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泥板小流域水保規(guī)劃_第1頁
宿泥板小流域水保規(guī)劃_第2頁
宿泥板小流域水保規(guī)劃_第3頁
宿泥板小流域水保規(guī)劃_第4頁
宿泥板小流域水保規(guī)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根本情況第一節(jié)自然條件一、流域概況宿泥板流域地處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朱兒溝流域內,涉及察素齊鎮(zhèn)宿泥板行政村,地理座標為東經(jīng)111°05′34″—111°11′51″,北緯40°45′00″—40°50′02″。海拔高程在1123m—1907m,相對高差784m。地貌屬土石山區(qū)。流域總面積19.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16.7平方公里。該流域東西平均寬2km左右,南北平均長9.6km左右,流域近似為長方形。二、地貌流域土地坡度組成:坡度≤5°的占0.8%,5°—15°的約占22%,15°—25°的約占40%,25°—35°的約占25%,〉35°的約占12.2%。三、土地、土壤(一)土壤類型根據(jù)土壤普查資料,該流域土壤為灰竭土類,在山體中、上部的陰坡植被以次生林、灌叢為主,分布著淋溶灰褐土,局部山頂基巖裸露,土層較薄,含礫石或塊石,分布著粗骨灰褐土,土壤質地以沙質壤土為多,含礫石或塊石。土層厚度〈30公分的約占20%,多在高山陽坡,〉30公分的占80%,在中低山陰坡。有機質含量一般在3~8之間,全氮含量在0.5%~0.45%之間,c/n(碳氮比)在10~14之間。(二)土地類型據(jù)實地調查統(tǒng)計,該流域的土地類型主要有農地、林地、牧草地、居民點及交通用地、未利用土地、水域、荒地等。(三)土地資源評價按照水土保持標準(GB/T15772-1995),根據(jù)各類土地的可利用程度,土壤養(yǎng)分分級標準,結合流域內各土地類型的生產(chǎn)能力,本著充分發(fā)揮和保持土地的生產(chǎn)潛力,為最優(yōu)地布設農、林、牧業(yè)生產(chǎn),提高經(jīng)濟效益,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原那么,對流域進行土地資源評價,可將該流域分為六級地。表1-1土地資源評價結果表級別一二三四五六面積〔hm2〕511266684748206適宜性宜農果牧宜農果林牧宜林宜林宜林難利用地其中一級地分布在地勢平坦的地方,坡度〈3°,二級地分布在3°~5°的緩坡大塊,三級地分布在5°~15°的陡坡小塊,四級地分布在15°~25°的陡坡地塊,五級地分布在25°~35°的急坡碎地帶,六級地分布在〉35°的裸露基巖地帶,為難未利用地。(四)土地利用現(xiàn)狀流域總土地面積1920公頃,現(xiàn)有耕地10公頃,均為坡耕地;林地460公頃,其中人工林地210公頃,天然林地250公頃;其他用地(工礦、居民點、道路等)2公頃,荒地1350公頃,流域人均土地14.22公頃/人,人均耕地0.07公頃/人。流域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荒地面積較大,土地利用率較低,沒有充分發(fā)揮現(xiàn)有土地的生產(chǎn)潛力,農地生產(chǎn)力低,大局部為坡耕地,宜林地較多,但未能充分利用,宜牧地較少,牲畜超載現(xiàn)象嚴重。林草植被覆蓋度低,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四、植被流域地處中溫度半干旱生物氣候帶,樹、草種主要是耐干旱、耐瘠薄的種類,天然喬木樹種主要以白樺為主,天然灌木林有虎榛子、繡線菊、胡枝子、黃刺梅等。人工植被主要有近幾年栽植的幼林油松、沙棘、山杏等。荒草地草種有羊草、針茅、冰草等。天然喬木林面積80公頃,天然灌木林面積170公頃,人工喬木林130公頃,人工灌木林80公頃,植被覆蓋率為23.96%。五、水文、氣象(一)降水該流域年平均降雨量為450mm左右,多集中于夏季6~8月,春季干旱,多風少雨,造成春旱嚴重,不利于作物生長。夏季最高為292.5mm,占全年的65%。冬季最少為27mm左右,占全年的6%,年內分布不均勻。十年一遇最大24h降雨量142.8mm。(二)溫度與光熱資源流域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風沙多,空氣枯燥,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熱。年均氣溫1~3℃,極端最高溫度37.3℃,極端最低溫度-35.6℃,≥10℃積溫1700~1800℃,全年日照時數(shù)2876.5小時,無霜期在70~112天之間,早霜始于9月份,晚霜終于6月。風多為西北風,風大沙多,平均風速2.04m/s。第二節(jié)社會經(jīng)濟狀況一、人口與勞力流域涉及察素齊鎮(zhèn)宿泥板行政村,總人口135人,人口密度7人/km2,其中農業(yè)人口135人,農業(yè)勞力總量50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二、農村各業(yè)生產(chǎn)(一)農村生產(chǎn)結構該流域各業(yè)年均總產(chǎn)值為36.45萬元,其中農業(yè)產(chǎn)值5.4萬元,占總產(chǎn)值的15%;林業(yè)產(chǎn)值0.68萬元,占總產(chǎn)值的2%;牧業(yè)產(chǎn)值12.15萬元,占總產(chǎn)值的33%;副業(yè)年產(chǎn)值18.22萬元,占總產(chǎn)值的50%。人均年純收入2000元。(二)農業(yè)生產(chǎn)流域內現(xiàn)有耕地面積10公頃,糧田面積10公頃,主要農作物種類有土豆、玉米、黍子、谷子類等。糧田平均單產(chǎn)220公斤/畝,人均糧食245公斤。(三)林業(yè)生產(chǎn)流域有天然林和人工林,其中天然喬木林80公頃,天然灌木林170公頃,人工喬木林130公頃,人工灌木林80公頃。(四)牧業(yè)生產(chǎn)流域牧業(yè)小牲畜以山羊、豬最多,山羊以放牧為主。牛、馬多為役畜?,F(xiàn)有山羊4050只,大牲畜28頭〔匹〕。在飼草資源中,只有為數(shù)很少的天然荒草地,草質差,產(chǎn)量低,只是有些荒山坡地,載畜量低,而且缺乏輪封輪放和改進草場的措施,草場逐年退化。今后需建立專門的草場,以供牧畜的生存,由放牧逐漸向舍養(yǎng)過渡,以保護生物資源,維護生態(tài)平衡?!参濉撑c農村經(jīng)濟開展有關的副業(yè)生產(chǎn)、交通運輸、市場貿易、經(jīng)濟信息等方面的情況與問題。1、副業(yè)生產(chǎn)該流域的副業(yè)主要是采石,跑運輸和出外打工等。據(jù)統(tǒng)計,年副業(yè)收入占總產(chǎn)值的50%。2、交通運輸該流域地處土左旗朱兒溝流域內,只有利用山路或溝道穿行,交通比擬不便。第三節(jié)水土流失和治理狀況一、水土流失狀況流域的土壤侵蝕類型主要是水力侵蝕,多發(fā)生在山坡坡面及溝道,分為面蝕和溝蝕。輕度侵蝕210公頃,占水土流失面積的12.57%;中度侵蝕801公頃,占水土流失面積的47.97%,強度侵蝕659公頃,占水土流失面積的39.46%。二、水土流失的危害由于流域自身的地形、降雨、地面物質組成成份及其結構、植被狀況等自然因素和人為的對土地掠奪經(jīng)營,使流域的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產(chǎn)力降低,人為對植被的破壞,造成植被覆蓋度低,制約了當?shù)亟?jīng)濟的開展,人民生活較貧困,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三、水土保持現(xiàn)狀流域總面積1920公頃,水土流失面積1670公頃,截止到2001年底,共完成水土保持治理措施面積210公頃,其中人工喬木林130公頃,人工灌木林80公頃。治理程度僅為12.57%。第二章建設目標、規(guī)模和工程總體布局第一節(jié)建設目標一、治理水土流失目標流域現(xiàn)有水土保持面積210公頃,治理度12.57%。2002年國債工程將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積960公頃,治理度到達70.06%,實現(xiàn)年蓄水15.09萬m3,保土1.92萬噸。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目標流域現(xiàn)有林草面積460公頃,經(jīng)過治理,林地面積將達1210公頃,植被覆蓋度由23.96%提高到63.02%。同時,將采取切實有利的措施對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進行遏制,減小其侵蝕強度,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也要加強管護工作,在汛期做好平安渡汛工作。三、開展農村經(jīng)濟目標該流域經(jīng)過水土保持措施綜合治理,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注重生態(tài)效益的同時,也將改善當?shù)厝嗣竦纳a(chǎn)、生活條件,治理后年均總產(chǎn)值達43.55萬元,比目前當?shù)仄骄教岣吡?。四、促進了當?shù)匚镔|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該流域治理措施全面實施后,一方面,控制了該流域的水土流失,增加了林草植被覆蓋度,綠化、美化了環(huán)境,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各項治理措施逐一落實后,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在保證人們吃飯問題的同時,還可通過開展經(jīng)濟林、苗圃等有利措施,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教育、醫(yī)藥衛(wèi)生,文體活動等精神生活將隨之走進百姓生活,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第二節(jié)建設規(guī)模該工程建設期為一年,即2003年,共計完成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面積960公頃,治理度達70.06%,其中新增水土保持灌木林290公頃,水土保持喬木林250公頃,封禁420公頃,另外,溝頭防護3公里,作業(yè)路6公里,共動用土石方45.8萬m3,投勞56368工日。第三節(jié)工程總體布局一、農村經(jīng)濟開展方向該流域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受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結合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要求,通過實地調查,經(jīng)當?shù)卣难芯坎V泛征求當?shù)厝罕姷囊庖?,確定該流域的農村的開展方向主要是以生態(tài)效益為主,以增加地面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為目標,以滿足該流域人民的糧食自給為根底,大力開展林牧業(yè),改無方案任意放牧為家庭舍養(yǎng),積極開展適合于該流域的副業(yè)生產(chǎn),增加人民的經(jīng)濟收入。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該流域現(xiàn)有農地10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0.5%;林地460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23.96%;其它用地2公頃,未利用地98公頃,荒地1350公頃。工程實施后,農地保持不變,仍為10公頃,占總面積的0.5%;林業(yè)用地1000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52.08%;封育420公頃,其他用地2公頃,未利用地98公頃,荒地390公頃。土地利用結構由現(xiàn)在的農、林、牧比例1:46:0調整為1:100:0,使土地利用結構趨于合理,充分利用現(xiàn)有土地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該流域及周邊鄰近地區(qū)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治理措施總體布局和配置水土保持各項治理措施的布設本著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綜合防治的原那么,根據(jù)該流域水土流失規(guī)律,土地利用情況,各地自然條件,各地塊土壤侵蝕危害大小,治理難易程度,工程量的大小、受益的快慢、工程間的相互關系,人力、物力、財力的數(shù)量等安排各項措施的順序以及進度,經(jīng)過對生態(tài)效益、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考慮,綜合平衡,合理布置各項治理措施。各項治理措施總體布局在對于荒山荒坡和已退耕下來的陡坡地,本著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那么,在陽坡緩坡地營造山杏、沙棘混交林,陰坡營造油松、沙棘混交林;對現(xiàn)有天然疏林地、荒草地實施封山禁牧育林育草治理措施,使其自然恢復,增加地面植被覆蓋率;在溝頭以上有坡面天然集流槽,暴雨中坡面徑流由此集中泄入溝頭,引起溝頭劇烈前進的地方修溝頭防護工程,以防止集中的地表徑流沖刷溝頭,控制溝頭前進和擴張;在溝道內營造水土保持溝底防護林,樹種為沙棘。同時為了滿足工程區(qū)林業(yè)建設需要,在去年國債工程中已新建了水保站苗圃,但由于資金的有限,苗圃目前還未能正常運營,只做了些根本建設工程,本次將利用一局部資金對苗圃進行續(xù)建,配置節(jié)水灌溉,以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一)水土保持林依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那么,在退耕的坡地,荒坡荒溝地營造耐寒、耐旱的水土保持喬木林與水土保持灌木林。一般在10°~25°以上的坡面、梁、峁大力營造水源修養(yǎng)林,采用水平溝整地。在樹種的選擇及配置上,在陰坡及二陰坡營造油松、沙棘混交林;在陽坡營造山杏、沙棘混交林;在侵蝕溝底營造沙棘林,采用穴狀整地,防止溝道沖涮?!捕硿系拦こ淘跍项^以上3-5米處布設圍埂式溝頭防護工程,埂外營造溝頭防護林,以防止溝頭前進。在溝頭兩岸,侵蝕溝底,為防止溝岸沖淘,歸整流路,營造溝底防沖林,既固岸防沖,又可為群眾提供小徑級用材林,樹種以鄉(xiāng)土的樹種沙棘為主,造林前一年穴狀整地,固土護坡,實現(xiàn)生物封溝。第三章工程設計一、溝底防沖水土保持林技術要點1、立地條件土壤條件較好的侵蝕溝底。2、設計溝底防沖水土保持林設計指標如表3-1。表3-1溝底防沖水土保持林設計指標表樹種后備樹種株距〔m〕行距〔m〕苗木需苗量樹齡種類株/穴株/公頃沙棘枸杞1.02.01年生實生苗15250注:需苗量中加5%的苗木損耗與補植苗木。3、造林技術措施(1)整地:造林時挖植樹穴,雁翅形排列于流水線兩側。挖直徑40厘米,深30厘米的植樹穴。去除碎石、表土、心土分置。(2)栽植:春季植苗造林。每穴植苗1株,先覆表土,后覆心土,保持根系舒展,分層覆實土、踏實,埋土至地徑以上2厘米。橫溝雁翅形營造。(3)撫育管理:人工穴內松土、除草,深5~10厘米。造林后第二年開始,第4年冬季平茬1次。(4)保證措施:灌木林種植時灌水1次。溝底防沖水土保持造林典型設計圖如圖3.1,其在措施布置圖上對應的編號為13-18。二、水平溝整地設計1、水平溝設計采用等高帶狀水平溝,水平溝最大間距采用內蒙古水利職工大學編印的水土保持工程學中坡面蓄水溝設計中的考斯加可夫公式計算。要求是保證設計最大暴雨不致引起土壤流失。即按最小臨界流速計算。Vmax=式中:Vmax—帶間開始發(fā)生土壤流失的臨界流速,研究說明當Vmax>0.12m/s時,細粒就會流失。m—流速系數(shù),由地形地割度確定,一般取2.0。c—由坡降(i)及地面糙率(n)確定的系數(shù),可采用C=。h—產(chǎn)生侵蝕的降雨強度,可采用中科院西北水保所研究成果,h=2.5mm/min=0.000042m/s?!獜搅飨禂?shù),取0.08。由上式得出水平溝帶間最大斜距為L=V2max/m2ch水平溝單寬容量,根據(jù)溝上方受雨面積的大小,設計最大24小時降雨量,當?shù)貜搅飨禂?shù)以及土壤的透水性確定。V=L水·H··dV——每米長水平溝的容積〔m3〕L水——水平溝間水平距離〔m〕L水=L·CosαH——設計十年一遇最大24小時降雨量142.8mmd——水平溝蓄水時,因水滲入溝底兩側,使所需容積減少的系數(shù),由土壤透水性決定,d=0.8?!獜搅飨禂?shù),0.08。計算結果見表3〕水平溝斷面尺寸見下表表3-6水平溝設計總表坡度15°20°25°30°最大斜間距L(m)69595247設計斜間距(m)3.03.03.03.0設計水平距離(m)2.02.02.02.0水平溝最低單寬容量(m3/m)0.460.380.330.28最低每公頃容量(m3/hm2)69.34169.34169.34369.343設計水平溝單寬容量(m3/m)0.0140.0140.0140.014設計每公頃容量(m3/hm2)69.34469.34469.34469.344水平溝高度(m)0.50.50.50.5水平溝寬度(m)0.80.80.80.8水平溝長度(m)2.52.52.52.5平安超高H(m)0.30.30.30.32、技術要點1〕水平溝沿等高線品字形布設,布設在立地條件差,土地貧瘠的坡梁地。2〕水平溝內可種植針、闊葉喬木或經(jīng)濟林,帶間可種草或灌木。水平溝平面布置圖見附圖3.2。三、水土保持山杏、沙棘混交林造林設計1、立地條件布設在坡度稍緩的陽坡地2、設計山杏、沙棘混交林水土保持林設計指標如表3-2表3-2山杏、沙棘混交林設計指標表樹種整地方式混交方式株行距苗木〔種籽〕需苗量株距〔m〕行距〔m〕樹齡種類株籽/穴株、kg/公頃山杏水平溝行間混交23一級種215沙棘水平溝行間混交231實生苗11750注:需苗量中加5%的損耗和補植苗木3、造林技術措施(1)整地:造林前一年水平溝整地,規(guī)格:水平溝寬0.8米,溝長2.5米,溝深0.5米,回填表土0.2米,心土下緣筑埂,坑、埂間留出0.2米旱臺,以防埂土流回坑土,水平溝沿等高線呈品字形布設,每公頃水平溝833個。經(jīng)水文計算,均能攔蓄住當?shù)厥暌挥?4小時最大暴雨量及3年的來沙量。(2)栽植、撫育:沙棘選用Ⅰ、Ⅱ級合格苗木,山杏選用一級種子,雨季植苗、播種造林。水平溝內每溝1株沙棘,2粒山杏種,沙棘植苗前注意苗木保濕、假植、防止風吹日曬。栽前清水浸泡,栽植時打泥漿,粘生根粉,深栽分層覆土踏實,做到苗木直立,根系舒展。有條件時栽后隨時澆水,保證苗木成活,山杏播種前要清水浸泡24小時,雨季前將種子均勻播在穴中,覆土2厘米,輕踏,有條件可坐水種,以保證苗木成活。造林后適時進行撫育管理,穴內人工除草、除土,加強管理,嚴禁牲畜破壞,第二年冬季平茬一次,以后每四年一次,分年隔行交替進行。4、造林典型設計圖見圖3-3,其在措施總體布置圖上對應的圖斑號為8-12。四、水保喬、灌混交林設計1、造林地條件土層厚度大于50厘米的陰坡。2、造林設計造林技術指標如表3-3表3-3水保油松、沙棘混交林造林技術指標表樹種整地方式混交方式株行距苗木需苗量株距〔m〕行距〔m〕樹齡種類株/穴株/公頃油松水平溝行間混交232實生11750沙棘水平溝231實生11750注:需苗量中加5%的損耗與補植苗木3、造林技術措施(1)整地:造林前一年水平溝整地,規(guī)格:水平溝寬0.8米,溝長2.5米,溝深0.5米,回填表土0.2米,心土下緣筑埂,坑、埂間留出0.2米旱臺,以防埂土流回坑土,水平溝沿等高線呈品字形布設,每公頃水平溝833個。經(jīng)水文計算,均能攔蓄住當?shù)厥暌挥?4小時最大暴雨量及3年的來沙量。(2)栽植、撫育:油松選用Ⅰ、Ⅱ級合格容器樹苗,沙棘選用Ⅰ、Ⅱ級合格苗木,雨季植苗造林。要注意苗木直立,去掉包裝,覆土踏實,有條件造林時要坐水種植,保證成活,霜后適時進行澆水、松土、除草等撫育管理,嚴防牲畜破壞。4、造林典型設計圖見圖3-4,其在措施總體布置圖上對應的圖斑號為1-7。五、封禁治理設計1、封育地點及范圍:植被較好或草場退化較輕,植被自然恢復能力強的天然荒草地和疏林地及一些難利用地,嚴禁人畜進入,以利于恢復植被。2、封育類型:喬灌型、灌草型。3、封育方式:全封。4、封育年限:5年,5年后開封可輪牧。5、封禁方法:網(wǎng)圍欄加人工看護。6、網(wǎng)圍欄設計:(1)設計規(guī)格用水泥樁規(guī)格為10×10×200厘米,埋深60厘米,地面以上140厘米。每100米設置16根混凝土預制樁。刺絲規(guī)格為12?!?4#鐵絲,設置橫絲5道,橫絲間距20厘米,交叉絲2道。(2)施工安裝①放線:網(wǎng)圍欄放線每一段必須成一條直線,長度不小于54米,坡度不得大于25°,用三點定線法在挖坑處作好標記,坑距5米,如直線坡度大于25°時可轉角。②挖坑:要求坑口盡量小,以放入樁為限,坑深60厘米,坑過大填土不易搗實,易發(fā)生斜樁或倒樁現(xiàn)象。③栽樁:檢查樁坑是否在一條直線上,然后栽樁,每隔6米栽一混凝土預制樁,埋深60厘米。栽樁后再檢查各個樁是否在一條直線上,以便緊線時不致斜樁,最后將樁坑踏實。④轉角拉樁:在安裝欄轉角處在各個受力方向上,預先埋好錨拉樁,地錨深度80厘米,角度45°,用8號鉛絲兩股拉緊。⑤出入門撐樁:在安裝網(wǎng)圍欄前將出入門留好,門的寬度根據(jù)道路寬窄,一般2.5~3.0米,門樁用內斜撐支持,豎樁規(guī)格12×12×200厘米,斜撐規(guī)格10×10×120厘米,角度45°。⑥刺絲安裝:刺絲高度為1米,用緊線器拉緊,混凝土預制樁用12號鐵絲將刺絲固定在預留掛勾上。六、溝頭防護工程典型設計該流域屬土石山區(qū),土層相對較厚,土質松散,地面坡度較大,溝道溯源侵蝕嚴重,除坡面工程外,必須采取溝頭防護工程,截留、分散徑流,以防止溝頭繼續(xù)前進擴張。1、溝頭防護形式根據(jù)侵蝕特點及流域特征,采用截水溝埂式溝頭防護。2、溝埂規(guī)格設計(1)流域不同集水面積徑流量關系如表3-4表3-4不同集水面積徑流量關系表(10年一遇24小時最大暴雨)面積〔hm2〕12468徑流量〔m2〕550.71101.52202.93304.54405.9(2)不同面積坡面工程攔蓄徑流量關系如表3-5表3-5不同面積坡面造林整地工程攔蓄徑流量表面積〔hm2〕12468攔蓄量〔m2〕601.21202.42404.83607.24809.6由此可見,有坡面造林整地工程的地塊,其徑流可全部攔蓄,溝頭防護工程地塊的溝頭面積很小,為減少施工量,統(tǒng)一施工標準,在有坡面工程地塊的溝頭處設溝頭防護工程一道,以防止溝頭溯源侵蝕。封溝埂采用埂高0.5米,埂頂寬0.3米,埂坡1:1,埂距溝沿3米。截水溝深0.6米,底寬0.4米,開口寬0.3米,溝埂間距1米,溝、埂長均為10米。沿溝沿線開挖。4、溝頭防護工程典型設計圖如圖3-5。七、作業(yè)路技術要點主要指田間路,標準是與村鎮(zhèn)級公路連通,路基為土或砂石質,土質的粘重路面要鋪粗砂5-10公分,路面寬度以農業(yè)機具和運輸車輛可正常通行為準,路面寬為4米,路面寬度要比田面高30公分左右并附設排水溝。八、苗圃設計本次苗圃為2001年水保站苗圃的續(xù)建工程,目前已做了整地工程、渠道襯砌工程及作業(yè)路等工程,本次將設計防護林和節(jié)水灌溉工程。苗圃地的地理位置水保站苗圃位于兵州亥鄉(xiāng)十里坡村東,緊靠110國道。灌溉、電力、交通便利,地勢平緩,土壤條件好,地下水資源豐富,埋深較淺。目前已做了渠道襯砌,可以引紅領巾水庫灌溉?,F(xiàn)有機井2眼,可利用1眼,每小時出水量65立方米/小時?!捕辰ㄔO規(guī)模圃地面積24公頃,已襯砌渠道915米,刺絲網(wǎng)圍欄2150米,設大門一座,管理房30平方米,修作業(yè)路750米,整地工程已進行完畢?!踩趁缙詤^(qū)劃根據(jù)圃地規(guī)模及生產(chǎn)作業(yè)條件,生產(chǎn)用地劃分30個50×160米的小區(qū),非生產(chǎn)用地修了院內主路1條,長750米,并配有引洪渠系,房屋及場院。根據(jù)流域治理的需要,選擇培育適宜本區(qū)立地條件的油松、楊樹、沙棘、果樹等苗木?!菜摹秤缂夹g1、油松的育苗技術:播種前整地作床,整地第公頃施有機肔75噸,整地后用2-3%的FeSO4溶液進行土壤消毒,每平米用溶液9升。油松幼苗采用高壟,底高80cm,頂寬60cm,壟高20cm,南北走向。種子處理:播種前10天種子消毒和催芽,當露出白芽即可播種。播種采用條播,行距20cm,寬3-7cm,每公頃播種量為225㎏。撫育管理:經(jīng)常保持不缺水,并追施化肔,凍前灌封凍水,間苗時每米留苗80株,定苗時留60株,并進行中耕除草、病害防治。2、沙棘育苗技術:沙棘采用大田育苗,種子用濃度為0.5-1%的高錳酸鉀浸種2小時,進行催芽,有1/3發(fā)芽時即可播種。播種行距20cm,寬3-7cm,每公頃種量150㎏。播種后進行灌水、追肔和間苗,最后定每米留25株,每次間苗后要及時灌水,沙棘苗第二年出圃。3、果樹育苗技術:品種為小蘋果123。播種前進行催芽,藥液浸泡。播種采用條播,行距3-7cm,每公頃播種量15㎏。播種后進行撫育,根本同沙棘。第二年進行嫁接,在7-9月進行。果樹苗第四年春天出圃。4、楊樹育苗技術:整地和油松相同,選擇健壯母樹上采集插穗,然后把插穗成15-20cm,在水中浸3-5天進行扦插,每公頃8萬株左右。插扦后進行管理,第三年出圃?!参濉趁缙岳m(xù)建工程設計1、防護林在苗圃西北方向設防護林帶,樹種選擇新疆楊、沙棘,2行喬木,2行灌木,灌木林在喬木林外圍?!?〕造林設計主要指標如表3-6。表3-6苗圃防護林設計主要指標表樹種混交帶別帶寬株距〔米〕行距〔米〕苗木需苗量行數(shù)方式苗齡種類株/穴株/百米新疆楊2喬灌混交外圍1123三根二干插條苗1105沙棘213一年生實生苗1210注:需苗量中有5%的損耗。2、造林技術措施〔1〕整地:造林前至少一個季度,土地平整后人工穴狀整地,喬木直徑80cm,深30cm,品字形排列。灌木穴徑50cm,深50cm,回填表土20cm?!?〕栽植:春季人工植苗,苗木直立穴中,保持根系舒展,分層覆土踏實,喬木覆土至地徑以上5cm,灌木至地徑以上3cm。栽后及時灌水,待水滲入后扶正苗木,覆土填平陷坑?!?〕撫育管理:喬木五年八次,前三年每年人工株間除草、松土三次,深10cm,后二年每年中耕一次,耕深10-15cm。3造林設計圖詳見圖3-6。2、節(jié)水灌溉系統(tǒng)目前,該苗圃已經(jīng)襯砌了渠道,但其主要是利用洪水進行淤灌,由于其具有季節(jié)性和不定性,考慮到圃中苗木的需水要求,緊緊依靠該渠道是難以滿足苗木生長需要的,故本次利用2002年國債投資,采用低壓管道灌溉。而且,苗圃現(xiàn)有機井,可以滿足苗木需水量的要求,具體設計詳見低壓管道灌溉工程設計。九、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設計〔一〕設計依據(jù)《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標準〔井灌區(qū)局部〕》〔SL/T153-95〕設計?!捕掣举Y料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總面積24公頃,現(xiàn)有大口井1眼,單井出水量每小時為63立方米/小時,水質較好,礦化度小于2克/升,符合灌溉標準?!踩吃O計參數(shù)確實定低壓管道輸水灌溉設計保證率取75%,管道系統(tǒng)水利用系數(shù)取0.95,田間水利用系數(shù)取0.9,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取0.8。1、設計灌水定額當?shù)赝临|為砂壤土,根據(jù)其土質情況,取土壤干容重為1.45g/cm3;田間持水率為23%;方案濕潤層深度苗圃取40厘米。經(jīng)計算設計灌水定額M=49.15mm,即M=491.5m3/hm2。2、設計灌水周期根據(jù)內蒙古作物需水量等值線圖,核查作物日平均需水強度4毫米。經(jīng)計算設計灌水周期為11天。3、灌溉設計流量根據(jù)各片灌溉面積,通常以作物需水頂峰的最大一次灌水量作為灌溉設計流量。利用公式進行計算。低壓管道每是工作時間為18小時,經(jīng)計算灌溉設計流量Q0=62.71〔m3/h〕,因設計流量小于Q單井出水量Q,故取設計流量Q0=63〔m3/h〕,當灌溉設計流量為63m3/h時,可控制灌溉面積,滿足灌溉設計要求?!菜摹彻艿啦贾门c管徑選擇1、管道布置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水源位于地塊邊緣,單井控制面積24公頃,地塊為矩形,其尺寸為1500×160〔m〕。管道按“豐〞字型布置,布設兩級固定式管道。管道埋深80-100厘米,干管由引水井處開始布設,長810米;支管垂直干管并與作物種植行方向一致布置,支管間距100米,共設7條;給水栓設在支管上,采用雙向灌水方式,給水栓間距40米。在干管末端設排水井1眼,防止冬季管道凍裂。干管首端設進排氣保護裝置。管材選用聚氯乙烯塑料管。布置詳見苗圃設計圖。2、管道選擇①管灌工作制度采用干管續(xù)灌,支管輪灌該灌區(qū)為土石山區(qū),砂質壤土,為保證給水栓水流不沖刷地面,同時,為了減小管徑,節(jié)省管道投資,降低管理運行費用,要選用經(jīng)濟流速,經(jīng)查,低壓輸水管道經(jīng)濟流速表,經(jīng)濟流速為1.0-1.5m/s,其流速控制在經(jīng)濟流速的最低值V豎=1.0m/s,給水栓雙向出水。經(jīng)計算,每個輪灌組同時工作的給水栓個數(shù)為6個。每條支管控制三個給水栓。干管的流量為61.04m3/h,每條支管的流量為30.52m3/h。②管徑選擇選用經(jīng)濟流速1.5m/s,按照工作制度,利用公式計算:經(jīng)計算,干管直徑125毫米,支管直徑90毫米?!参濉彻艿赖乃嬎愎艿老到y(tǒng)水頭損失分為沿程水頭損失和局部水頭損失,管道最末端供水最遠,水頭損失最大,故按此計算沿程水頭損失,局部水頭損失按沿程水頭損失的10%計算。1、沿程水頭損失hf計算結果見表3-7。表3-7管道沿程水頭損失計算表管道名稱流量Q(m3/h)管道長度〔m〕管道內徑d(mm)沿程水頭損失hf(m)總沿程水頭損失∑hf(m)干管61.0481012513.7920.41支管30.52240905.61地面軟管10.1760601.012、局部水頭損失h局根據(jù)經(jīng)驗管道局部水頭損失可按管道沿程水頭損失的10%進行估算。即:3、管道工作壓力H首管道埋深80-100厘米,出水口壓力按1.2米計算,經(jīng)計算:H首=23.65〔m〕?!擦硻C泵的選型和配套1、總揚程的計算該區(qū)處于土石山區(qū),井比擬深,井動水位Δh為55米,泵管水頭損失hw為0.6米,經(jīng)計算總揚程H揚=79.25米。2、機泵的選配機泵的選型是根據(jù)管道系統(tǒng)總揚程和設計流量來確定的。本區(qū)電力供給有保障,擬采用潛水電泵,其型號及性能參數(shù)見表3-8。表3-8水泵型號及性能參數(shù)表水泵型號流量Q(m3/h)揚程〔m〕功率〔KW〕200QJ63-84/7638425第四章施工組織設計和實施方案第一節(jié)施工組織設計一、施工組織形式土左旗水務局為該工程建設單位,局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副局長為主要責任人,在其領導下組建工程實施領導小組,下設工程實施辦公室,實行工程辦負責制。實施采用專業(yè)施工隊治理與群眾大會戰(zhàn)相結合方式進行,每年都要集中時間、集中勞力,統(tǒng)一規(guī)劃,集中治理,整個工程治理期限為五年,每年分“春、夏、秋〞三季施工,春、夏主要完成工程措施和造林、補植,秋季主要完成工程措施,由和林縣水務局組成的工程領導小組負責規(guī)劃設計、技術指導、施工組織與鄉(xiāng)村協(xié)調勞力調配、物資調撥,種苗供給等,對工程實施進度、質量進行監(jiān)督、指導和資金管理。大面積造林、溝頭防護工程及節(jié)水灌灌工程由建設單位與承建機構共同組織落實,群眾勞力調配由鄉(xiāng)村責,施工任務按村劃分由村委會集體承包完成。種草工程由農戶承包完成。二、主要材料來源、數(shù)量、質量〔1〕管材配套以及工程中所需的“三材〞在呼和浩特市市場內采購,石子、砂子就近拉運?!?〕造林所需的苗木將試行招標詢價采購。苗木質量到達國家一、二級標準。為保證樹苗、籽種質量,嚴格執(zhí)行“兩證一簽〞制度,即:檢驗證、檢疫證和標簽。種苗的包裝運輸、臨時存放、保管,植苗等環(huán)節(jié)的具體要求見造林設計。苗木用量詳見表4-1。三、施工季節(jié)、勞動力、機械調配大面積造林所需勞動力較多,安排在春秋兩季,2002年開始秋末農閑時進行整地栽植,勞力有保障;溝頭防護工程由建設單位和承建單位秋季共同組織落實,勞力由鄉(xiāng)村負責協(xié)調。表4-1造林措施需苗量造林措施油松沙棘新疆楊山杏合計造林面積〔hm2〕150291.21.2100542.4需苗量〔萬株〕26.2564.980.1291.32需種量(kg)15001500第二節(jié)實施方案一、各項治理措施和勞力分配情況2002年新增水保綜合治理面積960公頃,治理措施面積達1170公頃,治理度達70.06%,其中水保喬木林250公頃,水保灌木林290公頃,封育420公頃。溝頭防護3公里,作業(yè)路6公里,共動用土石方45.8萬m3,投勞56368工日。表4-2新增治理措施和勞力分配表工程造林〔hm2〕封育(hm2)溝頭防護〔km〕苗圃(hm2)作業(yè)路〔km〕合計治理面積5404203246投勞〔工日〕546205153698417756368二、年度工程進度安排詳見治理措施方案橫道圖。第五章投資概算一、編制原那么和依據(jù)1、編制方法按照2001年《黃河水土保持生態(tài)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方法及費用標準》的內容及原那么進行編制。2、概算定額:采用2001年《黃河水土保持生態(tài)工程概算定額》編制。二、定額標準及主要材料價格1、人工單價:根據(jù)該工程的實際情況計算,采用人工單價為10.35元/工日。2、材料、苗木預算價格:按現(xiàn)行市場價格計算詳見表3、施工機械臺班費執(zhí)行1991年《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臺班費定額》。4、費用構成及計算標準:依據(jù)2001年《黃河水土保持生態(tài)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方法及費用標準》〔試行〕,并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擬定。5、其他措施投資定額見表三、資金籌措按國家根本建設工程立項的,該流域水土保持綜合冶理工程總投資為100萬元。那么國家投資為70萬元,地方匹配30萬元。四、勞力分析按照各項治理措施所需投工,該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共需投勞56368工日。而該流域每個勞力每年可提供60天進行水保治理,共可提供3000個工日,而每年勞力還需周圍地區(qū)籌調。表5.1主要材料預算價格匯總表編號材料名程規(guī)格型號單位預算價格〔元〕1油松苗兩年生株0.12山杏種子一級kg73沙棘苗一年生株0.14新疆楊三根二干株85水m316潛水電泵200QJ63—84/T臺186098進排氣保護裝置套1009pvc塑料管φ125米69.410pvc塑料管φ90米20.511地面軟管φ63米10.4812給水栓φ63個913豎管〔鐵管〕φ60米1314四通φ90×φ125個76.7317彎頭φ125×φ125個56.518退水閥φ65個83.619排水井個300表5.2總概算表單位:萬元編

號工程或費用名稱建安

工程費設備

購置費獨立

費用合

計占基

本費%資金來源國家地方1第一局部:建筑工程92.392.3092.3064.6127.692小型水保工程0.610.6140.6140.4300.18423造林工程73.1873.1873.1851.2321.954封禁治理1.051.051.050.730.315作業(yè)路1.891.891.891.320.576節(jié)水灌溉15.5715.5715.5810.904.677第二局部:設備及安裝工程8第三局部:臨時工程9第四局部:獨立費用7.707.707.705.392.3110建設管理費用5.005.005.003.501.5011科研勘測設計費1.851.851.851.290.5512水土保持監(jiān)測費0.700.700.700.490.2113監(jiān)理費2.002.002.001.400.6014根本費92.307.70100.00100.0070.0030.0015預備費0.000.000.0016根本預備費〔2%〕0.000.000.0017價差預備費〔P=0)0.000.000.0018靜態(tài)投資92.30100.00100.0070.0030.0019總投資92.30100.00100.0070.0030.00第六章效益分析第一節(jié)經(jīng)濟效益由于該工程為水土保持工程,其效益即為水土保持的經(jīng)濟效益,它包括直接經(jīng)濟效益與間接經(jīng)濟效益兩類。本次設計只進行直接經(jīng)濟效益的計算。該流域地處土石山區(qū),居住人口較少,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故本次小流域綜合治理主要考慮生態(tài)效益,以改善人民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主要目標,所以經(jīng)濟效益相比照擬低。一、分析計算范圍營造的喬木林、灌木林所增產(chǎn)的木材、枝條及轉化的效益;新增經(jīng)濟林增產(chǎn)的果品、枝條及轉化的效益;新增封禁治理所增產(chǎn)飼草轉化的效益。二、效益計算流域通過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將產(chǎn)生一定的直接經(jīng)濟效益,促進流域內經(jīng)濟的開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過分析計算,工程實施后,將產(chǎn)生直接經(jīng)濟效益43.55萬元。人均純收入由2000元增加到2200元,提高10%。第二節(jié)蓄水保土效益分析蓄水效益指暴雨中各項治理措施增加土壤入滲,減少地表徑流的效益。保土效益主要指暴雨中各項措施減少土壤侵蝕的效益。按照國家標準《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方法》中水文法、水保法及主要措施的實際攔蓄能力計算各項措施各年的蓄水保土能力。經(jīng)計算,每公頃產(chǎn)生最大暴雨徑流257立方米,每公頃產(chǎn)生泥沙20.98噸。造林保水系數(shù)為60%,攔沙率70%;封禁保水系數(shù)50%,攔沙率60%。該工程各項治理措施實施生效后,預期每年可攔蓄利用泥沙1.92萬噸以上,蓄水、保水15.09萬立方米,大量減少入黃泥沙,減輕下游淤積。第三節(jié)社會效益分析工程實施后,所帶來的社會效益主要表達在減輕自然災害,促進社會進步兩個方面。一、減輕自然災害效益分析1、減輕水土流失對土地的破壞,工程實施后,通過各項措施的綜合治理,將根本控制各流域溝蝕割切吞蝕土地和面蝕使土地“石化〞“沙化〞的現(xiàn)狀。2、減輕溝道、河流的洪水、泥沙危害。通過對各項措施蓄水、保土效益的分析計算,工程實施后,將有效攔蓄泥沙1.92萬噸,蓄水、保水15.09萬立方米,大量減少入黃泥沙,減輕對下游的危害。3、減輕風蝕、風沙危害。工程實施后,將在工程區(qū)實施植被建設工程960公頃,其中包括營造水土保持林540公頃,封育420公頃,根本遏制土地沙化現(xiàn)象。隨著林草的生長,植被覆蓋度的提高,這種防風固沙的效益將更加顯著。二、促進社會進步的效益分析1、提高土地生產(chǎn)率??茖W合理地大面積造林使各業(yè)土地的單位面積實物產(chǎn)量大幅度提高,流域土地生產(chǎn)率提高。2、調整土地利用結構與農村生產(chǎn)結構,使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開展走上良性循環(huán)。第四節(jié)生態(tài)效益分析一、水圈生態(tài)效益各項治理措施依照規(guī)劃逐年實施的同時,相應的保水能力逐年增大,地表的徑流狀況得到有效的改善。降雨經(jīng)過措施截流滲入地下,補給土壤,增加常流水量,形成水圈生態(tài)良性循環(huán)。二、土圈生態(tài)效益隨著各項治理措施的增加,保土能力將逐年增大,水分和土壤中的水分、氮、磷、鉀等有機質也免于流失,相對的土壤肥力增大,在水、氣、熱的作用下,有利于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從而使土壤空隙率提高,加快有機質的熟化,增加植物的生長,形成土圈生態(tài)效益的良性循環(huán),土壤的理化性質將得到良好的改善。三、氣圈生態(tài)效益隨著林草措施逐年增加,林區(qū)、林網(wǎng)附近的風力將會明顯減弱,小氣候形成,溫度變幅減少,提高農業(yè)生產(chǎn)量,有利于經(jīng)濟林的生長。四、生物圈生態(tài)效益隨著工程的實施,人工林草和封育林草面積逐年擴大,生長量日益增加,地面覆蓋度逐步提高,到規(guī)劃期末,林草覆被率將到達宜林宜草面積的90%以上,地面植被的增加,為野生動物的棲息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第七章工程組織管理第一節(jié)組織管理機構為了確保工程,按照建設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充分發(fā)揮該項綜合治理工程的生態(tài)、經(jīng)濟、社會三大效益。改善流域及周邊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第二節(jié)組織管理措施一、明確工程法人、治理措施的產(chǎn)權及管護責任工程建設實行工程申報、審批制,工程法人制,工程建設監(jiān)理制,資金報帳支付制和產(chǎn)權預先確認制。(一)工程申報審批制工程由土左旗縣水利局作為工程負責機構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