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名校20222023學年高二3月月考語文試題 (解析)_第1頁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名校20222023學年高二3月月考語文試題 (解析)_第2頁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名校20222023學年高二3月月考語文試題 (解析)_第3頁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名校20222023學年高二3月月考語文試題 (解析)_第4頁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名校20222023學年高二3月月考語文試題 (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名校20222023學年高二3月月考語文試題(解析)2022—2023學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

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語言與文化歷來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明的標志。無論是我國的古代文化還是現(xiàn)代文化主要都是用漢語來記錄、來傳承的,這充分顯示了漢語無與倫比的魅力。在當今社會,語言還成為社會的重要資源,更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言的重要性,從個人層面來說,已成為生存、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數(shù)學家蘇步青先生說:“如果說數(shù)學是學習自然科學的基礎,那么語文則是這個基礎的基礎?!睆膰覍用鎭碚f,語言越來越重要。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語言政策,將確保各民族之間的和諧相處,促進各民族的交流與發(fā)展。大家說文明話,做文明人,將有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生活。如今,處于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互聯(lián)網(wǎng)、萬物互聯(lián)的信息時代,國家語言能力跟國際競爭能力成正比;國際交往、談判以及國際利益的爭取與維護,都需要有很強的語言能力支撐。而語言跟經(jīng)濟的關系更是越來越密切,語言已成為重要的經(jīng)濟資源?!吨袊Z言服務行業(yè)發(fā)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我國語言服務總產(chǎn)值為384億元,2020年語言服務產(chǎn)值雖受疫情影響,但報告預計也將達到366多億元。從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來說,語言也起著積極作用。“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語言鋪路搭橋,語言互通是“五通”的基礎。八年多來的事實表明,語言和語言教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橋梁作用、溝通作用,因為語言具有情感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需要語言鋪路搭橋。通過語言達到各國之間互相交流和相互理解,正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需要的。

語言文字對個人、對國家、對世界如此之重要,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健康發(fā)展,都必須重視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這是構建國家語言能力的基礎。然而,目前在紙質媒體和視頻媒體上,隨意使用網(wǎng)絡詞語、中英夾雜、竄改成語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全不顧對祖國語言文化之破壞。

對于語言文字的使用問題,國家語委在全面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有必要制定針對性措施,以有力遏制和杜絕語言文字使用不規(guī)范甚至任意糟蹋的現(xiàn)象,同時要正面引導民眾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中小學語文教育,特別是要加強書面語教育。學生只有掌握好書面語才能接受高素質的教育,因此在中小學,要引導學生敬重祖國的語言文字,從小養(yǎng)成規(guī)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習慣。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靠學理論所能達到的,更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多讀書,讀好書,勤于寫作。閱讀對于孩子不斷提高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不斷提高文化素養(yǎng)、傳承中華文化,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閱讀也可以讓人們特別是讓孩子從傳統(tǒng)文化、從外國文化中獲取智慧。所以我們的先輩和前輩一直以來都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宋代歐陽修就告誡我們:“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p>

讀書關乎個人的精神氣質,全民的語文素養(yǎng)更關乎民族、國家的精神風貌。每個人都要規(guī)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摘編自陸儉明《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

1.下列關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漢語記錄和傳承中華文化,具有無與倫比的魅力,是我國目前最重要的軟實力。

B.2019年以來我國語言服務總產(chǎn)值穩(wěn)步提升,這與我國實施的語言政策不無關系。

C.規(guī)范網(wǎng)絡詞語的使用,能夠減少對語言文化的破壞,維護語言文字的健康發(fā)展。

D.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關鍵是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多讀好書勤寫作。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先從多個層面論述語言的重要性,再論述了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做法,層次分明。

B.第二段既引用了權威數(shù)據(jù),也結合了“一帶一路”等事例,以此論證了語言的重要性。

C.第四段主要闡釋多讀好書是提高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的觀點,并以歐陽修的話為證。

D.文章關注媒體隨意使用網(wǎng)絡詞語、竄改成語等破壞語言文化的現(xiàn)象,具有現(xiàn)實意義。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今時代如果國家要提升國際競爭能力,增強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和理解,就需要提升國家語言能力。

B.語言具有情感性,讀書除了能提升語文素養(yǎng),獲取智慧,還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傳遞感情增進理解。

C.構建國家語言能力,需要國家語委正面引導,也離不開廣大民眾的配合,還需要加強中小學語文教育。

D.文章認為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因此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首先需要加強漢語的國際教育。

1.C2.C3.D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是我國目前最重要的軟實力”理解有誤,原文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B.“2019年以來我國語言服務總產(chǎn)值穩(wěn)步提升”分析錯誤,從原文看,2020年并未提升;

D.“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多讀好書勤寫作”理解有誤,文中并未強調一定要以掌握理論為基礎。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C.“主要闡釋多讀好書是提高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的觀點”錯誤,第四段從多個角度闡述了提高語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及措施。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D.“首先需要加強漢語的國際教育”錯誤,“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語言鋪路搭橋,并非首先需要加強漢語的國際教育。

故選D。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計算生物學家奧利特·佩萊及其團隊自主研發(fā)了高精度360度攝像機和三角測量方法,清晰地記錄了散落在各地的不同螢火蟲物種閃光的數(shù)據(jù)。

佩萊實驗室發(fā)現(xiàn),真實的螢火蟲群體行為并不像幾十年來書本上那樣的理想化,并不是所有的螢火蟲都有自己的節(jié)拍器。對于沒有節(jié)拍器的螢火蟲而言,只有在許多只螢火蟲聚集的時候才會出現(xiàn)集體性的節(jié)拍。除此之外,佩萊還記錄到了一種罕見的同步類型,數(shù)學家稱之為“嵌合體狀態(tài)”。

“藏本模型”是日本物理學家藏本由紀建立的解釋同步現(xiàn)象數(shù)學機制的鼻祖。多年來,這種模型出現(xiàn)了幾種變體。1990年,斯特羅格茨和他的同事證明,如果將一組簡單的類螢火蟲振子相互關聯(lián),無論數(shù)量是多少,它們幾乎總會同步。第二年,埃門特勞特描述了東南亞的屈翅螢群體通過加快或減慢內部振蕩頻率來實現(xiàn)同步的過程。

但是,當佩萊團隊的相機在2019年開始從Photinuscarolinus(P·carolinus)螢火蟲中捕捉三維數(shù)據(jù)時,他們的分析揭示了新的模式。其中之一是確認了螢火蟲生物學家早就提到的事情:一簇閃光往往從一個地方開始,然后以每秒半米的速度在森林中級聯(lián)擴散開。螢火蟲似乎在不同的距離范圍內關注其他螢火蟲,這可能是因為螢火蟲只能看到在持續(xù)的視線范圍內發(fā)生的閃光。

似乎并不符合“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田納西州的P·carolinus螢火蟲沒有每次閃光的內在周期。把一只P·carolinus螢火蟲放在帳篷里時,“有時它等了幾秒鐘就閃光,而有時會等幾分鐘。”但一旦放入15只以上的P·carolinus螢火蟲,整個帳篷里的蟲群就出現(xiàn)間隔幾十秒的集體性閃光。和物理學家合作研究,佩萊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周期性涌現(xiàn)模型。(如下圖所示)

一種同步新模型

隨機閃光的螢火蟲可以被其他閃光的螢火蟲觸發(fā)而進入同步

(MerrillSherman制圖,牛曉杰)

想象一下,一只孤獨的螢火蟲在閃光,它將等待一個隨機的時間間隔,然后再次閃光。但是,螢火蟲需要給它的光器官“充電”,因此存在一個最短等待時間(恢復期)。它也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如果它看到另一只螢火蟲閃光了,只要自己的身體條件允許,它也會立即閃光。誰先閃了一下,就會激發(fā)其他所有的螢火蟲立即進入閃光。每次環(huán)境變暗時,整個過程重復發(fā)生。隨著螢火蟲數(shù)量的增加,至少有一只螢火蟲會隨機選擇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再次閃光,而這將引發(fā)其他的螢火蟲閃光行為。因此,兩次閃光之間的時間會縮短為恢復期的時間。認真觀察這一幕的研究者都會看到一個穩(wěn)定的群體節(jié)奏:即從閃光步入黑暗,然后從黑暗中突然閃光。

佩萊小組還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奇特的模式。雖然大部分螢火蟲“合唱團”在有節(jié)奏地閃爍,但固執(zhí)的離群者卻拒絕配合。這些離群者處于同一空間,按照自己的周期閃爍,與周圍的“交響樂”節(jié)奏不相稱。有時,這些離群者們之間似乎是同步的;有時它們不顧彼此,只是隨機地閃爍。佩萊的研究小組將這描述為一種嵌合體狀態(tài),這是同步的一種形式。一些神經(jīng)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某些實驗條件下看到了腦細胞活動中的這種奇異同步狀態(tài),但除此之外,此前還沒有在自然界中觀察到它。

(摘編自JoshuaSokol《螢火蟲的同步閃爍:隨機中怎樣涌現(xiàn)出秩序?》牛曉杰譯)

4.下列對佩萊團隊提出的P·carolinus螢火蟲同步新模型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P·carolinus螢火蟲群體并非一開始就同步閃爍,而是從一個地方開始級聯(lián)擴散開,往往要經(jīng)歷一定的時間才能形成“合唱團”。

B.處在等待期的孤立的P·carolinus螢火蟲會受到其他螢火蟲的激發(fā)而發(fā)光,但會受限于自身的身體情況和與其他螢火蟲的距離。

C.孤立的P·carolinus螢火蟲閃光的時間間隔是隨機的,但不小于恢復期,而螢火蟲群體閃光的時間間隔是穩(wěn)定的,等于恢復期。

D.新模型揭示了P·carolinus螢火蟲群體閃光的內在規(guī)律,似乎與“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不符,這表明“藏本模型”已經(jīng)不成立。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佩萊團隊發(fā)現(xiàn)的奇異的嵌合體同步狀態(tài),此前神經(jīng)科學家只在腦細胞活動中發(fā)現(xiàn),還沒有在自然界中觀察到。

B.螢火蟲群體在隨機中涌現(xiàn)出秩序的內在機制不止一種,對其同步現(xiàn)象的研究能夠解釋社會中其他的同步現(xiàn)象。

C.“幾乎”“似乎”“可能”等詞語可增強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而“合唱團”“交響樂”等詞語的運用又使說明更加生動。

D.用畫圖表的方法直觀形象地介紹了佩萊團隊提出的周期性涌現(xiàn)新模型,與文本相印證并有助于讀者理解。

6.佩萊團隊關于螢火蟲的研究可以給我們開展科學研究帶來哪些啟示?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

4.D5.B

6.①要創(chuàng)新研究手段與方法:佩萊團隊自主研發(fā)了高精度360度攝像機,采用了三角測量方法。

②要注重實證研究:佩萊團隊的研究是基于對螢火蟲物種閃光的大量數(shù)據(jù)而產(chǎn)生。

③要勇于超越已有結論:佩萊團隊對同步現(xiàn)象的研究突破了傳統(tǒng)的“藏本模型”及已有變體的研究結論。

④要重視合作研究:佩萊團隊和物理學家合作研究提出了新的周期性涌現(xiàn)模型。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這表明‘藏本模型’已經(jīng)不成立”錯誤。分析原文“似乎并不符合‘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田納西州的P·carolinus螢火蟲沒有每次閃光的內在周期……和物理學家合作研究,佩萊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周期性涌現(xiàn)模型”可知,根據(jù)研究可知,有些螢火蟲的發(fā)光表現(xiàn)只是“似乎并不符合‘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于是科學家提出了“周期性涌現(xiàn)模型”,但并不意味著“藏本模型”完全不成立。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對其同步現(xiàn)象的研究能夠解釋社會中其他的同步現(xiàn)象”錯誤。分析原文“一些神經(jīng)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某些實驗條件下看到了腦細胞活動中的這種奇異同步狀態(tài),但除此之外,此前還沒有在自然界中觀察到它”可知,螢火蟲群體在隨機中涌現(xiàn)出秩序的內在機制不止一種,只是能夠解釋“在某些實驗條件下看到了腦細胞活動中的這種奇異同步狀態(tài)”,并不能說“能夠解釋社會中其他的同步現(xiàn)象”,選項以偏概全。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觀點,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結合“計算生物學家奧利特·佩萊及其團隊自主研發(fā)了高精度360度攝像機和三角測量方法,清晰地記錄了散落在各地的不同螢火蟲物種閃光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開展科學研究要創(chuàng)新研究手段與方法;

結合“但是,當佩萊團隊的相機在2019年開始從Photinuscarolinus(P·carolinus)螢火蟲中捕捉三維數(shù)據(jù)時,他們的分析揭示了新的模式”分析可知,佩萊團隊的研究是基于對螢火蟲物種閃光的大量數(shù)據(jù)而產(chǎn)生,因此開展科學研究要注重實證研究;

結合“佩萊實驗室發(fā)現(xiàn),真實的螢火蟲群體行為并不像幾十年來書本上那樣的理想化,并不是所有的螢火蟲都有自己的節(jié)拍器”“似乎并不符合‘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田納西州的P·carolinus螢火蟲沒有每次閃光的內在周期……和物理學家合作研究,佩萊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周期性涌現(xiàn)模型”分析可知,佩萊團隊對同步現(xiàn)象的研究突破了傳統(tǒng)的“藏本模型”及已有變體的研究結論,因此開展科學研究要勇于超越已有結論;

結合“和物理學家合作研究,佩萊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周期性涌現(xiàn)模型”分析可知,佩萊團隊和物理學家合作研究提出了新的周期性涌現(xiàn)模型,因此開展科學研究要重視合作研究。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麥場

蕭紅

老王婆工作剩余的時間,盡是述說她無窮的命運。今夜院中一個討厭的孩子也沒有,王婆領著兩個鄰婦,坐在一條喂豬的槽子上,她們的故事便流水一般地在夜空里延展開。

天空一些云忙走,月亮陷進云圍時,云和煙樣,和煤山樣,快要燃燒似的。再過一會兒,月亮埋進云山,四面聽不見蛙鳴;只是螢蟲閃著。屋里,像是洞里,響起鼾聲來,遍布了的聲波旋走了滿院。天邊小的閃光不住地在閃合。王婆的故事對比著天空的云:

“……一個孩子三歲了,我把她掉死了……那天早晨……我想一想!……是早晨,我把她坐在草堆上,我去喂牛;草堆是在房后。等我想起孩子來,我跑去抱她,我看見草堆上沒有孩子;我看見草堆下有鐵犁的時候,我知道,這是惡兆,偏偏孩子跌在鐵犁一起,我以為她還活著呀!等我抱起來的時候……啊呀!”

一條閃光裂開來,看得清王婆是一個興奮的幽靈。全麥田,高粱地,菜圃,都在閃光下出現(xiàn)。婦人們被惶惑著,像是有什么冷的東西,撲向她們的臉去。閃光一過,王婆的話聲又連續(xù)下去:

“孩子死,不算一回事,你們以為我會暴跳著哭吧?我會嚎叫吧?起先我心也覺得發(fā)顫,可是我一看見麥田在我眼前時,我一點兒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淚都沒淌下。以后麥子收成很好,麥子是我割倒的,在場上一粒一粒我把麥子拾起來,就是那年我整個秋天沒有停腳,沒講閑話,像連口氣也沒得喘似的,冬天就來了!到冬天我和鄰人比著麥粒,我的麥粒是那樣大呀!到冬天我的背曲得有些厲害,在手里拿著大的麥粒??墒?,鄰人的孩子卻長起來了!……到那時候,我好像忽然才想起我的小鐘?!?/p>

王婆推一推鄰婦,蕩一蕩頭:“我的孩子小名叫小鐘呀!……我接連著熬苦了幾夜沒能睡,什么麥粒?從那時起,我連麥粒也不怎樣看重了!就是如今,我也不把什么看重。那時我才二十幾歲。”

閃光相連起來,能言的幽靈默默坐在閃光中。鄰婦互相望著,感到有些寒冷。狗在麥場張狂著咬過來,多云的夜什么也不能告訴人們。

忽然來了一道閃光,大手的高大的趙三,從炕沿站起,用手掌擦著眼睛。他忽然響叫:“怕是要落雨吧!——壞啦!麥子還沒打完,在場上堆著!”趙三感到養(yǎng)牛和種地不足,必須到城里去發(fā)展。他每日進城,他漸漸不注意麥子,他夢想著另一樁有望的事業(yè)。

“那老婆,怎不去看麥子?麥子一定要給水沖走呢?”趙三習慣的總以為她會坐在院心,閃光更來了!雷響,風聲。一切翻動著黑夜的村莊。

“我在這里呀!到草棚拿席子來,把麥子蓋起來吧!”喊聲在有閃光的麥場響出,聲音像碰著什么似的,好像在水上響出,王婆又震動著喉嚨:“快些,沒有用的,睡覺睡昏啦!你是摸不到門啦!”趙三為未來的大雨所恐嚇,沒有同她拌嘴。

高粱地像要倒折,地端的榆樹吹嘯起來,有點像金屬的聲音,為著閃光的緣故,全莊忽然裸現(xiàn),忽然又沉埋下去。全莊像是海上浮著的泡沫。鄰家和距離遠一點兒的鄰家有孩子的哭聲,大人在嚷吵,什么醬缸沒有蓋啦!驅趕著雞雛啦!種麥田的人家嚷著麥子還沒有打完啦!農(nóng)家好比雞籠,向著雞籠投下火去,雞們會翻騰著。

黃狗在草堆開始做窩,用腿扒草,用嘴扯草。王婆一邊顫動,一邊手里拿著耙子:“該死的,麥子今天就應該打完,你進城就不見回來,麥子算是可惜啦!”

早晨了,雨還沒有落下。東邊一道長虹懸起來;感到濕的氣味的云掠過人頭,東邊高粱頭上,太陽走在云后,那過于艷明,像紅色的水晶,像紅色的夢。遠看高粱和小樹林一般森嚴著;村家在早晨趁著氣候的涼爽,各自在田間忙。

種麥的人家,麥草堆得高漲起來了!福發(fā)家的草堆也漲過墻頭。福發(fā)的女人吸起煙管。她是健壯而短小,煙管隨意冒著煙;手中的耙子,不住的耙在平場。侄兒打著鞭子經(jīng)行在前面的林蔭,靜靜悄悄地他唱著寂寞的歌;她為歌聲感動了!耙子快要停下來,歌聲仍起在林端:“昨晨落著毛毛雨……小姑娘,披蓑衣……小姑娘……去打魚。”

(有刪改)

文本二:

敘事和寫景,勝于人物的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女性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節(jié)選自魯迅《〈生死場〉序》)

文本三:

不用說,這里的農(nóng)民蟻子似的生活著,糊糊涂涂地生殖,亂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種出食糧,養(yǎng)出畜類,勤勤苦苦地蠕動在自然的暴君和兩只腳的暴君的威力下面。

(節(jié)選自胡風《〈生死場〉讀后記》)

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事便流水一般地在夜空里延展開”這一比喻,表現(xiàn)了老王婆講故事時的流暢,這與故事本身的悲慘性形成反差,增強了震撼力。

B.文中多次將夜色中講故事的老王婆稱為“幽靈”,是有意塑造老王婆人性異化的形象,與卡夫卡的《變形記》有一定的相通之處。

C.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通過視聽結合的手法,寫出了大雨即將到來時村莊里的忙亂景象,充分體現(xiàn)了魯迅所說的“女性的細致的觀察”。

D.結尾部分第二天早晨的長虹、涼爽的空氣和高漲的草堆等,寫出了閃電后村莊里的平靜和忙碌景象,表述了對勤苦勞作的人們的贊美。

8.文本一中反復寫到夜空中的“閃光”,有怎樣的作用?

9.學過《祝福》之后,老師讓同學們閱讀了文本一。通過閱讀對比,同學們發(fā)現(xiàn)祥林嫂和老王婆故事有著相近的主題,但在敘述藝術上存在較大差異。請結合兩篇文章簡要分析其在敘述藝術上的差異。

7.D8.①引出下文寫夜間村莊里的忙亂,與結尾部分第二天早晨的涼爽平靜形成反差。

②與老王婆的故事相呼應,營造緊張、悲涼的氛圍。

9.①敘述視角:《祝?!凡捎玫谝蝗朔Q限知視角講述祥林嫂的故事,而文本一則采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

②敘述方法:《祝福》中在“我”回魯鎮(zhèn)的故事中插敘了祥林嫂的故事,而文本一則主要以順敘的方式展開。

③敘述語言:《祝?!分袛⑹鱿榱稚┕适碌恼Z言簡潔客觀,而文本一在敘述中穿插景物描寫,語言更加細膩,具有一定的情感張力。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相關內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D.“表述了對勤苦勞作的人們的贊美”說法錯誤。這段描寫寫出了人們的忙碌和欣喜,暗含了對人們這一生存狀態(tài)的惆悵和沉思。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相關內容作用的能力。

“忽然來了一道閃光,大手的高大的趙三,從炕沿站起,用手掌擦著眼睛。他忽然響叫:‘怕是要落雨吧!——壞啦!麥子還沒打完,在場上堆著!’”“‘我在這里呀!到草棚拿席子來,把麥子蓋起來吧!’喊聲在有閃光的麥場響出,聲音像碰著什么似的,好像在水上響出”“為著閃光的緣故,全莊忽然裸現(xiàn),忽然又沉埋下去”,這些關于閃光的描寫引出下文夜間村子里的忙亂;與結尾部分“早晨了,雨還沒有落下。東邊一道長虹懸起來;……村家在早晨趁著氣候的涼爽,各自在田間忙”所描寫的第二天清晨的涼爽平靜形成反差。

“天邊小的閃光不住地在閃合。王婆的故事對比著天空的云”,王婆的故事在閃光中開始;“一條閃光裂開來,看得清王婆是一個興奮的幽靈。全麥田,高粱地,菜圃,都在閃光下出現(xiàn)”,這是王婆講到孩子死去的時候的環(huán)境;“閃光相連起來,能言的幽靈默默坐在閃光中”,這是王婆在忙碌結束后看到鄰家的孩子長起來,又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小鐘時的環(huán)境描寫。可見關于“閃光”的描寫與老王婆的故事相呼應,營造了緊張、悲涼的氛圍。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藝術特色的能力。

敘述視角:《祝?!凡捎玫谝蝗朔Q限知視角講述祥林嫂的故事,“我”是小說祝福中的重要線索人物,在我的敘述中,呈現(xiàn)出了祥林嫂人生的悲歡離合。而這篇小說則采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描寫老王婆向鄰家婦人講述她失子的事,描寫村人生活的忙碌、辛苦,村莊在即將到來的雨夜的混亂等。

敘述方法:《祝?!废葘憽拔摇被佤旀?zhèn),遇到了祥林嫂,寫祥林嫂的死亡,然后回憶與祥林嫂有關的故事,這是采用倒敘和插敘手法講述祥林嫂的故事。而這篇小說則主要以順敘的方式展開,寫在不斷的閃光中老王婆講述她的故事,寫閃光讓村人陷入忙亂,寫第二天村莊的平靜。

敘述語言:《祝?!分袛⑹鱿榱稚┕适碌恼Z言簡潔客觀,都是圍繞祥林嫂來寫,如寫四叔對祥林嫂的厭惡,寫柳媽與祥林嫂對話,祥林嫂去捐門檻等。而這篇小說在敘述中穿插景物描寫,如“天空一些云忙走,月亮陷進云圍時,云和煙樣,和煤山樣,快要燃燒似地。再過一會,月亮埋進云山,四面聽不見蛙鳴;只是螢蟲閃閃著”,語言更加細膩,富有一定的情感張力。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祥興二年二月,厓山破,張弘范等置酒大會,謂文天祥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將不失為宰相也?!碧煜殂怀鎏樵唬骸皣霾荒芫?,為人臣者,死有馀罪,況敢逃其死而貳其心乎?”弘范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赴燕。道經(jīng)吉州,痛恨不食,八日猶生,乃復食。十月,至燕。館人供張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守之。既而丞相孛羅等召見于樞密院,天祥入長揖。欲使跪,天祥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禮,可贅跪乎?”孛羅叱左右曳之地,或抑項,或扼其背,天祥不屈。孛羅欲殺之,而元主及大臣不可。弘范病中亦表奏天祥忠于所事,欲釋勿殺,乃囚之。天祥臨刑,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向再拜,死,年四十七。其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逼淦逇W陽氏收其尸,面如生。天祥為人豐頤,兩目炯然,博學善論事,作文未嘗起草,尤長于詩,居獄四年,忠義之氣,一著于詩歌,累數(shù)十百篇。

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廬陵鄧光薦曰:“天祥奉詔勤王,獨行其志,屢躓而愈奮。故其軍日敗,勢日蹙,而歸附日眾,從之者亡家沈族而不悔。雖人心向中國,思趙氏,亦由天祥之神氣意度足以感悟之也?!?/p>

史臣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耳。宋于德佑亡矣,文天祥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兵敗身執(zhí),終不可屈,而從容伏锧,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謂之仁哉!

(節(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卷一百九文謝之死》)

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

B.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

C.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

D.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宰相,中國封建時代對君主負責、總攬政務的人,與丞相并非一個概念。

B.南人,指南方部分漢人。元朝統(tǒng)治者把全國人分成四等,南人屬最下等。

C.中國,上古華夏族建國于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文中指南宋。

D.伏锧,古代施刑時罪犯裸身俯伏于砧上,故稱“伏锧”。也泛指被處死。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弘范認為文天祥在南宋王朝滅亡時候,已經(jīng)盡到忠孝之心了,如果效忠元人,也能得到高官厚祿,文天祥堅決地拒絕了。

B.文天祥被元人囚禁期間,元人敬重文天祥的忠義精神和為政才華,始終對他很恭敬,想盡一切辦法勸他投降歸附。

C.文天祥學問廣博,對事物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文思敏捷,在被元人囚禁的日子里,他把對國家的忠義之情,都傾注在詩作中。

D.廬陵鄧光薦認為,受到了文天祥精神的感悟,在南宋王朝危急的時候,仍有許多人義無反顧地追隨文天祥進行抗元斗爭。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弘范病中亦表奏天祥忠于所事,欲釋勿殺,乃囚之。

(2)天祥奉詔勤王,獨行其志,屢躓而愈奮。

10.D11.B12.B

13.(1)張弘范在病中也上表陳奏文天祥忠于職守,希望釋放他,不要殺掉,于是元人就把文天祥囚禁起來。

(2)文天祥奉詔馳援朝廷,不考慮個人安危,完成自己的志向,屢受挫折,卻愈加振奮。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起初,文天祥開督府,設置僚屬,一時之間有知名人士四十多人加入,而相距遙遠請求接受號令,自稱文天祥幕府的文人武士不可盡數(shù),這些人都有一個向往正義的信念,至死也不反悔。

“者”代“人”,“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是“不可悉數(shù)”的主語,中間不斷開,排除AC;

“一念向正”為定語后置句,“向正”是“念”的定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古代文化常識能力。

B.文中“南人”指的是地域上南方人,而非元統(tǒng)治者劃分的“南人”。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B.“元人……始終對他很恭敬”錯,后來因為文天祥堅決不屈服,元人對他使用了一些強硬手段,甚至丞相孛羅一度想殺掉他。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1)“表”,上表;“忠于所事”,忠于職守;“囚”,囚禁。

(2)“志”,志向;“躓”,受挫;“奮”,振奮。

參考譯文

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厓山被破,張弘范等擺酒集會,對文天祥說:“國已亡,丞相忠孝之心盡到了!能改變事宋的忠心,來事奉元人,將不會失去宰相的位置。”天祥傷心流淚說:“國亡卻不能救,作為人臣,雖死尚有馀罪,何況敢于逃避其死而懷有貳心呢?”張弘范認為他忠義,派使者護送文天祥赴燕。路經(jīng)吉州,內心痛恨不食,絕食八日還活著,又開始進食。十月,到達燕京。驛館人員供應很豐盛,天祥不睡覺,一直坐到天亮,隨后把他轉移到兵馬司,派士兵看守他。不久,丞相孛羅等在樞密院召見他,文天祥進來,行長揖禮,元人想讓他行跪拜禮,文天祥說:“南人的長揖禮,等同北人的跪拜禮,我是南人行南禮,豈可附加跪拜禮?”孛羅讓左右的人把他拖倒在地,有的按脖子,有的按后背,文天祥不屈服。孛羅想殺掉他,而元主和大臣都認為不可以。張弘范在病中也上表陳奏文天祥忠于職守,希望釋放他,不要殺掉,于是元人就把文天祥囚禁起來。文天祥臨刑時,從容對吏卒說:“我的事完畢了!”向南方行了兩次拜禮而死,年僅四十七歲。他衣帶中有贊文說:“孔子說殺身成仁,孟子說舍生取義。只有義盡,才能仁至。讀了古代圣賢的書,做什么用呢從今以后,就幾乎沒有什么可慚愧的了?!彼钠拮託W陽氏收斂他的尸體,面色如生。文天祥臉頰豐頤,兩目炯炯有神,博學又善于論事,寫文章從不擬寫草稿,尤其擅長詩歌,關在監(jiān)獄四年,忠義之氣,都體現(xiàn)在詩歌中,累積數(shù)量幾百篇。

起初,文天祥開督府,設置僚屬,一時之間有知名人士四十多人加入,而相距遙遠請求接受號令,自稱文天祥幕府的文人武士不可盡數(shù),這些人都有一個向往正義的信念,至死也不反悔。廬陵鄧光薦說:“文天祥奉詔馳援朝廷,不考慮個人安危,完成自己的志向,屢受挫折,卻愈加振奮。由于他的軍隊接連失敗,局勢一天天緊迫,但歸附的人一天天增加,隨從的人就是亡家滅族也不后悔。雖因人心傾向中原宋王朝,思念趙氏,也由于文天祥的浩然正氣、堅強意志足以使眾人感悟的緣故啊?!?/p>

史官說:自古以來想在天下伸張大義的志士,不會因為成敗和事情的難易而使自己的心志改變,君子管這個叫“仁”,因為仁不僅可以順應天地自然之理,更可以使人心安定。宋在德佑年已經(jīng)滅亡了,文天祥扶助兩個孱弱的君主,艱難地在嶺海間周旋,以圖興復宋室,兵敗被俘,最終也不會屈服,從容赴死,視死如歸,是他追求的事務有比生命更重要的,能不說是仁嗎!

(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水調歌頭焦山

宋吳潛

鐵甕①古形勢,相對立金焦②。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天際孤云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混隋陳,分宋魏,戰(zhàn)孫曹。回頭千載陳跡,癡絕倚亭皋。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飛去,舉手謝③塵囂。

①鐵甕:鎮(zhèn)江古名鐵甕城。②金焦:金山和焦山。③舉手:分別時的動作;謝:告辭。

1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開篇寫古城鎮(zhèn)江的地理形勢,長江滾滾東流,金山、焦山相對屹立,讀來有氣勢雄偉壯闊之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寫行船在浪濤中起伏,通過視覺感受寫出了長江壯闊蒼茫,亦有孤立無助之感。

C.下片概括陳述歷史事件,說明了鎮(zhèn)江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旨在引出后面對人間興廢的抒情議論。

D.這首詞題為“焦山”卻不是只寫焦山,上片寫景,視野開闊高遠,下片懷古,感情深沉而不失灑脫。

15.吳潛任鎮(zhèn)江知府時寫下了這首詞,在他之前,辛棄疾任鎮(zhèn)江知府時曾寫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請對比兩首詞的結尾,分析其情感差異。

14.C15.辛詞結尾用典,以廉頗自況,表述了不被朝廷信用、才能無法施展的憂慮;吳詞寫超脫凡塵、飛升成仙的幻想,表述了出塵避世、隱跡遁去的想法。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C.“旨在引出后面對人間興廢的抒情議論”表述錯誤,下片概括陳述歷史事件時沒有抒情議論,同時前面的概述也并非其目的。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結尾兩句為“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意思為: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這三句用典,借廉頗自比,表述了不被朝廷信用、才能無法施展的憂慮。

本詩中,結尾兩句“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由艷羨鷗鷺更進一步,詞人想象自己能與鷗鷺同命,可以飛上天空,離開紛繁復雜的塵世,從側面表現(xiàn)出詞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壯志難酬的憂悶,表述了出塵避世、隱跡遁去的想法。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寫詞人灑酒祭月,寄托自己對人生的感慨。

(2)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宋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終卻“_____________”。

(3)柳永《雨霖鈴》中描寫戀人離別經(jīng)典畫面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生如夢②.一尊還酹江月③.封狼居胥④.贏得倉皇北顧⑤.執(zhí)手相看淚眼⑥.竟無語凝噎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尊、酹、胥、贏、倉皇、噎。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趙九章,我國杰出的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空間物理學家,中國人造衛(wèi)星事業(yè)的奠基人。他用61年傳奇人生譜寫出一曲樂章——它在動蕩與炮火中跌宕起伏,在悲歡與離合中百轉千回,在復蘇與萌芽中搖曳多姿,在奮發(fā)與自強中蕩氣回腸。這首歌,叫作中國科學家的赤子之歌。

1949年11月,中科院成立。趙九章出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術化”辦所方針的指引下,使地球物理研究所學科領域和學術水平快速提高,成為新中國大氣科學的搖籃。

1957年10月4日,蘇聯(lián)發(fā)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①。趙九章的血液像黃河一樣奔騰起來,他開始寫文章,作報告,闡述人造衛(wèi)星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1965年10月,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研制的方案論證會召開,“651會議”。經(jīng)過②,會議用4個方案、15萬字的專題材料,勾畫出這顆承載中國人夢想的人造衛(wèi)星的雛形。

接著便是攻堅克難的研制征途,“文革”中,趙九章飽受沖擊,內心的孤獨與苦楚他③,心里想的只有人造衛(wèi)星。1970年4月24日,呼嘯著劃破酒泉基地清冷夜空的“長征一號”火箭,帶著趙九章畢生的夙愿,一飛沖天,永載史冊。

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述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19.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簡要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表述效果。

17.①舉世震驚

②集思廣益

③只字不提(置之度外)

18.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術化”辦所方針的指引下,地球物理研究所學科領域迅速擴展,學術水平快速提高,成為新中國大氣科學的搖籃。

19.①運用比喻,把趙九章的一生比作樂曲,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趙九章一生曲折的經(jīng)歷與不同的精神狀態(tài),贊頌他的愛國精神。

②運用排比,概括出了趙九章一生的不平凡經(jīng)歷,節(jié)奏整齊,增強了表述的氣勢,突出了趙九章的貢獻。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①處,“蘇聯(lián)發(fā)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是令世人矚目震驚大事,此處可以填“舉世震驚”。舉世震驚:使全世界的人震驚,誰都知道。

第②處,據(jù)前文“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研制的方案論證會召開”和后文“會議用4個方案、15萬字的專題材料,勾畫出這顆承載中國人夢想的人造衛(wèi)星的雛形”,此處可以填“集思廣益”。集思廣益:集中大家的意見和智慧,可以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

第③處,據(jù)前文“趙九章飽受沖擊,內心的孤獨與苦楚”和后文“心里想的只有人造衛(wèi)星”,此處可以填“只字不提”或“置之度外”。只字不提:一個字也不談起。比喻有意不說。置之度外:放在考慮之外。多用來形容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

一是“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術化’辦所方針的指引下,使地球物理研究所……”成分殘缺,由于濫用介詞導致主語殘缺,可以刪去“使”字;

二是“學科領域”與“快速提高”搭配不當。把“學科領域”改為“學科領域迅速擴展”。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兩種修辭手法。一是比喻,本體為“趙九章曲折的一生”,喻體為“樂曲”,以樂曲回環(huán)往復及擁有不同聲調的特點,凸顯趙九章一生曲折的經(jīng)歷與不同的精神狀態(tài)非常形象;從后文“這首歌,叫作中國科學家的赤子之歌”可知,運用比喻贊頌趙九章的愛國精神。

二是排比,用四個結構一致的語句“在……中”寫趙九章的一生經(jīng)歷,形成排比,句式整齊,以強烈的語氣突出趙九章的貢獻。富有節(jié)奏感,讀來朗朗上口,增強了表述的氣勢。連“跌宕起伏”“百轉千回”“搖曳多姿”“蕩氣回腸”等詞語,概括出了趙九章一生的不平凡經(jīng)歷,突出了趙九章的貢獻。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樹木的葉片中存在著能夠吸收可見光的色素,其中類胡蘿卜素含量較少,葉綠素含量較多。葉綠素主要吸收太陽光中的藍紫光和紅橙光,而不能吸收綠光,其表現(xiàn)就是大多數(shù)樹木的葉子在成長階段呈現(xiàn)為綠色。

而葉片在衰老的過程中,因為其中的葉綠素會逐漸減少,并且可能還會合成一些新的色素,使得葉片的顏色發(fā)生變化。例如毛白楊等一些植物在落葉前葉綠素未完全流失,葉子會呈現(xiàn)淺綠色或黃綠色。另外還有一些植物的葉子之所以在落葉前變紅,是因為葉綠素已經(jīng)完全流失;如果含有花青素苷的葉片中還殘存葉綠素,那么這些葉片將呈現(xiàn)為褐色;如果葉片含有花青素和類胡蘿卜素,將呈現(xiàn)出橙色。

隨著葉綠素的含量越來越少,樹葉的生命正在走向終點。()。這些落葉還會發(fā)揮它們的最后一點價值:腐爛后會使泥土變得更加肥沃,真可謂“化作春泥更護花”。

20.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劃線句子中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還有幾位“大師”捧著幾張古畫,在歐洲各國一路掛過去,叫做“發(fā)揚國光”。

B.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xiàn)什么樣的天氣。

C.今晚若有采蓮人,這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

D.包身工的身體是屬于帶工老板的,所以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21.請在下列甲、乙兩句話中選擇最恰當?shù)囊痪涮钤谖闹欣ㄌ柼?,并說明選擇該句的理由。

只要一刮風或者一下雨,變了色的樹葉就會掉落到地上

盡管不舍,風依然把變了色的樹葉無情地打落枝頭,慢慢飄落到地上,紛紛揚揚,凄凄涼涼

選,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C21.選甲。①敘述主體一致性原則,上文以“樹葉”為敘述主體,下句以“樹葉”為敘述主體更連貫。②表法方式一致性,文段為科普文,以說明為主要表法方式,語言風格簡潔易懂。乙句以描寫為主要表述方式,生動形象。故選甲。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文中劃線句子中引號表引用。

A.反語,表諷刺意味;

B.特殊含義,有比喻義;

C.表引用;

D.表強調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述之語句復位的能力。

甲的敘述主體是樹葉,乙的敘述主體是風。根據(jù)敘述主體一致性原則,上文以“樹葉”為敘述主體,下句以“樹葉”為敘述主體更連貫,應選甲。

甲的表述方式為說明,乙的表述方式主要為描寫。根據(jù)表法方式一致性,結合“樹木的葉片中存在著能夠吸收可見光的色素,其中類胡蘿卜素含量較少,葉綠素含量較多。葉綠素主要吸收太陽光中的藍紫光和紅橙光”“還有一些植物的葉子之所以在落葉前變紅,是因為葉綠素已經(jīng)完全流失”等句子可知文段為科普文,以說明為主要表法方式,語言風格簡潔易懂。乙句以描寫為主要表述方式,生動形象。故選甲。

四、(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面對生活中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有人用最少的時間和最巧妙的心思來應付。針對這種現(xiàn)象,一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消極懈怠的生活態(tài)度和社會風氣,值得反思;但也有一些人認為,在繁重的快節(jié)奏生活狀態(tài)下,這是一種耗費精力較少又相對得體的做法。

對此你怎么看?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人生有限莫蹉跎,巧思妙想度歲月

人這一輩子,能過得順風順水,所做之事,皆為所愿之事,當然甚好,但是有幾人能如此之幸運?人生那么漫長,世事那么紛雜,要想過好這一生,必然要走幾段不想走的路,過幾道必須過的坎。

而人生的莊嚴正在于,能讓理性戰(zhàn)勝情感,把那不想走但必須走的路,走得一路花開;把那不想過但必須過的坎,過得行云流水。畢竟人生有限,不要蹉跎了歲月。

人必須學會積極面對一些不愿做而必須做的事情。不愿做,是出于情感的厭倦;必須做是出于理性的衡量。之所以要做這些事,可能是為了完成逃無可逃的責任。誰不向往自由自在、隨心所欲?但有些人還是投身于繁重機械的工作,埋首苦干,因為他肩上有養(yǎng)老撫幼的重擔。之所以要做這些事,可能因為這些事情是一種必要的折磨。誰不向往輕松快樂、無拘無束?但軍營戰(zhàn)士卻要嚴守軍紀、日夜操練,因為只有平時多吃苦,才能戰(zhàn)場少傷亡。把喜歡的事情做好,是能力;把不喜歡的事也做好,是擔當,是堅韌。

而面對不喜歡做又必須做的事情的時候,只有擔當、堅韌還不夠,還要有巧思。既然是必須做的事,往往是重要的事。重要的事做不好,會帶來失?。恢匾氖陆鉀Q得不迅捷,會延誤時日、浪費生命。街頭維護交通,繁忙而勞碌,西安交警張?zhí)煅?,把指揮動作做出了拉丁舞的節(jié)奏,他用巧思把必須做的事做出了詩意,完成了任務,也美化了生活,照亮了別人。米開朗琪羅,懷揣的是“把世界歸還給人,把人歸還給他自己”的理想,可造化弄人,他卻被貴族指使,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干活,每天做著他不愿意的事,但他卻沒有因此而懈怠工作,反而把無窮的智慧、巧思、天分投進了雕刻、繪畫、建筑中去,讓自己成為巨匠,也為人間創(chuàng)造了美。

巧思之巧,在于創(chuàng)造性,在于提高效率,不要把巧思弄成了投機取巧、敷衍了事。不然,既于事有損,又蹉跎了歲月。每一份對事的糊弄,最終都會糊弄了自己。就像國內一些足球俱樂部,從事著競技事業(yè),卻疏于對球員進行訓練管理,妄圖通過收買裁判、行賄足協(xié)官員來取得好名次,最終讓俱樂部事業(yè)一落萬丈。所有對工作的敷衍,最終都敷衍了自己;所有的投機取巧,最終都捉弄了自身。而有些人,即使被迫去從事了非自己所愿的事,仍能巧思獨運,把事情做好,比如韓愈,被貶潮州非他所愿,但他到了被貶之地,發(fā)揮自己的巧思秒想,滅鱷魚,修水利,贖放奴婢,終究造福一方。雖然他被貶潮州路八千,但他卻讓被貶之路上花開朵朵,花團錦簇。

所以,把所愿之事做好,是應有之義;把不愿做而必做之事做好,是有理性、有擔當;能巧妙地把不愿做而必做之事做好,則是對生命的負責,對人生的美化。這樣面對必做之事,方能讓漫長的人生因不辜負而充實,讓沉重的人生因有巧思妙想而輕盈。

人生一世,既要順從情感,又要聽從理性。做好必做之事,莫讓人生蹉跎。

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先指出了一種現(xiàn)象:有人用最少的時間和最巧妙的心思應付生活中的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不想做”,說明這些事情,不是自己的愛好、興趣所在,與自己的理想不相符?!安坏貌蛔觥?,說明這些事情,是基礎性工作,或者是必然要面對難題,或者是無從躲避的責任。對這樣的事情,如果能“用最少的時間和最巧的心思”來處理這些事情,則是效率高的體現(xiàn);但如果采取“應付”的態(tài)度,為省時間而省時間,那就是消極的的做法。

在材料的第二個層次,則列舉了兩種不同的看法,一類看法認為上面的做法消極,另一類看法認為上面的做法得體。這是引導考生從不同的角度、辯證地思考怎樣去面對那些“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

寫作時,可以先確定“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指的是哪類事情,以做到有的放矢。比如,這些時期,對某些同學來說,是記住大量的枯燥的公式;對某些上班族來說,是日常的一系列機械的日常性報表。然后可以采取層進式結構,先指出既然不得不做,雖然不想做,也要克服厭倦情緒去有效面對;接下來指出,此種情況下應該重視效率的提升,材料中的做法有其合理性;最后,辯證分析,提高效率,是減時增效,而不是糊弄應付,畢竟必須要做的事情,往往是雖然缺少趣味,但又很重要的事。

立意:

1.既然不可逃避,何不積極面對。

2.用最巧妙的心思,完成必須承擔的任務。

3.切莫敷衍了事,勇于負重前行。

4.人生有限莫蹉跎,減時增效務正業(yè)。2022—2023學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

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語言與文化歷來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明的標志。無論是我國的古代文化還是現(xiàn)代文化主要都是用漢語來記錄、來傳承的,這充分顯示了漢語無與倫比的魅力。在當今社會,語言還成為社會的重要資源,更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言的重要性,從個人層面來說,已成為生存、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睌?shù)學家蘇步青先生說:“如果說數(shù)學是學習自然科學的基礎,那么語文則是這個基礎的基礎?!睆膰覍用鎭碚f,語言越來越重要。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語言政策,將確保各民族之間的和諧相處,促進各民族的交流與發(fā)展。大家說文明話,做文明人,將有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生活。如今,處于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互聯(lián)網(wǎng)、萬物互聯(lián)的信息時代,國家語言能力跟國際競爭能力成正比;國際交往、談判以及國際利益的爭取與維護,都需要有很強的語言能力支撐。而語言跟經(jīng)濟的關系更是越來越密切,語言已成為重要的經(jīng)濟資源?!吨袊Z言服務行業(yè)發(fā)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我國語言服務總產(chǎn)值為384億元,2020年語言服務產(chǎn)值雖受疫情影響,但報告預計也將達到366多億元。從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來說,語言也起著積極作用。“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語言鋪路搭橋,語言互通是“五通”的基礎。八年多來的事實表明,語言和語言教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橋梁作用、溝通作用,因為語言具有情感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需要語言鋪路搭橋。通過語言達到各國之間互相交流和相互理解,正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需要的。

語言文字對個人、對國家、對世界如此之重要,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健康發(fā)展,都必須重視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這是構建國家語言能力的基礎。然而,目前在紙質媒體和視頻媒體上,隨意使用網(wǎng)絡詞語、中英夾雜、竄改成語的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全不顧對祖國語言文化之破壞。

對于語言文字的使用問題,國家語委在全面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有必要制定針對性措施,以有力遏制和杜絕語言文字使用不規(guī)范甚至任意糟蹋的現(xiàn)象,同時要正面引導民眾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強中小學語文教育,特別是要加強書面語教育。學生只有掌握好書面語才能接受高素質的教育,因此在中小學,要引導學生敬重祖國的語言文字,從小養(yǎng)成規(guī)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習慣。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靠學理論所能達到的,更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多讀書,讀好書,勤于寫作。閱讀對于孩子不斷提高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不斷提高文化素養(yǎng)、傳承中華文化,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閱讀也可以讓人們特別是讓孩子從傳統(tǒng)文化、從外國文化中獲取智慧。所以我們的先輩和前輩一直以來都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宋代歐陽修就告誡我們:“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讀書關乎個人的精神氣質,全民的語文素養(yǎng)更關乎民族、國家的精神風貌。每個人都要規(guī)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摘編自陸儉明《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

1.下列關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漢語記錄和傳承中華文化,具有無與倫比的魅力,是我國目前最重要的軟實力。

B.2019年以來我國語言服務總產(chǎn)值穩(wěn)步提升,這與我國實施的語言政策不無關系。

C.規(guī)范網(wǎng)絡詞語的使用,能夠減少對語言文化的破壞,維護語言文字的健康發(fā)展。

D.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關鍵是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多讀好書勤寫作。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先從多個層面論述語言的重要性,再論述了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做法,層次分明。

B.第二段既引用了權威數(shù)據(jù),也結合了“一帶一路”等事例,以此論證了語言的重要性。

C.第四段主要闡釋多讀好書是提高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的觀點,并以歐陽修的話為證。

D.文章關注媒體隨意使用網(wǎng)絡詞語、竄改成語等破壞語言文化的現(xiàn)象,具有現(xiàn)實意義。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今時代如果國家要提升國際競爭能力,增強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和理解,就需要提升國家語言能力。

B.語言具有情感性,讀書除了能提升語文素養(yǎng),獲取智慧,還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傳遞感情增進理解。

C.構建國家語言能力,需要國家語委正面引導,也離不開廣大民眾的配合,還需要加強中小學語文教育。

D.文章認為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因此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首先需要加強漢語的國際教育。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計算生物學家奧利特·佩萊及其團隊自主研發(fā)了高精度360度攝像機和三角測量方法,清晰地記錄了散落在各地的不同螢火蟲物種閃光的數(shù)據(jù)。

佩萊實驗室發(fā)現(xiàn),真實的螢火蟲群體行為并不像幾十年來書本上那樣的理想化,并不是所有的螢火蟲都有自己的節(jié)拍器。對于沒有節(jié)拍器的螢火蟲而言,只有在許多只螢火蟲聚集的時候才會出現(xiàn)集體性的節(jié)拍。除此之外,佩萊還記錄到了一種罕見的同步類型,數(shù)學家稱之為“嵌合體狀態(tài)”。

“藏本模型”是日本物理學家藏本由紀建立的解釋同步現(xiàn)象數(shù)學機制的鼻祖。多年來,這種模型出現(xiàn)了幾種變體。1990年,斯特羅格茨和他的同事證明,如果將一組簡單的類螢火蟲振子相互關聯(lián),無論數(shù)量是多少,它們幾乎總會同步。第二年,埃門特勞特描述了東南亞的屈翅螢群體通過加快或減慢內部振蕩頻率來實現(xiàn)同步的過程。

但是,當佩萊團隊的相機在2019年開始從Photinuscarolinus(P·carolinus)螢火蟲中捕捉三維數(shù)據(jù)時,他們的分析揭示了新的模式。其中之一是確認了螢火蟲生物學家早就提到的事情:一簇閃光往往從一個地方開始,然后以每秒半米的速度在森林中級聯(lián)擴散開。螢火蟲似乎在不同的距離范圍內關注其他螢火蟲,這可能是因為螢火蟲只能看到在持續(xù)的視線范圍內發(fā)生的閃光。

似乎并不符合“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田納西州的P·carolinus螢火蟲沒有每次閃光的內在周期。把一只P·carolinus螢火蟲放在帳篷里時,“有時它等了幾秒鐘就閃光,而有時會等幾分鐘?!钡坏┓湃?5只以上的P·carolinus螢火蟲,整個帳篷里的蟲群就出現(xiàn)間隔幾十秒的集體性閃光。和物理學家合作研究,佩萊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周期性涌現(xiàn)模型。(如下圖所示)

一種同步新模型

隨機閃光的螢火蟲可以被其他閃光的螢火蟲觸發(fā)而進入同步

(MerrillSherman制圖,牛曉杰)

想象一下,一只孤獨的螢火蟲在閃光,它將等待一個隨機的時間間隔,然后再次閃光。但是,螢火蟲需要給它的光器官“充電”,因此存在一個最短等待時間(恢復期)。它也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如果它看到另一只螢火蟲閃光了,只要自己的身體條件允許,它也會立即閃光。誰先閃了一下,就會激發(fā)其他所有的螢火蟲立即進入閃光。每次環(huán)境變暗時,整個過程重復發(fā)生。隨著螢火蟲數(shù)量的增加,至少有一只螢火蟲會隨機選擇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再次閃光,而這將引發(fā)其他的螢火蟲閃光行為。因此,兩次閃光之間的時間會縮短為恢復期的時間。認真觀察這一幕的研究者都會看到一個穩(wěn)定的群體節(jié)奏:即從閃光步入黑暗,然后從黑暗中突然閃光。

佩萊小組還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奇特的模式。雖然大部分螢火蟲“合唱團”在有節(jié)奏地閃爍,但固執(zhí)的離群者卻拒絕配合。這些離群者處于同一空間,按照自己的周期閃爍,與周圍的“交響樂”節(jié)奏不相稱。有時,這些離群者們之間似乎是同步的;有時它們不顧彼此,只是隨機地閃爍。佩萊的研究小組將這描述為一種嵌合體狀態(tài),這是同步的一種形式。一些神經(jīng)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在某些實驗條件下看到了腦細胞活動中的這種奇異同步狀態(tài),但除此之外,此前還沒有在自然界中觀察到它。

(摘編自JoshuaSokol《螢火蟲的同步閃爍:隨機中怎樣涌現(xiàn)出秩序?》牛曉杰譯)

4.下列對佩萊團隊提出的P·carolinus螢火蟲同步新模型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P·carolinus螢火蟲群體并非一開始就同步閃爍,而是從一個地方開始級聯(lián)擴散開,往往要經(jīng)歷一定的時間才能形成“合唱團”。

B.處在等待期的孤立的P·carolinus螢火蟲會受到其他螢火蟲的激發(fā)而發(fā)光,但會受限于自身的身體情況和與其他螢火蟲的距離。

C.孤立的P·carolinus螢火蟲閃光的時間間隔是隨機的,但不小于恢復期,而螢火蟲群體閃光的時間間隔是穩(wěn)定的,等于恢復期。

D.新模型揭示了P·carolinus螢火蟲群體閃光的內在規(guī)律,似乎與“藏本模型”的核心前提不符,這表明“藏本模型”已經(jīng)不成立。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佩萊團隊發(fā)現(xiàn)的奇異的嵌合體同步狀態(tài),此前神經(jīng)科學家只在腦細胞活動中發(fā)現(xiàn),還沒有在自然界中觀察到。

B.螢火蟲群體在隨機中涌現(xiàn)出秩序內在機制不止一種,對其同步現(xiàn)象的研究能夠解釋社會中其他的同步現(xiàn)象。

C.“幾乎”“似乎”“可能”等詞語可增強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而“合唱團”“交響樂”等詞語的運用又使說明更加生動。

D.用畫圖表的方法直觀形象地介紹了佩萊團隊提出的周期性涌現(xiàn)新模型,與文本相印證并有助于讀者理解。

6.佩萊團隊關于螢火蟲的研究可以給我們開展科學研究帶來哪些啟示?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麥場

蕭紅

老王婆工作剩余的時間,盡是述說她無窮的命運。今夜院中一個討厭的孩子也沒有,王婆領著兩個鄰婦,坐在一條喂豬的槽子上,她們的故事便流水一般地在夜空里延展開。

天空一些云忙走,月亮陷進云圍時,云和煙樣,和煤山樣,快要燃燒似的。再過一會兒,月亮埋進云山,四面聽不見蛙鳴;只是螢蟲閃著。屋里,像是洞里,響起鼾聲來,遍布了的聲波旋走了滿院。天邊小的閃光不住地在閃合。王婆的故事對比著天空的云:

“……一個孩子三歲了,我把她掉死了……那天早晨……我想一想!……是早晨,我把她坐在草堆上,我去喂牛;草堆是在房后。等我想起孩子來,我跑去抱她,我看見草堆上沒有孩子;我看見草堆下有鐵犁的時候,我知道,這是惡兆,偏偏孩子跌在鐵犁一起,我以為她還活著呀!等我抱起來的時候……啊呀!”

一條閃光裂開來,看得清王婆是一個興奮的幽靈。全麥田,高粱地,菜圃,都在閃光下出現(xiàn)。婦人們被惶惑著,像是有什么冷的東西,撲向她們的臉去。閃光一過,王婆的話聲又連續(xù)下去:

“孩子死,不算一回事,你們以為我會暴跳著哭吧?我會嚎叫吧?起先我心也覺得發(fā)顫,可是我一看見麥田在我眼前時,我一點兒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淚都沒淌下。以后麥子收成很好,麥子是我割倒的,在場上一粒一粒我把麥子拾起來,就是那年我整個秋天沒有停腳,沒講閑話,像連口氣也沒得喘似的,冬天就來了!到冬天我和鄰人比著麥粒,我的麥粒是那樣大呀!到冬天我的背曲得有些厲害,在手里拿著大的麥粒??墒?,鄰人的孩子卻長起來了!……到那時候,我好像忽然才想起我的小鐘?!?/p>

王婆推一推鄰婦,蕩一蕩頭:“我的孩子小名叫小鐘呀!……我接連著熬苦了幾夜沒能睡,什么麥粒?從那時起,我連麥粒也不怎樣看重了!就是如今,我也不把什么看重。那時我才二十幾歲?!?/p>

閃光相連起來,能言的幽靈默默坐在閃光中。鄰婦互相望著,感到有些寒冷。狗在麥場張狂著咬過來,多云的夜什么也不能告訴人們。

忽然來了一道閃光,大手的高大的趙三,從炕沿站起,用手掌擦著眼睛。他忽然響叫:“怕是要落雨吧!——壞啦!麥子還沒打完,在場上堆著!”趙三感到養(yǎng)牛和種地不足,必須到城里去發(fā)展。他每日進城,他漸漸不注意麥子,他夢想著另一樁有望的事業(yè)。

“那老婆,怎不去看麥子?麥子一定要給水沖走呢?”趙三習慣的總以為她會坐在院心,閃光更來了!雷響,風聲。一切翻動著黑夜的村莊。

“我在這里呀!到草棚拿席子來,把麥子蓋起來吧!”喊聲在有閃光的麥場響出,聲音像碰著什么似的,好像在水上響出,王婆又震動著喉嚨:“快些,沒有用的,睡覺睡昏啦!你是摸不到門啦!”趙三為未來的大雨所恐嚇,沒有同她拌嘴。

高粱地像要倒折,地端的榆樹吹嘯起來,有點像金屬的聲音,為著閃光的緣故,全莊忽然裸現(xiàn),忽然又沉埋下去。全莊像是海上浮著的泡沫。鄰家和距離遠一點兒的鄰家有孩子的哭聲,大人在嚷吵,什么醬缸沒有蓋啦!驅趕著雞雛啦!種麥田的人家嚷著麥子還沒有打完啦!農(nóng)家好比雞籠,向著雞籠投下火去,雞們會翻騰著。

黃狗在草堆開始做窩,用腿扒草,用嘴扯草。王婆一邊顫動,一邊手里拿著耙子:“該死的,麥子今天就應該打完,你進城就不見回來,麥子算是可惜啦!”

早晨了,雨還沒有落下。東邊一道長虹懸起來;感到濕的氣味的云掠過人頭,東邊高粱頭上,太陽走在云后,那過于艷明,像紅色的水晶,像紅色的夢。遠看高粱和小樹林一般森嚴著;村家在早晨趁著氣候的涼爽,各自在田間忙。

種麥的人家,麥草堆得高漲起來了!福發(fā)家的草堆也漲過墻頭。福發(fā)的女人吸起煙管。她是健壯而短小,煙管隨意冒著煙;手中的耙子,不住的耙在平場。侄兒打著鞭子經(jīng)行在前面的林蔭,靜靜悄悄地他唱著寂寞的歌;她為歌聲感動了!耙子快要停下來,歌聲仍起在林端:“昨晨落著毛毛雨……小姑娘,披蓑衣……小姑娘……去打魚?!?/p>

(有刪改)

文本二:

敘事和寫景,勝于人物的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女性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節(jié)選自魯迅《〈生死場〉序》)

文本三:

不用說,這里的農(nóng)民蟻子似的生活著,糊糊涂涂地生殖,亂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種出食糧,養(yǎng)出畜類,勤勤苦苦地蠕動在自然的暴君和兩只腳的暴君的威力下面。

(節(jié)選自胡風《〈生死場〉讀后記》)

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事便流水一般地在夜空里延展開”這一比喻,表現(xiàn)了老王婆講故事時的流暢,這與故事本身的悲慘性形成反差,增強了震撼力。

B.文中多次將夜色中講故事的老王婆稱為“幽靈”,是有意塑造老王婆人性異化的形象,與卡夫卡的《變形記》有一定的相通之處。

C.文中畫波浪線句子通過視聽結合的手法,寫出了大雨即將到來時村莊里的忙亂景象,充分體現(xiàn)了魯迅所說的“女性的細致的觀察”。

D.結尾部分第二天早晨的長虹、涼爽的空氣和高漲的草堆等,寫出了閃電后村莊里的平靜和忙碌景象,表述了對勤苦勞作的人們的贊美。

8.文本一中反復寫到夜空中“閃光”,有怎樣的作用?

9.學過《祝?!分?,老師讓同學們閱讀了文本一。通過閱讀對比,同學們發(fā)現(xiàn)祥林嫂和老王婆的故事有著相近的主題,但在敘述藝術上存在較大差異。請結合兩篇文章簡要分析其在敘述藝術上的差異。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祥興二年二月,厓山破,張弘范等置酒大會,謂文天祥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今,將不失為宰相也?!碧煜殂怀鎏樵唬骸皣霾荒芫?,為人臣者,死有馀罪,況敢逃其死而貳其心乎?”弘范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赴燕。道經(jīng)吉州,痛恨不食,八日猶生,乃復食。十月,至燕。館人供張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守之。既而丞相孛羅等召見于樞密院,天祥入長揖。欲使跪,天祥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禮,可贅跪乎?”孛羅叱左右曳之地,或抑項,或扼其背,天祥不屈。孛羅欲殺之,而元主及大臣不可。弘范病中亦表奏天祥忠于所事,欲釋勿殺,乃囚之。天祥臨刑,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向再拜,死,年四十七。其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逼淦逇W陽氏收其尸,面如生。天祥為人豐頤,兩目炯然,博學善論事,作文未嘗起草,尤長于詩,居獄四年,忠義之氣,一著于詩歌,累數(shù)十百篇。

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廬陵鄧光薦曰:“天祥奉詔勤王,獨行其志,屢躓而愈奮。故其軍日敗,勢日蹙,而歸附日眾,從之者亡家沈族而不悔。雖人心向中國,思趙氏,亦由天祥之神氣意度足以感悟之也?!?/p>

史臣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耳。宋于德佑亡矣,文天祥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兵敗身執(zhí),終不可屈,而從容伏锧,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謂之仁哉!

(節(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卷一百九文謝之死》)

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

B.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

C.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

D.初/天祥開督府/置僚屬/一時知名者四十馀人/而遙請?zhí)柫罘Q幕府文武士者不可悉數(shù)/然皆一念向正/至死靡悔/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宰相,中國封建時代對君主負責、總攬政務的人,與丞相并非一個概念。

B.南人,指南方部分漢人。元朝統(tǒng)治者把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