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專題三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1頁
人民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專題三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2頁
人民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專題三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3頁
人民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專題三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4頁
人民版歷史必修3課后習題專題三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課后篇鞏固探究一、選擇題1.李大釗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中指出:“(1917年的俄國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之上的革命?!鄙鲜稣J識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釗()A.最早舉起社會主義大旗B.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C.受到民主與科學的洗禮D.站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立場上解析李大釗認識到十月革命的性質(zhì)是社會主義革命,并大力宣揚之,這說明他已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并逐步成為具有初步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A、C兩項符合李大釗個人,但解釋不了原因;1917年,中國共產(chǎn)黨還未誕生,排除D項。答案B2.孫中山在評價馬克思時說:“苦心孤詣,研究資本問題,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資本論》一書,發(fā)闡真理,不遺余力,而無條理之學說,逐成為有系統(tǒng)之學理。研究社會主義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說明了()A.孫中山推崇馬克思主義理論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引起反響C.孫中山的政治主張發(fā)生實質(zhì)性轉(zhuǎn)變D.孫中山在為國共合作進行思想準備解析題干材料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對孫中山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其給了馬克思比較高的評價,但沒有體現(xiàn)孫中山推崇馬克思主義,故B項符合題意,A項錯誤。答案B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時期,也是各種思潮的爭鳴時期,經(jīng)過無數(shù)次論戰(zhàn),馬克思主義終于戰(zhàn)勝了所有的敵人,成為改造舊中國的強大思想武器,這是因為()A.馬克思主義不僅是科學的,也符合中國國情B.“工讀互助團”沒有真正的理論家C.胡適只代表個人,李大釗代表新文化運動的大多數(shù)D.其他觀點沒有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解析馬克思主義吸收了人類最優(yōu)秀的科學成果,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創(chuàng)造,總結(jié)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中國實際,故選A項。答案A4.五四運動前后,各色各樣的“主義”紛紛涌入中國,世界各地的知名學者頻繁登陸中國,中國各種身份的文化人也通過不同途徑傳遞著各自的信仰,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種情況不能表明()A.當時的中國出現(xiàn)了觀念革命B.當時的中國出現(xiàn)了思想較為自由的氛圍C.當時的中國出現(xiàn)了多元化的救國方案D.馬克思主義成為當時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解析馬克思主義只是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諸多思想之一。五四運動后,李大釗寫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全面介紹了馬克思主義,使其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更多的人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故選D項。答案D5.中國知識分子看到改造中國的新路徑,提出“到民間去”的號召,并開始深入到工人中間進行啟蒙宣傳,是在()A.戊戌變法時期B.辛亥革命時期C.五四運動時期D.國民革命時期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到工人中進行啟蒙宣傳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臺,并在運動中表現(xiàn)出偉大的力量,知識分子看到了這一點,主張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jié)合。故選C項。答案C6.李大釗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號召“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并積極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這說明()A.馬克思主義主要在工人中宣傳B.李大釗認識到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C.李大釗注重把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jié)合D.李大釗認為只有工人階級才能接受馬克思主義解析李大釗率先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其號召“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打成一片”,這說明其注重把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jié)合。答案C7.著名學者傅斯年在1919年曾指出:“從(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國算有了‘社會’了。中國人從發(fā)明世界以后,這覺悟是一串的。第一層是國力的覺悟;第二層是政治的覺悟;現(xiàn)在是文化的覺悟;將來是社會的覺悟?!边@里對“社會的覺悟”的理解最準確的是()A.中下層平民生活、思想和習俗的改造B.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C.知識分子民族和國家意識的增強D.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的傳播解析五四運動后,無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臺,人民群眾的覺悟進一步提高,而“社會的覺悟”體現(xiàn)了廣大平民生活、思想和習俗改造的過程。故選A項。答案A8.1923年,《晨報》公布了一次社會調(diào)查,其中兩個問題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你歡迎資本主義嗎?”歡迎者占27%,不歡迎者占73%;“你贊成社會主義嗎?”贊成者占76%,不贊成者占24%。這一數(shù)據(jù)反映出被調(diào)查人群的多數(shù)()A.歡迎國民革命軍北伐B.主張選擇資產(chǎn)階級民主道路C.渴望公平公正的社會制度D.贊同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解析題干反映出大多數(shù)人贊成社會主義,而社會主義制度在當時最為公平公正,故C項符合題意;A、D兩項均與“1923年”等信息無關,B項與歡迎資本主義者“占27%”等信息不符。答案C9.以下是1917—1922年《每周評論》和《新青年》所發(fā)表文章的主題統(tǒng)計。觀察圖例,結(jié)合所學知識,能夠得出的正確結(jié)論是()A.馬克思主義成為當時中國思想界的一股強大思潮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唯一途徑是報刊C.為《每周評論》《新青年》撰寫文章的都是馬克思主義者D.《每周評論》和《新青年》最關心的主題是西方習俗禮儀解析結(jié)合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知馬克思主義成為當時中國思想界的一股強大思潮。故選A項。答案A10.“五四”前后搬入中國的種種社會主義學理(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工讀主義、新村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等)雖曾一度匯成涌流之潮,極其明顯地影響過那個時候的社會思想和學術思想,但在短短幾年之后就波平浪靜,了無痕跡了。只有馬克思主義在風雨之中扎根在了中國社會。這說明()A.馬克思主義完全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B.五四運動證明資本主義不可行C.馬克思主義扎根于中國是歷史的必然D.當時的北洋政府倡導思想自由解析題干中“只有馬克思主義在風雨之中扎根在了中國社會”說明這是歷史的必然,故C項正確。A項中“完全符合”表述不準確;B項與材料無關;馬克思主義扎根中國與北洋政府是否提倡思想自由無關,故D項錯誤。答案C11.1920年,陳獨秀在《談政治》一文中明確宣布:“我承認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階級(即生產(chǎn)階級)的國家,創(chuàng)造那禁止對內(nèi)外一切掠奪的政治法律,為現(xiàn)代社會第一需要?!标惇毿阈纬蛇@一認識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運動陣營的分化B.工農(nóng)運動的發(fā)展C.馬克思主義的影響D.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影響解析根據(jù)題干信息“1920年”“陳獨秀”以及“建設勞動階級的國家”,可知這種認識形成的原因是受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影響。故選C項。答案C12.1920年12月,毛澤東在致朋友的信中說:“我看俄國式的革命,是無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個變計,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棄而不采,單要采這個恐怖的方法?!边@表明在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成員看來()A.俄國革命道路必須與中國實際相結(jié)合B.在中心城市舉行武裝暴動是當務之急C.暴力革命是進行社會改造的必然選擇D.改良仍舊是改造社會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析1920年,中國共產(chǎn)黨尚未建立,有人認為俄國革命道路是“恐怖的方法”,顯然是指十月革命暴力的方式,毛澤東認為這種道路帶有必然性。毛澤東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的成員。答案C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九一七年俄羅斯的革命,實是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普遍心理變動的顯兆。俄國的革命,不過是使天下驚秋的一片桐葉罷了。……Bolshevism的勝利,就是二十世紀世界人類人人心中共同覺悟的新精神的勝利!——李大釗《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材料二中國現(xiàn)時社會的性質(zhì)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步驟。而其第一步現(xiàn)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義,而是中國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義,而是新民主主義。這個歷史特點,并不是從鴉片戰(zhàn)爭以來就有了的,而是在后來,在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zhàn)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幾悦珴蓶|《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材料三歷史選擇了社會主義,歷史又以客觀現(xiàn)實限制了主觀愿望。這個矛盾,要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1)材料一中“Bolshevism的勝利”指的是什么事件?怎樣理解該事件是“天下驚秋的一片桐葉”?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李大釗的這篇文章意味著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在尋求救國之道上發(fā)生了什么重大轉(zhuǎn)變。(2)從任務、性質(zhì)、領導者、前途四方面指出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殊”之處。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革命出現(xiàn)這種“特殊性”的主要原因。(3)根據(jù)材料三,概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含義。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上的主要表現(xiàn)。參考答案(1)事件: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理解:沖破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推翻了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國際工人運動從理論變成了現(xiàn)實,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為國際無產(chǎn)階級樹立了斗爭的榜樣,開辟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新時代;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實踐指導力量(開辟了民族解放運動新時代)。轉(zhuǎn)變:從學習西方到以俄為師。(2)特殊性:無產(chǎn)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前途是社會主義。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中國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資產(chǎn)階級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務,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十月革命的影響;中國無產(chǎn)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等。(3)含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jié)合。表現(xiàn):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今以后,到處所見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戰(zhàn)勝的旗。到處所聞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的凱歌的聲……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釗《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材料二我在李大釗手下做圖書館佐理員時,已經(jīng)很快地傾向馬克思主義了,而陳獨秀對于引導我的興趣到這方面來,也大有幫助。我第二次赴京時,曾和陳獨秀討論我所讀過的馬克思主義書籍,陳本人信仰的堅定不移,在這也許是我一生極重要的時期,給我以深刻的印象?!睹珴蓶|自傳》材料三上海《勞動界》第七冊上刊登了海軍造船廠工人寫的《一個工人的宣言》,宣言說:“工人的運動,就是比黃河水還利害還迅速的一種潮流。將來的社會,要使他變個工人的社會;將來的中國,要使他變個工人的中國;將來的世界,要使他變個工人的世界……俄國已經(jīng)是工人的俄國……這個潮流,快到中國來了。我們工人就是這個潮流的主人翁……就要產(chǎn)生工人的中國?!?1)李大釗什么時間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另外,他還有哪些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著作?(2)結(jié)合材料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為什么傾向馬克思主義?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對毛澤東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