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財務會計課件第九模塊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_第1頁
高級財務會計課件第九模塊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_第2頁
高級財務會計課件第九模塊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_第3頁
高級財務會計課件第九模塊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_第4頁
高級財務會計課件第九模塊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1/281第九模塊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第一節(jié)會計政策及其變更2024/1/282一.會計政策概念(一)會計政策的概念會計政策是指企業(yè)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企業(yè)采用的會計計量基礎也屬于會計政策。2024/1/283一.會計政策概念(二)會計政策的特點1、會計政策選擇適用性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2、會計政策的層次性3、會計政策的強制性2024/1/284二.會計政策變更

(一)會計政策變更的概念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yè)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采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二)會計政策變更的條件1、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2024/1/2852、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二.會計政策變更

2024/1/286(一)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的情況下,企業(yè)應當分別以下情況進行處理;1、國家發(fā)布相關的會計處理辦法,則按照國家發(fā)布的相關會計處理規(guī)定進行處理;2、國家沒有發(fā)布相關的會計處理辦法,則采用追溯調(diào)整法進行會計處理。(二)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的情況下,企業(yè)應當采用追溯調(diào)整法進行會計處理,將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調(diào)整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余額和列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核算2024/1/287報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較數(shù)據(jù)也應當一并調(diào)整。(三)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列報前期影響數(shù)不切實可行的,應當從可追溯調(diào)整的最早期間期初開始應用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在當期期初確定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各期累積影響數(shù)不切實可行的,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不切實可行,是指企業(yè)在采取所有合理的方法后,仍然不能獲得采用某項規(guī)定所必需的相關信息,而導致無法采用該項規(guī)定,則該規(guī)定在此時是不切實可行的。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核算2024/1/288

(一)追溯調(diào)整法運用的具體步驟:

①計算確定累積影響數(shù);

②進行相關的會計處理;

③調(diào)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

④批露

四.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2024/1/289例1:2007年1月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對建造合同的收入由完成合同法改為按完工百分比法,公司保存的會計資料比較全,可以通過會計資料追溯計算。假設所得稅稅率為33%,稅法按完工百分比法計算收入并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該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兩種方法計算的稅前會計利潤如下表:不同方法確認的建造合同稅前會計利潤單位:元年度完工百分比法完成合同法2003年以前200000015000002003年120000010000002004年90000012000002005年10000008000002006年130000011000002007年150000016000002024/1/2810第一步:計算累積影響數(shù)年度完工百分比法完成合同法稅前差異所得稅影響稅后差異2003年以前200000015000005000001650003350002003年12000001000000200000660001340002004年9000001200000-300000-99000-2010002005年1000000800000200000660001340002006年1300000110000020000066000134000小計640000056000008000002640005360002007年15000001600000-100000-33000-67000總計790000072000007000002310004690002024/1/2811會計處理:①調(diào)整利潤及遞延所得稅借:工程施工800000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536000遞延所得稅負債264000②調(diào)整盈余公積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53600貸:盈余公積536002024/1/2812資產(chǎn)負債表

會企01表

編制單位:甲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1日單位:元資產(chǎn)年初余額負債和股東權益年初余額調(diào)整前調(diào)整后調(diào)整前調(diào)整后......……存貨980000010600000(980+80)盈余公積17000001753600(170+5.36)未分配利潤6000001082400(60+53.6-5.36)…………2024/1/2813利潤表

會企02表

編制單位:甲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單位:元項目上期金額調(diào)整前調(diào)整后一、營業(yè)收入1800000018500000減:營業(yè)成本1300000013300000二、營業(yè)利潤39000004100000三、利潤總額406000004260000(406+20)減:所得稅費用13398001405800(133.98+6.6)四、凈利潤27202002854200(272.02+13.4)2024/1/2814股東權益變動表

會企04表

編制單位:甲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1日單位:元項目本年金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一、上年年末余額1700000600000加:會計政策變更53600482400(53.6-5.36)前期差錯更正……二、本年年初余額17536000(170+5.36)1082400(60+48.24)2024/1/2815附注說明:2007年甲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對建造合同的收入確認由完成合同法改為完工百分比法。此項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diào)整法,2006年的比較報表已重新表述。2007年運用新的方法追溯計算的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為536000元。會計政策變更對2007年損益的影響為減少凈利潤67000元,對2006年度報告的損益的影響為增加凈利潤134000元,調(diào)增2006年的期初留存收益402000元,其中,調(diào)增未分配利潤341700。2024/1/2816(二)未來適用法運用的具體步驟:1、在變更當期直接按新政策進行處理;2、批露:四.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2024/1/2817例2:乙公司原對發(fā)出存貨采用后進先出法,由于采用新準則,按其規(guī)定,公司從2007年1月1日起改用先進先出法。2007年1月1日存貨的價值2500000元,公司當年購入存貨的實際成本為18000000元,2007年12月31日按先進先出法計算確定的存貨價值為4500000元,當年銷售額為25000000元,假設該年度其他費用為1200000元,所得稅稅率為25%。2007年12月31日按后進先出法計算的存貨價值為2200000元。對其采用未來適用法應如何處理?2024/1/2818當期凈利潤的影響數(shù)計算表項目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營業(yè)收入2500000025000000減:營業(yè)成本1600000018300000減:其他費用12000001200000利潤總額78000005500000減:所得稅19500001375000凈利潤58500004125000差1/2819公司由于會計政策變更使當期凈利潤增加了1725000元。其中,采用先進先出法的銷售成本為:期初存貨+購入存貨實際成本-期末存貨=2500000+18000000-4500000=16000000(元);采用后進先出法的銷售成本為:期初存貨+購入存貨實際成本-期末存貨=2500000+18000000-2200000=18300000(元)。2024/1/2820第九模塊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第一節(jié)會計估計及其變更2024/1/2821(一)會計估計的概念會計估計是指企業(yè)對結(jié)果不確定的交易或者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二)會計估計的特點1、會計核算中不確定性2、會計估計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資料為基礎3、進行會計估計并不會削弱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可靠性一.會計估計概念2024/1/2822常見需要進行估計的項目有:(1)壞賬;(2)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3)固定資產(chǎn)的耐用年限與凈殘值;(4)無形資產(chǎn)的受益期;(5)或有事項中的估計;(6)收入確認中的估計,等等。

一.會計估計概念2024/1/2823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于資產(chǎn)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jīng)濟利益和義務發(fā)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chǎn)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者資產(chǎn)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diào)整。二.會計估計變更的概念2024/1/2824會計估計變更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即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及以后期間,采用新的會計估計,不改變以前期間的會計估計,也不調(diào)整以前期間的報告結(jié)果。1、會計估計變更僅影響變更當期的,其影響數(shù)應當在變更當期予以確認。2、既影響變更當期又影響未來期間的,其影響數(shù)應當在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予以確認。三.會計估計變更的核算2024/1/2825(一)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處理。(二)披露:1、會計估計變更的內(nèi)容和原因;2、會計估計變更對當期和未來期間的影響數(shù);3、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shù)不能確定的,披露這一事實和原因。四.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2024/1/2826例3:丙公司有一臺管理用設備,原始價值為84000元,預計使用壽命為8年,凈殘值為4000元,自2002年1月1日起按直線法計提折舊。2006年1月,由于新技術的發(fā)展等原因,需要對原預計使用壽命和凈殘值作出修正,修改后的預計使用壽命為6年,凈殘值為2000元。丙公司適用所得稅稅率均為25%。假定稅法允許按變更后的折舊額在稅前扣除。2024/1/2827解析:丙公司對上述會計估計變更的處理如下:1、不調(diào)整以前各期各期折舊,也不計算累積影響數(shù);2、變更日以后發(fā)生的經(jīng)濟業(yè)務改按新估計使用壽命提取折舊。按原估計,每年折舊為10000元,已提折舊4年,共計40000元,固定次產(chǎn)凈值為44000元,則第5年相關科目的年初余額如下:項目金額固定資產(chǎn)84000減:累計折舊40000固定資產(chǎn)凈值440002024/1/2828改變估計使用壽命后,2006年1月1日起每年計提折舊費用為21000元【(44000-2000)÷(6-4)】。2006年不必對以前年度已提折舊進行調(diào)整,只需按重新預計的尚可使用壽命和凈殘值計算確定的年折舊費用。借:管理費用21000

貸:累計折舊21000附注說明:本公司一臺管理用設備,原始價值為84000元,原預計使用壽命為8年,預計凈殘值為4000元,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由于新技術的發(fā)展,該設備已不能按原預計使用壽命計提折舊,本公司于06年初變更該設備的使用壽命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2000元,以反映該設備的真實耐用壽命和凈殘值。此估計變更影響本年度凈利潤減少數(shù)為8250【(21000-10000)×(1-25%)】2024/1/2829第九模塊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第三節(jié)前期差錯及其更正2024/1/2830(一)前期差錯的概念前期差錯是指由于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下列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或錯報。1、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并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2、前期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一.前期差錯的概念2024/1/2831(二)前期差錯的內(nèi)容前期差錯通常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疏忽或曲解事實以及舞弊產(chǎn)生的影響以有為存貨、固定資產(chǎn)盤盈等。形成前期差錯的情形有以下幾種:1、計算以及賬戶分類錯誤。2、采用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等不允許的會計政策。3、對事實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舞弊。4、在期末對應計項目與遞延項目未予調(diào)整。5、漏記已完成的交易。6、提前確認尚未實現(xiàn)的收入或不確認已實現(xiàn)的收入。7、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劃分差錯一.前期差錯的概念2024/1/2832(一)企業(yè)應當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錯,但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shù)不切實可行的除外。對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錯,可以采用未來適用法更正。追溯重述法,是指在發(fā)生前期差錯時,視同該項前期差錯從未發(fā)生過,從而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更正的方法。1、不重要的前期差錯的核算不重要的前期差錯,不需調(diào)整財務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shù),應調(diào)整發(fā)現(xiàn)當期與前期相同的相關項目。屬于影響損益的,應直接計入本期與上期相同的凈損益項目;屬于不影響損益的,應調(diào)整本期與前期相同的相關項目。二.前期差錯更正的核算2024/1/2833例4:某公司在2008年12月31日發(fā)現(xiàn),其2007年1月1日開始計提折舊的一臺管理用價值為8000元的固定資產(chǎn),在2007年計入了當期費用。該公司采用直線法計提固定資產(chǎn)折舊,該資產(chǎn)估計使用年限為4年,假設不考慮凈殘值因素(均同稅法)。假定該差錯涉及的金額不具有重要性,則2008年12月31日更正此差錯的會計分錄為:借:固定資產(chǎn)8000

貸:管理費用4000

累計折舊4000假設該項差錯直到2010年底才發(fā)現(xiàn),則不需要作任何分錄,因為該項差錯已經(jīng)抵銷了。二.前期差錯更正的核算2024/1/28342、重要的前期差錯的核算重要的前期差錯,在發(fā)現(xiàn)當期的財務報表中,調(diào)整前期比較數(shù)據(jù)。即對其進行追溯更正:(1)追溯重述差錯發(fā)生期間列報的前期比較金額;(2)如果前期差錯發(fā)生在列報的最早前期之前,則追溯重述列報的最早前期的資產(chǎn)、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相關項目的期初余額。對于發(fā)生的重要前期差錯,如影響損益,應將其對損益的影響數(shù)調(diào)整發(fā)現(xiàn)當期的期初留存收益,財務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數(shù)也應一并調(diào)整;如不影響損益,應調(diào)整財務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shù)。二.前期差錯更正的核算2024/1/2835接上例,若假定該差錯涉及的金額具有重要性;所得稅申報表中也未發(fā)現(xiàn)(或按固定資產(chǎn)申報)。該企業(yè)所得稅稅率25%,采用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費用。按當年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假設稅法允許調(diào)整應交所得稅。1、分析前期差錯的影響數(shù):2007年度少計資產(chǎn)8000元,少提折舊2000元,多計管理費用6000元,少計利潤總額6000元,少交所得稅1500(6000×25%)元,少計所得稅費用1500元,少計凈利潤4500[(8000-2000)×(1-25%)]元,少提盈余公積450元。二.前期差錯更正的核算2024/1/2836編制有關項目的調(diào)整分錄,對2007年的差錯更正如下:(1)補計固定資產(chǎn)、沖減多計管理費用借:固定資產(chǎn)8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diào)整——07年管理費用8000(2)補提折舊借:以前年度損益調(diào)整——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