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復(fù)習(xí)練習(xí)_第1頁
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復(fù)習(xí)練習(xí)_第2頁
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復(fù)習(xí)練習(xí)_第3頁
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復(fù)習(xí)練習(xí)_第4頁
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復(fù)習(xí)練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復(fù)習(xí)重點: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文言實詞——通假字

①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說(說,通“悅”)

⑤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通假字〔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喜歡,快樂〔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反”通“返”,回來〔3〕、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4〕、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xiàn)”,露出〔5〕、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走“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6〕、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卒”通“猝”,倉猝,突然通假字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nèi)”通“納”,接納〕要項伯〔“要”通“邀”,邀請〕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隔膜、嫌怨〕不者〔“不”通“否”〕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古今異義詞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假設(shè)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古今異義詞〔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窮困:古義,走投無路,陷入困境;今義,生活貧窮,經(jīng)濟困難。長者:古義,德高望重的人;今義,年長的人。〔2〕、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深:古義,刻毒;今義,有深度,與“淺”相對?!?〕、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可以:古義,兩個詞,可以用來;今義,能夠,可能?!?〕、將軍豈有意乎?有意:古義,有心意,此處引申為同意、愿意;今義,成心。古今異義詞〔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偏袒:古義,袒露一只臂膀;今義,袒護雙方中的某一方?!?〕、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義,在這時;今義,連詞,表示順承關(guān)系或另提一事?!?〕、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所以:古義,表示原因的虛詞,“……的原因”;今義,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以不顧不顧:古義,不回頭看;今義,不照顧,不考慮,不顧忌。〔10〕、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幣:古義,禮品;今義,貨幣?!?1〕、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郎中:古義,宮廷的侍衛(wèi);今義,指中醫(yī)醫(yī)生?!?2〕、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走:古義,跑;今義,行走。古今異義詞〔13〕、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柯提:古義,擲擊,投擊;今義,拿著?!?4〕、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左右:古義,皇帝身邊的侍衛(wèi);今義,①表示兩種方向,②大約,③控制?!?5〕、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股:古義,大腿;今義,屁股?!?6〕、今行而無信無信:古義,沒有信物;今義,不講信用?!?7〕、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賓客:古義,門客、食客;今義,客人?!?8〕、愿大王稍微假借之假借:古義,寬容、原諒;今義,利用某種名義、力量等來到達目的。古今異義詞沛公居山東時〔山東古義:崤山以東今義:指山東省〕約為婚姻〔婚姻古義:結(jié)為兒女親家今義:由結(jié)婚而形成的夫妻關(guān)系〕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非常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很、非常〕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河南,河北古義:黃河以南,黃河以北。今義:河南省,河北省〕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細說古義:小人離間之言。今義:仔細說來〕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今人古義:現(xiàn)在別人,指劉邦。今義:現(xiàn)在的人〕沛公已去〔古:離開;今:從自己一方到另一方〕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古:之所以。..是因為...今: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沛公奉卮酒為壽〔古:敬酒,祝福;今:歲數(shù)大〕詞類活用——名詞動用

1.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2.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為歌曰∕前為謝曰〔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3.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詞作動詞,穿白衣戴白帽〕4.乃朝服,設(shè)九賓〔朝服:名詞作動詞,穿上朝服〕名詞動用沛公軍霸上〔駐軍〕籍吏民(造戶籍冊或登記)范增數(shù)目項王〔示意〕刑人如恐不勝〔懲罰〕道芷陽間行〔取道〕沛公欲王關(guān)中〔稱王〕假設(shè)入前為壽〔走上前〕名詞用作狀語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為方位名詞作狀語〕2.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北:名詞作狀語,向北〕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封,燕王拜送于庭〔函:名詞作狀語,用匣子〕4.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上:名詞作狀語,向上〕5.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名詞作狀語,像簸箕一樣名詞用作狀語6.項伯乃夜馳之7.于是項伯復(fù)夜去〔連夜〕8.吾得兄事之〔像對待兄長那樣〕9.日夜望將軍至〔每日每夜〕10.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鳥張開翅膀那樣〕11.頭發(fā)上指〔向上〕12.四人持劍盾步走〔徒步〕13.道芷陽間行〔抄小路〕14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朝”、“夕”,名詞活用作狀語)

名詞的其他用法1.越國以鄙遠(鄙,意動用法,以……為鄙,把……當(dāng)做邊境〕2.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卜?,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形容詞的活用——形容詞用作動詞1.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

2.素善留侯張良〔與……交好〕3.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觸,沾染〕形容詞用作名詞1.越國以鄙遠(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遙遠的地方〕2.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3.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4.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急事〕5.君安與項伯有故〔舊交情〕形容詞的意動用法1.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遲: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緩慢〕2.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怪:意動用法,認為……奇怪〕動詞的活用——動詞用作名詞此亡秦之續(xù)耳〔后續(xù)者〕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好處〕動詞的使動用法1.使使以聞大王〔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知道〕2.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3.從百余騎〔使……跟從〕4.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止:使……停步,內(nèi):使……進來〕5.拔劍撞而破之〔使……破〕6.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使……為王〕文言虛詞的用法一、之1.助詞,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之,用作結(jié)構(gòu)助詞,譯為“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是寡人之過也之的用法——代詞吾得兄事之——代詞,指他與之同命——代詞,指沛公子犯請擊之——代詞,指秦軍唯君圖之——代詞,指這件事“之”的用法——動詞1.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到2.輟耕之壟上3.吾欲之南海之的用法——賓語前置或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詞,不譯夫晉,何厭之有何陋之有馬之千里者居廟堂之高那么憂其民“其”的用法一——代詞1.以其無禮于晉〔代詞,代鄭國〕2.君知其難也〔代詞,代“越國以鄙遠”這件事3.共其乏困〔代詞,代使者〕4.失其所與〔代詞,在這里指代自己〕二“其”的用法1.吾其還也〔語氣副詞,表示商量或希望語氣〕“而”的用法一、用作連詞1.表示并列——勞苦而功高如此/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2.表示修飾——夜縋而出/還柱而走3.表示假設(shè)——行而無信/言而無信4.表示承接——今急而求子/圖窮而匕首見5.表示遞進——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6.表示轉(zhuǎn)折——因人之力而敝之/而傷長者之意7.表示因果——而為留待“以”的用法一、作連詞1.以其無禮于晉(表原因,因為,連詞)2.皆白衣冠以送之〔表目的,來〕/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3.箕踞以罵曰〔表示修飾,連詞〕4.以塞忠諫之路也(表結(jié)果,以致〕以的用法二、作介詞1.敢以〔之〕煩執(zhí)事/以亂易整/請以劍舞(拿,用,介詞)

2.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介詞,因為〕3.以次進〔介詞,按照,依照)4.假設(shè)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連詞與介詞的區(qū)分1.介詞必須帶賓語才能進入句法結(jié)構(gòu),構(gòu)成介賓短語充當(dāng)句子的狀語或補語;而連詞“以”起連接作用,把動詞和動詞,形容詞和形容詞或分句和分句連接起來。2.介詞后面一般跟名詞或代詞,連詞后面通常是動詞或形容詞中心語。如果介詞后省略賓語,可恢復(fù)其賓語來確認,如不勉強或累贅,即可認為作介詞。“為”的用法讀作wéi①客何為者〔wéi,做,干,動詞〕②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wéi,做,干,動詞〕③竊為大王不取也〔wéi,認為,動詞〕④我為魚肉〔wéi,是,動詞〕⑤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wéi,是,動詞〕⑥吾屬今為之虜矣〔wéi,被,介詞〕⑦何辭為〔wéi,句末語氣詞,表反問,可譯為“呢”〕⑧軍中無以為樂〔wéi,動詞,作為〕讀作wèi⑨君為我呼入〔wèi,替,介詞〕⑩且為之奈何〔wèi,對,動詞〕11.為擊破沛公軍〔wèi,替、給,介詞〕12.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第一個“為”,wèi,給,介詞;第二個“為”,wéi,動詞,成為〕13誰為大王為此計者〔wèi,替,介詞;wéi,做,動詞〕“與”的用法一、作動詞1.失其所與,不知〔結(jié)交,親附〕2.玉斗一雙,欲與亞父〔給予〕3.那么與斗卮酒〔給〕二、作介詞1.豎子缺乏與謀〔介詞,和,同〕2.孰與君少長〔介詞,和,跟〕三、作連詞1.備他之盜出入與非常也〔連詞,和〕四、作語氣詞〔與同歟〕1.無懷氏.之民歟〔yú〕?葛天氏之民歟〔yú〕?判斷句判斷句①用“……也”表示判斷

1.此天子氣也。2.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斷

1.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2.亞父者,范增也。3.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4.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5.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③。用“為”表示判斷

1.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2.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④.無標(biāo)記表示判斷

1.此亡秦之續(xù)耳。變式句賓語前置句1.夫晉,何厭之有定語后置句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3.馬之千里者4.居廟堂之高那么憂其民狀語后置句1.以其無禮于晉〔于晉無禮──介賓短語后置〕2.佚之狐言于鄭伯〔于鄭伯言──

同上〕3.、秦王購之〔以〕金千斤,邑萬家4.嘉為先言于秦王曰5.燕王拜送于庭6.使畢使于前7.具告以事8.長于臣9.因擊沛公于坐10.具以沛公言報項王11.得復(fù)見將軍于此被動句1.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1.假設(shè)屬皆且為所虜。2.吾屬今為之虜矣。3.父母宗族,皆為戮沒4.然那么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省略句一、省略介詞1.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介詞〕2.秦王購之〔以〕金千金,邑萬家3.而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4.乃朝服,設(shè)九賓,見燕使者〔于〕咸陽宮5.沛公欲王〔省介詞賓語“于”〕關(guān)中6.將軍戰(zhàn)〔省介詞賓語“于”〕河北,臣戰(zhàn)〔省介詞賓語“于”〕河南省略動詞或介詞的賓語1.

敢以〔之〕煩執(zhí)事〔賓語〕2.使〔之〕畢使于前3.欲與〔之〕俱〔往〕,其人居遠未來,而為〔之〕留待4.為(省介詞賓語“我”)擊破沛公軍5.欲呼張良與〔省介詞賓語“之”〕俱去固定句式1.為之奈何?“為……何?”譯為“對……怎么辦呢?”2.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有……的〔人、事、物〕】3.孰與君少長(“……孰與……”,表選擇問的句式,可譯作“跟……比較,哪一個……”)4.何辭為(“何……為”,表反問的句式,可譯作“還……干什么呢”,“為”是語氣詞。)5.軍中無以為樂〔沒有用來……的方法〕6.然那么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踩荒敲?,譯為“既然這樣,那么”謙詞(家大舍小令外人〕謙詞: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朕〔我,我的,從秦始皇開始專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