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師(巖土)(二合一)考試考點習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1/wKhkGWW5q9iAXx2pAAF-MVJdvSI434.jpg)
![土木工程師(巖土)(二合一)考試考點習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1/wKhkGWW5q9iAXx2pAAF-MVJdvSI4342.jpg)
![土木工程師(巖土)(二合一)考試考點習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1/wKhkGWW5q9iAXx2pAAF-MVJdvSI4343.jpg)
![土木工程師(巖土)(二合一)考試考點習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1/wKhkGWW5q9iAXx2pAAF-MVJdvSI4344.jpg)
![土木工程師(巖土)(二合一)考試考點習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3/11/wKhkGWW5q9iAXx2pAAF-MVJdvSI43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木工程師(巖土)(二合一)考試考點
習題及答案解析
1.巖土工程勘察中對飽和軟黏土進行原位十字板剪切和室內(nèi)無側限
抗壓強度對比試驗,十字板剪切強度與無側限抗壓強度數(shù)據(jù)不相符的
是下列哪些選項?()
A.十字板剪切強度5kPa,無側限抗壓強度lOkPa
B.十字板剪切強度lOkPa,無側限抗壓強度25kPa
C.十字板剪切強度15kPa,無側限抗壓強度25kPa
D.十字板剪切強度20kPa,無側限抗壓強度lOkPa
【答案】:B|C|D
【解析】:
由十字板在現(xiàn)場測定土的抗剪強度,屬于不排水剪切的試驗條件,因
此其結果一般與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結果接近。十字板剪切試驗適用
于飽和軟黏土。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如同在三軸儀上進行(。3=0)的不排水試驗一
樣,試驗時將圓柱形試樣放在無側限抗壓試驗儀中,在不加任何軸向
壓力的情況下施加垂直壓力,直到試件剪切破壞為止。剪切破壞時試
樣所能承受的最大軸向力qu稱為無側限抗壓強度。
二者關系式為:
Tf=cu=qu/2
式中,CU為十字板測定的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qu為無側限抗壓強
度。
2.采用土釘加固一破碎巖質(zhì)邊坡,其中某根土釘有效錨固長度L為
4m,該土釘計算承受拉力E為188kN,錨孔直徑d為108mm,錨孔
孔壁和砂漿間的極限抗剪強度T為0.25MPa,釘材與砂漿間極限黏結
力Tg為2MPa,釘材直徑db為32mm。該土釘抗拔安全系數(shù)最接近
下列哪個數(shù)值?()[2011年真題]
A.K=0.55
B.K=1.80
C.K=2.37
D.K=4.28
【答案】:B
3.采用振沖法加固黏土地基,施工結束后應()進行質(zhì)量檢查。
A.場地平整后立刻
B.可間隔3?4天
C.邊施工邊
D.間隔3?4周后
【答案】:D
【解析】:
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725條第2款規(guī)
定,采用振沖法加固地基,施工后,應間隔一定時間方可進行質(zhì)量檢
驗。對粉質(zhì)黏土地基不宜少于21d,對粉土地基不宜少于14d,對砂
土和雜填土地基不宜少于7do
4.下列關于軟弱下臥層驗算的論述中,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
范》(GB50007—2011)的是()。
A.附加壓力擴散是按彈性理論應力分布原理計算的
B.軟弱下臥層的地基承載力需要經(jīng)過深度修正和寬度修正
C.基礎底面下持力層的厚度與基礎寬度之比小于0.25時,可按照下
臥層的地基承載力驗算基礎底面的尺寸
D.基礎底面下持力層的厚度與基礎寬度之比大于0.50時,不需要考
慮軟弱下臥層影響,可只按照持力層的地基承載力驗算基礎底面的尺
寸
【答案】:A|B|D
【解析】:
應力擴散是按一定角度幾何擴散計算得到的,下臥層的地基承載力需
要修正,須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條件,并不是都需要修正?;A底面下持
力層的厚度與基礎寬度之比大于0.50時,也需要考慮應力擴散,只
是擴散角不變。
5.只有滿足下列哪個選項所列條件,按剪切波速傳播時間計算的等效
剪切波速vse的值與按厚度加權平均值計算的平均剪切波速vsm值才
是相等的。()[2009年真題]
A.覆蓋層正好是20m
B.覆蓋層厚度范圍內(nèi),土層剪切波速隨深度呈線性增加
C.計算深度范圍內(nèi),各土層剪切波速都相同
D.計算深度范圍內(nèi),各土層厚度相同
【答案】:C
6.對黃土濕陷性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A.黃土主要為粉土顆粒組成,其次為砂及黏粒
B.孔隙比較大,一般在0.85?1.24之間
C.飽和度較大時濕陷較小
D.液限較小時濕陷較小
【答案】:A|B|C
【解析】:
一般而言,土的天然含水量和濕陷性關系較大,含水量低,濕陷性就
越強烈。當含水量超過23%時就不具有濕陷性或者濕陷性很弱。
7.在層狀巖體中開挖出邊坡,坡面傾向NW45°、傾角53°o根據(jù)開
挖坡面和巖層面的產(chǎn)狀要素,下列哪個選項的巖層面最容易發(fā)生滑動
破壞?()
A.巖層面傾向SE55°、傾角35°
B.巖層面傾向SE15°、傾角35°
C.巖層面傾向NW50°、傾角35°
D.巖層面傾向NW15°、傾角35°
【答案】:c
【解析】:
滑坡是指斜坡部分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帶),
緩慢地、整體地向下移動的現(xiàn)象。巖體結構類型、結構面性狀及其與
坡面的關系是巖質(zhì)邊坡穩(wěn)定的控制因素。同向緩傾邊坡的穩(wěn)定性較反
向坡要差;同向緩傾坡中,結構面的傾角愈陡,穩(wěn)定性愈好;水平巖
層組成的邊坡穩(wěn)定性亦較好。巖層和邊坡走向相同或相近,傾向相同,
傾角小于坡腳為最不穩(wěn)定的情況??傊瑤r層和邊坡走向相近或相同,
傾向相同,傾角小于坡腳為最不穩(wěn)定的情況。
8.下列哪些方法或工程措施可用于小型危巖的防治?()
A.攔石網(wǎng)
B.錨固
C.支撐
D.裂隙面壓力注漿
【答案】:A|B|C
【解析】:
A項,根據(jù)《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15)第7.3.3條規(guī)定,
規(guī)模較小的危巖崩塌體可采取清除、支擋、掛網(wǎng)錨噴等處理措施,也
可采用柔性防護系統(tǒng)或設置攔石墻、落石槽等構造物。攔石墻與落石
槽易配合使用,設置位置可根據(jù)地形合理布置。攔石墻墻背應設緩沖
層,并按公路擋土墻設計,墻背壓力應考慮崩塌沖擊荷載影響。
BC兩項,根據(jù)《工程地質(zhì)手冊》(第五版)第681頁崩塌的防治第3
條,支撐加固:對小型崩塌,在危巖的下部修筑支柱、支墻。亦可將
易崩塌體用錨索、錨桿與斜坡穩(wěn)定部分聯(lián)固。
D項,裂隙面壓力注漿也可以處理危巖,是一種輔助工法,需要和其
他加固措施一起使用。
9.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礎,在建筑物施工完成后平整場地,已知室內(nèi)地
坪標高Hn=25.60m,室外設計地坪標高Hw=25.004m,自然地面標
高HZ=21.50m,基礎底面標高Hj=20.00m,軟弱下臥層頂面標高Hr
對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進行深度修正時,深度取下列哪個
=14.00mod
選項是正確的?()
A.6.0m
B.7.5m
C.11m
D.11.6m
【答案】:B
【解析】:
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524條規(guī)定,
基礎埋置深度,宜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區(qū),可自填土
地面標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后完成時,應從天然地面標高
算起。對于地下室,當采用箱形基礎或筏基時,基礎埋置深度自室外
地面標高算起;當采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時,應從室內(nèi)地面標高算
起。當對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進行深度修正時,d應取軟弱下臥層頂面
到天然地面。故深度:d=21.50-14.00=7.5(m)。
10.根據(jù)《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15),關于路基排水,下
列哪個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A.邊溝溝底縱坡應大于路線縱坡,困難情況下可適當增加縱坡
B.路塹邊坡截水溝應設置在坡口5m以外,巖坡面順至路塹邊溝
C.暗溝溝底縱坡不宜小于0.5%,出水口應與地表水排水溝順接
D.仰斜式排水孔的仰角不宜小于6°,水流宜引入路塹邊溝
【答案】:D
【解析】:
A項,根據(jù)《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15)第4.2.4條第2
款規(guī)定,邊溝溝底縱坡宜與路線縱坡一致,并不宜小于0.3%。困難
情況下,可減小至0.1%;B項,第424條第1款規(guī)定,挖方路基(即
路塹邊坡)的塹頂截水溝應設置在坡口5m以外;C項,第4.3.4條第
2款規(guī)定,暗溝、暗管溝底的縱坡不宜小于1.0%,出水口處應加大縱
坡,并應高出地表排水溝常水位0.2m以上;D項,第4.3.6條第2款
規(guī)定,仰斜式排水孔的仰角不宜小于6°,長度應伸至地下水富集部
位或潛在滑動面,并宜根據(jù)邊坡滲水情況成群分布。
11.達西定律的定義是土體中水的滲流呈層流狀態(tài)時,()。
A.其流速與作用水力梯度成正比
B.其流速與作用水力梯度成反比
C.其流速與孔隙比成正比
D.滲透系數(shù)與水力梯度成反比
【答案】:A
【解析】:
達西定律可表示為:v=ki。式中,v為滲流速度(cm/s);k為滲透系
數(shù)(cm/s);i為水力梯度。土體中水的滲流呈層流狀態(tài)時,水流速v
與作用水力梯度i成正比。
12.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的規(guī)定,關于
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設計,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
A.對具備形成沖切錐條件的柱基,應驗算基礎受沖切承載力
B.對不具備形成沖切錐條件的柱基,應驗算柱根處基礎受剪切承載力
C.基礎底板應驗算受彎承載力
D.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時,可不驗算基礎
頂面的受壓承載力
【答案】:D
【解析】:
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827條規(guī)定,
擴展基礎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對柱下獨立基礎,當沖切破壞錐
體落在基礎底面以內(nèi)時,應驗算柱與基礎交接處以及基礎變階處的受
沖切承載力;②對基礎底面短邊尺寸小于或等于柱寬加兩倍基礎有效
高度的柱下獨立基礎,以及墻下條形基礎,應驗算柱(墻)與基礎交
接處的基礎受剪切承載力;③基礎底板的配筋,應按抗彎計算確定;
④當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時.,尚應驗算柱
下基礎頂面的局部受壓承載力。
1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規(guī)定,當需要驗算
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豎向承載力時應按地震作用效應()計算基礎
底面平均壓力和邊緣最大壓力。
A.標準組合
B.基本組合
C.準永久組合
D.偶然組合
【答案】:A
【解析】:
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22
條規(guī)定,天然地基基礎抗震驗算時,應采取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
且地基抗震承載力應取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震承載力調(diào)整
系數(shù)計算。
14.關于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下列方法不適用的是()。
A.強夯法
B,振沖碎石樁法
C.土擠密樁法
D.砂石墊層法
【答案】:B|D
【解析】:
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6.1.11條表
6.1.11規(guī)定,濕陷性黃土地基常用的處理方法包括:①墊層法;②強
夯法;③擠密法;④預浸水法。根據(jù)第6.2.1條規(guī)定,墊層材料可選
用土、灰土和水泥土等,不應采用砂石、建筑垃圾、礦渣等透水性強
的材料。
15.某重力式擋土墻,墻高6m,墻背豎直光滑,墻后填土為松砂,填
土表面水平,地下水與填土表面齊平。已知松砂的孔隙比el=0.9,
飽和重度丫l=18.5kN/m3,內(nèi)摩擦角61=30°。擋土墻背后飽和松
砂采用不加填料振沖法加固,加固后松砂振沖變密實,孔隙比e2=
0.6,內(nèi)摩擦角62=35°。加固后墻后水位標高假設不變,按朗肯土
壓力理論,則加固前后墻后每延米上的主動土壓力變化值最接近下列
哪個選項?()
A.0
B.6kN/m
C.16kN/m
D.36kN/m
【答案】:C
16.根據(jù)下列描述判斷,哪一選項的土體屬于殘積土?()[2010年
真題]
A.原始沉積的未經(jīng)搬運的土體
B.巖石風化成土狀留在原地的土體
C.經(jīng)搬運沉積后保留原基本特征,且夾砂、礫、黏土的土體
D.巖石風化成土狀經(jīng)沖刷或崩塌在坡底沉積的土體
【答案】:B
【解析】:
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91
條規(guī)定,巖石在風化營力作用下,其結構、成分和性質(zhì)已產(chǎn)生不同程
度的變異,應定名為風化巖。已完全風化成土而未經(jīng)搬運的應定名為
殘積土。
17.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對工
程地質(zhì)測繪地質(zhì)點的精度要求,如測繪比例尺選用1:5000,則地質(zhì)
測繪點的實測精度應不低于下列哪個選項?()
A.5m
B.10m
C.15m
D.20m
【答案】:C
【解析】:
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8.0.3
條規(guī)定,工程地質(zhì)測繪和調(diào)查的范圍,應包括場地及其附近地段。測
繪的比例尺和精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測繪的比例尺,可行性研究勘察可選用1:5000-1:50000;初步
勘察可選用1:2000—1:10000;詳細勘察可選用1:500—1:2000;
條件復雜時,比例尺可適當放大;
②對工程有重要影響的地質(zhì)單元體(滑坡、斷層、軟弱夾層、洞穴等),
可采用擴大比例尺表示;
③地質(zhì)界線和地質(zhì)觀測點的測繪精度,在圖上不應低于3mm。
根據(jù)第③款,可得地質(zhì)測繪點的實測精度為:3mmX5000=15000mm
=15m。
18.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為了區(qū)
分、測試和確定軟弱層的抗剪強度,要將軟弱結構面分成四類分別取
值,下列分類正確的是()o
A.破碎型、破碎含泥型、破碎細粒型、泥化型
B.原生型、次生充填型、風化型、卸荷型
C.巖塊巖屑型、巖屑夾泥型、泥夾巖屑型、泥型
D.黏土巖、黏土巖泥化、黏土巖固塊、黏土巖礫狀
【答案】:C
【解析】:
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附錄E巖土
物理力學參數(shù)取值第E.0.5條表E.0.5規(guī)定,軟弱結構面可分為:巖塊
巖屑型、巖屑夾泥型、泥夾巖屑型和泥型四類。
19.下列關于十字板剪切試驗成果的應用,說法錯誤的是()o
A.可較好地反映飽和軟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強度隨深度的變化
B.可分析確定軟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強度峰值和殘余值
C.所測得的不排水抗剪強度峰值一般較長期強度偏低20%?40%
D.可根據(jù)試驗結果計算靈敏度
【答案】:C
【解析】:
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條文說
明第1064條規(guī)定:①實踐證明,正常固結的飽和黏性土的不排水抗
剪強度是隨深度增加的;②根據(jù)原狀土與重塑土不排水抗剪強度的比
值可計算靈敏度,可評價軟黏土的觸變性;③繪制抗剪強度與扭轉角
的關系曲線,可了解土體受剪時的剪切破壞過程,確定軟土的不排水
抗剪強度峰值、殘余值及剪切模量(不排水);④十字板剪切試驗所
測得的不排水抗剪強度峰值一般認為是偏高的,土的長期強度只有峰
值強度的60%?70%。
20.有一廠房工程,淺層10m范圍內(nèi)以流塑?軟塑黏性土為主,車間
地坪需要回填1.5m覆土,正常使用時地坪堆載要求為50kPa,差異
沉降控制在5%。以內(nèi),以下哪些地基處理方法較為合適?()
A.強夯法
B.水泥攪拌樁法
C.碎石樁法
D,注漿鋼管柱法
【答案】:B|D
【解析】:
A項,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6.L2條規(guī)
定,強夯法處理地基適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黏
性土、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不適用于流塑?軟塑黏
性土地基;C項,根據(jù)第721條條文說明規(guī)定,在飽和黏土地基上
對變形控制要求不嚴的工程才可采用碎(砂)石樁置換處理,本題對
差異沉降控制比較嚴格;B項,根據(jù)第7.3.1條第1款規(guī)定,水泥攪
拌樁法適用于處理正常固結的淤泥、淤泥質(zhì)土、素填土、黏性土(軟
塑、可塑)、粉土(稍密、中密)、粉細砂(松散、中密)、中粗砂(松
散、稍密)、飽和黃土等土層;D項,根據(jù)第9.1.5條規(guī)定,注漿鋼管
柱法適用于本題。
21.降減沉井外壁摩阻力的方法有()。
A.射水法
B.泥漿套法
C.氣幕法
D.預壓法
【答案】:A|B|C
【解析】:
減少沉井外壁的摩阻力的方法有:①射水法,在井壁腔內(nèi)的不同高度
處對稱地預埋幾組高壓射水管道,也可在沉井外側插入射水管,用高
壓射水沖松沉井四周的土,以減少土的摩阻力;②泥漿套法,用觸變
性較大的泥漿在沉井外側形成一個具有潤滑作用的泥漿套,這種泥漿
在靜止時處于凝膠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強度,當沉井下沉時,泥漿受機
械擾動變?yōu)榱鲃拥娜芤?,從而減小了沉井四周土的摩阻力,使沉井能
夠順利下沉;③氣幕法,在沉井井壁內(nèi)預埋若干豎直管道和若干層橫
向的環(huán)形噴射,使沉井井壁四周的土液化,從而減少土的摩阻力;④
炮震法,沉井下沉一定深度后如下沉有困難,可采取炮震法強迫下沉。
此法是在井孔底部埋置適量的炸藥,引爆后產(chǎn)生的震動力,一方面減
小了腳下土的反力和井壁土的摩阻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沉井面下的沖
擊力,迫使沉井下沉。
22.某濱海灘涂地區(qū)經(jīng)圍海造地形成的建筑場地,擬建多層廠房,場
地地層自上而下為:①填土層,厚2.0?5.0m;②淤泥層,流塑狀,
M4.0-12.0m;其下為沖洪積粉質(zhì)黏土和砂層,進行該廠房地基處理
方案比選時,下列哪些選項的方法是合適的?()
A.攪拌樁復合地基
B.強夯置換法
C.管樁復合地基
D.砂石樁法
【答案】:A|C
【解析】:
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表301規(guī)定,可
判斷本擬建的多層廠房為乙級。根據(jù)第302條第2款規(guī)定,設計等
級為甲級、乙級的建筑物,均應按地基變形設計。在本題中,該建筑
物對地基變形有嚴格要求。
A項,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731條第1
款規(guī)定,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適用于處理正常固結的淤泥、淤泥質(zhì)
土、素填土、黏性土(軟塑、可塑)、粉土(稍密、中密)、粉細砂(松
散、中密)、中粗砂(松散、稍密)、飽和黃土等土層。
B項,根據(jù)6.3.5條第1款規(guī)定,強夯置換墩的深度應由土質(zhì)條件決
定。除厚層飽和粉土外,應穿透軟土層,到達較硬土層上,深度不宜
超過10m,本題中淤泥土底厚已超10m,置換墩無法達到硬土層。
C項,根據(jù)第9.3.1條第1款和第二款規(guī)定,預制樁適用于淤泥、淤
泥質(zhì)土、黏性土、粉土、砂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處理,預制樁樁體可
采用邊長為150mm?300mm的預制混凝土方樁,直徑300mm的預
應力混凝土管樁,斷面尺寸為100mm?300mm的鋼管樁和型鋼等
D項,根據(jù)第721條第1款規(guī)定,砂石樁法適用于擠密松散砂土、
粉土、黏性土、素填土、雜填土等地基,以及可用于處理可液化地基。
對飽和黏土地基對變形控制要求不嚴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樁置換處
理。
23.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按土的抗剪
強度指標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時,以下情況中哪些取值是正確的?
()
A.當基礎寬度3m<b<6m,或基礎埋置深度大于0.5m時,按基礎底
面壓力驗算地基承載力時,相應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進一步進行寬
度和深度修正
B.基底地基持力層為粉質(zhì)黏土,基礎寬度為2.0m,取b=2.0m
C.ck取基底下一倍短邊寬度深度范圍內(nèi)土的黏聚力標準值
D.ym取基礎與上覆土的平均重度20kN/m3
【答案】:B|C
【解析】:
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525條規(guī)定,
根據(jù)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公式已考慮深度修
正,丫m取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
fa=Mbyb+Mdymd+Mcck
式中,fa為由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Mb、
Md、Me為承載力系數(shù),按表525確定;b為基礎底面寬度(m),
大于6m時按6m取值,對于砂土小于3m時按3m取值;ck為基底
下一倍短邊寬度的深度范圍內(nèi)土的黏聚力標準值,kPa。
24.關于膨脹土的性質(zhì),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10年真題]
A.當含水量相同時,上覆壓力大時膨脹量大,上覆壓力小時膨脹量小
B.當上覆壓力相同時,含水量高的膨脹量大,含水量小的膨脹量小
C.當上覆壓力超過膨脹力時土不會產(chǎn)生膨脹,只會出現(xiàn)壓縮
D.常年地下水位以下的膨脹土的膨脹量為零
【答案】:C|D
【解析】:
膨脹土的膨脹量與其含水量有關,根據(jù)膨脹率與壓力關系曲線圖可以
看出,當含水量相同時,上覆壓力大時膨脹量小,上覆壓力小時膨脹
量大。當上覆壓力相同時,當含水量小于膨脹最大時的界限含水量時,
自由膨脹中隨著含水量的增大膨脹量增大。當含水量大于界限含水量
時,土體已膨脹完成,膨脹量不再隨含水量變化而變化,因此常年處
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膨脹土的膨脹量為零。當膨脹力與上覆壓力相等
時,其膨脹量為零,當膨脹力大于上覆壓力時,膨脹土開始壓縮。
25.某建筑物基底壓力為350kPa,建于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為測定基
底下12m處黃土的濕陷系數(shù),其浸水壓力應采用()。
A.200kPa
B.300kPa
C.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
D.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加附加壓力
【答案】:D
【解析】:
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4.3.2條第4
款規(guī)定,測定濕陷系數(shù)3s的試驗壓力,應按土樣深度和基底壓力確
定。土樣深度自基礎底面算起,基底標高不確定時,自地面下1.5m
算起;試驗壓力應按下列條件取值:①基底壓力小于300kPa時,基
底下10m以內(nèi)的土層應用200kPa,10m以下至非濕陷性黃土層頂面,
應用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②基底壓力不小于300kPa時,宜用
實際基底壓力,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大于實際基底壓力時,應用
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③對壓縮性較高的新近堆積黃土,基底下
5m以內(nèi)的土層宜用(100—150)kPa壓力,5m?10m和10m以下至
非濕陷性黃土層頂面,應分別用200kPa和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
本題中,土樣的原始高度為12m,則10m內(nèi),應用200kPa;10?12m
之間采用其上覆土的飽和自重壓力。
26.下列適合于處理泥石流上游形成區(qū)的措施是()。
A.修筑擋水壩
B.修筑谷坊壩
C.修筑急流槽
D.植樹造林、種草種樹
【答案】:D
【解析】:
上游形成區(qū)的地形多為三面環(huán)山一面出口的瓢狀或漏斗狀,地形比較
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這樣的地形有利于
水和碎屑物質(zhì)的集中,防治措施主要是進行植樹造林、種草種樹。
27.驗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豎向承載力時,下列哪些選項的說法
是正確的?()[2009年真題]
A.基礎底面壓力按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并采用“擬靜力”法計算
B.抗震承載力特征值較靜力荷載下承載力特征值有所降低
C.地震作用下結構可靠度容許有一定程度降低
D.對于多層砌體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基礎底面不宜出現(xiàn)零應力區(qū)
【答案】:A|C
【解析】:
B項,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
4.2.3條規(guī)定,在對天然地基基礎抗震驗算時一,地基抗震承載力應按
下式計算:faEW&afa。式中,faE為調(diào)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載力;€a
為地基抗震承載力調(diào)整系數(shù),應按表采用,均大于等于1;fa為深寬
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故抗震承載力特征值不小于靜力荷載下
承載力特征值。
A項,根據(jù)條文說明第4.2.2條規(guī)定,地基和基礎的抗震驗算,應采
用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一般采用“擬靜力法”。此法假定地震作
用如同靜力,然后在這種條件下驗算地基和基礎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
C項,根據(jù)第424條規(guī)定,當需要驗算天然地基豎向承載力時,應
采用與荷載標準值相應的地震作用效應組合,《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和《構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基礎底面平均壓力和邊緣最大壓力
應符合下式要求:
PWfSE,PmaxW1.2fSE
式中,P為基礎底面平均壓力(kPa);Pmax為基礎底面邊緣最大壓力
(kPa);fSE為地基土抗震容許承載力(kPa)o由于地震時作用于基
底上的荷載往往有偏心,基礎抗傾覆的穩(wěn)定性與作用于基底合力作用
點的偏心情況有關系,所以規(guī)范對于荷載有偏心時,除基底平均壓力
和邊緣最大壓力分別不得超過容許承載力設計值和1.2倍的承載力設
計值外,還應考慮容許的偏心距。
D項,在《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驗
算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載力時,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的零應力區(qū)面積
上不應超過基礎底面面積的15%?!稑嬛锟拐鹪O計規(guī)范》(GB50191
-2012)中,對于形體規(guī)則的構筑物,零應力區(qū)的面積不應大于基礎
底面面積的25%;形體不規(guī)則的構筑物不宜大于基礎底面面積的
對于高寬比大于的高層建筑和高聳構筑物,零應力區(qū)的面積
15%o4
均應為零。
28.對鹽漬土進行地基處理時,下列哪種處理方法不可行?()[2014
年真題]
A.對以鹽脹性為主的鹽漬土可采用浸水預溶法進行處理
B.對硫酸鹽漬土可采用滲入氯鹽的方法進行處理
C.對鹽漬巖中的蜂窩狀溶蝕洞穴可采用抗硫酸鹽水泥灌漿處理
D.不論是融陷性為主還是鹽脹性為主的鹽漬土均可采用換填土墊層
處理
【答案】:A
【解析】:
根據(jù)《工程地質(zhì)手冊》(第五版)第600、601頁,A項,對以鹽脹性
為主的鹽漬土可采用換填、設置地面隔熱層、設變形緩沖層、化學處
理方法進行處理,不宜采用浸水預溶法進行處理。B項,對于硫酸鹽
漬土可采用滲入氯鹽的方法進行處理;C項,對鹽漬巖中的蜂窩狀溶
蝕洞穴可采用抗硫酸鹽水泥灌漿處理;D項,不論是融陷性為主還是
鹽脹性為主的鹽漬土均可采用換填土墊層處理。
29.在非液化土中低承臺樁基單樁水平向抗震承載力驗算時,其特征
值取下列哪一項?()
A.非抗震設計時的值
B.非抗震設計時提高25%的值
C.非抗震設計時降低25%的值
D.依據(jù)抗震設防烈度及建筑物重要性取用不同的值
【答案】:B
【解析】:
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421
條規(guī)定,單樁的豎向和水平向抗震承載力特征值,可均比非抗震設計
時提圖25%o
30.某場地濕陷性黃土厚度6m,天然含水量15%,天然重度
14.5kN/m3o設計擬采用灰土擠密樁法進行處理,要求處理后樁間土
平均干密度達到1.5g/cm3o擠密樁等邊三角形布置,樁孔直徑
400mm,問滿足設計要求的灰土樁的最大間距應取下列哪個值?(忽
略處理后地面標高的變化,樁間土平均擠密系數(shù)不小于0.93)()
A.0.70m
B.0.80m
C.0.95m
D.1.20m
【答案】:C
31.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的要求,關于鋼筋混
凝土預制樁施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哪一個?()
A.樁端持力層為硬塑黏性土時,錘擊沉樁終錘應以控制樁端標高為
主,貫入度為輔
B.采用靜壓沉樁時,地基承載力不應小于壓樁機接地壓強的1.0倍,
且場地應平整,樁身彎曲矢高的允許偏差為1%樁長
C.對大面積密集樁群錘擊沉樁時,監(jiān)測樁頂上涌和水平位移的樁數(shù)應
不少于總樁數(shù)的5%
D.當樁群一側毗鄰已有建筑物時,錘擊沉樁由該建筑物處向另一方向
施打
【答案】:D
【解析】:
A項,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7.4.6條規(guī)定,
①當樁端位于一般土層時,應以控制樁端設計標高為主,貫入度為輔;
②樁端達到堅硬、硬塑的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類土及
風化巖時,應以貫入度控制為主,樁端標高為輔。③貫入度已達到設
計要求而樁端標高未達到時,應繼續(xù)錘擊3陣,并按每陣10擊的貫
入度不應大于設計規(guī)定的數(shù)值確認,必要時,施工控制貫入度應通過
試驗確定。
B項,根據(jù)第751條規(guī)定,采用靜壓沉樁時,場地地基承載力不應
小于壓樁機接地壓強的1.2倍,且場地應平整。
C項,根據(jù)第749條第7款規(guī)定,對大面積密集樁群錘擊沉樁時,
監(jiān)測樁頂上涌和水平位移的樁數(shù)應不少于總樁數(shù)的10%。
D項,根據(jù)第744條第2款規(guī)定,當樁群一側毗鄰已有建筑物時,
錘擊沉樁由該建筑物處向另一方向施打。
32.對于較深厚的軟黏土,為提高排水固結的速度應采用哪種措施?
()
A.超載預壓
B.排水井
C.真空預壓
D.人工降水
【答案】:B
【解析】:
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521條規(guī)定,對
深厚軟黏土地基,應設置塑料排水帶或砂井等排水豎井。當軟土層厚
度較小或軟土層中含較多薄粉砂夾層,且固結速率能滿足工期要求
時,可不設置排水豎井。
33.設計某鐵路通過軟土場地,軟土層厚度為2.5m,表層無硬殼,軟
土呈流塑狀態(tài),工期較緊,該場地宜選用()方法進行地基加固。
A.換填法
B.拋石擠淤法
C.預壓固結法
D,擠密砂樁或碎石樁法
【答案】:A|B
【解析】:
AB兩項,軟土厚度不深,工期較緊,可以直接選用換填墊層法或拋
石擠淤法。C項,預壓固結法需在地基處理前進行細致的現(xiàn)場檢測試
驗,以所取得的監(jiān)測資料指導地基處理工作的進行,因此對于工期較
緊的場地不能夠滿足要求。D項,擠密砂樁或碎石樁法適用于軟土層
厚度較深,持力層承載力相對較高的場地。
34.在綜合確定振沖樁的間距時,可以不予考慮的因素是()o
A.上部結構荷載大小
B.場地土層情況
C.所填樁體材料
D.所采用振沖器功率大小
【答案】:c
【解析】:
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722-4條規(guī)定,
樁間距應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振沖碎石樁的樁
間距應根據(jù)上部結構荷載大小和場地土層情況,并結合所采用的振沖
器功率大小綜合考慮;②沉管砂石樁的樁間距,不宜大于砂石樁直徑
的4.5倍;初步設計時,對松散粉土和砂土地基,應根據(jù)擠密后要求
達到的孔隙比確定。
35.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地區(qū)上的建筑物分類原則,下列屬于甲類建筑物
的是()。
A.高度不小于60m的高層建筑物
B.高度不小于50m且地基受水浸濕可能性大的筒倉
C.6000人以上座位的體育館
D.高度大于50m的煙囪
【答案】:A|B|C
36.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當按彈性地基梁計算基礎的內(nèi)力、變
形時,可采用的計算分析方法有哪些?()
A.等值梁
B.有限差分法
C.有限單元法
D.倒梁法
【答案】:B|C|D
【解析】:
BCD三項,根據(jù)《基礎工程》(周景星等編,第3版,清華大學出版
社)第108?113頁。柱下條形基礎的分析方法大致可分為三個發(fā)展
階段,形成相應的三種類型的方法,分別為:①不考慮共同作用分析
法:常見方法有靜定分析法(靜定梁法)、倒梁法(用連續(xù)梁求解內(nèi)
力的方法)、倒樓蓋法。②考慮基礎一地基共同作用的彈性地基梁法:
主要由半無限彈性體法(彈性半空間地基模型)和基床系數(shù)法(溫克
爾地基模型),后者較為典型和應用廣泛,具體解法有解析法、數(shù)值
法等,有限單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屬于數(shù)值法中的兩種。③考慮上部結
構地基一基礎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目前還未成熟,使用較為有限。
A項,等值梁法是用來分析支護結構的入土深度和最大彎矩的方法,
和題中計算變形和內(nèi)力無關。
37.當其他條件都相同時,對于同一均質(zhì)土坡,()的算法計算得出
的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最大。[2008年真題]
A.二維滑動面的瑞典圓弧條分法
B.二維滑動面的簡化畢肖普(Bishop)法
C.三維滑動面的摩根斯頓-普賴斯(Morgenstem—Price)法
D.二維滑動面的摩根斯頓-普賴斯(Morgenstem—Price)法
【答案】:C
38.在日溫差較大的地區(qū),()對道路的危害最大。[2008年真題]
A.氯鹽漬土
B.亞氯鹽漬土
C.硫酸鹽漬土
D.堿性鹽漬土
【答案】:C
【解析】:
硫酸鹽漬土,最突出的工程特性是膨脹,又稱鹽脹。硫酸鹽漬土中所
含的易溶鹽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鈉,其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大,在
32.4C以上為無水芒硝,低于32.4C以下時吸水變成芒硝,體積急劇
增大,以致危害路基。
39.影響人工地下洞室圍巖穩(wěn)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A.地質(zhì)構造
B.地貌
C.山體完整程度
D.地形
【答案】:A|C
【解析】:
AC兩項,地質(zhì)構造決定著人工地下洞室的初始地應力場;巖性和山
體完整程度決定著人工地下洞室的塑性破壞區(qū)的形狀以及可能破壞
的程度,山體不完整程度越深巖體的剪切破壞區(qū)可能就越大;地下水
是否豐富決定該作用在地下洞室襯砌結構上的水壓力大小,故以上三
者都是影響人工地下洞室圍巖穩(wěn)定性的主要因素。BD兩項,地形、
地貌對圍巖穩(wěn)定性影響不大。
40.對于深厚軟土地區(qū),超高層建筑樁基礎適宜采用的樁型有()。
A.鉆孔灌注樁
B.鋼管樁
C.長螺旋鉆孔灌注樁
D.沉管灌注樁
【答案】:A|B
【解析】:
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附錄A表AO1規(guī)定,淤
泥及淤泥質(zhì)土地層中對鉆孔灌注樁(泥漿護壁法)、鋼管樁、沉管灌
注樁均適宜,不宜采用長螺旋鉆孔灌注樁。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
(JGJ94—2008)條文說明第3.4.1條第3款規(guī)定,擠土沉樁在軟土地
區(qū)造成的事故不少,一是預制樁接頭被拉斷、樁體側移和上涌,沉管
灌注樁發(fā)生斷樁、縮頸;二是鄰近建筑物、道路和管線受破壞。設計
時要因地制宜選擇樁型和工藝,盡量避免采用沉管灌注樁。因此超高
層建筑樁基礎適宜采用的樁型有鉆孔灌注樁、鋼管樁。
41.柱下多樁承臺,為保證柱對承臺不發(fā)生沖切和剪切破壞,采取下
列哪項措施最有效?()[2011年真題]
A.增加承臺厚度
B.增大承臺配筋率
C.增加樁數(shù)
D.增大承臺平面尺寸
【答案】:A
【解析】:
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97條第3款規(guī)定,
對于柱下矩形獨立承臺受柱沖切的承載力可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
FIW2[B0x(bc+aOy)+BOy(hc+aOx)]BhpfthO
式中,BOx、BOy由式(597-3)求得,入0x=a0x/h0,入Oy=aOy/hO,
入Ox、入Oy均應滿足0.25至1.0的要求;分別為x、y方向的柱截面
的邊長;分別為x、y方向柱邊至最近樁邊的水平距離。
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910條第1款規(guī)定,
柱下獨立承臺斜截面承載力按如下式進行計算:
VWBhsaftbOhO
a=1.7%(入+1)
Bhs=(800/h0)1/4
兩式中ho均為承臺的有效高度,可知樁基承臺的厚度對承臺抗沖切
與剪切的影響最大,則保證柱對承臺不發(fā)生沖切和剪切破壞的最有效
措施是增大承臺厚度。
42.下列各項關于滑坡治理施工采用信息施工法應符合的要求不正確
的是()。
A.切坡嚴禁通長大斷面開挖,必須采用自下而上分段跳槽的施工方式
B.應控制施工用水,切坡不宜在雨季實施
C.滑坡治理施工可采用普通爆破法
D.各單項治理工程的施工程序應有利于施工期滑坡穩(wěn)定和治理
【答案】:A|C
【解析】:
根據(jù)《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第17.3.3條規(guī)定,
滑坡區(qū)地段的工程切坡應自上而下、分段跳槽方式施工,嚴禁通長大
斷面開挖。開挖棄渣不得隨意堆放在滑坡的推力段,以免誘發(fā)坡體滑
動或引起新的滑坡。B項,第17.3.4條規(guī)定,工程滑坡治理開挖不宜
在雨期實施,應控制施工用水,做好施工排水措施。C項,第17.3.5
條規(guī)定,工程滑坡治理不宜采用普通爆破法施工。D項,第17.3.2條
規(guī)定,工程滑坡治理各單項工程的施工程序應有利于施工期滑坡的穩(wěn)
定和治理。
43.在土中有地下水但未形成滲流時,計算邊坡支護結構荷載標準值
eaik,下列計算方法正確的是()o
A.砂土按水土分算法
B.砂質(zhì)粉土按水土分算法
C.對粉土宜根據(jù)工程經(jīng)驗按水土分算或水土合算原則計算
D.黏性土按水土合算法
【答案】:A|B|D
【解析】:
根據(jù)《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2012)第3.1.14條第2款、
第3款規(guī)定,對地下水位以下的黏性土、黏質(zhì)粉土,可采用土壓力、
水壓力合算方法;對地下水位以下的砂質(zhì)粉土、砂土和碎石土,應采
用土壓力、水壓力分算方法。
44.在地面下7m處進行扁鏟側脹試驗,地下水位埋深1.0m,試驗前
率定時膨脹至0.05mm及1.10mm時的氣壓實測值分別為10kPa和
80kPa,試驗時膜片膨脹至0.05mm、1.10mm和回到0.05mm的壓力
值分別為lOOkPa、260Pa和90kPa,調(diào)零前壓力表初始讀數(shù)8kPa,請
計算該試驗點的側脹孔壓指數(shù)為下列哪項?()[2014年真題]
A.0.16
B.0.48
C.0.65
D.0.83
【答案】:D
【解析】:
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0.8.3
條規(guī)定,計算過程如下:
①根據(jù)式(10.8.3-1?10.833)對試驗的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膜片剛度修正,
膜片向土中膨脹之前的接觸力為:
p0=1.05(A-zm+△A)-0.05(B-zm-AB)=1.05*(100-8
+10)-0.05X(260-8-80)=98.5kPa
②膜片回到0.05mm時的終止壓力為:
p2=C—zm+△A=90—8+10=92kPa
③根據(jù)上式結果計算下列指標,根據(jù)式(10.8.3-7),側脹孔壓指數(shù)為:
u0=10X(7-1)=60kPa
uD=(p2-u0)/(pO-uO)=(92-60)/(98.5-60)=0.83
45.樁身露出地面或樁側為液化土等情況的樁基,設計時要考慮其壓
曲穩(wěn)定問題,當樁徑樁長樁側土層條件相同時,下列()情況抗壓
曲失穩(wěn)能力最強。
A.樁頂自由,樁端埋于土層中
B.樁頂較接,樁端埋于土層中
C.樁頂固接,樁端嵌巖
D.樁頂自由,樁端嵌巖
【答案】:C
【解析】:
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584條規(guī)定,穩(wěn)定系
數(shù)6可根據(jù)樁身壓屈計算長度1c和樁的設計直徑d(或矩形樁短邊尺
寸b)確定。樁身壓屈計算長度可根據(jù)樁頂?shù)募s束情況、樁身露出地
面的自由長度10、樁的入土長度h、樁側和樁底的土質(zhì)條件按表5.841
確定。當樁徑、樁長、樁側土層條件相同時、樁頂約束條件對6的影
響是,固接比較接對壓曲穩(wěn)定有利,樁端自由最不利;而樁端嵌巖比
樁端埋于土層對壓曲穩(wěn)定性有利。
46?點荷載試驗直接測出巖石的()。
A.抗壓強度
B.抗拉強度
C.抗彎強度
D.抗剪強度
【答案】:B
【解析】:
點荷載試驗是將巖石試樣置于一對球端圓錐之間,施加荷載直至破
壞。點荷載試驗不一定要求規(guī)則的試樣,只要破壞時其破壞面貫穿整
個試件,且通過兩加荷點者均為有效試樣。所測出的值是巖石的抗拉
強度。
47.以下的地基基礎設計驗算中,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11)規(guī)定,采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進行設計計算的是哪些
選項?()[2014年真題]
A.柱基的不均勻沉降計算
B.基礎裂縫寬度計算
C,支擋結構與內(nèi)支撐的截面驗算
D.有很大水平力作用的建筑地基穩(wěn)定性驗算
【答案】:A|B
【解析】:
A項,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3.0.5條
第2款規(guī)定,計算地基變形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作用效應應按正常
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作用的準永久組合,不應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相
應的限值應為地基變形允許值;B項,根據(jù)第305條第4款規(guī)定,
當需要驗算基礎裂縫寬度時,應接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作用的標準組
合;C項,根據(jù)第305條第4款規(guī)定,支擋結構與內(nèi)支撐的截面驗
算時,作用效應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的基本組合;D項,根據(jù)第
3.0.5條第3款規(guī)定,計算擋土墻、地基或滑坡穩(wěn)定以及基礎抗浮穩(wěn)
定時,作用效應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的基本組合。
48.某灌注樁基礎,樁入土深度為h=20m,樁徑d=1000mm,配筋
率為P=0.68%,樁頂較接,要求水平承載力設計值為H=1000kN,
樁側土的水平抗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m=20MN/m4,抗彎剛度日=5X
106kN?m2,按《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滿足水平承
載力要求的相應樁頂容許水平位移至少要接近下列哪個選項的數(shù)
值?()
A.7.5mm
B.8.5mm
C.10.5mm
D.12.5mm
【答案】:D
49.在較完整的硬質(zhì)巖中,影響錨桿極限抗拔力的主要因素包括()o
A.灌注砂漿對鋼拉桿的黏結力
B.錨孔壁對砂漿的抗剪強度
C.錨桿鋼筋直徑
D.錨桿鋼筋長度
【答案】:A|C
50.既有建筑物采用間距為4.5m的獨立基礎,基礎尺寸為1.5mX
1.5m,持力層以下L7m有淤泥土的軟弱下臥層,由于軟弱下臥層的
承載力不能滿足要求,下面()地基計算加固措施無效。
A.樹根樁法
B.靜壓樁法
C.加大基礎底面積法,將獨立基礎改成1.5m寬的條形基礎
D.深層攪拌法
【答案】:C
【解析】:
A項,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第921條規(guī)
定,樹根樁適用于淤泥、淤泥質(zhì)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
人工填土等地基處理。B項,根據(jù)《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
附錄A表AO1規(guī)定,靜壓樁法適用于一般黏性土及其填土、淤泥和
淤泥質(zhì)土、非自重濕陷性黃土、硬黏性土及密實砂土等。D項,深層
攪拌法主要用于加固飽和軟黏土。它利用水泥漿體、水泥(或石灰粉
體)作為主固化劑,應用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將固化劑送入地基土中
與土強制攪拌,形成水泥(石灰)土的樁(柱)體,與原地基組成復
合地基。C項,加大基礎底面積,地基并沒有得到加固。
5L某季節(jié)性凍土層為黏土層,測得地表凍脹前標高為160.67m,土層
凍前天然含水率為30%,塑限為22%,液限為45%,其粒徑小于
0.005mm的顆粒含量小于60%,當最大凍深出現(xiàn)時,場地最大凍土層
厚度為2.8m,地下水位埋深為3.5m,地面標高為160.85m,按《建
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該土層的凍脹類別為下列
哪個選項?()[2013年真題]
A.弱凍脹
B.凍脹
C.強凍脹
D.特強凍脹
【答案】:B
【解析】:
根據(jù)《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附錄G的表GO1
可知,由于塑限+5=27〈含水量=30W塑限+9=31,凍結期間地下
水位距凍結面的最小距離為:
3.5-2.8=0.7m<2mo
該黏土層的平均凍脹率為:
n=[Az/(h-Az)]X100%=(160.85-160.67)/[2.8-(160.85-
160.67)]=6.87%式中,Az為地表凍脹量(mm);h為凍結土厚度。
查規(guī)范附錄表G.0.1可知該土層為強凍脹。
又由表中注,塑性指數(shù)=液限一塑限=45—22=23>22,所以凍脹等
級降低一級(原因:塑性指數(shù)越大,黏粒含量越多,滲透系數(shù)越小,
阻礙毛細水上升,凍脹性越低)。綜上可知該黏土層的凍脹類別為凍
脹。
52.某洞室軸線走向為南北向,其中某工程段巖體實測彈性縱波速度
為3800m/s,主要軟弱結構面的產(chǎn)狀為:傾向NE68°,傾角59°;
巖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Rc=72MPa,巖塊彈性縱波速度為4500m/s;
垂直洞室軸線方向的最大初始應力為12MPa;洞室地下水呈淋雨狀出
水,水量為8L/(min?m)。該工程巖體的質(zhì)量等級為下列哪個選項?
()[2012年真題]
A.I級
B.n級
cin級
D.w級
【答案】:c
【解析】:
根據(jù)《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T50218-2014)規(guī)定,判斷工程巖
體的質(zhì)量等級按如下步驟:
①計算巖體的完整性指數(shù):
Kv=(vpm/vpr)2=(3800/4500)2=0.71②計算巖體基本質(zhì)量指標
(BQ),根據(jù)第4.2.2條規(guī)定:
90Kv+30=90X0,71+30=93.9>Rc=72取Rc=72。
0.04Rc+0.4=0.04X72+0.4=3,28>Kv=0.71取Kv=0.71o
故巖石基本質(zhì)量指標為:
BQ=100+3Rc+250Kv=100+3X72+250X0.71=493.5查表4.1.1可
知巖體基本質(zhì)量分級為II級。
③按條件進行以下修正:根據(jù)第521條規(guī)定,地下工程巖體詳細定
級時,如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對巖體基本質(zhì)量指標(BQ)進行
修正,并以修正后的值按表4.L1確定巖體級別。
根據(jù)《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T50218—2014)第5.2.1條第1款規(guī)
定,有地下水時,地下水影響修正系數(shù)的確定如下:每10m洞長出
水量Q=8L/(min?m)=80L/(min?10m),且25<Q=80W125;
又550>BQ=493.5>451。故查表522-1得:Kl=0.1o
根據(jù)第521條第2款規(guī)定,巖體穩(wěn)定性受軟弱結構面影響,且由一
組起控制作用;主要結構面產(chǎn)狀影響修正系數(shù),根據(jù)表522-2確定。
主要結構面走向與洞軸線夾角為:90°-68°=22°,傾角為59°,
取K2=0.5(K2=0.4?0.6,不影響最終答案)。
根據(jù)5.2.1條第3款規(guī)定,存在本標準附錄C表C.0.2所列高初始應力
現(xiàn)象。因
Rc/。max=7#12=6根據(jù)表C.0.2可知該巖體為高應力區(qū)。根據(jù)表
5.2.2-3確定初始應力狀態(tài)影響修正系數(shù)為:K3=0.5o
因此巖體基本質(zhì)量指標修正值為:
[BQ]=BQ-100(K1+K2+K3)=493.5—100乂(0.1+0.5+0.5)=
383.5查表4.1.1確定該巖體質(zhì)量等級為HI級。
53.下列關于建筑場地污染土勘察的敘述中,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勘探點布置時近污染源處宜密,遠污染源處宜疏
B.確定污染土和非污染土界限時,取土間距不宜大于1m
C.同一鉆孔內(nèi)采取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樣時,應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
D.根據(jù)污染土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可確定污染對土的工程特性的影響
程度
【答案】:A|B|C
【解析】:
AB兩項,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第6.10.7條規(guī)定,勘探測試工作量的布置應結合污染源和污染途徑的
分布進行,近污染源處勘探點間距宜密,遠污染源處勘探點間距宜疏,
為查明污染土分布的勘探孔深度應穿透污染土。詳細勘察時,采取污
染土試樣的間距應根據(jù)其厚度及可能采取的處理措施等綜合確定。確
定污染土和非污染土界限時,取土間距不宜大于
lmo
C項,根據(jù)第6.10.8條規(guī)定,有地下水的勘探孔應采取不同深度的地
下水試樣,查明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空間分布。同一鉆孔內(nèi)采取不同
深度的地下水樣時,應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防止因采用混合水樣而
影響判別結論。
D項,根據(jù)第6.10.4條第2款和第4款規(guī)定,采用鉆探或坑探采取土
試樣,現(xiàn)場觀察污染土顏色、狀態(tài)、氣味和外觀結構等,并與正常土
比較,查明污染土分布范圍和深度。對需要確定地基土工程性能的污
染土,宜采用以原位測試為主的多種手段;當需要確定污染土地基承
載力時,宜進行載荷試驗。
54.新奧法作為一種開挖隧道的地下工程方法,()反映了其主要特
點。[2008年真題]
A.充分利用巖體強度,發(fā)揮圍巖的自承能力
B.利用支護結構承擔全部圍巖壓力
C.及時進行初期錨噴支護,控制圍巖變形,使支護和圍巖共同協(xié)調(diào)作
用
D.及早進行襯砌支護,使襯砌結構盡早承擔圍巖壓力
【答案】:A|C
【解析】:
新奧法的特點如下:①及時性,新奧法施工采用噴錨支護為主要手段,
可以最大限度地緊跟開挖作業(yè)面施工,因此可以利用開挖施工面的時
空效應,以限制支護前的變形發(fā)展,阻止圍巖進入松動的狀態(tài),在必
要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超前支護,加之噴射混凝土的早強和全面黏結性
因為保證了支護的及時性和有效性;②封閉性,由于噴錨支護能及時
施工,而且是全面密黏的支護,因此能及時有效地防止因水和風化作
用造成圍巖的破壞和剝落,制止膨脹巖體的潮解和膨脹,保護原有巖
體強度。③黏結性,噴錨支護同圍巖能全面黏結,這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別墅裝潢合同正規(guī)化范例
- 2025版企業(yè)市場營銷合作協(xié)議策劃標準模板
- 2025年企業(yè)辦公耗材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產(chǎn)品開發(fā)合同規(guī)定
- 2025年乘用車銷售協(xié)同協(xié)議
- 2025年嚴格版租賃建筑工具合同示例
- 2025年采購合同優(yōu)化談判共識
- 2025年餐廳盈利與廚師股份策劃掛鉤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嘉興從業(yè)資格證貨運考試答案
- 2025年大學生畢業(yè)實習與就業(yè)意向協(xié)議
- 2024年山東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試汽車專業(yè)試題 (多選題匯總)
- 循環(huán)系統(tǒng)練習試題(含答案)
- 新生兒黃疸早期識別課件
- 冷鏈產(chǎn)業(yè)園招商實施方案建議
- 干燥綜合征護理查房課件
- 修理鉗工培訓課件
- (完整版)ERP流程及操作手冊
- 接上童氣:小學《道德與法治》統(tǒng)編教材研究
- 高速公路養(yǎng)護施工標準化技術指南
- 新生兒氣管插管操作評分標準
- 支委委員辭去職務申請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