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全國通用易錯題16關(guān)于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變式的遺傳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年高考生物全國通用易錯題16關(guān)于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變式的遺傳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年高考生物全國通用易錯題16關(guān)于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變式的遺傳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年高考生物全國通用易錯題16關(guān)于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變式的遺傳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年高考生物全國通用易錯題16關(guān)于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變式的遺傳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BT16

關(guān)于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變式的遺傳題是高考熱點題型之一,多數(shù)以代謝途徑或雜交實驗為背景考查

遺傳規(guī)律、三種可遺傳變異、基因控制性狀的途徑等知識,這類試題跨度較大,具有較強(qiáng)的綜合性。而沒

有全面且熟練掌握相關(guān)知識、不能準(zhǔn)確分析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變化的原因、科學(xué)推理能力弱等是失分的

主要原因。在復(fù)習(xí)備考中,需要加強(qiáng)練習(xí),尋找規(guī)律,提高審題能力和科學(xué)推理能力。注意以下細(xì)微易錯

陷阱,對提高這類題的解題能力有所幫助。

易錯陷阱1: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各種變式的原因。不明白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各種變式的原因,無法推

出親本或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例如:F2表型比例為“9:6:1",是因為A_bb和aaB一個體的表型相同,即9:

(3+3):1=9:6:1,所以K為雙顯雜合子AaBb,單顯性狀個體有Abb和aaB兩類。

易錯陷阱2:基因控制性狀的途徑??床欢蛲ㄟ^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進(jìn)而控制性狀的途徑,無法

分析出各種性狀的基因型;忽略抑制基因的作用或基因疊加作用造成基因型分析錯誤。

易錯陷阱3:F2的表現(xiàn)型比例之和。忽略F?的表現(xiàn)型比例之和存在特殊情況:若F2各種表現(xiàn)型比例之和

是16可能是兩對等位基因也可能是三對或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若F2各種表現(xiàn)型比例之和小于16但是大

于4,可能是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有致死情況。

例題1、(2022山東卷?T17)某兩性花二倍體植物的花色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

a無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紅色,b控制藍(lán)色?;騃不影響上述2對基因的功能,但i純

合的個體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長和繁殖,基因型為A_B_I一和A_bbl_的個體分別表現(xiàn)

紫紅色花和靛藍(lán)色花?,F(xiàn)有該植物的3個不同純種品系甲、乙、丙,它們的花色分別為靛藍(lán)色、白色和

紅色。不考慮突變,根據(jù)表中雜交結(jié)果,下列推斷正確的是(多選)()

雜交組合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

甲X乙紫紅色紫紅色:靛藍(lán)色:白色=9:3:4

乙X丙紫紅色紫紅色:紅色:白色=9:3:4

定g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狀的基因型

B.讓表中所有F2的紫紅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體子代中的比例為1/6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為1/4,則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種

D.若甲與丙雜交所得F:自交,則F,表型比例為9紫紅色:3靛藍(lán)色:3紅色:1藍(lán)色

【解析】依據(jù)題意分析,基因型為A_B」_和A_bbl_的個體分別表現(xiàn)紫紅色花和靛藍(lán)色花,基因型為aaB_I_

表現(xiàn)為紅色,_____ii表現(xiàn)為白色。雜交組合一中F2的性狀分離比為紫紅色:靛藍(lán)色:白色=9:3:4,為

9:3:3:1的變式,說明相關(guān)的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同理根據(jù)乙、丙雜交結(jié)果,

也說明相關(guān)的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根據(jù)F?中性狀表現(xiàn)確定純種品系靛藍(lán)色甲基因型為

AAbbll,純種品系白色乙的基因型為AABBii,純種品系紅色丙的基因型為aaBBH。

A、當(dāng)植株是白花時候,其基因型為_____ii。讓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與F?測交,后代仍然是白花,無法鑒

別它的具體的基因型,A項錯誤;

B、甲x乙雜交組合中F2的紫紅色植株基因型為AABbli:AABBIi:AABbll:AABBII=4:2:2:1?乙x

丙雜交組合中F,的紫紅色植株基因型為AaBBli:AABBIi:AaBBII:AABBI1=4:2:2:1?其中II:Ii=l:

2o所以讓表中所有F,的紫紅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體子代中的比例為2/3'1/4=1/6,B項正確;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為1/4,則親本為(_____li),則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3/3=9

利1,C項正確;

D、由于題中不能說明相關(guān)基因A/a和B/b是否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

當(dāng)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甲與丙雜交所得F,的基因型為AaBblL其自交的子二代的

表現(xiàn)型比為紫紅色(A_B」I):靛藍(lán)色花(A_bbII):紅色(aaB」I):藍(lán)色(aabbll)=9:3:3:1;第二種情況,當(dāng)A/a

和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染色體上時,子二代的表現(xiàn)型比為紫紅色(AaBbH):靛藍(lán)色花(AAbbH):紅

色(aaBBU)=2:1:1,D項錯誤。

【答案】BC

例題2、(2022北京卷?T18)番茄果實成熟涉及一系列生理生化過程,導(dǎo)致果實顏色及硬度等發(fā)生變化。

果實顏色由果皮和果肉顏色決定。為探究番茄果實成熟的機(jī)制,科學(xué)家進(jìn)行了相關(guān)研究。

(1)果皮顏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果皮黃色與果皮無色的番茄雜交的F,果皮為黃色,F(xiàn),自交所得F2

果皮顏色及比例為。

(2)野生型番茄成熟時果肉為紅色?,F(xiàn)有兩種單基因純合突變體,甲(基因A突變?yōu)閍)果肉黃色,乙

(基因B突變?yōu)閎)果肉橙色。用甲、乙進(jìn)行雜交實驗,結(jié)果如圖1。

據(jù)此,寫出F2中黃色的基因型:______oP甲X乙

(黃色)(橙色)

(3)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成熟番茄的果肉由于番茄紅素的積累而呈紅

Ft紅色

色,當(dāng)番茄紅素量較少時,果肉呈黃色,而前體物質(zhì)2積累會使果

肉呈橙色,如圖2。上述基因A、B以及另一基因H均編碼與果肉

F紅色黃色橙色

顏色相關(guān)的酷,但在果實中的表達(dá)量低。2

H1856283

圖1

基因A基因B

前體物質(zhì)1--警―前體物質(zhì)2--陋■番茄紅索

(無色)

基因H

圖2

根據(jù)上述代謝途徑,aabb中前體物質(zhì)2積累、果肉呈橙色的原因是。

(4)有一果實不能成熟的變異株M,果肉顏色與甲相同,但A并未突變,而調(diào)控A表達(dá)的C基因轉(zhuǎn)錄水

平極低。C基因在果實中特異性表達(dá),敲除野生型中的C基因,其表型與M相同。進(jìn)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M中

C基因的序列未發(fā)生改變,但其甲基化程度一直很高。推測果實成熟與C基因甲基化水平改變有關(guān)。欲為

此推測提供證據(jù),合理的方案包括,并檢測C的甲基化水平及表型。

①將果實特異性表達(dá)的去甲基化酶基因?qū)隡

②敲除野生型中果實特異性表達(dá)的考甲基化酶基因

③將果實特異性表達(dá)的甲基化酶基因?qū)隡

④將果實特異性表達(dá)的甲基化酶基因?qū)胍吧?/p>

【解析】

(1)從題干信息可知:果皮黃色與果皮無色的番茄雜交的匕果皮只有為黃色,說明黃色為顯性性狀,F(xiàn),

為雜合子;結(jié)合題干信息“果皮顏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可以推出:F,自交所得F2果皮顏色及比例為黃

色:無色=3:1。

(2)從題干信息可知:甲(基因A突變?yōu)閍)果肉黃色,乙(基因B突變?yōu)閎)果肉橙色,甲、乙為單基

因純合突變體,而且用甲、乙進(jìn)行雜交實驗,F(xiàn)2紅色:黃色:橙色=185:62:83=9:3:4,是自由組合定律

F2性狀分離比9:3:3:1的變式,因此甲、乙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F1為紅色(AaBb),F2中

黃色的基因型為aaBB、aaBb。

(3)根據(jù)題中代謝途徑,基因A和基因H編碼的酶促進(jìn)前體物質(zhì)1形成前體物質(zhì)2,基因A突變?yōu)閍,

但果肉細(xì)胞中的基因H仍表達(dá)出少量酶H,持續(xù)生成前體物質(zhì)2:基因B編碼的酶促進(jìn)前體物質(zhì)2形成番

茄紅素,基因B突變?yōu)閎后,導(dǎo)致前體物質(zhì)2無法轉(zhuǎn)變?yōu)榉鸭t素,所以aabb中前體物質(zhì)2積累、果肉

呈橙色。

(4)從題干信息可知:變異株M的C基因被甲基化,轉(zhuǎn)錄水平極低,果實不能成熟;野生型中的C基因

正常表達(dá),果實能成熟。欲推測果實成熟與C基因甲基化水平改變有關(guān),自變量為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

因變量為C基因甲基化水平和果實成熟狀況。所以實驗方案可以將果實特異性表達(dá)的蟲甲基化酶基因?qū)?/p>

M,觀察M是否去甲基化,果實是否能成熟;可以敲除野生型中果實特異性表達(dá)的官甲基化酶基因,觀察

野生型是否甲基化,果實是否還能成熟;可以將果實特異性表達(dá)的甲基化酶基因?qū)胍吧?,觀察野生型

是否甲基化,果實是否還能成熟。

若將果實特異性表達(dá)的甲基化酶基因?qū)隡變異株,實驗結(jié)果仍然是C基因被甲基化、果實不能成熟,

不能說明果實成熟與C基因甲基化水平改變有關(guān)。

【答案】

(1)黃色:無色=3:1

(2)aaBB、aaBb

(3)基因A突變?yōu)閍,但果肉細(xì)胞中的基因H仍表達(dá)出少量酶H,持續(xù)生成前體物質(zhì)2;基因B突變?yōu)閎,

前體物質(zhì)2無法轉(zhuǎn)變?yōu)榉鸭t素

(4)①②④

知識總結(jié)

一、9:3:3:1幾種變式的分析

條件分析F/AaBb)自交后代比例F/AaBb)測交后代比例

表型為雙顯、單顯、雙隱三種,即A_bb

9:6:11:2:1

和aaB一個體的表型相同

雙顯性為一種表型,其余為另一種,

9:71:3

即A_bb>aaB_>aabb個體的表型相同

雙顯為一種表型,一種單顯為一種表

型,另一單顯與雙隱為一種表型,即

9:3:41:1:2

Abb和aabb的表型相同或aaB_和

aabb的表型相同

只要存在顯性基因(A或B)就表現(xiàn)為同

一種表型,其余表現(xiàn)為另一種,即15:13:1

A_B_、A_bb和aaB_的表型相同

單顯為一種表型,其余為另一種表型,

即A—B—和aabb一種表型,A_bb和10:61:1(2:2)

aaB_為一種表型

AABB:(AaBB、

AABb):(AaBb>aaBB^

顯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個數(shù)影響性狀A(yù)aBb:(Aabb、

AAbb):(Aabb^

表現(xiàn)(累加效應(yīng))aaBb):aabb=l:2:1

aaBb):aabb=

1:4:6:4:1

AaBb:Aabb:aaBb:aaAaBb:Aabb:aaBb:aab

AA和BB顯性純合致死

bb=4:2:2:1b=l:1:1:1

(AaBb+AaBB):aaB_

:Aabb:aabb=6:3:

2:1或AaBb:Aabb:aaBb:aab

AA(或BB)顯性純合致死

(AaBb+AABb):aaBb=l:1:1:1

b:A_bb:aabb=6:2:

3:1

A_B_:A_bb:aaB_=

雙隱性致死

9:3:3。

A_B_:A_bb=9:3或

單隱性致死(aa或bb)

A_B_:aaB_=9:3

二、解題步驟和技巧

第一步:看'的表現(xiàn)型比例,若各種表現(xiàn)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是“15:1”或“9:7”或“9:6:1”或……,

均是9:3:3:1的變式,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有致死時自交分離比“和”小于16大于4)

第二步:將異常分離比與“9:3:3:1”進(jìn)行對比,分析其合并性狀的原因和類型,例如“15:1”是

“(9:3:3):1”,15是A_bb、aaB_)”三種性狀的合并結(jié)果.這是關(guān)鍵步驟!

第三步:依據(jù)出現(xiàn)異常分離比的原因,推測親本基因型或推斷子代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及比例。

1.(2021八省聯(lián)考湖北卷?T5)某植物花的色素由非同源染色體上的A和B基因編碼的酶催化合成(其

對應(yīng)的等位基因a和b編碼無功能蛋白),如下圖所示。親本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花授粉產(chǎn)生子一代,

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白色物質(zhì)遒&黃色物質(zhì)-3巴紅色物質(zhì)

A.子一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色:黃色=9:7

B.子一代的白色個體基因型為Aabb和aaBb

C.子一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色:白色:黃色=9:4:3

D.子一代紅色個體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基因型占比為1/3

1.【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白色物質(zhì)無A基因,即基因組成為aa_,黃色物質(zhì)為A_bb,紅色物質(zhì)為A_B_,又色

素山非同源染色體上的A和B基因編碼的酶催化合成,則A/a、B/b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

由組合定律。親本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花授粉產(chǎn)生子一代,子代紅色(A_B_):白色(aa_):黃色(A_bb)

=9:4:3。

AC、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色:白色:黃色=9:4:3,A項錯誤;C項正確;

B、子一代的白色個體基因型為aaBb、aaBb和aabb,B項錯誤;

D、子一代紅色個體(A_B_)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基因型(AABB)占比為1/9,D項錯誤。

2.(2022廈門市3月質(zhì)檢?T20)果蠅體細(xì)胞有4對染色體,其中II、III、IV號為常染色體。野生型果

蠅體色為灰色;黃體果蠅由于y基因缺失而表現(xiàn)為黃色體色。GAL4/UAS是從酵母菌中發(fā)現(xiàn)的一種基因表達(dá)

調(diào)控系統(tǒng),其中的UAS片段連接在靶基因的前端,使靶基因不能表達(dá);而GAL4基因表達(dá)出的GAL4蛋白能

與染色體上的UAS片段結(jié)合,激活靶基因表達(dá)??蒲腥藛T將一個GAL4基因插入黃體雄果蠅的一條II號染

色體上,得到轉(zhuǎn)基因雄果蠅甲;將UAS片段連接在y基因上游構(gòu)建成UAS-y基因,并將其插入到黃體雌果

蠅的某條染色體上,得到轉(zhuǎn)基因雌果蠅乙。

甲z.

回答下列問題:

(1)果蠅作為遺傳學(xué)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有o(寫出兩點即可)

(2)甲與乙雜交得到的F;中出現(xiàn)了灰體果蠅,原因是。

(3)將甲與乙雜交,若匕中灰體:黃體=1:3,(“能”或“不能”)據(jù)此判斷UAS-y基因是

否插入到乙的II號染色體上,理由是——。

(4)從r中選擇灰體果蠅隨機(jī)交配得到吃,觀察F,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

①若\的雌雄果蠅中灰體:黃體=,則UAS-y基因插入到乙的II號染色體上;

②若吃的雌雄果蠅中灰體:黃體=--------,則UAS-y基因插入到乙的III號或IV號染色體上;

③若F中灰體雌蠅:黃體雌蠅:灰體雄蠅:黃體雄蠅=________,則UAS-y基因插入到乙的X染色體上。

2.【劈案】

(1)①易飼養(yǎng)、繁殖快②遺傳背景簡單(染色體數(shù)目少)

(2)匕的部分個體中同時含有GAL4基因和UAS-y基因,GAL4基因表達(dá)出的蛋白與UAS片段結(jié)合,激活y

基因的表達(dá),從而表現(xiàn)出灰體

(3)不能GAL4基因插入到乙的任意一條染色體上,F(xiàn)1中灰體與黃體的比值均為1:3

(4)①1:1②9:7③6:2:3:5

【解析】

(1)果蠅作為遺傳學(xué)研究的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果蠅體型小,體長不到半厘米;

飼養(yǎng)管理容易,既可喂以腐爛的水果,又可配培養(yǎng)基飼料;一個牛奶瓶里可以養(yǎng)上成百只。②果蠅繁殖系

數(shù)高,孵化快,只要1天時間其卵即可孵化成幼蟲,2-3天后變成蛹,再過5天就羽化為成蟲。從卵到成

蟲只要10天左右,一年就可以繁殖30代。③果蠅的染色體數(shù)目少,僅3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便

于分析。作遺傳分析時,研究者只需用放大鏡或顯微鏡一個個地觀察、計數(shù)就行了,從而使得工作量大為

減輕。④有易于區(qū)分的性狀,這一點與豌豆類似。由分析可知,果蠅作為遺傳學(xué)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有:果蠅

體型小,飼養(yǎng)管理容易:果蠅繁殖系數(shù)高;染色體數(shù)目少,便于遺傳分析;有易于區(qū)分的性狀。

(2)分析題干信息可知,同時具備GAL4基因和UAS-y基因的果蠅,才能合成GAL4蛋白驅(qū)動UAS下游的

y基因表達(dá),從而表現(xiàn)出灰色性狀,雄果蠅甲含有GAL4,雌果蠅乙含有UAS-y,兩者雜交,耳中會出現(xiàn)

同時含有兩種基因的個體,故出現(xiàn)灰體果蠅。

(3)可假設(shè)插入GAL4基因用A表示(沒有該基因用a表示),插入UAS-y基因用B表示(沒有該基因用b

表示)。UAS-y基因插入的位置有3種可能:2號染色體上(則甲乙基因型可表示為AabbxaaBb,遵循連鎖

定律)、其他常染色體上(則甲乙基因型可表示為AabbxaaBb,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卜X染色體上(則甲乙

基因型可表示為AaXbYxaaXBXb,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但無論UAS-y基因插入哪一條染色體上,中灰

體與黃體比例均為1:3,故根據(jù)耳性狀比例不能判斷UAS-y是否插入到乙的H號染色體上。

(4)已知GAL4插入至IJ2號染色體上,若UAS-y也插入到2號染色體上,則甲乙基因型可表示為Aabb'aaBb,

遵循連鎖定律,F(xiàn)|中選擇灰體雌雄果蠅(AaBbxAaBb)隨機(jī)交配,雌雄果蠅均產(chǎn)生Ab、aB兩種配子,則

F:中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灰體):AAbb(黃體):aaBB(黃體尸2:1:1,故灰體:黃體=1:I;

若UAS-y基因插入到乙的山號或IV號染色體上,則兩種基因自由組合,目中選擇灰體雌雄果蠅

(AaBbxAaBb)隨機(jī)交配,雌雄果蠅均產(chǎn)生Ab、aB、AB、ab四種配子,從以上分析可知同時含有GAL4

基因和UAS-y基因的個體表現(xiàn)為灰體,其余為黃體,故F2中灰體:黃體(3A_bb、3aaB_,laabb)=9:

7;

若UAS-y插入到X染色體上,則匕中灰體的基因型為AaXBY*AaXBXb,可推知F,果蠅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

為3/4A_X2/4XBX:l/4aaX2/4XnX:3/4A_X1/4XBY:(3/4A_Xl/4XbY+l/4aaX1/4XBY+1/4

aaXl/4XbY)=灰體雌:黃體雌:灰體雄:黃體雄=6:2:3:5。

3.(2019江蘇卷?T32)杜洛克豬毛色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紅毛、棕毛和白毛三種,對

應(yīng)的基因組成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毛色紅毛棕毛白毛

基因組成A_B_A_bb>aaB_aabb

(1)棕毛豬的基因型有種。

(2)已知兩頭純合的棕毛豬雜交得到的可均表現(xiàn)為紅毛,耳雌雄交配產(chǎn)生F?。

①該雜交實驗的親本基因型為。

②5測交,后代表現(xiàn)型及對應(yīng)比例為o

③F2中純合個體相互交配,能產(chǎn)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組合有種(不考慮正反交)。

④F2的棕毛個體中純合體的比例為?F2中棕毛個體相互交配,子代白毛個體的比例為

(3)若另一對染色體上有一對基因I、i,I基因?qū)和B基因的表達(dá)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

表現(xiàn)為白毛。基因型為liAaBb的個體雌雄交配,子代中紅毛個體的比例為,白毛個體的比

例為o

3.【答案】

(1)4

(2)①AAbb和aaBB②紅毛:棕毛:白毛=1:2:1③4④1/31/9

(3)9/6449/64

【解析】由題意可知:豬毛色受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可知豬毛色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aBb

個體相互交配,后代A_B_:A_bb:aaB_:aabb=9:3:3:1。

(1)由表格知:棕毛豬的基因組成為A_bb、aaB_,因此棕毛豬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4種。

(2)①由兩頭純合棕毛豬雜交,耳均為紅毛豬,紅毛豬的基因組成為A_B_,可推知兩頭純合棕毛豬的基

因型為AAbb和aaBB,可紅毛豬的基因型為AaBb。②片測交,即AaBb與aabb雜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

為AaBb:Aabb:aaBb:aabb=l:1:I:1,根據(jù)表格可知后代表現(xiàn)型及對應(yīng)比例為:紅毛:棕毛:白毛

=1:2:1。③"紅毛豬的基因型為AaBb,U雌雄個體隨機(jī)交配產(chǎn)生F,,F,的基因型有:AB、Abb、

aaB_、aabb,其中純合子有:AABB、AAbb、aaBB、aabb,能產(chǎn)生棕色豬(A_bb、aaB_)的基因型組合

有:AAbbxAAbbaaBBxaaBB>AAbbxaabbaaBB^aabb共4種。④F7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_B_:A_bb:

aaB_:aabb=9:3:3:1,棕毛豬A_bb、aaB_所占比例為6/16,其中純合子為AAbb、aaBB,所占比例

為2/16,故F2的棕毛個體中純合體所占的比例為2/6,即1/3j2的棕毛個體中各基因型及比例為l/6AAbb>

2/6Aabb.l/6aaBB.2/6aaBbo棕毛個體相互交配,能產(chǎn)生白毛個體(aabb)的雜交組合及概率為:

2/6Aabbx2/6Aabb+2/6aaBbx2/6aaBb+2/6Aabbx2/6aaBbx2=l/3xl/3x1/4+l/3xl/3xl/4+l/3xl/3xl/2x1/2x2

=l/9o

(3)若另一對染色體上的I基因?qū)和B基因的表達(dá)有抑制作用,只要有1基因,不管有沒有A或B基

因都表現(xiàn)為白色,基因型為liAaBb個體雌雄交配,后代中紅毛個體即基因型為iiA_Bj^個體。把li和

AaBb分開來做,lixli后代有3/41_和l/4ii,AaBbxAaBb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_B_:A_bb:aaB_:aabb

=9:3:3:1。故子代中紅毛個體(iiA_B_)的比例為1/4x9/16=9/64,棕毛個體(iiA_bb,iiaaB_)所占

比例為1/4x6/16=6/64,白毛個體所占比例為:1—9/64-6/64=49/64。

1.(2021八省聯(lián)考遼寧生物?T6)杜洛克大紅豬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R、r和T、

t)控制?;騌或T單獨存在的個體,能將無色色素原轉(zhuǎn)化為沙色色素;基因r、t不能轉(zhuǎn)化無色色素原;

基因R和T同時存在的個體,沙色色素累加形成紅色色素。若將基因型為RrTt的雌雄個體雜交,所得子

代表現(xiàn)型中紅色:沙色:白色的比例為()

A.1:2:1B.9:6:1C.9:4:3D.12:3:1

1.【答案】B

【解析】分析題意可知:基因R和T同時存在的個體,沙色色素累加形成紅色色素,即紅色個體基因型為

R-T-;基因R或T單獨存在的個體,能將無色色素原轉(zhuǎn)化為沙色色素,故沙色個體的基因型為R-tt或rrT-;

基因r、t不能轉(zhuǎn)化無色色素原,故無色個體基因型為rrtt。

若將基因型為RrTt的雌雄個體雜交,所得子代基因型有9利3種表現(xiàn)型,其中紅色的基因型為:1RRTT、

2RRTt、2RrTT、4RrTt;沙色基因型為IRRtt、2Rrtt、IrrTT、2rrTt;白色的基因型為:Irrtt。綜上可知,

將基因型為RrTt的雌雄個體雜交所得子代表現(xiàn)型中紅色:沙色:白色的比例為(1+2+2+4):(1+2+1+2):

1=9:6:1,A、C、D項錯誤,B項正確。

2.(2022?山東高三模擬)某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的籽粒顏色由兩對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籽粒為紫色,基

因a控制籽粒為黃色,基因B只對基因型為Aa的個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籽粒呈現(xiàn)白色。籽粒的顏色

同時也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成員利用黃色籽粒和紫色籽粒長成的植株進(jìn)行兩次雜交實驗,實

驗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組別親代耳表型可自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

—?全為白色紫色:黃色:白色=6:4:6

黃色X紫色

二全為紫色紫色:黃色:白色=10:4:2

A.親本的基因型可能分別是aaBB、AAbb

B.讓第一組F2中的紫色和黃色雜交,則子代黃色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6

C.對匕植株產(chǎn)生的花藥進(jìn)行離體培養(yǎng)后,便可得到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

D.可能是環(huán)境改變導(dǎo)致第二組的耳全為紫色,并非是某個基因突變所致

2.【答案】C

【解析】

A、第一組的親本表型為黃色義紫色,而匕表型全為白色,從題干信息''基因B只對基因型為Aa的個體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籽粒呈現(xiàn)白色”可知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為AaB_,由此推出親本的基因型可能分別是

aaBB,AAbb,A項正確;

B、第一組F,中,紫色個體基因型及所占比例分別為:AA__占4/6=2/3,Aabb占2/6=1/3,黃色個體基因

型為aa__。紫色和黃色雜交,則子代黃色aa__個體所占的比例為l/3Xl/2=l/6,B項正確;

C、將F,植株產(chǎn)生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是單倍體植株,高度不育,不能穩(wěn)定遺傳,C項錯誤;D、由于籽

粒的顏色同時也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第二組的匕全為紫色可能是由環(huán)境條件改變引起的,并不涉及基因突變,

D項正確。

3.兔子的毛色由兩對基因控制,在有C基因存在時,含B的兔毛為黑色,含bb的兔毛為棕色;當(dāng)為cc

時,全為白色?,F(xiàn)有一只棕色雄兔與一只白色雌兔雜交,耳全為黑色,讓馬雌雄個體隨機(jī)交配,若后代數(shù)

量足夠多,在F2中黑色:棕色:白色=9:3:4。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

A.根據(jù)后代分離比可推測控制毛色的這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B.若讓F?黑色兔相互交配,則出現(xiàn)白兔的概率為1/9

C.讓F?白色兔相互交配,后代會出現(xiàn)棕色和白色兩種類型

D.可通過統(tǒng)計F2各種毛色中兔子的性別比例來確定兩對基因的位置

3.【答案】C

【解析】

A、根據(jù)題干信息“在有C基因存在時,含B的兔毛為黑色,含bb的兔毛為棕色;當(dāng)為8時;全為白色?!?/p>

可知,B_C_為黑色,bbC一為棕色,B_cc,bbcc為白色,一只棕色雄兔與一只白色雌兔雜交,卜;全為黑色,

讓匕雌雄個體隨機(jī)交配后代比例為9:3:4,是9:3:3:1的變式,則兩對基因符合自由組合定律,F(xiàn),

基因型為BbCc,A項正確;

B、F.,中黑色兔基因型為1BBCC、2BbCC、2BBCc.4BbCc,后代基因型含有cc,則為白色兔,C的基因頻率

為l/9+2/9+2/9Xl/2+4/9Xl/2=2/3,c的基因頻率為1/3,依據(jù)哈代溫伯格定律,后代出現(xiàn)cc白色

兔的概率為1/3義1/3=1/9,B項正確;

C、白色兔的基因型中不含C基因,E白色兔相互交配,后代全為白色,C項錯誤:

D、可通過統(tǒng)計F2各種毛色中兔子的性別比例來確定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性染色體,D項正確。

4.擬南芥植株較小、生長周期短、結(jié)實多、形態(tài)特征分明、易于觀察,是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擬南芥

易于保持遺傳穩(wěn)定性,利于遺傳研究,被科學(xué)家譽為“植物中的果蠅”。擬南芥果瓣有紫色和臼色兩種表

型,已知紫色果瓣形成的生物化學(xué)途徑如圖所示。A和a、B和b是分別位于兩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

其中A對a為顯性、B對b為顯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基因型不同的兩白色果瓣植株雜交,所得耳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1:1,則兩親本基因型為AAbb、

aaBb

B.若紫色果瓣植株自交,所得耳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9:7,則說明親本紫色果瓣的基因型為AaBb

C.基因控制該植物紫色果瓣和白色果瓣的途徑與基因控制豌豆皺粒的途徑不同

D.若中間產(chǎn)物為紅色,則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所得可中紫色果瓣:紅色果瓣:白色果瓣=9:6:1

4.【答案】B

【解析】從紫色果瓣形成的生物化學(xué)途徑圖中可知:紫色果瓣基因型為A_B_,白色果瓣基因型為A_bb、

aaB_>aabb。

A、若基因型不同的兩白色果瓣植株雜交,所得匕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1:1,則兩親本白色果瓣植株

的雜交組合應(yīng)為AAbbXaaBb或AabbXaaBB,A項錯誤;

B、若紫色果瓣植株自交,所得F,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9:7,為9:3:3:1的變式,則親本紫色果瓣

的基因型為AaBb,B項正確;

C、基因控制該植物紫色果瓣和白色果瓣的途徑與基因控制豌豆皺粒的途徑都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

制代謝,進(jìn)而控制性狀的,C項錯誤;

D、若中間產(chǎn)物為紅色(形成紅色果瓣),即A_bb為紅色果瓣,那么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

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B:Abb:aaB:aabb=9:3:3:1,表型及比例為紫色果瓣:紅色果瓣:白色果

瓣=9:3:4,I)項錯誤。

5.(2022廣東三模-T8)黃瓜幼果的果皮顏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F(xiàn)有兩批純合黃瓜雜交,結(jié)果如圖4。

下列敘述笛氓的是

A.這兩對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白色果皮X黃綠色果皮

B.親本中的白色果皮的基因型有兩種I

:黃綠色果皮

C.F2淺綠色果皮黃瓜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1/3

D.若讓F?中黃綠色果皮個體自交,則其后代中出現(xiàn)白果皮的I?

:黃綠色果皮:淺綠色果皮;白色果皮

概率為1/6

190:66:83

5.【答案】B

【解析】

A、題中F2的性狀分離比為190:66:83-9:3:4,符合9:3:3:1變式,可判斷這兩對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

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項正確;

B、F,黃綠色果皮個體的基因型為雙雜合,結(jié)合題干中親本為純合,可判斷親本中黃綠色果皮個體為顯性

純合,白色果皮個體為隱性純合,B項錯誤;

C、設(shè)這兩對基因分別為Na、B/b,則F,淺綠色果皮為單顯性,基因型為Abb(或aaB),其中純合子

占1/3,C項正確;

D、F,中黃綠色果皮個體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1/9、AaBB2/9、AaBb4/9、AABb2/9,其中自交后能出現(xiàn)

白果皮的是AaBB2/9(或AABb2/9)、AaBb4/9,其中AaBB2/9(或AABb2/9)自交后代中白色果皮概

率為2/9X1/4=1/18,AaBb4/9自交后代中白色果皮概率為4/9X1/4=179,故后代白果皮的概率為1/6,D

項正確。

6.某高等植物有甲、乙、丙三個基因型不同的純合白花品種,現(xiàn)進(jìn)行兩兩雜交實驗,結(jié)果如下:

實驗一:甲X乙f(紅花)y(162紅花:126白花)

實驗二:甲X丙一F(紅花)-F(126紅花:98白花)

12

實驗三:乙X丙一F(紅花)fF(135紅花:105白花)

12

根據(jù)結(jié)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由三組雜交實驗結(jié)果,可推知該植物花色至少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

B.實驗一的4與甲或乙雜交所產(chǎn)生子代性狀比為1紅色:1白色

C.實驗二的與乙雜交所產(chǎn)生子代性狀全為紅色

D.實驗三的吃中紅花基因型種類比白花基因型種類多

6.【答案】D

【解析】

A、從題干信息可知實驗結(jié)果,三組白花純合子雜交產(chǎn)生F,全是紅色,q自交產(chǎn)生F,中紅色:白色=9:7,

每一組的雜交結(jié)果都可說明該植物花色至少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綜

合分析可知,紅色為顯性,紅色與白色可能至少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A項正確:

B、假定用A/a、B/b、C/c表示上述三對等位基因,甲、乙、丙的基因型可分別表示為AAbbCC、aaBBCC、

AABBcc,實驗一的匕基因型為AaBbCC,與甲或乙雜交,子代性狀比為1紅色:1白色,B項正確;

C、實驗二的F基因型為AABbCc,與乙(aaBBCC)雜交所產(chǎn)生子代性狀全為紅色,C項正確;

1

D、實驗三的F,中紅花(A_BBC_)有4種基因型,白花(aaBBC,A_BBcc,aaBBcc)有5種基因型,D項錯

誤。

7.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異花受粉。M、m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基因型為mm的植株

只產(chǎn)生可育雌配子,表現(xiàn)為小花、雄性不育?;蛐蜑镸M、Mm的植株表現(xiàn)為大花、可育。R、r基因位

于5號染色體上,基因型為RR、Rr、rr的植株表型分別為:正常成熟紅果、晚熟紅果、晚熟黃果。

(1)基因型為Mm的植株連續(xù)自交兩代,F(xiàn):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為。雄性不育植株與野生型植

株雜交所得可育晚熟紅果雜交種的基因型為,以該雜交種為親本連續(xù)種植,若每代均隨機(jī)受粉,則

F2中可育晚熟紅果植株所占比例為。

(2)下圖一表示番茄的花色遺傳情況,圖二為基因控制花色性狀的方式圖解?;卮鹣铝袉栴}:

親代藍(lán)花X白花白色素

(甲)I(乙)

睥*?基因A

F1紫和藍(lán)色素

I目交

酶2A基因B

紫花籃花白花紫古素

9:3:4

圖一圖二

①該植物花色性狀的遺傳遵循.,判斷依據(jù)是。

②圖一F?紫花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占,F(xiàn)2中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種。讓F2中的藍(lán)花植株進(jìn)行

自交,則理論上子代藍(lán)花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

③讓圖一中的可進(jìn)行測交,則后代表型及比例為.

7.【答案】

(1)1/6MmRr5/12

(2)自由組合定律F2的性狀分離比為9:3:4,為“9:3:3:1”的變式

1/933/5紫花:藍(lán)花:白花=1:1:2

【解析】分析題干信息: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授粉也可異花授粉,即可自交亦可雜交。M、m基

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基因型為mm的植株只產(chǎn)生可育雌配子,表現(xiàn)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為MM、

Mm的植株表現(xiàn)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號染色體上,基因型為RR、Rr、rr的植株表現(xiàn)型分別為:

正常成熟紅果、晚熟紅果、晚熟黃果,可知基因M、m和R、r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1)基因型為Mm的植株自交,F(xiàn)I中MM:Mm:mm=l:2:1,其中MM、Mm的植株表現(xiàn)為大花、可

育,mm的植株只產(chǎn)生可育雌配子,故只有1/3MM和2/3Mm能夠自交,則F2中雄性不育植株mm所占的

比例為26x1/4=1/6。雄性不育植株mm與野生型植株雜交所得可育(Mm)晚熟紅果(Rr)雜交種的基因

型為MmRr,以該雜交種為親本連續(xù)種植,若每代均隨機(jī)授粉,即自由交配,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產(chǎn)

生的配子有MR、Mr、mR、mr,比例為1:1:1:1,則F1中有9種基因型,分別為1MMRR、2MMRr、

IMMrr,2MmRR、4MmRr、2Mmrr、ImmRR、2mmRr、Immrr,雌配子種類及比例為MR:Mr:mR:mr=l:

1:1:1,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MR:Mr:mR:mr=2:2:1:1,則F2中可育晚熟紅果植株(基因型為

M-Rr)所占比例為1/4x3/6+1/4x3/6+1/4x2/6+1/4x2/6=10/24,即5/12

(2)

①根據(jù)圖一中9:3:4為9:3:3:1的變式可知,該植物花色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②由子二代中9:3:4以及圖二中基因?qū)π誀畹目刂茍D解可知,紫花為雙顯基因控制的性狀,基因型為

A-B-,其中能穩(wěn)定遺傳AABB的占1/3x1/37/9。根據(jù)圖二可知,白花基因型為aaBB、aaBb、aabb共三種,

子二代藍(lán)花基因型為1/3AAbb,2/3Aabb,自交所得子代藍(lán)花植株中純合子AAbb所占比例為(l/3+2/3x1/4)

+(1-2/3x174)=3/5。

③讓圖一中的F1(AaBb)進(jìn)行測交,即與aabb雜交,則后代基因型和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

1:1:1,aa—為白花,因此表型及比例為紫花:藍(lán)花:白花=1:1:2。

8.(2019全國卷H?T32)某種甘藍(lán)的葉色有綠色和紫色。已知葉色受2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

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xiàn)隱性性狀,其他基因型的個體均表現(xiàn)顯性性狀。某小組用綠葉甘藍(lán)和紫葉甘藍(lán)

進(jìn)行了一系列實驗。

實驗①:讓綠葉甘藍(lán)(甲)的植株進(jìn)行自交,子代都是綠葉

實驗②:讓甲植株與紫葉甘藍(lán)(乙)植株進(jìn)行雜交,子代個體中綠葉:紫葉=1:3

回答下列問題。

(1)甘藍(lán)葉色中隱性性狀是,實驗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為。

(2)實驗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為,子代中有種基因型。

(3)用另一紫葉甘藍(lán)(丙)植株與甲植株雜交,若雜交子代中紫葉和綠葉的分離比為1:1,則丙植株所

有可能的基因型是;若雜交子代均為紫葉,則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若雜交子代

均為紫葉,且讓該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葉與綠葉的分離比為15:1,則丙植株的基因型為。

8.【答案】

(1)綠色aabb

(2)AaBb4

(3)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解析】依據(jù)題意可知: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xiàn)為隱性性狀,說明隱性性狀的基因型為aabb。實驗①的

子代都是綠葉,說明甲植株為純合子。實驗②的子代發(fā)生了綠葉:紫葉=1:3性狀分離,說明乙植株產(chǎn)生

四種比值相等的配子,并結(jié)合實驗①的結(jié)果可推知:綠葉為隱性性狀,其基因型為aabb,紫葉為A_B_、

A_bb和aaB_。

(1)依據(jù)以上分析:綠葉為隱性性狀,綠葉甘藍(lán)甲植株為純合子,甲基因型為aabb。

(2)結(jié)合對(1)的分析可推知:實驗②為測交,其中乙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有四種基因型,即

AaBb、Aabb、aaBb和aabb。

(3)另一紫葉甘藍(lán)丙植株與甲植株雜交,子代紫葉:綠葉=1:1,說明紫葉甘藍(lán)丙植株的基因組成中,

有一對為隱性純合、另一對為等位基因,進(jìn)而推知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為aaBb、Aabbc若雜交子代

均為紫葉,則丙植株的基因組成中至少有一對顯性純合的基因,因此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為AABB、

AABb、AaBB、AAbb、aaBB。若雜交子代均為紫葉,且讓該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葉:綠葉=15:1,

為9:3:3:1的變式,說明該雜交子代的基因型均為AaBb,進(jìn)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