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妻書》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與妻書》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與妻書》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與妻書》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與妻書》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與妻書》教學(xué)設(shè)計

【教學(xué)目標】

L了解作者林覺民及本文時代背景,掌握謂、至、語、其、

依依、善、盡等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思,體會本文綜合運用

記敘、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的作用。

2、通過朗讀,體會本文貫穿始終的至情至理,理解作者對

妻子的深摯情感。

3、理解烈士在家國之愛的兩難選擇中作出抉擇的情感歷程O

【教學(xué)重、難點】

L重點:體會本文的至情至理。

2、難點:走進烈士心靈,理解烈士舍家為國、舍生取義的

情感歷程。

【課時安排】擬一課時

【教學(xué)步驟】

一、故事導(dǎo)入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三毛和荷西

你的眼睛可真好看,里面有晴雨、日月、山川、江河、云霧、

花鳥,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為我的眼里有你。

遇見你之前,我從未想過結(jié)婚;遇見你之后,我結(jié)婚沒有想

過和別人。

錢鐘書

我進清華,一為讀書,二為鐘書。

楊絳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shù)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

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沈從文

沈從文和張兆和

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無數(shù)先烈,為了國家和民族,舍棄了

自己的家庭和愛情,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林覺民就是其中之

-,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他的《與妻書》。

【板書】與妻書林覺民

二、簡介背景和作者

(-)背景

【媒體顯示】

1911年4月27日,黃花崗起義爆發(fā)。在打兩廣新高門的敢

死隊中就有林覺民,起義失敗后林覺民英勇就在黃花崗起義前三

天,即1911年4月24日(夏歷二十六日)夜,林覺民寫下兩封絕

筆信,一封寫給父親封寫給妻子。寫給妻子的那封絕筆書,就是《與

妻書)

(二)作者

【媒體顯示】

林覺民(1887-19LL)近代民主革命者,字意洞,號抖飛,

福建人。少年時就接觸民主思想,一生大致分為三個時期:一是

國內(nèi)求學(xué)——接受新思想(“中國非革命無以自強”);二是

1907年日本留學(xué)——參加同盟會時期,主要思想("中國危殆

至此,男兒死就死了,何必效新亭對泣,凡是有血氣的男子,怎

么能坐視第二次亡國的慘狀呢?”);三是24歲——參加廣州起

義,25歲——黃花崗之役七十二烈士之一。主要的思想(“革命

前仆后繼,決無退卻之說!不可失信于海外僑胞和國內(nèi)同胞。”)

(“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才能使國家富強,則吾死瞑目矣!")

【講解】《與妻書》是林覺民于起義前三天,在香港濱江樓

寫給妻子陳意映的絕筆書。陳意映讀罷,當場昏厥,兩年后抑郁

而死。長子伯新(依新)不幸夭折,《與妻書》手稿由次子仲新獻

出,現(xiàn)存福建省博物館。

【板書】陳意映

三、題目解說

“與妻書”即寫給妻子的信,這是林覺民寫給妻子的信。這

封信在形式上是一封家書,實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四、文體知識

書信

書信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劉勰《文心雕龍?書記》中說:

"三代政暇,文翰頗疏。春秋聘繁,書介彌盛?!边@就意味著早在

春秋時期書信即已產(chǎn)生,而綿延兩千多年之后,中國又形成了獨

特的書信文化傳統(tǒng),親情、友情、愛情正是通過家書、情書等等

得以傳遞和保存。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

書》、諸葛亮的《誡子書》、曾國藩的《曾國藩家書》、林覺民的

《與妻書》、魯迅的《兩地書》、沈從文的《從文家書》、傅雷的

《傅雷家書》等等,它們?nèi)缃褚殉蔀橐环N文化經(jīng)典,植入到國人

的情感記憶之中。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應(yīng)用文書。

“信”在古文中有音訊、消息之義。

寫信時要特別注意書信的格式:

格式上的要求

(1)稱呼:寫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稱呼頂格寫在第一

行,然后,再在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2)問候語:問候語要寫在稱呼的下一行,空兩格。它可

以獨立成為一段。

(3)正文:正文每一個部分開頭都應(yīng)另起一行,空兩格落

筆。

(4)祝頌語:祝頌語是表示致敬或祝賀一類的話,如“祝”

等。它可以緊接著正文寫,也可以獨占一行,空兩格寫。另外,

在寫與“此致”相配套的“敬禮”時,“敬禮”要另起一行頂格

寫。

(5)署名:寫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寫上寫信人的姓名

叫做著名。在著名的前面一般還要加上合適的稱謂,如“同學(xué)”、

“好友",“弟”“妹”等。也可不加,直接署名。

(6)日期:發(fā)信的日期另起一行寫在署名下面。書信一定

要用稱謂,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長,還是老師、朋友。稱謂之

后,一般要綴以對應(yīng)的詞語來表達敬意,如臺端、臺甫等,這類

詞語為提稱語。

提稱語與稱謂有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

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對象,其中比較常用的有:

1.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等。

2,用于長輩:幾前、尊前、尊鑒、賜鑒、尊右等。

3.用于師長:函丈、道席等。

4.用于平輩:足下、閣下、臺鑒、大鑒等。

5.用于同學(xué):硯右、文幾等。

6.用于夫婦:儷鑒等。

7.用于女性:芳鑒、淑鑒等。

五、再讀課文,整體把握

L小組朗誦課文,糾正字音。

如晤(wu)眷屬(juan)

雙棲(qi)使之肖我(Xi臺o)

相和(he)一慟(tong)

稱心(chen)能敷(g?u)

婉解(wan)不能禁(∏n)

2、思考本篇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開端:交代寫信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第2~5段):核心:具體述說“吾衷’。

第三部分(第6、7段):結(jié)尾:再訴衷腸。

第四部分(第8段):理解“吾衷”。

3、小組合作,翻譯課文。

第一段:

①卿卿:舊時夫?qū)ζ薜膼鄯Q。

②如晤:如同見面,舊時書信用語。

③竟:完成。④衷:內(nèi)心。⑤謂:認為。

第二段:

①就:靠近,接近。②殿:同“夠”

③司馬春衫:比喻極度悲傷。

④太上之忘情:修養(yǎng)最高的人,忘記了喜怒哀樂之情。

⑤充:擴充。⑥以……為:把……當作。⑦其:一定。

典故一:司馬春衫

語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

衫濕?!?/p>

詩中寫白居易聽琵琶女彈奏琵琶曲,深受樂曲的感染,

聯(lián)想到自己被貶的不幸遭遇,十分感傷,落下的淚水打濕了

青布衫。

林覺民用“司馬青衫”的典故,表達對“天下人”不幸

遭遇的深切同情。

典故二:太上忘情

語出《世說新語?傷逝》:“王戌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

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

F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p>

“太上忘情”,意思是修養(yǎng)最高的人,忘記了喜怒哀樂之情。

林覺民說“吾不能學(xué)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達自己關(guān)心民

眾的痛苦,與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典故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作者用這個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愛妻子的感情推廣到

愛“天下人”,為了“天下人”的幸福,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

第3段:

①嘗:曾經(jīng)。②與使:與其。③無寧:不如。④是:正確。

⑤蓋:承接上文,說明原因或理由,可譯為“因為"。

⑥禁:承受。⑦卒:最終

第4段

④折:轉(zhuǎn)彎。②適:恰逢③望日:農(nóng)歷每月十五

④妾:謙辭,舊時女子稱自己。⑤既:已經(jīng)。

⑥乘便:趁機,順勢。⑦勝:承受。⑧寸管:指筆。

第5段:

①誠:確實。②第:只是。③抑:還是。④徒:白白地。

⑤幾曾何曾。⑥破鏡能重圓:比喻夫妻失散后又重新團圓。

⑦奈……何:拿……怎么辦。⑧率性:順著本性。⑨肖:像。

典故四:眼成穿

語出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舊好腸堪斷,新愁眼欲穿?!?/p>

意思是極目遠望,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典故五:骨化石

語見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狀若人

立。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

立望夫而化為立石?!?/p>

林覺民用這個典故,意在說明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夫妻離

散,相見無期。

典故六:破鏡重圓

事見唐朝孟集qi《本事詩?情感》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

后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絕。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

相?!似埔荤R,各執(zhí)其半,約日:’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于都

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瓣愅?,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

寵嬖bι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于都

市。有蒼頭(奴仆)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

其居,設(shè)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乃題詩曰:‘鏡與人俱

去,鏡歸人不歸。無復(fù)嫦娥影,空留明月輝?!愂系迷?,涕泣不

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之。’’

后來用“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又重新團圓。

作者反用“破鏡重圓”的典故,意在說明在反動統(tǒng)治者肆虐的中

國,夫妻離散,永無團圓之日。

第6段:

九泉:猶黃泉:地下深處。指埋葬人的地方,陰間。

旁:靠近。

典故七:獨善其身

語出《孟子,盡心上》:“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

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p>

意思是處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養(yǎng)。后用來指保

持自身的節(jié)操,也指只顧自己,缺乏集體精神。

林覺民說自己“不忍獨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國家、人民

的偉大胸懷。

第7、8段

②處:地方。

③的:實在,的確

④偶:婚配,嫁給。

⑤模擬:想象,揣摩。

⑥慟:大哭、悲痛。

⑦念:同“廿”,二十。

⑧四鼓:四更天。

⑨諸母:各位伯母,叔母。

五、體會本文的至情至理,理解作者對妻子的深摯情感

【過渡】林覺民和陳意映的婚姻也是父母包辦的,所幸的是

夫妻恩愛,感情深厚。林覺民曾經(jīng)說過:“吾妻性癖、好尚與余絕

同,天真浪漫女子也?!睆倪@封信中也能看出來。

思考1:《與妻書》是林覺民在革命的緊要關(guān)頭寫的,請找出

本文的中心句?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作者反復(fù)強調(diào)“吾至愛汝”“吾愛汝至",文中哪

些地方表現(xiàn)了作者這種“至愛”之情?找出感受最深的片斷,讀

一讀,說一說。(提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學(xué)生發(fā)言,朗讀片斷,說說理解和感受。教師及時評價,鼓

勵贊賞。

師生共同朗讀第三段,加深感受。

【教師點撥】重點鑒賞第三段。

三憶三愿

一憶夫妻誰先死的談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

二憶新婚甜蜜之生活二愿真有鬼

三憶離家未告之情由三愿心電感應(yīng)有道,靈魂常

相依

五、理解烈士在家國之愛的兩難選擇中作出抉擇的情感歷程

(-)既然作者“吾至愛汝”,為何又要“勇于就死”?請同

學(xué)們找出原文,結(jié)合背景談?wù)勀愕目捶ā#ㄌ崾荆赫页鑫闹泻?/p>

"國""天下”的句子)

a)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毅?

b)天災(zāi)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

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zé)o時不可以死。

c)離散不相見,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

數(shù)計

點撥:國家形式危急,帝國侵略,統(tǒng)治殘暴,死亡無處不有,

離散無處不有??傊?,就是舍家為國、舍小愛為大愛、舍生取義。

【提升】其實這種精神,早在戰(zhàn)國時代,孟子就作過精辟的

論述。

孟子《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過渡】在魚和熊掌之間作出選擇,這并不難。但要在“小

愛“與“大愛”、家與國、生與義之間作出抉擇,就不那么容易

了。

【板書】小愛——大愛家——國生——義抉擇

(二)當烈士在作出抉擇的時候,不知道他的內(nèi)心世界是怎

樣的?

【點撥】痛苦,悲痛,悲憤,不舍,牽掛,眷念……

【講解】這是一個兩難選擇。不論你怎樣選擇,你都要作出

犧牲,付出代價,割舍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感。林覺民作出了他的

選擇,他為此犧牲了家,犧牲了愛,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人

心都是肉長的,英雄也是平常人啊。

我常常想:如果同樣的選擇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該怎么辦?

這樣想想,我們對英雄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崇敬。

生命永遠是最寶貴的。我們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可能

永遠都不會遇到這樣的選擇。我們可能做不了英雄,但是我們要

理解英雄,崇敬英雄。

六、寫作特點

1.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

本文以抒情為主以情見長,兼及議論、記敘。作者把感夫妻

之恩愛、憤國家之勢弱、憐天下之離散、悲夫妻之死別的復(fù)雜思

想感情融為一體,子里行間,或直抒胸臆,或回憶往昔,或借議論來

抒情,使文章充滿了感情色彩。

2.語言通俗、淺近、平易

本文語言樸實無華,情真意切,雖然通篇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處

處流露出對妻子的真摯感情和“勇于就死’’的勇決。

3.大量使用典故

文中的“骨化石”“司馬春衫”"太上忘情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語句都是用典。

七、主旨把握

這封絕筆書通過訴“愛妻”之情和說“舍妻”之理,表達了

烈士對妻子的摯愛和對革命的忠誠,闡明了個人幸福與全民幸福

的關(guān)系,將兒女私情和革命豪情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表現(xiàn)了革命

志士犧牲自己,為天下謀幸福的光輝思想和高尚情操。

八、板書設(shè)計

與妻書

林覺民陳意映

小愛大愛

家國

生--------義

艱難抉擇

九、素材積累

家國情懷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為民請命的人,有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