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等教育文學類自考-00536古代漢語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1頁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學類自考-00536古代漢語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2頁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學類自考-00536古代漢語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3頁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學類自考-00536古代漢語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4頁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學類自考-00536古代漢語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年高等教育文學類自考-00536古代漢語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圖片大小可自由調(diào)整)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在“馮唐已老聽吹噓”句中,“吹噓”的意思是指()。這是古今詞義在()方面發(fā)生了變化。2.下列句子哪些是被動句?哪些不是?并歸納出被動句的類型。 1.蔓草猶不可除。 2.必為湯武笑矣。 3.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4.西伯,伯也,拘羑於裡。 5.志乎古,必遺乎今。 6.先發(fā)制人,後發(fā)制於人。 7.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8.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 9.生孩六目,慈父見背。 10.亮子被蘇峻害。 11.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chuàng)。3.下列句中不屬于判斷句式的句子是()A、制,嚴邑也。B、是皆秦之罪也。C、南冥者,天池也。D、穎考叔為穎谷封人。4.古代漢語中“售”的意義是“賣出”,其特點在於強調(diào)賣的結(jié)果,現(xiàn)代漢語中“售”只是表示賣這個動作,不再強調(diào)賣的結(jié)果了。這屬于詞語()。A、廣度寬窄的差異B、程度深淺的差異C、色彩褒貶的差異D、詞義特點的差異5.下列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曾子寢疾,病”。?。荷?。B、“華而睆,大夫之簀與”。睆:明亮的樣子。C、“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細人:小人。D、“夫子之病革矣”。革:緊急。6.下面句子屬于互文的一句是: 1.大夫不得造車馬。 2.弄獐宰相,不聞有詩文傳世。 3.燕歌趙舞為君開。 4.雷霆不作,風雨不興。7.象形8.將下面古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頃之,燕昭王卒,惠王立,與樂毅有隙。田單聞之,乃縱反間于燕,宣言曰:“齊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者。樂毅畏誅而不敢歸,以伐齊為名,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所懼,唯恐他將之來,即墨[1]殘矣?!毖嗤跻詾槿?,使騎劫[2]代樂毅。 注:[1]即墨,齊邑名。[2]騎劫,燕將。9.“知、智”是一對()字,“民歸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10.簡述探求本義的方法?11.古漢語動量表示法有何特點?12.“虛”的本義是“大丘”。物體大了就容易空,所以“虛”可引申爲“空虛”。這反映了引申義與本義的()。A、因果關(guān)係B、相似關(guān)係C、禮俗關(guān)係D、動靜關(guān)係13.尾聯(lián)14.下列句子中,“而”連接前後兩個成份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係的是()。A、蟹六跪而二螯B、公子鮑美而豔C、啟呱呱而泣D、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15.下列復合詞屬于并列關(guān)系的是()。A、干戈B、布衣C、將軍D、霜降16.風騷17.在《寡人之於國也》中,孟子認為形成“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的主要措施是()。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B、百畝之田,勿奪其時C、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18.“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獨立成字是(),“媵”的聲符獨立成字是()。19.下列句子中不含動詞使動用法的是()。A、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B、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C、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D、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20.在《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中“于”詞性是(),其語法作用是()。21.“始可與言《詩》已矣”中“與”的詞性是()。A、動詞B、名詞C、連詞D、介詞`22.“僅”在古代有(),()義,如《張中丞傳后序》“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shù)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23.古詩24.“晉靈公不君,厚斂以彫牆”中“君”的意思是()。A、君主B、君權(quán)C、行君道D、君王2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之“已”的用法或意義是()A、動詞“停止”B、同“矣”,語氣詞C、副詞“已經(jīng)”D、而已、罷了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近人張相所著、匯集了唐宋金元明以來流行于詩詞劇曲中的特殊語辭的一部工具書是()。2.下列句子中沒有賓語前置現(xiàn)象的是()。A、一朝而滅,莫之哀也,唯無德也B、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宮不備其宗器C、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不是過也D、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弔不暇,何賀之有3.下列句子屬于雙賓語句的一句是()A、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B、寡君使群臣為魯衛(wèi)請。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D、盍各言爾志?4.下列復合詞屬于主謂關(guān)系的是()。A、干戈B、天子C、將軍D、地震5.下列句子中含有雙賓語的一句是()A、下義其罪,上賞其姦。B、惠、懷無親,外內(nèi)棄之。C、尤而效之,罪又甚焉。D、以綿上爲之田。6.六書7.下列句子中,“而”連接主語和謂語表示假設(shè)的一句是()。A、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B、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C、今夫蜀,西辟之國,而戎狄之長也。D、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讎,臣而思報君之讎,其有敢不盡力者乎?8.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活用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庭:名詞作狀語B、明言章理,兵甲愈起。明、章:形容詞使動用法C、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子、臣:名詞使動用法D、夫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廣:形容詞意動用法9.什么是“如字”?10.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動用法的是()A、莊子妻死,惠子弔之B、與人居,長子,老,身死。C、嘗試爲寡人爲之。D、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斵之。11.說明下列各字各屬于哪種造字法。 馬、齒、刃、上、弓、向、錢、恭、星、莫、從、高、血、臭、明、亦、材12.“既竊利之,敢不識乎”中“利”的意思是()。A、鋒利B、益處C、使……有利D、以……為利13.三平調(diào)14.下列句子中沒有賓語前置的一項是()A、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B、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不是過也。C、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D、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15.“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边@是許慎對()造字法的定義。A、會意B、指示C、指事D、象形16.下列句子中“於”表示被動並且是介紹行為的處所的是()。A、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B、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C、西伯,伯也,拘於羑里。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7.雙調(diào)18.異體字19.下面()是“術(shù)”的本義。A、學術(shù)、學問B、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藝D、方法20.“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中的“之”的意思是()。A、代詞,代大鵬B、助詞“的”C、到……去D、無實際意義21.簡繁字22.簡述什么是輻射式詞義引申。23.下列句中,屬于判斷句的一句是()A、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B、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C、蟹六跪而二螯。D、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24.傳25.古今詞匯發(fā)展的主要趨勢是什么?第3卷一.參考題庫(共25題)1.請指出下列句子的類型并分析其特點。 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2.在《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句中,“下流”的意思是()。這是古今詞義在()方面發(fā)生了變化。3.下列時間副詞中不表示動作已經(jīng)或曾經(jīng)發(fā)生的是()。A、既B、方C、嘗D、業(yè)4.“水懦弱,民狎而翫之”中“狎”的意思是()A、輕視B、戲耍C、嚴厲D、少5.下列句子中“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是()。A、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B、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C、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D、衛(wèi)荘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荘姜,美而無子6.下列幾組字中屬于異體字的有()A、跡、跡B、知、智C、詳、佯D、沽、酤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寫出其今字。 1、姜氏欲之,焉辟害? 2、公賜之食,食舍肉。 3、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 4、閑于兵甲,習于戰(zhàn)攻。 5、宋人有酤酒者…為酒甚美,縣幟甚高。 6、愿得賜歸,安行而反臣之邑屋。8.在“漢王與義帝發(fā)喪”中“與”的詞性是(),其語法作用是()。9.說明《詞詮》的作者,編排方式,較之《經(jīng)傳釋詞》,《詞詮》有哪些改進?10.對漢字來說,跟圖畫有著明顯界限的()和()的出現(xiàn),是漢字體系形成的標志。11.下列句中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業(yè)精於勤,荒於嬉。業(yè):學業(yè)B、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治具:治國的棟樑之材C、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庸:平庸D、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揚:得到錄用的意思12.下列句子中屬于倒裝句的是()。A、甚矣古書之難讀也B、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C、《左傳》言“鳥烏”,鳥其大名,烏其小名也D、空大木爲之曰虛,總名皆曰舟13.下列句子中“與”字用作介詞的是()。A、蜩與學鳩笑曰B、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C、吾與先君言矣D、王使問禮於左師與子產(chǎn)14.指出下列漢字屬于“六書”中的哪種類型。 1.自 2.北 3.眉 4.上 5.莫 6.吠 7.雲(yún) 8.三 9.其 10.霜15.《說文解字》作者是東漢(),這是中國()的奠基之作,收字()個,另有重文1163個。16.下列句子中詞類活用的分析錯誤的是()。A、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食:動詞使動用法;衣:名詞使動用法B、明主知其然也,故務(wù)民於農(nóng)桑。務(wù),動詞使動用法,使……致力於……C、不農(nóng)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xiāng)輕家。輕,形容詞意動用法,把……看得很輕D、其爲物輕微易臧,在於把握。把握:動詞使動用法,使……有把握17.下列句子,具有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的是()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B、從左右,皆肘之。C、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D、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18.在《荀子?天論》“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句子中,“與”的詞性是(),它的語法作用或意義是()。19.下列虛詞的用法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驅(qū)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之:動詞B、竊以爲君市義。以:連詞C、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因:介詞D、長驅(qū)到齊,晨而求見。而:連詞20.下列句子中不含名詞活用為動詞現(xiàn)象的是()。A、而民説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B、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C、而民説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D、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21.“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中的“紓”意思是()。A、怨恨B、原諒C、緩和D、感激22.在《寡人之於國也》中,孟子認為形成“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良好社會風尚的主要措施是()。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B、百畝之田,勿奪其時C、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23.下列人稱代詞不屬于第三人稱代詞的是()A、之B、其C、若D、厥24.紀事本末體25.《說文解字》多用“象某某之形”分析()。A、會意字B、象形字C、形聲字D、指事字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替人宣揚,稱揚;感情色彩2.參考答案: 一、被動句(分為兩大類): (一)無形式標志的被動句,也叫做語義上的被動句。 1句動詞“除”用于被動,被除的意思。4動詞“拘”用于被動,被拒的意思?!办丁币M處所“羑裡” (二)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也叫被動句式。 2句“為”字被動句;3句“為……所……”式被動句;6句“於”字被動句;5“乎”字被動句,遺乎今,被今人遺棄,“乎”用法同“於”;7句“見”字被動句;8“見……于……”被動句;10“被”字被動句。 二、主動句 9句“見”不表被動,是指代性副詞,指代第一人稱賓語。見背,等于說背棄我。11句“被”是遭受的意思,“創(chuàng)”(傷口)是它的賓語。3.參考答案:D4.參考答案:D5.參考答案:A6.參考答案:燕歌趙舞為君開。指燕趙的歌舞,而不是燕只有歌,沒有舞,趙只有舞,沒有歌。歌舞相互補充。7.參考答案:把事物輪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畫出來,構(gòu)成一個字,如日、月。8.參考答案:不久,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繼位,(惠王)和樂毅不和。田單聽說了這件事,于是在燕國實行反間計,揚言說:“齊國國王已經(jīng)死去,沒有攻下城池的原因有兩個。樂毅害怕被殺而不敢返回來,名義上是攻伐齊國,實際是想聯(lián)合齊國人在齊國稱王。齊人沒有依附(他),所以暫且延緩進攻即墨城,等待時機(或齊人歸附)。齊人所擔心的是,別的將領(lǐng)來,(這樣)即墨城就被攻破了?!毖嗤跣乓詾檎妫ɑ蛘J為確實這樣),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9.參考答案:古今;猶10.參考答案: 一是分析字形。對于象形、指事、會意字,可以直接以形見義。對于形聲字,要憑借形旁來分析它們所屬的事類,進而在若干義項中找出本義。二是依據(jù)文獻資料,以證實對字形的分析。11.參考答案: 古漢語沒有動量詞,數(shù)詞直接用在動詞前;數(shù)詞置于整個句子后,在其他部分上加上動詞“者”。12.參考答案:A13.參考答案:構(gòu)成律詩的最后兩句,流水對往往出現(xiàn)在尾聯(lián),但尾聯(lián)未必都對仗。14.參考答案:D15.參考答案:A16.參考答案:指《詩經(jīng)》中的十五“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因為是兩部作品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而成為兩部詩歌總集的代稱,后引申指“文學才華”。17.參考答案:B18.參考答案:阜;朕19.參考答案:B20.參考答案:介詞;表示被動21.參考答案:D22.參考答案:幾乎;將近23.參考答案:①泛指古人所作的詩歌。②特指與唐代才形成的格律詩不同的(也就是不講究格律的)古人所作的詩歌。它包括唐以前人的詩作及唐以后人們仿古的詩作。一般來說,唐代以前的詩統(tǒng)稱為古體,又叫做古風,它用韻而比較自由,可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又可平、仄互押,可以轉(zhuǎn)韻、通韻;有平仄的區(qū)別,但不很講究,不講聲??;有駢偶而不講求嚴格的對仗,可駢可散,對仗的位置也不固定,不求工整,不避用同字;字數(shù)可以五言、七言、四言、三言、五七雜言、三五七雜言等,但以五言最常用??傊?,古體詩不像近體詩有規(guī)矩極嚴的格律,只是用韻時一般要求雙句押韻。古體的名稱出現(xiàn)在近體詩流行之后。文人們在使用古體形式寫詩時,往往摹仿漢魏六朝時期的古詩,在字數(shù)、用韻、平仄、對仗等方面都盡量避免律化,故意多用拗句、多犯孤平、多用非平聲字押韻,這樣也就形成古體詩的一些自身特點,如句末多用三平式、三仄式或仄平仄、平仄平等形式。24.參考答案:C25.參考答案:B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詩詞曲語辭匯釋》2.參考答案:B3.參考答案:C4.參考答案:D5.參考答案:D6.參考答案:許慎的《說文解字》認為漢字形體的構(gòu)造有六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之法,轉(zhuǎn)注、假借為用字之法。7.參考答案:D8.參考答案:D9.參考答案:“如字”是一種注音術(shù)語。是指按常見的讀音來讀某字,并按常見的意思來理解該字。如:“君子好逑”,陸注明《經(jīng)典釋文》:“毛如字,鄭呼報反?!标懽⒚髦赋鰧Α昂谩白值淖x音毛亨和鄭玄不一致,毛注如字,是說讀hǎo(形容詞),并按“好壞”的“好”的意思去理解。鄭玄用反切注音,“呼”“報”拼起來就是hào,那就是動詞“喜好”的意思。又如:“如好好色”,陸注明的《音義》:“……好好,上呼報反,下如字。”意思是前邊的“好”讀hào,后邊的“好”讀hǎo。10.參考答案:B11.參考答案: 象形字:馬、齒、弓、高、血、向 指事字:亦、刃、上 會意字:莫、從、臭、明 形聲字:錢、材、恭、星12.參考答案:D13.參考答案:詩句中如果最后三個字全都是平聲字,就叫做三平調(diào)。這是寫格律詩的大忌。是決不允許出現(xiàn)的。但在寫古體詩時,卻有意多出現(xiàn),以示與格律詩相區(qū)別。如杜甫的《歲晏行》中如下的詩句:“莫徭射雁鳴桑弓、汝休枉殺南飛鴻、割慈忍愛還租庸、好惡不合長相蒙、此曲哀怨何時終”,最末三個字都是平聲字,這就是三平調(diào)。14.參考答案:D15.參考答案:D16.參考答案:C17.參考答案:多數(shù)的詞由兩段構(gòu)成,故稱雙調(diào)。每段叫作“闋”或“片”,分別稱上闋、下闋或上片、下片。如果前后兩段的平仄字數(shù)相同或基本相同,叫做“重頭”(或“不換頭”)。也有的前后闋平仄字數(shù)不同,大都是因為后闋開頭的兩三句字數(shù)或平仄不同的,叫做“換頭”。18.參考答案:由于時間或地域的關(guān)系,人們?yōu)橥粋€詞造出兩個或更多的字來代表它,形成樂形體結(jié)構(gòu)相差較大,意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換的字,如睹覩。19.參考答案:B20.參考答案:C21.參考答案:由于人們改革漢字,進行簡化而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簡化字要比繁體字的書寫簡單,筆畫較少,往往是一對一的關(guān)系,也有一對多的情況。今天所用的許多簡化字是歷代相傳下來的。如禮禮、氣氣等。有些簡化字和繁體字之間詞義毫不相干,因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后、適適、征征、余馀。22.參考答案: 從一個詞的本義所反映的事物的不同特點出發(fā),朝著不同方向引申,就叫作輻射式引申。如:引,本義是“開弓”,由于開弓這個動作有許多狀態(tài)和特點,可從各個方面引申,因而“引”產(chǎn)生了許多引申義。 1、開弓需拉弦,所以引申為“拉、牽”義。 2、開弓時將弦拉彎了,似乎拉長了,所以引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