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新高考歷史沖刺熱點復習
世界古代文明四大文明古國
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中國人類早期文明最先誕生于亞非地區(qū)的大河流域。自西向東,曾出現(xiàn)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臘羅馬文明、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亞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南亞次大陸的古印度文明、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古代埃及
埃及處在亞非大干旱帶的中部,尼羅河從南到北貫穿全境。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洪水退后,在當?shù)亓粝乱粚臃饰值挠倌?,十分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她孕育了古埃及人民,也孕育出輝煌的古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這種文字來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號、表意符號和限定符號組成。象形文字約形成于公元前4千紀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紀。古巴比倫文明底格里斯河TigrisRiver幼發(fā)拉底河EuphartesRiver兩河的贈禮古巴比倫城遺址古巴比倫城遺址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亞流行數(shù)千年。“漢謨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巖石柱上,高2.25米,現(xiàn)收藏于巴黎盧浮宮。漢謨拉比法典分為序言、本文、結語三部分,本文282條,對刑事、民事、貿易、婚姻、繼承、審判制度等都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AneyeforaneyeAndAtoothfortooth.
——摘自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漢謨拉比法典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古印度文明一、古代印度文化1.地區(qū):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廣大地區(qū)。2.國家形成: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逐漸建立起一系列國家。在這些國家的形成過程中,印度出現(xiàn)了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3.宗教:(1)公元前6世紀,佛教產生,佛教提倡“眾生平等”和忍耐順從。(2)4世紀時,在古代婆羅門教的基礎上,印度教開始興起,后來逐漸發(fā)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種姓制度印度河雅利安人梵天婆羅門(第一等級)吠舍(第三等級)剎帝利(第二等級)首陀羅(第四等級)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和行政大權首陀羅以下還有最低等級:被稱為不可接觸者4.文學: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5.藝術:古代印度的藝術很多都與宗教有關,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代表。6.數(shù)學:古代印度人發(fā)明了包括“0”在內的十個數(shù)字符號。7.影響:①5世紀時,印度的語言、文字、藝術、思想、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在東南亞產生了廣泛影響。②佛教文化更是滲入東南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③古代印度的巴利文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字發(fā)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古代朝鮮與日本文化1.古代朝鮮文化(1)歷史:公元前5世紀前后,朝鮮出現(xiàn)了青銅器,稍后有了鐵器。(2)文化成就類別時間成就天文學7世紀修建了觀測天象的瞻星臺歷史學12世紀朝鮮現(xiàn)存最早的史書《三國史記》音樂、舞蹈15世紀源遠流長,特色鮮明中朝文化交流①佛教、道教和儒學從中國傳入朝鮮。②朝鮮的典章制度、文字、學術文化和風俗習慣都受到中國的影響。③漢字長期在朝鮮半島使用,許多朝鮮學者具有很深的漢文造詣;在學習漢字的基礎上,朝鮮人創(chuàng)制了本民族文字。④朝鮮半島的古代文化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qū),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宮廷中就已經(jīng)有了朝鮮半島的樂舞。日本文化(1)宗教信仰①古代日本人認為,太陽、海、河等都有神靈,神道逐漸發(fā)展起來。②7世紀,天皇制度形成,天皇為鞏固權力,自稱是太陽神的后裔。③12世紀以后,隨著武士階層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來文化,逐漸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在日本歷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2)文化成就①詩歌集《萬葉集》和小說《源氏物語》享譽世界文壇。②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③大和繪和浮世繪都是極具特色的日本繪畫藝術。(3)中日文化交流①日本古代文化也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②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漢字,后來根據(jù)日本語言的發(fā)音,借用漢字的楷體筆畫和草體,分別創(chuàng)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③來自中國的制度、儒學、佛教等深刻影響了日本文化的發(fā)展。美洲印第安文化1.概況: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其中,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代表。2.宗教(1)瑪雅人崇拜的大多是與其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自然神。(2)在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陽神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3)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建造了規(guī)模宏大的金字塔,他們在塔頂建起祭祀神靈的神廟,祭司也在塔上觀察天象。3.瑪雅文化(1)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文字。(2)發(fā)明了“瑪雅歷”?,斞艢v以365天為一年,一年18個月,每個月20天,剩下的5天是“禁忌日”。(3)他們知道“零”的概念,還創(chuàng)造出20進制。4.印加人和阿茲特克人文化(1)印加人建造了長達數(shù)千千米的驛道和宏大的太陽廟;會使用麻醉劑,能進行人體解剖;制定了太陽歷和太陰歷,太陽歷一年為365天,太陰歷一年為354天。(2)阿茲特克人采用天然銅鍛造銅器,還會使用圖畫文字記錄重要事件,他們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銀首飾都非常精美。5.衰落: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殺,印第安文化毀滅殆盡。大河流域文明古國比較簡表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對比海洋文明的典范古希臘民主政治、古羅馬政治制度時空主線雅典城邦民主制的興起和發(fā)展古雅典民主政治興起的原因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我們環(huán)繞著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環(huán)繞著水塘?!薄乩瓐D“文明在這個地方碰見的是山嶺、狹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這里沒有大江巨川,沒有開闊的平原流域;這里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薄诟駹枴稓v史哲學》古代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①天然良港、海島眾多;②平原少、土地貧瘠、多山,礦產豐富;③臨近西亞和北非;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為雅典民主政治的產生創(chuàng)造的條件:①海洋文明的開放性,推動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易于創(chuàng)造自由平等的氛圍,促進希臘人民族性格的形成;②工商業(yè)發(fā)展,新興工商業(yè)者追求民主的渴望更加強烈,與舊貴族的矛盾愈加尖銳;③有利于吸收亞非文明;多山多島的封閉性使城邦產生,易于共同決策、直接參與的集體政治。古希臘城邦希臘城邦(poleis;city-statesofancientGreece),公元前8~前2世紀古代希臘的城市國家。當時數(shù)百個城邦并存,出現(xiàn)過許多城邦聯(lián)盟。古代希臘最強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達第二。所謂城邦,就是一個國家,它以城市為中心,周圍是鄉(xiāng)鎮(zhèn)。(人口較少,政務簡單,人員熟識,可以推行直接民主)古希臘公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及基本素質古希臘“小國寡民的城邦”意識,一旦人口的增加而無法負荷時,古希臘人就自然而然的到海外去拓展,開展頻繁的航海貿易活動。航海使古希臘人練就了勇于開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造就了開拓、求索的民族精神,同時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海洋文化,并使希臘成為西方文明的旗幟和搖籃。這一切都與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生存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希臘公民的基本素質有哪些?(3)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2)善于從事政治和文化藝術活動,追求智慧與平等(1)珍視個人自由,敢于表現(xiàn)個性,不屈從權威古希臘公民的素質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國家產生方式的特殊性國家初創(chuàng)時期大量原始民主遺風的保留是古希臘民主制產生的歷史基石。雅典的執(zhí)政官源于部族首領議事會源于氏族長老會議公民大會源于部族民眾大會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為什么在古代東方文明國家一般都形成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而在地中海的希臘世界卻產生雅典這樣的民主典型呢?思考這一問題的人們常常首先矚目于雅典的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并力圖將此說成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決定性因素。但這不能讓人信服。與雅典地理條件相似、同屬于希臘世界的某些城邦國家如科林斯、麥加拉建立的卻是寡頭政體??梢?,地理環(huán)境與人類社會的政治制度并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lián)系。不能否認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包含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更不是決定性的。應當說,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其經(jīng)濟、政治、歷史及文化傳統(tǒng)等多方面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改革助推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發(fā)展和衰落公元前8世紀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紀初(BC594年)梭倫改革,雅典民主制度基礎奠定公元前6世紀末(BC509年)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確立公元前5世紀中期伯利克里執(zhí)政,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公元前4世紀城邦制漸衰雅典民主政治基石的奠定——梭倫改革(前6世紀初,前594年)梭雅典國家的形成及民主政治的確立——克里斯提尼時期(前6世紀末)509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伯里克利時期(前五世紀中期)全盛時期的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按財產多寡劃分等級——體現(xiàn)了梭倫不愿得罪任何階級,公平公正的折中思想。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一種直接民主,體現(xiàn)了主權在民的特點;公民達到一定年齡均可參加并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體現(xiàn)了集體決策的特點。四百人議事會前三等級可入選——選出一部分人去參加會議,一種間接民主;發(fā)展為五百人議事會,公民參政群體范圍擴大,職能進一步擴大,體現(xiàn)了從梭倫改革到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各部落輪流執(zhí)政,體現(xiàn)了輪番而治的特點。陪審法庭是最高司法機關——體現(xiàn)了法律至上的特點;發(fā)展為最高司法和監(jiān)察機關,體現(xiàn)了從梭倫改革到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發(fā)展。10個地域部落取代血緣部落——打破了維系舊氏族貴族之間的血緣紐帶,基本鏟除舊氏族貴族特權,為新興工商業(yè)者走上政治舞臺創(chuàng)造了條件。設立十將軍委員會——說明當時由于用地域取代血緣部落引發(fā)了戰(zhàn)爭;首席執(zhí)政官由選舉選出,有任期限制,體現(xiàn)了選舉任期的特點。實行陶片放逐法——是維護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但也容易被人利用,成為爭權奪利的工具??偨Y主要特點為以下幾點:1)公民主權(主權在公民);2)輪番執(zhí)政;3)法律至上(公意至上);4)公民內部的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進步性(得):(1)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chuàng)造出法治基礎上的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運作方式;為后世民主政治的發(fā)展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現(xiàn)及其對西方民主政治的影響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現(xiàn)對近現(xiàn)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響輪番而治選舉制的起源人民主權“主權在民”思想的開端五百人議事會規(guī)定任期資產階級代議制下任期制的起源五百人議事會按公民人數(shù)分配名額比例代表制的起源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陪審法庭的職能三權分立的雛形梭倫“中庸”的改革原則西方政治生活基本的價值觀(2)民主有利于正確決策、修正錯誤;有利于監(jiān)督政府為公民服務;有利于促進文化廣泛深入發(fā)展。局限性(失):①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沒有政治權利;②是維護奴隸主利益的少數(shù)人的民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③過濫的直接民主,容易導致政治腐敗,誘發(fā)集體不理性,多數(shù)人的暴政,社會動蕩。④他們雖然在公共事務中永遠是主權者,但在所有私人關系中卻是奴隸。⑤超越法律之上的民主民主大于法律雅典民主政治的實質
材料一:伯利克里講道:“我們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shù)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為貧窮而在政治上湮沒無聞?!辈牧隙汗畔ED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小國寡民的城邦的基礎之上的,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不斷發(fā)展,最終突破了只適應于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度(即奴隸制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要求建立大國帝國,獲得更多的土地與奴隸,而小國寡民的城邦體制無法適應這種需求)的時候,等待它的只能是毀滅。本質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shù)“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維護奴隸主的統(tǒng)治地位和利益;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適用小國寡民的城邦。史料實證: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局限性:
材料:“用豆子拈鬮的方法來選舉國家的領導人是非常愚蠢的,沒有人用豆子拈鬮的辦法來雇傭一個舵手或吹笛子的人……而在這些事上如果做錯了的話,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國務方面發(fā)生錯誤輕得多?!?/p>
——蘇格拉底材料:“這是一個作惡而怪異的人,不敬國家所奉的神而宣傳其他的新神,反對民主,毒害青年……”公元前399年,年約70歲的蘇格拉底受審判處死刑。一個以言論自由著稱的城市竟然對一個除運用言論自由權以外、沒有任何罪行的哲學家提出起訴并判處死刑!“人是善變無常的、優(yōu)柔寡斷的、淺薄無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種精細的藝術,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斷,這不是每個公民都擁有的特質。”這里批判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什么問題?公民大會結束后,帕羅斯有資格參與法庭審判員的抽簽,倒霉的帕羅斯在參加無數(shù)次的抽簽后,這一次終于如愿地抽中了黃豆而不是黑豆。他成為民眾法庭6000名審判員中的一名,這次他審判的對象是蘇格拉底?。≌軐W家蘇格拉底,現(xiàn)年70歲,被控犯有“不敬國神”、“另立新神”和“敗壞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審判。在法庭上,蘇格拉底為自己辯護。帕羅斯根本聽不懂什么意思,但他竟然聽見蘇格拉底說:像自己這樣目不識丁的人沒有資格參加審判?!被激怒了的帕羅斯決定舉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數(shù)人也有這樣的想法,結果表決以360票通過了對蘇格拉底的死刑判決。情境創(chuàng)設: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帕羅斯的妻子海倫也想跟丈夫去公民大會瞧瞧熱鬧。到了雅典公民大會的會場,在門口執(zhí)勤的監(jiān)察員看見帕羅斯夫婦,大聲地沖著帕羅斯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來這地方?!迸亮_斯的妻子為什么不能進入會場?帕羅斯進入會場后不久聽到執(zhí)政官宣布今天的議題:投票選出民主妨礙者。每個有投票資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選區(qū)的入口處領取一塊陶片,寫下妨礙者的名字后,交給工作人員。帕羅斯不識字,他只好請旁邊的一位體面的貴族寫,寫了誰也不知道。這次投票最多的是一個貴族庫李維。他的名字被宣布時,整個會場一片歡呼雀躍。古羅馬的政治制度羅馬共和國時期(1)權力機構:執(zhí)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會。①執(zhí)政官:兩人,一年一任,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擔任軍事統(tǒng)帥,主持公民大會和元老院,并執(zhí)行相關決議。②元老院:由卸任高級官員組成,終身任職,負責向官員提出建議,協(xié)調他們的行動。③公民大會:擁有立法、宣戰(zhàn)、媾和與審判等權力,是羅馬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公民大會的召開和表決都受到高級官員和元老院的限制,難以有效發(fā)揮作用。(2)特征:實權掌握在元老院和高級官員手中,公民大會的權力比較小,具有濃厚的貴族寡頭特征。羅馬帝國時期(1)建立:公元前1世紀末,屋大維建立元首制,實際掌握羅馬國家大權,形成君主政治。(2)特點:①皇帝(元首)掌控羅馬國家的權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②軍隊聽命于皇帝,是實行獨裁統(tǒng)治的重要工具。古代希臘羅馬政體的共同點(1)形式上都實現(xiàn)了分權;(2)都維護奴隸主利益,維護奴隸制度;(3)古代希臘城邦、羅馬共和國,公民都是少數(shù)。(4)婦女、外邦人和奴隸不僅沒有資格參與政治,還受到剝削和多種壓迫。學以致用雅典的民主讓柏拉圖無限悲憤了。因為它把自己的老師蘇格拉底,以“敗壞青年、鼓吹異邦信仰”罪判了死刑。法庭上的蘇格拉底,一以貫之著“自認無知”的反諷智慧,足以令那些由皮革匠等組成的陪審團惱怒了。對以上材料分析正確的是A.陶片放逐法存在弊端 B.雅典公民充滿了自律精神C.雅典處于民主最高峰 D.雅典民主制度潛藏著危機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實行改革,由公民組成的五百人會議取代了貴族會議,20歲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參加,討論、解決國家重大問題,公民大會成為實際上的權力中心。這一變化反映了A.雅典的民主政治發(fā)展達到頂峰B.五百人會議是最高權力機構C.貴族權力在雅典政治中被清除D.雅典民主程度已大幅度提高在伯利克里時期,雅典絕大多數(shù)職官都由抽簽產生,并實行集體任職制度,如議事會議員有500人,陪審法庭的陪審員更達6000之眾。這些制度的推行A.體現(xiàn)了直接民主特征B.打破了貴族的政治壟斷C.擴大了公民權的范圍D.確保了施政的公正平等古代雅典的梭倫在詩中寫道:“作惡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貧窮;但是,我們不愿意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存在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睋?jù)此可知,梭倫A.反對奴隸制度 B.主張權利平等C.抨擊貧富差別 D.具有人文精神對于任期內的官員,雅典主要通過定期的“信任投票”和“告發(fā)”兩種程序來監(jiān)督官員,官員在一年的任期內要在公民大會上接受10次信任投票,大概平均36天一次,年滿20周歲的公民均有資格參加,會議固定的議題之一是對官員的任內表現(xiàn)進行審查,并投票表決其去留。材料體現(xiàn)了(
)A.直接民主確保了司法公正B.公民有依法審查的權利C.平民有較大監(jiān)督和問責權D.體現(xiàn)了人民主權的原則在古代雅典,官員就職前須宣誓保證依法履行職責,陪審員須宣誓保證公正審判,年滿18歲的青年男子須參加成人宣誓儀式才擁有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權力濫用 B.防止官員腐敗C.培育權利觀念 D.增強責任意識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層女子因褻瀆神靈被控犯罪,按法律當處死。辯護人用動情的言辭質問:“難道你們忍心讓這位阿芙羅狄特(古希臘美麗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殞嗎?”這打動了陪審團,經(jīng)投票,陪審法庭判其無罪,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則貫穿司法過程B婦女享有廣泛政治權利C法律注重保護平民權益D司法審判缺乏嚴格程序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紀廣為流傳的希臘神話中,諸神的形象和性情與人相似,不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還爭權奪利,沒有一個是全知全能和完美無缺的。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識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C.理性占據(jù)主導地位D.神話的影響隨民主進程而削弱公元前5世紀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時讓行使警察職能的公共奴隸,用染成紅色的繩子驅使公民去參加公民大會。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紅色痕跡,他將被處以罰款。這反映出在當時的雅典A.公民大會形同虛設 B.民眾失去政治熱情C.參政是公民的義務 D.政府喪失民眾信任有一次斯巴達國王問修昔底德:“若你和伯利克里摔跤的話誰會獲勝?”修昔底德答道:“我能將他摔倒,但他會辯解說自己沒有被摔倒,結果人們被他說服,即使這些人親眼看到他被摔倒?!毙尬舻椎轮赃@么說,是因為雅典民主A.忽視公民的政治素質 B.凸顯公民平等的原則C.導致公民道德的淪喪 D.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有學者說,在古代雅典,“政治領袖和演說家根本就是同義詞”。這一現(xiàn)象是雅典A政治體制的產物B社會矛盾緩和的反應C頻繁改革的結果D思想文化繁榮的體現(xiàn)
古代雅典法律規(guī)定:如果公民試圖自殺,必須事先提出申請,以獲得批準;未經(jīng)允許的自殺被視為犯罪行為。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體系已達到完備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價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個人自由受到嚴格限制D.自殺有違崇尚自然法則的理性精神蘇格拉底說:“公眾演說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實真相,而在于找到一種說服技術,以便使他能夠給無知的人留下比專家還知道得多的印象。”蘇格拉底認為雅典民主政治A.充分體現(xiàn)了古希臘人文主義精神B.否定了公民提供的事實真相的材料C.注重以宣泄來博得公眾同情D.強調演說技能對公眾決策的重要性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1.地區(qū):古代希臘的中心區(qū)域在巴爾干半島南部。2.時間: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被稱作古代希臘歷史上的“古典時代”,這是古代希臘文化高度發(fā)展的時期。3.古希臘文化(1)哲學①產生:古希臘哲學產生于希臘人對宇宙起源和人生意義等自然和社會問題的知識追求。②特點:古希臘哲學家力圖用理性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③代表: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后世稱為“三大哲人”。蘇格拉底致力于探討人生哲理和社會倫理;柏拉圖創(chuàng)建的“學園”將哲學和數(shù)學知識融會貫通,在幾何學發(fā)展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為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奠定了基礎;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對歐洲科學知識系統(tǒng)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2)文學①早期代表是《荷馬史詩》,史詩中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為后世西方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②古典時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時期的戲劇,悲劇和喜劇是這一時期戲劇的杰出代表。(3)雕塑和建筑藝術①雕刻家米隆的《擲鐵餅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②雅典衛(wèi)城的帕特農神廟則是建筑藝術的代表。(4)史學:古希臘也是歐洲史學的源頭。希羅多德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敘事體的撰史體裁;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也是西方史學的經(jīng)典之作。古羅馬文化(1)古羅馬法律①公元前450年左右頒布的《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貴族濫用權力,規(guī)范了社會契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為后來陸續(xù)頒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礎。②羅馬法體系適應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對后世歐洲國家的法律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古西歐文化1.教會地位的確立(1)496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賦予基督教會多項特權。(2)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將羅馬周圍地區(qū)交給教皇統(tǒng)治,建立“教皇國”,并使教會介入世俗權力。歐洲逐漸形成了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2.特點(1)基督教信仰成為西歐地區(qū)普遍的文化符號。①基督教會控制著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神學家用形式邏輯論證教義,維護基督教會和封建主的統(tǒng)治。②《圣經(jīng)》對西歐的文學藝術有重要影響,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很多素材來自其中的歷史傳說和神話。(2)騎士文學和市民文學在中古西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3)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法律和科學知識傳統(tǒng)。3.影響:為后來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拜占庭、俄羅斯文化1.拜占庭文化(1)形成①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②1054年,基督教會正式分裂。東派教會自稱信仰正統(tǒng)的教義,故稱“東正教”或“希臘正教”。東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君士坦丁堡是東正教的中心。(2)特點:由于地處歐、亞、非三洲交界處,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融匯了基督教文化和來自西亞、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3)成就①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編纂的《羅馬民法大全》,為傳承羅馬法作出了貢獻,對歐洲的法學思想和法制的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是拜占庭文化的標志性成就。②拜占庭帝國保存了大量希臘古典書籍,其建筑和雕塑藝術也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遺產并有所發(fā)展。矗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亞大教堂以其羅馬式的穹頂而聞名。俄羅斯文化(1)特點:俄羅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響。(2)表現(xiàn)①10世紀中葉,基輔羅斯進入基督教文化圈,史詩《伊戈爾遠征記》是基輔羅斯時期最杰出的作品。②拜占庭帝國滅亡后,東正教的中心轉移到俄羅斯,逐漸成為專制君主統(tǒng)治國家的工具,并對俄羅斯的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生活習慣、建筑風格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③俄羅斯圓頂多塔風格的教堂建筑與西歐中古時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鮮明對比,被視作東正教的象征。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人文主義(humanism)是指社會價值取向傾向于對人的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性尊嚴,提倡寬容,反對暴力,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體現(xiàn)的一種哲學思潮與世界觀。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主線人文主義思想發(fā)展曲線圖基督教會神權統(tǒng)治啟蒙運動17-18世紀宗教改革16,17世紀文藝復興14-17世紀智者運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1、前5—前3世紀希臘時代(思想家對“人”的重視)2、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14—17世紀3、啟蒙運動17、18世紀起源(產生):開始從神靈和自然的控制下覺醒復興:開始從基督教的神學束縛中解放出來發(fā)展成熟:從封建專制和等級特權的藩籬中解放出來西方三次思想解放運動西方人文主義起源的標志——智者運動幾個名詞概念的說明智者學派公元前5世紀,隨著民主政治的發(fā)展,人們需要參政議政的知識和法律知識,于是希臘出現(xiàn)一批收徒取酬的職業(yè)教師。智者對人進行修辭、論辯和演說技能的訓練,以適應民主政治、維護自己的權益。智者講究實用、講求功利,甚至淪為狡辯。人文精神、人文主義屬于哲學思潮與世界觀,傾向于對人的個性的關懷,強調維護人性尊嚴,強調人的自我價值和創(chuàng)造性。智者運動興起的背景★★★★★起源:智者的啟蒙(約前5世紀中葉)(1)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山嶺溝壑,海岸曲折、港灣眾多(客觀條件)↓(2)經(jīng)濟(物質基礎):希臘工商業(yè)發(fā)展
↓(3)政治:城邦奴隸制民主政治發(fā)展
↓(4)社會:
①平民地位提高,個人主義成長②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根本原因最主要原因直接原因認識: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5)古希臘人文主義的歷史傳統(tǒng)神人同形同性新神譜系,諸神都居于奧林匹斯山上,有十二主神。
宙斯:(羅馬又稱朱庇特)Zeus,天神之父,地上萬物的最高統(tǒng)治者。
赫拉:(羅馬又稱朱諾)Hera,宙斯的姐姐與妻子。是女性的代表,掌管婚姻和生育。性格特征是嫉妒。
波塞冬:(羅馬又稱尼普東)Poseidon,海王,海洋和水域的一切主宰。
得墨忒耳:(羅馬又稱賽爾斯)Demeter,大地女神,司豐收。
哈底斯:(羅馬又稱普魯通)Hades,冥王,司掌冥界,統(tǒng)治陰暗的世界。
雅典娜:(羅馬又稱米諾娃)Athena,起初被視為女戰(zhàn)神,后逐漸變?yōu)橹腔叟窈脱诺涑堑氖刈o女神。
阿波羅:(羅馬也稱阿波羅)Apollo,在詩與藝術中表現(xiàn)為光明、青春和音樂之神,又是太陽神,與阿爾忒彌斯是孿生姐弟。
阿爾忒彌斯:(羅馬又稱狄安娜)Artemis,月神,又是狩獵之神、婦女之神,是女性純潔的化身,與阿波羅是孿生姐弟。
狄俄尼索斯:(羅馬又稱巴克科斯)Dionysus,酒神與狂飲歡樂之神。
阿佛洛狄德:(羅馬又稱維納斯)Aphrodite,愛情女神。她的忠實隨從小愛神愛羅斯Eros(羅馬又稱邱比特)手持弓箭,被其金箭射中者即與隨后見到的第一個人墜入情網(wǎng),而被其鉛箭射中者會對另一個人產生莫名的仇恨。
赫斐斯托斯:(羅馬又稱烏爾肯)Hephaestus,火神和鍛冶之神。
阿瑞斯:(羅馬又稱瑪爾斯)Ares,戰(zhàn)神。
十二個主神都有鮮明的性格與七情六欲。他們具有人的性格和情緒,具有超人的特殊本領。
希臘神話與人文主義古代希臘人隨著民主政治和奴隸制文化的發(fā)展,人們的關注的問題逐漸發(fā)生變化:神——自然與人——人。萬物源于水。萬物由地水風火、以太組成。萬物由原子構成。人是由魚進化來的。數(shù)是萬物的本源人是萬物的尺度智者運動代表人物及主張主張:代表人物及主張:普羅塔戈拉(約前481-前411年)“人是萬物的尺度”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強調了人的價值和作用,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統(tǒng)治下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是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智者學派言論的特點:一、懷疑主義,智者學派宣稱一切真理都是相對的。同樣,一切價值和標準也是相對的。真理、正義或道德的善是什么?在許多智者看來,它們僅僅是我們發(fā)出的聲音。二、功利(或自利),獲得成功是生活的目標。如果知識是不可能的,那么探求你不可能找到的東西就是無濟于事的。相反,一個人應該只要努力過活就行了。智者們教導說,對于一個觀念,你不應該問“他是真的嗎?”而應該問“贊成這個觀念對我有益嗎?”
普羅塔戈拉公元前5世紀希臘哲學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約生于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間,大約活了70歲。他出生在阿布德拉城,多次來到當時希臘奴隸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與民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結為摯友,曾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殖民地圖里城制定過法典。一生旅居各地,收徒傳授修辭和論辯知識,是當時最受人尊敬的“智者”。據(jù)說晚年因“不敬神靈”被控,著作《論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而遇害。著作除少數(shù)片斷外,均已失傳。他的思想,只能從柏拉圖的對話《泰阿泰德篇》、《普羅泰格拉篇》中見到?!瓣P于神,我既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也不知道他們不存在”“事物的好壞優(yōu)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覺得熱,它就是熱的。風本身無所謂冷熱”“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羅泰格拉智者運動的性質、特點性質:反對舊的思想方法和傳統(tǒng)的思想解放運動。特點:言論內容和辯論方式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fā);注重實利;否認絕對權威,尖銳地批判傳統(tǒng),敢于創(chuàng)新。對智者學派的評價①②③④這組漫畫反映了“人是萬物的尺度”有什么弊端嗎?“半費之訟”“普羅塔格拉在收授弟子教人打官司時訂下合同,學生入學時先交一半學費,畢業(yè)后第一次出庭勝訴時再交付另一半學費。學生歐提勒士學成后一直不肯替人打官司,當然也就不交付另一半學費,普羅泰格拉決定起訴他。普:如果你在此案中勝訴,你就應按合同約定交付學費;如果你敗訴就必須按法院判決付給我學費??傊疅o論勝訴還是敗訴,你都要付給我另一半學費。歐:老師您錯了,這場官司無論勝負我都不用付學費。如果我勝訴,根據(jù)法庭判決我不用付學費;如果我敗訴,根據(jù)合同中我第一次出庭勝訴才付學費的約定,我也不必交付學費呀?!?/p>
——張志偉:《西方哲學史》(第2版)(設問):你認為這個故事顯示了智者學派哪些不足之處呢?通過“半費之訟”這個故事說明智者學派只重視追求名利,只重視知識和技能,忽視倫理道德的缺陷。智者學派過分強調人的主觀的感受,忽視人們認識的共同性,認為沒有是非之別,這樣的思想方法給主觀隨意性和極端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智者學派的影響看來,人們如果不遵循一些評判的標準是非常麻煩的。人究竟該怎樣生活?怎樣的生活才是正確的和幸福的?人們必須去詢問自己的內心。對于這類問題,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給出了影響十分深遠的回答。蘇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對人文主義的發(fā)展蘇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希臘三賢”。他被后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出身于雅典城不遠的一個石匠兼雕刻匠家庭,曾經(jīng)自幼隨父學藝,后來,當過兵,曾經(jīng)三次參戰(zhàn)。大約在40歲左右蘇格拉底出了名,并進人五百人會議。大約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因“不敬國家所奉的神,并且宣傳其他的新神,敗壞青年”的罪名被判有死罪。在收監(jiān)期間,他的朋友買通了獄卒,勸他逃走,但他決心服從國家的法律,拒不逃走。后來在獄中服毒受死,終年7O歲。“認識你自己”所謂“認識你自己”就是把哲學研究的重點轉向人事和自己的心靈,認識人事中的善和心靈的善,改善人的心靈。人之為人,在于靈魂的求善,在于智慧和理性的高揚。蘇格拉底以自知無知為自豪,認為人人都應該承認自己無知,并努力尋求知識,改善自己的靈魂?!拔覠o知,所以我求知”材料:“教育是把我們的內心勾引出來的工具和方法”“如果知識包含了一切的善,那么我們認為美德即知識就將是對的”“最優(yōu)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蘇格拉底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以挽救衰頹中的城邦制度;提出“美德即知識”的思想,認為社會中的人應該具備美德,美德來自于知識,最高的知識就是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知識;主張“認識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教育可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蘇格拉底之死蘇格拉底最后因觸犯了當時權貴的利益而被判處死刑。有的弟子勸他借機逃走;有弟子和朋友愿意代他贖罪,但都被他拒絕了。他說:“我決不從任何朋友那里隨便接受建議,除非經(jīng)過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辦法?!睘榱司S護真理和正義,他表示:“服從國法,是市民的義務?!庇谑撬麨檎胬矶畴y。蘇格拉底之死對蘇格拉底的評價①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fā)現(xiàn)了“自我“②蘇格拉底崇尚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是歐洲18世紀啟蒙思想的源頭。③蘇格拉底之死,既服從了城邦法律的判決,又捍衛(wèi)了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嚴。比較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比較項智者學派蘇格拉底不同點對道德的認識強調人的價值和人的決定作用,人是萬物的尺度,各種知識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礎強調知識的作用,道德和知識合二為一,道德行為必須以知識為基礎民主政治主張民主政治,有些激進學者還提出城邦公民應該人人平等主張有知識、有德識的少數(shù)人治國,對雅典后期的激進民主政治表示強烈反對歷史地位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fā)現(xiàn)自我,使哲學真正成為研究“人”的學問相同點都體現(xiàn)人文主義精神,把研究的領域由神和自然轉向了人和人類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對人文主義的發(fā)展柏拉圖關注的焦點也是人類社會,著有《理想國》,他根據(jù)智慧品德把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主張有正義感和理性的“賢人”統(tǒng)治國家,為理性主義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
亞里士多德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特別強調人類是最高級的。吾愛吾師,更愛真理。
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頂峰:斯多亞學派的“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一、起源:智者的啟蒙(約前5世紀中葉)★★★★★二、升華:蘇格拉底的智慧三、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頂峰:斯多亞學派的“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1、產生: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前3世紀初2、代表人物:ZenoCicero創(chuàng)始人:芝諾其他代表:羅馬的西塞羅、塞內卡意義:英法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時期所提到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政治主張可以追溯到斯多亞學派所主張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智者運動蘇格拉底斯多亞學派研究重點社會問題人的內心世界
人與社會人文精神1.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2.認識感性階段。1.崇尚理性和智慧2.認識理性階段1.肯定人生而平等2.超越性階段評價1.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2.是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認識到人的理性與智慧;2.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升華。1.第一次認識到人生而平等。2.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發(fā)展頂峰。智者學派,蘇格拉底,斯多亞學派的對比儒家思想與古希臘人文精神的異同1.不同點(1)對人的屬性的關注點不同。儒家思想強調“社會”的人,而古希臘思想家則特別強調“個體”的人。(2)處理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著眼點不同。儒家思想強調社會的等級秩序,而古希臘思想家強調人的平等。(3)對自然科學的研究態(tài)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將社會和人文問題作為研究的主題,忽視對自然科學的探究。古希臘思想家關注的是自然界和人類生活。在對自然的研究中講究實事求是的科學思維方式。2.相同點都注重人與人類社會;都將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礎,認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國的根本。學以致用普羅塔戈拉認為,人以自身的感覺獲得知識,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為道德的標準,道德是因人而異的。這說明他A.主張以教育培養(yǎng)道德B.強調人的價值和作用C.持客觀唯心主義思想 D.仍抱有傳統(tǒng)神學觀念“古希臘七賢”之一的畢阿斯把人的好行為歸于上帝。他還說過:“掙錢的工作最使人快樂?!彼J為只有人們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這反映了他A.提倡科學、自由和平等 B.以大量的財富支持城邦C.以人為中心關注世界 D.要求人民聽從上帝的安排古希臘的服裝是一塊布的藝術。通過披掛或纏繞把一塊布穿在身上,形成優(yōu)美的垂褶,如愛奧
尼亞式希頓。公元前二世紀,由于數(shù)學方法黃金分割法的廣泛應用,腰帶位置上移,希頓變成高腰的設計。希頓的設計變化本質上反映了A.人與藝術的完美結合B.追求自由精神C.開放包容的政治文明D.崇尚理性之美
古希臘悲劇往往以人與命運的斗爭為主題,著重表現(xiàn)主人公的英雄行為。雖然悲劇中主人公都難逃命運的魔掌而最終毀滅,但悲劇的整體氣象不是悲慘,而是“悲壯”。材料主要說明
A.悲劇代表古希臘文學最高水平B.古希臘人愿意服從命運安排
C古希臘文明是英雄主義的濫觴D.悲劇是古典人文主義的載體羅馬法將保護未成年人及其他社會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種義務,一種社會公職,強調國家和社會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責任。由此可知,羅馬法A.強調法律至上 B.維護公民平等C.追求司法公正 D.蘊涵人文主義羅馬人的法律母狼的傳說與羅馬的起源羅馬發(fā)展簡史羅馬王政時期氏族向國家過渡執(zhí)政官+元老院+監(jiān)察官羅馬法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十二銅表法(節(jié)選)第八表私犯一、以文字誹謗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詞的,處死刑。二、毀傷他人肢體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態(tài)復仇而"毀傷其形體"(原文為memberumrupsit)。三、折斷自由人的骨頭的,處300阿斯的罰金;如被害人為奴隸,處150阿斯的罰金。六、牲畜損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負賠償責任,或將該牲畜交與被害人。七、讓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應負賠償責任;但如他人的果實落在自己的田中而被牲畜吃掉的,則不需負責。九、在夜間竊取耕地的莊稼或放牧的,如為適婚人,則處死以祭谷神;如為未適婚人,則由長官酌情鞭打,并處以賠償雙倍于損害的罰金。十、燒毀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屬故意,則捆綁而鞭打之,然后將其燒死;如為過失,則責令賠償損失,如無力賠償,則從輕處罰。(1)習慣法:羅馬早期的法律,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為保護貴族特權提供方便。(2)成文法:以公元前5世紀中期誕生的《十二銅表法》為標志,使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護了平民利益。從治公民到治萬民1:公民法,適用于羅馬城邦境內羅馬公民的法律,主要由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以及被公民大會認定具有法律效力的習慣法組成。2:萬民法,適用于整個羅馬帝國疆域內公民以及外邦自由民的法令,強調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羅馬法的成熟:自然法理念的提出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為一切制定法制基礎的關于正義的基本和終極的原則的集合。通俗來說就是那些公認的正義觀念。不是被國家、立法者制定出來的,而是為普羅大眾所認可的價值觀。比如,不能隨便殺人。這樣的規(guī)則即使是目不識丁的乞丐也能理解的,自人類道德觀念形成就理所當然認同的。這樣的規(guī)則是自然而然產生的,遵從宇宙自然的規(guī)律,被稱為自然法。(共和晚期的西塞羅是自然法理論的代表人物)
自然法主張?zhí)熨x人權,人人平等,公正至上。自然法是整個科學的思想基礎和各種具體法規(guī)的指導原則,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為權利。這種人類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對羅馬法律實踐的理論概括與升華,標志著羅馬法學的高度成熟。由零散到形成完整體系(1)零散:皇帝重視立法,掌握法政大權;法學家編纂法典,進行法律解釋。(2)形成體系: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將歷代羅馬法加以系統(tǒng)化和法典化,匯編成《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羅馬法發(fā)展的階段及原因小結羅馬法的實質及其所蘊含的精神實質:維護奴隸主統(tǒng)治的工具。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對其有這樣的評價:羅馬法是“簡單的商品生產即資本主義前的商品生產的最完善的法。”也是純粹私有制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的生活條件和沖突的十分經(jīng)典性的法律表現(xiàn)。羅馬法蘊含的精神自然法精神不斷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強調法律的制定要體現(xiàn)公平和正義,而非體現(xiàn)立法者的意志私法精神保護私有財產理性精神注重法律制度的規(guī)范和分類、法律的推理和方法的研究、法典化傾向,重視法學家的作用羅馬法的歷史影響
1.對羅馬: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鞏固帝國的統(tǒng)治。2.對后世: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典;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近代歐洲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陪審制度現(xiàn)代仍是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保護人制度現(xiàn)代各國的律師制度幾乎都源于羅馬核心內容——承認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其法則體現(xiàn)了理性、自由、平等、正義的思想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是近現(xiàn)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淵源法源于自然是近代自然法學說的思想淵源羅馬法關于反映簡單商品生產的各種法律關系的規(guī)定對資本主義民法領域產生很大影響,如法國《民法典》中有關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以及物權和債權部分,就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制定的羅馬法名言“沒有告訴人就沒有法官”,即所謂的“不告不理”審判原則資產階級對此繼承和發(fā)展,以立法的形式確認“非經(jīng)起訴,法官不得審判”原則《對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的影響大?》[解讀]大陸法系,又稱為民法法系,該法系的影響范圍主要是在歐洲大陸國家,特別是法國和德國;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這一法系的范圍,除了英國(蘇格蘭外)以外,主要是曾為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英美法系講究判例,大陸法系講究成文法。大陸法系主要是繼承了羅馬法而產生的,但羅馬法對英美法系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法學界和史學界的共識。學以致用羅馬共和國時期,平民和貴族展開了長達兩個世紀的斗爭,斗爭的成就主要體現(xiàn)為其間所頒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評論說:“氏族貴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國家中了。”這一長期斗爭的結果是A.貴族的特權被取消 B.羅馬法體系最終形成C.公民與貴族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獲得相同的權利羅馬《十二銅表法》中的第八表規(guī)定:“不法砍伐他人樹木的,每棵均處25阿司(古代羅馬貨幣單位)的罰金?!边@說明當時羅馬A.法律只保護富有者的利益B.注重培養(yǎng)公民的法律意識C.法律規(guī)定具有一定教條性D.公共利益高于私人的利益古羅馬《十二銅表法》中的《神圣法》規(guī)定:“火葬的柴薪不得用斧頭削平,不得在死者之前放置沒帶藥的飲料?!边@反映出《十二銅表法》A.帶有比較濃厚的原始色彩B.落后于當時社會發(fā)展水平C.仍保留習慣法的某些特征D.力圖顯示氏族貴族的特權羅馬共和國早期,當羅馬遭受外族進攻時,平民曾多次將自己組成的隊伍撤離羅馬,拒絕作戰(zhàn),迫使貴族在政治上做出讓步?!妒~表法》的制定就是這種斗爭的成果之一??梢姰敃r(
)A.貴族逐步喪失制定法律的主導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爭取自身權益C.貴族讓步在法制發(fā)展中起決定作用D.平民與貴族的政治訴求日趨一致公元前5世紀,羅馬共和國頒布《十二銅表法》,其12塊銅表內容分別為:傳喚、審判、執(zhí)行、家長權、繼承及監(jiān)護、所有權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公法、喪禮、前五表之補充、后五表之補充。法律內容表明《十二銅表法》A.標志著世界從此出現(xiàn)成文法B.側重規(guī)范和維護公民利益C.以維護羅馬國家利益為重心D.是奴隸主剝削奴隸的護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后子女監(jiān)護權與探望權約定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門衛(wèi)巡邏車購置與維護合同5篇
- 二手房買賣合同模板2024年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牛糞有機肥原料采購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具原材料采購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儲藏室與車位租賃買賣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匯貸款合同違約責任范本
- 2025年度房地產估價咨詢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民辦學校教師學術交流與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教兼職學術研究資助合同
- 2025屆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學高考仿真模擬英語試卷含解析
- 新修訂《保密法》知識考試題及答案
- 電工基礎知識培訓課程
- 住宅樓安全性檢測鑒定方案
-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
- 市政道路及設施零星養(yǎng)護服務技術方案(技術標)
- 選擇性必修一 期末綜合測試(二)(解析版)2021-2022學年人教版(2019)高二數(shù)學選修一
- 《論語》學而篇-第一課件
- 《寫美食有方法》課件
- 學校制度改進
- 各行業(yè)智能客服占比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