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二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與鑒賞_第1頁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與鑒賞_第2頁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與鑒賞_第3頁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與鑒賞_第4頁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古代詩歌閱讀與鑒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6-古代詩歌閱讀與鑒賞

一、選擇題

1.選出對文天祥《過零丁洋》賞析有誤的一項()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聯(lián),詩人先回顧身世,遭遇辛苦,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后追述戰(zhàn)斗生涯,在頻繁的抗元戰(zhàn)爭中

已度過四年。

B.頷聯(lián)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將國家和個人分別比作雨中浮萍和風中柳絮,感慨國破家亡和身世坎坷。

C.頸聯(lián)中,詩人回憶曾在惶恐灘撤退,內心仍驚恐不安。如今身陷敵手,只身被押,遠渡零丁洋,更感

孤獨無援。

D.尾聯(lián)直抒胸臆,集中體現(xiàn)了詩人忠貞不屈、以死明志的愛國精神和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2.下列對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A.“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霸~人夜里醉酒,挑燈看劍,夢回軍營,表達了為國征戰(zhàn)沙場的渴望。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詞人夢見將士們慶祝勝利,在歡快的軍樂聲中論

功行賞的場景。

C.“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騎著快馬馳騁戰(zhàn)場,弓弦的響聲如雷聲一般,寫出了詞人夢境中激

烈的戰(zhàn)斗場面。

D.這是一首充滿“壯”情的詞。詞人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也發(fā)出了壯志難酬的慨

嘆。

3.下面對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A.這篇散曲極其出色地運用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huán)境

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

B.“小橋流水人家”,呈現(xiàn)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與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

C.作品的語言富有特點,全部都是名詞的連排,如同一個個電影鏡頭展現(xiàn),關聯(lián)看似松散,實則緊湊,

內涵豐富。

D.全篇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語,而字字都是扣著“情'’來寫的,生動地表現(xiàn)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

子的孤寂與悲哀。

4.選出下列對杜牧的《赤壁》賞析專■送的一項()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A.這首詩借三國史實,曲折地表達了詩人空有抱負卻生不逢時、無從施展的無奈。

B.詩的前兩句寫興感之由,"自將磨洗''和"認"顯示了對前朝故事的興趣和思索。

C.“東風”一語有意虛指,可以理解為周瑜取勝的條件,表現(xiàn)詩人的不屑和嘲諷。

D.詩的后兩句以小見大,反說其事,以兩名女子的可能命運暗指曹劉"勢''與"運

5.選出下列對曹操的《觀滄海》賞析有誤的一項()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A.詩歌的開篇兩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交代了觀海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

B.“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采用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描寫了海水和山島。

C.“日月之行”和“星漢燦爛”中的“日月”“星漢”都具有宏大的特點,給人以壯美的感覺。

D.本詩是曹操北征烏桓獲勝后所作,表現(xiàn)了他統(tǒng)一全國的雄心壯志和昂揚奮發(fā)的精神。

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小題。

-2-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下列對這首唐詩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

A.“塞上”,指邊境地區(qū),也泛指北方長城內外:“單車”,一輛車,表明隨從不多;“屬國”,官職名稱,典

屬國的簡稱,借指詩人出使邊塞的使者身份。

B.詩人奉命慰問邊關守軍,如同飄飛的蓬草出了漢塞,如同北飛的大雁進入胡天,行程萬里,單車簡從,

艱苦異常。

C.一股烽煙在廣袤沙漠中筆直向上,一輪圓圓的落日西掛在綿長的黃河之上。這寂寥而堅毅的邊塞景色

奇特而壯麗,令詩人驚嘆且驚喜。

D.“都護”“候騎”等將士如烽煙和落日般忠于職守為國發(fā)光發(fā)熱,這與杜甫《春望》中的“烽火連三月”一樣,

都抒發(fā)了詩人對保家衛(wèi)國將士堅毅的獻身精神的贊美。

7.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⑶

【唐】張九齡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氟。

【注】此詩為張九齡受唐玄宗賞識而出任洪州都督后所作。湖口,即江西鄱陽湖湖口,當時歸洪州都督府

統(tǒng)轄。

下列對本詩內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氐碰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用“萬丈紅泉”“迢迢半紫”描摹廬山瀑布從天而降、絢麗奪目的壯觀景象。

B.頷聯(lián)中的"下''和"出”,凸顯了瀑布越過山間雜樹、穿透空中層云的宏大氣勢。

C.頸聯(lián)描寫了兩種截然不同天氣狀態(tài)下的瀑布美景;晴日彩虹當空,雨天聲勢浩大。

D.尾聯(lián)贊嘆飛瀑與山、云、天連成一片的恢宏氣象,展現(xiàn)了詩人博大開闊的胸襟。

8.下面對《錢塘湖春行》一詩的賞析,不惜m的一項是()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A.首聯(lián)點題,交代游蹤。詩人從孤山寺北到賈公亭以西,遠眺西湖,見到了春水初漲,云腳與湖面相接

的開闊景象。

B.中間兩聯(lián)抓住早鶯、新燕、亂花、淺草四種景物,描繪了暮春時節(jié)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C.尾聯(lián)直抒胸臆,寫詩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D.全詩準確抓住景物特征,運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加以描繪,形象鮮活,色彩鮮明,富有畫面感。

9.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唐代是詩的時代”,這首五言律詩以敘事開端,交代了地點和事由,詩人將乘舟離開楚地去往蜀國,

表達詩人外出游歷的喜悅之情。

B.頷聯(lián)以雄健的筆力,化靜為動,寫出了景物的變化,看似無理,卻正是行舟觀景時的真實體驗,也符

合江水進入楚地后一馬平川的特征。

C.頸聯(lián)以靜觀的視角描摹江上美景,富有畫面感:朗月映照下江水澄凈明澈,黃昏天邊云朵高高堆壘,

猶如海市蜃樓,變幻多姿,讓人陶醉。

D.尾聯(lián)由欣賞美景轉入深沉的思鄉(xiāng)之嘆,詩人用多情的筆調,寫出了家鄉(xiāng)水的情深意重,將全詩用一根

無形的線收束在一起,余音裊裊。

二、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4—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題目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詩人于春夏之交,泊船北固山下。

B.開頭兩句中,“客路”“行舟”二詞,寓漂泊羈旅之情于字里行間。

C.三、四兩句寫所見景色,江水與兩岸齊平,風正帆懸,意境開闊。

D.最后兩句,運用設問,一問一答,引起讀者對詩人情感的關注。

II.寫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蘊含的哲理。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2.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上片敘事,寫詞人密州出獵的盛大場面;下片抒懷,寫詞人請戰(zhàn),情豪志壯。

B.上片中“卷平岡”三個字,極言速度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

C.上片結尾二句,寫詞人在獵場馳騁,像孫權那樣英勇無比,親自射殺了老虎。

D.下片結尾詞人為自己勾勒了一個挽弓勁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邁,氣概非凡。

13.“狂”貫穿全詞,詞人的“少年狂”,狂在外形,狂在內心。請簡要分析。

14.閱讀下面的詞,完成問題。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②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④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注]①著:遭受。②苦:苦苦,極力。③一任:任憑。④零落:凋謝。

(1)下列關于這首詞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是題目,題目點明了本詞的寫作內容。

B.全詞以內心獨白的抒情方式詠梅,表現(xiàn)了詞人孤高傲世的情懷。

C.“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寫出了梅花的與眾不同:縱使凋落于地,馬踏車碾成為塵埃,仍是香

氣不改,精神猶在。

D.本詞托物言志,詞中梅花正是作者在仕途屢遭排斥后失落惆悵、內心無限悲涼的寫照。

(2)請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本詞上片呈現(xiàn)的畫面。

南園(其一)

[唐]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

【注釋】此詩是李賀組詩《南園》之一,大約寫于元和十年春,李賀辭官離京,回到故鄉(xiāng)昌谷,閑居南園

之時。

15.請選出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A.詩人由花朵的艷麗聯(lián)想到江南女子的容顏,以人面喻花面,用語新奇。

B.“可憐”意為可惜,此句描寫了日暮時分花落的景象,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情感。

C.此詩巧妙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南園風光描繪得生動傳神。

D.全詩意象豐富,色彩繽紛,視聽結合,畫面感強,給讀者以美的感受。

16.同一位詩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面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會寫出風格迥異的詩歌。請比較此詩與《雁門

太守行》在內容與情感上的不同。

初秋行圃3

〔宋〕楊萬里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②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注:①行圃:指在園子里散步。②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17.下面對詩歌理解專誤的一項是()

A.詩歌前兩句寫夕陽看似無情,其實最有情,正催著園子里樹上的蟬鳴叫。

B.詩歌的后兩句寫蟬鳴仿佛就在身邊,可是去尋找時,蟬卻不鳴叫了,就好像是知道有人來找它。

C.這首詩用寥寥數(shù)語描寫了初秋時節(jié)夜晚的情致,同時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的感受。

D.這首詩極為平淡,卻充滿詩情畫意,而且蘊含理趣。

18.本詩寫作手法多樣,請你作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6—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9.詞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0.作者是如何描繪出獵“壯觀”場面的?請從善用夸張,巧用動詞等角度,結合具體詞句加以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己亥雜詩(其二十八)

[清]龔自珍

不是逢人苦譽3君,亦狂亦俠亦溫文。

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

【注】苦譽:極力贊美。

21.依據(jù)一、二兩句,用自己的話說說龔自珍的這位朋友是一個怎樣的人。

22.結合“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說說你在交友方面得到的啟示。

2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對這首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以游客身份乘舟去“青山”游玩。

B.由于潮水上漲、江面開闊,詩人因此感到懸心。

C.詩人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

D.家鄉(xiāng)的書信從何處傳來,原來是大雁從洛陽捎來。

(2)這首詩抒發(fā)了哪些情感?

閱讀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4.對這首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上片運用借代手法描寫月到中秋,飛鏡重磨的景象。詞人不僅感嘆時光流逝,也表示對自己滿頭

白發(fā)的無奈。

B.“蘇辛”是豪放派代表詞人,本詞中“把酒問姮娥”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把酒問青天“有異曲同

工之妙。

C.詞的下片“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讓我們感受到神舟飛船在太空俯瞰祖國大好河山的豪邁之情;“斫去

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典故出自杜甫,委婉含蓄,別有深意。

D.辛棄疾是一個詞人,更是一位英雄?,F(xiàn)實的種種不如意讓作者一次次傷心失落,卻讓筆下的詞煥發(fā)出

倔強的神采,慷慨縱橫。

25.作者想象豐富,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抒發(fā)自己的豪情壯志,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學習任務。

劉伯川席上作

[明]楊士奇°

飛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處踏瓊瑤②。

不嫌寒氣侵入骨,貪看梅花過野橋。

[注釋]①楊士奇:明代大臣。他十四五歲時去拜訪父親的好友劉伯川,應劉伯川之請而作此詩。②瓊瑤:

美玉,這里指冰。

26.除了深山訪友,詩人還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請你用“深山訪友'’或“藝花邀蝶”這樣的四字短語概括。

27.這首詩調動了我們哪些感官去想象詩中的情境?結合詩句分析。(寫出兩種即可)

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兔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拉杖無時夜叩門。

2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記游抒情詩。全詩八句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字,游興十足。

B.五、六兩句在寫詩人流連忘返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苦悶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C.七、八兩句寫詩人如有“閑”時,哪怕拄著拐杖,也愿意“乘月”而來,再訪此地。

-8-

D.在詩中,詩人以明快、抒情的筆調,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農村風光圖。

29.當你的朋友因身處困境而煩悶失意時,你認為這首詩中的哪一聯(lián)最適合用來勸慰朋友?并說明理由。

古代詩歌賞析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0.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首詩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表現(xiàn)了悲憤中的一種豪邁氣概。

B.詩人用“斗十千”“直萬錢”這種比喻的手法營造出歡樂的宴飲氣氛。

C.“閑來”兩句用兩個歷史典故,表現(xiàn)詩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夠一展宏才、有為當世。

D.全詩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了詩人苦悶、惆悵、徘徊、昂揚等復雜的情感變化。

31.班刊《名詩佳句欣賞》欄目正在向同學們征集對《行路難(其一)》最后兩句的賞析,請你運用所學

知識從內容和情感兩個角度進行賞析。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32.請發(fā)揮想象,用生動的文字描寫“水面初平云腳低”句的畫面。(60字以內)

33.同樣寫草,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與本詩中“淺草才能沒馬蹄”在寫景抒情方面有何不同?

古詩閱讀

放舟蓬萊①閣下

戚繼光②

三十年來續(xù)舊游,山川無語自悠悠。滄波浩蕩浮輕舸,紫石峻噌③出畫樓。

日月不知雙鬢改,乾坤尚許此身留。從今復起鄉(xiāng)關夢,一片云飛天際頭。

[注]①蓬萊:今屬山東,戚繼光家鄉(xiāng)。②戚繼光: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征討倭寇,屢建奇功。晚年因張

鼎思“言繼光不宜于北''面"建改之廣東”其后"張希皋等復助之,竟罷歸居三年”此詩即寫于此時。③峻噌:

形容山高峻。

34.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時隔三十年舊地重游,看到山川依舊,有人事沉浮、物是人非之感。

B.頷聯(lián)中“出”字精煉傳神,突出了蓬萊閣立于高崖有縹緲飛天之勢的特點,表達詩人隱逸家鄉(xiāng)的意愿。

C.頸聯(lián)寫歲月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詩人已是雙鬢斑白,垂垂老矣,轉而又想到自己仍存活于世,頗有感

慨之意。

D.全詩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詩人情感起伏變化,意蘊深遠,撼人心扉。

35.尾聯(lián)是詩歌的主旨所在,表達了詩人的愿望。

36.古詩閱讀。

恨別

[唐]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㈤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注]宵:夜晚。

(1)詩歌第一句從角度寫離家之遠,第二句從角度寫戰(zhàn)爭之久。

(2)詩歌第五、六句描寫了詩人的反常之舉。請你指出這種反常之舉,并聯(lián)系全詩分析此舉背后的原因。

閱讀詩歌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37.下列作品和這兩首詩情感基調最為接近的一項是()

A.《春望》B.《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0-

C.《石壕吏》D.《絕句(遲日江山麗)》

38.兩首詩寫“花”,分別運用了襯托和側面描寫的手法,請結合詩句進行分析。

39.杜甫眼中,花是美麗的:一種是自由生長,一種是精心管護。由花及人,談談這組詩給你的啟發(fā)。

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十芳菲。

楊花榆英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移家別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40.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首詩描繪的都是春景。在詩人們的筆下,草木仿佛都有了情思,成了精靈。

B.樸實無華的楊花榆莢也不甘寂寞,像雪花般漫天飛舞,寥寥數(shù)筆,風光滿眼。

C.黃鶯頻頻地啼叫,在詩人戎昱看來,是它在離別之際,向久住的湖上亭告別。

D.韓愈詩語言輕靈,戎昱詩風格清新。兩首詩構思角度新穎,讀起來饒有情趣。

41.《晚春》中的“斗”字和《移家別湖上亭》的“系”字用得生動傳神,請從擬人手法的角度分別加以賞析。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去蜀注

杜甫

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瀟湘游?

萬事已黃發(fā),殘生隨白鷗。

安危大臣在,何必淚長流!

[注]公元765年,劍南節(jié)度使兼成都府尹嚴武去世,詩人失去在蜀地的依靠,結束相對安定的生活,被

迫攜家眷離開成都。

42.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回顧了在蜀地長達數(shù)載的生活,暗含不舍之情?!翱汀笔强途?、旅居的意思。

B.頷聯(lián)用設問表達在兵荒馬亂之時舉家遷居的無奈與悲涼?!叭绾巍币鉃椤盀楹?/p>

C.頸聯(lián)上句的“黃發(fā)”與《桃花源記》中“黃發(fā)垂髯”的“黃發(fā)”所傳達的感情相同。

D.頸聯(lián)下句用"白鷗”這一意象表達離開蜀地后人似白鷗、轉徙江湖的悲苦之情。

43.有人認為,《去蜀》的尾聯(lián)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結尾表達的思想感情完全不同,請你予以反駁。

44.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憶秦娥?送牛農師二首(其一)

元?許有壬

春山碧。詩成馬上應相憶。應相憶。盧溝橋畔,晚云如織。

人生有別休多惜。但悲后會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緒,斷鴻消息。

(1)“憶秦娥”和"送牛農師二首(其一)”分別屬于這首詞的和o

⑵詞中寫“暮云”和“斷鴻”有什么作用?

閱讀下面的一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春中田園作

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揚Q荷鋤覘②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思遠客。

【注釋】①遠揚:桑枝。②覘(chdn):察看。

4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這是一首春天的頌歌,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日田園圖。

B.首聯(lián)通過寫斑鳩鳴叫、滿樹白色杏花開放,側面展現(xiàn)了濃濃的春意。

C.頷聯(lián)描寫了農民拿著斧子去修整桑枝、扛著鋤頭去察看泉水通路的畫面。

D.尾聯(lián)中“忽”字傳神地寫出了詩人想開懷暢飲,可是對著酒杯又停住的樣子。

46.詩歌展現(xiàn)出唐代前期的社會生活場景和人們的精神面貌,試結合頸聯(lián)內容賞析。

47.閱讀古詩,完成問題。

觀滄海

曹操

—12—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概括作者筆下“滄?!钡膬蓚€特點。

(2)作者借“觀滄?!币浴霸仭逼洹爸尽?,請寫出所詠之“志”的含義。

48.古詩閱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

西歸?絕句(十二首之二)

[唐]元稹

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到武關。

兩紙京書②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

【注釋】①西歸:此詩作于詩人被貶五年后,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縣)奉詔還京途中。②書:友人李復

言、白居易的書信。

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請具體說說你是如何讀懂詩人心情的。

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選自《陳子昂集》)

49.“前不見古人”的“古人”指誰?“后不見來者”的“來者”又指什么人?

50.詩人為什么“愴然涕下”?從詩中找出理由。

51.閱讀上面詩歌,回答問題。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yè)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1)詩的前兩聯(lián)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社會狀況:家園荒蕪、、O

(2)“千里雁”寫出詩人之苦,“九秋蓬”寫出詩人之苦。

(3)這首詩的尾聯(lián)和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

的情感有何不同?

52.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儉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首聯(lián)中“渾”字的意思是①一,尾聯(lián)中的“無時”應該理解為②—。

(2)頷聯(lián)被后人反復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義,它在原作中是什么意思?后來衍生出什么新的意義?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小宅

白居易

小宅里間接,疏籬雞犬通。渠分南巷水,窗借北家風,

庾信?園殊小,陶潛屋不豐。何勞問寬窄,寬窄在心中。

【注釋】①庾信,六朝末期的一位大詩人,

53.“小宅”除了“小”之外,還有哪些特點?

54.詩中提及庾信、陶潛二人,有何用意?

55.下列語句中,對自己住處的態(tài)度與《小宅》一詩或不相稱的一項是()

A.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B.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C.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6.閱讀曾鞏的《城南》,完成問題。

—14—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1)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寫出了雨的量大、勢猛的特點。

B.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描寫了暮春時節(jié)大雨過后的山野景象。

C.本詩的作者曾鞏是唐代著名詩人,本詩筆調流暢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D.本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詩人由衷贊美了桃花、李花的美麗,大自然的生機勃勃。

(2)本詩三、四兩句描寫小草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賞析。

57.古詩類。

燕子來舟中作?

杜甫

湖南為客動經春,燕子銜泥兩度新久

舊入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

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托此身。

暫語船才嗇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

【注】①此詩為唐代宗大歷五年(770年)杜甫漂泊在潭州(今長沙)附近的湘江上所作。②兩度新:杜

甫來到潭州己是第二個春天。

⑴請賞析頸聯(lián)“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期飄托此身”加點疊詞的表達效果。

(2)從形象描寫和感情表達兩個角度,說說你對“暫語船橘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的理解。

58.詩詞賞析。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這首詞的詞牌名是:,從本詞的及語言風格看,是一首豪放詞.

(2)古人用詞講究推敲,“千騎卷平岡”中的“卷”一字傳神,請簡要賞析。

5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秋日田園雜興(其八)[宋]范成大

新筑場泥鏡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

一夜連枷?響到明。

【注】①連枷:農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戲木條構成。使用時,操

作者將連枷把上下甩動,使連枷拍旋轉,來拍打敲擊曬場上的作物穗頭,使之

脫粒。

詩中農人秋季收獲打稻的場景有什么特點?請結合詩歌內容,具體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

百姓苦:亡,百姓苦。

60.曲中表現(xiàn)主旨的句子是:,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61.請從感官角度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表達效果。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咸陽城東樓(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藏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范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62.“”一句常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是千古傳詠的名句。

“"二字指秦漢故都咸陽。

63.結合詩歌內容,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64.依據(jù)對全詞的理解,將下面的批注補寫完整。

減字木蘭花?姚江阻雨

[明]趙寬

寒風吹水,微波鼓作魚鱗起。

白雨橫秋,秋色蕭條動客舟。

—16

疏鐘何處?知在前村黃葉樹。

茅屋誰家?荒徑無人菊自花。

批注:

(D“橫”與題目中的“阻”呼應,描繪出________

(2)從“寒風”“客舟”“荒徑”等意象營造出的意境中,我們可以體會出作者、的情感。

壽陽曲①?

(元代)馬致遠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②。四圍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③又添鋪翠。

壽陽曲?

(元代)馬致遠

鳴榔④罷,閃暮光。綠楊堤數(shù)聲漁唱。掛柴門幾家閑曬網,都撮⑤在捕魚圖上。

【注釋】①兩首詩歌均選自《元散曲一百首》。壽陽曲,曲牌名。②霽:雨停。③錦屏風:這里指像屏風

一樣的一排排山頭。④榔:同“根”,漁人系在船舷上敲擊以驅魚入網的長木棒。⑤撮:聚集。

65.請根據(jù)所寫內容推斷兩首詩歌的標題,下面選項中最貼切的一項是

A.邊塞出獵江頭懷古B.山中別友晨起出漁

C.山市晴嵐?jié)O村夕照D.野渡新晴綠楊春曉

66.兩首詩歌都展現(xiàn)了美好的情景。第二首詩歌的情景中,有榔聲、歌聲,可能還有人們曬網時交談的聲

音。如果第一首詩歌的情景中也有聲音,哪兩種聲音最恰當?請簡要描繪這個情景。

賞析《觀滄?!?,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67.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水何游澹,山島竦峙'’的畫面。

68.這首詩蘊含了豐富的想象,請你結合具體詩句賞析。

閱讀古代詩歌,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69.下列選項中,對本詩內容與寫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角聲滿天”寫鼓角齊鳴、殺聲干云的戰(zhàn)爭場面,給人以低沉哀戚之感。

B.“半卷紅旗”寫將士們乘夜奔襲之狀。夜寒霜重,戰(zhàn)鼓擂不響的細節(jié),更突出悲壯的氣氛。

C.最后兩句用燕昭王黃金臺上招攬?zhí)煜沦t士的典故,含蓄地點出了詩作的主旨。

D.此詩用三個畫面,涵蓋了將士們在不足一晝夜的戰(zhàn)爭中的主要活動,反映了戰(zhàn)爭的艱苦性

70.請自選角度賞析劃線詩句。

71.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秋詞(其一)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下列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句中的“自古”一詞,明確指出人們悲嘆秋日寂寞蕭索的看法由來已久。

B.第二句中詩人運用對比手法,通過直抒對春朝的厭惡來突出對秋日的喜愛。

C.第四句寫出了秋的“神韻”,與前一句詩虛實融合,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D.全詩氣勢雄渾,意境開闊,融情、景、理于一爐,唱出了非同凡響的秋歌。

(2)“晴空一鶴排云上”中的“排”字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你說說它的妙處。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瀑布聯(lián)句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18—

溪澗焉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72.首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73.請簡要分析最后兩句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閱讀《飲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題。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4.依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热荨?/p>

詩的開頭,詩人雖然“結廬在人境“,卻感受不至";詩的結尾,詩人引得“”,去1產欲辨已忘言

75.“心遠地自偏”一句中的“心遠”意指遠離俗世生活。依據(jù)這首詩的內容,你認為詩人理想的生活場景是

怎樣的?用自己的話描述。(不得抄寫原文)

76.古詩詞鑒賞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詩句“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77.閱讀杜甫的《春望》,按要求答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首聯(lián)抓住了“”和“"兩個形容詞,描繪了的景象。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字字千鈞,吟之更覺有味,請任選角度賞析。

78.漫步古詩苑,欣賞一首詩,回答下面的問題。

題稚川山水

【唐】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

注:戴叔倫,唐代詩人,此詩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⑴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埼送的一項是()

A.本詩的寫景,著墨不多,頗似元人簡筆寫意山水,富有意趣。

B.藝術的靈感往往來自錯覺,這首詩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關系,行人在發(fā)現(xiàn)“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之后,

才有“無限秋風思”,三四句卻予以倒置,頗具匠心。

C.詩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樹’’像在清水中洗浴過一樣,給人以舒

暢之感,一個“涼”字就傳達了這種快感。

D.本詩通過對稚川山水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2)請你把“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的畫面描述出來。

閱讀《江城子?密州出獵》,完成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肺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接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79.下列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寫了“老夫”蘇軾“少年”“輕狂”的表現(xiàn),上片側重表現(xiàn)“心狂”,下片側重表現(xiàn)"形狂

B.“千騎卷平岡”,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卷”極言行走之快。

C.“鬢微霜,又何妨”表達了詞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仍能躍馬疆場。

D.本詞是蘇軾最早的一首豪放詞,是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一次大膽的嘗試,在詞的發(fā)展史上有著里程碑的意

義。

80.“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用了典故,請分析其作用。

81.閱讀元好問的《陽興碧①》,完成小題。

—20—

亂石通樵徑,重崗擁戍城。

山川帶淳樸,雞犬見升平。

雨爛沙仍軟,秋偏氣自清。

年年避營馬②,幾向此中行。

【注】①陽興磬(zhai)今山西陽曲縣陽興鎮(zhèn)。金末,蒙古軍入侵山西,作者曾避兵陽曲山中。②避營馬:

避騎兵奪馬.

(1)從詩歌前兩聯(lián)看,陽興碧周圍環(huán)境具有和的特點。

(2)品析詩中“年年”的表達效果。

82.【古詩賞析】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的頷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83.賞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按要求回答問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摯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隴平野盡,江3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b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下列對古詩的理解無誤的一項是()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中,詩人用一個“望”字,即把目標從風煙迷蒙的巴山蜀水,移向鎮(zhèn)控三秦的

煌煌京城,充滿深情厚意。

B.《送杜少府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