的兒子。這反映了()A.堯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B.堯舜禹都是治水功臣C.堯舜按照世襲的方式傳位 D.堯舜時期實行禪讓制3.在西周末期,周王聚斂人民之財,與百姓爭利,引起人民反抗,最終被趕走,被迫逃亡。材料描述的是()A.阪泉之戰(zhàn) B.平王東遷 C.“國人暴動” D.桂陵之戰(zhàn)4.右邊空白方框處應填()A.早期國家的興起 B.燦爛的商周文明 C.動蕩的春秋時期 D.思想文化的繁榮5.右邊是小明同學制作的知識卡片,橫線處應填()儒家學說1.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愛人2.孟子主張實行“仁政”3.荀子主張實行________A.“禮治” B.“有教無類” C.“兼愛” D.以法治國6.圖1反映的主題是() 銅權 銅量 秦長城圖1A.加強中央集權 B.手工制造工藝的進步C.鞏固國家統一 D.抵御外來民族的侵略7.《漢書·食貨志》記載,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為改變這種狀況,西漢政府采取的政策是()A.實行分封制 B.休養(yǎng)生息 C.實行郡縣制 D.統一貨幣8.給圖2擬定標題,下列選項中合適的是()圖2A.鹽鐵專賣想象圖 B.楚漢之爭想象圖C.“文景之治”想象圖 D.“推恩令”實施想象圖9.西漢初期,諸侯王勢力強大,地方上的豪強地主也發(fā)展起來。這種情況導致()A.西漢王朝名存實亡 B.社會秩序混亂C.國家對外戰(zhàn)爭頻繁 D.經濟持續(xù)恢復10.分析表1,對此解讀合理的是()表1在位皇帝內容摘抄漢高祖民失作業(yè),而大饑饃漢文帝重視農業(yè)生產,減輕賦稅和徭役漢武帝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對外北擊匈奴,鞏固大一統A.個人才干影響國家興衰 B.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C.西漢從殘破逐漸到強盛 D.西漢至東漢的經濟不斷發(fā)展11.《史記·平準書》載:“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鈇左趾(戴上腳鐐),沒入其器物?!边@項規(guī)定()A.增加了西漢政府財政收入 B.激化了社會矛盾C.推動了漢朝冶鐵技術發(fā)展 D.削弱了政府權威12.“身外戚,奪政權,建立新,西漢亡?!辈牧现械摹巴馄荨笔牵ǎ〢.李斯 B.董仲舒 C.王莽 D.張騫13.東漢劉秀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這一“局面”被稱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百家爭鳴” D.七國之亂14.在東漢建立之初分封功臣爵邑(爵位與城邑)時,陰鄉(xiāng)侯陰識雖有軍功,但因為是貴人陰麗華的兄長,身為外戚,最后不得增邑。當時,外戚授官,也以九卿為限。這體現出()A.法治嚴明 B.外戚專權 C.功臣專權 D.外戚受到約束15.這是一條溝通中外商貿的繁華之路,這是一條串聯東西方文化的文明之路。漢朝的絲綢、漆器和西域的樂器、歌舞等成為這條路上往來的“??汀薄_@條“文明之路”是()A.陸上絲綢之路 B.河西走廊 C.海上絲綢之路 D.“一帶一路”16.下列史實與圖3中①相對應的是()圖3A.長平之戰(zhàn)爆發(fā) B.私人講學興起 C.推行郡縣制度 D.設置西域都護17.下列選項中,對應正確的是()A.周平王——東遷洛邑——擴大了周王室的直接管轄范圍B.衛(wèi)青——統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fā)展C.班超——開辟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交流D.甘英——受派出使大秦——開辟了通往西亞的路線18.東漢時,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了某項工藝,這項工藝是中國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之一。這項工藝有利于()A.建筑技術的進步 B.文獻典籍的流傳C.青銅工藝的發(fā)展 D.加速商品的流通19.2023年1月,“智慧之光——中醫(yī)藥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在該展覽中有一部重要著作,它發(fā)展了中醫(y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總結了各種疾病的癥候。這部“重要著作”是()A.《老子》 B.《詩經》C.《黃帝內經》 D.《傷寒雜病論》20.佛教傳入中國后,與佛教相關的雕塑和繪畫作品大量涌現,龍門石窟、敦煌壁畫成為中國藝術的瑰寶,文學中也出現了大批以佛教為題材的作品。這說明佛教的傳入()A.豐富了藝術內容和形式 B.動搖了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C.迎合了民眾的道德觀念 D.有利于中國信仰文化走向世界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10分)觀察圖片,回顧史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圖4秦國變法公元前356年的秦國變法成效顯著。圖5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圖6漢代講經圖漢時,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所推崇,影響深遠圖7張賽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公元前138年,張塞率領隨從西出長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圖8東漢彩繪陶擊鼓說唱俑從側面反映了東漢的民間生活氣息和地方風貌(1)根據材料,指出圖4所示秦國變法的主持者與圖5所示都江堰的建造者。(2分)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戰(zhàn)國時期各國進行變法的背景。(2分)(2)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據此,指出漢代以后我國封建王朝大一統政權的精神支柱。(1分)舉兩例漢武帝尊崇儒術的表現。(2分)(3)以“民族交往”為主題進行研究,你會選擇材料中哪張圖片?請說明理由。(3分)22.(8分)理清歷史脈絡有利于學習歷史知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表2大事年表時間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公元前127年西漢頒布“推恩令”公元前119年西漢發(fā)動漠北戰(zhàn)役公元25年東漢建立 ——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1)從上表中找出標志著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建立的事件。(2分)(2)選擇材料中至少兩個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6分)23.(10分)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夏桀統治時期,他自詡為天上永遠不落的太陽。老百姓指著天上的太陽罵道:“你這個太陽什么時候滅亡呢?我愿和你同歸于盡!”《史記·殷本紀》記載,商封王“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栗……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1)根據材料一,指出夏桀和商紂王最后被推翻的共同原因。(2分)材料二秦朝時“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所有壯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勞役,婦女也被迫轉運軍糧。秦朝時死刑種類很多,共有十多種,如腰斬、車裂等,還有“族誅”和“連坐”等。人們動不動就要受到刑法的處治。(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秦朝的統治導致的社會后果。(4分)材料三為了滿足宮廷需要,漢靈帝公開賣官鬻爵。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撈回自己買官時的花費,官員貪贓已是常事。除人為的各種禍難之外,此時天災也似乎特別頻繁。僅漢安帝一朝十九年中,水災即達十一次,旱災七次,蝗災七次,受災范圍遍及中華大地?!诩鬃幽?,一場經過精心準備的、震撼全國的黃巾大起義,終于爆發(fā)了?!幾粤謩Q《秦漢史》(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黃巾大起義”爆發(fā)的原因,(2分)并指出此次起義產生的影響。(2分)24.(12分)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疚拿髌鹪础坎牧弦豢脊虐l(fā)現證實,隨著原始農業(yè)的發(fā)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遼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中游等區(qū)域,都出現了社會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跡象。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qū)陸續(xù)進入了區(qū)域文明階段,呈現出多元文明百花齊放的局面?!幾酝跷 吨腥A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實證》(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質基礎。(2分)【文學著作】材料二魯迅先生贊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將它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鑒》并稱為“史學雙壁”。劉向、揚雄稱贊它及其作者說:“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但,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本著作?(1分)簡述該著作的地位。(3分)【中醫(yī)歷史】材料三中醫(yī)養(yǎng)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國傳統養(yǎng)生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道法自然”是中醫(yī)養(yǎng)生的要求,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身心合一是中醫(yī)養(yǎng)生觀的理念。(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東漢時期體現“道法自然”的醫(yī)學體操名稱。(2分)【信仰文化】材料四東漢末年,極度苦難的人民需要尋找精神上的寄托,為道教的興起提供了土壤……這兩個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別,在教義和傳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層民眾的信奉。——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早期道教的兩個派別及道教興起的原因。(4分)答案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BACBCBCACBDADDBDA21.(1)圖4:商鞅。圖5:李冰。(2分)背景: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得到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2分)(2)精神支柱: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1分)表現:在長安興辦太學;以儒家的《詩》《書》《禮》《易》《春秋》作為教材;等等。(2分)(3)圖7。理由:張騫出使西域,使?jié)h朝了解到西域的具體情況,西域各國也認識到漢朝的富足與強大,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體現了民族間的交流與交往。(3分)22.(1)秦統一中國。(2分)(2)【示例】觀點:西漢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事件:西漢頒布“推恩令”、西漢發(fā)動漠北戰(zhàn)役。論述: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力強盛,“推恩令”的頒布與實施削弱了諸侯王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為加強對地方的監(jiān)察,漢武帝把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分設刺史,監(jiān)視地方;為反擊南下襲擾的匈奴,西漢發(fā)動漠北戰(zhàn)役,使匈奴遭受沉重打擊,再無力與西漢對抗;等等??傊?,這些舉措加強了西漢王朝中央集權,有利于西漢社會穩(wěn)定,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6分)23.(1)統治殘暴。(2分)(2)后果: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生活困苦,殘暴統治導致農民起義。(4分)(3)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