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改版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知識點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B/27/wKhkGWX1moWAcOjSAAEkR7QVxj4465.jpg)
![2024年新改版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知識點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B/27/wKhkGWX1moWAcOjSAAEkR7QVxj44652.jpg)
![2024年新改版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知識點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B/27/wKhkGWX1moWAcOjSAAEkR7QVxj44653.jpg)
![2024年新改版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知識點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B/27/wKhkGWX1moWAcOjSAAEkR7QVxj44654.jpg)
![2024年新改版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知識點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0B/27/wKhkGWX1moWAcOjSAAEkR7QVxj446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知識點原創(chuàng):蒙蒙精品知識點原創(chuàng):蒙蒙de雨科學課堂全冊精編版新大象版五下科學知識梳理目錄準備單元雪地上的“足跡”4第一單元尋求光的路線第1課光從哪里來5第2課光的傳播路線6第3課光的反射7第4課光線與視覺8第5課陽光里的色彩10第二單元能量第1課電磁鐵11第2課電動機13第3課萬能的電14第4課電從哪里來15第5課能量大轉盤16第三單元轉動的地球第1課晝夜交替16第2課誰先看到日出17第3課變化的影長18第4課四季的變化19第5課四季的成因20第四單元食物與能量第1課我們需要食物21第2課動物的食物23第3課植物的“食物”24第4課食物鏈25第5課生態(tài)平衡26第五單元大自然里的老師蒼耳的啟27烏和飛機28第3課空投包的仿生原型28第4課防震原理研究29第5課我們的空投包30反思單元仰望星空的人31新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精編知識點準備單元雪地上的“足跡”1.在科學探究中,常采用控制變量法,每次只改變一個變量,控制其他變量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變量對問題的影響。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2.教材第2頁的實驗中,我們把小桌子對海綿豎直向下的作用力稱為壓力,小桌子穩(wěn)定后產(chǎn)生的壓力大小與它的重力大小相等。3.踩在滑雪板上不容易陷入雪地的主要原因是滑雪板增大了人與雪之間的接觸面積。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海綿的凹陷程度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壓力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積越小,凹陷程度越大。受力面積越小,凹陷越深受力面積越大,凹陷越淺受力面積越小,凹陷越深受力面積越大,凹陷越淺5.海綿的凹陷程度與壓力大小有關: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壓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壓力越小,凹陷越淺壓力越大,凹陷越深壓力越小,凹陷越淺壓力越大,凹陷越深6.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小桌子和海綿的高度總和來比較海綿的凹陷程度。第一單元探尋光的路線第1課光從哪里來1.如果沒有光,我們將什么都看不見。2.自己能夠發(fā)光并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稱作光源。3.光源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1)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稱為自然光源。太陽、螢火蟲、發(fā)光魚等屬于自然光源。太陽螢火蟲發(fā)光魚(2)人們制造出來的光源,稱為人造光源。發(fā)光的臺燈、點燃的蠟燭、發(fā)光的激光筆等屬于人造光源。臺燈蠟燭激光筆4.有些物體能反射其他物體的光,給人感覺很亮,但自己不能發(fā)光,這樣的物體不是光源。如汽車后視鏡、月亮、花朵等不是光源。汽車后視鏡月亮花朵5.沒有處在發(fā)光狀態(tài)的物體不是光源。如沒有通電的電燈,沒有點燃的蠟燭,它們沒有處在發(fā)光的狀態(tài),所以不是光源。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6.光是一種能量形式,光源能夠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成光能來發(fā)光。例如,油燈的發(fā)光方法是燃燒,將化學能轉化成光能;臺燈的發(fā)光方法是通電,將電能轉化成光能。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7.為了滿足生活需要,人類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人造光源。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造光源也在不斷發(fā)展。8.燈的發(fā)展史篝火→蠟燭/油燈→白熾燈→熒光燈→LED燈第2課光的傳播路線1.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2.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3.實驗:驗證光是沿直線傳播的(1)實驗步驟:①用線香制造一些煙霧。②用激光筆的煙霧(或手電筒)向煙霧中投射一束光。③觀察光束是不是直線(2)實驗現(xiàn)象:看到一道清晰的筆直光束。(3)實驗結論:光沿直線傳播。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注意事項:使用激光筆時,千萬不要照射人的眼睛、皮膚等,以免產(chǎn)生危害。4.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科學家墨子就發(fā)現(xiàn)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他曾在房間朝陽的墻壁上開了一個小孔,讓一個人對著小孔站在屋外,屋內(nèi)相對應的墻上便出現(xiàn)了倒立的人像,這便是有趣的“小孔成像”現(xiàn)象。5.小孔成像的原理:燭焰上部發(fā)出的光,由于光的直線傳播,通過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燭焰下部發(fā)出的光,由于光的直線傳播,通過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就形成了相對于燭焰倒立的像。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第3課光的反射1.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遇到物體時會發(fā)生反射,從而改變光的傳播方向。2.反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3.任何物體都能反射光,只不過是光在物體表面的反射情況有所不同。4.實驗:探究光的反射(1)把一束光射在光學演示箱中的平面鏡上,觀察光的傳播路線。(2)改變光束與鏡子的角度,再次觀察光的傳播路線。發(fā)現(xiàn)光的反射規(guī)律:反射角=入射角。(3)用不同的材料代替平面鏡時,我們發(fā)現(xiàn)一般的物體都會反射光。5.鏡面反射和漫反射(1)鏡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鏡上,由于鏡面光滑平整,所以會沿著同一個方向反射出去。(2)漫反射:一般物體的表面并沒有鏡面那樣光滑平整,光照射在上面時被反射到各個方向。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3)我們之所以能夠從多個角度看到這些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就是因為它們在光源的照射下發(fā)生了漫反射。(4)平面鏡成像是鏡面反射。第4課光線與視覺1.我們能否看到物體及其原因和光相關的現(xiàn)象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黑暗環(huán)境下,我們什么也看不見沒有光我們能夠看到點燃的蠟燭蠟燭發(fā)出的光進入眼睛當蠟燭被物體擋住時,我們看不到它光沿直線傳播,蠟燭發(fā)出的光被遮擋,沒有進入人眼通過鏡子,我們能看到遮擋物后面的蠟燭平面鏡把蠟燭發(fā)出的光保持原有狀態(tài)反射到人眼我們能夠看到蠟燭照亮的人臉人臉將蠟燭發(fā)出的光反射到人眼明明有光照到黑板上,我們卻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黑板和字反射的光都進入人眼,但是光過于強烈,因此人眼無法分辨字與黑板2.眼睛是感覺光的器官。光源發(fā)出的光或者物體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都能使我們看到光源或該物體。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1)太陽發(fā)出的光照到樹上,樹反射的光進入眼睛,我們就能看到樹了。(2)螢火蟲發(fā)出的光進入眼睛,我們就能看到螢火蟲了。3.如圖所示,在鏡子右側的同學甲將手電筒的光照到鏡子上,同學乙站在鏡子的正對面不能看到鏡子上有甲光,原因是鏡子上發(fā)生鏡面反射,光全被反射到其他地方,沒有進入同學乙的眼睛。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平面鏡能夠把其他物體發(fā)出或反射的光保持原有的狀態(tài)反射到我們的眼睛里,所以我們能借助它看到被遮擋的物體。5.潛望鏡(1)潛望鏡的原理:潛望鏡利用了兩面平面鏡,利用兩次光的反射原理。(2)制作潛望鏡。(使用小刀時,要注意安全)第5課陽光里的色彩1.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讓一束陽光通過三棱鏡,發(fā)現(xiàn)陽光被分解成了幾種顏色的光。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2.三棱鏡色散實驗(1)讓一束陽光通過三棱鏡后照到白屏上,會在白屏上形成一條彩色光帶,顏色依次是赤、橙、黃、綠、藍、靛、紫。(2)色散現(xiàn)象說明太陽光是由多種顏色的光組成的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會被分解成多種顏色的光。3.雨過天晴,天空中很多小水珠能把太陽光分解成多種顏色的光,這樣就形成了彩虹。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我們平時能看到不同顏色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只反射或透射了某些顏色的光。(1)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能透過的光的顏色決定。(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光的顏色決定。(3)物體看起來是白色是因為它能反射各種顏色的光。(4)物體看起來是黑色是因為它能吸收各種顏色的光。5.制造人工彩虹:背對著陽光,用噴壺向空中噴灑水霧,可以在與太陽相反的方向看到彩虹。6.做一個赤、橙、黃、綠、藍、靛、紫的七彩陀螺,快速旋轉陀螺后,能看到它的顏色變成了白色。這說明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第二單元能量第1課電磁鐵1.電生磁現(xiàn)象: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無意中讓通電的導線靠近指南針,他突然發(fā)現(xiàn)指南針發(fā)生了偏轉,由此發(fā)現(xiàn)了電生磁現(xiàn)象。2.這種由鐵芯和纏繞在鐵芯上的導電線圈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電磁鐵通電后具有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電磁鐵通電后能吸引鐵釘3.電磁起重機應用了電磁鐵的原理,通電后具有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因此它能輕松地吸起和放下鐵塊。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電可以讓用電器工作,說明電具有能量,我們把這種能量叫作電能。電磁鐵通電后產(chǎn)生了磁性,把電能轉化為了磁能,就能夠把鐵質(zhì)物體吸起來了。5.當電磁鐵的導電線圈匝數(shù)一定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當電流一定時,電磁鐵的導電線圈匝數(shù)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6.實驗: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的關系電池節(jié)數(shù)越多,電流越大,吸引大頭針數(shù)量越多(1)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2)相同條件:導電線圈匝數(shù)、鐵芯(鐵釘)大小。(3)不同條件:電流大?。ù?lián)電池數(shù)量)。(4)實驗結論:當其他條件相同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7.當電流一定時,電磁鐵的導電線圈匝數(shù)越多,電磁鐵的磁性越強。第2課電動機1.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導電線圈通電后有了磁性,并在磁鐵磁力的作用下轉動起來,從而將電能轉化成了動能。2.制作簡易電動機時,為使導電線圈持續(xù)轉動下去,需要將漆包線一端的漆全部刮掉,另一端的漆刮去半面,對導電線圈只供電半周,使導電線圈在半周內(nèi)受磁力轉動,在另外半周內(nèi)由于慣性繼續(xù)轉動。3.電動機的內(nèi)部結構:電動機主要由固定不動的磁鐵(定子)和能夠轉動的導電線圈構成,導電線圈中有鐵芯,通電后相當于一個電磁鐵(轉子),因此能與固定的磁鐵相互作用。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磁鐵導電線圈磁鐵導電線圈鐵芯定子轉子4.電動機通電后轉動,能夠把電能轉化為動能。5.電動機的用途:電動汽車、掃地機器人、洗衣機等。第3課萬能的電1.在電路中使用電能進行工作的裝置叫用電器(簡稱電器)。如電燈、電視、電風扇等。2.用電器通電“工作”后,它會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用電器名稱用途把電能轉化成的能量電熱水壺燒水熱能手電筒照明光能電視機娛樂聲能、光能收音機娛樂聲能紅外取暖器取暖熱能節(jié)能燈照明光能電爐燒水做飯熱能電動機驅(qū)動機械能3.自然界中存在多種能量表現(xiàn)形式。除了電能和磁能,還有聲能、光能、熱能、動能等。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聽到歌聲時的能量轉化聲能電能聲能電能聲能5.形形色色的用電器,可以方便地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多種能量形式,以滿足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需要。因此,電能是最方便使用的能量形式之一。第4課電從哪里來1.要想發(fā)電就必須使發(fā)電機轉動起來。將導電線圈放入磁鐵中間,轉動線圈會看到小燈泡發(fā)光,手搖發(fā)電機消耗人的化學能,并將其轉化為電能。2.火力發(fā)電廠的能量轉化過程:煤的化學能→水的熱能→水蒸氣的動能→汽輪機的動能→發(fā)電機的電能。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3.各種發(fā)電方式的能量轉化情況4.發(fā)電機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用電器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5.新能源發(fā)電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1)潮汐發(fā)電:海水的機械能→電能。(2)光伏發(fā)電:光能→電能。第5課能量大轉盤1.人類的生存和活動離不開食物,人類需要把食物的化學能儲存在身體里。我們能把身體內(nèi)的化學能轉化成多種形式的能量。轉化為熱能轉化為聲能轉化為機械能2.能量無處不在。太陽不停地散發(fā)著光能和熱能,生物體內(nèi)有化學能,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如果沒有能量,世界就不會運轉,生命也不復存在。3.伴隨著物體的運動、生物的活動、物質(zhì)的變化、機器的運轉,能量也在不斷地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4.世界性的能源問題主要反映在能源短缺及供需矛盾所造成的能源危機方面,所以世界各國都提出要節(jié)約能源。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5.我國對新能源可燃冰和干熱巖的開發(fā)與利用已經(jīng)取得初步成果。第三單元轉動的地球第1課晝夜交替1.地球上大部分地區(qū)的晝和夜不停地交替出現(xiàn)。2.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上被陽光照到的地方處于白晝,沒被照到的地方處于黑夜。3.用手電筒模擬太陽,用乒乓球等球體模擬地球,觀察到地球自轉可以產(chǎn)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能形成晝夜交替原因的假說地球自轉。地球不動,太陽圍繞著地球轉。太陽不動,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同時地球自轉。5.法國物理學家傅科做的傅科擺實驗,說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轉。6.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從而形成了晝夜交替現(xiàn)象。地球自轉一圈剛好是一天。第2課誰先看到日出1.地球上不同的地區(qū),每天日出的時間不同。東邊的上海比西邊的拉薩先迎來黎明。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2.大家手拉手做誰先看到日出模擬實驗(1)大家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慢慢轉動,“上?!毕瓤吹健叭粘觥?。(2)大家按照由“東”向“西”的方向慢慢轉動,“拉薩”先看到“日出”。3.地球是圍繞著一個假想軸——地軸進行自轉的,地軸貫穿地球的南北兩極。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北極星的位置恰好與地軸的北部延長線非常接近,所以夜晚看北極星幾乎是不動的,而且位于正北方向的天空。5.恒星的位置是不變的,因為地球在自轉,所以在地球上看去就像恒星在旋轉。觀察北半球的星空,會發(fā)現(xiàn)北極星的位置幾乎沒有變化,而其他的恒星每天都在圍繞北極星逆時針旋轉。6.地球圍繞著地軸自西向東自轉,地軸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我們在地球上看到其他星體(如太陽等)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結果。第3課變化的影長1.陽光的直射與斜射2.早上和傍晚陽光斜射過來,影子較長;中午陽光幾乎從頭頂上直射過來,影子較短。3.實驗:探究光線照射角度與溫度變化的關系(1)準備3個邊長為5厘米的正方形黑色紙袋,將酒精溫度計裝入黑色紙袋中。用白熾燈泡以不同角度、相同距離(10厘米)照射黑色紙袋。(2)相同條件下,溫度與光線照射角度有關,光線直射時,物體溫度變化快;光線斜射時,物體溫度變化慢。4.物體溫度變化與陽光照射角度的關系(1)早上和傍晚陽光照射角度較小,同樣的光被分散到更大的范圍,所以物體的溫度較低。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2)中午時陽光照射角度大,陽光接近直射,光線集中,所以同樣的面積接收到的熱能更多,物體的溫度也就高了。5.陽光照射角度的變化引起了一天中物體影長的變化,也引起了氣溫的變化。上午,陽光照射角度逐漸變大,影長逐漸變短,氣溫逐漸上升。一般在午后兩小時左右氣溫達到最高。之后隨著陽光照射角度持續(xù)變小,影長逐漸變長,氣溫開始降低。夜里沒有陽光照射,氣溫繼續(xù)降低。第4課四季的變化1.圭表(1)圭表是我國古代科學家發(fā)明的一種度量正午日影長度的天文儀器,由水平且處于南北方向的圭尺(圭)和直立的標桿(表)兩部分組成,表與圭垂直。(2)每天正午時刻,表的影長在一天中最短,而且剛好投影在圭尺上。(3)根據(jù)圭表的觀測結果,人們發(fā)現(xiàn)一年中隨著四季變化,每天正午時刻表在圭尺上的影長也發(fā)生著變化。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2.每天陽光照射角度最大的時刻是正午。根據(jù)地理位置和日期的不同,中午12點整不一定是正午。3.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的變化規(guī)律(1)夏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最短。(2)冬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最長。(3)夏至到冬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逐漸變長。(4)冬至到夏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逐漸變短。(5)春分與秋分,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一樣長。4.古人就是通過測量正午時豎直物體的影子所在的方向,來準確測定南北方向的。由于磁偏角的存在,指南針所指示的南北并不完全準確。5.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每天正午時陽光的照射角度和每天的日照時間也在不斷變化。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1)冬季,正午時陽光的照射角度小,每天總的日照時間短,因此氣溫低。(2)夏季,正午時陽光的照射角度大,每天總的日照時間長,因此氣溫高。第5課四季的成因1.地球的公轉是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地球公轉一圈是一年。2.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軌道的形狀是橢圓形,地球處于近日點的時間在每年一月初,地球處于遠日點的時間在每年七月初。3.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時,也在不停地自轉。不過,地球的自轉軸并不是垂直于公轉軌道平面的,而是有著約24°的傾斜角。也就是說,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始終傾斜著,就像一直斜著身子在旋轉。4.在地球公轉的過程中,地球地軸傾斜的方向不會改變。5.地球在不停地圍繞著太陽公轉。由于地軸傾斜,在地球公轉一圈的過程中,每天正午時地面上的物體影長會不斷變化(也就是陽光照射角度在不斷變化),氣溫也隨著不斷變化。6.冬季物體影長長,氣溫低,夏季物體影長短,氣溫高,春秋兩季氣溫適中,地球公轉形成四季交替的現(xiàn)象。7.同一時間,地球南、北半球的季節(jié)正好相反。第四單元食物與能量第1課我們需要食物1.人的生存和活動需要能量。(1)當人體從食物中攝取的熱量總和不能滿足人體需要時,就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2)當人體攝取熱量總和大于所需熱量總和而且缺乏運動時,人體就會變胖,也不利于身體健康。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3)均衡飲食特別重要。2.食物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通常分為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3.只有營養(yǎng)全面,身體才能健康,所以我們還要參考食物金字塔的知識,六大營養(yǎng)素都要攝入。4.食物金字塔(1)第一層:谷薯類。這是“寶塔”的底層,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在每日的攝入量中占比最大。(2)第二層:蔬菜、水果類。這一層的食物主要提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使我們健康成長。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3)第三層:畜禽肉、水產(chǎn)品、蛋類。這一層的食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能幫助身體制造新細胞,并修復受損組織。(4)第四層: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堅果類。這一層食物中含有大量鈣質(zhì),可以幫助骨骼和牙齒生長。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5)第五層:油、鹽。烹調(diào)油要多樣化,且要避免油、鹽的過多攝入。5.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在新陳代謝中產(chǎn)生熱量,又稱產(chǎn)熱營養(yǎng)素。6.均衡膳食首先要滿足人體對熱量的需要,三大產(chǎn)熱營養(yǎng)素在總熱量中的百分比應當是:蛋白質(zhì)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每天三餐按3:4:3的比例攝入熱量較為合理。第2課動物的食物1.不同的動物吃不同類型的食物來獲取所需要的能量。以動物為食老虎、鱷魚、鷹……以動物為食老虎、鱷魚、鷹……以植物和動物為食狗、猩猩……以植物為食馬、牛、羊……2.根據(jù)獲取食物類型的不同,可以將動物分為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3.牙齒、爪(蹄)、喙、舌、四肢等是不同動物獲取食物的“好幫手”。4.比較不同食性動物的牙齒和足部動物食性牙齒爪(蹄)老虎肉食性牙齒十分尖利,便于撕咬食物長著能伸縮的利爪,便于抓捕獵物馬植食性犬齒退化,牙齒像鐮刀,適于切草腿長,有蹄,便于快速奔跑,躲避天敵猩猩雜食性既有犬齒,又有像鐮刀一樣的門齒爪子較長,適于攀爬、抓取食物第3課植物的“食物”1.一顆植物的種子長成高大的植株需要能量。假設:植物需要的能量從土壤、陽光、空氣和水中來。證明:植物需要的能量并非全部來自土壤。證明:植物需要的能量并非全部來自土壤。證明:綠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氣。證明:綠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氣。2.1864年,德國的薩克斯發(fā)現(xiàn)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能夠產(chǎn)生淀粉。①暗處理②葉片部分遮③把葉片放入酒精光后再光照中并隔水加熱④清水漂清⑤滴碘液⑥觀察葉片顏色變化(1)葉片被遮擋部分沒有顏色變化,未被遮擋部分變成藍色。(2)根據(jù)淀粉遇到碘會變成藍色可知,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能夠產(chǎn)生淀粉。3.光合作用:綠色葉片中有很多小小的“加工廠”(葉綠體),在陽光的照射下,“加工廠”把根吸收來的水分和由氣孔吸收進來的二氧化碳合成為植物所需要的養(yǎng)分(主要是淀粉)供植物生長,同時放出氧氣。這樣,植物就把光能轉化成了化學能并且儲存在植物體內(nèi)。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條件:光照二氧化碳條件:光照二氧化碳場所:葉綠體養(yǎng)分氧氣水++場所:葉綠體養(yǎng)分氧氣水4.植物還需要從土壤中獲取無機鹽等養(yǎng)分,所以農(nóng)民常常為作物補充含氮、磷、鉀等元素的養(yǎng)料來幫助作物更好地生長。第4課食物鏈1.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像鏈條一樣,把生物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鏈條關系就是食物鏈。食物鏈代表了能量的傳遞路線。2.“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描述的食物鏈:蟬螳螂黃雀樹汁蟬螳螂黃雀樹汁3.食物鏈通常都是從植物開始,以動物結束的。能量從植物轉移到動物身上。4.植物自己可以制造“食物”,是食物鏈的源頭,被稱為食物鏈的“生產(chǎn)者”。各種動物都要以植物或其他動物為食,它們是各級“消費者”。生物界還生活著專門吃動植物遺體的“腐食性動物”,以及霉菌、細菌等微生物,它們可以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植物所需要的養(yǎng)料,科學家稱它們?yōu)椤胺纸庹摺薄?.如果沒有分解者,動植物的遺體將堆積如山,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將崩潰。6.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間往往存在著很多條食物鏈,它們相互交織,從而形成了錯綜復雜的食物網(wǎng)。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第5課生態(tài)平衡1.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叫生態(tài)系統(tǒng)。2.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生物部分(生產(chǎn)者、消費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分等)。3.我們可以用“毛線推演”的方法研究生態(tài)系統(tǒng)。4.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各種生物都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5.在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它們之間關系密切。如果動植物以及微生物的數(shù)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這種狀態(tài)叫生態(tài)平衡。6.生物的物種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越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越穩(wěn)定。7.呼倫貝爾草原生態(tài)失衡問題:大規(guī)模的捕狼活動,使狼的數(shù)量銳減→羊、兔等大量繁殖→草原被破壞→羊兔、田鼠等動物缺少食物面臨滅絕。8.制作魚塘的生態(tài)瓶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1)需要放入池塘水、沙子、植物(水草)和動物(小魚或蝌蚪等)。(2)生態(tài)瓶里的生物有完整的食物鏈,它們都能找到自己的食物。(3)水草通過陽光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又為小魚制造了氧氣和食物。微生物可以分解小魚的糞便給水草提供肥料,所以說生態(tài)瓶里的能量是可以流動的。第五單元大自然里的老師第1課蒼耳的啟示1.仿生學是人們從大自然中獲得靈感,通過研究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并根據(jù)其中的原理發(fā)明出新的設備、工具和技術的學科。2.蒼耳子上有很多彎曲且有彈性的鉤狀結構,這樣的結構能使蒼耳子鉤住很細的線和毛,而在布料和動物皮毛上有很多這樣的線和毛。蒼耳子的鉤狀結構非常有韌性,從毛發(fā)上摘下來也不會斷裂。蒼耳子放大后的蒼耳子尼龍搭扣3.瑞士工程師喬治·德·梅斯特拉爾模仿蒼耳子的結構發(fā)明了尼龍搭扣。尼龍搭扣的一塊布上布滿類似蒼耳子的彈性鉤狀結構,另一塊布上布滿細細的線,這樣兩塊布就能互相粘連在一起,用力一拉又能把它們拉開,并能反復使用。4.模仿蒼耳子發(fā)明尼龍搭扣是人類發(fā)明史上一個典型的仿生學案例。5.生物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特點。研究并模仿各種生物的形態(tài)、功能、結構等特征進行設計和發(fā)明,是常見的仿生學思路。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6.人類的很多發(fā)明都可以從大自然中找到原型。(1)人們模仿小鴨子的腳蹼,制作了潛水腳蹼。(2)人們模仿蝴蝶身上的花紋,設計了迷彩服。(3)人們模仿鳥類身上的翅膀發(fā)明了飛機。(4)人們模仿章魚身上的吸盤發(fā)明了塑料吸盤。第2課鳥和飛機1.仿生學不僅以生物的形狀、功能和結構等特征為模仿對象,還需要研究它們的原理,從而為工程技術提供更有價值的設計思想。2.僅從形態(tài)上模仿鳥類翅膀的飛行器都沒有真正成功。德國的奧托·李林塔爾最先把精力放在對鳥的飛行原理的研究上,發(fā)現(xiàn)鳥類弧形的翅膀在飛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萊特兄弟建造了風洞,并制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帶有發(fā)動機的“飛行者一號”。編輯:蒙蒙de雨科學課堂4.飛機的機翼和鳥的翅膀都是上凸下平的結構,當飛機前進時,這種結構可以在氣流中獲得向上的升力,這就是飛機能夠起飛的原理。第3課空投包的仿生原型1.飛機使用空投包可以把物資安全地投放到地面。2.生物的安全著陸(1)復齒語鼠(俗稱飛鼠)從高處跳落時,展開寬大的翅膀可以減慢下降速度,安全地滑翔到遠處。(2)貓爪的肉墊軟軟的,從高處向下跳的時候,肉墊就起到了減震的作用。(3)翅果的“小翅膀”使風能將果實安全帶到離母樹較遠的地方繁殖。(4)椰子堅硬的外殼可以保護椰子從樹上掉下時不會被摔壞。3.來自大自然的生物原型給我們帶來了啟示,例如,降落傘、減震海綿墊的制作都是模仿了各種生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安全技術方案
- 大數(shù)據(jù)風控系統(tǒng)開發(fā)合同
- 代理委托消防合同
- 兩個孩子一人一個離婚協(xié)議書
- 勞務班組施工合同
- 網(wǎng)絡文學版權授權合作協(xié)議
- 青島版(2024)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第8課 智能互聯(lián)更高效》教學設計
- 閩教版(2020)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8課 輸入法要選擇》教學設計
- 寵物醫(yī)院異味處理協(xié)議
- 第三方債權轉讓協(xié)議6篇
- A320系列飛行訓練課程:電子飛行儀表系統(tǒng)概況
- 黃土地質(zhì)災害類型及其危害性評估
- 交際德語教程第二版A1Studio[21] 課后習題參考答案
- 氣割、電氣焊作業(yè)的應急救援預案
- 超級精美PPT模版美國經(jīng)典ppt模板(通用珍藏版2)
- 施工現(xiàn)場應急處置方案
- 中醫(yī)內(nèi)科方歌-八
- 陰符咒術(基本知識--畫符)
- 氣動控制閥的定義分類及工作原理詳解
- DZW中文說明書
- IATF事態(tài)升級管理程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