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名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云南省昆明市名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云南省昆明市名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云南省昆明市名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云南省昆明市名校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師大附中2023~2024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高一年級語文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家庭在西洋是一種界限分明的團體。如果有一位朋友寫信給你說他將要“帶了他的家庭”一起來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來的是哪幾個人。在中國,這句話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來,就不會用“家庭”。在我們中國“闔第光臨”雖則常見,但是很少人能說得出這個“第”字究竟應當包括些什么人。為什么“家庭”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西洋社會那樣像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親屬關系是根據(jù)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人物。這個網絡像個蜘蛛的網,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lián)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里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么呢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fā)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里所發(fā)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皞悺敝卦诜謩e,在《禮記·祭統(tǒng)》里所講的“十倫”: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都是指差等。在我們鄉(xiāng)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在傳統(tǒng)結構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墒沁@不是一個固定的團體,而是一個范圍。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有勢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鄰的兩三家。中國傳統(tǒng)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中國人對世態(tài)炎涼特別有感觸,正因為這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在這種富于伸縮性的網絡里,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這并不是個人主義,而是自我主義。個人是對團體而說的,是分子對全體。在個人主義下,一方面是平等觀念,指在同一團體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個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權利;一方面是憲法觀念,指團體不能抹煞個人,只能在個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權利上控制個人。在我們中國傳統(tǒng)思想里是沒有這一套的,因為我們所有的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在西洋社會里爭的是權,而在我們卻是攀關系、講交情。(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差序格局》)材料二:《鄉(xiāng)土中國》中“差序格局”一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人際關系的邏輯和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作為鄉(xiāng)土中國的社會結構,這一概念具有豐富的文化意蘊和鮮明的社會特征。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級性。差序格局中的“序”,即有等級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國社會結構尤為注重人倫。“倫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婦、政事、長幼、上下等都有著嚴格的倫理界限,不可逾越?!坝H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在傳統(tǒng)社會中,差序格局與禮治秩序緊緊彌合在一起,可以說,差序格局是倫理綱常、等級有序等儒家倫理存在的社會基礎,禮治秩序從文化上不斷型塑著、強化著差序格局的存在。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縮性?!霸谶@種富于伸縮性的網絡里,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痹诩易逯?,以己為中心,血緣關系越近,關系網絡就越緊密。依中國傳統(tǒng)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內一般被視為差序格局的里層,五服之外則可伸縮,彈性度較大;外圍中,更是“一表三千里”。從廣泛意義上論,地緣、友緣、學緣、業(yè)緣等關系有時也納入差序格局中的關系范疇。如“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美不美家鄉(xiāng)水;一輩子同學三輩子親”等民諺俚語作了生動的描攀。差序格局“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中心勢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壘性。在傳統(tǒng)社會中,差序格局體現(xiàn)的是稀缺資源的配置模式。當資源稀缺時,如何分配資源,在沒有國家計劃和市場調節(jié)的情況下往往由個人依據(jù)與“己”關系親疏遠近這一標準進行。離“己”愈近,得到的資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實質,這種資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穩(wěn)定性,同時具有強烈的排外性。而在整個社會中,差序格局則成了社會資源合理配置與自由流動的結構性壁壘。差序格局在社會轉型過程中不斷被現(xiàn)代因子影響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差序格局舊有的特質。有學者對費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認為當前我國存在看城鄉(xiāng)差序格局、權力差序格局等。(節(jié)選自陳占江《差序格局與中國社會轉型》)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邀請友人來訪常用“闔第光臨”,卻無法清楚地知道到底會來哪些人,這說明“家庭”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是沒有界限的。B.費孝通用“捆柴”做比喻,形象地說明了西洋社會“團體格局”的界限是清晰的,同一團體中各分子的地位是相等的。C.中國鄉(xiāng)土社會中,親屬關系呈現(xiàn)為水波似的同心圓,是以自己為圓心,根據(jù)血緣關系逐層向外推開的社會關系。D.中國鄉(xiāng)土社會是以“己”為中心的社會,從自己一圈圈推出去來構建圈子,圈子范圍的伸縮由個人勢力大小決定。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禮記》中的“十倫”作為儒家考究的人倫,是鄉(xiāng)土中國“差序格局”的具體表現(xiàn),也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B.材料二提及“差序格局”在當下中國社會轉型期呈現(xiàn)出的新特點,這是對費孝通相關理論的拓展與完善。C.“差序格局”強調社會關系的等級差別,與傳統(tǒng)社會中儒家倡導的禮治秩序緊緊彌合在一起,二者相互影響,互為依存。D.“差序格局”作為社會學意義上的一個概念,具有豐富的文化意蘊,在當前社會轉型過程中,依然頗具啟示意義。3.下列不能體現(xiàn)“差序格局”特點的一項是(3分)A.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短歌行》)B.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C.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禮記·大學》)D.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4.請根據(jù)材料一給“差序格局”下一個定義。(4分)5.請簡要說明材料二的論證結構和論證思路。(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蠻子大媽【法】莫泊桑普法之間已經正式宣戰(zhàn)的時候,小蠻子的年紀正是三十三歲。他從軍去了,留下他母親單獨住在這所房子里。那是坐落在樹林子邊上并且和村子相隔很遠的一所房子。她并不害怕,這位蠻子大媽在她的茅頂房子里繼續(xù)過著通常生活。每周,她到村子里走一次,買點面包和牛肉以后就仍舊回家。當時大家說是外面有狼,她出來的時候總背著槍,她兒子的槍,銹了的,并且槍托也是被手磨壞了的。某一天,普魯士的隊伍到了。有人把他們分派給居民去供養(yǎng),人數(shù)的多寡是根據(jù)各家的貧富做標準的,大家都曉得這個老太婆有錢,她家里派了四個。那是四個胖胖的少年人,雖然他們到了這個被征服的國度里,脾氣卻也都不刁。早上,有人看見他們四個人穿著襯衣繞著那口井梳洗,而蠻子大媽這時候卻往來不息,預備去煮菜羹。后來,有人看見他們替她打掃廚房,揩玻璃,劈木柴,削馬鈴薯,洗衣裳,料理家務的日常工作,儼然是四個好兒子守著他們的媽。但是她卻不住地記掛她自己的那一個,每天,她必定向每個住在她家里的兵問:“你們可曉得法國第二十三邊防鎮(zhèn)守團開到哪兒去了我的兒子在那一團里?!彼麄冇玫聡谝粽f著不規(guī)則的法國話回答:“不曉得,一點不曉得?!焙髞恚靼姿膽n愁和牽掛了,他們也有媽在家里,他們就對她報答了許多小的照顧。她也很疼愛她這四個敵人。當?shù)氐娜苏劦叫U子大媽家里的那四個德國兵,總說道:“那是四個找著安身之所的?!闭l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獨自一個人待在家里的時候,遠遠地望見了鄉(xiāng)村郵差向著她家里走過來。他拿出一張折好了的紙頭交給她:蠻子太太,這件信是帶一個壞的消息給您的。您的兒子威克多,昨天被一顆炮彈打死了。差不多是分成了兩段。我們在連隊里是緊挨在一起的,他從前對我談到您,意思就是他倘若遇了什么不幸,我就好當天告訴您?,F(xiàn)在我親切地向您致敬。第二十三邊防鎮(zhèn)守團二等兵黎伏啟她看了并沒有哭。她呆呆地待著沒有動彈,很受了打擊,連感覺都弄遲鈍了,以至于并不傷心。她暗自想道:“威克多現(xiàn)在被人打死了?!彪S后她的眼淚漸漸涌到眼眶里了,悲傷侵入她的心里了。各種心事,難堪的,使人痛苦的,一件一件回到她的頭腦里了。但是這時候,她聽見一陣嘈雜的說話聲音了。正是那幾個普魯士人從村子里走回來,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袋里,并且趁時間還來得及又仔仔細細擦干了眼睛,用平日一般的神氣安安穩(wěn)穩(wěn)接待了他們。她和那四個兵同桌吃飯了,但是她卻吃不下,甚至于一口也吃不下,他們狼吞虎咽般吃著并沒有注意她。她一聲不響地從旁邊瞧著他們,滿臉那樣的穩(wěn)定神情。忽然,她問:“我連你們的姓名都不曉得,然而我們在一塊兒又已經一個月了?!彼麄冑M了好大事才懂得她的意思,于是各人說了各人的姓名。這辦法是不能教她滿足的;她叫他們在一張紙上寫出來,還添上他們家庭的通信處,末了,她在自己的大鼻梁上面架起了眼鏡,仔細瞧著那篇不認得的字兒,然后把紙折好擱在自己的衣袋里,蓋著那封給她兒子報喪的信。入夜,她搬了許多干草擱在他們睡的那層閣樓上,她對他們說明這樣可以不會那么冷。四個德國人都踏上那條每晚給他們使用的梯子,爬到他們那四面都是草墻圍著的舒服寢室里了。那塊做樓門用的四方木板一下蓋好了以后,她就抽去了上樓的梯子。她赤著腳在雪里一往一來地走,從容得教旁人什么也聽不見,她不時細聽著那四個睡熟了的士兵的鼾聲,等到她判斷自己的種種準備已經充分以后,就取了一束麥秸扔在壁爐里。它燃了以后,她再把它分開放在另外無數(shù)束的麥秸上邊,隨后她重新走到門外向門里瞧著。不過幾秒鐘,一陣強烈的火光照明了那所茅頂房子的內部,隨后那簡直是一大堆駭人的炭火,一座燒得緋紅的巨大燜爐,燜爐里的光從那個窄小的窗口里竄出來,對著地上的積雪投出了一陣耀眼的光亮。一陣旋風樣的火焰沖上了閣樓,燒穿了茅頂,如同一個巨大火把的火焰一般升到了天空;最后,那所茅頂房子整個兒著了火。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紅色的銀布似的閃閃發(fā)光。許多人都到了,有些是農人,有些是德國軍人。他們看見了這個婦人坐在一段鋸平了的樹樁兒上,安靜的,并且是滿意的。一個德國軍官問她:“您家里那些兵到哪兒去了”她用一種洪亮的聲音回答:“在那里面!”大家團團地圍住了她。那個普魯士人問:“這場火是怎樣燃起來的”“是我放的?!贝蠹叶疾幌嘈潘詾檫@場大禍陡然教她變成了癡子。她就從衣袋里面取了兩張紙,口里說道:“這張是給威克多報喪的?!庇帜闷鹆硗庖粡垼X袋向那堆殘火一指:“這一張,是他們的姓名,可以照著去寫信通知他們家里。您將來要寫起這件事的來由,要告訴他們的父母說這是我干的。請您不要忘了?!币坏揽诹詈斑^,立刻一長串槍聲跟著響了。她那只拘攣不住的手里,依然握著那一頁滿是血跡的報喪的信。(有刪節(jié))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篇寫普法之間正式宣戰(zhàn),為小說創(chuàng)設了時代背景,并把主人公放置于日常生活的自然狀態(tài)中,交代了這個平淡無奇的普通人的生存現(xiàn)狀。B.小說用“疼愛”一詞概述蠻子大媽對四個敵人的照顧,主要是想體現(xiàn)他們會讓她聯(lián)想到自己也在外征戰(zhàn)的兒子。C.蠻子大媽在聽到士兵們回來時,把信藏起來、把眼淚擦干,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是為了不打草驚蛇,其實復仇的序幕在此時已經拉開了。D.兒子的戰(zhàn)死終于喚醒了蠻子大媽作為一個法國人民的斗志,她不惜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設計燒死了住在她家的敵人,捍衛(wèi)了自己民族的尊嚴。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中多處設下伏筆,比如蠻子大媽以保暖為由,當晚給四個德國士兵睡的閣樓搬了許多干草,并在離開時抽走梯子,就是為后文放火燒死他們埋下了伏筆。B.蠻子大媽“架起了眼鏡,仔細瞧著那篇不認得的字兒,然后把紙折好擱在自己的衣袋里,蓋著那封給她兒子報喪的信”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體現(xiàn)了她復雜而痛苦的內心活動。C.故事結尾處蠻子大媽拘攣的手仍緊握的報喪信,和《百合花》結尾的“棗紅底色上撒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都是小說的線索,結尾再次出現(xiàn),設計精巧,深化主題。D.《百合花》和《蠻子大媽》都是戰(zhàn)爭題材的短篇小說,但作者選材都非常講究,沒有正面去描寫戰(zhàn)場的慘烈,而是把故事安置在戰(zhàn)場背景下的前沿包扎所和農村茅草屋。8.請賞析文中畫線部分對“火”的描寫。(4分)9.小說中蠻子大媽的性格有何變化請根據(jù)這一變化概括小說主題。(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文本一:先王之教,莫榮于孝,莫顯于忠。忠孝人君人親之所甚欲也顯榮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義。不知理義,生于不學。學者師達而有材,吾未知其不為圣人。圣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若此則名號顯矣,德行彰矣。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于道。其人茍可,其事無不可。所求盡得,所欲盡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學。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師操不化不聽之術,而以強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遠乎學者處不化不聽之勢,而以自行,欲名之顯、身之安也,是懷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惡濡也。(選自《呂氏春秋·勸學》)文本二:神農師悉諸,黃帝師大撓,帝顓頊師伯夷父,帝嚳師伯招,帝堯師子州支父,帝舜師許由,禹師大成贄,湯師小臣,文王、武王師呂望、周公旦,齊桓公師管夷吾,晉文公師咎犯、隨會,秦穆公師百里奚、公孫枝,楚莊王師孫叔敖、沈尹巫,吳王闔閭師伍子胥、文之儀,越王勾踐師范蠡、大夫種。此十圣人、六賢者未有不尊師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無尊師,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絕,三代之所以滅。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聞,不學,其聞不若聾;使其目可以見,不學,其見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學,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學,其知不若狂。故凡學,非能益也,達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敗之,是謂善學。(選自《呂氏春秋·尊師》)10.文本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忠孝A人君B人親C之所甚D欲也E顯榮F人子G人臣H之所甚I愿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學者師達而有材”與“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中的“材”含義相同。B.“圣人生于疾學”與“聲非加疾也”(《勸學》)中的“疾”含義不同。C.“神農師悉諸”與“吾師道也”(《師說》)中的“師”含義相同。D.“此五帝之所以絕”與“絕多生怪柏”(《三峽》)中的“絕”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本一指出圣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天下的道理存在的地方,因此提倡要尊奉圣人,不計較圣人的貴賤貧富。B.文本一以“懷腐而欲香”“入水而惡濡”兩組比喻,從反面形象地論證了學者不能“不化不聽”的觀點。C.文本二舉圣人賢者們從師學習的例子,與《師說》舉孔子從師學習的例子都是為了證明從師學習的必要。D.文本二末段提出,人應該學習,否則就辜負了上天造就人時所賦予人的耳聞、目見、口言、心知等稟性。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先王之教,莫榮于孝,莫顯于忠。(2)能全天之所生而勿敗之,是謂善學。14.請根據(jù)兩則文本,簡要說明學習的意義。(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完成15~16題。鷓鴣天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①。山花子李清照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②,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咀ⅰ竣偾斈曜鳌峨x騷》,遍收名花珍卉,唯獨桂花不在其列??缮罚罕硪蓡?,是否。②彥軸:西晉時期著名清談家,以個性鮮明和超凡脫俗、高風亮節(jié)聞名。15.下列對這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鷓鴣天》開篇兩句堪稱別開生面,上句重在賦“色”,兼及體性;下句重在詠懷,突出“香”字,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B.《山花子》上片從形態(tài)著手,描摹桂花樣貌,從形到神,借晉代名士來比擬桂花的不凡風度,彰顯桂花的高潔品質。C.兩首詞末都提到“無情”,《鷓鴣天》中詞人用抱怨屈原來表達對桂花的喜愛,《山花子》中卻嗔怪桂花雖好但香氣過濃,令人生厭。D.兩首詞同為詠桂,從《鷓鴣天》中直白的自信,到《山花子》中蘊藉的憂愁,可感受到詞人南渡前后詞作風格的明顯轉變。16.兩首詞的下片都提及其他花,手法和作用有何異同,請結合內容進行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詩歌中常運用疊字,起到渲染氣氛,深化感情,增強韻律的作用。如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兩句使用疊字,增添了鄉(xiāng)村遠景的平靜安詳之感;杜甫《登高》中“,”兩句使用疊字,從聽覺和視覺上突出了詩人對景傷懷的感受。(2)白居易《琵琶行》中“,”兩句,既描寫了曲終后琵琶女的動作及神態(tài),同時轉入她如泣如訴的身世敘述。(3)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表現(xiàn)了當年劉裕率軍北伐時的威武氣勢。(4)《勸學》中荀子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強調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的道理。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物象。①,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思,就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過詩人審美經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經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②才是意象。因此可以說,意象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或者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一個物象可以構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同是由“云”所構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帶著貧士幽人的孤高。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薄芭啤眲t帶著春天的感受。羅隱《寄渭北徐從事》:“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薄巴T啤眳s帶著對親友的思念。陶淵明《停云》:“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薄粋€物象,③,所以構成的意象也就大異其趣。詩人在構成意象時,可以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以加強詩的藝術效果;也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還可以圍繞某一物象作為聯(lián)想的起點,營造出根本不存在世界上的東西??傊锵笫且庀蟮幕A,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從物象到意象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19.下列選項中,與文中畫波浪線處雙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紅燭??!/“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盉.包扎所設在一個小學里,大小六個房子組成“品”字形。C.火車特有的氣息堅定了她的信心,她學著“北京話”的樣子,輕巧地躍上了踏板。D.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創(chuàng)作要關注時代、有針對性。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3分)21.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描寫了生機勃勃的秋日美景,請依據(jù)材料分析詩人是如何對物象“魚”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的。(4分)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現(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闭垖懸黄恼轮v述你的青春故事,抒寫青春風采。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云南師大附中2023~2024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高一年級語文參考答案1.(3分)B【解析】A項“沒有界限”說法絕對;C項“是以自己為圓心,根據(jù)血緣關系逐層向外推開的社會關系”以偏概全,依據(jù)原文還可以根據(jù)婚姻事實推開;D項“圈子范圍的伸縮由個人勢力大小決定”有誤,原文是由“中心勢力”決定。2.(3分)A【解析】“十倫”不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3.(3分)D【解析】D項表明君子要廣泛學習并檢驗省察自己,與差序格局的特點無關。4.(4分)差序格局是以“己”為中心,以親屬、地緣等關系為主軸向外推開的可伸縮的社會結構。(評分參考:“差序格局是……社會結構”句式1分,三項定語各1分;意思答對即可)5.(6分)①論證結構:總分。②論證思路:首先提出差序格局具有豐富的文化意蘊和鮮明的社會特征的觀點,然后從差序格局的等級性、伸縮性、壁壘性三個方面依次展開論證。(評分參考:論證結構2分,論證思路4分)6.(3分)D【解析】蠻子大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婦人,痛失愛子,而燃起了復仇的怒火,她燒死德國士兵,就是為了替兒子報仇,不是“喚醒了蠻子大媽作為一個法國人民的斗志”,“捍衛(wèi)了自己民族的尊嚴”。7.(3分)C【解析】百合花被子是小說《百合花》的線索,但報喪信不是《蠻子大媽》的線索。8.(4分)①環(huán)境描寫,運用多個比喻,把烈火比作駭人的炭火、緋紅的巨大燜爐和巨大火把的火焰等,形象地寫出了火勢的猛烈。②火焰還具有象征義,是蠻子大媽內心的憤怒之火、復仇之火。(評分參考: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9.(6分)變化:戰(zhàn)爭之初,淳樸善良,富有母愛;愛子戰(zhàn)死后,變得殘忍冷酷。主題:①揭露戰(zhàn)爭給普通百姓帶來苦難和傷害。②控訴戰(zhàn)爭對人性的扭曲和摧殘。(評分參考: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10.(3分)AEF【解析】原句意為“忠孝,是君主、父母十分希望得到的東西;顯榮,是子女、臣下十分愿意獲得的東西”。11.(3分)C【解析】“神農師悉諸”的“師”意為“以……為師”,“吾師道也”的“師”意為“學習”,含義不同。12.(3分)A【解析】“圣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天下的道理存在的地方”曲解文意,原文“圣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意為“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尊奉圣人”錯,文中是尊奉老師。13.(8分)翻譯:(1)(4分)先王的政教(教化)中,沒有什么比孝更榮耀的了,沒有什么比忠更顯達的了。(評分參考:譯出大意1分,“莫”“于”、狀語后置各1分;意思對即可)(2)(4分)能夠保全天賦予的人性并且不傷害(破壞)它,這就叫作善于學習。(評分參考:譯出大意1分,“全”“所生”“敗”各1分;意思對即可)14.(3分)①學習能夠使人懂得理義,顯名安身,得償所愿。②學習能夠使人天性通達。(評分參考: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意思對即可)15.(3分)C【解析】《山花子》中詞人嗔怪桂花太過無情,打破自己的好夢。既表現(xiàn)桂花香氣之濃郁,也抒發(fā)了自己南渡后悠遠綿長的憂愁,絕無令人生厭之意。16.(6分)同:都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梅、菊和丁香作為陪襯,展現(xiàn)出桂花的卓然不群,以及詞人對桂花由衷的贊美與崇敬。異:①《鷓鴣天》正襯/擬人(任意一點即可),“妒”“羞”兩字將梅花和菊花人格化,它們妒忌和羞愧的心理,更凸顯出桂花的地位,表現(xiàn)了詞人對桂花的高度贊許和仰慕。②《山花子》對比/反襯(任意一點即可),以梅和丁香的低俗不堪、令人嫌棄,對比反襯出桂花的高雅脫俗、令人仰慕。(評分參考: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17.(10分)(1)噯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2)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3)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4)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評分參考:每空1分;添字、缺字、錯字,均不給分)18.(6分)①物象是客觀的②經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③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評分參考:每空2分,意思對即可)19.(3分)B【解析】都表示強調。A、D表示引用,C表示特定稱謂。20.(3分)還可以把某一物象作為聯(lián)想的起點,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評分參考:改對一處給1分)【解析】原句有三處語病:一是句式雜糅,二是動賓搭配不當,三是語序不當。21.(4分)①詩人在構成意象“魚”時,將其他物象的特點移到“魚”這一物象上,使“魚”具有了它本身并不具備的“翔”這一性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