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部編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同步練習部編版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同步練習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劃線字的拼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褶皺(zhě)劫難(jié)骨骼(gé)
B.遺骸(hái)蟾蜍(yú)撞擊(zhuàng)
C.兩棲(xī)深淵(yuān)鳥臀(tún)
D.追溯(suó)衍射(yǎn)濺到(iiàn)
2.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不能用括號內(nèi)詞語替換的一項是()
A.大約經(jīng)歷(經(jīng)過)了一億年。
B.隨著時間的流逝(消逝),北美又與亞洲和歐洲分開。
C.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悲壯)得多。
D.這一地區(qū)的戰(zhàn)爭對平民來說是一場無法躲過的劫難(災難)。
3.下列句子標點符號用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jīng)有過一次“大滅絕”,發(fā)生過一次“大劫難”。
B.“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zhì)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C.北部就是現(xiàn)在的北美、歐洲和亞洲,南部是由現(xiàn)在的南美和非洲構成,最南部是現(xiàn)在的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D.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純的沙子)處于超高壓的狀態(tài),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從而變得極為致密。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原創(chuàng)節(jié)目能否獲得成功和良好反響,關鍵是能從觀眾觀看愿望中尋找契合點。
B.前不久,“中國品牌日”活動在上海舉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產(chǎn)品的魅力。
C.面對停車難的問題,多管齊下的治理方式,讓青島的停車現(xiàn)狀大為提升。
D.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xiàn)后,可以捕捉到用戶心情、體溫的變化,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所有陸地______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huán)境風,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qū)舒適地生活。
②在過去的9年里,科學家們______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
③如果你反溫度升得足夠高,就______使這種變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說,斯石英也______出現(xiàn)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
A.似乎常??煽隙?/p>
B.似乎一直可應該
C.幾乎常常可能應該
D.幾乎一直可能肯定
6.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如果說鳥類是大地上的標點,那麻雀便是最樸實、最常見的“逗號”:機靈、隨意、無處不在。
B.對于漢語的子民來說,寄居他鄉(xiāng),母語便是故鄉(xiāng)的方言土語;置身異國,母語便是方塊的中文漢字。
C.鄭板橋的字是有設計感的,熔楷、隸、行、草于一爐;同時兌入畫竹、畫蘭的筆意,奇崛峭拔如“亂石鋪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開,就會發(fā)現(xiàn)“信”與“仰”的關系竟那么緊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7.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
B.“泛大陸”是指板塊將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
C.斯石英原子之間結合得極為緊密,不會轉(zhuǎn)化為普通的沙子。
D.在一些受到巨大隕石撞擊的地方發(fā)現(xiàn)斯石英,可以證明斯石英的形成需要具備巨大壓力。
8.下列兩組詞語中,每組都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并改正。
①煩躁瑰寶松懈含辛如苦痛心疾首改為
②凋零諦聽暇想別出心裁物競天擇改為
9.文學常識填上空: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選自《》,阿西莫夫是國著名科普作家和小說家。
10.指出下面各句運用的說明方法。
①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②“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zhì)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③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
二、閱讀理解
11.閱讀《被壓扁的沙子》節(jié)選,回答問題。
①在過去的9年里,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這個問題最終也許會得到解決。
②1980年,曾經(jīng)有報道說,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fā)現(xiàn)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nèi)部,引起火山噴發(fā),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nèi)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③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jīng)有過一次“大滅絕”,發(fā)生過一次“大劫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jīng)歷了一個火山爆發(fā)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fā),那么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④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
⑤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因為我們將來也許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種事件所產(chǎn)生的影響,希望將來一旦面臨這種事件,我們可以采取某種應急措施。
(1)這段文字說明的對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2)②③④段文字說明了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哪兩條?其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3)第②段文字中劃線的“可能”“也許”能否刪去?為什么?
(4)第③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2.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同樣的緯度,我國為何更冷?
唐淼
現(xiàn)在的冬天越來越暖和了,但與世界上同緯度的地區(qū)比較起來,我國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冬季,東北地區(qū)平均氣溫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區(qū),非漠河莫屬。英國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國漠河緯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氣溫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終年不凍,跟我國杭州、長沙溫度相似,而漠河同時期氣溫竟然低至-30.9℃!
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角越小,所以溫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緯55度到56度,1月平均氣溫為-9.3℃,而我國沈陽位于北緯41度48分,緯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氣溫卻是-11.5℃。
北方地區(qū)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區(qū)呢?古巴首都哈瓦那與我國廣州市的緯度相似,而且兩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開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強寒潮來臨時也都還有9℃。而廣州1月平均氣溫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還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氣溫可以下降到0℃。
以此看來,我國冬季確實比世界同緯度上其他國家要寒冷。
事實上,在同樣的緯度上,世界各地的溫度往往不盡相同。把全球緯圈上各點的溫度加以平均,叫作緯圈平均溫度。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比緯圈平均溫度大約要低14℃~18℃;黃河中下游偏低10℃~14℃;長江以南偏低8℃;就連華南沿海地區(qū)也偏低5℃左右。
處在同樣的緯度范圍內(nèi),為何我國的冬季溫度比較低呢?
這一“禍首”就是頻頻南下的寒潮。冷空氣最早大都來自北冰洋,然后經(jīng)過西伯利亞得到加強。西伯利亞高原不但緯度高,而且海拔高,地處大陸內(nèi)部,獲得熱量少,散熱快,成為北半球寒冷中心。這里的盆地地形使氣流不通暢,湍流交換弱,冬季,地面散熱快,又處于周圍山坡的環(huán)繞之中,冷氣流沿著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氣流的引導下,寒潮就會大爆發(fā),并不斷積累入侵我國。
寒潮來臨時究竟有多強,對我國影響有多大呢?以上海為例,百年來曾經(jīng)有兩次大的寒潮來襲。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氣溫還高達31.6℃,人們紛紛身著短袖出行,第二天,經(jīng)過冷空氣的“洗禮”,氣溫居然下降到7.7℃。后來,溫度降至6℃,在短短的兩天中,人們經(jīng)歷了從夏季到冬季的轉(zhuǎn)換。
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氣溫為19.9℃,傍晚冷空氣來襲,第二天氣溫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勢頭強勁,最低溫降至-2.1℃,24日早晨,氣溫再創(chuàng)新低,達到-10.6℃。
寒潮來臨往往引發(fā)多種嚴重的氣象災害??梢哉f它對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很大,對農(nóng)業(yè)、牧業(yè)、交通、電力甚至人們的健康都有一定影響。
(選自《北京日報》2017年2月9日)
(1)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
(2)第二段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下劃線的詞語能否刪去?請說明理由。
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比緯圈平均溫度大約要低14℃~18℃。
(4)文章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什么作用?
1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納木錯湖為什么越變越大
王元紅
①自本世紀以來,居住在納木錯湖畔的牧民們發(fā)現(xiàn),納木錯的湖水在一點一點向他們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家已經(jīng)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對此,各種說法在牧民中流傳。有人說,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因為牧民不注意衛(wèi)生,使得一直都愛干凈的納木錯仙女發(fā)怒,才將湖水漲起來,把湖邊的人家給淹沒。還有人說,天上的神仙發(fā)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漲了。
②納木錯的湖水上漲這一現(xiàn)象不僅引起當?shù)卣湍撩竦年P注,也吸引了科學家的目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納木錯綜合觀測站的工作人員觀測后發(fā)現(xiàn),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時間里,納木錯湖水的水位上漲了7米,湖面海拔從4718米變成現(xiàn)在的4725米,整個湖水容量增加了近140億立方米。
③納木錯湖水為何會突然上漲?研究人員認為,揭開問題背后的真相,需要綜合考慮水循環(huán)的各個可能因素。
④在西藏地區(qū),全球變暖導致的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冰川融化。我們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體水庫,在高原的水循環(huán)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納木錯周圍,有很多白皚皚的雪山,這些雪山實際上就是冰川。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補給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時候通過降雪補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終形成一種動態(tài)平衡。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這種動態(tài)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過降雪所獲得的補給量遠遠少于融化量。這樣一來,冰川不斷退縮,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納木錯湖中,最終造成湖水水位上漲。
⑤除此之外,納木錯湖水水位上漲還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
⑥納木錯周邊地區(qū)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屬于高寒地區(qū),地表在常年低溫的作用下形成一層厚厚的凍土。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挖掘后發(fā)現(xiàn),這些凍土層中甚至有一層很厚的冰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高原水循環(huán)的一部分。
⑦這些凍土在低溫狀態(tài)下,長期以冰的形態(tài)存在。氣溫升高后,特別是冬季氣溫加快上升,凍土開始融化。這些融化的水也會注入地勢較低的納木錯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漲。
⑧通常情況下,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水體蒸發(fā)量加大,然而,研究表明,蒸發(fā)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氣象要素,伴隨氣溫的升高,水體的蒸發(fā)量不一定隨之增加,它還與云量、日照、輻射等因素密切相關。
⑨筆者曾與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康世昌談起過納木錯湖水蒸發(fā)的問題。根據(jù)他們的分析和研究,在水位上漲的那幾年,納木錯地區(qū)的云量,特別是低云量增加了,但納木錯地區(qū)的蒸發(fā)量相比之前反而減少了。
⑩這意味著,蒸發(fā)量的減少也是造成納木錯水位上升的一個原因,但與冰川和凍土對湖水水位的影響相比,這一因素要弱得多。
說到這里,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納木錯的湖水水位為什么升高了。歸根結底,這種情況是由于氣候變化所導致的。因此,關注氣候、關注我們居住的地球,意義非常重大。
(1)本文第②段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和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
(2)概括納木錯湖水越變越大的三點具體原因。(每點用四個字概括)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納木錯湖越變越大,歸根結底是氣候變化導致的。
B.本文是按由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來說明納木錯湖水位上漲的原因的。
C.第①段提及的湖水上漲的兩種猜想,就是為了告訴讀者牧民十分愚昧。
D.第⑥段劃線詞語在文中起到限定作用,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和準確性。
(4)在文尾說“關注氣候,關注我們居住的地球,意義非常重大”,請結合實際,談談你能為保護我們的家園做哪些事情?(試舉四例)
三、綜合運用
14.學習了課文之后,班級舉行了“走近恐龍”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面題目。
(1)請你為本次實踐活動擬寫一則宣傳標語。
(2)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你能說出幾種恐龍滅絕的可能原因?
(3)給下面一段文字補寫一個結論。
古生物學家告訴我們,恐龍的祖先原本都是小個子,經(jīng)過億萬年的不斷發(fā)福,它們最終變成生命史上最龐大的一類動物,從而走上窮途末路。今日世界上的大象、長頸鹿、大熊貓,當初都曾有靈活小巧的身軀,隨著一代代自我膨脹,漸次淪為珍稀的自然保護動物。可見。
(4)目前有一些恐龍化石被不法分子偷運出境,請你為保護恐龍化石提出兩條合理的建議。
1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
冬去春來,乍暖還寒。人們在起床時發(fā)現(xiàn)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霧海,這樣的天氣被廣東人稱為“回南天”?;啬咸焓且环N天氣返潮現(xiàn)象,一般出現(xiàn)在二三月份。因為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chǎn)生水珠?!盎啬咸臁背霈F(xiàn)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濕漉漉的,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濃霧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現(xiàn)象。據(jù)統(tǒng)計,回南天現(xiàn)象嚴重時可使能見度降至50米以內(nèi)。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超過50字)
(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不超過15字)
解析解答部分
1.A
常用易錯字字音;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
B項中“蟾蜍(yú)”應為“蟾蜍(chú)”;
C項中“兩棲(xī)”應為“兩棲(qī)”;
D項中“追溯(suó)”應為“追溯(sù)”。
故解析為:A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區(qū)別,避免混淆。在平時的學習中,對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錯字等,要勤于積累,加強記憶。注意此題中的“兩棲”的“棲”的正確讀音。
2.C
近義詞
“悲慘”形容處境或遭遇極其痛苦,令人傷心?!氨瘔选敝副Ф蹓选1瘔押邪x,而悲慘為中性詞,不能互換。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理解詞語的意思既要從詞語的本義出發(fā),又要理解詞語的比喻義、引申義,同時結合具體的語境掌握分析。
3.B
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
“……”和“等等”重復,刪去省略號。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標點符號使用正誤的辨析。平時學習中,我們要用心體會標點符號的用法,書寫過程中也要做到盡可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另外對于一些標點符號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積累。
4.B
成分殘缺;搭配不當;前后不一致
選項分析
A兩面對一面,可以刪去“否”,或?qū)ⅰ澳軓摹备臑椤澳芊駨摹薄?/p>
B正確。
C搭配不當,應將“提升”改為“改善”。
D缺少主語,可刪去“在”和“實現(xiàn)后”。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題應掌握的歸納點為幾種常見的病句類型: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意不明等。通讀句子,尋找具有常見病句類型標志性的詞或短語做出判斷。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通過壓縮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找出病因。
5.B
詞語在語境下的含義;詞語的使用(搭配);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
“似乎”大多數(shù)情況下為副詞,表示揣測,有仿佛、好像的意思。幾乎,指將近于;接近于;差點兒?!耙恢薄睆娬{(diào)動作始終不間斷或狀態(tài)始終不變,而“常?!眲t有經(jīng)常的意思,中間有間斷。應該:用于建議,情理上必然或必須如此;表示推測,說話本人對現(xiàn)象的認知具有不確定性,或是對自己所說的不自信??隙?,:確定,一定。對事物持認可的或贊成的態(tài)度。與“否定”相對。根據(jù)句意應用:似乎、一直、可、應該?!皫缀酢庇胁畈欢?、接近的意思,說明“板塊構造”理論解決了地質(zhì)界的大部分問題,仍然有些疑難問題無從解決。由此可以體會到說明文語言的嚴謹與準確,符合事實?!八坪酢庇泻孟竦囊馑迹谶@里表推測,因為這里所涉及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假想。如果沒有“似乎”一詞,就表示十分了解當時恐龍所生活的環(huán)境,與事實不相符合,違背了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特點。
故解析為:B
從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這個角度來概括其特點。解答:①(定性)在程度、狀態(tài)、性質(zhì)、范圍上加以限制、強調(diào)、說明……;②解釋句意的變化。(先解詞,說明原句意思是……)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6.C
逗號;分號;冒號;引號
ABD使用正確。C分號的用法:①用于復句內(nèi)部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②用于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而C句中前后兩個分句之間不符合分號用法,故在此處應使用逗號。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做這樣的題,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常用的標點符號及其用法。
7.C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閱讀課文,由“斯石英并不十分穩(wěn)定,原子之間靠得太近以至于它們又出現(xiàn)相互排斥的趨勢,最后又變?yōu)槠胀ㄉ匙印笨芍珻項是錯誤的。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8.如;茹;暇;遐
同音字字形辨析;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
此題考查學生辨析詞語書寫正誤的能力。要做到正確地讀寫詞語,首先應注意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①“含辛如苦”應為“含辛茹苦”,②中“暇想”應為“遐想”。
故解析為:“如”改為“茹”,“暇”改為“遐”。
“遐想”釋義:1、指悠遠地想象;無拘無束的聯(lián)想,2、指超越現(xiàn)實境界的想法。暇是一個漢字,讀音是xiá,是指空閑,沒有事的時候??山Y合詞義或字義辨別字形。
9.新疆域;美;科學幻想
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作家作品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選自《新疆域》。艾薩克·阿西莫夫是美國作家,是生物化學教授,門薩學會會員,他創(chuàng)作力豐沛,產(chǎn)量驚人,作品以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人稱道。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故解析為:《新疆域》;美國;科學幻想
文章共分為兩個小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
10.做比較(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
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引用、分類別、列數(shù)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這10種。①由“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分析是作比較;②由“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分析是舉例子;③由“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分析是打比方。
故解析為:做比較(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作比較是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xiàn)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方法。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采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shù)字,一定要準確無誤,即使是估計的數(shù)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jù),并力求近似。好處: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進行說明,既能準確客觀的反映事實情況,又有較強的說服力。
11.(1)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邏輯順序。
(2)原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的撞擊;地球經(jīng)歷了一個火山爆發(fā)期,許多大火山同時噴發(fā)造成恐龍滅絕。依據(jù):“撞擊說”和“火山說”。
(3)不能刪去。這兩個詞表示推測,在沒有確鑿的事實進行科學的說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許”,突出說明語言的嚴謹。
(4)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
說明文語言分析;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邏輯順序;分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由第一段中重點句子“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分析,說明對象是“恐龍滅絕的原因”。本文第①段,說明科學家們對恐龍滅絕的原因爭論不休。第②③④段,介紹恐龍滅絕的兩種學說“撞擊說”和“火山說”。第⑤段,說明研究恐龍滅絕原因的巨大意義。所以是邏輯順序。
(2)此題考查信息篩選。找出關鍵語句,由“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薄叭绻厍蛲蝗唤?jīng)歷了一個火山爆發(fā)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fā),那么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概括回答即可。④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
(3)在語境中體會加下劃線詞語的準確性;重視具有修飾性功能的詞語表義的準確性?!翱赡堋⒁苍S”通常表示猜測,結合第②段“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nèi)部,引起火山噴發(fā)”語境分析即可。
(4)此題考查說明方法及作用。“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jīng)歷了一個火山爆發(fā)期”由關鍵詞“例如”分析,使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使文章表述的意思更明確,讀者更明白,增強說服力。
(1)找說明對象的方法:一看題目。有的標題直接表明說明對象。二觀首段。題目沒有表明說明對象時,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結尾處往往會點出文章的說明對象。三找結尾段。有的在結尾處揭示說明對象。四歸納總結。
(2)認真審題,弄清楚問的是什么;根據(jù)問題篩選相應的答題范圍;對篩選出來的信息源進行分類集中、合并組合或歸納概括.
(3)從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這個角度來概括其特點,要使用評價語“準確說明”。解答此題的步驟:①(定性)在程度、狀態(tài)、性質(zhì)、范圍上加以限制、強調(diào)、說明……;②解釋句意的變化。(先解詞,說明原句意思是……)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舉例子,是通過列舉有代表性的、恰當?shù)氖吕齺碚f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方法,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使欲描寫的事物更清晰。
12.(1)同樣緯度,我國更冷的具體情況與原因。
(2)列數(shù)字、作比較。列出具體的氣溫度數(shù),把我國冬季漠河的溫度與英國冬季利物浦的溫度進行比較,說明雖然緯度基本相同,但兩地氣溫相差巨大,表明我國更冷,也引出下文“處在同樣的緯度范圍內(nèi),為何我國的冬季溫度比較低”這一問題。
(3)不能,“大約”表示估計,表明后面的溫度只是估計,并不是準確數(shù)字,如果刪掉,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一定比緯圈平均溫度低14℃~18℃,過于絕對,不符合實際,“大約”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4)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先列舉我國無論北方還是南方,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說明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這樣說理,符合邏輯,更便于讀者的理解。
說明文語言分析;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列數(shù)字;作比較;邏輯順序
(1)根據(jù)這篇文章的題目可知,這篇文章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同樣的緯度,我國為何更冷?換句話說就是同樣緯度,我國更冷的具體情況與原因。
(2)“東北地區(qū)平均氣溫低至-20℃”“漠河同時期氣溫竟然低至-30.9℃”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而這段話把我國冬季漠河的溫度與英國冬季利物浦的溫度進行比較,這兩個地區(qū)的緯度相同,但是兩地冬季的溫度差別卻很大,結合語境分析,使用這兩種說明方法,具體說明說明雖然緯度基本相同,但兩地氣溫相差巨大的事實,非常令人信服。結合下文說明內(nèi)容分析,這段話也引出下文“處在同樣的緯度范圍內(nèi),為何我國的冬季溫度比較低”這一問題。
⑶“大約”,表示估計?!岸?,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比緯圈平均溫度大約要低14℃~18℃”意思是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比緯圈平均溫度估計要低14℃~18℃。如果刪掉,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一定比緯圈平均溫度低14℃~18℃,過于絕對,不符合實際,“大約”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因此不能刪去。
⑷結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文章首先列舉我國無論北方還是南方,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說明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采用了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或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這樣說理,符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更便于讀者的理解。
故解析為:⑴同樣緯度,我國更冷的具體情況與原因。
⑵列數(shù)字、作比較。列出具體的氣溫度數(shù),把我國冬季漠河的溫度與英國冬季利物浦的溫度進行比較,說明雖然緯度基本相同,但兩地氣溫相差巨大,表明我國更冷,也引出下文“處在同樣的緯度范圍內(nèi),為何我國的冬季溫度比較低”這一問題。
⑶不能,“大約”表示估計,表明后面的溫度只是估計,并不是準確數(shù)字,如果刪掉,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一定比緯圈平均溫度低14℃~18℃,過于絕對,不符合實際,“大約”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⑷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先列舉我國無論北方還是南方,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說明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這樣說理,符合邏輯,更便于讀者的理解。
⑴本題考查提取并概括內(nèi)容的能力。這類題目答題技巧:①要根據(jù)題目的指向意義,明確在文中搜索內(nèi)容的范圍;②有些內(nèi)容,直接在提取范圍中摘錄即可獲取,但有的內(nèi)容不是直接傳遞的,而需對該確定范圍的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合后才能獲得;③將提取的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與整合,最后以簡潔、恰當?shù)恼Z言加以歸納。
⑵本題考查了說明文說明方法辨析及其作用。說明方法特征明顯,一般比較容易判斷。說明方法的作用,首先結合說明方法牢記其通用的作用,其次要注意結合運用說明方法的文章內(nèi)容具體分析,切記離開文章內(nèi)容的空洞分析。
⑶本題考查對說明文語言特點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字詞能否刪去題型,首先要表明觀點,解析一般都是否定的,分析理由的思路是:該詞表示什么,句中什么意思,去掉后會怎么樣,與原文不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⑷本題考查分析說明順序及作用的能力。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及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這種順序常用于事理說明文。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包括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等等。依據(jù)這些來安排說明內(nèi)容的先后順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間的關系說清楚,將繁復的內(nèi)容介紹得有條不紊。
13.(1)做比較;納木錯湖水在1970-2009年間的上漲情況
(2)冰川融化;凍土融水;蒸發(fā)減少。
(3)C
(4)①使用新的清潔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使用電動車或綠色驅(qū)動技術出行;③植樹造林,減慢沙化;④積極宣傳保護環(huán)境,全民動員。
把握的見解;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分析說明對象特征;分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題首先要了解說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據(jù)文字信息來判斷,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從說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說明什么問題方面來表述其作用。文章第②段除了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外,很明顯還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將1970~2009年的近40年時間里納木錯湖水量進行比較,突出水量增加的多。
(2)解答此題首先要從文中找出相對應的說明內(nèi)容,理清說明的思路,將關鍵內(nèi)容進行分點概括。文章在第三至十段具體分析納木錯湖水上漲的原因,第④段重點分析第一個原因:全球變暖;第⑥⑦段重點分析第二個原因:凍土融化;第⑧⑨⑩段則重點分析第三個原因:蒸發(fā)減少.要注意按題目要求,分別用四個字來概括。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題可從文中找出四個選項相對應的內(nèi)容,進行仔細的分析比對,即可作出正確的選擇。其中分析有誤的是C,結合全文內(nèi)容來看,第①段提及的湖水上漲的兩種猜想,是為了引出說明的對象,并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4)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解讀。這是一道開放題,結合生活實際,舉出我們可以保護家園的四個實例即可。如關注氣候、關注我們居住的地球可以從小事做起,我們每天上班上學可以騎自行車,盡量做到綠色出行;拒絕使用塑料袋;節(jié)約用水用電;將垃圾分類。
故解析為:(1)作比較;納木錯湖水在1970-2009年間的上漲情況
(2)①全球變暖②凍土融化③蒸發(fā)減少;
(3)C
(4)①使用新的清潔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使用電動車或綠色驅(qū)動技術出行;③植樹造林,減慢沙化;④積極宣傳保護環(huán)境,全民動員。
本文①~②段,由納木錯民眾的猜測,引出本文說明的對象;③~⑩段,具體分析納木錯湖水的上漲原因;段,總結全文,強調(diào)氣候變化是導致納木錯湖水上漲的主要原因,關注氣候,關注我們居住的地球意義重大。常見的說明方法有:①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②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對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③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④列數(shù)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⑤作比較:突出強調(diào)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⑥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或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zhì)、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14.(1)(示例)探尋恐龍奧秘,增進科學興趣。
(2)(示例)撞擊說:行星撞擊地球,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寒冷說:地球變得十分寒冷,恐龍耐不住嚴寒。偷吃說:哺乳動物越來越多,偷吃恐龍蛋。傳染說:突然流行傳染病,恐龍染病身亡。(任答兩種即可)
(3)軀體增大不利于物種的生存和繁衍
(4)(示例)①加強出入境管理,嚴格把關,不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②帶動群眾監(jiān)督,依靠人民的力量盡量避免化石的遺失。
根據(jù)語境補寫句子;見解表述;擬定標語、宣傳語等
(1)本題考查擬寫宣傳標語的能力。能緊扣活動主題,簡潔生動且有一定鼓動性即可。(2)查閱有關資料,調(diào)動自己的知識積累,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言簡意賅地闡述即可。(3)讀懂文字內(nèi)容,抓住文段中的“小個子”“龐大”“窮途末路”“靈活小巧”“自我膨脹”“淪為”等詞語即可歸納出結論。(4)此題為開放性試題,建議合理、對保護恐龍化石有一定作用即可。
故解析為:⑴探尋恐龍奧秘,增進科學興趣。
⑵(示例)撞擊說:行星撞擊地球,塵埃遮住太陽,動植物大量死亡。寒冷說:地球變得十分寒冷,恐龍耐不住嚴寒。偷吃說:哺乳動物越來越多,偷吃恐龍蛋。傳染說:突然流行傳染病,恐龍染病身亡。(任答兩種即可)⑶軀體增大不利于物種的生存和繁衍⑷①加強出入境管理,嚴格把關,不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②帶動群眾監(jiān)督,依靠人民的力量盡量避免化石的遺失。
⑴本題考查宣傳標語的擬寫。宣傳標語的擬寫要緊扣主題且語言簡潔,具有宣傳性。解析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⑵本題考查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依據(jù)材料表述感想,作答時,一定要緊緊圍繞材料中的某些關鍵詞語來表述,有必要在解析中出現(xiàn)材料中的一些關鍵字詞,表述時,語意要清晰連貫,不能有語病。
⑶本題考查補寫。解答此題首先要把握內(nèi)容上的前后聯(lián)系,其次要注意語句在結構上的一致性,最后還要注意是否有字數(shù)上的限制。
⑷本題考查提建議的。作答時,一定要認真讀題,明確所提建議針對的問題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議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號。
15.(1)二三月份的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冰冷的物體表面遇暖濕氣流,產(chǎn)生水珠。
(2)空氣濕度接近飽和(或“到處濕漉漉”),能見度低(或“濃霧彌漫”)
概括說明內(nèi)容;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分析說明對象特征
(1)此題意在考查學生對課外說明文的理解概括能力。仔細閱讀文段,尋找關鍵語句概括回答即可。如“回南天是一種天氣返潮現(xiàn)象,一般出現(xiàn)在二三月份。因為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chǎn)生水珠。”
(2)由重點句子可以回答:“回南天”出現(xiàn)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濕漉漉的,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濃霧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現(xiàn)象。
故解析為:(1)二三月份的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冰冷的物體表面遇暖濕氣流,產(chǎn)生水珠。
(2)空氣濕度接近飽和(或“到處濕漉漉”),能見度低(或“濃霧彌漫”)
(1)在仔細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根據(jù)題目要求,對整合的信息,用自己的話組織成解析。
(2)根據(jù)問題篩選相應的答題范圍;對篩選出來的信息源進行分類集中、合并組合或歸納概括。
1/1部編版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阿西莫夫短文兩篇》同步練習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劃線字的拼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褶皺(zhě)劫難(jié)骨骼(gé)
B.遺骸(hái)蟾蜍(yú)撞擊(zhuàng)
C.兩棲(xī)深淵(yuān)鳥臀(tún)
D.追溯(suó)衍射(yǎn)濺到(iiàn)
A
常用易錯字字音;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
B項中“蟾蜍(yú)”應為“蟾蜍(chú)”;
C項中“兩棲(xī)”應為“兩棲(qī)”;
D項中“追溯(suó)”應為“追溯(sù)”。
故解析為:A
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區(qū)別,避免混淆。在平時的學習中,對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錯字等,要勤于積累,加強記憶。注意此題中的“兩棲”的“棲”的正確讀音。
2.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不能用括號內(nèi)詞語替換的一項是()
A.大約經(jīng)歷(經(jīng)過)了一億年。
B.隨著時間的流逝(消逝),北美又與亞洲和歐洲分開。
C.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悲壯)得多。
D.這一地區(qū)的戰(zhàn)爭對平民來說是一場無法躲過的劫難(災難)。
C
近義詞
“悲慘”形容處境或遭遇極其痛苦,令人傷心?!氨瘔选敝副Ф蹓选1瘔押邪x,而悲慘為中性詞,不能互換。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理解詞語的意思既要從詞語的本義出發(fā),又要理解詞語的比喻義、引申義,同時結合具體的語境掌握分析。
3.下列句子標點符號用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jīng)有過一次“大滅絕”,發(fā)生過一次“大劫難”。
B.“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zhì)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C.北部就是現(xiàn)在的北美、歐洲和亞洲,南部是由現(xiàn)在的南美和非洲構成,最南部是現(xiàn)在的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D.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純的沙子)處于超高壓的狀態(tài),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從而變得極為致密。
B
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
“……”和“等等”重復,刪去省略號。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標點符號使用正誤的辨析。平時學習中,我們要用心體會標點符號的用法,書寫過程中也要做到盡可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另外對于一些標點符號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積累。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原創(chuàng)節(jié)目能否獲得成功和良好反響,關鍵是能從觀眾觀看愿望中尋找契合點。
B.前不久,“中國品牌日”活動在上海舉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產(chǎn)品的魅力。
C.面對停車難的問題,多管齊下的治理方式,讓青島的停車現(xiàn)狀大為提升。
D.在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xiàn)后,可以捕捉到用戶心情、體溫的變化,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B
成分殘缺;搭配不當;前后不一致
選項分析
A兩面對一面,可以刪去“否”,或?qū)ⅰ澳軓摹备臑椤澳芊駨摹薄?/p>
B正確。
C搭配不當,應將“提升”改為“改善”。
D缺少主語,可刪去“在”和“實現(xiàn)后”。
故解析為:B
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題應掌握的歸納點為幾種常見的病句類型:成分殘缺、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意不明等。通讀句子,尋找具有常見病句類型標志性的詞或短語做出判斷。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通過壓縮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找出病因。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①所有陸地______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huán)境風,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qū)舒適地生活。
②在過去的9年里,科學家們______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
③如果你反溫度升得足夠高,就______使這種變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說,斯石英也______出現(xiàn)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處。
A.似乎常??煽隙?/p>
B.似乎一直可應該
C.幾乎常??赡軕?/p>
D.幾乎一直可能肯定
B
詞語在語境下的含義;詞語的使用(搭配);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
“似乎”大多數(shù)情況下為副詞,表示揣測,有仿佛、好像的意思。幾乎,指將近于;接近于;差點兒?!耙恢薄睆娬{(diào)動作始終不間斷或狀態(tài)始終不變,而“常常”則有經(jīng)常的意思,中間有間斷。應該:用于建議,情理上必然或必須如此;表示推測,說話本人對現(xiàn)象的認知具有不確定性,或是對自己所說的不自信??隙ǎ捍_定,一定。對事物持認可的或贊成的態(tài)度。與“否定”相對。根據(jù)句意應用:似乎、一直、可、應該?!皫缀酢庇胁畈欢?、接近的意思,說明“板塊構造”理論解決了地質(zhì)界的大部分問題,仍然有些疑難問題無從解決。由此可以體會到說明文語言的嚴謹與準確,符合事實?!八坪酢庇泻孟竦囊馑迹谶@里表推測,因為這里所涉及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假想。如果沒有“似乎”一詞,就表示十分了解當時恐龍所生活的環(huán)境,與事實不相符合,違背了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特點。
故解析為:B
從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這個角度來概括其特點。解答:①(定性)在程度、狀態(tài)、性質(zhì)、范圍上加以限制、強調(diào)、說明……;②解釋句意的變化。(先解詞,說明原句意思是……)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6.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如果說鳥類是大地上的標點,那麻雀便是最樸實、最常見的“逗號”:機靈、隨意、無處不在。
B.對于漢語的子民來說,寄居他鄉(xiāng),母語便是故鄉(xiāng)的方言土語;置身異國,母語便是方塊的中文漢字。
C.鄭板橋的字是有設計感的,熔楷、隸、行、草于一爐;同時兌入畫竹、畫蘭的筆意,奇崛峭拔如“亂石鋪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開,就會發(fā)現(xiàn)“信”與“仰”的關系竟那么緊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C
逗號;分號;冒號;引號
ABD使用正確。C分號的用法:①用于復句內(nèi)部并列分句之間的停頓;②用于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而C句中前后兩個分句之間不符合分號用法,故在此處應使用逗號。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做這樣的題,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常用的標點符號及其用法。
7.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
B.“泛大陸”是指板塊將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
C.斯石英原子之間結合得極為緊密,不會轉(zhuǎn)化為普通的沙子。
D.在一些受到巨大隕石撞擊的地方發(fā)現(xiàn)斯石英,可以證明斯石英的形成需要具備巨大壓力。
C
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閱讀課文,由“斯石英并不十分穩(wěn)定,原子之間靠得太近以至于它們又出現(xiàn)相互排斥的趨勢,最后又變?yōu)槠胀ㄉ匙印笨芍?,C項是錯誤的。
故解析為:C
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8.下列兩組詞語中,每組都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并改正。
①煩躁瑰寶松懈含辛如苦痛心疾首改為
②凋零諦聽暇想別出心裁物競天擇改為
如;茹;暇;遐
同音字字形辨析;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
此題考查學生辨析詞語書寫正誤的能力。要做到正確地讀寫詞語,首先應注意從漢字的音、形、義三方面入手,讀準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義。①“含辛如苦”應為“含辛茹苦”,②中“暇想”應為“遐想”。
故解析為:“如”改為“茹”,“暇”改為“遐”。
“遐想”釋義:1、指悠遠地想象;無拘無束的聯(lián)想,2、指超越現(xiàn)實境界的想法。暇是一個漢字,讀音是xiá,是指空閑,沒有事的時候??山Y合詞義或字義辨別字形。
9.文學常識填上空: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選自《》,阿西莫夫是國著名科普作家和小說家。
新疆域;美;科學幻想
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作家作品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選自《新疆域》。艾薩克·阿西莫夫是美國作家,是生物化學教授,門薩學會會員,他創(chuàng)作力豐沛,產(chǎn)量驚人,作品以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人稱道。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故解析為:《新疆域》;美國;科學幻想
文章共分為兩個小篇《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
10.指出下面各句運用的說明方法。
①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②“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zhì)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解析,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③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
做比較(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
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引用、分類別、列數(shù)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這10種。①由“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分析是作比較;②由“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分析是舉例子;③由“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分析是打比方。
故解析為:做比較(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作比較是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xiàn)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方法。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采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shù)字,一定要準確無誤,即使是估計的數(shù)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jù),并力求近似。好處:用列數(shù)字的方法進行說明,既能準確客觀的反映事實情況,又有較強的說服力。
二、閱讀理解
11.閱讀《被壓扁的沙子》節(jié)選,回答問題。
①在過去的9年里,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這個問題最終也許會得到解決。
②1980年,曾經(jīng)有報道說,在一個6500萬年前形成的沉積物薄層中,發(fā)現(xiàn)了稀有金屬銥,它的含量異常豐富。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nèi)部,引起火山噴發(fā),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結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nèi)的許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③毫無疑問,6500萬年前地球上曾經(jīng)有過一次“大滅絕”,發(fā)生過一次“大劫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這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jīng)歷了一個火山爆發(fā)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fā),那么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
④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
⑤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問題,因為我們將來也許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大災難(萬一哪天某個星體要撞擊地球,我們也許會知道如何來避免這種撞擊)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這種事件所產(chǎn)生的影響,希望將來一旦面臨這種事件,我們可以采取某種應急措施。
(1)這段文字說明的對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2)②③④段文字說明了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哪兩條?其依據(jù)分別是什么?
(3)第②段文字中劃線的“可能”“也許”能否刪去?為什么?
(4)第③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邏輯順序。
(2)原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對地球的撞擊;地球經(jīng)歷了一個火山爆發(fā)期,許多大火山同時噴發(fā)造成恐龍滅絕。依據(jù):“撞擊說”和“火山說”。
(3)不能刪去。這兩個詞表示推測,在沒有確鑿的事實進行科學的說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許”,突出說明語言的嚴謹。
(4)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巨大撞擊引起的。
說明文語言分析;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邏輯順序;分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由第一段中重點句子“科學家們一直對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分析,說明對象是“恐龍滅絕的原因”。本文第①段,說明科學家們對恐龍滅絕的原因爭論不休。第②③④段,介紹恐龍滅絕的兩種學說“撞擊說”和“火山說”。第⑤段,說明研究恐龍滅絕原因的巨大意義。所以是邏輯順序。
(2)此題考查信息篩選。找出關鍵語句,由“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薄叭绻厍蛲蝗唤?jīng)歷了一個火山爆發(fā)期,許多火山大致同時噴發(fā),那么也能造成一個足以使生物大量滅絕的巨大災難”概括回答即可。④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
(3)在語境中體會加下劃線詞語的準確性;重視具有修飾性功能的詞語表義的準確性?!翱赡?、也許”通常表示猜測,結合第②段“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這種撞擊也許深入到了地殼內(nèi)部,引起火山噴發(fā)”語境分析即可。
(4)此題考查說明方法及作用?!袄?,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經(jīng)歷了一個火山爆發(fā)期”由關鍵詞“例如”分析,使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使文章表述的意思更明確,讀者更明白,增強說服力。
(1)找說明對象的方法:一看題目。有的標題直接表明說明對象。二觀首段。題目沒有表明說明對象時,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結尾處往往會點出文章的說明對象。三找結尾段。有的在結尾處揭示說明對象。四歸納總結。
(2)認真審題,弄清楚問的是什么;根據(jù)問題篩選相應的答題范圍;對篩選出來的信息源進行分類集中、合并組合或歸納概括.
(3)從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這個角度來概括其特點,要使用評價語“準確說明”。解答此題的步驟:①(定性)在程度、狀態(tài)、性質(zhì)、范圍上加以限制、強調(diào)、說明……;②解釋句意的變化。(先解詞,說明原句意思是……)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舉例子,是通過列舉有代表性的、恰當?shù)氖吕齺碚f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方法,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使欲描寫的事物更清晰。
12.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同樣的緯度,我國為何更冷?
唐淼
現(xiàn)在的冬天越來越暖和了,但與世界上同緯度的地區(qū)比較起來,我國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冬季,東北地區(qū)平均氣溫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區(qū),非漠河莫屬。英國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國漠河緯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氣溫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終年不凍,跟我國杭州、長沙溫度相似,而漠河同時期氣溫竟然低至-30.9℃!
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角越小,所以溫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緯55度到56度,1月平均氣溫為-9.3℃,而我國沈陽位于北緯41度48分,緯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氣溫卻是-11.5℃。
北方地區(qū)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區(qū)呢?古巴首都哈瓦那與我國廣州市的緯度相似,而且兩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開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強寒潮來臨時也都還有9℃。而廣州1月平均氣溫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還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氣溫可以下降到0℃。
以此看來,我國冬季確實比世界同緯度上其他國家要寒冷。
事實上,在同樣的緯度上,世界各地的溫度往往不盡相同。把全球緯圈上各點的溫度加以平均,叫作緯圈平均溫度。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比緯圈平均溫度大約要低14℃~18℃;黃河中下游偏低10℃~14℃;長江以南偏低8℃;就連華南沿海地區(qū)也偏低5℃左右。
處在同樣的緯度范圍內(nèi),為何我國的冬季溫度比較低呢?
這一“禍首”就是頻頻南下的寒潮。冷空氣最早大都來自北冰洋,然后經(jīng)過西伯利亞得到加強。西伯利亞高原不但緯度高,而且海拔高,地處大陸內(nèi)部,獲得熱量少,散熱快,成為北半球寒冷中心。這里的盆地地形使氣流不通暢,湍流交換弱,冬季,地面散熱快,又處于周圍山坡的環(huán)繞之中,冷氣流沿著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氣流的引導下,寒潮就會大爆發(fā),并不斷積累入侵我國。
寒潮來臨時究竟有多強,對我國影響有多大呢?以上海為例,百年來曾經(jīng)有兩次大的寒潮來襲。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氣溫還高達31.6℃,人們紛紛身著短袖出行,第二天,經(jīng)過冷空氣的“洗禮”,氣溫居然下降到7.7℃。后來,溫度降至6℃,在短短的兩天中,人們經(jīng)歷了從夏季到冬季的轉(zhuǎn)換。
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氣溫為19.9℃,傍晚冷空氣來襲,第二天氣溫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勢頭強勁,最低溫降至-2.1℃,24日早晨,氣溫再創(chuàng)新低,達到-10.6℃。
寒潮來臨往往引發(fā)多種嚴重的氣象災害??梢哉f它對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很大,對農(nóng)業(yè)、牧業(yè)、交通、電力甚至人們的健康都有一定影響。
(選自《北京日報》2017年2月9日)
(1)請用一句話概括文章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
(2)第二段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下劃線的詞語能否刪去?請說明理由。
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比緯圈平均溫度大約要低14℃~18℃。
(4)文章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什么作用?
(1)同樣緯度,我國更冷的具體情況與原因。
(2)列數(shù)字、作比較。列出具體的氣溫度數(shù),把我國冬季漠河的溫度與英國冬季利物浦的溫度進行比較,說明雖然緯度基本相同,但兩地氣溫相差巨大,表明我國更冷,也引出下文“處在同樣的緯度范圍內(nèi),為何我國的冬季溫度比較低”這一問題。
(3)不能,“大約”表示估計,表明后面的溫度只是估計,并不是準確數(shù)字,如果刪掉,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一定比緯圈平均溫度低14℃~18℃,過于絕對,不符合實際,“大約”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4)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先列舉我國無論北方還是南方,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說明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這樣說理,符合邏輯,更便于讀者的理解。
說明文語言分析;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列數(shù)字;作比較;邏輯順序
(1)根據(jù)這篇文章的題目可知,這篇文章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同樣的緯度,我國為何更冷?換句話說就是同樣緯度,我國更冷的具體情況與原因。
(2)“東北地區(qū)平均氣溫低至-20℃”“漠河同時期氣溫竟然低至-30.9℃”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而這段話把我國冬季漠河的溫度與英國冬季利物浦的溫度進行比較,這兩個地區(qū)的緯度相同,但是兩地冬季的溫度差別卻很大,結合語境分析,使用這兩種說明方法,具體說明說明雖然緯度基本相同,但兩地氣溫相差巨大的事實,非常令人信服。結合下文說明內(nèi)容分析,這段話也引出下文“處在同樣的緯度范圍內(nèi),為何我國的冬季溫度比較低”這一問題。
⑶“大約”,表示估計。“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比緯圈平均溫度大約要低14℃~18℃”意思是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比緯圈平均溫度估計要低14℃~18℃。如果刪掉,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一定比緯圈平均溫度低14℃~18℃,過于絕對,不符合實際,“大約”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因此不能刪去。
⑷結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文章首先列舉我國無論北方還是南方,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說明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采用了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或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這樣說理,符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更便于讀者的理解。
故解析為:⑴同樣緯度,我國更冷的具體情況與原因。
⑵列數(shù)字、作比較。列出具體的氣溫度數(shù),把我國冬季漠河的溫度與英國冬季利物浦的溫度進行比較,說明雖然緯度基本相同,但兩地氣溫相差巨大,表明我國更冷,也引出下文“處在同樣的緯度范圍內(nèi),為何我國的冬季溫度比較低”這一問題。
⑶不能,“大約”表示估計,表明后面的溫度只是估計,并不是準確數(shù)字,如果刪掉,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冬季我國東北地區(qū)的溫度一定比緯圈平均溫度低14℃~18℃,過于絕對,不符合實際,“大約”一詞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⑷由果到因的邏輯順序。先列舉我國無論北方還是南方,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說明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這樣說理,符合邏輯,更便于讀者的理解。
⑴本題考查提取并概括內(nèi)容的能力。這類題目答題技巧:①要根據(jù)題目的指向意義,明確在文中搜索內(nèi)容的范圍;②有些內(nèi)容,直接在提取范圍中摘錄即可獲取,但有的內(nèi)容不是直接傳遞的,而需對該確定范圍的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合后才能獲得;③將提取的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與整合,最后以簡潔、恰當?shù)恼Z言加以歸納。
⑵本題考查了說明文說明方法辨析及其作用。說明方法特征明顯,一般比較容易判斷。說明方法的作用,首先結合說明方法牢記其通用的作用,其次要注意結合運用說明方法的文章內(nèi)容具體分析,切記離開文章內(nèi)容的空洞分析。
⑶本題考查對說明文語言特點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字詞能否刪去題型,首先要表明觀點,解析一般都是否定的,分析理由的思路是:該詞表示什么,句中什么意思,去掉后會怎么樣,與原文不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⑷本題考查分析說明順序及作用的能力。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及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這種順序常用于事理說明文。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包括因果關系、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等等。依據(jù)這些來安排說明內(nèi)容的先后順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間的關系說清楚,將繁復的內(nèi)容介紹得有條不紊。
1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納木錯湖為什么越變越大
王元紅
①自本世紀以來,居住在納木錯湖畔的牧民們發(fā)現(xiàn),納木錯的湖水在一點一點向他們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家已經(jīng)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對此,各種說法在牧民中流傳。有人說,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因為牧民不注意衛(wèi)生,使得一直都愛干凈的納木錯仙女發(fā)怒,才將湖水漲起來,把湖邊的人家給淹沒。還有人說,天上的神仙發(fā)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漲了。
②納木錯的湖水上漲這一現(xiàn)象不僅引起當?shù)卣湍撩竦年P注,也吸引了科學家的目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納木錯綜合觀測站的工作人員觀測后發(fā)現(xiàn),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時間里,納木錯湖水的水位上漲了7米,湖面海拔從4718米變成現(xiàn)在的4725米,整個湖水容量增加了近140億立方米。
③納木錯湖水為何會突然上漲?研究人員認為,揭開問題背后的真相,需要綜合考慮水循環(huán)的各個可能因素。
④在西藏地區(qū),全球變暖導致的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冰川融化。我們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體水庫,在高原的水循環(huán)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納木錯周圍,有很多白皚皚的雪山,這些雪山實際上就是冰川。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補給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時候通過降雪補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終形成一種動態(tài)平衡。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這種動態(tài)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過降雪所獲得的補給量遠遠少于融化量。這樣一來,冰川不斷退縮,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納木錯湖中,最終造成湖水水位上漲。
⑤除此之外,納木錯湖水水位上漲還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
⑥納木錯周邊地區(qū)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屬于高寒地區(qū),地表在常年低溫的作用下形成一層厚厚的凍土。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挖掘后發(fā)現(xiàn),這些凍土層中甚至有一層很厚的冰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高原水循環(huán)的一部分。
⑦這些凍土在低溫狀態(tài)下,長期以冰的形態(tài)存在。氣溫升高后,特別是冬季氣溫加快上升,凍土開始融化。這些融化的水也會注入地勢較低的納木錯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漲。
⑧通常情況下,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水體蒸發(fā)量加大,然而,研究表明,蒸發(fā)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氣象要素,伴隨氣溫的升高,水體的蒸發(fā)量不一定隨之增加,它還與云量、日照、輻射等因素密切相關。
⑨筆者曾與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康世昌談起過納木錯湖水蒸發(fā)的問題。根據(jù)他們的分析和研究,在水位上漲的那幾年,納木錯地區(qū)的云量,特別是低云量增加了,但納木錯地區(qū)的蒸發(fā)量相比之前反而減少了。
⑩這意味著,蒸發(fā)量的減少也是造成納木錯水位上升的一個原因,但與冰川和凍土對湖水水位的影響相比,這一因素要弱得多。
說到這里,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納木錯的湖水水位為什么升高了。歸根結底,這種情況是由于氣候變化所導致的。因此,關注氣候、關注我們居住的地球,意義非常重大。
(1)本文第②段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和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
(2)概括納木錯湖水越變越大的三點具體原因。(每點用四個字概括)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納木錯湖越變越大,歸根結底是氣候變化導致的。
B.本文是按由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來說明納木錯湖水位上漲的原因的。
C.第①段提及的湖水上漲的兩種猜想,就是為了告訴讀者牧民十分愚昧。
D.第⑥段劃線詞語在文中起到限定作用,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和準確性。
(4)在文尾說“關注氣候,關注我們居住的地球,意義非常重大”,請結合實際,談談你能為保護我們的家園做哪些事情?(試舉四例)
(1)做比較;納木錯湖水在1970-2009年間的上漲情況
(2)冰川融化;凍土融水;蒸發(fā)減少。
(3)C
(4)①使用新的清潔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使用電動車或綠色驅(qū)動技術出行;③植樹造林,減慢沙化;④積極宣傳保護環(huán)境,全民動員。
把握的見解;被壓扁的沙子;恐龍無處不有;分析說明對象特征;分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題首先要了解說明文的常用說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據(jù)文字信息來判斷,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從說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說明什么問題方面來表述其作用。文章第②段除了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外,很明顯還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將1970~2009年的近40年時間里納木錯湖水量進行比較,突出水量增加的多。
(2)解答此題首先要從文中找出相對應的說明內(nèi)容,理清說明的思路,將關鍵內(nèi)容進行分點概括。文章在第三至十段具體分析納木錯湖水上漲的原因,第④段重點分析第一個原因:全球變暖;第⑥⑦段重點分析第二個原因:凍土融化;第⑧⑨⑩段則重點分析第三個原因:蒸發(fā)減少.要注意按題目要求,分別用四個字來概括。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題可從文中找出四個選項相對應的內(nèi)容,進行仔細的分析比對,即可作出正確的選擇。其中分析有誤的是C,結合全文內(nèi)容來看,第①段提及的湖水上漲的兩種猜想,是為了引出說明的對象,并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4)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解讀。這是一道開放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藥研發(fā)合作開發(fā)合同
- 加油站合作合同
- 2024年新能源儲能技術研發(fā)合作投資合同
- 體育館租賃合同
- 2025年度廣州房地產(chǎn)抵押權登記代理合同樣本
- 2025年度物流園區(qū)共享托盤使用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大廈清潔衛(wèi)生與垃圾分類處理服務合同
- 2025年度環(huán)保節(jié)能設備掛靠經(jīng)營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果園果樹品種改良勞務承包合同
- 2025年度跨境電商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商訂與履行規(guī)范
- (2024)湖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中小學校食品安全與膳食經(jīng)費管理工作指引
- 電商平臺客服人員績效考核手冊
- 04S519小型排水構筑物(含隔油池)圖集
- YB∕T 4146-2016 高碳鉻軸承鋼無縫鋼管
- 多圖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第十三講先鋒隊與中華民族獨立解放(1919-1949)根據(jù)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高考英語單詞3500(亂序版)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五章 脊髓損傷患者的社區(qū)康復實踐
- 北方、南方戲劇圈的雜劇文檔
- 燈謎大全及答案1000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