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南昌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語文試題本試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答題時,請將答案直接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時在生活上又是影響最大的決定,就是誰是你的父母。社會用這個無法競爭,又不易藏沒、歪曲的事實來作分配各人的職業(yè)、身份、財產的標準,似乎是最沒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話,那是因為這是安穩(wěn)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辦法。血緣是穩(wěn)定的力量。在穩(wěn)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不分離的?!吧谒?,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緣固定了。世代間人口的繁殖,象一個根上長出的樹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說是血緣上親疏的一種反映,區(qū)位是社會化了的空間。空間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們卻用了血緣的坐標把空間劃分了方向和位置。當我們用“地位”兩字來描寫一個人在社會中所占的據(jù)點時,這個原是指“空間”的名詞卻有了社會價值的意義。這也告訴我們“地”的關聯(lián)派生于社會關系。親密的血緣關系限制著若干社會活動,最主要的沖突和競爭;親屬是自己人,從一個根本上長出來的枝條,原則上是應當痛癢相關,有無相通的。而且親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賴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長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間無法一筆一筆的清算往回。親密社群的團結性就依賴于各分子間都相互的拖欠著未了的人情。親密社群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八阗~”“清算”等于絕交之謂,因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無需往來了。在親密的血緣社會中商業(yè)是不能存在的。這并不是說這種社會不發(fā)生交易,而是說他們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持的,是相互饋贈的方式。實質上饋贈和貿易都要是有無相通,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別。地緣是從商業(yè)里發(fā)展出來的社會關系。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持。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shù)膯挝?,可靠的媒介。在這里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xiàn)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xiāng)土社會所缺的。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材料二: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權利、義務的分配決定于人們在家族等“特定團體”中具有的身份(貴族或平民、父或子、夫或妻等)。個人財產權利與親族團體的權利糾纏在一起,難以分離。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晚清舊制,但沒有能在社會關系的領域完成一場真正的革新。如果說,新制度取代舊制度可以在革命的狂飆中完成,那么,真正建立起一種新的社會關系,改變相應的價值觀念,則遠非一日之功。正因如此,幾十年以來社會關系領域的變革,尤其值得我們反省。今天在社會關系方面流行的許多觀念與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tǒng)價值觀確實有著直接的淵源。所不同者,傳統(tǒng)社會家族倫常的身份規(guī)則不但是國家生活的規(guī)范,同時還是一般人際關系的模式,即家、國的合一,這是相對靜止封閉的體系,與“身份”所表示的那種社會狀態(tài)正相吻合。而當代社會則不能不是充滿變易的開放系統(tǒng),在現(xiàn)代化的壓力之下,身份關系的不合理性愈益突出,并與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演成尖銳沖突。在“契約”所代表的那種社會狀態(tài)中,法律是最基本的調節(jié)模式。相反,身份關系自有一套法外的調節(jié)手段。按照傳統(tǒng)社會身份的法則,管理體制將人格化,官職乃至普通的職務都可以變成身份,轉化為特權。在這種情形下,法律上的權利只是虛設,現(xiàn)實中的權力卻成為禮拜的對象。經(jīng)常有人把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歸之于法制的不健全,但他們很少看到,這種現(xiàn)象本身正是建立現(xiàn)代法制的一大障礙。法制現(xiàn)代化固然意味著增加更多的現(xiàn)代立法,但它的第一要義卻是“依法而治”。高度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只有依靠真正的法治才可能實現(xiàn)其合理化,而法治本身的實現(xiàn)又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基本條件的,所以說,“契約關系”是實現(xiàn)法治的社會學基礎。至于身份,由于它是講差別的“看人辦事”,注定要與法治原則相抵觸。不管人們意識到?jīng)]有,也不管他們承認與否,現(xiàn)代化所面臨的基本問題之一正是要以契約取代身份。在廣大農村,契約關系更難以立足。這里是傳統(tǒng)勢力最盛的地方,也是身份關系最牢固的所在。傳統(tǒng)的社會關系與革新解放了的財產形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矛盾,并且這一矛盾定會更加深化。(摘編自梁治平《“從身份到契約”:社會關系的變革》)【相關鏈接】澎湃新聞2020年11月22日報道,上海一位八旬老人將自己300萬房產留給樓下毫無血緣關系的水果攤攤主,并做了公證。老人的老伴已經(jīng)去世,患有精神疾病的獨生子猝死,兒子后事是由水果攤攤主陪伴料理,自家親戚無人到場。一次,老人在家中摔倒昏迷,是攤主發(fā)現(xiàn)并送醫(yī)。由于老人無親戚照護,攤主便早上進完貨再去醫(yī)院,晚上回家,日復一日。此后,老人便邀請住在簡易棚的攤主夫婦及其3個孩子住進自己的房子,組建成一個特殊家庭。2023年12月12日法院一審判決老人房產歸水果攤主所有。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血緣關系穩(wěn)定而持久,鄉(xiāng)土社會以此為標準來分配職業(yè)、身份和財產,這不允許個人做選擇。B.傳統(tǒng)社會里血緣不僅連接著人與人,也密切了人與地的關系,地域的遠近決定著血緣的親疏。C.因血緣而派生的身份維系著傳統(tǒng)社會的穩(wěn)定,親人之間長期的相互依賴使彼此關系更為密切。D.血緣社會中也存在交易,但這種交易是以人情來維持的有無相通,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商業(yè)不同。2.根據(jù)兩則材料,下列對“契約”的相關表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指出契約是陌生人之間的約定,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熟人間礙于人情難有真正的契約。B.材料一認為契約關系是從地緣關系中逐步衍生出來的,其與血緣關系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別。C.材料二認為契約以法律為基本調節(jié)模式,擁有健全的立法體制和嚴格的執(zhí)法系統(tǒng)同等重要。D.材料二認為在身份關系牢固的農村,契約關系很難立足,即便是發(fā)生糾紛,也會傾向講人情。3.結合材料二,下列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中國傳統(tǒng)社會“身份”關系的一項是()(3分)A.古代法典中,出現(xiàn)關于“株連九族”和“血親復仇”的規(guī)定。B.官員若在職期間父母亡故,法律則規(guī)定丁憂,違者均有刑罰。C.兒子做高級官吏,可審理其父的案件,懲罰其父的失職行為。D.治人者與治于人者的關系可用“忠”“孝”二字進行概括。4.材料二的作者認為傳統(tǒng)的“身份關系”在當代社會發(fā)展中具有怎樣的局限性?請簡要概括。(4分)5.相關鏈接中的新聞事件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人際關系的變化,請結合材料一、二分析。(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6~9題。旗手羅烽周長江在全隊里醒得最早,每天是那樣,當他爬到小山嶺鍛煉臂膀的時候,他還看不見太陽的影子。他在突擊隊里充當旗手,到明天已經(jīng)有兩年的歷史了。兩年的時光,和敵人接觸不下二百次,隊長戰(zhàn)死九名,十八名隊員中,只有萬廣源和佟志還是他的老伙伴,其余那些全數(shù)傷亡了。伙伴在不斷的惡戰(zhàn)中,不斷地傷亡和添補著。旗手周長江就在這樣環(huán)境里,以伙伴和敵人的血培養(yǎng)得一天比一天撒野起來。他左手筆直地舉起那面被風撕破的,被血濺染的“抗日義勇軍”的旗幟,右手握住手槍向日方瞄射,并且他總是拼死命地喊著:“殺!……殺!……殺!……殺!……”鳥從窠里飛出來了,它們絞成一股粗大的繩索,在山谷間、在樺林中到處噪叫。這時候周長江也從他的窠——山洞里走出來,他愉快得像一只小鳥,一邊掠著野花,一邊跳跳趾趾地向山頂上爬,剛爬到山半腰,他遇見放哨的老伙伴萬廣源。萬廣源先打招呼:“老周?!薄皣啞!薄袄现埽忝魈靸赡炅?。”“嗯?!薄懊魈?,隊長給你慶祝兩周年紀念哩!”“可是,明天你也兩年了,一道慶祝吧?”“不,咱們不同;隊長說你是咱們隊里獨一無二的功臣哩!”“我有什么屁功!有功的人都犧牲了!”他們同時很響地嘆了口氣。周長江就丟下萬廣源爬到山頂上去。風很硬,白樺林的樹梢在周長江的眼下彎曲著腰部搖晃著,肥大的葉子擠擦著掃動著,發(fā)出松濤般的巨響。這也使他興奮,他感覺這是陷在大敵之前,正需要他登高振臂一呼,大家沖殺過去,于是,他就以那瞰望不盡的白樺林,作為假想敵,認真地做一個舉旗、沖殺的姿勢并且呼嘯起來:“殺!……殺!……殺!……殺!……”聲浪在山谷間、樺林中激蕩著,鳥驚擾起來,成群地從樹頂一直鉆到半天空,隔一會兒四散開了,漸漸又回到它們的枝頭上?,F(xiàn)在他站在山嶺上鍛煉著臂膀。雖說是夏天,從夜里襲來的潮風,總是森涼的,它圍繞著山嶺回旋,好像冬季的海潮拍擊著周長江的全身,然而他堅韌的皮膚,絲毫不為蹂躪,而他的四周竟像蕩起溫流,他出汗了哩。哨兵萬廣源在山腳下招呼著:“下來,老周……”他立刻跑下來了。另一個隊員催促著說:“準備!”周長江回答那個隊員愉快的一笑,一直就跑回山洞里去。隊員們的武裝已經(jīng)準備好了。他拿起旗子和手槍來。全隊跟隨著他,仿佛一條蛇蟲,在起伏的山岡上蜿蜒前進。大家埋伏在一段山溝里,前面有矮的樹叢屏障著。他們的槍口從小樹夾縫伸出去,幾乎埋沒在青草里了。小蟲和蚱蜢被這騷動驚擾了,橫豎亂飛一陣。周長江的心臟為這最大的興趣跳動著,他握牢了旗子和手槍。兩條腿運足了競走時的沖力。喉嚨似乎在發(fā)癢;他竭力梗止著他那熟練的歌子——讓殺……殺的聲音變成迫促的呼吸。他猛然想起老伙伴萬廣源方才對他說的明天慶祝兩周年紀念的事情,他暗暗地覺得慚愧,他自問自己:“我有什么功勞配得起慶祝呢?”他總是覺得什么也沒有。然而,慶祝明天一定要舉行的,這使他局促不安了。他非常害臊,全個身子發(fā)熱,他蜷伏在壕溝里,簡直像蓋在蒸籠里的蝸牛,盡可能地縮曲著。旗子已經(jīng)展開了,它像不甘寂寞似的,在樹叢后面震蕩著翅膀。和周長江的心翼的鼓動,總是非常諧和的?,F(xiàn)在他把全副的精神,集中在一個問題上:要怎樣才能配得起明天的慶祝呢?這時候他心翼的鼓動就超過旗子的震蕩了。他思索著,一直地思索著……一排槍聲,接著又是一排槍聲,他好像是被驚醒了。當?shù)谌艠尩臉寵C還沒有扳動時,周長江就像一匹不羈的烈馬,躍出了壕溝,其余的隊員也就一擁而上,緊急的槍聲,混著拼命的喊叫:“殺!……殺!……殺!……殺!……”敵人的隊伍零碎了,忽然又集攏起來,伏在草地上開始還擊。子彈好像廣漠上的飛沙,向著周長江揚來。旗子被打穿了好幾個窟窿,但是它依然伸展著腰板,撥開很密的槍彈向著敵人沖進。在距離敵人二百碼的地方。旗子突然撲倒了,立刻又躍立起來,便勇猛地追迫著敵人。于是,敵人的陣線上紊亂了,活著的拋下傷亡的向森林里逃了。和每次一樣,周長江第一個先搶到敵人的陣地;和每次不同的是,周長江跌倒了。他跌倒在一個已經(jīng)死了的敵人身上,他還要掙扎起來,可是不能了,只有那面旗子插到草地上搖動著。隊長和隊員們隨后也趕到了,大家都積聚在周長江的身邊。隊長丟開手槍,俯身就把周長江抱起來并且問道:“不要緊嗎?”“不要……緊!”雖然是響亮,但已不像周長江的聲音。他睜大著眼睛,讓痛苦變?yōu)槲⑿?。而且他的身子漸漸從隊長的臂膀里沉墜下去。隊長戰(zhàn)栗著,咬著牙齒又把周長江放在草地上。周長江的胸部被血水浸滿了。隊長又問:“你愿意怎么辦?”“慶祝我吧!”“還有什么話?”“這面旗子送給我。”他始終握緊旗桿。直到隊長把旗子蒙在他的臉上,他也感覺不到死的恐懼。這時他還可以聽得見許多伙伴的嘆息聲,他愉快地微笑著,他用力掘動著旗桿,想要把旗子揭開,親眼看看自己的光榮隊長流著眼淚舉起手槍,像瞄準為光榮而死的伙伴的頭顱一樣地瞄準自己。然而,他遺憾了。在他呼吸截止的時候,旗子上濺滿了興奮的血花。(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篇交代了周長江的生活習慣及身份,隨后交代的突擊隊具體傷亡人數(shù),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酷。B.周長江與哨兵萬廣源關于功勞的看法雖然各有不同,但都體現(xiàn)出二人對犧牲戰(zhàn)友的崇敬和懷念。C.小說中關于旗手周長江把白樺林當作假想敵的描寫,可以看出他善于利用周圍環(huán)境進行戰(zhàn)前訓練。D.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周長江與戰(zhàn)士們的喊殺聲,表現(xiàn)出他們奮勇殺敵的決心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點出旗手所舉為“抗日義勇軍”旗幟,暗示了故事發(fā)生的社會背景,作品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存亡關聯(lián)起來。B.小說常以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文中寫旗手內心的“慚愧”和“害臊”,表現(xiàn)了周長江靦腆猶豫的性格特征。C.文中對“鳥”“風”和“白樺林”的描寫突出聲響,呈現(xiàn)了戰(zhàn)斗發(fā)生地山嶺的獨特景象,烘托了戰(zhàn)斗到來前的氣氛。D.本文與《百合花》的故事發(fā)生在不同的戰(zhàn)爭時期,都通過寫一名革命軍人的犧牲,展現(xiàn)那個時代軍人的崇高情操。8.文中兩處畫波浪線的關于旗子的描寫都極富表現(xiàn)力,請加以賞析。(4分)9.小說在旗手周長江犧牲前多次提到“慶祝兩周年”,這樣寫有何作用?(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里之望,猶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遠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賢?;蛟唬骸皩⒅^桓公仁義乎?殺兄而立,非仁義也;將謂桓公恭儉乎?與婦人同輿,馳于邑中,非恭儉也;將謂桓公清潔乎?閨門之內,無可嫁者,非清潔也。此三者亡國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一匡天下,為五霸長,以其得賢佐也;失管仲隰朋,任豎刁易牙,身死不葬,蟲流出戶。一人之身,榮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異也?!饼R桓公使管仲治國,管仲對曰:“賤不能臨貴。”桓公以為上卿而國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對曰:“貧不能使富?!被腹n之齊國市租一年而國不治,桓公曰何故?對曰:“疏不能制親。”桓公立以為仲父。齊國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賢,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被腹珕栍诠苤僭唬骸拔嵊咕聘诰簦飧谫?,得無害于霸乎?”管仲對曰:“此極非其貴者耳;然亦無害于霸也。不知賢,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復使小人參之,害霸?!保ü?jié)選自《說苑·尊賢》)材料二:文王問太公曰:“君務舉賢而不獲其功,世亂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太公曰:“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而無用賢之實也?!蔽耐踉唬骸捌涫О苍??”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譽,而不得真賢也?!蔽耐踉唬骸昂稳纾俊碧唬骸熬允浪字u者為賢,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周而蔽賢忠原死于無罪奸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世亂愈甚,則國不免于危亡?!蔽耐踉唬骸芭e賢奈何?”太公曰:“將相分職,而各以官名舉人,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則得舉賢之道矣?!保ü?jié)選自《文韜·舉賢》)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字母標號,每答對一處給1分,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若是A則群邪比B周C而蔽D賢E忠臣F死于無罪G奸臣以虛H譽取爵位。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臨,在文中指統(tǒng)治,指揮。與《岳陽樓記》中“把酒臨風”的“臨”字義不同。B.市租,或稱“市稅”“市調”“市門稅”,指向商人入市販購貨物征收的賦稅。C.務,指從事,致力。與現(xiàn)代漢語的“務農”“不務正業(yè)”中的“務”字義一致。D.令,與(《孔雀東南飛》)中“便言多令才”的“令”詞義相同,均為“美好的”。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以齊桓公與管仲的對話闡述建立功業(yè)與任用賢才的關系;材料二借文王之惑探討舉賢的標準。B.材料一認為朝堂沒有賢才就好比鴻鵠沒有翅膀一樣,君王即使有高遠的理想抱負,也不能夠實現(xiàn)。C.齊桓公既享有春秋五霸之首的榮耀,又落得死后不得安葬的下場,原因就在于他任用了不同的人。D.太公認為舉賢的關鍵在于識別人才,打破世俗標準按名督實,將宰相職能分散,按官職推選人才。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遠道者托于乘。(4分)(2)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無害于霸乎?(4分)14.材料一中孔子所說的“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中的“三權”指的是尊賢的具體措施,請結合材料概括說明。(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15~16題。夜讀【明】唐寅夜來欹枕細思量,獨臥殘燈漏夜長。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人言死后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緊扣標題中的“夜”,以“細思量”這一行為引起下文,逐步展現(xiàn)了詩人漫漫長夜里翻涌的思緒。B.頷聯(lián)中的“白”字意在強調詩人雙鬢斑白的現(xiàn)狀,“黃”字寫出了詩人對系上黃腰帶,成為朝廷命官的期盼。C.頸聯(lián)語言淺近直白,流露出詩人要把握當下做一番事業(yè)的心愿,也是對頷聯(lián)中“隨世白”感嘆的回應。D.尾聯(lián)直抒胸臆,再次照應標題,詩人不甘心朽,因而再次挑燈夜讀,潛心習文。收束自然,卒章顯志。16.在“夜讀”過程中,詩人的心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結合全詩具體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姜夔《揚州慢》詞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襯。杜甫《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聯(lián)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2)《阿房宮賦》在運用六組排比盡情揭露秦王朝的奢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后,筆鋒一轉,讓__________________的“天下之人”同_______________的“獨夫”進行較量,結果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3)小明在寫作時,想引用中學語文教材里表示“自信”的兩句古詩來激勵自己,他可以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本題共3小題,10分)風刮得很緊,雪片像扯破的棉絮一樣在空中飛舞,沒有目的地四處飄落。左右兩邊墻腳各有一條白色的路,好像給中間滿是水泥的石板路鑲上兩道寬邊了。街上有行人和兩人抬的轎子。他們斗不過風雪,很快就露出畏縮的樣子。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滿在天空中,向四處落下,落在傘上,落在轎頂上。落在轎夫的笠上,落在行人的臉上。傍晚,路旁的燈火還沒有燃起來。街上一切也逐漸消失在灰暗的暮色里。路上盡是水和泥。空氣寒冷。希望鼓舞著在僻靜的街上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溫暖、明亮的家?!叭埽呖禳c,”說話的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一手拿傘,一手提著棉袍的下幅,還掉過頭看后面,圓圓的臉凍得通紅,鼻子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不要緊,就快到了?!?,今天練習的成績算你最好,英文說得自然,流利。你扮李醫(yī)生,很不錯,”覺慧用熱烈的語調說。他馬上加快腳步,水泥又濺到他的褲腿上面了。18.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向四處落下,落在傘、轎頂、轎夫的斗笠、行人的臉上”,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19.下面各句中破折號的作用與文中的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A.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B.“真的?哈哈哈……我終于考上大學啦!我終于考上啦——!”金石開簡直興奮得快要暈過去了。C.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D.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樂園——除非是為了去顯耀一下他的新衣服。20.“了”在語句中能輔助語義表達,請簡要分析文中加點的“了”字的作用。(3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題。海洋表層水溫在夏季可達到29℃,冬季也保持在23℃,年平均溫度為26℃。因為不見天日,深海水溫遠低于表層,600米深度的海水溫度約為8℃,A_________,且基本不隨季節(jié)變化。隨著大氣污染日益嚴重,海水“燒開水”發(fā)電設想再次被提上了日程。①與其他可再生清潔能源相比,②海水溫差最大的優(yōu)點是穩(wěn)定。③平常發(fā)電功率容易隨自然環(huán)境變化產生劇烈現(xiàn)象,④而海水溫差則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⑤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接收器。⑥根據(jù)資料顯示,⑦6000萬平方千米的熱帶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陽能相當于2500億桶石油所含的熱量,⑧設備也可以全年、全天24小時穩(wěn)定運轉。⑨雖然海水溫差發(fā)電具有可持會續(xù)、無污染、功率穩(wěn)定等優(yōu)點,⑩但目前其應用仍然不多。陸地上的發(fā)電廠技術成熟,B_________,但是海洋里的“鍋爐廠”卻面臨著許多難題;先要考慮制造管道材料,其次節(jié)約成本。據(jù)估算,建造一座發(fā)電容量為10兆瓦的發(fā)電廠,需要一根直徑近4米的大管道,在水下延伸1000米,這相當于在海底鋪設一條隧道。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22.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高考之前,我們要經(jīng)歷多次模擬、適應訓練和測試,以充分的準備走向考場。那么,我們面臨的未來生活是否也都能做到事事有備而來?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明確立場和觀點,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江西省南昌市2024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語文試題本試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答題時,請將答案直接寫在答題卷相應的位置上。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血緣所決定的社會地位不容個人選擇。世界上最用不上意志,同時在生活上又是影響最大的決定,就是誰是你的父母。社會用這個無法競爭,又不易藏沒、歪曲的事實來作分配各人的職業(yè)、身份、財產的標準,似乎是最沒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話,那是因為這是安穩(wěn)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辦法。血緣是穩(wěn)定的力量。在穩(wěn)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不分離的?!吧谒梗烙谒埂卑讶撕偷氐囊蚓壒潭?。世代間人口的繁殖,象一個根上長出的樹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說是血緣上親疏的一種反映,區(qū)位是社會化了的空間。空間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們卻用了血緣的坐標把空間劃分了方向和位置。當我們用“地位”兩字來描寫一個人在社會中所占的據(jù)點時,這個原是指“空間”的名詞卻有了社會價值的意義。這也告訴我們“地”的關聯(lián)派生于社會關系。親密的血緣關系限制著若干社會活動,最主要的沖突和競爭;親屬是自己人,從一個根本上長出來的枝條,原則上是應當痛癢相關,有無相通的。而且親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賴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長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間無法一筆一筆的清算往回。親密社群的團結性就依賴于各分子間都相互的拖欠著未了的人情。親密社群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算賬”“清算”等于絕交之謂,因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無需往來了。在親密的血緣社會中商業(yè)是不能存在的。這并不是說這種社會不發(fā)生交易,而是說他們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持的,是相互饋贈的方式。實質上饋贈和貿易都要是有無相通,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別。地緣是從商業(yè)里發(fā)展出來的社會關系。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持。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shù)膯挝?,可靠的媒介。在這里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xiàn)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xiāng)土社會所缺的。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材料二: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權利、義務的分配決定于人們在家族等“特定團體”中具有的身份(貴族或平民、父或子、夫或妻等)。個人財產權利與親族團體的權利糾纏在一起,難以分離。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晚清舊制,但沒有能在社會關系的領域完成一場真正的革新。如果說,新制度取代舊制度可以在革命的狂飆中完成,那么,真正建立起一種新的社會關系,改變相應的價值觀念,則遠非一日之功。正因如此,幾十年以來社會關系領域的變革,尤其值得我們反省。今天在社會關系方面流行的許多觀念與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tǒng)價值觀確實有著直接的淵源。所不同者,傳統(tǒng)社會家族倫常的身份規(guī)則不但是國家生活的規(guī)范,同時還是一般人際關系的模式,即家、國的合一,這是相對靜止封閉的體系,與“身份”所表示的那種社會狀態(tài)正相吻合。而當代社會則不能不是充滿變易的開放系統(tǒng),在現(xiàn)代化的壓力之下,身份關系的不合理性愈益突出,并與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演成尖銳沖突。在“契約”所代表的那種社會狀態(tài)中,法律是最基本的調節(jié)模式。相反,身份關系自有一套法外的調節(jié)手段。按照傳統(tǒng)社會身份的法則,管理體制將人格化,官職乃至普通的職務都可以變成身份,轉化為特權。在這種情形下,法律上的權利只是虛設,現(xiàn)實中的權力卻成為禮拜的對象。經(jīng)常有人把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歸之于法制的不健全,但他們很少看到,這種現(xiàn)象本身正是建立現(xiàn)代法制的一大障礙。法制現(xiàn)代化固然意味著增加更多的現(xiàn)代立法,但它的第一要義卻是“依法而治”。高度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只有依靠真正的法治才可能實現(xiàn)其合理化,而法治本身的實現(xiàn)又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基本條件的,所以說,“契約關系”是實現(xiàn)法治的社會學基礎。至于身份,由于它是講差別的“看人辦事”,注定要與法治原則相抵觸。不管人們意識到?jīng)]有,也不管他們承認與否,現(xiàn)代化所面臨的基本問題之一正是要以契約取代身份。在廣大農村,契約關系更難以立足。這里是傳統(tǒng)勢力最盛的地方,也是身份關系最牢固的所在。傳統(tǒng)的社會關系與革新解放了的財產形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矛盾,并且這一矛盾定會更加深化。(摘編自梁治平《“從身份到契約”:社會關系的變革》)【相關鏈接】澎湃新聞2020年11月22日報道,上海一位八旬老人將自己300萬房產留給樓下毫無血緣關系的水果攤攤主,并做了公證。老人的老伴已經(jīng)去世,患有精神疾病的獨生子猝死,兒子后事是由水果攤攤主陪伴料理,自家親戚無人到場。一次,老人在家中摔倒昏迷,是攤主發(fā)現(xiàn)并送醫(yī)。由于老人無親戚照護,攤主便早上進完貨再去醫(yī)院,晚上回家,日復一日。此后,老人便邀請住在簡易棚的攤主夫婦及其3個孩子住進自己的房子,組建成一個特殊家庭。2023年12月12日法院一審判決老人房產歸水果攤主所有。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血緣關系穩(wěn)定而持久,鄉(xiāng)土社會以此為標準來分配職業(yè)、身份和財產,這不允許個人做選擇。B.傳統(tǒng)社會里血緣不僅連接著人與人,也密切了人與地的關系,地域的遠近決定著血緣的親疏。C.因血緣而派生的身份維系著傳統(tǒng)社會的穩(wěn)定,親人之間長期的相互依賴使彼此關系更為密切。D.血緣社會中也存在交易,但這種交易是以人情來維持的有無相通,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商業(yè)不同。2.根據(jù)兩則材料,下列對“契約”的相關表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指出契約是陌生人之間的約定,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熟人間礙于人情難有真正的契約。B.材料一認為契約關系是從地緣關系中逐步衍生出來的,其與血緣關系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別。C.材料二認為契約以法律為基本調節(jié)模式,擁有健全的立法體制和嚴格的執(zhí)法系統(tǒng)同等重要。D.材料二認為在身份關系牢固的農村,契約關系很難立足,即便是發(fā)生糾紛,也會傾向講人情。3.結合材料二,下列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中國傳統(tǒng)社會“身份”關系的一項是()(3分)A.古代法典中,出現(xiàn)關于“株連九族”和“血親復仇”的規(guī)定。B.官員若在職期間父母亡故,法律則規(guī)定丁憂,違者均有刑罰。C.兒子做高級官吏,可審理其父的案件,懲罰其父的失職行為。D.治人者與治于人者的關系可用“忠”“孝”二字進行概括。4.材料二的作者認為傳統(tǒng)的“身份關系”在當代社會發(fā)展中具有怎樣的局限性?請簡要概括。(4分)5.相關鏈接中的新聞事件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人際關系的變化,請結合材料一、二分析。(6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相關內容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
(2)本題考查根據(jù)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論點論據(jù)的分析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容,明確文章的觀點是什么,文章從哪些角度和層面進行分析論證的,使用了哪些論據(jù),然后結合選項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
(4)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分析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答題時應首先通讀全文明確論述話題,然后篩選出每一段的關鍵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
(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運用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窘獯稹浚?)B.“地域的遠近決定著血緣的親疏”表述有誤,原文是說“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說是血緣上親疏的一種反映”選項的表述顛倒了血緣與地域遠近的因果關系。
故選B。
(2)A.“感性與理性的結合”表述有誤,原文“在這里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著人們的活動”,可知契約是理性的活動;B.“其與血緣關系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別”表述有誤,原文所說“只在清算方式上有差別”的是“饋贈”和“貿易”,而不是指“契約關系”和“血緣關系”;C.“健全的法律體系和嚴格的執(zhí)法系統(tǒng)同等重要”表述有誤,由原文“法制現(xiàn)代化固然意味著增加更多的現(xiàn)代立法,但它的第一要義卻是“依法而治'”可見作者認為當下“嚴格的執(zhí)法系統(tǒng)”更為重要。
故選D。
(3)材料二原文指出“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權利、義務的分配決定于人們在家族等‘特定團體’中具有的身份(貴族或平民、父或子、夫或妻等)”。A.“株連九族”和“血親復仇”都是將個體放置在家族的特定團體中。原文指出“傳統(tǒng)社會家族倫常的身份規(guī)則不但是國家生活的規(guī)范,同時還是一般人際關系的模式,即家、國的合一”。B.體現(xiàn)家、國合一。C.“兒子審理其父的案件,懲罰其父的失職”,個體脫離了家族身份,家與國界限分明,不屬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身份”關系。D.“忠”“孝”是家、國合一的體現(xiàn)。
故選C。
(4)①結合“所不同者,傳統(tǒng)社會家族倫常的身份規(guī)則不但是國家生活的規(guī)范,同時還是一般人際關系的模式,即家、國的合一,這是相對靜止封閉的體系,與‘身份’所表示的那種社會狀態(tài)正相吻合。而當代社會則不能不是充滿變易的開放系統(tǒng),在現(xiàn)代化的壓力之下,身份關系的不合理性愈益突出,并與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演成尖銳沖突”可知,傳統(tǒng)的身份關系形成了相對靜止的封閉的體系,不適合當代社會的發(fā)展。
②結合“法制現(xiàn)代化固然意味著增加更多的現(xiàn)代立法,但它的第一要義卻是‘依法而治’。高度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只有依靠真正的法治才可能實現(xiàn)其合理化,而法治本身的實現(xiàn)又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基本條件的,所以說,‘契約關系’是實現(xiàn)法治的社會學基礎。至于身份,由于它是講差別的‘看人辦事’,注定要與法治原則相抵觸”可知,傳統(tǒng)的身份關系奉行的差別“看人辦事”、法外調節(jié),與現(xiàn)代社會的法治原則相抵觸。
(5)①結合“不管人們意識到?jīng)]有,也不管他們承認與否,現(xiàn)代化所面臨的基本問題之一正是要以契約取代身份”可知,傳統(tǒng)的血緣關系不再是唯一的社會關系,它開始逐步向契約關系轉化。
②結合“老人的老伴已經(jīng)去世,患有精神疾病的獨生子猝死,兒子后事是由水果攤攤主陪伴料理,自家親戚無人到場。一次,老人在家中摔倒昏迷,是攤主發(fā)現(xiàn)并送醫(yī)。由于老人無親戚照護,攤主便早上進完貨再去醫(yī)院,晚上回家,日復一日”可知,現(xiàn)代社會里血緣關系逐漸變得淡漠,有困難者常常得不到血緣親戚的幫助。
③結合“澎湃新聞2020年11月22日報道,上海一位八旬老人將自己300萬房產留給樓下毫無血緣關系的水果攤攤主,并做了公證……此后,老人便邀請住在簡易棚的攤主夫婦及其3個孩子住進自己的房子,組建成一個特殊家庭。2023年12月12日法院一審判決老人房產歸水果攤主所有”可知,現(xiàn)代社會逐步強化契約關系,并以法律給予保障和支持。無血緣關系的水果攤主照顧了老人,法律認同老人以房產為酬謝的行為。
答案:
(1)B
(2)D
(3)C
(4)①傳統(tǒng)的身份關系形成了相對靜止的封閉的體系,不適合當代社會的發(fā)展。
②傳統(tǒng)的身份關系奉行的差別“看人辦事”、法外調節(jié),與現(xiàn)代社會的法治原則相抵觸。
(5)①傳統(tǒng)的血緣關系不再是唯一的社會關系,它開始逐步向契約關系轉化。
②現(xiàn)代社會里血緣關系逐漸變得淡漠,有困難者常常得不到血緣親戚的幫助。
③現(xiàn)代社會逐步強化契約關系,并以法律給予保障和支持。無血緣關系的水果攤主照顧了老人,法律認同老人以房產為酬謝的行為?!军c評】閱讀社會科學類非連續(xù)性復合文本,首先,應梳理文本的結構,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幾部分組成;其次,要根據(jù)材料的出處,從標題要素入手,整體把握各則材料的大致內容;最后,聚焦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報告中的結論、評論中的觀點等關鍵信息,多元組合,整體把握非連續(xù)性文本的核心要義。有些文段沒有明顯中心句,必須對幾個互有關聯(lián)的句子進行意義整合,進而明確文本的主要觀點。(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6~9題。旗手羅烽周長江在全隊里醒得最早,每天是那樣,當他爬到小山嶺鍛煉臂膀的時候,他還看不見太陽的影子。他在突擊隊里充當旗手,到明天已經(jīng)有兩年的歷史了。兩年的時光,和敵人接觸不下二百次,隊長戰(zhàn)死九名,十八名隊員中,只有萬廣源和佟志還是他的老伙伴,其余那些全數(shù)傷亡了?;锇樵诓粩嗟膼簯?zhàn)中,不斷地傷亡和添補著。旗手周長江就在這樣環(huán)境里,以伙伴和敵人的血培養(yǎng)得一天比一天撒野起來。他左手筆直地舉起那面被風撕破的,被血濺染的“抗日義勇軍”的旗幟,右手握住手槍向日方瞄射,并且他總是拼死命地喊著:“殺!……殺!……殺!……殺!……”鳥從窠里飛出來了,它們絞成一股粗大的繩索,在山谷間、在樺林中到處噪叫。這時候周長江也從他的窠——山洞里走出來,他愉快得像一只小鳥,一邊掠著野花,一邊跳跳趾趾地向山頂上爬,剛爬到山半腰,他遇見放哨的老伙伴萬廣源。萬廣源先打招呼:“老周?!薄皣啞!薄袄现埽忝魈靸赡炅??!薄班??!薄懊魈欤犻L給你慶祝兩周年紀念哩!”“可是,明天你也兩年了,一道慶祝吧?”“不,咱們不同;隊長說你是咱們隊里獨一無二的功臣哩!”“我有什么屁功!有功的人都犧牲了!”他們同時很響地嘆了口氣。周長江就丟下萬廣源爬到山頂上去。風很硬,白樺林的樹梢在周長江的眼下彎曲著腰部搖晃著,肥大的葉子擠擦著掃動著,發(fā)出松濤般的巨響。這也使他興奮,他感覺這是陷在大敵之前,正需要他登高振臂一呼,大家沖殺過去,于是,他就以那瞰望不盡的白樺林,作為假想敵,認真地做一個舉旗、沖殺的姿勢并且呼嘯起來:“殺!……殺!……殺!……殺!……”聲浪在山谷間、樺林中激蕩著,鳥驚擾起來,成群地從樹頂一直鉆到半天空,隔一會兒四散開了,漸漸又回到它們的枝頭上。現(xiàn)在他站在山嶺上鍛煉著臂膀。雖說是夏天,從夜里襲來的潮風,總是森涼的,它圍繞著山嶺回旋,好像冬季的海潮拍擊著周長江的全身,然而他堅韌的皮膚,絲毫不為蹂躪,而他的四周竟像蕩起溫流,他出汗了哩。哨兵萬廣源在山腳下招呼著:“下來,老周……”他立刻跑下來了。另一個隊員催促著說:“準備!”周長江回答那個隊員愉快的一笑,一直就跑回山洞里去。隊員們的武裝已經(jīng)準備好了。他拿起旗子和手槍來。全隊跟隨著他,仿佛一條蛇蟲,在起伏的山岡上蜿蜒前進。大家埋伏在一段山溝里,前面有矮的樹叢屏障著。他們的槍口從小樹夾縫伸出去,幾乎埋沒在青草里了。小蟲和蚱蜢被這騷動驚擾了,橫豎亂飛一陣。周長江的心臟為這最大的興趣跳動著,他握牢了旗子和手槍。兩條腿運足了競走時的沖力。喉嚨似乎在發(fā)癢;他竭力梗止著他那熟練的歌子——讓殺……殺的聲音變成迫促的呼吸。他猛然想起老伙伴萬廣源方才對他說的明天慶祝兩周年紀念的事情,他暗暗地覺得慚愧,他自問自己:“我有什么功勞配得起慶祝呢?”他總是覺得什么也沒有。然而,慶祝明天一定要舉行的,這使他局促不安了。他非常害臊,全個身子發(fā)熱,他蜷伏在壕溝里,簡直像蓋在蒸籠里的蝸牛,盡可能地縮曲著。旗子已經(jīng)展開了,它像不甘寂寞似的,在樹叢后面震蕩著翅膀。和周長江的心翼的鼓動,總是非常諧和的。現(xiàn)在他把全副的精神,集中在一個問題上:要怎樣才能配得起明天的慶祝呢?這時候他心翼的鼓動就超過旗子的震蕩了。他思索著,一直地思索著……一排槍聲,接著又是一排槍聲,他好像是被驚醒了。當?shù)谌艠尩臉寵C還沒有扳動時,周長江就像一匹不羈的烈馬,躍出了壕溝,其余的隊員也就一擁而上,緊急的槍聲,混著拼命的喊叫:“殺!……殺!……殺!……殺!……”敵人的隊伍零碎了,忽然又集攏起來,伏在草地上開始還擊。子彈好像廣漠上的飛沙,向著周長江揚來。旗子被打穿了好幾個窟窿,但是它依然伸展著腰板,撥開很密的槍彈向著敵人沖進。在距離敵人二百碼的地方。旗子突然撲倒了,立刻又躍立起來,便勇猛地追迫著敵人。于是,敵人的陣線上紊亂了,活著的拋下傷亡的向森林里逃了。和每次一樣,周長江第一個先搶到敵人的陣地;和每次不同的是,周長江跌倒了。他跌倒在一個已經(jīng)死了的敵人身上,他還要掙扎起來,可是不能了,只有那面旗子插到草地上搖動著。隊長和隊員們隨后也趕到了,大家都積聚在周長江的身邊。隊長丟開手槍,俯身就把周長江抱起來并且問道:“不要緊嗎?”“不要……緊!”雖然是響亮,但已不像周長江的聲音。他睜大著眼睛,讓痛苦變?yōu)槲⑿Α6宜纳碜訚u漸從隊長的臂膀里沉墜下去。隊長戰(zhàn)栗著,咬著牙齒又把周長江放在草地上。周長江的胸部被血水浸滿了。隊長又問:“你愿意怎么辦?”“慶祝我吧!”“還有什么話?”“這面旗子送給我?!彼冀K握緊旗桿。直到隊長把旗子蒙在他的臉上,他也感覺不到死的恐懼。這時他還可以聽得見許多伙伴的嘆息聲,他愉快地微笑著,他用力掘動著旗桿,想要把旗子揭開,親眼看看自己的光榮隊長流著眼淚舉起手槍,像瞄準為光榮而死的伙伴的頭顱一樣地瞄準自己。然而,他遺憾了。在他呼吸截止的時候,旗子上濺滿了興奮的血花。(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篇交代了周長江的生活習慣及身份,隨后交代的突擊隊具體傷亡人數(shù),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酷。B.周長江與哨兵萬廣源關于功勞的看法雖然各有不同,但都體現(xiàn)出二人對犧牲戰(zhàn)友的崇敬和懷念。C.小說中關于旗手周長江把白樺林當作假想敵的描寫,可以看出他善于利用周圍環(huán)境進行戰(zhàn)前訓練。D.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周長江與戰(zhàn)士們的喊殺聲,表現(xiàn)出他們奮勇殺敵的決心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點出旗手所舉為“抗日義勇軍”旗幟,暗示了故事發(fā)生的社會背景,作品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存亡關聯(lián)起來。B.小說常以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文中寫旗手內心的“慚愧”和“害臊”,表現(xiàn)了周長江靦腆猶豫的性格特征。C.文中對“鳥”“風”和“白樺林”的描寫突出聲響,呈現(xiàn)了戰(zhàn)斗發(fā)生地山嶺的獨特景象,烘托了戰(zhàn)斗到來前的氣氛。D.本文與《百合花》的故事發(fā)生在不同的戰(zhàn)爭時期,都通過寫一名革命軍人的犧牲,展現(xiàn)那個時代軍人的崇高情操。8.文中兩處畫波浪線的關于旗子的描寫都極富表現(xiàn)力,請加以賞析。(4分)9.小說在旗手周長江犧牲前多次提到“慶祝兩周年”,這樣寫有何作用?(6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內容的基本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藝術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
(3)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看如何寫的,達到什么效果。
(4)本題考查分析故事情節(jié)的作用的基本能力。故事情節(jié),是小說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現(xiàn)人物間關系的一系列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小說往往以情節(jié)取勝。情節(jié)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發(fā)展史,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從而表現(xiàn)主題思想。【解答】(1)C.把白樺林當作假想敵,表現(xiàn)出周長江戰(zhàn)前的亢奮與渴望。
故選C。
(2)B.“慚愧”“害臊”的心理表現(xiàn)的是周長江即將投入戰(zhàn)斗時的激動和對勝利的渴望。
故選B。
(3)①結合“旗子已經(jīng)展開了,它像不甘寂寞似的,在樹叢后面震蕩著翅膀。和周長江的心翼的鼓動,總是非常諧和的”可知,運用擬人手法,以旗寫人,展現(xiàn)人物的英雄氣概。
②結合“旗子被打穿了好幾個窟窿,但是它依然伸展著腰板,撥開很密的槍彈向著敵人沖進。在距離敵人二百碼的地方。旗子突然撲倒了,立刻又躍立起來,便勇猛地追迫著敵人”可知,動詞運用極為傳神,“震蕩”“撲倒”“躍立”“追迫”等詞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4)①結合“他猛然想起老伙伴萬廣源方才對他說的明天慶祝兩周年紀念的事情,他暗暗地覺得慚愧,他自問自己:‘我有什么功勞配得起慶祝呢?’”可知,能更細膩地表現(xiàn)旗手周長江的心理,突出他用戰(zhàn)斗勝利來“慶祝兩周年”的決心與渴望。
②結合“現(xiàn)在他把全副的精神,集中在一個問題上:要怎樣才能配得起明天的慶祝呢?這時候他心翼的鼓動就超過旗子的震蕩了”可知,周長江犧牲在慶祝兩周年的前一天,帶給讀者心靈強烈的震撼,增添了小說的悲壯色彩。
③結合“他始終握緊旗桿。直到隊長把旗子蒙在他的臉上,他也感覺不到死的恐懼。這時他還可以聽得見許多伙伴的嘆息聲,他愉快地微笑著,他用力掘動著旗桿,想要把旗子揭開,親眼看著自己的光榮隊長流著眼淚舉起手槍,像瞄準為光榮而死的伙伴的頭顱一樣地瞄準自己”可知,豐富人物形象,突出抗日報國的革命英雄主義主題。
答案:
(1)C
(2)B
(3)①運用擬人手法,以旗寫人,展現(xiàn)人物的英雄氣概。
②動詞運用極為傳神,“震蕩”“撲倒”“躍立”“追迫”等詞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4)①能更細膩地表現(xiàn)旗手周長江的心理,突出他用戰(zhàn)斗勝利來“慶祝兩周年”的決心與渴望。
②周長江犧牲在慶祝兩周年的前一天,帶給讀者心靈強烈的震撼,增添了小說的悲壯色彩。
③豐富人物形象,突出抗日報國的革命英雄主義主題?!军c評】“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
(1)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從文中提煉);
(2)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
(3)分點分條作答。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榮名者,必尊賢而下士。夫朝無賢人,猶鴻鵠之無羽翼也,雖有千里之望,猶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遠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賢。或曰:“將謂桓公仁義乎?殺兄而立,非仁義也;將謂桓公恭儉乎?與婦人同輿,馳于邑中,非恭儉也;將謂桓公清潔乎?閨門之內,無可嫁者,非清潔也。此三者亡國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一匡天下,為五霸長,以其得賢佐也;失管仲隰朋,任豎刁易牙,身死不葬,蟲流出戶。一人之身,榮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異也?!饼R桓公使管仲治國,管仲對曰:“賤不能臨貴。”桓公以為上卿而國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對曰:“貧不能使富?!被腹n之齊國市租一年而國不治,桓公曰何故?對曰:“疏不能制親?!被腹⒁詾橹俑?。齊國大安,而遂霸天下??鬃釉唬骸肮苤僦t,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被腹珕栍诠苤僭唬骸拔嵊咕聘诰?,肉腐于俎,得無害于霸乎?”管仲對曰:“此極非其貴者耳;然亦無害于霸也。不知賢,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復使小人參之,害霸?!保ü?jié)選自《說苑·尊賢》)材料二:文王問太公曰:“君務舉賢而不獲其功,世亂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太公曰:“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而無用賢之實也?!蔽耐踉唬骸捌涫О苍冢俊碧唬骸捌涫г诰糜檬浪字u,而不得真賢也?!蔽耐踉唬骸昂稳??”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周而蔽賢忠原死于無罪奸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世亂愈甚,則國不免于危亡。”文王曰:“舉賢奈何?”太公曰:“將相分職,而各以官名舉人,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則得舉賢之道矣。”(節(jié)選自《文韜·舉賢》)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字母標號,每答對一處給1分,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若是A則群邪比B周C而蔽D賢E忠臣F死于無罪G奸臣以虛H譽取爵位。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臨,在文中指統(tǒng)治,指揮。與《岳陽樓記》中“把酒臨風”的“臨”字義不同。B.市租,或稱“市稅”“市調”“市門稅”,指向商人入市販購貨物征收的賦稅。C.務,指從事,致力。與現(xiàn)代漢語的“務農”“不務正業(yè)”中的“務”字義一致。D.令,與(《孔雀東南飛》)中“便言多令才”的“令”詞義相同,均為“美好的”。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以齊桓公與管仲的對話闡述建立功業(yè)與任用賢才的關系;材料二借文王之惑探討舉賢的標準。B.材料一認為朝堂沒有賢才就好比鴻鵠沒有翅膀一樣,君王即使有高遠的理想抱負,也不能夠實現(xiàn)。C.齊桓公既享有春秋五霸之首的榮耀,又落得死后不得安葬的下場,原因就在于他任用了不同的人。D.太公認為舉賢的關鍵在于識別人才,打破世俗標準按名督實,將宰相職能分散,按官職推選人才。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遠道者托于乘。(4分)(2)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無害于霸乎?(4分)14.材料一中孔子所說的“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中的“三權”指的是尊賢的具體措施,請結合材料概括說明。(3分)【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
(2)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和詞語的能力,答題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
(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正確信息,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窘獯稹浚?)句意:像這樣下去,奸邪小人就會結黨營私埋沒真正賢能的人,忠臣無罪而被置于死地,奸臣憑借虛名加官進爵。
“若是”動賓結構構成完整句子,在A出斷開;“忠臣死于無罪”“奸臣以虛譽取爵位”這是相并列的兩種情況,在EG處斷開。
故選:AEG。
(2)D.兩個“令”字義不同,原文中的“令”是“使、讓”的意思,“便言多令才”的“令”是“美好的”的意思。句意:讓他的德才與官位相稱。/善于說話并有美好的才能。
故選:D。
(3)D.“將宰相職能分散”理解錯誤,“將相分職”的“將”是“將領”的意思。
故選:D。
(4)①重點詞語:是故,因此,所以;托,依靠,借助;致,到達;乘,車輛,馬車。句意:所以越過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達遠方的人要依靠馬車。
②重點詞語:爵,酒杯、酒器;俎,古代祭祀或宴會時放牲體的禮器;得無……乎,推測語氣;霸,稱霸,治國。句意:我想使酒在酒器中變壞,肉在鍋中腐爛,該不會對治國有妨害吧?
(5)根據(jù)材料一第三段可知,齊國就變得國家太平,人民安樂,最終稱霸天下是因為齊桓公滿足管仲的三方面要求,“以為上卿”“桓公賜之齊國市租”“立以為仲父”,可概括為給予尊崇的地位;給予豐厚的財物;建立親密的君臣關系。
答案:
(1)AEG
(2)D
(3)D
(4)①所以越過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達遠方的人要依靠馬車。
②我想使酒在酒器中變壞,肉在鍋中腐爛,該不會對治國有妨害吧?
(5)①給予尊崇的地位②給予豐厚的財物③建立親密的君臣關系。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使光榮的名聲流傳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賢臣,謙虛地對待士人。朝廷沒有賢臣,就像鴻鵠沒有翅膀一樣,雖然有飛翔千里的愿望,還是不能到達自己心中想要到達的地方;所以越過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達遠方的人要依靠車馬,想要稱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賢士。
有人說:“難道能認為齊桓公仁義嗎?殺死兄長而繼位,不是仁義。難道能認為齊桓公恭謹行為有節(jié)制嗎?與婦人同乘一輛車在都城中奔馳,不是恭謹行為有節(jié)制。難道能認為齊桓公操守清白嗎?在他的后宮家門內就沒有可出嫁的女人,這不是操守清白。這三件事,是敗亡國家的荒淫君主的行為,然而齊桓公兼而有之,但因為得到了管仲、隰朋,一舉匡正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因為他能得到賢臣的輔佐。他失去管仲、隰朋,任用豎刁、易牙,自己死后不能下葬,尸蟲流出門外。在一個人的身上,為什么榮耀與恥辱都經(jīng)歷到呢?那是因為他任用的人不同。
齊桓公命令管仲管理國政,管仲回答說:“地位低的人不能統(tǒng)治地位高的人?!被腹蚊苤僮魃锨?,可是齊國還不太平?;腹f:“國家因為什么緣故還不太平呢?”管仲回答說:“貧窮的人不能差遣富有的人?!被腹n給他齊國一年的貨物稅,可是齊國還不太平。桓公說:“國家因為什么緣故還不太平呢?”管仲回答說:“跟君主關系疏遠的人不能控制跟君主關系親近的人?!被腹⒓醋鸱Q他為仲父,齊國就變得國家太平,人民安樂,于是稱霸天下??鬃诱f:“憑管仲那么有才干,若是他得不到這三種權柄啊,那么也就不能使他的君主面對南方成為諸侯的?!?/p>
齊桓公向管仲問道:“我想使酒在酒器中變壞,肉在鍋中腐爛,這樣應該不會對治國有妨害吧?”管仲說:“這實在不是一個高貴的人應該做的事,但對治國也無妨害。不能識別人才有損于霸業(yè);知道是人才而不能恰當?shù)厝斡糜袚p于霸業(yè);任用了又不肯信任有損于霸業(yè);信任而又讓小人從中摻和有損于霸業(yè)?!?/p>
材料二:
文王問太公說:“君主致力于舉用賢能,卻收不到推舉賢能的實效,社會反而越來越動蕩,以致讓國家陷于危亡,這是什么原因呢?”
太公答道:“這是因為選拔出賢能而不加以任用,徒有舉賢的虛名,而沒有用賢的實質?!?/p>
文王問道:“那導致這種過失的原因在哪里呢?”
太公答說:“導致這一過失的原因在于君主喜歡任用那些被世俗稱贊的所謂的賢能,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賢人。”
文王問道:“為什么這樣說呢?”太公說:“君主把世俗所稱贊的人當作賢能,把世俗所詆毀的人當作不正派的人,那么黨羽多的人就會被推舉任用,黨羽少的人就會被貶斥。像這樣下去,奸邪小人就會結黨
營私埋沒真正賢能的人,忠臣無罪而被置于死地,奸臣憑借虛名加官進爵,所以社會越來越動蕩,國家也就無法避免危亡了?!?/p>
文王問道:“應該怎樣推舉賢能呢?”
太公答道:“將領和宰相分別舉薦,并根據(jù)所需要的官職推薦入選,按照官吏的職責標準審核其實際工作成績。選拔上來的人才,考查他能力強弱,讓他的德才與官位相稱、官位同德才相稱。這樣就掌握了舉賢的原則和方法了?!薄军c評】掌握正確的文言文閱讀方法:
第一步,初讀文章,整體感知,把握大意。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讀懂個大概即可。
第二部,細讀文章,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讀中,要結合選項的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運用所學知識,完成較為簡單的題目。
第三部,在讀文章,加深理解。這一步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糾正前兩步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進一步深入和復核的過程。(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15~16題。夜讀【明】唐寅夜來欹枕細思量,獨臥殘燈漏夜長。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人言死后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緊扣標題中的“夜”,以“細思量”這一行為引起下文,逐步展現(xiàn)了詩人漫漫長夜里翻涌的思緒。B.頷聯(lián)中的“白”字意在強調詩人雙鬢斑白的現(xiàn)狀,“黃”字寫出了詩人對系上黃腰帶,成為朝廷命官的期盼。C.頸聯(lián)語言淺近直白,流露出詩人要把握當下做一番事業(yè)的心愿,也是對頷聯(lián)中“隨世白”感嘆的回應。D.尾聯(lián)直抒胸臆,再次照應標題,詩人不甘心朽,因而再次挑燈夜讀,潛心習文。收束自然,卒章顯志。16.在“夜讀”過程中,詩人的心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結合全詩具體分析。(6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觥T诶斫饷恳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人心理變化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lián)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窘獯稹浚?)D.“不甘心朽”錯。“名不顯時心不朽”意為“在名聲尚未顯達之時,心怎能如同死灰”,側重抒發(fā)詩人“勵志”之感,不涉及“不甘”。
故選D。
(2)這首詩寫的是在深夜,唐伯虎依著枕頭,獨自在昏暗的油燈下深思,更覺深夜漫長。他深怕時光流逝,鬢發(fā)如雪,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飛黃騰達。都說死后還能跳三跳,自己活著難道就做不出一番事業(yè)嗎?不達顯名自己絕不會罷休!因此必須努力,于是繼續(xù)挑燈夜讀。通觀全詩,這是一首“勵志”的詩,首聯(lián)以“細思量”引起后文對詩人在漫漫長夜里的思緒的描寫;頷聯(lián)感慨頭發(fā)已經(jīng)因為世道際遇而變白了,不知什么時候,腰帶能夠以黃金裝飾。③明志振作;末兩聯(lián)寫詩人不甘心于年紀老大而還沒能考中進士,走上仕途,于是爬起身來,挑燈繼續(xù)苦讀,全詩主旨是說詩人夜里睡不著覺,感慨年紀老大而還沒能考中進士,走上仕途,于是爬起身來,挑燈繼續(xù)苦讀。全詩文從字順,一氣呵成,語意非常連貫。
答案:
(1)B(頷聯(lián)中“鬢毛隨世白”意在強調詩人憂慮之“深”。)
(2)①首先是深深的憂慮,對時間流逝不知何時取得功名的憂心。②其次是心有不甘,不甘心生前碌碌無為,定要發(fā)憤圖強考取功名。③最后是奮發(fā)進取,化不甘為奮進的信念,用挑燈夜讀的行動來踐行自己的志向。譯文:
夜里依著枕頭仔細思考著,一個人躺在昏暗的油燈下更覺得黑夜更長。
深怕鬢發(fā)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知不覺地變白,可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圍上鑲金戴玉的腰帶(飛黃騰達)。
人家都說老虎死了之后還有跳上三跳,我一定要在活著的時候干出一番事業(yè)。
如果我的名字不能顯重一時我就不死心,為此我起來挑亮油燈再讀文章?!军c評】理解詩歌的方法:
(一)關注標題,明確內容和情感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構及表現(xiàn)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
(二)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lián)
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主要內容、作品風格特點等。
(三)關注注釋隱含意
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
(四)關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
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xiàn)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姜夔《揚州慢》詞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襯。杜甫《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聯(lián)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2)《阿房宮賦》在運用六組排比盡情揭露秦王朝的奢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后,筆鋒一轉,讓__________________的“天下之人”同_______________的“獨夫”進行較量,結果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3)小明在寫作時,想引用中學語文教材里表示“自信”的兩句古詩來激勵自己,他可以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名句。【解答】故答案為:
①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重點字:鸝)
②不敢言而敢怒
日益驕固(重點字:驕)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觀云帆濟滄海)(重點字:材)【點評】《阿房宮賦》名句輯錄:
1.古人寫文章常常借古諷今。杜牧《阿房宮賦》:“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苯枨販缤龅慕逃柵u唐敬宗廣建宮室。
2.通過阿房宮的興毀提示秦王歷史教訓,文中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p>
3.不吸取經(jīng)驗教訓讓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宮賦》中說:“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p>
4.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兩句寫出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對人民的掠奪之上的,并且還揮霍無度,將剝削來的錢財像泥沙一樣的浪費掉。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本題共3小題,10分)風刮得很緊,雪片像扯破的棉絮一樣在空中飛舞,沒有目的地四處飄落。左右兩邊墻腳各有一條白色的路,好像給中間滿是水泥的石板路鑲上兩道寬邊了。街上有行人和兩人抬的轎子。他們斗不過風雪,很快就露出畏縮的樣子。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滿在天空中,向四處落下,落在傘上,落在轎頂上。落在轎夫的笠上,落在行人的臉上。傍晚,路旁的燈火還沒有燃起來。街上一切也逐漸消失在灰暗的暮色里。路上盡是水和泥??諝夂洹OM奈柚谄ъo的街上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溫暖、明亮的家?!叭?,走快點,”說話的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一手拿傘,一手提著棉袍的下幅,還掉過頭看后面,圓圓的臉凍得通紅,鼻子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不要緊,就快到了。……二哥,今天練習的成績算你最好,英文說得自然,流利。你扮李醫(yī)生,很不錯,”覺慧用熱烈的語調說。他馬上加快腳步,水泥又濺到他的褲腿上面了。18.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向四處落下,落在傘、轎頂、轎夫的斗笠、行人的臉上”,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19.下面各句中破折號的作用與文中的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A.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B.“真的?哈哈哈……我終于考上大學啦!我終于考上啦——!”金石開簡直興奮得快要暈過去了。C.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D.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樂園——除非是為了去顯耀一下他的新衣服。20.“了”在語句中能輔助語義表達,請簡要分析文中加點的“了”字的作用。(3分)【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表達效果的分析能力。解答時,可以從修辭、句式等角度分析作答。
(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破折號的用法,再結合選項比對判斷。
(3)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明確相關詞語的作用,再結合語境分析作答?!窘獯稹浚?)原文“向四處落下,落在傘上,落在轎頂上。落在轎夫的笠上,落在行人的臉上”中“落在.……上”,構成動作性排比,句式整齊,強化了語句的表達氣勢;而且“落在傘上,落在轎頂上。落在轎夫的笠上,落在行人的臉上”,視覺描寫細致,更好地突出了雪落地的獨特,暗示環(huán)境的惡劣。
(2)文中的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
A.表示總結上文。
B.表示聲音延長。
C.表示表示插入。
D.表示解釋說明。
故選D。
(3)句子“左右兩邊墻腳各有一條白色的路,好像給中間滿是水泥的石板路鑲上兩道寬邊了”“不要緊,就快到了”“他馬上加快腳步,水泥又濺到他的褲腿上面了”中,助詞“了”做補語,使語義表達完整。而且“鑲上兩道寬邊了”“就快到了”“濺到他的褲腿上了”,表示時間、動作完成的狀態(tài),表現(xiàn)人物在凄冷、嚴寒的環(huán)境中對生活充滿期望。
答案:
(1)①原文“落在……上”,構成動作性排比,句式整齊,強化了語句的表達氣勢;②細致的視覺描寫,更好地突出了雪落地的獨特,暗示環(huán)境的惡劣。
(2)D
(3)①助詞“了”做補語,使語義表達完整。②“鑲上兩道寬邊了”“就快到了”“濺到他的褲腿上了”,表示時間、動作完成的狀態(tài)。③表現(xiàn)人物在凄冷、嚴寒的環(huán)境中對生活充滿期望?!军c評】語段綜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關注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性考查。一是通過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漢字、詞語、句子等在內的各項基礎知識;二是不僅考查語文知識,還考查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試題主要涉及這幾個方面:
①在語段內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或給漢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錯別字;
②理解和運用語段內的詞語、成語和熟語;
③判斷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
④在語段中調整句子順序或把從語段中抽出的句子歸位;
⑤改正語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語段的基本內容歸納語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個語段中掌握基礎知識的狀況,試題材料可以來自于考生所學教材,也可來自于課外生活。(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題。海洋表層水溫在夏季可達到29℃,冬季也保持在23℃,年平均溫度為26℃。因為不見天日,深海水溫遠低于表層,600米深度的海水溫度約為8℃,A_________,且基本不隨季節(jié)變化。隨著大氣污染日益嚴重,海水“燒開水”發(fā)電設想再次被提上了日程。①與其他可再生清潔能源相比,②海水溫差最大的優(yōu)點是穩(wěn)定。③平常發(fā)電功率容易隨自然環(huán)境變化產生劇烈現(xiàn)象,④而海水溫差則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⑤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接收器。⑥根據(jù)資料顯示,⑦6000萬平方千米的熱帶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陽能相當于2500億桶石油所含的熱量,⑧設備也可以全年、全天24小時穩(wěn)定運轉。⑨雖然海水溫差發(fā)電具有可持會續(xù)、無污染、功率穩(wěn)定等優(yōu)點,⑩但目前其應用仍然不多。陸地上的發(fā)電廠技術成熟,B_________,但是海洋里的“鍋爐廠”卻面臨著許多難題;先要考慮制造管道材料,其次節(jié)約成本。據(jù)估算,建造一座發(fā)電容量為10兆瓦的發(fā)電廠,需要一根直徑近4米的大管道,在水下延伸1000米,這相當于在海底鋪設一條隧道。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地產中介加盟合同模板
- 鋼材銷售運輸合同范本
- 辦學合同協(xié)議
- 針對個人自行采購合同模板
- 農機買賣合同協(xié)議書樣本
- 項目承包合同協(xié)議書
- 口譯翻譯合同-純人工翻譯
- 醫(yī)療器械三方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進口貨物運輸預約保險合同
- 水電材料購銷簡單合同范本
- 九年級上冊-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歷史總復習核心考點與重難點練習(統(tǒng)部編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確護理蠶豆病學會這些技巧保持身體健康
- 老客戶的開發(fā)與技巧課件
- 2024建設工程人工材料設備機械數(shù)據(jù)分類和編碼規(guī)范
- 26個英文字母書寫(手寫體)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礦用金屬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試驗方法和判定規(guī)則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檢測井圖集
- 日語專八分類詞匯
- GB/T 707-1988熱軋槽鋼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結構鋼鍛件技術條件
- 高考英語課外積累:Hello,China《你好中國》1-20詞塊摘錄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