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二中廣雅中學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元調模擬化學試題_第1頁
湖北省武漢市二中廣雅中學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元調模擬化學試題_第2頁
湖北省武漢市二中廣雅中學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元調模擬化學試題_第3頁
湖北省武漢市二中廣雅中學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元調模擬化學試題_第4頁
湖北省武漢市二中廣雅中學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元調模擬化學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上)化學課堂作業(yè)(1.3)可能用到的相對分子質量:H∶1C∶12N∶14O∶16Ca∶40一、選擇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答案符合題意)1.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干冰用作制冷劑 B.石墨做電極C.金剛石用于切割玻璃 D.氧氣用于醫(yī)療急救【1題答案】【答案】D【解析】【詳解】A.干冰用作制冷劑,是利用干冰的升華吸熱,使周圍的溫度降低,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B.石墨做電極,是利用石墨的導電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C.金剛石用于切割玻璃,利用了金剛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D.氧氣用于醫(yī)療急救,利用了氧氣具有氧化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D。2.“人不僅活得要像鉆石一樣閃亮,還要像鉆石一樣堅強!”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C60是一種新型化合物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C.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但可以作為植物的氣體肥料D.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單質,金剛石是最硬的物質,石墨則質軟【2題答案】【答案】C【解析】【詳解】A.C60是碳元素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選項錯誤;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不能吸附水中的可溶性雜質,不能淡化海水,選項錯誤;C.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但能夠參與光合作用生成有機物,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所以二氧化碳能夠作為植物的氣體肥料,選項正確;D.金剛石在天然物質中硬度最大,選項錯誤,故選C。3.總結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知識內容的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化學與環(huán)境B.化學與能源C.化學與生活D.化學與安全①“碳達峰”、“碳中和”的碳指的是CO2,它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②導致空氣污染的物質有:CO、CO2,SO2等③推廣新能源公交車,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①煤的綜合利用屬于化學變化②沼氣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都是不可再生資源③氫能源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能源①炒菜時油鍋著火,不能用水澆滅②用鑲有金剛石的玻璃刀切割玻璃③用煮沸方法將硬水軟化①夜間發(fā)現(xiàn)液化氣泄漏立即開燈尋找泄漏源②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③進入山洞、地窖、煤礦等時,需要點火把照明A.A B.B C.C D.D【3題答案】【答案】C【解析】【詳解】A.①“碳達峰”、“碳中和”的碳指的是CO2,它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正確;②二氧化碳是空氣的一種成分,不是空氣污染物,錯誤;③推廣新能源公交車,有利于改善空氣質量,正確,故該選項不完全正確;B.①煤綜合利用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正確;②沼氣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沼氣是可再生資源,錯誤;③氫氣在儲存和運輸起來比較困難,且當前還沒有解決廉價生產氫氣的問題,所以氫能源并未廣泛使用,錯誤,故該選項不完全正確;C.①炒菜時油鍋著火,不能用水澆滅,以防火勢更大,正確;②金剛石硬度大,用鑲有金剛石的玻璃刀切割玻璃,正確;③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正確,故該選項完全正確;D.①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夜間發(fā)現(xiàn)液化氣泄漏不能立即開燈尋找泄漏源,防止爆炸,錯誤;②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易引起酒精著火,錯誤;③煤礦內有可燃性氣體或粉塵,點火把照明可能爆炸,錯誤,故該選項完全錯誤。故選C。4.下列化學用語,有關說法錯誤的是①CuSO4②Al3+③④A.①表示的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B.②中數字“3”的含義:一個鋁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C.③表示的元素屬于稀有氣體元素D.④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4題答案】【答案】D【解析】【詳解】A.硫酸銅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故正確;B.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則②中數字“3”表示一個鋁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故正確;C.③是10號元素,是氖元素,屬于稀有氣體元素,故正確;D.④是12號元素,是鎂元素,核外有三層電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故錯誤。故選D?!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既考查了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5.下列實驗方法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法A檢驗一瓶液體足否為硬水用肥皂水B鑒別H2和CH4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C除去銅粉中的木炭粉在空氣中充分灼燒D鑒別CO、CO2聞氣味A.A B.B C.C D.D【5題答案】【答案】A【解析】【詳解】A.檢驗一瓶液體是否為硬水,可用肥皂水,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產生浮渣多的是硬水,此選項正確;B.H2和CH4燃燒都有水生成,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是檢驗是否有水生成,不能鑒別H2和CH4,此選項錯誤;C.除去銅粉中的木炭粉,不能用在空氣中充分灼燒的方法,雖然木炭粉燃燒生成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去了,但灼燒時,銅粉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此選項錯誤;D.CO、CO2都是無氣味的氣體,用聞氣味的方法不能鑒別CO、CO2,此選項錯誤。故選A。6.如圖是常見物質間轉化關系,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①,點燃CO前一定要先驗純B.反應②,固體減少質量等于生成CO2質量C.反應③,CuO發(fā)生了還原反應,是氧化劑D.反應④,參加反應C與O2質量比為3:5時丁中含CO和CO2【6題答案】【答案】B【解析】【詳解】A.不純的一氧化碳點燃時容易發(fā)生爆炸,因此點燃CO前一定要先驗純,以防止發(fā)生爆炸,該選項正確;B.反應②,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固體由氧化銅變成銅,固體減少質量為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該選項不正確;C.反應③,CuO失去氧元素,發(fā)生了還原反應,是氧化劑,該選項正確;D.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o"中國教育出版網\""由以上質量關系可知,反應④,參加反應C與O2質量比為3:5時,丁中含CO和CO2,該選項正確。故選B。7.實驗是化學學習重要手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紅磷燃燒時若未夾緊彈簧夾,則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偏大B.燃著木條在吸入空氣中照常燃燒,在呼出氣體中熄滅,說明呼出氣體中CO2含量比吸入空氣中CO2含量高C.電解水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D.該實驗可驗證CO2能與H2O反應【7題答案】【答案】B【解析】【詳解】A.紅磷燃燒時若未夾緊彈簧夾,導致空氣受熱膨脹逸出,瓶內壓強減少的更多,冷卻至室溫后,水進入集氣瓶的量大于\o"中國教育出版網\"",導致結果偏大,A正確,不符合題意;B.燃著的木條是用來驗證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變化,不是用來驗證二氧化碳的含量,B錯誤,符合題意;C.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氫原子構成,故電解水的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氧原子,C正確,不符合題意;D.與紫色石蕊染色的干花不反應,\o"中國教育出版網\""不能使石蕊變色;與有石蕊溶液的蒸餾水反應,溶液變紅,可知是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變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8.煅燒石灰石樣品(雜質不含鈣元素且不發(fā)生反應)時,其質量隨加熱時間變化關系如圖所示,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若縱坐標表示固體質量,則生成CaO質量為m2gB.若縱坐標表示固體中氧元素質量,則雜質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縱坐標不能表示固體中碳元素質量D.縱坐標表示固體質量或固體中氧元素質量,都可知石灰石樣品中CaCO3質量【8題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煅燒石灰石樣品,碳酸鈣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氧化鈣,因為雜質不含鈣元素且不發(fā)生反應,故樣品減少的質量為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驹斀狻緼.根據分析,剩余的固體中還含有雜質,故生成CaO質量小于m2g,A錯誤;B.由于氧化鈣中含有氧元素,減少的質量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不能判斷雜質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錯誤;C.碳酸鈣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生成的二氧化碳放出導致固體中碳元素的質量減少,可能雜質中含有碳元素,故最終固體中還有碳元素,故縱坐標能表示固體中碳元素的質量,C錯誤;D.根據分析,反應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知道固體減少的質量或氧元素質量的改變量都可以計算出生成氣體的質量,然后結合反應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出碳酸鈣的質量,D正確。故選D。二、非選擇題9.請用化學知識解釋:(1)在生煤火爐時,可點燃木柴來引燃煤。_________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升空。其中一種火箭推進劑在火箭發(fā)射過程中,發(fā)生微觀示意圖如下圖。(2)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3)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為_______,反應后生成的丙與丁的質量比為____?!?~11題答案】【答案】(1)點燃木柴來引燃煤是使溫度達到煤的著火點(2)(3)①.1:2②.7:6【解析】【小問1詳解】煤是可燃物,點燃木柴來引燃煤可使煤的溫度達到著火點,從而使煤燃燒;【小問2詳解】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方程式為;【小問3詳解】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2,反應后生成的丙與丁的質量比為\o"中國教育出版網\""。10.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可能用到的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儀器G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2)利用圖中儀器_____________組合(填儀器下對應字母,從A~G中選擇),可制取并收集一種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實驗室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3)若用H裝置收集(2)中制得的氣體,則氣體應從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10~12題答案】【答案】(1)集氣瓶(2)①ABEG②.(3)a【解析】【小問1詳解】圖中儀器G的名稱是集氣瓶;【小問2詳解】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可以是氧氣,實驗室可以選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制取氧氣,產物是氧氣和水,反應條件是常溫,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利用圖中ABEG制取并收集一種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中國教育出版網\"";【小問3詳解】若用H裝置收集(2)中制得的氣體是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氣體應從a導管通入,集氣瓶中的空氣從b導管逸出。11.甲、乙、丙、丁、戊、X、Y七種物質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甲、乙均為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丁可用作補鈣劑,它們之間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1)丙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2)乙→丁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3)戊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用途是_______。(4)甲+X→乙+丙+Y,Y與乙組成元素相同,甲完全反應,生成乙、丙、Y三種氣休總質量為20.8g,恢復至室溫,剩余氣體質量為10.0g,則反應生成的乙、丙化學計量數比為_______?!?1~14題答案】【答案】(1)H2O(2)(3)作食品干燥劑(合理即可)(4)1:6【解析】【分析】根據甲、乙、丙、丁、戊、X、Y七種物質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甲、乙均為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丁可用作補鈣劑,所以丁是碳酸鈣,乙和碳酸鈣可以相互轉化,所以乙是二氧化碳,碳酸鈣和二氧化碳都會轉化成丙,所以丙是水,碳酸鈣轉化成的物質會與水反應,所以戊是氧化鈣,甲會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是甲烷,故甲~戊的物質分別為甲烷、二氧化碳、水、碳酸鈣、氧化鈣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驗證即可?!拘?詳解】由分析知:丙是水,化學式為H2O;【小問2詳解】乙→丁的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小問3詳解】由分析可知,戊是氧化鈣,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用途是:作食品干燥劑【小問4詳解】甲+X→乙+丙+Y,Y與乙組成元素相同,所以Y是一氧化碳,甲完全反應,生成乙、丙、Y三種氣體總質量為20.8g,恢復至室溫,剩余氣體質量為10.0g,所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質量是10g,水的質量是10.8g,氫元素的質量為:10.8g××100%=1.2g;解:設碳元素的質量為x=x=3.6g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a,一氧化碳質量為(10g-a).則有\(zhòng)o"中國教育出版網\""=3.6ga=4.4g所以反應生成的乙、丙化學計量數比為\o"中國教育出版網\""=1:6【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推斷題,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12.半水煤氣是工業(yè)合成氨的原料氣。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氣。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檢驗半水煤氣的某些成分,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圖所示。查閱資料可知堿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卮鹣铝袉栴}:(1)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2)C裝置硬質玻璃管內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寫一個即可)_________。(3)證明半水煤氣中含有H2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4)測定半水煤氣中H2.CO質量的實驗方案如下(每步反應均完全):若步驟Ⅳ中濃硫酸質量增加ag,步驟V的氫氧化鉀溶液質量增加bg,則半水煤氣中H2與CO的質量比為(用含字母A.b的代數式表示)____________。【12~15題答案】【答案】(1)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氣(2)(3)D中集氣瓶內壁出現(xiàn)水珠(4)根據測定半水煤氣中氫氣和一氧化碳的實驗方案,氫氣和一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