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第六單元第12課《拿來主義》同步檢測(解析)高中語文統(tǒng)編必修上冊第12課《拿來主義》同步檢測題
一.課內(nèi)閱讀鞏固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題。
拿來主義
魯迅
①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到現(xiàn)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別的且不說罷,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后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以催進“象征主義”,此后是順便到歐洲傳道。我在這里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征主義的關系,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②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
③當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fā)了瘋。中國也不是,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后呢?幾百年之后,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
④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⑤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
⑥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于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于洋貨發(fā)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⑦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⑧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是全不這樣的。
⑨他占有,挑選??匆婔~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yǎng)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摔在茅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卻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只有煙槍和煙燈,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煙具都不同,確可以算是一種國粹,倘使背著周游世界,一定會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
⑩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1.根據(jù)課文的觀點,下列詞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送去”:指國民黨反動政府所奉行的媚外賣國政策和出賣領土主權等罪惡行徑。
B.“拿來”:指對文化遺產(chǎn)進行鑒別后進行獨立自主地選擇。
C.“拋來”“拋給”:含義一樣,都是對方不要的、施舍的東西。
D.“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這一句,從性情、方法、心胸等方面論述拿來的條件。
C
本題考查學生對重要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
C.“拋來”和“拋給”的含義不同,“拋來”是沒有目的的,不會有附加條件;而“拋給”是有目的的,定會有附加條件。
故選C。
2.對本文語言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巧妙地指出了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與英、法、俄、日、美等國家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B.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寫出了送去主義的實質(zhì)是媚外求榮。
C.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三個短語,層層推進,寫出了“拿來”必須獨立思考,鑒別精華和糟粕,獨立自主地選擇。
D.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拿來的目的是造就新人和新文藝,這句話強調(diào)了繼承的重要性。
D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品味語言的能力。
D.“強調(diào)繼承的重要性”錯誤,這句話說的是“拿來”的意義,“拿來”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
故選D。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將“尼采”和“中國”進行了對比論證,有力地論證了“送去主義”的危害性。
B.文章以“大宅子”為喻,通過魚翅、鴉片、煙槍和煙燈等形象,巧妙地闡釋了“拿來主義”。
C.魯迅先生用“孱頭”“昏蛋”“廢物”三個形象,尖銳而生動地批判了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三種錯誤態(tài)度,這三種錯誤態(tài)度是:①不敢接受;②全盤否定;③全盤吸收。
D.這篇課文是魯迅雜文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小見大,就近取譬,集中體現(xiàn)了魯迅深刻透徹的思想,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A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鑒賞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A.“對比論證”錯誤,張冠李戴,應為“類比論證”。“尼采”“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結果是“發(fā)了瘋”;中國自認為“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認為地大物博,所以只是送去,不想拿來,結果“百年之后”“我們的子孫”“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兩者是相似,不是相反,所以是類比,不是對比。
故選A。
4.對本文語言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巧妙地指出了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與英、法、俄、日、美等國家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B.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寫出了送去主義的實質(zhì)是媚外求榮。
C.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三個短語,層層推進,寫出了“拿來”必須獨立思考,鑒別精華和糟粕,獨立自主地選擇。
D.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拿來的目的是造就新人和新文藝,這句話強調(diào)了繼承的重要性。
D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語言特色的能力。
D.“這句話強調(diào)了繼承的重要性”錯誤,曲解文意,這句話說的是“拿來”的意義,“拿來”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
故選D。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送去主義”是近代中國繼“閉關主義”之后實行的另一種對外政策,過去的“閉關主義”導致現(xiàn)在的“送去主義”。
B.送去主義者先是送古董,送畫,后是準備送活人,能夠只是送出去,可見送去主義者的“豐富”和“大度”。
C.在當時“送去”是“摩登”,送去主義者與自詡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的哲學家尼采一樣“發(fā)了瘋”。
D.送去主義者不給后代留下一點東西,則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的子孫只好磕頭賀喜,向別人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
A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過去的‘閉關主義’導致現(xiàn)在的‘送去主義’”錯誤,強加因果,“過去的‘閉關主義’”與'“現(xiàn)在的‘送去主義’”不存在因果關系。
故選A。
6.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破立結合,①至⑦段立中有破,批判“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⑧至⑩段破中有立,對“拿來主義”做正面、直接、具體的闡述。
B.寫“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是為了與“拿來主義”形成鮮明對比,把“拿來主義”襯托得更加突出,從反面論證了“拿來主義”的正確。
C.第⑨段中文章以“大宅子”設喻論證如何對待文化遺產(chǎn),批判了“孱頭”“昏蛋”“廢物”等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三種錯誤態(tài)度。
D.第⑩段重申“拿來主義”的主張并對拿來主義者提出要求,指出要區(qū)別對待文化遺產(chǎn),實行“拿來主義”對建設民族新文化重要且緊迫。
A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①至⑦段立中有破,……⑧至⑩段破中有立”錯誤?!傲⒅杏衅啤薄捌浦杏辛ⅰ眱删湮恢妙嵉?,應該是①至⑦段破中有立,⑧至⑩段立中有破。
故選A。
7.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不對外開放,不實行“拿來主義”,就沒有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快速發(fā)展。
B.八十多年前,帝國主義國家“送來”;八十多年后,它們?nèi)杂锌赡芙o我們“送來”。
C.否定或者肯定傳統(tǒng)的文化和外來的文化,都不利于創(chuàng)造新時期自己民族的新文化。
D.失去“運用眼光,自己來拿”的要旨,“拿來主義”就不能批判繼承,推陳出新。
C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C.“否定或者肯定傳統(tǒng)的文化和外來的文化”錯誤。“放一把火燒光”是完全否定,“接受一切”是完全肯定。以這兩種行為為喻,意在證明“過于否定或者完全肯定傳統(tǒng)的文化和外來的文化”“都不利于創(chuàng)造新時期自己民族的新文化”,選項取消“過于”和“完全”的限制,說法絕對。
故選C。
8.請概括文本論證特點。
①采用破立結合的論證方式,先破后立。
②采用多種論證方法: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對比論證。
③多用反語,語言幽默、犀利。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體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
文章在提出“拿來主義”之前,先用了不少篇幅說“送去主義”,歷陳它的弊害,然后急轉直下,亮出自己的觀點。他針對“送去主義”提出要“拿來”,又針對“送來”提出“拿來主義”,最后提出“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采用破立結合的論證方式,先破后立。
文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chǎn),用“孱頭”“昏蛋”“廢物”來批判三種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錯誤觀點和態(tài)度;用“魚翅”“鴉片”“煙燈和煙槍”來比作文化遺產(chǎn)中的三個組成部分等等,多處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尼采自詡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而中國有些送去主義者的言論也如同尼采一樣十分危險,運用類比論證的方法,論證了“送去主義”的錯誤;將清政府奉行的“閉關主義”和國民政府炫耀的“送去主義”加以對比,又把國民政府的“送去主義”同外國列強施行的“送來主義”加以對比,為進一步揭露列強“送來主義”的實質(zhì)和危害,又把“送來”與“拿來”進行對比,多處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梢?,文章運用了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對比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
“大師”“發(fā)揚國光”“進步”等處多用反語,加強諷刺語氣,語言幽默、犀利。
9.根據(jù)文本,概括接受外來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正確做法。
①首先要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②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去占有,挑選。
③對外來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要會吸收、創(chuàng)新。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據(jù)原文“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可概括出接受外來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首先要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根據(jù)原文“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他占有,挑選”可概括出接受外來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做法: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去占有,挑選;
根據(jù)原文“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可概括出接受外來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做法,還要吸收和創(chuàng)新。
二.課外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題。
鴨的喜劇
魯迅
俄國的盲詩人愛羅先珂①君帶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多久,便向我訴苦說:
“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這應該是真實的,但在我卻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只以為很是嚷嚷罷了。然而我之所謂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謂寂寞罷。
我可是覺得在北京仿佛沒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說,地氣北轉了,這里在先是沒有這么和暖。只是我總以為沒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銜接起來,夏才去,冬又開始了。
一日就是這冬末夏初的時候,而且是夜間,我偶而得了閑暇,去訪問愛羅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這時一家的人都睡了覺了,天下很安靜。他獨自靠在自己的臥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黃色的長發(fā)之間微蹙了,是在想他舊游之地的緬甸,緬甸的夏夜。
“這樣的夜間,”他說,“在緬甸是遍地是音樂。房里,草間,樹上,都有昆蟲吟叫,各種聲音,成為合奏,很神奇。其間時時夾著蛇鳴:‘嘶嘶!’可是也與蟲聲相和協(xié)……”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時的情景來。
我開不得口。這樣奇妙的音樂,我在北京確乎未曾聽到過,所以即使如何愛國,也辯護不得,因為他雖然目無所見,耳朵是沒有聾的。
“北京卻連蛙鳴也沒有……”他又嘆息說。
“蛙鳴是有的!”這嘆息,卻使我勇猛起來了,于是抗議說,“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聽到許多蝦蟆叫,那是都在溝里面的,因為北京到處都有溝?!?/p>
“哦……”
過了幾天,我的話居然證實了,因為愛羅先珂君已經(jīng)買到了十幾個科斗子②。他買來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長有三尺,寬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種荷花的荷池。從這荷池里,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養(yǎng)出半朵荷花來,然而養(yǎng)蝦蟆卻實在是一個極合式的處所。
科斗成群結隊的在水里面游泳;愛羅先珂君也常常踱來訪他們。有時候,孩子告訴他說,“愛羅先珂先生,他們生了腳了?!彼愀吲d的微笑道,“哦!”
然而養(yǎng)成池沼的音樂家卻只是愛羅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來主張自食其力的,常說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應該種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勸誘他就在院子里種白菜;也屢次對仲密夫人勸告,勸伊養(yǎng)蜂,養(yǎng)雞,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駱駝。后來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許多小雞,滿院飛跑,啄完了鋪地錦的嫩葉,大約也許就是這勸告的結果了。
從此賣小雞的鄉(xiāng)下人也時常來,來一回便買幾只,因為小雞是容易積食,發(fā)痧,很難得長壽的;而且有一匹還成了愛羅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說《小雞的悲劇》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鄉(xiāng)下人竟意外的帶了小鴨來了,咻咻的叫著;但是仲密夫人說不要。愛羅先珂君也跑出來,他們就放一個在他兩手里,而小鴨便在他兩手里咻咻的叫。他以為這也很可愛,于是又不能不買了,一共買了四個,每個八十文。
小鴨也誠然是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跚的走,互相招呼,總是在一處。大家都說好,明天去買泥鰍來喂他們罷。愛羅先珂君說,“這錢也可以歸我出的?!?/p>
他于是教書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會,仲密夫人拿冷飯來喂他們時,在遠處已聽得潑水的聲音,跑到一看,原來那四個小鴨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還翻筋斗,吃東西呢。等到攔他們上了岸,全池已經(jīng)是渾水,過了半天,澄清了,只見泥里露出幾條細藕來;而且再也尋不出一個已經(jīng)生了腳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沒有了,蝦蟆的兒子?!卑頃r候,孩子們一見他回來,最小的一個便趕緊說。
“唔,蝦蟆”
仲密夫人也出來了,報告了小鴨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說。
待到小鴨褪了黃毛,愛羅先珂君卻忽而渴念著他的“俄羅斯母親③”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處蛙鳴的時候,小鴨也已經(jīng)長成,兩個白的,兩個花的,而且不復咻咻的叫,都是“鴨鴨”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們盤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勢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滿積了水,他們便欣欣然,游水,鉆水,拍翅子,“鴨鴨”的叫。
現(xiàn)在又從夏末交了冬初,而愛羅先珂君還是絕無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
只有四個鴨,卻還在沙漠上“鴨鴨”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注①愛羅先珂(1889—1952),俄國詩人,童話作家。童年時因病雙目失明。曾先后到過日本、泰國、緬甸、印度等地。1921年在日本因參加“五一”游行被驅(qū)逐出境。后輾轉來到我國。②科斗子:小蝌蚪。③俄羅斯母親:俄羅斯人民對祖國的愛稱。
10.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品中“我”引用“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這句話,意在表明“我”不認同愛羅先珂對現(xiàn)實的感受。
B.描寫愛羅先珂外貌,突出他獨自靠在臥榻上眉頭微蹙的特征,妙筆傳神,勾勒出一個思想者的形象。
C.愛羅先珂主張自食其力,勸友人種白菜,養(yǎng)各種動物,寄托了他期盼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和睦相處的社會理想。
D.作品善于摹聲摹形,用“咻咻的叫”寫小鴨,以“滿院飛跑”繪小雞,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小生靈的活潑可愛。
A
A項,由文中“這應該是真實的”可知,“我”不是不認同,但因為住得久了,已經(jīng)習慣了,所以沒有感覺到罷了。
11.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篇小說帶有紀實性色彩,情節(jié)曲折生動,明快而又深沉,在饒有情趣的生活小事中含有深意。
B.小說細節(jié)相當豐富,而且富有表現(xiàn)力。如盲詩人在夏夜里獨自在臥榻上懷想緬甸的情景,充滿詩情畫意。
C.小說運用了象征手法,許多地方有象征意義?!吧衬笔巧鐣F(xiàn)實的象征,而北京“仿佛沒有春和秋”,這也可以理解為不只是指自然氣候,而是含有雙關意義,即也隱喻著社會。
D.作品看似“喜劇”,卻隱含悲劇色彩,愛羅先珂想排遣寂寞卻始終未能如愿,意味著他溫情博愛的社會理想難以實現(xiàn)。
A
A項,“情節(jié)曲折生動”有誤,這篇小說在寫作上有散文特色,細膩溫婉,情節(jié)性不強。
12.請簡要概括愛羅先珂的形象特點,并結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分析。(4分)
①童心未泯。為了擺脫心靈的寂寞,他買來蝌蚪,在院子水池里養(yǎng)育未來的“池沼的音樂家”。
②喜好天籟。他雙目失明,卻能憑心靈與聽覺來感知天籟,迷戀緬甸夏夜蛇鳴蟲唱的神奇。
③溫和善良。與仲密一家和睦相處,與孩子們親密無間,甚至將愛傾注在可愛的小生靈上。
回答本題,要注重把握文中對愛羅先珂的描寫,比如為了擺脫心靈的寂寞,他買來蝌蚪,想培養(yǎng)“池沼的音樂家”,說明他童心未泯;他十分迷戀緬甸夏夜蛇鳴蟲唱的聲音,說明他喜愛大自然的聲音;勸仲密夫人養(yǎng)各種動物,與仲密一家和諧相處,說明他善良溫和等。
13.這篇小說多處運用了反襯手法,請結合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鑒賞。(6分)
①遍地音樂的緬甸之夜的生意盎然,反襯出“連蛙鳴也沒有”的北京夏夜的寂寞荒涼;
②“我”因習以為常對環(huán)境感覺的遲鈍,反襯出盲詩人的敏感;
③對“俄羅斯母親”的渴念,反襯出盲詩人對現(xiàn)在生活的不滿和失望;
④鴨子在“沙漠”上的叫聲,反襯出比無聲更“寂寞”的世界。
反襯是利用與主要形象相反、相異的次要形象,從反面襯托主要形象。了解了反襯的特點,便于從文中找出有關內(nèi)容。
三.語言表述運用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題。
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現(xiàn)在,許許多多的人走了,許許多多的青年又來了。思想在變,時代在變,()。魯迅遺產(chǎn)變成民族史的恒定的一部分的時候,便已經(jīng)不再是靜止的存在,而是輻射到人間的無窮的光源。慶幸的是,我生命最好的時光,沐浴在這個精神里。幾十年間,有了諸多心得與體會,自己雖沒有進步,但看到一代代青年走來,覺得有很大的歡喜。魯迅遺風,已經(jīng)成了民族基因的一部分。無論你承認與否,實際上,同孔子一樣,已成了我們最有感召力的民族精神史上的存在。《魯迅全集》仿佛一部圣經(jīng),,我們一時是說不完的。
14.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不變的是幾代人打量魯迅的那片情思。
B.對魯迅的打量的那片情思對幾代人是不變的。
C.幾代人打量魯迅的那片情思是不變的。
D.對魯迅的打量的那片情思是幾代人不變的。
C
括號前面說“思想在變,時代在變”,括號內(nèi)應當說“什么是不變的”,排除A項;B項語序錯誤,第二個“對”介詞濫用,且“情思對幾代人是不變的”主客倒置;D項語序錯誤,“對魯迅的打量”不合常規(guī)語序。
15.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吾實為之,其又何尤!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C.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D.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劍拔十尋者。
D
畫線句“輻射到人間的無窮的光源”是比喻,把魯迅遺產(chǎn)比作輻射到人間的無窮的光源。A.“其又何尤”是反問;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是對偶,“憂勞”對“逸豫”,“興國”對“亡身”;C.“蒼蒼”是借代,用顏色代指花白的頭發(fā);D.“劍拔十尋”是比喻,像劍拔出鞘一樣長到八丈高。原文畫線句與D項都是比喻。
16.文中畫橫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
修改為:它已成了我們民族精神史上最有感召力的存在。
原句語病有:主語殘缺,應在“已”前面加上“它”;語序不當,“民族精神史上的”應放到“最有感召力的”前面。整個句子修改為:它已成了我們民族精神史上最有感召力的存在。
(二)閱讀下面相關的文字,完成17~18題。
17.下面是關于魯迅作品被大量撤出語文課本的評論文《魯迅雖“被出走”風景猶在“窗外”》中的一段文字。請根據(jù)文題及上下文,補寫畫線處的內(nèi)容。要求緊扣主題,語意連貫,表述明確。(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對于魯迅的“被出走”,外界觀點(1)_______。支持者認為,魯迅作品有其時代局限性,(2)_____。何況,補充進來的文章,(3)_____。怎么就少不了一個魯迅?反對者則多會引用郁達夫在紀念魯迅時說過的話“(4)____,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可悲。”
魯迅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堪稱巔峰。不過,他的作品在語文課本中的比例,(5)_______。因此,魯迅“被出走”不是癥結所在,關鍵在于“后來人”能否真正填補這一空白。畢竟,這些被拿下的文章都是歷經(jīng)多年檢驗,而被證明是“最優(yōu)秀、最經(jīng)典”的。如果“后來人”力有不逮,(6)____?
(1)可謂針鋒相對(2)如今已然過時了(3)也不乏名篇佳作
(4)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5)也確實多了些(6)豈不是平添遺憾
18.將下列7個分散的短句按順序排列,組成一段完整的話。(只填序號)_________
①它既有精華,也有糟粕②因為主流是精華
③我們的文化也并非盡善盡美④精華與糟粕摻雜,彼此滲透
⑤所以中華文明才能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向前推進⑥總的來說,精華始終居于主導地位
⑦如同世界其他文化體系一樣
⑦③①④⑥②⑤第12課《拿來主義》同步檢測題
一.課內(nèi)閱讀鞏固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題。
拿來主義
魯迅
①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到現(xiàn)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別的且不說罷,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后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以催進“象征主義”,此后是順便到歐洲傳道。我在這里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征主義的關系,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②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
③當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fā)了瘋。中國也不是,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后呢?幾百年之后,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
④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⑤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
⑥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于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于洋貨發(fā)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⑦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⑧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是全不這樣的。
⑨他占有,挑選??匆婔~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yǎng)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摔在茅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卻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只有煙槍和煙燈,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煙具都不同,確可以算是一種國粹,倘使背著周游世界,一定會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
⑩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1.根據(jù)課文的觀點,下列詞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送去”:指國民黨反動政府所奉行的媚外賣國政策和出賣領土主權等罪惡行徑。
B.“拿來”:指對文化遺產(chǎn)進行鑒別后進行獨立自主地選擇。
C.“拋來”“拋給”:含義一樣,都是對方不要的、施舍的東西。
D.“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這一句,從性情、方法、心胸等方面論述拿來的條件。
2.對本文語言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巧妙地指出了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與英、法、俄、日、美等國家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B.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寫出了送去主義的實質(zhì)是媚外求榮。
C.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三個短語,層層推進,寫出了“拿來”必須獨立思考,鑒別精華和糟粕,獨立自主地選擇。
D.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拿來的目的是造就新人和新文藝,這句話強調(diào)了繼承的重要性。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將“尼采”和“中國”進行了對比論證,有力地論證了“送去主義”的危害性。
B.文章以“大宅子”為喻,通過魚翅、鴉片、煙槍和煙燈等形象,巧妙地闡釋了“拿來主義”。
C.魯迅先生用“孱頭”“昏蛋”“廢物”三個形象,尖銳而生動地批判了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三種錯誤態(tài)度,這三種錯誤態(tài)度是:①不敢接受;②全盤否定;③全盤吸收。
D.這篇課文是魯迅雜文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小見大,就近取譬,集中體現(xiàn)了魯迅深刻透徹的思想,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4.對本文語言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巧妙地指出了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與英、法、俄、日、美等國家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B.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寫出了送去主義的實質(zhì)是媚外求榮。
C.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三個短語,層層推進,寫出了“拿來”必須獨立思考,鑒別精華和糟粕,獨立自主地選擇。
D.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拿來的目的是造就新人和新文藝,這句話強調(diào)了繼承的重要性。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送去主義”是近代中國繼“閉關主義”之后實行的另一種對外政策,過去的“閉關主義”導致現(xiàn)在的“送去主義”。
B.送去主義者先是送古董,送畫,后是準備送活人,能夠只是送出去,可見送去主義者的“豐富”和“大度”。
C.在當時“送去”是“摩登”,送去主義者與自詡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的哲學家尼采一樣“發(fā)了瘋”。
D.送去主義者不給后代留下一點東西,則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的子孫只好磕頭賀喜,向別人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
6.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破立結合,①至⑦段立中有破,批判“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⑧至⑩段破中有立,對“拿來主義”做正面、直接、具體的闡述。
B.寫“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是為了與“拿來主義”形成鮮明對比,把“拿來主義”襯托得更加突出,從反面論證了“拿來主義”的正確。
C.第⑨段中文章以“大宅子”設喻論證如何對待文化遺產(chǎn),批判了“孱頭”“昏蛋”“廢物”等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三種錯誤態(tài)度。
D.第⑩段重申“拿來主義”的主張并對拿來主義者提出要求,指出要區(qū)別對待文化遺產(chǎn),實行“拿來主義”對建設民族新文化重要且緊迫。
7.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不對外開放,不實行“拿來主義”,就沒有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快速發(fā)展。
B.八十多年前,帝國主義國家“送來”;八十多年后,它們?nèi)杂锌赡芙o我們“送來”。
C.否定或者肯定傳統(tǒng)的文化和外來的文化,都不利于創(chuàng)造新時期自己民族的新文化。
D.失去“運用眼光,自己來拿”的要旨,“拿來主義”就不能批判繼承,推陳出新。
8.請概括文本論證特點。
9.根據(jù)文本,概括接受外來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正確做法。
二.課外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題。
鴨的喜劇
魯迅
俄國的盲詩人愛羅先珂①君帶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多久,便向我訴苦說:
“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
這應該是真實的,但在我卻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只以為很是嚷嚷罷了。然而我之所謂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謂寂寞罷。
我可是覺得在北京仿佛沒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說,地氣北轉了,這里在先是沒有這么和暖。只是我總以為沒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銜接起來,夏才去,冬又開始了。
一日就是這冬末夏初的時候,而且是夜間,我偶而得了閑暇,去訪問愛羅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這時一家的人都睡了覺了,天下很安靜。他獨自靠在自己的臥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黃色的長發(fā)之間微蹙了,是在想他舊游之地的緬甸,緬甸的夏夜。
“這樣的夜間,”他說,“在緬甸是遍地是音樂。房里,草間,樹上,都有昆蟲吟叫,各種聲音,成為合奏,很神奇。其間時時夾著蛇鳴:‘嘶嘶!’可是也與蟲聲相和協(xié)……”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時的情景來。
我開不得口。這樣奇妙的音樂,我在北京確乎未曾聽到過,所以即使如何愛國,也辯護不得,因為他雖然目無所見,耳朵是沒有聾的。
“北京卻連蛙鳴也沒有……”他又嘆息說。
“蛙鳴是有的!”這嘆息,卻使我勇猛起來了,于是抗議說,“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聽到許多蝦蟆叫,那是都在溝里面的,因為北京到處都有溝?!?/p>
“哦……”
過了幾天,我的話居然證實了,因為愛羅先珂君已經(jīng)買到了十幾個科斗子②。他買來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長有三尺,寬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種荷花的荷池。從這荷池里,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養(yǎng)出半朵荷花來,然而養(yǎng)蝦蟆卻實在是一個極合式的處所。
科斗成群結隊的在水里面游泳;愛羅先珂君也常常踱來訪他們。有時候,孩子告訴他說,“愛羅先珂先生,他們生了腳了。”他便高興的微笑道,“哦!”
然而養(yǎng)成池沼的音樂家卻只是愛羅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來主張自食其力的,常說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應該種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勸誘他就在院子里種白菜;也屢次對仲密夫人勸告,勸伊養(yǎng)蜂,養(yǎng)雞,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駱駝。后來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許多小雞,滿院飛跑,啄完了鋪地錦的嫩葉,大約也許就是這勸告的結果了。
從此賣小雞的鄉(xiāng)下人也時常來,來一回便買幾只,因為小雞是容易積食,發(fā)痧,很難得長壽的;而且有一匹還成了愛羅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說《小雞的悲劇》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鄉(xiāng)下人竟意外的帶了小鴨來了,咻咻的叫著;但是仲密夫人說不要。愛羅先珂君也跑出來,他們就放一個在他兩手里,而小鴨便在他兩手里咻咻的叫。他以為這也很可愛,于是又不能不買了,一共買了四個,每個八十文。
小鴨也誠然是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跚的走,互相招呼,總是在一處。大家都說好,明天去買泥鰍來喂他們罷。愛羅先珂君說,“這錢也可以歸我出的。”
他于是教書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會,仲密夫人拿冷飯來喂他們時,在遠處已聽得潑水的聲音,跑到一看,原來那四個小鴨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還翻筋斗,吃東西呢。等到攔他們上了岸,全池已經(jīng)是渾水,過了半天,澄清了,只見泥里露出幾條細藕來;而且再也尋不出一個已經(jīng)生了腳的科斗了。
“伊和希珂先,沒有了,蝦蟆的兒子?!卑頃r候,孩子們一見他回來,最小的一個便趕緊說。
“唔,蝦蟆”
仲密夫人也出來了,報告了小鴨吃完科斗的故事。
“唉,唉!……”他說。
待到小鴨褪了黃毛,愛羅先珂君卻忽而渴念著他的“俄羅斯母親③”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處蛙鳴的時候,小鴨也已經(jīng)長成,兩個白的,兩個花的,而且不復咻咻的叫,都是“鴨鴨”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們盤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勢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滿積了水,他們便欣欣然,游水,鉆水,拍翅子,“鴨鴨”的叫。
現(xiàn)在又從夏末交了冬初,而愛羅先珂君還是絕無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
只有四個鴨,卻還在沙漠上“鴨鴨”的叫。
一九二二年十月
注①愛羅先珂(1889—1952),俄國詩人,童話作家。童年時因病雙目失明。曾先后到過日本、泰國、緬甸、印度等地。1921年在日本因參加“五一”游行被驅(qū)逐出境。后輾轉來到我國。②科斗子:小蝌蚪。③俄羅斯母親:俄羅斯人民對祖國的愛稱。
10.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品中“我”引用“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這句話,意在表明“我”不認同愛羅先珂對現(xiàn)實的感受。
B.描寫愛羅先珂外貌,突出他獨自靠在臥榻上眉頭微蹙的特征,妙筆傳神,勾勒出一個思想者的形象。
C.愛羅先珂主張自食其力,勸友人種白菜,養(yǎng)各種動物,寄托了他期盼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和睦相處的社會理想。
D.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運輸服務合同范本
- 幼兒園元宵具體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服裝購銷合同書
- 車輛買賣合同協(xié)議
- 白灰購銷合同范本
- 無人機植保飛防作業(yè)服務合同
- 學校食堂租賃合同書
- 機場建設工程設計施工合同
- 羊皮購銷合同范本
- 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中心合同
- 七年級數(shù)學垂線1
- JTG C10-2007 公路勘測規(guī)范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查房演示課件
- 鋰電新能源項目融資計劃書
- 重大危險源的風險評估模型
- 采購支出管理制度
- 湖北十堰燃氣爆炸事故案例
- 混凝土試件臺賬
- 人機料法環(huán)測檢查表
- 中國數(shù)字貨運發(fā)展報告
- 使用AVF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