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858-2019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14∕T 1858-2019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14∕T 1858-2019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14∕T 1858-2019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14∕T 1858-2019 羊肚菌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5.020.01B

05DB14

14/

T

1858—2019羊肚菌林下栽培技術規(guī)程 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

布DB14/

T

1858—2019 前言

................................................................................

II1

..............................................................................

1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

13 術語和定義

........................................................................

14 菌種準備

..........................................................................

15 栽培地選擇

........................................................................

26

..............................................................................

27

..............................................................................

28 發(fā)菌管理

..........................................................................

39 出菇管理

..........................................................................

310

.............................................................................

411

病蟲害防控

.......................................................................

412 檔案管理

.........................................................................

4附錄

A(資料性附錄) 山西省適宜林下栽培羊肚菌品種....................................

5附錄

B(資料性附錄) 檔案記錄表......................................................

6DB14/

T

1858—2019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

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山西省林業(yè)和草原局提出并監(jiān)督實施。本標準由山西省林業(y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山西林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江萍、付麗嬌、曹

芹、尹衛(wèi)東、邢

茜、何化春、劉

和。II在播種前至少25

d開始生產(chǎn)栽培種。每

m

栽培地需栽培種約180在播種前至少25

d開始生產(chǎn)栽培種。每

m

栽培地需栽培種約180

kg。菌種生產(chǎn)所需的原材料應1 范圍Morchella

spp.理、出菇管理、采收、病蟲害防控和檔案管理。本標準適用于羊肚菌的林下栽培。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T

8321(所有部分) 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GB/T

12728 食用菌術語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質質量安全要求NY/T

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

生產(chǎn)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規(guī)范

第5部分:食用菌3 術語和定義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羊肚菌林下栽培在適宜羊肚菌生長的林地,利用適宜的林下土壤及環(huán)境進行羊肚菌培育過程。3.2外援營養(yǎng)袋裝有適合羊肚菌菌絲再次吸收利用的培養(yǎng)基袋。4 菌種準備4.1 品種選擇林下栽培選擇耐低溫、抗寒性、抗逆性強的羊肚菌品種。具體參見附錄A。4.2 栽培種準備2符合NY/T

1935,操作過程應符合NY/T

2798.5。沙性土壤,耕地前施灑生石灰25

kg/667

m

,做低床沙性土壤,耕地前施灑生石灰25

kg/667

m

,做低床;壤土,耕地前施灑生石灰

kg/667

m

,做高床。每667

m

播種約300袋,重量約為

kg。5 栽培地選擇5.1林型及林地楊樹林、蘋果樹林、杏樹林、櫻桃樹林、核桃樹林等林地均可用于羊肚菌的栽培。優(yōu)選地勢平坦、樹木縱橫間距規(guī)整、交通便利的林地。5.2 土壤要求土質疏松。優(yōu)先選擇壤土或者沙壤土。沙性土壤含沙量不超過40%。5.3 水源取水方便。水質符合GB

。6 整地6.1土壤翻耕去除林地雜草,避免使用除草劑。在樹行間按照長軸走勢進行一次深耕,耕地深度25

㎝~

6.2 作床22床寬80

cm~120

cm,床高

cm~20

,步道寬30

~40

cm,長度依地形而定。7 播種7.1 播前準備將菌種掰碎至

cm~

cm大小的菌種塊。7.2 播種時間10

cm以下土壤溫度在

22

北部地區(qū)9月下旬至1010月中下旬完成播種。7.3播種量27.4 播種方法7.4.1 撒播將菌種均勻灑于床面,覆細土

cm。7.4.2 條播按照長軸走向開“V”型槽,槽寬約15

cm、深約10

、槽距20

cm左右,把菌種均勻撒在槽內,覆細土

cm~

cm。每667

m

的栽培地需外援營養(yǎng)袋1

每667

m

的栽培地需外援營養(yǎng)袋1

~2

000袋,每袋重約

g。8 發(fā)菌管理8.1 水分管理播種后,應及時澆一次透水。8.2 覆膜及遮蔭澆水后覆厚度0.04

固定地膜一端,拉緊扣在地面上,每隔50

cm壓一個土塊。覆膜后,再覆蓋單層遮陽率為~陽網(wǎng)。8.3 外援營養(yǎng)袋放置8.3.1 時間播種后4~

d,當菌絲長出土面后即可放置外援營養(yǎng)袋。8.3.2 用量28.3.3 方法將外援營養(yǎng)袋側面劃口或打孔處理,同時,掀開地膜,邊處理邊放置。處理面朝下,扣在床面上。再將地膜、遮陽網(wǎng)還原覆蓋。8.4 越冬管理土壤上凍前澆一次透水。檢查地膜、遮陽網(wǎng)覆蓋情況,并壓好,預防鼠害。9 出菇管理9.1 催菇9.1.1 時間翌年春天,當?shù)乇?0

cm以下土壤溫度達到5

10

℃時,進行催菇。9.1.2 措施2

m小拱棚高40

cm,覆厚0.06

mm的棚膜,拱棚兩側棚膜每隔50

cm壓實。澆一次水,使土壤含水量達飽和,但要及時排走積水。9.2水分管理及時澆水,保持土壤表面濕潤,空氣相對濕度80%~90%。9.3 溫度管理棚內溫度控制在20

DB14/

T

1858—20199.4 通風管理棚內溫度超過20

℃,在背風面,局部揭起棚膜通風。10 采收10.1 采收標準當羊肚菌,菌蓋脊與凹坑棱廓分明,肉質厚實,有彈性,有濃郁的羊肚菌香味時,采收。10.2 采收方法45°角斜向地面切割,摘下菇子;用小刀將粘附于菇柄底部的泥土或雜物削掉,置于籃子、筐子內。10.3 采后預處理10.3.1 鮮品采收的羊肚菌,0

1

℃預冷

10

~24

h

2

℃~5

℃可貯藏

7

~10

d。10.3.2 干品采用自然干制或低于

45

℃熱風干制,使羊肚菌含水量低于

。11 病蟲害防控11.1 防控原則預防為主,科學防控。11.2 預防措施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廢棄料要及時清理并遠離栽培場地。土地輪作。11.3 物理防控利用遮陽網(wǎng)、棚膜阻隔病蟲侵入。陽光曝曬土壤消毒。出菇期控制棚內溫度低于22

℃,可采用通風進行降溫。11.4化學防控GB/T

8321(所有部分)的相關規(guī)定。12 檔案管理樣表參見附錄B。DB14/

T

1858—2019AA附

錄A(資料性附錄)山西省適宜林下栽培羊肚菌品種A.1 YD2(優(yōu)系)A.1.1 來源該優(yōu)系野生資源選自四川阿壩地區(qū)。A.1.2 溫度類型低溫型品種。出菇溫度地溫9

11

℃,子實體最適發(fā)育溫度15

℃~

A.1.3 品種特性特征子實體高

cm~11.5

cm。菌蓋圓錐形,黑色凹坑內略帶金黃色,肉質脆嫩,長

cm~

cm,最寬處2.0

cm~

cm;菌柄白色,肉質白色,長

cm,寬

cm~2.3

cm,厚1

mm~2

。出菇密度適中,多單生。菌肉厚實,折干率7~7.8:1;該品種具有抗低溫、耐極端天氣的潛力。A.2 Y(優(yōu)系)A.2.1 來源該優(yōu)系野生資源選自山西省呂梁地區(qū)。A.2.2 溫度類型廣溫型品種。出菇溫度地溫6

15

℃,子實體最適發(fā)育溫度10

℃~

A.2.2.1 品種特性特征子實體高

cm~10.5

cm。菌蓋寬圓錐形,淺灰黑色略泛紅,長

cm~7.0

cm,最寬處2.0

~5.5

cm;菌柄白色,肉質白色,長

cm~

cm,寬

cm~

cm,厚1

mm~2

mm。:1YD2品種長約

d25

g,溫度適應范圍廣,抗病抗雜能力優(yōu)異。DB14/

T

1858—2019BB附

錄B(資料性附錄)檔案記錄表羊肚菌栽培情況記錄表、羊肚菌栽培區(qū)氣候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