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第二單元測評_第1頁
岳麓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第二單元測評_第2頁
岳麓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第二單元測評_第3頁
岳麓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第二單元測評_第4頁
岳麓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第二單元測評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測評(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1.《論語》是一部國學經典,右圖是由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印制的禮品書《論語》。下列對此評述正確的是()A.書中主要體現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張B.印制該書使用的字體最早出現于西周C.該字體的風格是筆畫詳備、線條流暢D.該字體說明漢字已發(fā)展為成熟文字解析解讀圖片信息,可判斷出印制該書使用的字體為甲骨文?!墩撜Z》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匯編,A項錯誤;甲骨文出現于商代,B項錯誤;“筆畫詳備”是楷書的特點,“線條流暢”是草書的藝術風格,C項錯誤;商代甲骨文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漢字,D項正確。答案D2.下圖為素稱“書法之山”的鎮(zhèn)江焦山《瘞(yì,埋葬)鶴銘》摩崖拓本,作者為葬鶴而作此銘。其書法奇特,較為成熟的楷書之中參以篆隸,行筆蒼古,體勢開張,揚名于世,有“大字之祖”“書家冠冕”之美譽。據此推斷,它最早可作為下列哪一時期書法藝術研究的重要實物資料()A.先秦 B.秦漢C.六朝 D.隋唐解析根據題干中“楷書之中參以篆隸”的信息,可知這一時期的書法藝術已經出現楷書,故A項錯誤;秦漢時期的書法以篆書和隸書為主,故B項錯誤;魏晉南北朝時期楷書出現,故C項正確;隋唐之前,楷書就已經出現,故D項錯誤。答案C3.安史之亂,歷時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在這一特殊時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經歷到的是()A.科舉考試局限于四書五經的內容B.爭相傳誦白居易的《賣炭翁》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戰(zhàn)火,被火炮炸傷炸死者無數D.“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是對叛軍行為的強烈控訴解析科舉考試局限于四書五經的內容不符合唐代科舉制,故A項錯誤;白居易是中唐時期的詩人,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唐末,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故C項錯誤;顏真卿《祭侄文稿》追述了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英烈彪炳之事,故D項正確。答案D4.他擅長于丹青,并認為“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眼睛)中”。此人是()A.顧愷之 B.王羲之C.吳道子 D.王夫之解析魏晉時期,開始出現凸顯個性的文人畫。東晉顧愷之不僅長于丹青,還提出了“以形寫神”的繪畫理論。本題選A項。答案A5.右圖是宋代馬遠的《山徑春行圖》。其風格及寓意是()A.殘山剩水、偏安江南B.以無為有、休養(yǎng)生息C.山清水秀、政治清明D.氣勢宏偉、江山一統(tǒng)解析宋朝特別是南宋偏安江南,所畫靜物也往往是殘山剩水。故選A項。答案A6.下列兩幅繪畫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其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是()A.山水畫 B.文人畫C.花鳥畫 D.風俗畫解析明清時期的文人畫集文學、書法、繪畫及篆刻藝術為一體,強調表現個性,講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韻意趣,故選B項。答案B7.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右圖是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年畫作品,它反映出年畫的選材主要來源于()A.文人意趣 B.民間風情C.宮廷生活 D.漁獵活動解析年畫是民間風情畫的一個種類,以喜慶題材為主?!棒~”與“余”同音,年畫的畫面以魚為主要內容,意在慶賀或祈盼“年年有余”。答案B8.“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边@段文字的創(chuàng)作文體屬于()A.楚辭 B.唐詩 C.宋詞 D.元曲解析楚辭帶有想象豐富、文辭華美、風格絢麗的浪漫主義色彩,其語句參差,富有變化,常用語助詞“兮”“些”等,故A項符合題意。答案A9.下列作品體現的共同特點是()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杜甫《無家別》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關漢卿《竇娥冤》A.“筆墨當隨時代”B.“以形寫神”C.張揚個性、蓬勃向上D.韻律工整、回還有致解析題干中杜甫的《無家別》、關漢卿的《竇娥冤》都是對當時時代的反映,故A項正確。答案A10.“明代的文化活動,擴大到民間,不再限于社會上層的精英。綜合言之,明代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既是從正統(tǒng)形式,開拓了自由,尤其在南方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也反映了一般生活質量的提升?!毕铝袑儆谶@一時期代表作品內容的是()A.吳學究雙掌連環(huán)計,宋公明三打祝家莊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C.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D.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詞解析根據材料“明代的文化活動,擴大到民間,不再限于社會上層的精英”,可知這是明朝文化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A項出自明朝施耐庵的《水滸傳》;B項作者為元朝馬致遠;C項作者為宋代柳永;D項出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故選A項。答案A11.宋元以來,人們不斷把民間的種種傳說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來越豐富、離奇和神采飛揚,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總匯與頂級代表。而到了明清時期,更是出現了許多以八仙故事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眾喜愛、流傳不衰。這種現象表明()A.古代文化世俗化趨勢加強B.民間故事迎合了統(tǒng)治階級的需求C.民間文學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會的價值取向解析本題考查古代文化的世俗化發(fā)展。宋元至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市民階層興起,文化下移,進一步世俗化、平民化。材料說明文學作品日趨世俗化,故選A項。答案A12.宋以后是戲曲發(fā)展時期,三國戲尤其盛行。起初關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濟度成神,宋徽宗時封關羽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時關羽被加封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材料主要表明()A.戲劇是加強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間傳播逐漸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戲劇在社會上發(fā)揮教化功能解析戲曲是市民文化發(fā)展的表現,但在市民文化素養(yǎng)不高的時代,廣為流傳的戲劇不自覺地起到道德規(guī)范、內化的功能,統(tǒng)治者神化關羽,這種主流意識形態(tài)影響了戲劇的內容和價值取向,故D項正確。答案D13.清代有學者說:“古有儒、釋、道三教,自明以來,又多一教,曰小說……士大夫、農、工、商賈,無不習聞之,以至兒童、婦女不識字者,亦皆聞而如見之,是其教較之儒、釋、道而更廣也。”這表明()A.小說成為一種新的宗教傳播載體B.小說的興起沖擊了封建等級觀念C.市民階層擴大推動世俗文化發(fā)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會的價值觀念解析材料反映了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受到歡迎,傳播范圍廣,超過了儒、道、釋三教的現象。小說和宗教分別屬于文化史中的文學領域和思想意識領域,故A項錯誤;明清小說是一種文學形式,材料未涉及其與封建等級觀念的關系,故B項排除;材料中沒有反映出世俗文化整合社會價值觀念,故D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小說蓬勃發(fā)展的深層次原因是明清時期手工業(yè)、商業(yè)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市民階層擴大,故正確答案為C項。答案C14.“京劇的形成是清以來最為重要的文化現象。清代戲曲一方面各種聲腔紛紛興起,互相爭勝;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實行新的綜合。沒有新的綜合,就不會有曲調豐富、藝術表現力強大的大型新劇種的出現?!辈牧戏从尘﹦〉奶攸c是()A.百戲之祖 B.達到高峰C.推陳出新 D.日臻成熟解析昆曲被稱為“百戲之祖”,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高峰”,故B項錯誤;“交流”“新的綜合”“新劇種的出現”說明了京劇是在其他戲種交流融合發(fā)展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出來的新劇種,故C項正確;“成熟”與材料主旨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C15.下圖是山東漢代墓室中出土的樂舞百戲畫像石拓片。作為史料,它可以用來研究古代中國()①戲曲表演的發(fā)展②繪畫藝術的演變③墓葬文化的沿革④火藥武器的使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 D.②③解析從材料“樂舞百戲畫像”及圖片內容來看,它可以用來研究戲曲表演,故①正確;從繪畫方面來看,它可以用來研究繪畫藝術的演變,故②正確;從圖片的作用來看,它可以用來研究墓葬文化的沿革,故③正確;我國使用火藥武器開始于唐末,故④錯誤。正確答案為A項。答案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清)八大山人《松鷹圖》(1)材料一中圖1的出土有何歷史價值?圖2、圖3中的文字“海內皆臣”“單于和親”分別反映出當時的什么歷史信息?(8分)(2)依據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二中的兩幅圖反映的歷史風貌。(8分)(3)材料三中的松鷹表情冷冷逼人,神情桀驁不馴,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參考答案(1)歷史價值:有利于研究我國的漢字和商朝的歷史?!昂冉猿肌狈从车氖乔厥蓟式y(tǒng)一中國;“單于和親”反映的是西漢與匈奴的關系。(2)《清明上河圖》充分反映了北宋時期商業(yè)繁榮、城市發(fā)展的歷史風貌;《山徑春行圖》把景物集中在畫面的一側,折射出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的歷史信息。(3)表達了作者對清朝統(tǒng)治者實行的階級壓迫政策的強烈不滿(或者回答作為明朝宗室后代的憤懣亦可)。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東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材料二梨園演戲……兩淮鹽務中尤為絕出。例蓄花雅兩部,以備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統(tǒng)謂之亂彈班?!?清)錢泳《履園叢話》材料三金閶(今蘇州城西南)商賈云集,宴會無時,戲館、酒館凡數十處,每日演劇。——(清)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材料四豆棚茅舍,鄰里聚談,父誡其子,兄勉其弟,多舉戲曲上之言詞事實,以為資料,與文人學子之引證格言歷史無異。——高勞《東方雜志·農村之娛樂》(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4分)(2)依據材料一、材料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