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維修電工中級工新題帶答案(全)_第1頁
2018維修電工中級工新題帶答案(全)_第2頁
2018維修電工中級工新題帶答案(全)_第3頁
2018維修電工中級工新題帶答案(全)_第4頁
2018維修電工中級工新題帶答案(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根基知識

一、判斷題

1.用電源、負載、開關和導線可構成一個簡單的電路W)

2.全電路是指包括內電路。外電路兩局部組成的閉合電路的整

體W)

3.電壓的方向是由高電位指向低電位W)

4.在分析電路可先任意設定電壓的參考方向,再根據計算所得

值的正負來確定電壓的實際方向W)

5.再用基爾霍夫第一定律列節(jié)電流方程式時,假設解出的電流

為負,則表示實際電流方向與假定的電流正方向相反W)

6.全電路歐姆定律是指,在全電路中電流與電源的電動勢成

正比,與整個電路的內外電阻之和成反比(V)

7.基爾霍夫第二定律說明流過任意節(jié)點的瞬間電流的代數和

為零d)

8.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的數字表達式為I(IR=E)=0(刈

9.基爾霍夫電壓定律的數字表達式為“)

10.在以以下列圖所示的節(jié)點b上符合基爾霍夫第一定律的

式子是(3)

11.如以以下列圖所示的直流電路,已知E1=15V,E2=70V,

E3=5V,R1=6Q,R2=5Q,R3=10Q,R4=2.5Q,R5=15Q,貝技

路電流I5為2A(V)

12.應用戴維南定理分析含源二端網絡,可用等效電阻代替二

端網絡W)

13.戴維南定理最適用于求復雜電路中某一條支路的電流(V)

14.一含源二端網絡測的短路電流是4A,開路電壓為10V,

則它的等效內阻為400(3)

15.與一電流源并聯內阻為2Q當把它等效變換成10V的電

壓源時,電流源的電流是5A(V)

16.一電壓源的電壓是20V,串聯內阻為2Q,當把它等效變

換成電流源時,電流源的電流是40A⑶

17.如以以下列圖所示,如果Rl=0.2Q,R2=O.2QE1=7V,E2

=6.2V,R3=3.2Q,則流過R3的電流是2A(V)

18.一如以以下列圖所示,已知E=30V,R1=1Q,R2=9Q,R3=

5Q,則開路電壓U0為10V(V)

19.復雜直流電路指的是含有多個電源的電路⑶

20.疊加原理是分析復雜電路的一個重要原理⑶

21.節(jié)點電壓法是以支路電流為未知量,根據基爾霍夫電流定

律列出節(jié)點電壓方程,從而解得。⑶

22.回路電流法是以回路電流為未知量,根據基爾霍夫電流定

律列出回路電壓方程從而解得⑶

23.如以以下列圖所示的電路中,設E1=5V,R1=1OQE2=1V,

R2=20Q,R3=30Q,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電流為口=0.2A,12二

-0.1A,I3=0.1A(V)

24.正弦交流電壓u=100sin(628t+60°)V,它的頻率為10

OHZ(V)

25.關于正弦交流電響亮的表達中"幅角表示正弦量的相位"

的說法不正確W)

26.正弦量中用向量形式表示在計算時要求幅角一樣⑶

27.如以以下列圖所示,正弦交流電的有效值為14.1mV⑶

28.如以以下列圖所示,正弦交流電角平率為3.14rad/s(V)

29.如以以下列圖所示,正弦交流電的初相位是2TI(3)

30.串聯電路或并聯電路的等效復阻抗的計算在形式上與電阻

串聯或電阻并聯的等效電組計算是一樣的W)

31.串聯諧振時電路中阻抗最小,總電流最大”)

32.并聯諧振時電路中總阻抗最小,總電流最大⑶

33.某原件兩端的交流電壓超前于流過它的交流電流,則該元

件為容性負載⑶

34.在R—C串聯電路中總電壓與電流的相位差角,既與電

路元件R、C的參數及電源的頻率有關⑶

35.R—C串聯電路的電路總阻抗為R+jwC(3)

36.R—L串聯電路的電路總阻抗為R+jwL.(V)

37.某元件兩端的交流電壓相位超前于流過它的電流90°,則

該元件為電感元件W)

38.在以以下列圖中各線圈的電阻和電感、電源端電壓、電

燈的電阻及交流電的頻率均一樣,最亮的燈是a燈(7)

39.兩個阻抗并聯的電路它的總阻抗為Z=1/Z1+1/Z2(3)

40.R—L—C并聯電路的諧振條件是wL=l/wC(V)

41.對稱三相負載三角形聯結時,相電壓等于線電壓且三相電

流相等W)

42.在負載星形連接的三相對稱電路中,相電流的相位滯后線

電壓30°(3)

43.在三相四線制中性點接地供電系統中,線電壓是指相線之

間的電壓W)

44.三相對稱負載,作△聯結,假設每相負載的阻抗為為38ct接

在線電壓為380V的三相交流電路中,則電路的線電流為17.3A

(V)

45.額定電壓都為220V的40W、60W和100W的三

只燈泡串聯在220V的電源中,它們的發(fā)熱量由大到小排列為1

00W、60W、40W(3)

46.三相交流電路中,總功率為P=3UpIpcos<(V)

47.三相不對稱電路通常是指負載不對稱W)

48.三相三線制測量電路總功率值可以用二表法來測量⑶

49.三相四線制不對稱負載測量電路總功率可以用二表法來測

量⑶

50.工廠為了提高cos,常采用并聯適當的電容”)

51.為了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可采用的措施是降低供電設備

消耗的無功功率W)

52.當電路的狀態(tài)或參數發(fā)生變化時,電路從原穩(wěn)定狀態(tài)立即

進入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⑶

53.電感元件在過渡過程中,流過它的電流不能突變W)

54.電路產生過渡過程的原因是電路存在儲能元件,目電路發(fā)

生變化W)

55.電容在過渡過程中,電容兩端電壓不變。(3)

56.電容元件換路定律的應用條件是電容的電流Ic有限”)

57.電感元件換路定律的應用條件式電感的電流II有限⑶

58.RL電路過渡過程的時間常數t=R/L(3)

59.RC電路過渡過程的時間常數t=RC(V)

60.分析過渡過程的三要素法中的三要素為f(0+)、f(oo)

和T(V)

61.上下壓供電系統通常有高壓電源進線、高壓配電所、高壓

配電線、變電所、低壓配電線等組成W)

62.對于用電設備容量在250KW及以下的供電系統,通常采

用低壓供電,只需設置一個低壓配電室W)

63.衡量供電系統的質量指標是電壓波形和頻率的質量⑶

64.電力負荷按其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分為三級”)

65.在變配電所中,通常把變壓器一次側的電路稱為一次回路,

變壓器二次側的電路稱為二次回路⑶

66.380/220V的配電系統中一般采取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

的運行方式⑶

67.低壓配電系統中的中性線的功能是連接使用相電壓的單相

設備、傳導三項系統中的不平衡電流和單相電流W)

68.380/220V配電系統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運行方式氣氛

TN—C系統、TN—S系統和TN—C—S系統,統稱

為TT系統⑶

69.三相五線制系統中的PE線成為保護接零線(V)

70.把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與系統中的PE線或PEN

線可靠的連接稱為保護接零W)

二.單項選擇題

1.用電源、(B)和負載可構成一個最簡單的電路。

A.電感B.導線C.電阻D.電容

2.用開關、負載。(B)和導線可構成一個最簡單的電路

A.電感

B.電源

C.電阻

D.電容

3.全電路是指包括內電路、(B)兩局部組成的閉合電路的整

A.負載

B.外電路

C.附加電路

D.電源

4.全電路是指包括內電路、外電路兩局部組成的(C)

A.電源電路

B.全部電路

C.閉合電路的整體

D.電源和負載電器

5.電壓的方向是(C)

A.和電動勢的方向一致的

B.和電位上下無關的

C.由高電位指向低電位

D.由低電位指向高電位

6.(C)的方向是由高電位指向低電位

A.電動勢

B.電位

C.電壓

D.電源內電場

7.在分析電路時可先(A)電壓的參考方向,再根據計算所得值

的正負來確定電壓的實際方向。

A.任意設定

B.根據電位的上下設定

C.按規(guī)定的方向設定

D.根據已知條件設定

8.在分析電路時可先任意設定電壓的(D),再根據計算所得

值的正負來確定電壓的實際方向。

A.方向

B.大小

C.假設方向

D.參考方向

9.再用基爾霍夫第一定律列節(jié)點電流方程式時,假設解出的電

流為正,則表示(D)

A.實際方向與設定的電流正方向無關

B.實際方向與假定的電流正方向相反

C.實際方向就是假定的電流方向

D.實際方向與假定的電流正方向一樣

10.再用基爾霍夫第一定律裂解電流方程式時,假設實際電流

方向與假定地電流正方向相反,則解出的電流為(B)

A.為零

B.為負

C.為正

D.可正可負

11.全電路歐姆定律是指,在全電路中電流與電源的電動勢成

正比與(C)成反比

A.整個電路的內電阻

B.整個電路的外電阻

C.整個電路的內外電阻之和

D.電源的內阻

12.全電路歐姆定律是指:在全電路中電流與電源的電動勢呈

正比,與整個電路的內外電阻之和(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成累加關系

D.無關

13.基爾霍夫的第一定律是說明(C)為零

A.流過任^處的電流

B.流過任一節(jié)點的電流平均值

C.流過任一節(jié)點的瞬間電流的代數和

D.流過任一支路的電流

14.(C)是說明"流過任意節(jié)點的瞬間電流的代數和為零”

A.基爾霍夫第二定律

B.勤口原理

C.基爾霍夫第一定律

D.戴維南定理

15.(B)定律的數字表達式是IIR=IE

A.基爾霍夫電流

B.基爾霍夫電壓

C.基爾霍夫電動勢

D.基爾霍夫電感

16.任一回路中各段電壓之間的關系符合數字表達式wIR=Z

E,稱為(A)

A.基爾霍夫第二定律

B.疊加原理

C.基爾霍夫第一定律

D.戴維南定理

17.(A)定律的數字表達式是WI入=WI出

A.基爾霍夫電流

B.基爾霍夫電壓

C.基爾霍夫電路

D.基爾霍夫電場

18.任意節(jié)點中各段電流之間的關系符合數字表達式II入

=1I出,稱為(A)

A.基爾霍夫電流

B.基爾霍夫電壓

C.基爾霍夫電路

D.基爾霍夫電場

19.如以以下列圖所示的節(jié)點a上符合基爾霍夫第一定律的

式子是(A)

A.I5+16-14=0

B.I1-I2-I6=O

C.Il-I2+I6=o

D.I2-I3+I4=o

20.如上路所示的節(jié)點c上符合基爾霍夫第一定律的式子是

(D)

A.I5+I6=I4

B.I1=I2+I6

C.I1+I6=I2

D.I2+I4=-I3

21.如以以下列圖所示的節(jié)點,已知E1=15V,E2=70V,E3=5

V,R1=6OQ,R2=5Q,R3=10Q,R4=2.5Q,R5=15Q,支路電流I

4為(C)

A.5A

B.2A

C.6A

D.8A

22.如上圖所示的直流電路,已知El=15V,E2=70V,E3=5V,

Rl=6Q,R2=5Q,R3=10Q,R4=2.5Q,R5=15Q,支路電流12為

(D)

23.應用戴維南定理分析(C),可用等效電源代替此網絡。

A.二端網絡

B.四段網絡

C.含源二端網絡

D.含源四端網絡

24.應用戴維南定理分析含源二端網絡,可用等效電源代替(C

)

A.內電阻

B.網絡中的電源

C.含源二端網絡

D.開路電壓

25.(D)最適用于求復雜電路中某一條支路的電流

A.基爾霍夫第二定律

B.齊次原理

C.基爾霍夫第一定律

D.戴維南定理

26.戴維南定理最適用于求(A)中某一條支路的電流。

A.復雜電路

B.閉合電路

C.單電源電路

D.簡單電路

27.一含源二端網絡測的短路電流是4A,等效內阻為2.5Q,

則他的開路電壓為(C)

A.4V

B.2.5V

C.10V

D.0.4V

28.一含源二端網絡的等效內阻為2.5Q開路電壓為10V,則

他的短路電流為(B)

A.10A

B.4A

C.1A

D.2.5A

29.與一電流源并聯內阻為2Q,電流源的電流是5A問把

它等效變換成(C)的電壓源

A.5V

B.0.4V

C.10V

D.2.5V

30.電流源的電流是6A,可等效變換成12V的電壓源,與電

流源并聯的內阻為(B)

A.1Q

B.2Q

C.2.5Q

D.12Q

31.一電壓源的電壓是10V,可把它等效變換成電流是5A

的電流源,則電壓源的內阻是(B)

A.1Q

B.2Q

C.2.5Q

D.12Q

32.一電壓源的串聯內阻為5Q,當電壓是(D)時,可把它等效

變換成電流為5A的電流源

A.12.5V

B.10V

C.20V

D.25V

33.如以以下列圖所示,如果Rl=0.2Q,R2=0.2QEl=7V,E2=

6.2V,R2=1Q貝!]流過R3的電流是(D)

A.5A

B.10A

C.2A

D.6A

34.如上圖所示,如果Rl=0.2Q,R2=0.2Q,El=7V,E2=6.2V,R

3=2.1。則流過R3的電流時(A)

A.3A

B.10A

C.2A

D.6A

35.如以以下歹U圖所示,已知:E=15V,R1=1Q,R2=9Q,R3=5Q

則開路電壓U0為(A)

A.5V

B.10V

C.3V

D.1V

36.如上圖所示,已知E=3OV,R1=1Q,R2=9Q,R3=2O。,求

開路電壓U0為(D)

A.5v

B.10V

C.3V

D.20V

37.復雜電路指的是含有(B)的直流電路

A.多個電源

B.多個電阻不能用串并聯關系花簡

C.多個節(jié)點

D.多個網孔

38.復雜電路指的是含有多個電阻(C)的直流電路。

A.不能直接計算

B.且組織各不相等

C.不能用串并聯關系花簡

D.既有串聯又有并聯

39.(B)是分析線性電路的一個重要原理

A.戴維南定理

B.疊加原理

C.基爾霍夫第一定律

D.基爾霍夫第二定律

40.疊加原理不能用于分析(D)

A.簡單電路

B.復雜電路

C.線性電路

D.非線性電路

41.節(jié)點電壓法是以節(jié)點電壓為未知量,根據(A)列出節(jié)點電

流方程,從而解得。

A.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B.回路電壓定律

C.疊加原理

D.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42.節(jié)點電壓法是以節(jié)點電壓為未知量,根據基爾霍夫電流定

律列出(C)方程,惻然解得。

A.支路電流

B.回路電壓

C.節(jié)點電流

D.節(jié)點電影臺

43.回路電流法是以回路電流為未知量,根據(D)列出回路電

壓方程,從而解得。

A.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B.回路電流定律

C.疊加原理

D.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44.回路電流法是以回路電流為未知量,根據基爾霍夫電壓定

律列出(B)方程,從而解得。

A.支路電流

B.電路電壓

C.節(jié)點電流

D.節(jié)點電壓

45.如以以下列圖所示的電路中,設El=10V,Rl=20Q,E2=2

V,R2=40Q,R3=60。,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電流為(B)o

A.I1=O.2AI2=0.1AI3=0.3A

B.I1=O.2AI2=-0.1AI3=0.1A

C.Il=0.3AI2=-0.2AI3=0.1A

D.Il=-0.1AI2=-0.2AI3=-0.1A

46.如上圖所示的電路中,設E1=15V,R1=3OQ,E2=3V,R2=

60Q,R3=90Q,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電流為(B)。

A.U=2AI2=1AI3=3A

B.I1=O.2AI2=-0.1AI3=0.1A

C.I1=3AI2=-2AI3=1A

D.I1=-O.1AI2=0.2AI3=0.1A

47.正弦交流電壓u=100sin(628t+60°)V,它的有效值為(B

>

A.100V

B.70.7V

C.5OV

D.141V

48.正弦交流電u=100sin(628t+60°)V,它的初相角為(C)

A.100°

B.50°

C.60°

D.628°

49.關于正弦交流電相量的表達,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C)

A.模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

B.幅角表示正弦量的初位

C.幅角表示正弦量的相位

D.相量只表示正弦量與復數間的對應關系

50.關于正弦交流電相量的表達中,模表示(A)o

A.正弦量的有效值

B.正弦量的初相

C.正弦量的最大值

D.正弦量與復數間的對應關系

51.關于正弦交流電相量的表達,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D)

A.模表小正弦量的最大值

B.模表示正弦量的瞬時值

C.幅角表示正弦量的相位

D.幅角表示正弦量的初相

52.正弦量用相量形式表示時,只有在(C)時可進展計算。

A.幅值一樣

B.相位一樣

C.頻率一樣

D.無要求

53.正弦量用相量形式表示,在(C)不一樣時不能進展計算。

A.有效值

B.初相位

C.頻率

D.幅值

54.如以以下列圖所示,正弦量交流電的最大值為(A)。

A.14.1mV

B.lOmV

C.O.OlmV

D.lOOmV

55.如上圖所示,正弦交流電的(A)為14.1mV。

A.最大值

B.平均值

C.有效值

D.瞬時值

56.如以以下列圖所示,正弦交流(B)為3.14rad/so

A.電頻率

B.電角頻率

C.初相位

D.幅值

57.如上圖所示,正弦交流電頻率為(A)o

A.O.SHz

B.2.5HZ

C.3.14HZ

D.1.5HZ

58.如以以下列圖所示,正弦交流電的初相位是(A)。

A.300

B.6O0

0120°

D.210°

59.如上圖所示,正弦交流電的(C)是TI/6.

A.工作相位

B.角度

C.初始相位

D.幅值

60.兩個阻抗Zl、Z2串聯時的總阻抗是(A)。

A.Z1+Z2

B.Z12Z2

C.Z12Z2/(Z1+Z2)

D.1/Z1+1/Z2

61.兩個阻抗Zl、Z2并聯然后與Z3串聯時的總阻抗是(C)

A.Z1+Z2+Z3

B.Z12Z22Z3

C.Z3+Z12Z2/(Z1+Z2)

D.(1/Z1+1/Z2)2Z3

串聯諧振時電路中

62.(B)e

A.電感及電容上的電壓總是小于總電壓

B.電感及電容上的電壓可能超過總電壓

C.阻抗最大、電流最小

D.電壓的相位超前于電流

63.串聯諧振時電路中(A)。

A.阻抗最大、電流最大

B.電感及電容上的電壓總是小于總電壓

C.電抗值等于電阻值

D.電壓的相位超前于電流

64.并聯諧振時電路中(B)e

A.電感及電容支路的電流總是小于總電流

B.電感及電容支路的電流可能超過總電流

C.總阻抗最小、總電流最大

D.電源電壓的相位超前于總電流

65.并聯諧振時電路中(A)e

A.總阻抗最大、總電流最小

B.電感及電容支路的電流總是小于總電流

C.電抗值等于電阻值

D.電源電壓的相位超前于總電流

66.某元件兩端的交流電壓(C)流過她的交流電則該元件為容

性負載。

A.超前于

B.相位等同于

C.滯后于

D.可能超前也可能滯后

67.流過電容的交流電流超前于(D)。

A.電容中的漏電流

B.電容上累計的電荷

C.電容上的充放電電壓

D.電容兩端的交流電壓

68.在R-C串聯電路中總電壓與電流的相位差角,與電路元件

R、C的參數及(D)有關。

A.電壓、電流的大小

B.電壓、電流的相位

C.電壓、電流的方向

D.電源頻率

69.在R-C串聯電路中(D)與總電流之間的相位差角,與電路

元件R,C的參數及電源頻率有關。

A.電阻R上的電壓

B.電容C上的電壓

C.電容C中的電流

D.總電壓

70.R-C串聯電路復阻抗為(D)。

A.l+jwR

B.l+jwRC

C.R+J/wC

D.R-j/wc

71.(A)電路的電路復阻抗為R+l/jwC

A.R-C串聯

B.R-C并聯

C.R-L串聯

D.R-L并聯

72.R-C串聯電路中的電路復阻抗為(C)o

A.L+jwR

B.l+jwRL

C.R+jwL

D.R-jwL

73.R-L串聯電路的電路復阻抗為(A)e

A.R+jX

B.R+X

C.R+jL

D.R+wL

74.R-L串聯電路中總電壓與電流相位關系為(B)0

A.電壓落后電流角

B.電壓超前電流角

C.電壓超前電流90°

D.電壓落后電流90°

乃.R-L串聯電流中(B)超前電流90°o

A.電阻元件兩端電壓

B.電感元件兩端電壓

C.總電壓

D.R或L兩端電壓

76.在以以下列圖所示中各線圈的電阻和電感、電源端電壓、

電燈的電阻及交流電的頻率均一樣,最暗的燈是(B)o

A.a燈

B.b燈

C.C燈

D.A燈和c燈

的電燈是(A)o

A.a燈

B.B燈

C.C燈

D.B燈和c燈

78.兩個阻抗并聯的電路,它的總阻抗的計算形式(D)o

A.為兩個阻抗之和

B.為兩個阻抗之差

C.與并聯電阻計算方法一樣

D.與并聯電阻計算方法一樣

79.兩個阻抗并聯的電路,它的總阻抗的幅角為(D)。

A.兩個阻抗的幅角之和

B.兩個阻抗的幅角之乘機

C.總阻抗實部與虛部之比的反正切

D.總阻抗虛部與實部之比的反正切

80.R-L-C并聯電路在滿足條件(D)時產生諧振。

A.wL=wC

B.l/wL=wC

C.wL=wC=R

D.XL-XC=O

81.R-L-C并聯電路的諧振條件是(B)。

A.wL+wC=O

B.wL-l/wC=O

C.l/wL-wC=R

D.XL+XC=O

82.(B)時,三個相電壓等于線電壓且三相電流相等。

A.三相負載三角形聯結

B.對稱三相負載三角形聯結

C.對稱三相負載星形聯結

D.對稱三相負載星形聯結

83.對稱三相負載三角形聯結時,相電壓等于線電壓且(B)o

A.相電流等于線電流的1.732倍

B.相電流等于線電流

C.線電流等于相電流的3倍

D.線電流等于相電流的1.732倍

84.在負載星形聯結的三相對稱電路,相電流的(C)o

A.相位超前線電流30°

B.相位滯后線電流30°

C.幅值與線電流一樣

D.幅值是線電流的1.732倍

85.在負載星形聯結的三相對稱電路中,中性線電流(D)o

A.等于相電流的1.732倍

B.等于相電流

C.等于向電流的3倍

D.等于零

86.在三相四線制中性點接地供電系統中,相電壓時指(C)的

電壓

A.相線之間

B.中性線對地之間

C.相線對零線間

D.相線對地間

87.在三相四線制中性點接地供電系統中,(C)。

A.相電壓是指相線對地間的電壓

B.中性線對地之間電壓總是為零

C.線電壓是指相線對相線間的電壓

D.線電壓是指相線對零線間的電壓

88.三相對稱負載,作三角形聯結,假設每相負載的阻抗為38Q,

接在線電壓為380V的三相交流電路中,則電路的相電流為(B)

A.22A

B.10A

C.17.3A

D.5.79A

89.三相對稱負載,作三角形聯結,假設每相負載的阻抗為(B),

接在線電壓為380V的三相交流電路中,則電路的線電流為17.

3A。

A.22Q

B.38Q

C.17.3Q

D.5.79Q

90.額定電壓都為220V的40W、60W和100W的三

只燈泡串聯在220V的電源中,它們的發(fā)熱量由小到大排列為(A

)o

A.100W、60W、40W

B.40W、60W、100W

C.100W、40W、60W

D.60W、100W、40W

91.額定電壓都為220V的40W、60W和100W的三

只燈泡并聯在220V的電源中,它們的發(fā)熱量由大到小排列為(A

)o

A.100W、60W、40W

B.40W、60W、100W

C.100W、4OW、60W

D.60W、1OOW、40W

三相交流電路中,總功率為

92.(A)0

A.P=1.732UeIecos

B.P=3UpIecos

C.P=3UeIecos

D.P=3UeIesin

93.三相交流電路中,總功率為(B)。

A.P=1.732UpIpcos

B.P=Pa+Pb+Pc

C.P=3UeIecos

D.P=3UeIesin

94.帶中性線的三相不對稱電路中的(D)。

A.相電壓不對稱

B.線電壓不對稱

C.中性點產生位移

D.中性線電流不為零

95.三相不對稱電流中的中性線(B)。

A.可以不接

B.不可接熔斷器

C.電流不為零

D.使中性點產生位移

96.三相三線制測量電路總功率可以用三表法或(B)來測量。

A.一表法

B.二表法

C.三表法

D.四表法

97.測量(A)電路總功率可以用二表法。

A.三相三線制

B.三相四線制

C.三相五線制

D.單相

98.三相四線制對稱負載測總功率可以用(A)來測量。

A.一表法

B.二表法

C.三表法

D.二表法或三表法

99.測量三相四線制電路的總功率時,二表法(B)。

A.適用于不對稱負載

B.適用于對稱負載

C.適用于不對稱負載或對稱負載

D.對不對稱負載或對稱負載都不適用

100.工廠為了提高cos,在電路上并聯的電容(B)

A.只能很小

B.大小可調

C.越大越好

D.小些好

工廠為了提高,常采用并聯適當的

101.cos(B)o

A.電感

B.電容

C.電阻

D.電動勢

102.為了提高電網的(A),可采用的措施是降低供電設備消

耗的無功功率。

A.功率因數

B.電流因數

C.電壓因數

D.總功率

103.為了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可采用的措施是(B)供電設備

消耗的無功功率。

A.增加

B.降低

C.消除

D.無視

104.當電路的(D)發(fā)生變化時,電路從原穩(wěn)定狀態(tài)經過渡過程

后進入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

A.狀態(tài)

B.參數

C.連接

D.狀態(tài)方式、參數或連接方式

105.當電路的狀態(tài)、參數或連接方式發(fā)生變化時,電路從原穩(wěn)

定狀態(tài)經過渡過程后

(D)o

A.停頓工作

B.進入調整狀態(tài)

C.回到原來的穩(wěn)定狀態(tài)

D.進入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

電感元件在過渡過程中,流過它的電流

106.(D)o

A.逐漸增加

B.突然變化

C.保持不變

D.逐漸變化

電感元件在過渡過程完畢時,流過它的電流

107.(C)o

A.逐漸增加

B.逐漸減小

C.保持穩(wěn)定

D.等于零

108.由于(D),因此電路產生過渡過程。

A.電路中的儲能元件參數變化

B.電路中元件的儲能發(fā)生變化

C.電路發(fā)生變化

D.電路發(fā)生變化時元件的儲能發(fā)生變化

電路在變化時,不產生過渡過程的原因是

109.(A)o

A.電路中不存在儲能元件

B.電路中存在耗能元件

C.電路中僅元件參數發(fā)生變化

D.電路存在儲能元件,且電路發(fā)生變化

110.電容在過渡過程中,電容兩端電壓(D)。

A.逐漸增加

B.逐漸降低

C.不變

D.逐漸變化

111.電容在過渡過程中,電容兩端電壓(C)。

A.逐漸增加

B.逐漸降低

C.不能突變

D.不變

電容元件換路定律的應用條件是電容的

112.(B)o

A.電流ic逐漸增加

B.電流ic有限

C.電流ic不能突變

C.電壓uc不能突變

113.電容元件換路定律的(C)是電容的電流ic有限。

A.表達形式

B.結論

C.應用條件

D.使用對象

電感元件換路定律的應用條件是電感的

114.(B)o

A.電流iL逐漸增加

B.電壓uL有限

C.電流iL不能突變

D.電壓uL不能突變

115.電感元件換路定律的(C)是電感的電壓uL有限。

A.表達形式

B.結論

C.應用條件

D.使用對象

電路過渡過程的時間常數

116.RL=(B)o

A.-R/L

B.L/R

C.-Rt/L

D.R/Lt

117.RL電路中假設R=10Q,L=20mH,則過渡過程的時間常

數二(C)。

A.0.5ms

B.0.5s

C.2ms

D.2s

118.二L/R是(A)電路過渡過程的時間常數。

A.RL

B.RC

C.RLC串聯

D.RLC混聯

119.RC電路中假設R=lkQ,C=2uF,則過渡過程的時間參數

=(C)0

A.0.5ms

B.0.5us

C.2ms

D.200ms

120.分析過渡過程的三要素法中的三要素為(C)、f(8)和

A.f(0-)

B.f(oo+)

C.f(0+)

D.T

121.f(0二)、f(8)和T稱為求解電路過渡過程的(D)o

A.時間常數

B.穩(wěn)態(tài)值

C.暫態(tài)分量

D.三要素

122.上下壓供電系統通常由高壓電源進線、高壓配電所、高壓

配電線、(B)、低壓配電線等組成。

A.低壓配電所

B.變電所

C.低壓聯絡開關

D.分段隔離線

123.(A)通常由高壓電源進線、高壓配電所、高壓配電線、變

電所、低壓配電線燈組成。

A.上下壓供電系統

B.高壓供電系統

C.低壓供電系統

D.配電系統

124.對應用電設備容量在250kW及以下的供電系統,通常

采用低壓供電,()

Ao

A.只需設置一個低壓配電室

B.需設置一個變電所和一個低壓配電室

C.需設置一個高壓配電室和一個低壓配電室

D.只需設置一個低壓變電所

125.對應用電設備容量在250kW及以下的供電系統,通常

采用

(D)o

A.高壓供電

B.高壓供電及低壓配電

C.高壓或低壓供電

D.低壓供電

126.衡量供電系統質量的指標是電壓和(A)的質量

A.頻率

B.電流

C.功率因數

D.電壓偏差

127.衡量(A)的指標是電壓和頻率的質量

A.供電系統質量

B.發(fā)電系統質量

C.公共電網質量

D.接地系統質量

128.電力負荷按其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斷供電在政治、

經濟上所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的程度,分為(B)。

A.二級

B.三級

C.四級

D.多級

129.(C)按其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斷供電在政治、經濟上

所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的程度,分為三級。

A.電力系統

B.供電系統電力負荷

C.電力線路

130.在變配電所中,(C)稱為一次回路控制、指示、測量和保

護一次設備運行的電力稱為二次回路。

A.變壓器一次側

B.高壓線路和設備

C.擔負輸送和分配電能任務的電路

D.直接與變壓器副邊相連的電路

131.在變配電所中,將控制、指示、測量和保護一次設備運行

的電路稱為(B)。

A.一次回路

B.二次回路

C.保護電路

D.輔助電路

132.380/220V的配電系統中一般采取中性點(A)運行方式。

A,直接接地

B.不接地

C.經高阻抗接地

D.經消弧線圈接地

133.(C)的配電系統中一般采取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運行方式。

A.3~63kV

B.llOkV以下

C.380/220V

D.礦山、井下及易燃易爆燈不安全場所

134.地壓配電系統中的中性線的功能是(C)、傳導三相系統

中的不平衡電流和單相電流、減少負荷中性點的電位偏移。

A.傳導三相系統中的單相電流

B.連接用電設備的接地線

C.連接使用相電壓的單相設備

D.傳導三相系統中的3次諧波電流

135.低壓配電系統中的(D)的功能是連接使用相電壓的單相

設備、傳導三相系統中的不平衡電流和單相電流、見到負荷中性

點的電位偏移。

A.相線

B.接地線

C.保護線

D.中性線

136.380/220V配電系統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運行方式分為

TN-C系統、TN-S系統、(C)系統和TT系統。

A.TN

B.TN-S-C

C.TN-C-S

D.TI

137.380/220V配電系統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運行方式中T

系統表示系統中的

N-S(B)o

A.中性線與保護線共用一根導線

B.中性線與保護線完全分開

C.中性線與保護線在前邊共用,而在后面局部或全局部開

D.中性線接到中性點,保護線接地

三相四線制系統中的線稱為

138.REN(B)o

A.中性線

B.保護中性線

C.相線

D.接地線

系統中的線

139.TN-SPE(D)o

A.也稱為PEN線

B.是保護中性線

C.是從中性線上分接出來的

D.是用于防止發(fā)生觸電事故的保護線

140.把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與系統中的(D)可靠地聯結

稱為保護接地。

A.零線N

B.PE線

C.PEN線

D.專用接地裝置

專業(yè)知識

一、判斷題

1.共發(fā)射極放大電路中三極管的集電極靜態(tài)電路大小與集電

極電阻無關。(V)

2.放大電路交流負載線的斜率僅取決于放大電路的集電極電

阻。(X)

3.在微變燈效電路中,直流電源與耦合電容兩者都可以看成是

短路的。(V)

4.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中對靜態(tài)工作點起到穩(wěn)定作用的元件

是基極分壓電阻。(義)

5.輸入電阻大、輸出電阻小的是共集電極放大電路的特點之

一。(7)

6.共基極放大電路的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相位是同相的。

(V)

7.多級放大電路中,后級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就是前級放大電

路的輸出電阻。(義)

8.影響放大電路上限頻率的因素主要有三極管的結間電容。

(V)

9.采用直流負反響的目的是穩(wěn)定靜態(tài)工作點,采用交流負反響

的目的是改善放大電路的性能。(V)10.放大電路中,但凡并聯反

響,其反響量都是取自輸出電路。(V)

11.正反響與負反響的判斷通常是采用"穩(wěn)態(tài)極性法”來進展

判斷的。(X)

12.電壓串聯負反響可以提高輸入電阻、減小輸出電阻。(V)

13.差動放大電路在電路中采用對稱構造式為了抵消兩個三極

管放大倍數的差異。(又)

14.把雙端輸出改變單端輸出,差動放大電路的差模放大倍數

減小一半。(V)

15.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級都采用差動放大。(V)

16.在運放參數中輸入電阻數值越大越好。(V)

17.運放組成的同相比例放大電路,其反響組態(tài)為電壓串聯負

反響。(V)

18.用運算放大器組成的電平比較器電路工作于線性組態(tài)。

(X)

19.根據功率放大電路中三極管靜態(tài)工作點在交流負載線上的

位置不同,功率放大電路可分為兩種。(義)20.乙類功率放大器電

源提供的功率與輸出功率的大小無關。(義)

21.電源電壓為±12V的OCL電路,輸出端的靜態(tài)電壓應該

調整到6Vo(V)

22.OTL功率放大器輸出端的靜態(tài)電壓應調整為電源電壓的一

半。(V)

23.正弦波振蕩電路時由放大電路加上選頻網絡和正反響電路

組成的。(V)

24.RC橋式振蕩電路中同時存在正反響與負反響。(V)

25.從交流通路來看,三點式LC振蕩電路中電感或電容的中

心抽頭應該與接地端相連。(義)

26.與電感三點式振蕩電路相比較,電容三點式振蕩電路的振

蕩頻率可以做的更高。(V)

27.串聯型穩(wěn)壓電源中,放大環(huán)節(jié)的作用是為了擴大輸出電流

的范圍。(義)

28.采用三段式集成穩(wěn)壓電路7809的穩(wěn)壓電源,其輸出可以

通過外接電路擴大輸出電流,也能擴大輸出電壓。(V)

29.與門的邏輯功能為:全1出0,全0出1.(義)

30.74系列TTL集成門電路的電源電壓可以取3~18V。

(X)

31.或非門的邏輯功能為:有1出0,全0出1.W)

32.普通晶閘管之間P層的引出極是門極。(V)

33.普通晶閘管的額定電流的大小是以工頻正弦半波電流的有

效值來標志的。(義)

34.單相半波可控整電路帶電阻性負載,在。=60。時輸出電流

平均值為10A,則晶閘管電流的有效值為15.7A。(義)

35.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帶大電感負載時恪賣流二極管上的

電流大于晶閘管上的電流。(V)

36.對于單相全控橋式整流電路,晶閘管VT1無論是短路還是

斷路,電路都可作為單相半波整流電路工作。(義)

37.單相全控橋式整流電流帶大電感負載時,無論是否有續(xù)流

二極管,其輸出電壓的波形都可能出現負值。(義)

38.單相半控橋式整流電路帶大電感負載時,必須并聯續(xù)流二

極管才能正常工作。(V)

39.單向半控橋式整流電路帶電阻性負載時,交流輸入電壓22

,當。時,其輸出直流電壓平均值(又)

0Va=60Ud=99VO

40.三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帶大電感負載,無續(xù)流二極管,在a

二。時的輸出電壓為

600.58U2O

(V)

41.單結晶體管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三極管。(義)

42..在常用晶閘管觸發(fā)電路的輸出級中采用脈沖變壓器可起

阻抗匹配作用,降低脈沖電壓增大輸出電流,以可靠觸發(fā)晶閘管。

(V)

43.在晶閘管過流保護電流中,要求直流快速開關先于快速熔

斷器動作。(V)

44.常用壓敏電阻實現晶閘管的過電壓保護。(V)

45.在單向晶閘管直流調速系統中,給定電壓與電壓負反響信

號比較后產生的偏差信號作為單結晶體管觸發(fā)電路的輸入信號,

使觸發(fā)脈沖產生移相,從而使直流電機的轉速穩(wěn)定。(V)

46.使用直流單臂電橋測量一估計為100。的電阻時,比率臂

應選30.01。(義)

47.測量1。以下的小電阻宜采用直流雙臂電橋。(V)

48.使用通用示波器測量波形的峰一峰值時,應將Y軸微調旋

鈕置于中間位置。(義)

49.三極管特性圖示儀能測量三極管的共基極輸入、輸出特性。

(V)

50.低頻信號發(fā)生器輸出信號的頻率通常在1Hz~200kHz

(或1MHz)范圍內可調。(V)

51.三極管豪伏表測量前應選擇適當的量程,通常應不大于被

測電壓值。(又)

52.變壓器工作時,其一次繞組、二次繞組電流之比與一次繞

組、二次繞組的匝數比成正比關系。(刈53.當K>1,Nl>N

2,UI>U2時,變壓器為升壓變壓器。(又)

54.變壓器工作時,二次繞組磁動勢對一次繞組磁動勢來說起

去磁作用。(V)

55.變壓器帶感性負載運行時,二次側端電壓隨負載電流增大

而降低。(V)

56.變壓器的空載試驗可以測定變壓器的變比、空載電流和銅

耗。(V)

57.變壓器的短載試驗可以測變壓器的銅耗和阻抗電壓。(V)

58.三相電力變壓器的二次側輸出電壓一般可以通過分接頭開

關來調節(jié)。(V)

59.三相變壓器二次側的額定電壓是指變壓器在額定負載時,

一次側加上額定電壓后,二次側兩端的電壓值。(義)

60.變壓器一、二次繞組繞向一樣,則一次繞組始端和二次繞組

端為同名端。(V)

61.一臺三相變壓器的聯結組別為Yd-1L則變壓器的高

壓繞組為三角形接法。(義)

62.三相變壓器并聯運行時,要求并聯運行的三相變壓器的額

定電流相等,否則不能并聯運行。(義)63.為了監(jiān)視中、小型電力

變壓器的溫度,可用手背觸摸變壓器外殼的方法看其溫度是否過

高。(又)64.電壓互感器相當于空載運行的降壓變壓器。(V)

65.電流互感器使用時鐵心及二次繞組的一端不接地。(又)

66.對交流電焊變壓器的要求是:空載時引弧電壓60?75V;有

負載時,電壓要求急劇下降。(V)

67.磁分路動鐵式電焊變壓器的焊接電流的調節(jié)方法有改變二

次繞組的匝數和改變串聯電抗器的匝數兩種。(義)

68.帶電抗器的電焊變壓器的分接開關應接在電焊變壓器的一

次繞組。(V)

69.動圈式電焊變壓器是通過改變一、二次繞組的相對位置來

調節(jié)焊接電流,具體來說一次繞組是可動的。(義)

70.直流弧發(fā)動機由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和直流電焊發(fā)電機組

成。(又)

71.直流電機按磁場的勵磁方式可分成他勵式、并勵式、竄勵

式和單勵式等。(義)

73.直流電動機電樞繞組可分為疊繞組、波繞組和蛙形繞組。

(V)

72.直流電機轉子由電樞鐵心、電樞繞組及換向器等組成。(V

74.直流電機既可作電動機運行,又可作為發(fā)動機運行。”)

75.在直流電動機中才奐向繞組應與主級繞組串聯。(義)

76.當磁通恒定時,直流電動機的電磁轉矩和電樞電流成平方

關系。(X)

77.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是在穩(wěn)定運行的情況下,電動機的

轉速與電磁轉矩之間的關系。(V)

78.直流電機一般不允許直接啟動,而要早電樞電路中串入啟

動電阻限制啟動電流,啟動電流越小越好。(又)79.勵磁繞組反

接法控制并勵直流電動機正反轉的原理是:保持電樞電流方向不變,

改變勵磁繞組電流的方向。(V)

80.直流電動機采用電樞繞組回路中串接電阻調速,轉速隨電

樞回路電阻的增大而上升。(義)

81.直流電動機電磁轉矩與電樞旋轉方向相反時,電動機處于

制動運行狀態(tài)。(V)

82.直流發(fā)電機的運行特性有外特性和空載特性兩種。(義)

83.異步電動機的額的功率是指電動機在額定工作狀態(tài)運行時

的輸入功率。(義)

84.異步電動機的工作方式(定額)有連續(xù)、短時和斷續(xù)三種。

(V)

85.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速取決于電源頻率和極對數,而與轉

差率無關。(又)

86.三相異步電動機轉子的轉速越低,電動機的轉差率越大,轉

子電動勢頻率越高。(V)

87.帶有額定負載轉矩的三相異步電動機,假設使電源電壓低

于額定電壓,則其電流就會低于額定電流。(又)88.異步電動機

的啟動性能,主要是指啟動轉矩和啟動電流兩個方面。(V)

89.電動機采用減壓方式啟動,其特點是啟動時轉矩大為提高。

(又)

90.Y—三角減壓啟動方式只適用于輕載或空載下的啟動W)

91.電動機采用自耦變壓器減壓啟動,當自耦變壓器降壓系數

為K=0.6時,啟動轉矩時額定電壓下的啟動時啟動轉矩的60%。

(X)

92.繞線轉子異步電動機由于能在轉子回路串接電阻,因此它

不能獲得較大的啟動轉矩和較小的啟動電流。(又)

93.從而改變定子繞組的極對數P,實現電動機的調速。(V)

94.三相籠型異步雙速電動機,通常有一/兩種接線

方法。(X)

95.能耗制動是在電動機切斷三相電源的同時才巴直流電源通

入定子繞組,直到轉速為零時再切斷直流電。(V)

96.電阻分相電動機工作繞組的電流和啟動繞組中的電流有近

90。的相位差,從而使轉子產生啟動轉矩而啟動。(V)

97.使用兆歐表測定絕緣電阻時,應使兆歐表到達180r/min

以上。(義)

98.按運行方式和功率轉換關系,同步電機可分成同步發(fā)電機、

同步電動機、同步補償機三類。(V)99.同步電動機采用異步啟

動法時,先從定子三相繞組通入三相交流電源,當轉速到達同步轉

速時,向轉子勵磁繞組中通入直流勵磁電流,將電動機牽入同步運

行狀態(tài)。(V)

100.假設按勵磁方式來分,直流測速發(fā)電機可分為永磁式和他

勵式兩大類。(V)

101.在自動控制系統中把輸入的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

位移或角速度的裝置成為測速電動機。(義)102.步進電動機是

一種把脈沖信號轉變成直線位移或角位移的元件W)

103.電磁調速異步電動機采用改變異步電動機的定子電壓的

方法進展轉速調節(jié)(又)

104.交磁電動機擴大集中去磁繞組的作用是減小剩磁電壓W

105.低壓電器按在電氣線路中地位和作用可分為低壓配電電

器和低壓開關電器兩大類(義)

106.金屬柵片滅弧是把電弧分成并接的短電弧(義)

107.在交流接觸器中,當電器容量較小時,可采用雙端口構造觸

頭來熄滅電弧(,)

108.直流接觸器一般采用磁吹式滅弧裝置”)

109.交流接觸器吸引線圈只有交流吸引線圈,沒有直流吸引線

圈(又)

110.接觸器為保證觸頭磨損后人能保持可靠的接觸,應保持一

定數值的超程W)

ill.過電流繼電器在正常工作時,線圈通過的電流在額定值范

圍內銜鐵吸引,常開觸點閉合(義)

112.電磁式電流繼電器的動作值與釋放值可用調整壓力彈簧

的方法來調整(義)

113.欠電壓繼電器在額定電壓時,銜鐵不吸合,常開觸點斷開

(X)

114.熱繼電器誤動作是因為其電流整定值太大造成的(義)

115.熔斷器的按秒特性曲線是表征流過熔體的電流與熔體的

熔斷時間的關系W)

116.高壓熔斷器和低壓熔斷器的熔體,只要熔體額定電流一樣,

兩者可以互用(義)

117.低壓熔斷器欠電壓脫扣器的額定電壓應等于線路額定電

壓W)

118.三極管時間繼電器按構成原理分為整流式和感應式兩類

(義)

119.當控制電路要求延時精度高時應選用三極管時間繼電器

(V)

120.一般速度繼電器轉軸轉速到達120r7mm以上時,觸點

動作,當轉速低于60r/min時,觸點即復位(X)121.三極管接

近開關采用最多的是電磁感應型三極管接近開關(又)

122.Y—△減壓啟動自動控制線路是按時間控制原則來控制(V

)

123.交流接觸器具有欠壓保護作用(V)

124.按鈕、接觸器雙重聯鎖的正反轉控制電路中,雙重聯鎖的

作用是防止電源的相間短路”)

125.為了能在多地控制同一臺電動機,多地的啟動按鈕、停頓

按鈕應采用啟動按鈕常開觸點并接。停頓按鈕的常閉觸點串聯的

解法”)

126.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減壓啟動可采用定子繞組串電阻減

壓啟動、星形三角形減壓啟動、自耦變壓器減壓啟動及延邊星形

減壓啟動等方法(義)

127.在機床電氣控制中,反接制動就是改變輸入電動機的電源

相序,使電動機反向旋轉(義)

128.繞線轉子異步電動機轉子繞組串聯電阻啟動控制線路中

與啟動按鈕串聯的接觸器常閉觸點的作用是為了保證轉子繞組中

接入全部電阻啟動”)

129.調整頻敏變阻器的匝數比和鐵心與鐵間的氣隙大小,就可

改變啟動的電流和轉矩的大小W)

130.異步電動機的變頻調速裝置,其功能是將電網的恒壓恒頻

交流電變換為變壓變頻交流電,對交流電動機供電,實現交流無極

調速W)

131.變壓變頻調速系統中,調速時需同時調節(jié)定子電源的電壓

和頻率W)

132.變頻器的三相交流電源進線端子(R5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