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詩歌的意象與意境《沁園春 長沙》 高一語文對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點(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9/2B/wKhkGWWQFR6Ac7zCAAFUm_8VO60314.jpg)
![【語文】詩歌的意象與意境《沁園春 長沙》 高一語文對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點(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9/2B/wKhkGWWQFR6Ac7zCAAFUm_8VO603142.jpg)
![【語文】詩歌的意象與意境《沁園春 長沙》 高一語文對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點(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9/2B/wKhkGWWQFR6Ac7zCAAFUm_8VO603143.jpg)
![【語文】詩歌的意象與意境《沁園春 長沙》 高一語文對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點(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9/2B/wKhkGWWQFR6Ac7zCAAFUm_8VO603144.jpg)
![【語文】詩歌的意象與意境《沁園春 長沙》 高一語文對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點(統(tǒng)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9/2B/wKhkGWWQFR6Ac7zCAAFUm_8VO60314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教材中的考點:詩歌的意象與意境1.理解什么是意象。2.常見意象的象征意義。3.意象與意境的關(guān)系。精講內(nèi)容:《沁園春
長沙》中的意象以及與意境的關(guān)系教材典例上片:下片:整體感知:寫景——湘江邊美麗壯觀的秋景抒情——憶往昔生活總領(lǐng)詞——看(看什么—如何看—為何看)
總領(lǐng)詞——憶(憶什么—如何憶—為何憶)
意象、意境—手法—情感
形象—手法—情感上闕鑒賞一個“看”字,引出了哪些意象?意象有什么特點?湘江秋景圖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數(shù)量:(萬、百)范圍:(遍、漫)色彩斑斕:(紅、碧)力度:(爭、擊、競)程度:(盡染、碧透)上闕鑒賞作者是怎樣描繪這些景物的?(順序、角度)湘江秋景圖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遠眺遠眺近觀近觀仰視俯視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遠景近景角度:遠近結(jié)合
遠望:“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作者不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楓林,也可能聯(lián)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黃櫨,和祖國無數(shù)山岳中由綠變紅的烏柏、水杉、槭樹、槲樹、黃連木……那一重重山,一層層樹,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暈染得一片嫣紅,比二月笑放的春花還要艷麗,比六月飄舞的彩霞更加瑰奇。
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鼻锼纬?,秋江碧波,腳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瑩,如碧綠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渡,靜中有動,生氣勃勃。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角度:俯仰結(jié)合仰視:“鷹擊長空”,萬里無云的秋空,雄鷹奮振健羽,自由飛翔。俯瞰:“魚翔淺底”,因透明而清淺見底的江里,魚群擺動鰭尾,任意遨游。漫江碧透(靜景)百舸爭流百舸爭流(動景)角度:動靜結(jié)合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層林盡染萬山紅遍上片——看(意象、意境—手法)生機盎然色彩絢麗壯麗開闊崇高美意境一幅(色彩絢爛、生機勃勃、壯麗開闊……)的湘江秋景圖靜動遠近俯仰色彩歷來寫秋都是如此嗎?秋景的特點1、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懿佟队^滄?!?、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R致遠《天凈沙·秋思》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獜埨^《楓橋夜泊》凄冷、寒冷、蕭瑟、孤寂。為什么毛澤東筆下的秋如此絢麗多彩、充滿生機?這與一個人的哪些方面有關(guān)?與氣度、胸襟、性格、身份有關(guān)。毛澤東是杰出的政治家,是叱咤風(fēng)云的一代偉人。他胸懷大志、以天下為己任,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文人。所以,他的詩詞也不同凡響,充滿豪情壯志。1、悲秋情結(jié)“傷春悲秋”是中國古代文人一種帶有頹廢色彩的情結(jié)!這種情節(jié),基本上影響了中國古代所有的文人。特別是劉禹錫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將悲秋寫入了中國的詩壇。懷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們的政治抱負(fù)無法實現(xiàn),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鸥Α兜歉摺窡o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铎稀断嘁姎g》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意境問題:引申討論:“秋天”在詩詞中常常充滿了肅殺、感傷的情調(diào),本詩為什么沒有?
這與一個人的氣度、胸襟、性格、身份有關(guān)。毛澤東不是一介普通書生,是叱咤風(fēng)云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fēng)范,奮發(fā)向上的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所以他的詩詞充滿豪情壯志。(知人論世)毛澤東筆下的秋:生機勃勃美不勝收掃盡千古悲秋之氣感情基調(diào):熱愛積極“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筆下的秋景,實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揚樂觀的革命精神的體現(xiàn)。借景抒情,以樂景抒豪情總結(jié)上片:1、上片寫景,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來寫的?山、林、江、舸、鷹、魚、(萬物)遠眺:群山——山紅
林染如畫(靜)近觀:江中——水碧
百船急駛(靜、動)仰視:長空——雄鷹展翅高飛(動)俯瞰:水底——魚兒輕快暢游(動)總寫:萬類霜天競自由俯仰結(jié)合
遠近相間,動靜結(jié)合,對照鮮明。2、這七句的視角變化和寫景順序是怎樣的?3、概述:作者給我們呈現(xiàn)了怎樣的一幅畫面?(景物的整體特點是什么?)
生機盎然、色彩絢麗壯美的秋景圖。(特點:色彩絢麗,生機勃勃。)
作者以短短四句詩,描繪出一幅立體的寥廓萬里、絢麗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當(dāng)代嶺南畫派大家關(guān)山月濃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圖。詩人筆下的秋:數(shù)量(萬、百)、范圍(遍、漫)、程度(盡染、碧透)、力度(爭、擊、競);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美不勝收,掃盡千古悲秋之氣;感情基調(diào):熱愛、積極。表達革命樂觀主義考點精講精講:一、什么是意象?詩歌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寓意之象內(nèi)在的抽象的心意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于內(nèi)心并借助于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托物。概念: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寄寓了詩人特定思想感情的景物,通常稱為意象。一般來說,是我們可感可知的事物,如花、鳥、魚、蟲,樹、風(fēng)等
所謂“意境”,可以說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境界,是詩人強烈的感情和生動的客觀事物的交融。(過渡)請圈出下列詩句中的意象,并在后面括號里指出其代表的思想感情。(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梧桐更兼細(xì)雨——李清照《聲聲慢》(猿叫凄清,杜鵑啼血,表悲傷凄涼之情,表現(xiàn)環(huán)境的凄清、悲涼)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羌笛發(fā)凄切之音,成為征戍將士思鄉(xiāng)和戍邊幽怨的象征)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踔疁o《涼州詞》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1、柳:送別、留戀、傷感。因為“柳”、“留”二字諧音,經(jīng)常暗喻離別。
《渭城曲》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2、松:堅挺、傲岸、堅強、生命力詩人常用它來警世自勉或表達自己高尚的品節(jié)。近現(xiàn)代陳毅
《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3、竹:象征人高潔的品格,積極向上?!吨袷罚ㄇ澹┼嵺埔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4、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比喻男女愛情或朋友情誼。《紅豆》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5、鴻雁:書信——對親人的思念。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6、酒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酒代表別離之情,是“愁”的意象。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蹙S《送元二使安西》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7、明月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明月代表別離之情,思家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K軾《水調(diào)歌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畎住鹅o夜思》8、“寒蟬”代表悲涼,“長亭”代表惜別。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馈队赈徚亍?、白云代表漂泊,浦為送別之地,為離愁別緒代名詞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獜埲籼摗洞航ㄔ乱埂?0、“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梧桐更兼細(xì)雨——李清照《聲聲慢》11、“猿”叫凄清,“杜鵑”啼血,表悲傷凄涼之情,表現(xiàn)環(huán)境的凄清、悲涼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拙右住杜眯小?2、羌笛發(fā)凄切之音,成為征戍將士思鄉(xiāng)和戍邊幽怨的象征。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與含義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踔疁o《涼州詞》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二首(其一)
譚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遠帆片片點歸艭。
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
注釋艭shuāng
:小船。海幢:即海幢寺。1.詩中哪些意象體現(xiàn)了題目中的“晚望”?請分別從“晚”、“望”兩個方面回答。晚:歸艭、鐘聲望:江、青山、遠帆、老鶴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fēng)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xiàn)其情感?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的意象,表現(xiàn)時間的變化。意象類設(shè)問方式:1.詩中描寫了哪些意象?2.詩人運用了哪些意象來表現(xiàn)其情感?3.詩中哪些意象表明了XX?4.“為什么要寫XX意象?”所回答的意象一定要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1)在詩中作者寫哪幾種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景物:落月、啼鴉、霜天、楓樹、漁火、寒寺、鐘聲特征:秋夜幽寂清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送人歸京師①陳與義②
門外子規(guī)啼未休,山村落日夢悠悠。
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咀ⅰ竣倬煟褐副彼味汲倾炅?。②陳與義:南宋初年愛國詩人,河南洛陽人。(1)指出詩中“子規(guī)”意象的含義。(2分)【答案】⑴杜鵑鳥,俗稱布谷,又名子規(guī)、杜宇、子鵑。傳說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凄切,故借以抒發(fā)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苦哀怨之情?!锩鞔_意象的作用:①借助意象(組合)營造氛圍意境、暗示背景或社會環(huán)境。如《琵琶行》中的“楓葉荻花秋瑟瑟”句,就營造出與朋友離別時的蕭瑟、落寞的氛圍。②奠定情感基調(diào)。如柳永《雨霖鈴》開頭三句“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為全詞奠定了凄涼、傷感的基調(diào)。③借景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凡詩歌中有描寫的景物,一般都具有這一作用。④或?qū)Ρ纫r托人物節(jié)氣、品質(zhì)或性格。這種作用在寫物詩中較為普遍,在表達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辭,如雪、竹、梅、松、鶴、荷、平仲、金風(fēng)玉露等等,襯托人物品行高潔、性格堅毅、情感純潔等。⑤貫穿全詩,成為線索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曉路雨蕭蕭,江鄉(xiāng)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注:吳松:即吳淞,江名。2)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敬鸢浮抗轮勐?lián)結(jié)者雁、鳥、魚、霜月、楓橋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貫穿在一起,是全詩的線索;作者融情于景,表達了漂泊、思鄉(xiāng)、孤寂之感。二、意象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把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gòu)成了意境。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凄清,傷感,蒼涼的意境。意象是具體事物的,意境是具體的事物組成的整體環(huán)境和感情的結(jié)合精講:“意象”簡釋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觀物象
詩人的思想感情與客觀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
詩人通過種種意象的創(chuàng)造和組合所構(gòu)成的一種充滿詩意的藝術(shù)境界。精講:登高杜甫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請你說一說下列詩的意境雄渾悲壯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凄婉、愁苦、哀怨登高杜甫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請你說一說下列詩的意境雄渾悲壯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凄婉、愁苦、哀怨題目問法1.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2.這首詩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3.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4.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并分析其作用。5.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一賞析。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題步驟①加以想象描繪詩歌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營造氛圍的作用意義。意象、意境類考題的答題思路是怎樣的?思路分析:1.先點出具體的意象(即景物),2.然后結(jié)合詩歌的詩眼、抒情議論類句子和整體感情色彩來分析詩歌意境,3.最后從情與景相統(tǒng)一的原則出發(fā)根據(jù)大意點出蘊含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望江南·超然臺作(宋)蘇軾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注①超然臺:在密州城北。當(dāng)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jié)不舉火,節(jié)后舉火稱新火。(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步驟①
作者通過細(xì)風(fēng)、斜柳,煙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這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暮春時節(jié)江南煙雨圖。江南暮春時節(jié),春意仍在,細(xì)風(fēng)吹動斜柳。從超然臺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滿城之花雖未凋謝,但這些景色都籠罩在一片朦朧煙雨之中。步驟②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圖。步驟③作者寓情于景,把他的淡淡的卻無法排遣思鄉(xiāng)之情巧妙的融合在孤寂凄清景物中。西樓曾鞏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fēng)吹起數(shù)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咀ⅰ裤^疏箔:把簾子掛起。問: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象?這首詩表達了什么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答案:連天的海浪伴隨著陣陣?yán)茁暃坝慷鴣?,在北風(fēng)的呼嘯中波浪不斷拍打堤岸,又咆哮著遠去(第一步)。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fēng)雨來臨前的雄偉壯觀的景象,渲染了“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雄壯氣勢。(第二步)。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nèi)心豪情。(第三步)
(暴風(fēng)雨將臨,按常理本當(dāng)關(guān)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思想感情:
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
哀傷,贊美之情、仰慕之情、
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憂國憂民閑適恬淡之情等意境(氛圍):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雄奇優(yōu)美、生機勃勃,肅殺荒寒、瑰麗雄壯、虛幻飄渺,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分析詩句
體會意境
積累詞語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2.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4.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6.遲日江山麗,微風(fēng)花草香。7.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8.湖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9.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10.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1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12.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13.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1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積累詞匯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恬靜優(yōu)美2.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蕭瑟蒼涼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雄渾壯美4.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和諧靜謐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遼遠寧靜6.遲日江山麗,微風(fēng)花草香。明凈絢麗7.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蒼涼悲壯8.湖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浩渺廣闊9.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迷茫朦朧10.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壯闊悲涼1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新自然12.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莊嚴(yán)肅穆13.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侦`秀美1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生機柔美學(xué)以致用(2023年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湖上晚歸林
逋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注】誅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2023年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描寫自己乘船歸家途中所見,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自然流暢。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多姿多彩,令人愉悅。C.詩人如處仙境的感覺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D.詩人調(diào)動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狀物生動,筆觸鮮活而細(xì)膩。16.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边@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答案】15.C16.①詩歌首聯(lián)“臥枕船舷歸思清”透露出愉悅閑適之心境,全詩景物都籠罩上詩人的主觀色彩。②詩歌第二句寫小船仿佛在仙境穿行,詩人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見景色也格外美麗。③詩歌頷聯(lián)寫夕陽晚照中小橋流水、山寺云峰悠然寧靜的狀態(tài),恰是詩人內(nèi)心寧靜閑適的投射。④詩歌頸聯(lián)描寫歸飛的小鳥和水中的紅蓮,“如見避、似相迎”,運用擬人手法寫鳥兒避人飛走,荷花熱情歡迎,描寫細(xì)膩,同樣傳達出詩人回家之時愉悅閑適的心情?!窘馕觥?5.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C.“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錯。尾聯(lián)寫不知不覺地到達了詩人居住的小島,遠遠地就能聽到雞鳴、犬吠之聲。誅茅地,引用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作者以此表明自己甘心隱逸、不求名利的決心?!半u犬林蘿”之聲更增添了生活氣息,這聲音并未破壞詩人美好的感覺,心情也仍然是愉快的,并未發(fā)生變化。故選C。【解析】16.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詩歌觀點態(tài)度,鑒賞詩歌內(nèi)容、情感的能力。“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用自己的眼光、情感來看事物,所以萬物都帶有我自己的主觀色彩。這是“有我之境”。詩歌首聯(lián)“臥枕船舷歸思清”,寫詩人頭枕船舷,歸意極濃?!芭P枕”二字寫出詩人姿態(tài)的隨意,表露內(nèi)心的愉悅閑適。正因為這樣的心境,使詩人眼中所見都帶有了主觀色彩?!窘馕觥渴紫仁恰巴袦喛质桥铄?,詩人舉目四望,周圍碧波蕩漾、云霧茫茫,小船好像正在蓬瀛仙界里穿行。這山這湖詩人并非首次見到,但因為要回到家中,心情愉快,因而眼中所見景色也格外美麗。接著寫“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時值秋天、色彩斑斕,小橋流水、山寺云峰,都在夕陽晚照之中顯得非常寧靜,它們似乎都不想打攪詩人的思緒,也好像正享受著璀璨晚霞的沐浴?!皹驒M、寺倚”,表現(xiàn)出景物悠然的狀態(tài),也委婉地抒寫出作者并不急于回家,而是很喜歡這種幽靜和安閑的行程。其實自然景物并不帶有感情色彩,正因詩人自己內(nèi)心的寧靜閑適投注其上,在詩人眼里景物才呈現(xiàn)出悠然、寧靜的狀態(tài)?!窘馕觥考t蕖香裊似相迎”,剛下過一陣小雨,鳥兒的翅膀濕漉漉的,正安靜地棲息在水草邊??椭鄣拇瑯@動了它,鳥兒趕緊振翅飛走。湖面上微風(fēng)輕拂,粉紅色的荷花姿態(tài)婀娜,仿佛正在熱情地歡迎詩人的歸來。作者采用擬人手法,“如見避、似相迎”,細(xì)膩生動地展現(xiàn)了湖面上的動植物,也傳達出詩人愉悅的心情。如果詩人歸心似箭,就會心有旁騖,不可能如此細(xì)心地進行觀察和描摹。(2022年浙江高考真題)(8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樓前
[中唐]王建天寶年前勤政樓,每年三日作千秋①。飛龍老馬曾教舞,聞著音聲總舉頭。過勤政樓[晚唐]杜牧千秋佳節(jié)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②?!咀ⅰ竣偾锕?jié):唐開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請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為千秋節(jié)。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樓慶生,賞百匹飛龍舞馬。飛龍,馬廄名。士庶間互贈承露絲囊。②金鋪:釘在門上的獸面形的門環(huán)底座。20.分析兩首詩后兩句在情感、寫法上的不同?!敬鸢浮?0.情感不同:①王詩追憶飛龍舞馬,表達對昔日盛世的懷念,而感慨玄宗的驕侈佚樂,言外自見;②杜詩借眼前金鋪上的紫苔,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悲嘆之情。寫法不同:①王詩運用細(xì)節(jié)描寫,寫出老馬“總舉頭”這一習(xí)慣性動作,生動傳神;②杜詩運用擬人手法寫紫苔“偏稱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營造荒涼氛圍?!窘馕觥款}干要求分析兩首詩后兩句在情感、寫法上的不同。王建的詩歌“飛龍老馬曾教舞,聞著音聲總舉頭”表現(xiàn)的是對千秋節(jié)盛況的懷念之情,手法方面“聞著音聲總舉頭”,細(xì)節(jié)描寫,生動形象寫出了唐玄宗慶生時的壯觀場面。而杜牧的“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表現(xiàn)的是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滄桑、頹廢之感。運用的手法是擬人。通過苔蘚最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表現(xiàn)了一種落寞荒涼的氛圍。詩歌中“紫苔”這個意象,就是渲染了寂寞荒涼的意境。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的問題。虞美人?枕上[注]一九二一年毛澤東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p>
)
A.“江海翻波浪”以比喻、夸張手法,化無形為有形,突出、鮮明地寫出“愁”狀。B.一個“曉”字,點出是徹夜未眠;一個“影”字,寫出若即若離的別樣之苦。C.下闋末兩句,作者觸景生情,見月懷人,含蓄地寫出了別離之苦。D.這首詞通過對夜晚景色的描寫,從側(cè)面反映了革命者也有自己的離愁別緒。(2)這首詞與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相比,從借景抒情的角度看,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簡要分析。
我躺在枕上徹夜難眠,成堆的愁苦洶涌襲來,像是什么形狀呢?猶如江河大海里翻騰起的巨波大浪一樣。黑夜正長,天色總是覺得很難亮起來,我無奈,只好起床披衣坐望天空,數(shù)算點點的寒星,祈盼黎明。
通宵達旦,盡管天亮?xí)r我的萬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燼,腦海中卻仍然只留下離別的情人的身影。抬頭望見一鉤殘淡的月亮向西下沉,面對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拋灑下一行行淚珠!詩歌大意詩詞賞析
詞的上闋寫離愁之濃,失眠之苦。
“堆來”,極言愁多;“枕上”,透出思念中輾轉(zhuǎn)反側(cè)之態(tài):“愁何狀”?猶如“江海翻波浪”。這與李煜著名的《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幾有相同意境??梢娫娙说恼砩仙畛钍呛蔚炔豢啥粢郑?/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裝修進度款支付合同
- 藥品冷鏈運輸保密合同
- 商業(yè)空間裝修施工合同范本
- 包包購銷合同
- 咨詢服務(wù)合同終止協(xié)議書年
- 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投放策略與實踐案例
- 建筑項目居間合同
- 出租打印機合同年
- 圖書購銷合同范例
- 工程管理咨詢合同
- 統(tǒng)編小學(xué)《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下冊教材的解讀
- 人教版(2024)英語七年級上冊單詞表
- 產(chǎn)業(yè)鏈競爭關(guān)聯(lián)度
- 涵洞施工鋼筋混凝土圓管涵
- 高考地理一輪復(fù)習(xí)學(xué)案+區(qū)域地理填圖+亞洲
- 全新車位轉(zhuǎn)讓協(xié)議模板下載(2024版)
- 高中數(shù)學(xué)必修一試卷及答案
- 砌筑工考試卷及答案
- 呼吸治療師進修匯報
- 智慧港口和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 2024年度醫(yī)患溝通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