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宏觀熱點速評:出口溫和恢復結構亮點持續(xù)-2023年12月進出口數(shù)據(jù)點評_第1頁
中國宏觀熱點速評:出口溫和恢復結構亮點持續(xù)-2023年12月進出口數(shù)據(jù)點評_第2頁
中國宏觀熱點速評:出口溫和恢復結構亮點持續(xù)-2023年12月進出口數(shù)據(jù)點評_第3頁
中國宏觀熱點速評:出口溫和恢復結構亮點持續(xù)-2023年12月進出口數(shù)據(jù)點評_第4頁
中國宏觀熱點速評:出口溫和恢復結構亮點持續(xù)-2023年12月進出口數(shù)據(jù)點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宏觀經(jīng)濟研究宏觀經(jīng)濟研究2024.01.12出口溫和恢復,結構亮點持續(xù)——2023年12月進出口數(shù)據(jù)點評wenlang.zhang@cicc.c2023年12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2.3%(11月為0.5%)、進口同比+0.2%(11月為-0.5%均高于市場預期(Bloomberg出口、進口市場預期分別為+1.6%、+0.0%)。2023年全年出口同比-4.6%、進口同比-5.5%?;鶖?shù)進一步下行,需求溫和恢復,推動同比增速改善。紅海航運通道受阻對12月數(shù)據(jù)的影響有限,12月對歐盟出口同比改善較大。結構性亮點持續(xù)驅動出口,大宗商品進口帶動12月進口同比轉正。我們預計2024年中國出口或出現(xiàn)正增長?;鶖?shù)進一步下行,需求溫和恢復,推動同比增速改善?;鶖?shù)角度來看,2022年12月出口同比增速為-12.6%,較11月的-10.4%進一步下行。而雖然近期全球制造業(yè)恢復有波折,12月全球制造業(yè)PMI為49.0%(11月為49.3%中國大陸地區(qū)12月PMI新出口訂單環(huán)比下降0.5ppt至45.8%,但是部分反映前期訂單溫和恢復,12月出口環(huán)比上升117億美元,高于2022年12月的63億美元,卻低于2021年12月的154億美元。對比其他亞洲經(jīng)濟體,同樣面臨低基數(shù)的越南、韓國、中國臺灣地區(qū)12月出口同比分別為13.1%、14.3%、11.8%,皆高于中國大陸地區(qū),12月中國大陸地區(qū)出口份額或邊際回落。紅海航運通道受阻對12月數(shù)據(jù)的影響有限。分出口目的地來看,12月對歐盟出口同比-1.9%,較11月的-14.5%改善較大,雖有低基數(shù)的影響,但也顯示紅海航運通道受阻對12月數(shù)據(jù)的影響有限。雖然仍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但是我們認為,不同于2020年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受阻的全球影響,當前紅海航運通道受阻的影響更多仍然是區(qū)域性的,而且可以通過繞行等方式部分規(guī)避。從CCFI來看,當前除了地中海、歐洲的航線受影響較大以外,其他航線所受的影響相對較小。12月對美國、東盟出口同比-6.9%、-6.1%(11月為+7.3%、-7.1%對美國出口同比波動或與去年同期疫情影響以及圣誕假期提前出貨有關。結構性亮點持續(xù)驅動出口。我們計算的12月出口金額/貨運量同比增速下降,或顯示數(shù)量是12月出口改善的主要驅動因素。而分產(chǎn)品來看,基數(shù)波動也是近兩月各分項產(chǎn)品出口同比增速波動的主要因素。以四年復合增速來看,勞動密集型產(chǎn)品、機電產(chǎn)品分別為4.0%、6.2%,較11月的5.1%、6.9%略有回落,而高新技術產(chǎn)品由11月的2.0%上升至12月的3.3%,其中手機、集成電路分別由11月的1.7%、8.1%上升至12月的2.6%、9.8%。汽車出口繼續(xù)保持高增速,四年復合增速由11月的65.6%小幅下降至12月的55.7%。從全年來看,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同比+29.9%,占整體出口比重為4.5%;跨境電商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同比+19.6%,占整體出口比重為7.7%。大宗商品進口帶動12月進口同比轉正。12月機電產(chǎn)品、高新技術產(chǎn)品進口金額同比分別為2.2%、1.4%,較11月的4.2%、8.1%回落,而大宗商品進口數(shù)量多數(shù)有所改善,鐵礦石、煤、銅、原油進口數(shù)量同比分別為11.0%、53.0%、18.0%、0.6%(11月為3.9%、34.6%、1.3%、-9.2%)。部分大宗商品進口改善或受到低庫存背景下的庫存回補帶動。2024年出口或溫和改善。展望2024年,我們預計美國經(jīng)濟或將軟著陸,而美國制造業(yè)庫存已經(jīng)去化到了較低水平,或將開啟庫存周期,支撐中國外需。去中心化影響下,中國出口份額或呈現(xiàn)小幅回落態(tài)勢,使得中國出口增速略低于美國進口增速。我們預計2024年中國出口同比增速為2%左右,結構上三個方向值得關注:一是受益于美國制造業(yè)庫存周期的家具、家電等產(chǎn)品,二是彈性較大的電子類產(chǎn)品,三是中國供給優(yōu)勢突出的汽車、新能源等產(chǎn)品。20505圖表1:出口當月金額圖表2:進口當月金額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圖表3:部分地區(qū)出口同比增速圖表4:中國出口份額0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注:數(shù)據(jù)截至2023年10月資料來源:CPBWorldTradeMonitor,中金公司研究部圖表5:對主要地區(qū)出口同比增速圖表6:進出口金額/貨運量同比0%%0 資料來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352.027.945.045.112.43.6-9.1-4.7-3.1-10.9-20.2-11.64.2-3.4-11.3-5.91.9-1.3-5.8-3.614.711.88.012.4-1.6-4.4-10.2-8.9-13.4-11.7-7.1-5.9塑料制品汽車零配件52.027.945.045.112.43.6-9.1-4.7-3.1-10.9-20.2-11.64.2-3.4-11.3-5.91.9-1.3-5.8-3.614.711.88.012.4-1.6-4.4-10.2-8.9-13.4-11.7-7.1-5.9塑料制品汽車零配件7.110.13.411.32.612.0-16.6-5.0-0.454.621.8-7.10.5-5.0-11.1-8.20.31.3-6.7-6.12.23.50.01.6-1.42.9-9.2-8.32023-l22023-1l2023-102023-122023-1l2023-10歐盟-1.9-14.5-12.60.41.65.86.84.9-6.018.427.5-7.3-8.3-13.01.8-0.3-8.3東盟-6.1-7.1-15.1-2.3-6.410.24.03.0-4.94.88.622.0-3.1-3.6-17.00.7-2.3-8.9-1.11.4-5.27.852.1-6.7-12.4-9.15.924.98.612.0-3.06.4-4.4-9.05.8-2.8-6.97.3-8.2-6.1-15.1-3.7資料來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圖表8:主要商品出口金額的同比增速(單位:%)注:*代表大類商品,或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關商品資料來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4圖表9:主要商品進口的同比增速(單位:%)2023-122023-112023-102023-l22023-1l2023-10鐵礦砂及其精礦48.629.122.111.03.94.623.44.7-4.253.034.623.327.411.634.918.01.323.622.711.825.620.86.0-4.1-14.1-11.12.8-6.40.0-4.5-12.88.40.6-9.213.5糧食1.44.28.933.334.038.1-3.48.5-10.06.00.62.0-7.45.128.1-10.62.023.7-6.9-10.0-0.9*機電產(chǎn)品2.24.20.31.48.12.0注:*代表大類商品,或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關商品資料來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一般聲明本報告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jiān)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yè)務資格)制作。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我們認為可靠的公開資料或調研信息,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lián)機構(以下統(tǒng)稱“中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投資者參考之用,不構成對買賣任何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出價或征價或提供任何投資決策建議的服務。該等信息、意見并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或投資操作性建議。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自主審慎做出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投資者在依據(jù)本報告涉及的內容進行任何決策前,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并就相關決策咨詢專業(yè)顧問的意見對依據(jù)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關聯(lián)人員均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該等意見、評估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在不同時期,中金公司可能會發(fā)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可能會不時與中金公司的客戶、銷售交易人員、其他業(yè)務人員或在本報告中針對可能對本報告所涉及的標的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場價格產(chǎn)生短期影響的催化劑或事件進行交易策略的討論。這種短期影響的分析可能與分析師已發(fā)布的關于相關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目標價、評級、估值、預測等觀點相反或不一致,相關的交易策略不同于且也不影響分析師關于其所研究標的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基本面評級或評分。中金公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yè)人士可能會依據(jù)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fā)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中金公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中金公司的資產(chǎn)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yè)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不一致的投資決策。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于業(yè)績的數(shù)據(jù)代表過往表現(xiàn)。過往的業(yè)績表現(xiàn)亦不應作為日后回報的預示。我們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所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xiàn)。分析中所做的預測可能是基于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地影響所預測的回報。本報告提供給某接收人是基于該接收人被認為有能力獨立評估投資風險并就投資決策能行使獨立判斷。投資的獨立判斷是指,投資決策是投資者自身基于對潛在投資的目標、需求、機會、風險、市場因素及其他投資考慮而獨立做出的。本報告由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jiān)察委員會監(jiān)管的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中金香港”)于香港提供。香港的投資者若有任何關于中金公司研究報告的問題請直接聯(lián)系中金香港的銷售交易代表。本報告作者所持香港證監(jiān)會牌照的牌照編號已披露在報告首頁的作者姓名旁。本報告由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監(jiān)管的中國國際金融(新加坡)有限公司(“中金新加坡”)于新加坡向符合新加坡《證券期貨法》定義下的合格投資者及/或機構投資者提供。本報告無意也不應直接或間接地分發(fā)或傳遞給新加坡的任何其他人。提供本報告于合格投資者及/或機構投資者,有關財務顧問將無需根據(jù)新加坡之《財務顧問法》第45條就任何利益及/或其代表就任何證券利益進行披露。有關本報告之任何查詢,在新加坡獲得本報告的人員可聯(lián)系中金新加坡持牌代表。本報告由受金融行為監(jiān)管局監(jiān)管的中國國際金融(英國)有限公司(“中金英國”)于英國提供。本報告有關的投資和服務僅向符合《2000年金融服務和市場法2005年(金融推介)令》第19(5)條、38條、47條以及49條規(guī)定的人士提供。本報告并未打算提供給零售客戶使用。在其他歐洲經(jīng)濟區(qū)國家,本報告向被其本國認定為專業(yè)投資者(或相當性質)的人士提供。本報告由中國國際金融日本株式會社(“中金日本”)于日本提供,中金日本是在日本關東財務局(日本關東財務局長(金商)第3235號)注冊并受日本法律監(jiān)管的金融機構。本報告有關的投資產(chǎn)品和服務僅向符合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第2條31項所規(guī)定的專業(yè)投資者提供。本報告并未打算提供給日本非專業(yè)投資者使用。本報告亦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向符合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施行令》第17條第3款第1項及《金融商品交易法》第58條第2款但書前段所規(guī)定的日本金融機構提供。在該情形下,本報告有關的投資產(chǎn)品和服務僅向日本受監(jiān)管的金融機構提供。本報告將依據(jù)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法律法規(guī)和監(jiān)管要求于該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