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年級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7篇四年級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2、了解游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雙龍洞內孔隙的特點。
4、領悟移步換景的游記特點,體會并運用將見聞和感受結合,把事物寫得具體形象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按游覽順序記敘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
難點:指導學生運用常見的事物,結合自己游覽的感覺,把景物特點寫具體,使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ppt課件、自主預習作業(yè)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五十年前的4月14日,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曾游覽過一個地方,并且把他游覽的經過寫了下來,這個地方就是浙江省金華的雙龍洞。這節(jié)課,讓我們隨葉圣陶老爺爺一起去游覽一番吧!
2、出示課題,(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指名讀,齊讀。
課題中的“記”是什么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游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記。)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展示資料,了解雙龍洞
同學們,你對雙龍洞了解了多少?請你根據自己查找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教師補充材料)
2、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欣賞課文朗讀錄音。
4、出示生詞:“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郁”,指名認讀,教師和學生共同正音理解。教師強調生字“浙”的讀音是zhè,不要讀成zhé;“蜿”的讀音是wān,不要讀成wǎn;“蜒”字中間是“廴”,不是“辶”。要求學生在讀寫時注意。
5、相機理解如下詞語:油桐、溶洞、石鐘乳、石筍(教師相機展示圖片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6、交流多音字
7、再默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記敘了游金華雙龍洞的經過。)
三、探尋游蹤,理清條理
1、再讀課文,從金華出發(fā),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游覽雙龍洞的?(游覽順序)課文主要寫了哪些景點?根據游覽的順序,畫一張游覽示意圖。(可以各自進行,也可與幾個同學討論完成。)
2、匯報交流,理清游覽的路線。
金華→羅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板書)
3、指名出示畫好的示意圖,并按圖說清圖意,然后相互補充或糾正不當之處。
四、對照示意圖,找到相應段落再次朗讀
五、品讀交流,理解深化
1、品賞路上的見聞,講讀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出了金華城,去雙龍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詞語。(映山紅、油桐、沙土、新綠、溪流。)
(2)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給的感受是怎樣的?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象。(板書:一片明艷)
(3)媒體展示沿途風光圖片親自感受。你覺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還聽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句子:“隨著山勢……變換調子?!保┢渲小半S著、時而、時時”加點,說說從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此句:溪聲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有時而窄,時而寬,時而緩,時而急的變化?學生想象、體會,課件播放,練讀此句。
2、小結:一路上迎著小溪,看到了美麗的山景,這令他多么愉悅?。∧敲此质窃鯓佑斡[外洞和內洞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研讀。
板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
金華→羅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四年級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了解的游覽順序。
3.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1.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寫具體的。
2.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具準備:
介紹雙龍洞的VCD,課文錄音帶
教學方法:自學法
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到過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獨特的風光呢?今天,我們準備跟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到浙江省的金華去旅游,你想去嗎?
2.播放配樂的課文錄音。
3.出示課題,釋題引入。[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
(1)課題中的記是什么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游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記。)
(2)葉圣陶爺爺游完雙龍洞后是怎樣寫這篇游記的呢,讓我們隨著課文再觀賞這神奇的雙龍洞,好嗎?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
二、探尋游蹤,理清條理。
1.文中寫到洞中雙龍的句子有哪些?(這是雙龍洞名稱的由來)
2.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雙龍洞的?(游覽順序)
3.課文主要寫了哪些景點?根據游覽的順序,畫一張游覽示意圖。(四人小組合作)[板書]
4.匯報交流,理清游覽的路線。
金華→羅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品讀交流,理解深化。
(一)品賞路上的見聞。
1.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來讀一讀。
2.交流: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山色水聲]
3.引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著變換調子。(老師朗讀,學生想象,播放VCD)
(二)游覽外洞和內洞。
1.自由讀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點?(洞口寬,洞內大)[板書:寬、大]
2.導讀洞口很寬,像。走進去很大,仿佛體會打比方的獨到之處。
3.我們隨葉圣陶爺爺來到外洞,必須干什么?四人小組研讀第5自然段,體會是怎樣把從外洞到內洞的過程寫具體的。
4.交流:讀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孔隙的特點窄、矮
[板書:窄、矮]
B:的感受好奇、險
[板書:險]
5.朗讀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就登陸了。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形。
6.我們來到內洞,發(fā)現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
A:內洞的特點
黑(一團漆黑)、奇(洞頂雙龍,洞內石鐘乳、石筍)、大(比外洞大得多)
[板書:黑、奇、大]
B:的感受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很大
四、情境再現,總結延伸。
1.說話訓練。假如讓你當游雙龍洞的一個小導游,你準備怎樣向旅客介紹雙龍洞呢?(根據游覽示意圖,注意導游的用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你最喜歡的段落。
3.總結:葉老游完此洞后依然興致勃勃,又沿著溪水往上走,去觀賞上一個洞冰壺洞,冰壺洞另有一番美麗的風光。他寫了另一篇游記,編在中學課本里,大家可以找來一讀,也可以查閱有關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了解的游覽順序。
3.學習本課生字。掌握浙江、杜鵑、明艷、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觀賞、盤曲而上、變化多端等詞語。
4.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是怎樣把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帶
教學方法:自學法
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學習生字新詞。
1.讀準字音。
翹舌音:浙(zhè)呈(chéng)稍(shāo)
臀(tún)蜿(wān)蜒(yán)源(yuán)是前鼻音。
多音字:盤曲(qū)而上、系(jì)著繩子、像橋洞(shì)的
2.注意字形。
蜒、臀
3.理解新詞。
盤曲而上盤繞著,彎彎曲曲地上去。
明艷指色彩明亮鮮艷。
突兀森郁山高聳著,山上樹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洞頂的雙龍彎彎曲曲的姿態(tài)。
變化多端端,項目。變化多種多樣。
顏色各異異,不同。顏色各不相同。
二、復習鞏固。
1.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雙龍洞的?
2.游覽的路線是怎樣的?每一處景點有什么特點?
三、整體回歸。
1.簡單交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內容。
2.根據圖示,對照課文,按照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歸納段意。
(1)交代游覽的時間和目的地。
(23)講路上的見聞。
(4)介紹游覽外洞的情景。
(5)介紹從外洞進入內洞的經過情形。
(6)介紹游覽內洞的情景。
(7)講乘船出洞。
3.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記敘了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四、學習寫法。
1.敘述有條理,貫穿全文有兩條線索:一是游覽的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深黑的石洞→內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正是迎著溪流上山入洞的。
2.移步換景,情隨景變,既描述出雙龍洞的神奇景色,又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五、課外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完成《學習輔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
四年級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3
學習目標:
1、我會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郁”等詞語。
2、我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我會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寫作順序。
學習重點:
按課文游覽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知識鏈接:
1、這篇精讀課文是一篇游記,節(jié)選自《小記十篇》一書,是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課文記敘了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金華的雙龍洞是浙江金華的`名勝。因為洞內的洞頂有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所以叫“雙龍洞”。
2、理解新詞。
盤曲而上——盤繞著,彎彎曲曲地上去。
明艷——指色彩明亮鮮艷。
突兀森郁——山高聳著,山上樹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洞頂的雙龍彎彎曲曲的姿態(tài)。
變化多端——端,項目。變化多種多樣。
顏色各異——異,不同。顏色各不相同。
預習任務:
1、學習重點生字詞語。
2、按游覽順序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有條件的同學可以收集相關的資料圖片。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學會了那些生字詞?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詞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誰能把課文讀得最好聽。
3、說說課文都寫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覽的路線是怎樣的?每一處景點有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課文,說一說金華的雙龍洞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圖片的同學可以借助圖片等資料結合課文內容來說。
闖關練習:
一、看拼寫詞語。
héshìhūnànguānshǎngkǒngxì
()()()()
míngyàndùjuānéjiǎojíshǐ
()()()()
二、按課文內容填空。
本文的是________.游覽的地點是_____________,時間是_________。游覽的順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
學習收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拓展:
收集有關金華雙龍洞的資料。
四年級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雙龍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壯觀。
2、理清課文記敘的游覽順序,學習有條理敘述的表達方式;體會用詞造句的準確和樸實。
3、感受金華雙龍洞自然景觀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設計
導入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2、談話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領略了溶洞外的美麗風光。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跟隨葉圣陶先生走進溶洞,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新課教學
二、“初入溶洞”,感受“美麗”。
思考:在去雙龍洞的途中所見的景物有哪些?
1、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由具體的景物概括出“明艷”一詞,寫出金華一帶山區(qū)明亮艷麗的春色。)
2、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時變換調子。
引導發(fā)現這句話的特點。(如有兩對反義詞,用擬人手法,寫溪水的聲音)
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句子中的因果關系,音韻節(jié)奏感,和當時的心情等。
預設:一個“迎”字,點明是逆溪流而上。
“時而……時而……”說明了溪流蜿蜒曲折,因為溪流的寬窄不一,所以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緩急不同。
巧妙地運用“寬、窄;緩、急”兩對反義詞準確地表達溪流的形和聲。由于溪流緩急不一,聽到的流水聲也就各不相同,猶如在“時時變換調子”。
(板書:寬、窄;緩、急)
(3)這句話烘托了當時的游興有多濃,對涓涓溪流發(fā)出如此贊嘆!
反復朗讀上述句子。
三、精讀感悟,感受“狹窄”。
研讀洞口、外洞、內洞各自的特點,以及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1、引導學生找到課文中概括特點的詞語或者能用恰當的詞語概括。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
外洞:寬敞。
孔隙:窄小。
內洞:昏暗。比外洞大,有雙龍和石鐘乳。
2、從文中找到用什么方法把這些特點寫出來的。
(讓學生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說感覺等手法)
著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擦傷鼻子。
體驗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擠壓”的感覺。這句話寫出通過孔隙時的真實感受,“稍微”,“一點兒”告訴我們只有一動不動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過孔隙,以此說明孔隙小的特點,非常逼真。運用“要是……準”的假設句式,準確地表達了當時受“擠壓”的感覺。
2、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也很值得觀賞。
著重理解“即使”這部分的強調作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石鐘乳和石筍是非常值得觀賞的,原因是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又各異。用“即使”這個關聯(lián)詞作強調,即退一步講,如果不把這些石鐘乳、石筍具體比作什么也值得觀賞,說明它本身已經夠吸引人了,無需再比作什么了。
四、復述課文,寫段訓練。
1、任選雙龍洞其中一個景點進行復述,可采用導游介紹等形式進行。
2、用“時而……時而”寫句子。
(飛機在高空表演,時而盤旋上升,時而俯沖下降,真讓人提心吊膽。)
3、把下面兩個句子表達的意思分別寫具體。
汽車行駛:
自然天氣: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五、課堂總結,布置作業(yè)。
1、啟發(fā)學生談談學了本文后的收獲,在相互交流對話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從內容和寫作方法兩方面談自己的收獲。
2、教師小結。
文章開門見山,直接點明游覽的時間和地點。又以簡潔的語言寫了途中所見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艷”概括了山區(qū)生機盎然的春色,再以具體、形象的語言描繪了雙龍洞的特點。在記敘中,的語言樸素,真實可感。
3、作業(yè):搜集有關溶洞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板書內容
17記金華的雙龍洞
路上(寬、窄;緩、急)——外洞(很寬)
——孔隙(窄?。獌榷椿璋怠龆?/p>
教學反思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圣陶先生早年寫的一篇游記。本文語言雖然直白,但是條理十分清晰,描寫具體生動。在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來把握外洞、孔隙和內洞的特點。另外,還大膽嘗試了各種教學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感觸:
成功之處:
一、對于這篇文章的講解,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在沒有預習本課之前,我先給學生放了《記金華的雙龍洞》音頻朗讀。讓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聆聽這段音頻。然后讓學生談談聽到了哪些內容。在聽完第一遍的時候,有十幾位學生談了感受。然后我又放了一遍,又有二十幾位同學要談感受。此時,學生基本上把本課的重點都說出來了。我很高興,因為達到了我理想的效果。我發(fā)現這種嘗試還是不錯的。先讓學生聽文章,再講,這樣比直接講學生接受得快,印象更深。
二、這是一篇游記,講課時首先要讓學生知道的游覽順序。這也為學生理清文章思路做準備。因此,我設計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的游覽路線是什么?圈劃出表示游覽順序的詞。”學生們先自學后小組交流討論的游覽路線。緊接著,我又設計一道題目:“根據課文內容,畫出一幅游覽圖,注意內洞、外洞、孔隙的畫法”。通過這道題,可以看出學生是否理解了本課。另外,學生更容易掌握每個洞的特點。
不足之處:
從本課的學習來看,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時間還是有點緊。學生讀的時間還是有點少,像孔隙、內洞兩個自然段應該反復讀,細細品味他們的特點。這節(jié)課,也使我領悟到:語文教學就是語言文字的教學。讓孩子們在語言里感受想象的美麗,在文字里享受體驗的樂趣,是非常有意思的快樂學習!
四年級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蜿蜒、依據、突兀森郁”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并領悟按照游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3.能夠大致復述“雙龍洞”的景象,了解“雙龍洞”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溶洞的奇觀,學習按游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并學習如何運用恰當的詞句描繪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2.理清課文的脈絡,感受雙龍洞的特點,尤其是體會“雙龍洞”內孔隙的特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分享經歷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優(yōu)美、壯觀。你們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記金華的雙龍洞》就是作家葉圣陶先生寫的一篇游記。讓我們一起沿著他的足跡去觀賞這神奇的溶洞吧。(板書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與同桌互讀檢查。
2.請8名同學按自然段先后順序輪流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在文中畫出判斷依據。
3.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本文的行文線索:一是的游覽順序;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
4.讓學生默讀課文,按照游覽順序理清記敘的思路,并嘗試畫出的游覽示意圖。(按游覽順序寫)
5.學生自由舉手匯報交流,理清游覽的路線。出示畫好的示意圖,并按圖說清圖意,然后相互補充或糾正不當之處。對照示意圖,找到相應段落再次朗讀。(金華→羅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6.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課文記敘了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之情。)
三、品讀交流,深化理解
1.品讀路上的見聞。
2.游覽外洞和內洞。這里重點學習如何描寫孔隙的窄、小的特點。
(1)抓住文章細致描寫的部分,讓學生通過朗讀初步體會。
(2)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從、到、沒有、才”等關鍵詞語,讓學生反復品讀重點詞語,加強體會,再次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的特點。
(3)理解通過“船的小、孔隙的險、自我感覺”三者相結合來突出孔隙的特點的表現手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習舊知,導入新課
1.我們來看圖說說的游覽過程,再重點講講內洞的情景。
2.文章在講述的游覽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優(yōu)美的句子。品讀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及作用。
二、整體感悟,劃分層次
1.簡單交代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內容。
2.根據圖示,對照課文,按照游覽的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游覽的時間和目的地。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講路上的見聞。
沿途看到了什么?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沿途看到了映山紅、油桐、山上的沙土、溪流。映山紅開得茂盛、精神,油桐花也很多,粉紅色的山獨具特色,溪流隨著山勢不斷變化。)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介紹游覽洞口和外洞的情景。
(1)洞口可用“寬”字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板書:寬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了什么感覺?(板書:突兀森郁有氣勢)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介紹從外洞進入內洞的經過。
(3)從外洞到內洞要經過一段路,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導學生理解“孔隙”。)
(4)用什么方法通過孔隙?(小船)坐這樣小的船通過孔隙說明了孔隙的什么特點?(板書:窄)
(5)坐小船經過孔隙時的感覺是怎樣的?用“”畫出有關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擠壓過來”一句,自由朗讀,讀后問:“擠壓”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這又說明了孔隙還有什么特點?(板書:矮、險)
第五部分(第6—7自然段):介紹游覽內洞的情景。
經過孔隙就進入了內洞,內洞又有什么特點呢?(板書:黑奇大)
第六部分(第8自然段):講乘船出洞。
3.我們跟著游覽了浙江金華的雙龍洞,了解了洞口、外洞、孔隙和內洞的`特點,你有什么感受?
三、整體回歸,學習寫法
1.貫穿全文的兩條線索:一是游覽的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一直緊跟著的腳步,起著指引路線的作用。這與的游覽順序正好相反。
2.移步換景,情隨景變,既描述出雙龍洞的神奇景色,又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四、情境再現,總結延伸
1.觀看游外洞內洞的視頻。
2.說話訓練:假如讓你當一個小導游,你準備怎樣向旅客介紹雙龍洞呢?(根據游覽示意圖,注意導游的用語。先四人小組練說,再個別上臺表演。)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典型的游記類散文,條理十分清晰,描寫具體生動。教學本課時,在導入部分,我出示雙龍洞剖面圖,讓學生通過示意圖,了解的游覽順序及路線。我采用了“找特點,讀特點”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書,談談“孔隙”給自己的印象,并在書上勾畫,找出孔隙窄、矮、險的特點,讓學生反復體會。為了突破難點,讓學生感受孔隙的窄小,我抓住文章細致描寫的部分,讓學生通過讀初步體會。通過“船小,孔隙險,自我感覺”三者相結合,突出孔隙的特點。讓學生通過前后句子的比較,學習細致描寫的方法,讓學生研究的寫法,從內容回到語言,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進一步深化。
此次教學,我讓學生先理解,后積累,再運用。將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找特點,讀特點。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并讓學生分清文章主次,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年級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郁”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能復述“雙龍洞”的景象。
3.領悟按游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德育目標:感受大自然的壯觀。
教學的重點:感受溶洞的奇觀。
教學難點:學習按游覽順序的記敘方式和運用恰當的詞句描繪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理清游覽的順序。在深入研讀時,體會是怎樣把各處的特點寫清楚的,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重點詞句反復揣摩、品味,體會其用詞選句的準確與實在。課后可進行一些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準備:1、收集有關溶洞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中間有誰去過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樣的?給同學們介紹
一下……
師總結: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不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風光,而且在地下也有著很多奇妙的景觀。其中溶洞就像童話世界中的
謎宮……
結合認讀“溶洞、石鐘乳、石筍”等詞語。
二、自學課文,認讀理解生字詞
1.讀一讀生字表中的13個生字,要求讀準字音,對其中筆畫較多的生字
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識記它們的字形。
2.畫出課文中的新詞并根據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它們的大概意思。
3.質疑問難。(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詢問,也可向老師提出不能理解的.詞語。)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全文,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3.默讀全文,要求邊讀邊畫出游覽路線示意圖。(可以各自進行,
也可與幾個同學討論一起完成。)
四、交流
指名出示畫好的示意圖。并按圖說清圖意,然后相互補充或糾正不當之處。
五、對照示意圖,找到相應段落再次朗讀。
六、布置課堂作業(yè)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研讀在去雙龍洞的途中所見的景物
思考:見到些什么?
感悟句子:
1.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由具體的景物概括出“明艷”一詞,寫出金華一帶山區(qū)明亮艷麗的春色。)
2.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時變換調子。
引導發(fā)現這句話的特點。(如有兩對反義詞,用擬人手法,寫溪水的聲音)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句子中的因果關系,音韻節(jié)奏感,和當時的心
情等。
反復朗讀上述句子。
二、研讀洞口,外洞,內洞各自的特點,以及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1.引導學生找到課文中概括特點的詞語或者能用恰當的詞語概括。
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
外洞:寬敞。
孔隙:窄小。
內洞:昏暗比外洞大有雙龍和石鐘乳
2.從文中找到用什么方法把這些特點寫出來。
(讓學生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采用的打比方,說感覺等手法)
著重感悟下列句子:
1.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擦傷鼻子。
體驗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擠壓”的感覺。
2.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也很值得觀賞。
著重理解“即使”這部分的強調作用。
以上句子可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適當的點撥。
三、復述
要求學生任選雙龍洞其中一個景點進行復述??刹捎脤в谓榻B等形式進行。
四、總結全文
1.啟發(fā)學生談談學了本文后的收獲,在相互交流對話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教師小結。
五、指導造句,寫段訓練
1.用“時而……時而”寫句子。
2.把下面兩個句子表達的意思分別寫具體。
(1)那棵松樹的枝葉十分繁茂。
(2)登上山頂,我感到舒服極了。
六、布置課外語文活動
搜集有關溶洞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板書設計
四年級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金華雙龍洞的奇特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秀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分清課文主次的閱讀能力,學習本課抓住事物特點寫具體的表達方法。
4、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當你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間,一定會對它的神奇秀麗發(fā)出贊嘆,一定想把你的感受告訴別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游記,這就是我國著名的作家葉圣陶寫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二、展示資料,了解雙龍洞
同學們,看完資料后,你對雙龍洞了解了多少?請你根據自己查找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
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不進位加》(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13《人物描寫一組》第二課時《巧用多種方法寫“活”身邊人物》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五年級語文下冊統(tǒng)編版
- Revision Being a good guest Period 2(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秋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18《懷疑與學問》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5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Lesson25(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精通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5 國家機構有哪些 第三課時 《國家機關的產生》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 關注新詞新語讓語言鮮活生動》說課稿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幾》(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Module 9 Unit 1 It's winter.(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二年級上冊
- 1《水到哪里去了》說課稿-2023-2024學年科學五年級下冊冀人版
-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六年級2025寒假特色作業(yè)
- 2025年江蘇轄區(qū)農村商業(yè)銀行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完整版教案及反思
- 少兒財商教育講座課件
- (八省聯(lián)考)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適應性測試 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藥劑科工作人員工作計劃
- 春節(jié)節(jié)后安全教育培訓
- 2025年新高考數學一輪復習第5章重難點突破02向量中的隱圓問題(五大題型)(學生版+解析)
- 水土保持方案投標文件技術部分
- 印刷品質量保證協(xié)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