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3年月日第一章:聲現(xiàn)象課題:2.1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一、學習目標: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2.知道聲音能在氣體中傳播3.了解人是怎樣聽到聲音二、學法指津:重點:聲音產(chǎn)生的原理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難點: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三、自主學習:〔一、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1.觀察與思考在一次風較大的時候,觀察旗桿上的國旗,當你聽到國旗在風中發(fā)出"噼啪噼啪"的聲音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國旗在不停地_______;當風停了以后,國旗不再發(fā)聲,這時國旗在旗桿上不再_______.2.動手做一做實驗一:將手指緊壓在喉結上,然后發(fā)聲,手有什么感覺?3.結論:聲音是由物體的而產(chǎn)生.〔二、聲音是怎樣向遠處傳播的1.猜想:2.實驗二:將你的耳朵緊貼在課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輕輕地敲擊;再使耳朵離開,用手以同樣大的力度敲擊桌面.比較兩次聽到的聲音.3.動腦想一想實驗二的第一次敲擊聲是在桌面的一端發(fā)出的,但耳朵貼在桌面的另一端能聽到聲音,在這個過程中聲音是由什么物質從一端傳到另一端的?當耳朵離開桌面時,我們同樣可以聽到敲擊聲,這次的聲音是由什么物質傳到耳朵的?我們平時聽到的各種聲音主要是通過什么物質傳到耳朵中的?4.結論:在物理學中,把傳播聲音的物質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氣體,還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真空傳聲.我們平時聽到的聲音主要是通過______傳播的.〔三、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閱讀P30小資料知: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做________,在15℃時空氣中的這個值是___.四、當堂檢測:1、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__產(chǎn)生的,_________停止,聲音就消失.2、釣魚時,河岸上的腳步聲會把魚嚇跑,這說明____________能夠傳聲.3、月球上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來進行交談,主要是因為_______不能傳聲.4、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著:行軍宿營,士兵枕著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聽到夜襲的敵人的馬蹄聲,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一根較長的鋼管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緊貼鋼管的同學可以聽到______次聲音,第一次聲音是通過_________傳播的,第二次聲音是通過_______傳播的.若某同學在一根較長的注滿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頭敲擊,另一同學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貼著水管聽聲,則他可以聽到聲音的次數(shù)是________.6、關于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聲音在鐵軌中比在空氣中傳得慢C、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D、在空氣中聲音的速度與光的速度相同7、在敲響大古鐘時,有同學發(fā)現(xiàn),停止對大古鐘的撞擊后,大鐘"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鐘聲的回音B、大鐘還在振動C、鐘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D、人的聽覺發(fā)生"延長"8、夏季的一個雷雨天,小明同學在閃電過后5s的時刻聽到雷聲,此時溫度約為15℃,你認為雷鳴之處離小明同學的距離約為〔A、1.7kmB、1.73kmC、1.66kmD、17km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3年月日課題:2.2聲音的特性一、學習目標:1、知道聲音的三個特性;2、知道什么是頻率?頻率的應用.3、利用實驗去探究影響聲音特性的原因.二、學法指津:重點:區(qū)分聲音的三個特性.難點:設計探究的實驗,驗證響度與振幅有關,音調與頻率有關.三、自主學習:1.唱歌時,一首歌曲音調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我們把"聲音的叫做音調".2.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叫響度.3.平常人們說:"聞其聲而知其人",就是根據(jù)各人聲帶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的不同,4.樂音的三個特性分別是,,.探究:決定聲音高低的因素演示:先將卡片用力地劃過梳子齒,然后輕輕地劃過細齒,比較兩次聲音,你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5.物理學上物體振動的快慢用表示,聲源每秒鐘叫頻率,大多數(shù)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在Hz,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低于20Hz的聲音叫.探究:探究聲音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要使鼓聲更響些,你會怎么做?演示:鐵架臺、音叉、乒乓球.6.鼓聲的響度可能與有關.四.當堂檢測:1.樂音的三個特性分別是,,.女同學的聲音較尖細,是指她聲音的較高.2.我們能夠分別出鳥語和琴聲是根據(jù)聲音的不同來分別的.3.水牛"哞哞"的叫聲和蚊子"嗡嗡"的叫聲相比較,的音調高,的響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時演奏同一首歌,能分辨出琴聲,是因為二者的不同.4.下列日常用語中所講的"高"指的是音調的是<>A、"喂,我聽下到,你的聲音再高一些"B、你的聲音很高,我聽得很清楚C、請勿高聲喧嘩D、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5.幾個同學在室外聊天,室內同學聽聲音可以分辨每句話是誰說的,這主要是因為各人的〔A、音調不同B、音色不同C、頻率不同D、響度不同6.聯(lián)歡會上,口技演員在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動物和樂器的聲音,他主要是模仿聲音的,臺下的觀眾聽到口技演員的聲音是靠傳播的.7."這個調子我唱不上去"是形容聲音的高,"震耳欲聾"是形容聲音的大,"他的聲音很好聽"是形容聲音的好.8.小蘭在觀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樂器振動時,猜測:即使在弦張緊程度相同的條件下,發(fā)聲的音調高低還可能弦的粗細、長短及弦的材料有關.于是她想通過實驗來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下表是她在實驗時控制的琴弦條件: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長度/cm琴弦的橫截面積/平方mmA銅200.3B銅200.7C尼龍絲300.5D銅400.5E尼龍絲400.5〔1、如果小蘭想探究發(fā)聲的音調與琴弦的材料的關系時,她應選和兩根琴弦.〔2、如果小蘭想探究發(fā)聲的音調與琴弦的長度的關系時,她應選和兩根琴弦.〔3、在探究的過程中,總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們保持不變,進而尋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3年月日課題:2.3聲的利用一、學習目標:1、了解日常生活、現(xiàn)代技術中聲的應用.2、觀察和調查日常生活中聲的利用的實例.二、學法指津:教學重點:現(xiàn)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教學難點:聲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應用.三、自主學習:學法指導:請同學們閱讀教材38-41頁,試著將下面的問題展示到黑板上.1、聲音與信息有關的例子有哪些?2、聲音與能量有關的例子有哪些?合作探究聲與信息友情提示:閱讀本節(jié)課文"聲與信息"這部分內容,說一說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回聲定位"在科學、醫(yī)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普遍.利用你已有的知識,你能簡單地說明回聲定位的道理嗎?四、當堂檢測:1.聲既能傳遞__________,也能傳遞__________.2.有一種電動牙刷,它能發(fā)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干凈又舒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動牙刷發(fā)出的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B.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C.超聲波的音調很低所以人聽不到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3.醫(yī)用"B超"機是利用超聲波來診斷病情的,但人們聽不到它發(fā)出的聲音,這是因為〔A.聲音太小B.超聲波無法傳入人耳C.超聲波的頻率小于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D.超聲波的頻率大于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4.下列現(xiàn)象或做法中不能說明聲波可以傳遞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聲波捕食B.利用超聲波消除腎結石患者的結石C.用聲波清洗精細的機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聲環(huán)境中,鼓膜會破裂出血.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朱雨晴審核:使用時間:2012年月日課題:1.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一、學習目標:1、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2、知道防止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保意識.
二、學法指津:重點:了解噪聲的來源與危害.
難點:結合實際,探究怎樣噪聲污染.
三、自主學習:認真閱讀教材42頁44頁
1、從物理學角度來講,什么是噪聲?
2、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來講,什么是噪聲?
3、說出你知道的噪聲來源..
4、噪聲的強弱是以〔符號為單位來劃分的,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dB,為了保證,聲音不能超過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dB.
5、寫出控制噪聲的三條途徑:〔1;〔2;〔3.
〔1、摩托車內燃機的排氣管上裝有消聲器,是為了.〔2、晚上在家學習時,鄰居放音樂聲音很大,干擾了你的學習,為了保障你的學習,請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至少寫出三條不同途徑下減小干擾的方法.
四.當堂檢測:1、以下措施不能達到減弱噪聲目的的是〔A、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B、機廠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
C、街頭設有噪聲檢測儀D、高架道路兩側建有透明板墻
2、下列是小明同學觀察到人們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這些行為正確的是〔A、小明的鄰居在晚上聽音樂時,將音響的音量開得很大
B、夏天大街上唱卡拉OK的聲音絕對不是噪聲
C、某貨車司機為了提高經(jīng)濟效益,超量裝載貨物
D、市政府通知:在高考、中考復習和考試期間,居民區(qū)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間停止施工
3、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靜,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
4、以下減弱噪聲的方法中,屬于在聲源處減弱的是〔
A.影劇院的墻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帶有耳罩的頭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鳴喇叭
D.高架道路兩側某些路段設有隔音板墻5、下列聲音中屬于噪聲的是:〔只填寫序號
a.城市里汽車發(fā)動機的運轉聲
b.唱歌時器樂的伴奏聲
c.自習課上的喧華聲
d.晨讀時的朗讀聲
e.汽車高音剌叭的尖叫聲
f.夜深人靜時的引吭高歌
g.裝修房間時的電鉆聲
h.清晨公園樹林中小鳥的歡叫聲6、放鞭炮時用手捂住雙耳,這是在為了__________;在摩托車內燃機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這是為了____________;植樹造林,增加綠地面積,不僅可以打造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還可以______________.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2年月日物態(tài)變化課題3.1溫度學習目標:①、知道溫度計的工作原理;②、了解生活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值;③、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二、學法指津:重點和難點: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自主學習:〔一、自我閱讀教材,用筆勾劃出重點和疑點,完成下列問題:1、物體_____________叫溫度,溫度的單位是______,符號是;要準確地判斷和測量溫度,應選擇科學的測量工具____________.2、溫度計上的C或℃的意思是_______,它的規(guī)定方法是:在1個大氣壓下_________的溫度是0攝氏度,用___表示,______的溫度是100攝氏度,用_______表示,它們之間分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_____.如人體的正常體溫是_______,讀作:_______.資料顯示XX市的極端最低氣溫曾達-26.5℃,讀作_______或________;最高氣溫是"42.7℃"讀作_______.<二>、溫度計的原理構造及使用 1、〔演示自制溫度計:在一個小玻璃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再配一個合適的的塞子,塞上插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或塑料管,將玻璃瓶放在熱水中一會兒,你會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如果將此裝置放在冷水中一會兒,你又會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根據(jù)該實驗表明液體具有什么性質? 家庭和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jù)制成的. 2、給你一支溫度計,一個燒杯和水,練習測量液體的溫度,實驗完畢,歸納出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或者說要看清所能測量的;然后看清它的,也就是. 測量液體溫度時正確的方法:①.②.③.四、當堂檢測:1、常用溫度計是根據(jù)____________的規(guī)律制成的,常用的溫度計里的液體有的是__________、有的是__________、有的是______________.2、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的實驗中,按照溫度計使用的注意事項進行實驗,以下實驗步驟的順序已打亂,請按正確順序排列:_________.A、讓溫度計與被測水充分接觸.B、當溫度計的液面不在升高時,讀取數(shù)據(jù).C、估計水的溫度.D、取出溫度計.E、選用測量范圍合適的溫度計.3、沒有甩過的醫(yī)用溫度計指示38.2℃,一位護士用其先后測兩位病人的體溫〔都沒有往下甩,如果兩人的實際體溫分別是37.3℃和39.1℃,則這支體溫計上先后表示的讀數(shù)是______和_______.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2年月日課題3.2熔化和凝固一、學習目標:<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義;<2>、了解熔化圖象和凝固圖象的物理意義;<3>、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及熔點和凝固點.二、學法指津:學習重點和難點: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概括;總結出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并能用圖象表示出來.三、自主學習:〔一、知識回顧:1、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jù)_________性質制成的,把_______________規(guī)定為0℃,把___________規(guī)定為100℃.2、用一支原來示數(shù)為38℃的體溫計,未經(jīng)下甩,便去測量一個正常人的體溫,如果當時氣溫是35℃,那么體溫計的示數(shù)為〔A、38℃;B、37℃C、36℃D、35℃〔二、自學導引1、夏天,從冰柜中拿出的冰,一會變成了水,再過一段時間水干了,這是為什么?;2、隨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三種狀態(tài)之間變化;3、冰變成水的過程中,物態(tài)由態(tài)變?yōu)閼B(tài),這種現(xiàn)象叫,這種物態(tài)變化需要〔吸熱、放熱;相反如果水結成冰,物體由態(tài)變?yōu)閼B(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做,這種物態(tài)變化需要〔吸熱、放熱.〔三、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1、看課本55頁的物質熔化時的溫度變化曲線圖.2、結論:海波在熔化前溫度,海波在熔化時溫度海波在熔化后溫度;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四、熔點和凝固點1、根據(jù)各種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將固體分為和,有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沒有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做,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不相同.四、當堂檢測:1、熔化和凝固現(xiàn)象:下列兩個成語各說的是哪一種物態(tài)變化:滴水成冰:.冰雪消融:2、在有些古代宮殿中,有許多空心銅柱子支持著宮殿的屋頂,在夏天走進宮殿會感到冷氣沁人.原因是空心的銅柱中裝進了許多冰塊,由于使溫度降低,所以宮殿里很涼爽.國外研制出一種衣料,其纖維中添加了微膠囊,這種膠囊中所含的物質在常溫下呈液態(tài),在溫度降低時會凝固.人們穿上用這種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氣溫降低時倍感溫暖.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在熔化和液態(tài)金屬凝固的過程中,溫度一直在變化B.給冰加熱,冰的溫度一定升高C.把5℃的水放入0℃的房間,水將會結冰D.把一塊-100C的冰,放到00C水中會部分熔化,盆中的水量增加.4、由課本84頁表格數(shù)據(jù)判斷在標準大氣壓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銅鍋熔化鋼塊也行B.銅球掉進鐵水中不會熔化C.在-265℃時氧氣是固態(tài)D.-40℃的氣溫是用水銀溫度計測量的5、晶體在熔點時〔A一定是液態(tài)B一定是固態(tài)C一定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2年月日課題3.3汽化和液化一、學習目標:1、知道蒸發(fā)和沸騰通稱為汽化現(xiàn)象,汽化時要吸熱.2、知道蒸發(fā)現(xiàn)象,體驗蒸發(fā)過程要吸熱.3、知道沸騰現(xiàn)象,能描述水沸騰前后的情景.4、探究水沸騰的條件與特點.二、學法指津:學習重點和難點:蒸發(fā)和沸騰的特點三、自主學習:〔一.預習問題預習課本P58-P62,自主完成下列問題.1.曬在陽光下的濕衣服會干,水分去哪了?長時間放在爐火上加熱的水也會減少,水分去哪了?2.、物質從__變成__的現(xiàn)象叫汽化,從__變成的現(xiàn)象叫液化3.你注意過家中水的沸騰是的現(xiàn)象嗎?請你說出水沸騰時的特點?〔二、沸騰1、沸騰是汽化現(xiàn)象;觀察實驗P59圖3、3-2,記錄溫度計的讀數(shù),根據(jù)讀數(shù)在P59圖3、3-3的坐標中仿照晶體熔化圖像手工描繪水沸騰的溫度--時間關系的曲線.2、從實驗中得到什么?〔1、沸騰是在液體和同時發(fā)生的的汽化現(xiàn)象.〔2、液體沸騰是要達到才沸騰,沸騰時溫度.3、沸點:叫沸點.問題:衣服干了是否是沸騰現(xiàn)象?〔三、蒸發(fā):1、蒸發(fā)是只發(fā)生在.2.觀察課本P61圖3.3-5,你能解釋這些現(xiàn)象嗎?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天熱時,狗常把舌頭伸出來?.解釋:.3、沸騰與蒸發(fā)的異同
蒸發(fā)沸騰相同點
不同點發(fā)生溫度不同:發(fā)生部位不同:發(fā)生溫度不同:發(fā)生部位不同:〔四、液化:1、物質從變成的過程叫做液化.氣體液化過程要.
2、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1、;〔2.
四、當堂檢測:
1、蒸發(fā)是在________溫度下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沸騰是在_________溫度下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是只在液體_______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沸騰是在液體___________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2、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用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氣變?yōu)橐后w儲存在鋼罐中的.
3、寫出下列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
<1>冬天早晨出來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氣",是_____現(xiàn)象.
<2>冰雪化成水,是________現(xiàn)象.<3>洗過的衣服晾干了,是_____現(xiàn)象.
<4>鋼水變成鋼錠,是_____現(xiàn)象.
<5>夏天,自來水管常"出汗",是________現(xiàn)象.
<6>掀開沸水鍋的鍋蓋,可以看到有水從鍋蓋上滴下,這是_______現(xiàn)象.
<7>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外面進到暖和的屋子里,鏡片上往往會出現(xiàn)水珠,這是______現(xiàn)象.
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2年月日課題3.4升華和凝華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知道什么是升華和凝華,能舉出或辨認生活中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xiàn)象.
〔2升華吸熱,凝華放熱.
二、學法指津:學習重點和難點:探究碘的升華和凝華過程.
三、自主學習:〔一課前診斷1.物質從_______態(tài)變?yōu)開________態(tài)叫汽化,它有_______和_____兩種方式;汽化的相反過程是________,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條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為液體貯存在鋼罐里的.
2、冬天,室內窗玻璃上"流汗",是現(xiàn)象.游完泳上岸時,會感到冷,這是因為.
3.用嘴對著鏡子"哈氣",鏡面會變得模糊,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鏡面又變得清晰了,在這個過程中的物態(tài)變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華后升華D.先凝固后熔化〔二、預習指導
1、物質從態(tài)直接變成態(tài)叫升華;物質從態(tài)直接變成態(tài)叫凝華.樟腦丸,過一段時間就不見了,這是樟腦從態(tài)直接變成態(tài),屬于現(xiàn)象.霜和冬窗玻璃上的冰花以及樹枝上出"霧淞",都是水從態(tài)變成態(tài),屬于現(xiàn)象.
2、升華需要熱,凝華需熱.
3、填寫課本P65想想議議.
〔三、探究學習
探究實驗:碘的升華和凝華
器材:大試管,玻璃片2塊,鑷子,酒精燈,碘.
四、當堂檢測:1、把固體清香劑的盒蓋打開后,過一段時間會變小,這是由于發(fā)生了________現(xiàn)象.
2.樟腦球變小了、白熾燈泡用久了燈絲會變細等現(xiàn)象,都是的結果.
3.寒冷的冬天,在背陰處,地上的雪即便沒有熔化,過幾天也會消失.這是現(xiàn)象.
4.下列現(xiàn)象都屬于物態(tài)變化,其中屬于升華的是〔
A.灑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霧的形成
C.水正在慢慢地結冰
D.燈泡用了一段時間后,燈絲會變細
5.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氣溫低于0℃,時間長了也會變小,這主要是由于〔
A.雪人逐漸熔化B.雪人逐漸升華
C.雪人逐漸蒸發(fā)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6、下面列舉的現(xiàn)象中,不是升華的是〔
A.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結冰花
B.結了冰的濕衣服,沒化凍就干了
C.樟腦球日久變小
D.燒瓶里有少量碘,加熱使其變成碘蒸汽
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2年月日課題4.1光的直線傳播一、學習目標: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二、學法指津:重點: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難點: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的應用.三、自學指導:有了這色彩斑斕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麗,如此迷人.今天我們先來學習《光的直線傳播》〔一、光源閱讀課本.然后討論交流.1、光源:.2、像太陽、螢火蟲、水母這類能夠自然發(fā)光的物體,叫
.3、像點燃的蠟燭、霓虹燈、白熾燈這類由人類制造的發(fā)光物體,叫.4、問題:夜晚天空中一輪明月是光源嗎?〔二、光的傳播1.提出問題:光是如何傳播的?2.猜想:請同學們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或感性認識提出自己的猜想.結論:
.〔三、光線提出問題:知道了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那我們如何描述光呢?學生依據(jù)日常生活經(jīng)驗及對光的認識畫出光的表示方法.1、光線:.直線表示
,用箭頭代表.〔四、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1、解釋生活實例:影子是如何形的?.2、日食和月食、影子的形成.〔五、光的傳播速度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71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光的傳播速度和聲音的傳播速度哪個更快?.2、光在任何物質中傳播速度都相同嗎?3、光在真空或空氣中傳播速度是.光速如此之快,科學家們是怎樣測出來的呢?這個問題我想留給同學們,可以上網(wǎng)查詢.四、當堂檢測:1.能夠_______的物體叫光源.用步槍瞄準練習時,當眼睛看到步槍標尺缺口與槍前的準星和瞄準點三者重合時,就認為三者在同一直線上了,這是利用了道理,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是每s傳播__________m.3.影、小孔成像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只有在空氣中才沿直線傳播C.光在任何情況中都沿直線傳播
D.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2年月日課題4.2光的反射一、學習目標: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fā)生反射.2.認識光反射的規(guī)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3.理解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學法指津:重點難點:光的反射定律及應用三、自學指導:〔一、復習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2、我們?yōu)槭裁茨芸吹轿葑永锏淖雷?、電視?發(fā)生什么反射?〔二、新課教學〔1、光的反射定律1、入射點:〔O,2、入射光〔AO3、反射光線〔OB,4、法線〔ON:5、入射角〔i>:6、反射角〔r>:提出問題:光在反射時遵循什么規(guī)律?也就是說,反射光線沿什么方向射出?分析總結出光的反射定律:;;.
說明:a、反射定律的第三條一定是角等于角,不能說角等于角,因為先有角,后有反射
角;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b、在反射時,光路是.〔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光射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能發(fā)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對光的反射是不一樣的.如果入射光線是平行的,
這種反射叫鏡面反射.如果入射光線是平行的,但經(jīng)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線,而是射向.我們把這種反射叫.如圖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們從各個方向看到物體.總結:a、物體表面光滑時產(chǎn)生反射;物體表面粗糙時,發(fā)生反射.b、發(fā)生鏡面反射時光的反射定律〔遵守或不遵守發(fā)生漫反射時光的反射定律〔遵守或不遵守問題討論:黑板"反光"時為什么粉筆字反而變得看不清楚了?為了保護同學的眼睛,請你根據(jù)所學的知識提出改變這種狀況的建議.四、當堂檢測:1、關于光的反射定律,某同學的敘述如下,其中錯誤的是〔
A.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B.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C.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D.入射角為θ,反射角也為θ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若入射光線靠近法線,反射光線也靠近法線
B.光線垂直鏡面入射時,反射角是90°
C.通過平面鏡,甲同學能看到乙同學,那么乙也能通過平面鏡看到甲
D.鏡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3、若一束光與平面鏡成300,這時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夾角是4、完成下列光路圖:五、課堂小結: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2年月日課題4.3平面鏡成像一、學習目標:〔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4、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二、學法指津:重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難點: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三、自學指導:設置情景,
請同學們拿起桌面上的鏡子照一照.
提問:你在鏡子中的像成在哪里?同學們想知道這神奇現(xiàn)象的原因嗎?從而引入新課平面鏡成像〔一、平面鏡成像特點:
請實驗小組就同學們提出的猜想應用平面鏡進行探究.
分析實驗,我們可以得到平面鏡成像特點1、;2、;3、.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虛像讓學生回憶"猴子撈月亮"的故事.提問:猴子最終有沒有撈到月亮?為什么?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大?離我們的距離近了嗎?〔二、平面鏡的應用:
學生討論:平面鏡成像有哪些實際應用呢?請同學們各抒己見.
平面鏡的應用〔1〔2四、當堂檢測:1、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三角形在平面鏡中所成的虛像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像與物體大小_______,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3.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豎直平面鏡前3m處,他在鏡中的像是______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鏡移1m,則他和像的距離是m.4、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像和物體之間的距離總是相等的B.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C.像和物體的大小總是相等的D.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5、人從遠處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鏡的過程中,他在鏡中的像的大小將〔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定五、當堂檢測:橋頭鋪中學八年級物理教學案編制人:郭義寬審核:使用時間:2012年月日課題4.4光的折射一、學習目的: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折射光線、折射角.2.知道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其他介質中及光從水、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的折射情況.3.知道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xiàn)象.二、學法指津:重點:了解光的折射規(guī)律難點:能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現(xiàn)象.三、自學指導:活動一:仔細觀察,插入水中的玻璃棒〔或筷子,從旁邊看,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活動二:觀察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折射情況設計并完成如圖1所示實驗,用一只激光器向杯底中射出一束光,保持這束光不動,再向杯子中加熱肥皂水,觀察光線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OO閱讀并思考課本P82頁最上面的內容,在上圖中,光線AO是__________________,OC是反射光線,OB是__________________,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γ叫做__________________.活動三:設計并完成課本圖4-4實驗,觀察、思考實驗現(xiàn)象,歸納得出光的折射特點: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__________________;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__________________;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折射光線__________________法線方向,即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當光從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__________________法線方向,即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活動四:觀察課本圖4-4-3,造成游泳者覺得河中水的深度比它的實際深度要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當堂檢測:1、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部分看起來向上彎折了
B、平靜的水面映出岸上樹木的倒影
C、茂密的森林的地面上有圓形的光斑
D、人在穿衣鏡前能看到自己在鏡子里的像2、站立在游泳池旁看到池內的水深度要比實際的深度要________些,這是由于光發(fā)生_______現(xiàn)象的緣故.3、站在清澈見底的平靜湖岸上的人看到水中有:游魚、樹木及白云,屬折射現(xiàn)象的是〔A、水中游魚B、水中樹木C、水中白云D、都不是4、天氣晴朗,河水清澈見底,我們看到河水中的魚在白云中游嬉,所看到的云實際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云的_________;所看到的魚實際是由于光______而形成魚的_________,看到的魚的位置在魚的實際位置的______方.5、完成下列光路圖:五、課堂小結:光的直線傳播顏色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了解色散現(xiàn)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2、過程和方法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宇宙的信息.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重、難點:光的直線傳播的內容.分析解釋有關現(xiàn)象.知道顏色、顏料之迷.教學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煙霧、三棱鏡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無……前面無相關內容二、導學達標:引入課題:①我們?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物體有光線射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②學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進行新課: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例如:……學生舉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傳播演示試驗①:圖片……陽光穿過樹林演示試驗②:激光在水中穿過演示試驗③:激光在煙霧中穿過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影、排隊、射擊、日食、月食……〔可以讓學生先討論,部分現(xiàn)象要解釋3、光的速度:討論:光有沒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利用對比說明:34頁圖示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世界問答:〔1我們?yōu)槭裁纯吹搅斯爬系氖澜???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5、顏色:〔1、試驗:光的色散……說明什么問題?結論:白光是由各種顏色的光組成的,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后會變成其他顏色.不同顏色的光分散的過程叫光的色散.〔2、顏色之迷:不透明物體:透明物體:〔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4、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3、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小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課后活動:完成物理套餐內容.課本后練習.教學后記:本節(jié)課在怎樣顯示光路、光的傳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課堂反應比較好,以后應加強這方面的探究.在需要較多時間的課時上,不要只顧進度,要避免出現(xiàn)學生的滯后情況.看不見的光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初步了解太陽光譜和看不見的光.初步認識紅外線及其作用.初步認識紫外線及其作用.2、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了解紅外線、紫外線的作用.通過收集、交流關于紅外線、紫外線的資料,獲得處理信息的方法.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和自然環(huán)境及人類生活影響.初步建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有保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意識.重、難點:知道太陽光譜的內容.知道紅外線、紫外線的定義及其作用.教學器材:電腦平臺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前提測評:1、白光是由各種混合而成的,把白光分解成各色光的過程叫.2、完成光路圖:空氣A水B二、導學達標:引入課題:利用三棱鏡,可以把陽光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進行新課:1、把這些色光按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光譜.在紅光、紫光外還有人眼看不見的光,分別是:不可見光可見光不可見光紅外線紅、橙、黃、綠、藍、靛、紫紫外線2、紅外線:、閱讀課本50頁的內容,并歸納.、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紅外線的熱作用強,各種物體吸收了紅外線后溫度升高.紅外線的穿透云霧能力比較強.學完上知識后,讓學生討論紅外線可以有什么用途?〔教師注意指導3、紫外線:〔1、閱讀課本51頁的內容,并歸納.〔2、紫外線的來源?〔3、紫外線的化學作用強,很容易使相片底片感光.〔4、紫外線的生理作用強,能殺菌.〔5、熒光效應.學完上知識后,讓學生討論紅外線可以有什么用途?〔教師注意指導3、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小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課后活動:完成物理套餐內容.課本后練習.教學后記:這節(jié)課的內容簡單,可以利用時間復習、練習前面內容,或總結整章內容.4.2《透鏡》學案[學生活動]活動一:辨別透鏡凸透鏡:〔凹透鏡:〔活動二:觀察凸透鏡和凹透鏡分別通過讓凸透鏡和凹透鏡觀察書上的文字〔透鏡距離書本較近得到:通過凸透鏡,所看到的物體的像是〔放大/縮小的通過凹透鏡,所看到的物體的像是〔放大/縮小的活動三:探究透鏡對光的作用一束平行光〔如太陽光通過凸透鏡,將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一束平行光〔如太陽光通過凹透鏡,將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我們看到: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__作用,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鏡又叫____________透鏡,凹透鏡又叫____________透鏡.活動四:如何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如果現(xiàn)在讓你區(qū)分凸透鏡和凹透鏡,你有哪幾種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五:探究平移透鏡下文字的移動方向凸透鏡:像移動方向與凸透鏡移動方向
凹透鏡:像移動方向與凹透鏡移動方向[自主學習]1、自己閱讀書本相關內容并嘗試完成以下問題:平行光經(jīng)過凹透鏡后變成發(fā)散光線,將這些光線反向延長也會相交于一點,這個點不是光線實際會聚平行光經(jīng)過凹透鏡后變成發(fā)散光線,將這些光線反向延長也會相交于一點,這個點不是光線實際會聚的點,因此點F叫做凹透鏡的虛焦點主光軸:焦點:焦距:2、六條特殊光線3、試一試:[透鏡奧秘]一束光線經(jīng)三棱鏡后,畫出這束光在三棱鏡內和離開三棱鏡后進行的路徑.結果表明,出來光線向_____________偏折.想一想:1、在北極進行探索的工作人員丟失了火種,請你為在冰天雪地中工作的探險人員想想辦法獲得火種,替他們解決后顧之憂.2、郊游的時候,為什么不能把剩有液體的玻璃瓶扔在樹林里?3、一天,大雨過后,李家瑞家的花花正趴在自己窩里的干草上,狗窩的上方是用透明塑料紙搭起來的,天晴了,太陽出來了,透過積水的陽光照在狗的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極了,小狗正享受著這份愜意時,突然自己的尾巴著起了火,疼得它上躥下跳.你知道是誰惹的禍嗎?4、透明玻璃瓶內有一細棉線,細線下端有一個泡沫塑料小球,請你設計一個實驗,在不打開瓶蓋的情況下,使瓶內的棉線斷掉.[課堂反饋]一.填空1.透鏡有兩類:一類是_________的叫凸透鏡,一類是_________的叫凹透鏡.2.如圖所示的透鏡中,屬于凸透鏡的有_________,屬于凹透鏡的有_________3.凸透鏡對光有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透鏡;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__作用,所以_又叫做_________透鏡.4.下列所示的透鏡對光線起什么作用.5.我國古代對凸透鏡聚XX用早有認識.據(jù)晉代張華的《博物志》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議,但這絕非訛傳,如圖所示,這是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6.下列關于凸透鏡或凹透鏡的光路圖中不正確的是〔7.一塊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兩塊,其形狀如圖所示,那么能使光線會聚的是_________,能使光線發(fā)散的是_________.8.為了防止森林火災,在森林里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的飲料瓶,這是由于雨水進入飲料瓶后對光的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_鏡,它對太陽光的_________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3.2
生活中的透鏡學案學習目標:知識和技能: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重點:通過觀察和分析,在頭腦中形成透鏡及其成像的豐富、具體的感性認識.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像,再經(jīng)過分析、綜合,最后得出它們成像特征.學習過程:〔一導學"照相機"1.對于照相機,你們想提出什么問題?2.自學課本P62-63一、二段照相機.自學指導:〔1仔細觀察圖3.2-1,你看到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_______鏡,來自物體的光經(jīng)過這個鏡后會在膠卷上形成一個_________的像.〔2膠卷上涂著一層_______的物質,它在曝光后發(fā)生________,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卷上,經(jīng)過顯影、定影后成為底片.〔3比較物體、像到鏡頭的距離,會發(fā)現(xiàn)物距_____像距,像___物體〔填大于、小于.〔4觀察物體和像位于鏡頭的____側〔填同側、異側.3、小組活動:制作模型照相機.學生自學課本P63想想做做.〔二導學"投影儀"1.自學課本P64投影儀一、二、三段〔1認真觀察圖3.2-4對照實物,投影儀的鏡是一個____鏡.〔2投影儀的構造有:___________________〔3猜一猜:將投影片"F"放在投影儀的載物臺上,顯示出的像的大小正倒將會如何?2.演示:將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取下,投影片F(xiàn)放到載物臺上,調節(jié)鏡頭,在天花板上得到投影片上圖案的清晰的像,觀察像的正倒、大小,比較像距物距的大小,像與物體在透鏡的同異側.再將平面鏡裝上,觀察像的位置,分析平面鏡的作用.3.根據(jù)實驗回答問題,并填表.教師給予點撥指導.〔三導學"放大鏡"做一做,看一看1、把手中的凸透鏡放在課本上,適當調整距離,你看到了什么?<1>字是放大還是縮?。?lt;2>字是正立還是倒立?2、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做成一個水滴放大鏡,用它來觀察課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3、放大鏡的鏡頭是一個______鏡,像比物____〔大、小像與物在透鏡的___側〔同、異,所成的像是____的〔倒立、正立.〔學生完成表格〔四當堂訓練:課本P65動手動腦學物理1、2〔五導學"實像和虛像",自學課本P64-65"實像和虛像"部分根據(jù)下列提示分析實像、虛像特征:1是否由實際光線匯聚而成;2能否用光屏承接;3能否用眼看到;4在凸透鏡成像中,實、虛像與物在透鏡的同異側.對實像、虛像特征進行總結:四、針對訓練:1、有時透過盛滿水的玻璃杯能看到握著杯子的手指比實際的手指頭要粗些是因為.2、現(xiàn)有五種光學元件:①平面鏡;②凹面鏡;③凸面鏡;④凹透鏡;⑤凸透鏡,把下列器材所使用的上述光學元件填入相應的空格內.潛望鏡;探照燈;幻燈機;交通鏡;放大鏡;近視鏡.3、放映幻燈片時,如果底片上插入的是"F"字,則屏幕上得到的放大的圖像是字.4、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都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凸透鏡的例子.①照相機能成像;②投影儀能成像;③放大鏡能成像.5、照相機、投影儀所成的像都是由光線而成,可以用承接,是像,放大鏡所成的像只能通過眼睛看,是像,用光屏承接,.6、晚上,在一盞燈光和白墻之間移動凸透鏡,有個位置可以地墻上得到燈泡的清晰的像.透鏡在離燈泡較近的位置時,像是的;透鏡在離燈泡較遠的位置時,像是的.兩者所成的像都是的.7、用放大鏡接近細小的指紋,可以觀察到指紋的、的像,用放大鏡看窗外較遠的樹,可以看到樹的、的像.〔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縮小"五、課后作業(yè):3.3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學案<學習目標:一、學習目標:1、知道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2、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3、知道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4、會運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解釋一些簡單的現(xiàn)象.二、學習重點:1、重點: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2、難點: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得出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三、學習過程1、知識回顧:〔1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虛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則2倍焦距則表示為:______2、了解幾個概念:〔1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2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表示.3、設計并進行實驗:〔1在進行實驗過程中,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應基本保持在一條直線上.〔2進行實驗:①把蠟燭放在較遠處,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調節(jié)光屏的位置,使燭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觀察像的大小、倒正,測出物距u、像距v,記錄在表格內.②把蠟燭向凸透鏡靠移近,使物距等于2f,即u=2f,重復上面操作.進行觀察和測量.③把蠟燭向凸透鏡靠移近,使物距在f和2f之間,即2f>u>f,重復上面操作.進行觀察和測量.④繼續(xù)移近蠟燭,使物距u=f.在光屏上能得到蠟燭的像嗎?為什么?⑤繼續(xù)移近蠟燭,使物距u<f.在光屏上能得到蠟燭的像嗎?怎樣才能觀察到蠟燭像?是虛像還是實像?觀察像的大小和倒正.測出物距和像距.〔3分析實驗結論并將結論填在下表:你使用的凸透鏡焦距f=cm物距與焦距關系像的性質像距/cm應用實虛放大或縮小正倒u>2f
u=2f
2f>u>f
u=f
u<f
從實驗及上面的表格還可以得出如下規(guī)律:〔1________是成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______是成放大像與縮小像的分界點.〔2實像都是_______〔填倒立與正立,且物與像在透鏡的________〔同側與兩側;虛像都是___________,且物與像在透鏡的__________.〔3成實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_______透鏡,且像的大小變________.四、針對訓練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應先將凸透鏡的光心、燭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調整到_________.2、將點燃的蠟燭沿凸透鏡的主軸,從大于二倍焦距處逐漸向透鏡移動時,在光屏上可先觀察到_______、_______的實像,當蠟燭移到距凸透鏡二倍焦距時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的實像,接著移動蠟燭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的實像,最后在光屏上觀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觀察到_______、_______的虛像.3、將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距凸透鏡20cm的紙上接到一個很小的亮斑.當將一個物體放在距這個透鏡50cm處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實像B.倒立縮小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實像D.正立縮小的實像4.關于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凸透鏡成虛像時,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B.虛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虛像總是放大的,實像有時是放大的有時是縮小的D.虛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5.將一個物體放在距凸透鏡20cm處時,用光屏可接收到一個放大的像.這個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A.20cmB.10cmC.30cmD.15cm6.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蠟燭到光屏的距離為60cm,想在光屏上成一個與蠟燭等大的像〔保持蠟燭到光屏的距離不變,應選擇的凸透鏡是<>A.焦距大于30cmB.焦距小于30cmC.焦距等于30cmD.焦距等于15cm7.某同學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4cm處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縮小的像.這個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A.6cmB.7cmC.10cmD.20cm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蠟燭到光屏的距離為50cm保持不變,某同學將一個焦距為10cm的透鏡從光屏移向蠟燭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B.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C.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D.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9物體AB置于薄凸透鏡前,則AB的像的位置在<>A.E點附近.B.G點附近.C.C點附近.3.4眼睛和眼鏡學案學習目標:了解眼睛的構造和成像原理;知道眼鏡的作用,保護眼睛.學習重點: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睛的光學作用學習難點:眼睛的光學作用課前復習: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__________,它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2.用照相機拍照時,要想使拍照物體照得大些,應如何調節(jié)鏡頭到物體的距離?底片到鏡頭的距離是否也調整?新課學習:一、自學指導:1、眼睛的構造:在我們的五官當中,眼睛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從結構上看,眼球好像一架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__________,形成物體的像.2.眼晴可以看XX近不同的物體,是靠__________來改變__________的厚度,從而改變這架高級相機鏡頭的焦距.3.產(chǎn)生近視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使遠處的物體成像在__________前,可利用__________的發(fā)散使用來矯正.4.產(chǎn)生遠視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使近處的物體成像在__________后,可利用__________的會聚作用來矯正.二、聯(lián)系實際:1、眼球的自動調節(jié)<1>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我們平時看物體時,物體到眼球的距離和2cm比較有什么特點?.<2>由于u>2f,因此在視網(wǎng)膜上所成像的特點是什么?.<3>照相機在拍攝遠近不同的景物時,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調節(jié)膠片到鏡頭的距離;而用眼睛看遠近不同的物體時,視網(wǎng)膜無法調節(jié)到晶狀體的距離.這不是與透鏡成像規(guī)律有矛盾嗎?<4>物距一般都大于,成的實像.通過視神經(jīng)把信號傳到了我們的大腦中,人們與生俱來就適應這種感覺,因此人們的感覺好像成了一個正立等大的像.<5>當物距變化時,眼睛的睫狀肌就會改變晶狀體的彎曲程度,達到改變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狀體變得扁平時,"焦距"大,能夠看清處的物體;晶狀體變得凸起時,"焦距"小,能夠看清處的物體.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大約是25cm,因此人們把這個距離叫做明視距離.2、近視眼的形成原因:結合生活思考近視眼形成的原因.3、視角:物體對眼睛的光心O所張的角,叫做視角.從圖3—23中可以看出,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決定于視角.視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看物體越清楚.同一物體離透鏡近成像越,離眼睛近時視角大,在視網(wǎng)膜上成的像就大;離眼睛遠時視角,在視網(wǎng)膜上所成的像小,這就是物體離眼睛近比遠時看物體清楚的原因,人們在觀察微小物體時總是把它放在離眼睛的地方,以增大視角,使像大些.三、課堂反饋: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_____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_____相當于照相機內的膠片.2、產(chǎn)生近視眼的原因之一是晶狀體太,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__________,到達視網(wǎng)膜上的是一個模糊的光斑.可以利用_______鏡能使光線__________的特點來矯正.3、遠視眼是由于來自近處某點的光還沒有會聚到一點就到達__________了.我們可以利用_______鏡能使光線___________的特點來矯正.④正常人眼的明視距離為________cm;要從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臉部,平面鏡到人臉的距離最好是_______cm.4、仔細觀察近視鏡和遠視鏡,它們有什么不同?度數(shù)深的和度數(shù)淺的有什么不同?你能鑒別一副老花鏡的兩個鏡片的度數(shù)是否相同嗎?說明方法和理由.四: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3.5
顯微鏡和望遠鏡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構造和原理,能說出它們的結構有何共同之處.2.觀察和調查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重點:顯微鏡、望遠鏡的原理.課前復習:1.投影儀是根據(jù)透鏡成放大實像原理制成,當物體離凸透鏡__________時成放大實像.2.當物體離凸透鏡__________時,成放大的虛像,此時用做放大鏡.3.當物體離凸透鏡_______________時,成縮小的實像,此時用途如.4.某凸透鏡焦距10cm,若用來觀察昆蟲的絨毛,應將昆蟲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投影儀的鏡頭應放置在__________.新課學習:一、閱讀本節(jié)課文,試回答下列幾個問題.1.顯微鏡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作用都相當于一個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叫__________.2.顯微鏡的物鏡作用相當于__________的鏡頭,成的像.目鏡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__,成像.3.望遠鏡的物鏡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__的鏡頭,目鏡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__.二、知識拓展:1.顯微鏡原理:物鏡的焦距很短,目鏡的焦距很長.物鏡的作用是得到被觀察物體放大的實像,作用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如圖3—24中物體AB經(jīng)物鏡成放大實像A′B′,此時A′B′剛好位于目鏡的焦點以內,目鏡的作用是把物鏡所成放大的實像,作為物體,進一步把它放大為虛像.所以應在目鏡的焦點以內,如同放大鏡觀察物體一般.人眼只能看到0.1mm左右的細節(jié),光學顯微鏡可放大物體1000~1500倍左右,可使我們看清物體萬分之一毫米左右的細微結構.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觀察能力,但是要觀察物質更細微的結構,例如:分子、原子等,光學顯微鏡就無能為力了.必須用放大倍數(shù)更高的電子顯微鏡.2.望遠鏡原理:觀察遠處的物體或天體要用望遠鏡.但是同顯微鏡相反,望遠鏡的物鏡焦距較長,目鏡焦距較短.從很遠處的物體射來的光線,經(jīng)過物鏡后在焦點以外距焦點很近的地方成一倒立縮小的實像A′B′,物鏡此時作用相當于照相機鏡頭.實像的位置剛好位于目鏡焦點以內,當我們對著目鏡觀察時,進入眼睛的光線好像是從A″B″發(fā)出的,這跟放大鏡的成像相同,所以目鏡是起到將物鏡成的縮小實像放大的作用.望遠鏡的目鏡越大,進入鏡中的光就越多,所成的像就越明亮清晰,這對于觀察傳來光很弱的遙遠的星體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制造和安裝上的困難,透鏡的直徑很難大于1m,所以天文臺用的大型望遠鏡多為反射式的.課本上有一幅模擬圖,同學們對照觀察思考一下.三、課堂反饋:1.使用顯微鏡時,被觀察的物體經(jīng)過________次放大,第一次放大與________原理相同,說明了被觀察物體應放在物鏡的________之間,成________像;第二次放大與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2.使用望遠鏡時,物鏡的作用與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目鏡的作用和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3.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和觀察指紋形狀到的工具分別是_______和_______.<均填"顯微鏡"、"放大鏡"或"望遠鏡">4.望遠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附近成實像,目鏡相當于一個,用來把這個像.天文望遠鏡的物鏡口徑做的較大,是為了.5.我們不能看清一個物體,與物體對我們的眼睛所成的視角大小有關,物體離我們越近,視角越,看物體越.我們站在平面鏡前,當逐漸靠近鏡子時,由于像相對于自己的眼睛所成的視角逐漸,所以產(chǎn)生一種"像在變大"的錯覺,其實所成的像的大小,因為平面鏡成的像.6.使用望遠鏡時物體距離物鏡很遠,成像.但是我們會感覺到物體被放大了,是什么原因?四、這節(jié)課我學到了什么?4.1溫度計學案學習目標:①知道溫度計的工作原理;②了解生活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值③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重點和難點: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學習過程:一、自我閱讀教材,用筆勾劃出重點和疑點,完成下列問題:1、物體_____________叫溫度,溫度的單位是______,符號是___;要準確地判斷和測量溫度,應選擇科學的測量工具____________.2、溫度計上的C或℃的意思是_______,它的規(guī)定方法是:在1個大氣壓下_________的溫度是0攝氏度,用___表示,______的溫度是100攝氏度,用_______表示,它們之間分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_____.如人體的正常體溫是_______,讀作:_______.資料顯示XX市的極端最低氣溫曾達-26.5℃,讀作_______或________;最高氣溫是"42.73、常用溫度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溫度計的原理構造及使用1、〔演示自制溫度計:在一個小玻璃瓶里,裝滿帶顏色的水,再配一個合適的的塞子,塞上插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玻璃〔或塑料管,將玻璃瓶放在熱水中一會兒,你會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如果將此裝置放在冷水中一會兒,你又會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根據(jù)該實驗表明液體具有什么性質?家庭和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jù)制成的.2、給你一支溫度計,一個燒杯和水,練習測量液體的溫度,實驗完畢,歸納出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或者說要看清所能測量的;然后看清它的,也就是.測量液體溫度時正確的方法:①.②.③.〔學生活動完成課本78頁想想議議3、圖<a>是實驗室里常用的水銀溫度計,<b>是醫(yī)用溫度計,請仔細觀察這兩種溫度計,它們的主要不同之處是.辨析比較體溫計,實驗溫度計,寒暑表的主要區(qū)別:區(qū)別種類構造量程分度值用法體溫計
實驗室溫度計
寒暑表
三、展示反饋1、常用溫度計是根據(jù)____________的規(guī)律制成的,常用的溫度計里的液體有的是__________、有的是__________、有的是______________.2、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____和認清它的_______.小明用溫度計分別測量了四個燒杯中液體的溫度,請你幫他讀出這些液體的溫度值: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丁______.甲乙丙丁3、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的實驗中,按照溫度計使用的注意事項進行實驗,以下實驗步驟的順序已打亂,請按正確順序排列:_________.A、讓溫度計與被測水充分接觸.B、當溫度計的液面不在升高時,讀取數(shù)據(jù).C、估計水的溫度.D、取出溫度計.E、選用測量范圍合適的溫度計.4、沒有甩過的醫(yī)用溫度計指示38.2℃,一位護士用其先后測兩位病人的體溫〔都沒有往下甩,如果兩人的實際體溫分別是37.3℃和第十章物態(tài)變化第一節(jié)《溫度計》學案李乃選、劉寶江、宋君才一、我要學什么:1、溫度計的原理是什么?什么是溫度?測量工具是什么?2攝氏溫度是怎么規(guī)定的?3、溫度計應該怎樣使用?二、我該怎么學?1、我先來體驗:課本實驗:看來,憑感覺是的.溫度:物體的叫做溫度工具:原理:種類:2、攝氏溫度是怎樣規(guī)定的?C或0c表示,規(guī)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是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是.3、溫度計的使用:使用前,應觀察:〔1〔2.〔2使用時:〔1放〔2浸〔3讀4、體溫計:與普通溫度計的區(qū)別:〔1結構<2>使用:eq\o\ac<○,1>甩Ueq\o\ac<○,2>讀數(shù)三、老師幫幫我:1、體溫計為什么有細管?2、體溫計為什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shù)?四、我要檢測啦定義:單位:攝氏溫度的單位是規(guī)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沸水的溫度為,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某地氣溫-3℃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①溫度計種類:幾種常用的溫度計有,,.②溫度計的原理:進行工作.③分類及比較:分類實驗用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用途量程分度值所用液體使用區(qū)別④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觀察它的,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以便準確讀數(shù).使用時:溫度計的液體中,不要碰到;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待溫度計的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視線與相平.4、溫度計上的℃所表示的是;北京市1月份的平均氣溫是"-4.2℃讀作.5、圖4—3所示的是寒暑表的一部分,它的分度值是,示數(shù)為.6、<XX市>圖4—4所示的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我國南極科考隊成功到達南極的最高點"冰穹",該地的氣溫達零下8O℃以下,用圖示的溫度計<選填"能"或"不能">測量該地的氣溫.五、老師幫你來延伸:從體溫計說起:體溫計的原理和普通溫度計的原理相同,為了方便讀數(shù),給體溫計設計了一個縮口,這樣就可以離開人體讀數(shù)了.但是這種體溫計需要5-10分的測量時間,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上世紀70年代出現(xiàn)了電子體溫計,并且是用液晶數(shù)碼來顯示體溫的,數(shù)字可以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數(shù)字.1980后,又出現(xiàn)了"膜狀液晶體溫計",1988年我國又制成了新型電子呼吸脈搏體溫計等.溫度的測量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在很多場合需要一些技巧.體溫計只是一例,如,煉鐵時的溫度高達10000C以上,這時該用什么樣的溫度計呢?1821年,人們發(fā)現(xiàn)兩根不同的金屬線組成的閉合環(huán)路中,如果有一個接頭被加熱,環(huán)路里就會發(fā)生電流,兩個接頭的溫度差越大,電流越強.于是有人根據(jù)這個道理造出了熱電偶溫度計,它能進入16000C的高溫爐里測溫.看來,科學的發(fā)展是無止境的,同學們,你們將來有誰會在這些領域有所成績呢?老師期待著.4.2熔化和凝固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義<2>了解熔化圖象和凝固圖象的物理意義<3>知道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及熔點和凝固點學習重點和難點: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概括;總結出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并能用圖象表示出來.學習過程:一、知識回顧:1、溫度是用來描述物體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根據(jù)_________性質制成的,把_______________規(guī)定為0℃,把___________規(guī)定為1002、溫度計的使用方法〔1、根據(jù)待測物體溫度變化范圍,選擇_________合適的溫度計.〔2、使用時應把溫度計的玻璃泡跟被測物體________,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__,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________后方可讀數(shù).〔3、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__________,視線必須與溫度計的_________相平.3、用一支原來示數(shù)為38℃的體溫計,未經(jīng)下甩,便去測量一個正常人的體溫,如果當時氣溫是35℃,那么體溫計的示數(shù)為〔A、38℃;B、37℃C、36二、自學導引〔見課本81頁1、夏天,從冰柜中拿出的冰,一會變成了水,再過一段時間水干了,這是為什么?2、隨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三種狀態(tài)之間變化3、冰變成水的過程中,物態(tài)由態(tài)變?yōu)閼B(tài),這種現(xiàn)象叫,這種物態(tài)變化需要〔吸熱、放熱;相反如果水結成冰,物體由態(tài)變?yōu)閼B(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做,這種物態(tài)變化需要〔吸熱、放熱4.熔化與溶化不同,前者表示物質從固態(tài)到液態(tài),后者表示物質溶化在溶劑中的過程.三、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1、看錄像填課本83頁的表格并畫曲線圖.2、結論:海波在熔化前溫度,海波在熔化時溫度海波在熔化后溫度;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四、熔點和凝固點1、根據(jù)各種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將固體分為和,有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沒有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叫.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做,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不相同.3、使晶體熔化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要使液體凝固成晶體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五、反饋訓練1、熔化和凝固現(xiàn)象:下列兩個成語各說的是哪一種物態(tài)變化:滴水成冰:.冰雪消融:2、在有些古代宮殿中,有許多空心銅柱子支持著宮殿的屋頂,在夏天走進宮殿會感到冷氣沁人.原因是空心的銅柱中裝進了許多冰塊,由于使溫度降低,所以宮殿里很涼爽.國外研制出一種衣料,其纖維中添加了微膠囊,這種膠囊中所含的物質在常溫下呈液態(tài),在溫度降低時會凝固.人們穿上用這種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氣溫降低時倍感溫暖.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在熔化和液態(tài)金屬凝固的過程中,溫度一直在變化B.給冰加熱,冰的溫度一定升高C.把5℃的水放入0D.把一塊-100C的冰,放到4、由課本84頁表格數(shù)據(jù)判斷在標準大氣壓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銅鍋熔化鋼塊也行B.銅球掉進鐵水中不會熔化C.在-265℃時氧氣是固態(tài)D.-405、晶體在熔點時〔A一定是液態(tài)B一定是固態(tài)C一定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6.如圖所示,為錫熔化或凝固的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1>錫的熔點是_________℃.<2>AB段圖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過程,這段過程中___________保持不變,但必須從外界___________.CD段表示的是__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EF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錫必須向外_____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過程.<3>錫熔化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有機磷阻燃劑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發(fā)展前景展望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工業(yè)用球墨鑄鐵制品行業(yè)發(fā)展預測及投資策略報告
- 2025年鏡面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銀釬焊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眉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老舊供水設施升級改造方案可行性分析
- 地產(chǎn)入職培訓
- 2025年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參考
- 課題開題報告:資本市場賦能企業(yè)實質綠色轉型:漂綠識別、路徑分析與投資優(yōu)化
- 2025年員工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必刷】
- 口腔科防控課件
- 針對項目實施的重點、難點的分析和解決方案
- 南寧2025年3月高三二模英語試卷
- T-SAEG 004-2024 汽車安全氣囊系統(tǒng)標定要求及試驗方法
- 兒童生長發(fā)育遲緩
- 班組級安全教育培訓內容
- 2025年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傳奇歌后鄧紫棋》課件
- 南山智造(紅花嶺基地)城市更新項目(一期)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EPC)技術標
- 鋼纖維混凝土結構的侵爆復合破壞效應
- 2025年度農(nóng)業(yè)補貼補償合同范本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