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語文古詩文高頻考點專項訓(xùn)練(全國通用)專項5 文言文閱讀 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中考語文古詩文高頻考點專項訓(xùn)練(全國通用)專項5 文言文閱讀 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中考語文古詩文高頻考點專項訓(xùn)練(全國通用)專項5 文言文閱讀 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中考語文古詩文高頻考點專項訓(xùn)練(全國通用)專項5 文言文閱讀 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中考語文古詩文高頻考點專項訓(xùn)練(全國通用)專項5 文言文閱讀 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資料整理【淘寶店鋪:向陽百分百】資料整理【淘寶店鋪:向陽百分百】專項五文言文閱讀一、(2023年湖南懷化中考)文言文閱讀(13分)【甲文】愛蓮說(宋)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子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乙文】君子亭記(明)王守仁陽明子①既為何陋軒,復(fù)因軒之前營,架楹為亭,環(huán)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虛而靜,通而有間,有君子之德。外堅而直,貫四時而柯葉無所改,有君子之操。應(yīng)蟄②而出,遇伏③而隱,雨雪晦明,無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風(fēng)時至,玉聲珊然,中采齊而協(xié)肆夏,揖遜俯仰,若洙、泗④群賢之交集;風(fēng)止籟靜,挺然特立,不撓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⑤,而列于堂隆之側(cè),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保ü?jié)選自《王陽明散文選譯》)【注】①陽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學(xué)家,被貶至貴州龍場,自建居所,命名為何陋軒。②蟄:二十四節(jié)氣之“驚蟄”。③伏:暑天。④洙、泗:二水名,流經(jīng)山東曲阜,孔子與弟子習(xí)禮之地。⑤正笏:恭敬地拿著上朝的笏板。1.用“/”給乙文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2.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濯清漣而不妖(洗) B.貫四時而柯葉無所改(四季)C.陶后鮮有聞(新鮮) D.無所不宜(合適)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1)香遠益清,亭亭凈植(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4.甲乙兩文都提到了君子,請用自己的語言談一談你心目中的君子應(yīng)該具備哪些美好品質(zhì)。(至少提出三點)【答案】1.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2.C3.(1)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2)竹子有這四方面特點,因此命名為“君子”,竹是無愧于這個稱呼的。4.堅定正直;潔身自好;虛心好學(xué);淡泊名利;胸懷天下(任選三點即可)【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應(yīng)該有停頓。句意:而我的亭子種了許多竹子,因為有竹而取名“君子”,“君子”之名是無愧于亭名的。“吾亭有竹焉”是完整的一個短句,焉在句末作語氣詞,故此處后邊應(yīng)斷開一處,“而”表順承,第一個“名”是動詞,意思是命名,省略了“吾亭”,故在第一處“名”后停頓,第二個“名”是名詞,意思是名字,“名不愧于吾亭”是一個完整的短句,應(yīng)放在一處,故斷句: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2.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現(xiàn)象。C.有誤,句意: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鮮:少;故選C。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1)重點詞:益:更加;清:清香;亭亭:聳立的樣子;植:樹立;(2)是:這;而:連詞,表順承;其:代詞,它的。4.本題考查拓展延伸。開放性試題。既可以從文中理解分析,也可以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談?wù)剬拥睦斫?。言之有理即可。若從文中分析:結(jié)合甲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和乙文中“中虛而靜,通而有間”“外堅而直”可知君子應(yīng)該堅定正直;結(jié)合甲文“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和乙文“清風(fēng)時至,玉聲珊然”可知君子應(yīng)該潔身自好;結(jié)合甲文“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和乙文“挺然特立,不撓不屈”可知君子應(yīng)該不屈不撓,莊重典雅。也可以結(jié)合課外知識示例:君子應(yīng)該內(nèi)心坦蕩。也就是從容的面對外界和自己,做到心中無愧。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應(yīng)該不苛責(zé),內(nèi)心豐富。一個人在物質(zhì)極度匱乏中依然可以保持內(nèi)心的豐盈和充實,這就是君子,這就是賢能。君子應(yīng)該和而不同。君子有自己獨立意識,要求自己融入群體,但也時刻保持警惕,不和那些違背自己意愿和內(nèi)心的人們同流合污。君子應(yīng)該自行反思。反省內(nèi)求,不斷反省自己的言行,從而使自己的道德人格達到完美的境界,這正是君子最重要的品質(zhì)之一?!咀g文】乙文:王陽明建起何陋軒后,又就著軒的飛檐,在其前面的空地上打樁立柱,蓋了所亭子,并在亭子四周種上翠竹,取其名為“君子亭”。因為竹有君子的四種品質(zhì):其內(nèi)部虛極靜篤,互相通透而有間隔,具備君子的德性。其外部堅韌正直,無論春夏秋冬,均不改變顏色,具備君子的操守。驚蟄時節(jié),便破土而出,三伏夏天,便暫緩進長,風(fēng)霜雨雪,或明或暗,它都能調(diào)節(jié)適應(yīng),具備君子的明睿。清風(fēng)時來,則如玉佩珊珊聲響,像好聽的音樂,又俯俯仰仰,仿佛孔門弟子在練習(xí)禮儀;風(fēng)停下來,便寂然無聲,挺拔特立,好像虞舜的大臣們整齊莊嚴地列于朝堂之側(cè),有君子的容表。竹子有這四方面特點,因此命名為“君子”,竹是無愧于這個稱呼的。而我的亭子種了許多竹子,因為有竹而取名“君子”,“君子”之名是無愧于亭名的。二、(2023?新疆?統(tǒng)考中考真題)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舉:選拔、任用。 B.行拂亂其所為亂:擾亂。C.困于心,衡于慮衡:同“橫”,梗塞、不順。 D.征于色,發(fā)于聲征:征服。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3.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始一連列舉了六位歷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在經(jīng)歷艱苦磨煉之后,終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B.孟子認為,“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亂其所為”是造就人才的客觀因素,接著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觀因素的觀點。C.本文由磨難對個人成長的作用,說到“法家拂士”“敵國外患”對國家興亡的重要性,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受磨煉的好處,最終提出中心論點。D.孟子的散文以雄辯著稱,本文大量采用排比句,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等論證方法,體現(xiàn)孟子的散文氣勢浩瀚、議論縱橫的特點?!敬鸢浮?.D2.(1)使他內(nèi)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之苦。(2)(一個國家)內(nèi)部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如果沒有能匹敵的鄰國和外患的侵擾,這個國家常常會滅亡。3.D【解析】1.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D.“征于色,發(fā)于聲”的意思是:表現(xiàn)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征:征驗、表現(xiàn)。不是“征服”。故選D。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1)句中的“苦(使……受苦)、勞(使……受到勞累)、餓(使……受到饑餓)其體膚”幾個詞是重點詞語。(2)句中的“入(指在國內(nèi))、則(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王的賢士)、出(在國外)、敵國(勢力、地位相當?shù)膰遥?、恒(常常)”幾個詞是重點詞語。拂,同“弼”,輔佐。3.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D.主要采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jié)合的論證方法。并沒有使用“比喻論證”的方法。故選D。三、(2023·重慶B卷·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1.關(guān)于詞義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通過比較辨析詞義,“有仙則名”的“名”,與《醉翁亭記》中“名之者誰”的“名”語義相同,都解釋為“命名”。B.借助偏旁釋義,“馨”偏旁為“香”,意為能散布很遠的香氣,以“馨”來修飾“德”,指德行美好。C.通過語境推導(dǎo)詞義,“白丁”指沒有功名的人,由此可以推出上文的“鴻儒”是指當官的人。D.以今證古,理解詞義,“素顏”在今天意為沒有經(jīng)過化妝、不施脂粉的臉,那么“素琴”則可理解為能彈奏出本色樂曲的琴。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3.下面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運用比興手法,以“仙”“龍”比陋室,為下文描寫陋室埋下伏筆。B.本文通過描寫“陋室”清幽的環(huán)境、高雅的生活,突顯作者的遠大志向和杰出才能。C.本文語言特色鮮明,以駢句為主,句式整齊,節(jié)奏明快,音韻和諧。D.作者以諸葛亮、揚子云自比,暗示自己與二人一樣有隱居的意愿。4.請閱讀鏈接材料,結(jié)合選文,探究《陋室銘》在內(nèi)容上的創(chuàng)新之處?!炬溄硬牧稀裤?,名也,記名①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稱名②也。(銘)多警③自我,述功德。清代李扶九評解《陋室銘》一文曰:“小小短章,無法不備。凡銘多自警,此卻自得自夸,體格稍變?!保▌?chuàng)編自《古文筆法百篇》《康熙字典》等)注:①記名:記述。②稱名:揚名。③警:警誡?!敬鸢浮?.B2.(1)苔痕碧綠,長到臺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2)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3.C4.①開頭以山水比喻引入,使文章不顯得突兀;②末尾引用古人話語結(jié)尾,意味無窮;③中間寫陋室中的景物、來往的賓客和所做的事情,突出自己不同凡俗的意趣,使文章有層次;④文末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的言論,暗含“君子居之”的含義,間接表明自己是個真正的“君子”?!窘馕觥?.本題考查詞義理解。A.“有仙則名”意為: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其中“名”是名詞作動詞,出名。而“名之者誰”意為:給它起名的是誰。其中“名”是名詞作動詞,命名。選項理解有誤;C.“談笑有鴻儒”句意為:到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xué)之人?!叭濉迸f指讀書人,所以“鴻儒”在這里指博學(xué)的人。選項中“‘鴻儒’是指當官的人”有誤;D.“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意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jīng)?!八亍痹谖难晕闹锌芍覆患有揎椀?,故“素琴”意為“不加裝飾的琴”。選項“可理解為能彈奏出本色樂曲的琴”理解有誤;故選B。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注意重點字詞的翻譯。(1)句重點詞:上:長到;入:映入。(2)句重點詞:絲竹:指弦樂器與管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亂:使……擾亂;案牘:(官府的)公文、文書;勞:使……勞累。3.本題考查文章的理解與分析。A.開頭“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句采用比興的手法,以山水起興,點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其中“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即指“陋室”,而“仙”與“龍”指的是美好的品德。選項中“以‘仙’‘龍’比陋室”有誤;B.《陋室銘》一文通過對居室環(huán)境、交往人物及生活情趣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現(xiàn)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進而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文中并未突顯作者的杰出才能,選項理解有誤;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作者借這南陽的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作類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諸葛亮與楊雄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這二人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同時暗示了陋室不陋。選項中“暗示自己與二人一樣有隱居的意愿”理解有誤;故選C。4.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探究。解答此題,抓住鏈接材料中關(guān)于“銘”的特點的敘述,聯(lián)系本文在內(nèi)容上的創(chuàng)新之處敘述即可。根據(jù)開頭“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作者在開頭采用比興的手法,以山水比喻陋室,以仙、龍比喻德馨,引入自然,不顯突兀;閱讀文章可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對陋室周圍環(huán)境景色的描寫,淡雅素樸;“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表現(xiàn)屋主人交往人物不俗;“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則表現(xiàn)了生活情趣的高雅。這三者共同表現(xiàn)了主人不同凡俗的意趣,使文章有層次感;文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引用了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中的后半句,使文章意味無窮。同時,藏起前半句“君子居之”,簡介表明了自己就是真正的君子,能夠居在陋室。據(jù)此總結(jié)作答即可。參考譯文:鏈接材料:銘,就是名,記述它的功德。又:敘述其功績之高,讓其可以揚名。(銘)多是用來警誡自己,陳述功業(yè)和恩德。清代的李扶九評論解釋《陋室銘》一文說:“小小的短文,方法無不具備。凡是銘,多數(shù)是警示自己,這篇銘卻自得自夸,體格稍有變化。”四、(2023·陜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毋令東伐,乃使水工鄭國間說①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抵谷口為渠,并北山,東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鼻匾詾槿唬涫咕颓?。渠就,用注填閼②之水,溉潟鹵③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鐘。于是關(guān)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因命曰鄭國渠。(節(jié)選自《史記·河渠書》)【注釋】①說(shuì):勸說。②填閼(è):淤泥。③澙(xì)鹵:土地含過量的鹽堿。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韓聞秦之好興事()(2)欲罷之,毋令東伐()(3)東注洛三百余里()(4)秦以為然,卒使就渠()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乃”,與“乃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中“乃”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蒙乃始就學(xué) B.屠乃奔倚其下C.陳勝,吳廣乃謀曰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3.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2)秦以富強,卒并諸侯。4.鄭國有沒有完成韓國交給他的使命?請結(jié)合文章,說說你的看法?!敬鸢浮?.聽說進攻,征伐向東對的(或;正確)2.D3.(1)當初我是間諜,然面水渠修成也對秦國有利。(2)秦國因此富強,最終兼并了諸侯國。4.[示例一]我認為鄭國沒有完成使命。韓國本來派他游說秦國修建水利工程,消耗秦國國力,來阻止其向東擴張。可是鄭國渠的建成反而讓秦國變得富強,韓國最終被吞并。[示例二]我認為鄭國完成了使命。韓國給他的使命是游說秦國修建水利工程,他作為一名水工,歷盡艱險完成了水利工程的修建。【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韓國聽說秦國喜歡興辦工程。聞:聽說;(2)句意:想以此消耗它的國力,使它不能進攻山東諸國。伐:進攻,征伐;(3)句意:沿著北山向東流入洛水,長三百多里。東:向東;(4)句意:秦國認為他說得對,最終命令他繼續(xù)把渠修成。然:對的、正確。2.本題考查虛詞?!澳耸顾む崌g說秦”句意:于是命水利工匠鄭國做間諜勸說秦國。乃:連詞,于是;A.句意:于是呂蒙開始學(xué)習(xí)。乃:連詞,于是;B.句意:屠戶于是奔向麥場,倚靠在柴草堆下。乃:連詞,于是;C.句意:陳勝吳廣于是商量說。乃:連詞,于是;D.句意: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乃:副詞,竟然;故選D。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1)始:開始、當初;為:是;間:間諜;亦:也;(2)以:因此;卒:最終;并:兼并。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明確觀點,結(jié)合內(nèi)容表述理由,能夠自圓其說即可。示例一:我認為鄭國完成了使命。根據(jù)“乃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抵谷口為渠,并北山,東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為然,卒使就渠。渠就”可知,韓國給鄭國下達的命令是游說秦國修建水利工程,秦國后來發(fā)現(xiàn)鄭國是間諜險些被殺,但是鄭國還是游說秦王,完成了水利工程的修建。示例二:我認為鄭國沒有完成使命。根據(jù)“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毋令東伐”可知,韓國的目的是讓鄭國游說秦國修建水利工程,消耗秦國國力,來阻止其向東擴張;聯(lián)系“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潟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鐘。于是關(guān)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可知,最后水渠雖然建成了,但是卻使秦國富強起來,使韓國最終被吞并。參考譯文:韓國聽說秦國喜歡興辦工程,想以此消耗它的國力,使它不能進攻山東諸國,于是命水利工匠鄭國做間諜勸說秦國,要它鑿穿涇水,從中山以西到谷口,修一條水渠,沿著北山向東流入洛水,長三百多里,用來灌溉農(nóng)田。修渠途中鄭國的目的被發(fā)覺,秦國想要要殺他。鄭國說:“我開始來是做奸細,但渠修成后也對秦國有利。”秦國認為他說得對,最終命令他繼續(xù)把渠修成。渠成后,引帶有淤泥的涇河水灌溉鹽堿地四萬多頃,每畝收成都合一鐘。從此關(guān)中變成沃野,沒有荒年,秦國因此富強起來,最后并吞了諸侯各國,因此把此渠命名為鄭國渠。六、(2023·江西·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景公問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①?”晏子對曰:“衣冠不中②,不敢以入朝;所言不義,不敢以要③君;身行不順,治事不公,不敢以蒞眾④。衣冠無不中,故朝無奇僻之服;所言無不義,故下無偽上之報;身行順,治事公,故國無阿黨之義⑤。三者,君子之常行也?!保ü?jié)選自《晏子春秋》)晏平仲嬰者,萊⑥之夷維⑦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⑧,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⑨;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⑩。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節(jié)選自《史記˙管晏列傳》)【注】①曷若:何如。②中:適當。③要(yāo):要挾。這里意為強諫,迫使對方聽從。④蒞眾:統(tǒng)治、管理百姓。⑤阿(ē)黨之義:這里指偏私結(jié)黨的私情私義。⑥萊:古國名。⑦夷維:地名。⑧相齊:任齊國相。⑨危言:慎言。⑩衡命:違背命令。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1)冠()

(2)故()

(3)衣()2.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三者,君子之常行也。(2)國有道,即順命。3.司馬遷說:“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闭埥Y(jié)合選文內(nèi)容簡要說說司馬遷崇敬晏子的原因?!敬鸢浮?.帽子所以穿衣服(穿)2.(1)這三個方面,就是君子的日常行為。(2)國家有道義,就順從命令(行事)。3.示例:司馬遷崇敬晏子是因為:晏子有力行節(jié)儉、言行一致、正直謹慎等君子品行;事齊三朝,被推重;能三世顯名于諸侯。【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詞語解釋時要注意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1)句意:衣服帽子不適當。冠:帽子。(2)句意:所以朝中沒有奇怪的服裝。故:所以。(3)句意:姬妾不穿絲織物。衣,名詞作動詞,穿。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注意重點詞的解釋:(1)之,的;常行,日常行為。(2)道,道義;即,就;命,命令。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概括。根據(jù)“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可知,晏子有力行節(jié)儉、言行一致、正直謹慎等君子品行;“事齊靈公、莊公、景公”,晏子事齊三朝,被推重;“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晏子能三世顯名于諸侯。參考譯文:齊景公問晏子說:君子的日常行為什么樣?”晏子回答說:“衣服帽子不適當,不敢進入朝廷;說的話不符合義,不敢強諫君王;自身行為不正,做事不公正,不敢統(tǒng)治、管理百姓。(君子)衣服帽子沒有不適當?shù)?,所以朝中沒有奇怪的服裝;所說的話沒有不符合義的,所以下面沒有欺騙上級的通報;自身行為正直,辦事公正,所以國家沒有結(jié)黨營私的邪行。這三個方面,就是君子日常行為啊。”晏嬰字平仲,是春秋時期劉國萊地夷維邑人。奉事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因為節(jié)儉,身體力行,在齊國被認人尊重。他擔(dān)任齊國宰相之后,吃飯每頓不吃兩種肉,姬妾不穿絲織物。在朝廷上,國君說話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國君的話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辦事。國家有道義,就順從命令(行事);國家沒有道義,就對命令斟酌著去辦。因此,他在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名聲顯揚于各國諸侯。七、(2023·河北·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棵饔衅媲扇嗽煌跏暹h,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節(jié)選自《核舟記》)【乙】古法,以牛革①為矢服②,臥則以為枕。取其中虛③,附④地枕之,數(shù)里內(nèi)有人馬聲,則皆聞之。蓋虛能納⑤聲也。(選自《夢溪筆談》)【丙】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持衣追及與之而還。至家視日四分之三。問:主人馬不休,日行幾何?答曰:七百八十里。(選自《九章算術(shù)》)①革:去了毛的獸皮。②矢服:裝箭的盛具。③虛:空。④附:附著。⑤納:收進。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1)罔不因勢象形

因:(2)則皆聞之

聞:(3)至家視日四分之三

視:2.下列對丙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B.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C.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D.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嘗貽余核舟一。(2)持衣追及與之而還。4.甲文中王叔遠的高超技藝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5.請為乙文擬一個恰當?shù)念}目?!敬鸢浮?.順著、就著聽到看2.A3.(1)他曾經(jīng)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2)主人拿上衣服追上,等到還衣服后再返回。4.用料體積??;所刻的東西多;能夠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情態(tài)各異。5.示例:牛革【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全都是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雕刻成各種形狀的。因:順著、就著。(2)句意:就都能聽見。聞:聽到。(3)句意:到家時看日影是四分之三日。視:看。2.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句意:現(xiàn)有客人的馬日行三百里??腿穗x去時忘記帶衣服。時間過了三分之一日,主人才發(fā)現(xiàn)。故斷為:今有客馬/日行三百里/客去忘持衣/日已三分之一/主人乃覺。故選A。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1)嘗:曾經(jīng);貽:贈;余:我;(2)持:拿;及:等到;與:給、還;還:返回。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根據(jù)甲文“能以徑寸之木”可知,用料體積??;根據(jù)“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可知,所刻的東西多,能夠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情態(tài)各異。5.本題考查擬題。題目往往能夠精煉的概括文章內(nèi)容。根據(jù)“古法,以牛革為矢服,臥則以為枕”可知,介紹了牛革的用途,做箭袋,當枕頭;“取其中虛,附地枕之,數(shù)里內(nèi)有人馬聲,則皆聞之。蓋虛能納聲也”點明牛革的特點,利用中間空的特點聽見遠處細微的聲音;據(jù)此可知文章圍繞“牛革”展開,所以可以用“牛革”作為題目,點明文章的寫作對象?!军c睛】參考譯文:【甲】明朝有一個技藝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遠,他能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還有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都是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雕刻成各種形狀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他曾經(jīng)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的圖案?!疽摇抗欧ㄓ门Fぷ黾X時把它當枕頭。利用它中間空的特點,放在地上枕著,幾里內(nèi)有人馬聲都能聽見,這是因為中間的空腔能收攏聲音的緣故?!颈楷F(xiàn)有客人的馬日行三百里。客人離去時忘記帶衣服。時間過了三分之一日,主人才發(fā)現(xiàn)。主人拿上衣服追上,等到還衣服后再返回。到家時看日影是四分之三日。問:主人的馬不休息,馬的日行速度是多少?回答說:七百八十里。八、(2023·天津·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先恭王①性剛直。當時譽②鄂文端公③相業(yè),先王頗不以為然,曰:“居相位者,當有相度,西林偏袒鄉(xiāng)黨,非持平天下之道也!”素喜劉文正、裘文達、曹文?、苤T公,每訓(xùn)梿⑤必以諸城⑥為式⑦。文恪薨,王親臨其喪。壬戌冬,路過三河旅店,見壁有文達詩,挑燈屬和⑧,涔然淚下,其真摯也如此。又善料事。甲午秋,王倫叛于壽張,率黨北上,圍臨清,勢甚洶惡。王笑曰:“賊不西走大名,南下淮、揚,而屯兵于堅城之下,此自敗之道也?!庇庋?,果為舒文襄公所滅。(節(jié)選自《嘯亭續(xù)錄》,有刪改)【注釋】①恭王:名永恩,謚號恭,清代宗室大臣。②譽:稱頌,贊美。③鄂文端公:鄂爾泰,別號西林。④劉文正、裘文達、曹文?。壕鶠榍宕t士、名臣。⑤梿:恭王永恩之子。⑥諸城:劉文正是山東諸城人,此處以諸城代指劉文正。⑦式:標準,榜樣。⑧屬(zhǔ)和:作詩與別人唱和。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1)素喜劉文正、裘文達、曹文恪諸公

素:(2)率黨北上

率:2.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屯兵于堅城之下,此自敗之道也。3.請結(jié)合原文分析,恭王永恩具有怎樣的品格與才能。【答案】1.一向,平素率領(lǐng),帶領(lǐng)2.在堅固的城池之下駐扎軍隊,這是(他們)自取失敗的做法。3.品格:恭王永恩不盲從于他人對鄂爾泰的稱贊,能夠直言鄂爾泰的不足之處,體現(xiàn)了他的剛直不阿;他平素喜歡賢士,并以賢教子,親臨文恪喪,流淚屬和文達詩,體現(xiàn)了他的敬賢重情。才能:能夠通過分析敵情對戰(zhàn)場形勢作出準確預(yù)測,說明他善料事,具有軍事才能?!窘馕觥?.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解答此題要結(jié)合句意來理解。(1)句意:恭王一向喜歡和劉文正、裘文達、曹文恪等人交往。素:一向,平素。(2)句意:率領(lǐng)叛黨北上。率:率領(lǐng),帶領(lǐng)。2.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屯,駐扎。于,在。之,的。此,這。道,做法。3.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據(jù)“當時譽鄂文端公相業(yè),先王頗不以為然,曰:‘居相位者,當有相度,西林偏袒鄉(xiāng)黨,非持平天下之道也!’”可知,恭王永恩不盲從于他人對鄂爾泰的稱贊,能夠直言鄂爾泰的不足之處,體現(xiàn)了他的剛直不阿;根據(jù)“素喜劉文正、裘文達、曹文恪諸公,每訓(xùn)梿必以諸城為式。文恪薨,王親臨其喪。壬戌冬,路過三河旅店,見壁有文達詩,挑燈屬和⑧,涔然淚下”可知,他平素喜歡賢士,并以賢教子,親臨文恪喪,流淚屬和文達詩,體現(xiàn)了他的敬賢重情。以上是他的品格。根據(jù)“王笑曰:‘賊不西走大名,南下淮、揚,而屯兵于堅城之下,此自敗之道也。’逾旬,果為舒文襄公所滅”可知,能夠通過分析敵情對戰(zhàn)場形勢作出準確預(yù)測,說明他善料事,具有軍事才能。以上是他的才能?!军c睛】參考譯文:先恭王性情剛直。當時人們都稱贊鄂爾泰能夠居相位,恭王非常不認為是這樣,說:“居相位的人,應(yīng)當有丞相的氣度,鄂爾泰偏袒鄉(xiāng)黨,不能持平天下的道義!”恭王一向喜歡和劉文正、裘文達、曹文恪等人交往,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必定拿這些賢人作為榜樣。曹文恪去世之后,恭王親自來他的喪事。壬戌年的冬天,恭王路過三河旅店,看見墻壁有裘文達的詩歌,就挑亮燈光作詩相和,涔然淚下,其中真摯的感情達到如此地步。恭王善擅長料事。甲午年的秋天,王倫在壽張叛變,率領(lǐng)叛黨北上,包圍了臨清,氣勢非常洶惡。恭王笑著說:“叛賊不往西走大名,卻南下走淮州、揚州,在堅固的城池之下駐扎軍隊,這是(他們)自取失敗的做法?!边^了十來天,果然被舒文襄公打敗了。九、(2023·安徽中考真題)【甲】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瓥|陽馬生君則,在太學(xué)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xiāng)人子謁余。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xué)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xiāng)人以學(xué)者,余之志也。(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乙】念自七歲時先妣①歿,遂來依姊氏。屋后小園數(shù)丈余,嘉樹蔭之。樹陰有屋二橡,姊攜拯居焉。拯十歲后,就塾師學(xué),朝出而暮歸。比夜,則姊恒執(zhí)女紅②,篝一燈,使拯讀其旁。夏苦熱,輟夜課。天黎明,輒呼拯起,持小幾就園樹下讀。樹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搗衣以為砧一使拯坐而讀。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時每朝入塾,所讀書乃熟于他童?;蛞棺x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學(xué),母氏地下戚矣!”嗚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姊氏教不可忘。(節(jié)選自王拯《媭③砧課誦圖序》)[注]①先妣:已去世的母親。②女紅:女子紡織、縫紉之事。③媭:古代楚國人對姐姐的稱呼。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流輩甚稱其賢

稱:(2)嘉樹蔭之

嘉:(3)持小幾就園樹下讀

持:(4)稍逐于嬉游

稍:2.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樹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搗衣以為砧一使拯坐而讀。3.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手自筆錄,計日以還。(2)故拯幼時每朝入塾,所讀書乃熟于他童。4.【甲】【乙】文段中,作者都回憶了自己幼時讀書的情形,但用意不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稱道美好拿著略微2.樹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搗衣以為砧/一使拯坐而讀。3.(1)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2)所以我小時候每天早晨進入書塾,(對)讀過的書就比其他小孩子更熟悉。4.甲文作者是為了強調(diào)自己讀書時的艱難與勤奮,以此勉勵馬生勤苦學(xué)習(xí)。乙文作者是為了強調(diào)姐姐對自己的敦促與勉勵,表達對姐姐的想念與感激?!窘馕觥?.本題考查重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詞語解釋時要注意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1)句意:同輩人十分稱贊他的賢能。稱:稱贊,稱道。(2)句意:美好的樹木覆蓋著它。嘉:美好。(3)句意:我拿著一個小凳子坐在花園樹下讀書。持:拿著。(4)句意:略微貪圖玩耍。稍:略微。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意:樹根下有兩塊巨大的石頭:一個姐姐用來作為搗衣服的石砧,一個讓我用來坐在上面讀書?!皹涓捕奘笔且粋€完整的句子,應(yīng)在“石”后斷開;“一姊氏搗衣以為砧”“一使拯坐而讀”說明這兩塊巨石的功用,所以應(yīng)在“砧”字后斷開;故斷句為:樹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搗衣以為砧/一使拯坐而讀。3.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注意重點詞的解釋:(1)手,親手;筆,用筆;錄,抄寫;計,計算。(2)故,所以;朝,早上;塾,書塾;乃,就;熟,熟悉;于,比。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甲文作者寫自己幼時借書經(jīng)歷,“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等內(nèi)容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之難,意在強調(diào)當時學(xué)習(xí)之艱苦,讀書之刻苦,從“余故道為學(xué)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xiāng)人以學(xué)者,余之志也”可知,是為了勉勵馬生要刻苦學(xué)習(xí)。從乙文“比夜,則姊恒執(zhí)女紅,篝一燈,使拯讀其旁”“天黎明,輒呼拯起,持小幾就園樹下讀”“日出,乃遣入塾”“或夜讀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學(xué),母氏地下戚矣!’”“念姊氏教不可忘”可知,母親去世來投奔姐姐,姐姐夜陪苦讀,晨伴誦讀,泣告母親勞累病死的狀況,敦促作者勤奮學(xué)習(xí),現(xiàn)在回憶起那時讀書的情形,是感念姐姐的教育之恩,表達對姐姐的感激之情。【點睛】參考譯文:【甲】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jīng)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里的墨水結(jié)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東陽縣的書生馬君則,在太學(xué)里讀書已經(jīng)兩年了,同輩人十分稱贊他的賢能。我到京師朝見皇帝,馬生以同鄉(xiāng)晚輩的身份來拜見我。他將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把過去求學(xué)的艱苦告訴了他。說我勉勵鄉(xiāng)人學(xué)習(xí),是我的本意啊【乙】回想起我從七歲時,母親去世了,于是來投靠姐姐。屋后有個小花園,有幾丈平方,美好的樹木覆蓋著它。樹陰低下有兩間屋子,姐姐帶著我住在這里。我十歲以后,到私塾跟著老師學(xué)習(xí),早晨出來傍晚回家。到了晚上,我姐姐常常手持女紅,點一盞燈,讓我在她的身旁讀書。夏天很熱,就停止了晚上上課。天剛一黎明,姐姐就叫我起床,我拿著一個小凳子坐在花園樹下讀書。樹根下有兩塊巨大的石頭:一個姐姐用來作為搗衣服的石砧,一個讓我用來坐在上面讀書。太陽出來,姐姐就催我去私塾。所以我小時候每天早晨進入書塾,(對)讀過的書就比其他小孩子更熟悉。有時晚上讀累了,稍微貪圖玩耍,姐姐一定會哭泣,告訴我母親勞累憔悴而死的情形;并且說:“你現(xiàn)在不勤奮讀書,母親在地下就會傷心!”唉!我很不爭氣,都三十歲了,想到姐姐的教誨不能忘記。十、(2023·云南·統(tǒng)考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乙】魏龐共與太子將質(zhì)[作為人質(zhì)]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不信也”曰:“二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也”曰:“三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矣”龐共曰:“夫市之無虎明矣,三人言而成有虎。今邯鄲去魏遠于市,議臣者過三人,愿王察之也”魏王曰:“寡人知之矣。”及龐共自邯鄲反,讒言果至矣,遂不得見。(節(jié)選自《群書治要》)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私我也(2)時時而間進(3)今邯鄲去魏遠于市(4)愿王察之也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2)及龐共自邯鄲反,讒言果至矣,遂不得見。3.鄒忌對身邊小事觀察得出的結(jié)論,對當時的齊國產(chǎn)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4.【甲】文中的齊威王和【乙】文中的魏王,在處事的風(fēng)格上有何不同?【答案】1.⑴偏愛⑵間或、偶爾、有時候⑶距離⑷觀察、仔細看、明察2.⑴再照鏡子看著自己,更是覺得自己與徐公相差甚遠。⑵等到龐共從邯鄲回國,讒言果然已經(jīng)傳到魏王耳中,于是沒有再見到魏王了。3.使齊威王改正了缺點和錯誤,改革了弊政,使齊國政治清明,國勢強盛,威震諸侯。4.齊威王處事果斷、有魄力且措施得力;魏王處事前后不一,且容易受他人蠱惑。【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⑴句意為:是偏愛我。私:偏愛,動詞;⑵句意為:還不時地有人偶爾進諫。間:間或,偶爾,有時候;⑶句意為:現(xiàn)在趙國國都邯鄲距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去:距離;⑷句意為:希望大王明察啊。察:觀察,仔細看,明察。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⑴窺鏡:照鏡子;弗:不;甚:很;⑵及:等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