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03如何讀懂詩歌_第1頁
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03如何讀懂詩歌_第2頁
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03如何讀懂詩歌_第3頁
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03如何讀懂詩歌_第4頁
高考專題復習詩歌鑒賞之03如何讀懂詩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03如何讀懂詩歌悟透詩情畫意理一、學習目標1、“品”出古詩深層意蘊,融會貫通2、掌握方法,多角度理解詩歌。二、自主研學(一)看標題,抓題眼,定內(nèi)容;1、試讀下面的詩題,看看能讀出哪些重要信息。(1)《詠流鶯》①交代了寫作對象(流鶯);②點明了詩的類別(詠物詩);③暗示了寫作手法(托物言志)。(2)《春日秦國懷古》①交代了寫作時間(春日)、地點(古秦國)和事件(懷古);②點明了詩的題材(懷古詩);③暗示了詩的情感(懷古傷今)。(3)《征人怨》①交代了寫作對象(征人);②揭示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怨)③暗示了詩的類別(邊塞詩)。(4)《金陵望漢江》①交代了詩歌的題材詠史懷古詩;②點明了地點金陵;③交代了詩歌的內(nèi)容望漢江,從“望漢江”三字中不難想到詩歌會采用寫景抒情的手法。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問:從思想內(nèi)容看,這是一首什么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送”字提示了我們,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中用“春江渺?!薄ⅰ叭漳骸?、“何處泊”、“斷人腸”等詞,表達了作者惜別哀傷之情??偨Y(jié):①提示寫作的時間、地點、背景、事件、對象、主旨②交代寫作緣由或目的③暗含情感,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④揭示的作品線索⑤交代詩歌類型,表明詩歌的題材⑥暗示詩歌的表達技巧等(二)看作者,知人論世明詩風知人論世:思想性格、生活經(jīng)歷、風格流派、創(chuàng)作背景和目的、時代背景(所處朝代的國勢、朝政等)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負、人生觀等,往往決定了詩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風格基本是相對穩(wěn)定的。陶淵明的樸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頓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邁飄逸王昌齡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隱的朦朧隱晦

王維的詩畫一體溫庭筠的綺麗香艷

高適的悲壯蒼涼李清照的纏綿悱惻

陸游的悲壯愛國郊寒島瘦

“韓孟詩派”的奇崛險怪……知人:九死不悔:漫漫長路的探索—屈

原世外桃源:疲憊靈魂的皈依—陶淵明詩中有畫:描摹景物的頓悟—王

維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張揚—李

白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見證—杜

甫強者宣言:永不放棄的追求—劉禹錫明白曉暢:現(xiàn)實主義的革新—白居易放浪形?。菏⑹码y再的挽歌—杜

牧委婉隱晦:迷惘無助的宣泄—李商隱論世:白居易說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會背景下的產(chǎn)物,都打上了一定的時代的印記。①北朝詩多寫征戰(zhàn)尚武。②南朝詩多寫男女相思。③唐詩題材豐富多彩。有希望建立軍功的、反映邊塞生活的、描繪山水田園的,也有獻詩以求引薦(干謁詩)的、離別思鄉(xiāng)的,到唐末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文人憫之,于是憫農(nóng)詩又興起??傊?,唐代是我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顛峰時期。④北宋詩重義理。⑤南宋詩重抒愛國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淪于敵手,這一時期的憂國愛國題材就成為當時詩詞中的時代強音。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漢族愛國詩人面對異族入主中原,紛紛表現(xiàn)出時危顯臣節(jié)的氣勢。因此詩歌之中多重忠義。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處的時代背景,知人論世。比如1、作者被貶謫、被排擠時所作①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立志報國;②對朝廷不滿、憤懣;③寄情山水2、作者常年旅居(客居,流寓)外地,游學宦游①羈旅愁思②思鄉(xiāng)懷人之情3、作者是南宋詩人(或前朝滅亡,仕于新朝)①收復失地、志存恢復②思念故國、亡國之痛4、作者是辛棄疾、陸游、岳飛、陳亮、陳與義、顧炎武、文天祥①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②收復失地,國恨家愁③感時傷世,壯志難酬典例:閱讀這首宋詩,回答問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含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jié)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作者介紹: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詞人。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2歲即能詩文,一生作品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shù)十個文集存世,存詩9300多首,是我國現(xiàn)有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陸游畢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復失地,在思想上、藝術(shù)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lǐng)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zhí)數(shù)膼蹏髁x精神。答案:①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做了鋪墊;②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泄無遺;③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則曲折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三)看注解,抓暗示語除障礙1、分析“注釋”體現(xiàn)出的詩人情感典例1《鵲橋仙·夜聞杜鵑》(陸游)【注】寫作背景: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陸游在南鄭(今陜西?。┳鏊拇ㄐ麚崾雇跹椎哪涣?,積極參加抗金戰(zhàn)爭,戰(zhàn)績顯著。正當前線節(jié)節(jié)勝利,即將收復長安之際,王炎調(diào)往都城臨安樞密院,陸游也被調(diào)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離開抗戰(zhàn)前線。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寫,是“借物寓言”之作。①驚殘:驚醒。②故山:即家鄉(xiāng)。感情:①人在羈旅的寂寞思鄉(xiāng)之情,②半生飄零的悲涼之情,③壯志未酬的惆悵之情(歲月蹉跎、英雄老卻、事業(yè)無成)。典例2:《金陵望漢江》(李白)【注】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后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鉤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感情:①作者以水無巨魚代替世無巨寇,表達了對大唐一統(tǒng)天下,開創(chuàng)盛世偉績的歌頌;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覺得在大唐盛世沒有機會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絲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典例3、《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陳與義)【注】①這首詞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紹興五年)陳與義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鎮(zhèn)壽圣院僧舍時所作,追憶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國之前)宋徽宗政和年間在洛中與好友們游樂的往事。②午橋:在北宋河南洛陽南,唐朝裴度有別墅在此。感情:①從洛陽舊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閑”,感慨國事的盛衰興亡;②從昔日與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獨在之“閑”,感慨個人知交零落;③從二十多年的轉(zhuǎn)瞬即逝到夜登小閣之“閑”,感慨時光飛逝而功業(yè)無成。作用:①介紹寫作背景→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②介紹作者→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qū)懽黠L格;③介紹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讀懂詩句;④介紹相關(guān)詩句→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⑤提供與“此詩作于作者貶官(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解→與詩人仕途失意、對現(xiàn)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懣孤寂等情感有關(guān)。總結(jié):①暗示背景,介紹作者這時的處境,詩歌的寫作背景,緊扣詩歌感情。②解說重點字詞、典故,消除閱讀障礙。(四)看字詞句,把握情感關(guān)鍵詞句;關(guān)鍵詞1、情感詞:情感詞直接表露情感,多為動詞和形容詞,表意功能明顯,大多數(shù)情況下決定了詩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調(diào),“愁”“怨”“恨”“憤”“憂”“凄”“悲”“喜”“樂”“悔”“思”“憐”“淚”“閑”“悵”“愴”“孤”“獨”“寂寞”等詞語。2、修飾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尤其是冷暖色調(diào)形容詞多能表現(xiàn)悲喜心情。典例: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請找出最后兩聯(lián)中體現(xiàn)情感的關(guān)鍵字詞,并說說其所透露的感情。詩人為南宋末年愛國詩人,宋亡后隱居不仕。關(guān)鍵字詞:獨、閑、孤表達情感:凄涼孤寂、無聊苦悶,蘊含著國破家亡、飄泊無依之感。關(guān)鍵句:首句(聯(lián)):從首句了解基調(diào),許多詩詞,往往在開頭部分,奠定基調(diào),統(tǒng)領(lǐng)全詩。尾句(聯(lián)):從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兩句升華,卒章顯志,或較為鮮明直接地表達出情感、主旨和態(tài)度,或婉轉(zhuǎn)含蓄表現(xiàn)郁積在心中的情感。重要句:隱含詩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們了解詩歌內(nèi)容,理解詩人情感。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詩人情感。讀尾句對格律詩的末句(尾聯(lián))尤其要認真品讀,讀懂它很有可能就抓住了詩歌最主要的情感和主旨。起(首句/聯(lián)):開頭。交代時、地、緣起等。承(第二句/頷聯(lián)):承接上文。鋪墊蓄勢。轉(zhuǎn)(第三句/頸聯(lián)):轉(zhuǎn)折(結(jié)構(gòu)思路的轉(zhuǎn)折點)。 事——理,景——情,物——人。合(尾句/聯(lián)):收束全文。表達見解,抒發(fā)情感,揭示主旨,卒章顯志。讀尾句,卒章顯志詩歌的結(jié)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以景結(jié)句、或以情結(jié)句、或以理結(jié)句、或以問結(jié)句。不論以什么形式結(jié)尾,詩人都喜歡在結(jié)尾這個地方用點心機,因為結(jié)尾在全詩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結(jié)尾“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又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钡淅赋鱿铝腥自姷年P(guān)鍵句,及其感情商山早行(唐)溫庭筠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思鄉(xiāng)早行(宋)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詩人的寂寞少年游·早行(宋)林仰霽霞散曉月猶明。疏木掛殘星。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霜華重迫駝裘冷,心共馬蹄輕。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許多情。輕松愉悅的心境。(五)看意象,把握其特定含意;意象——“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跋蟆保褪俏锵?、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融入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領(lǐng)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烘托性,象征(比喻)性意象——意境——情感意境——由意象組合而成,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意和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藝術(shù)境界,簡而言之,就是情與景的和諧統(tǒng)一。常見意境舉隅①雄渾壯麗壯闊蒼茫蒼涼悲壯閑適恬淡②清幽明凈明麗清新蕭瑟凄涼安謐美好③幽僻冷寂高遠深邃淡雅幽遠清冷幽靜古詩基本特點:情景結(jié)合古人云:作詩無他端,只“情”“景”二字。我們讀詩、賞詩也一樣,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扒椤迸c“景”的關(guān)系——先景后情,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樂景襯哀情,哀景抒哀情意象:①畫面意象②傳統(tǒng)意象③比喻意象④象征意象一個物象可以構(gòu)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孤云”,帶著貧士幽人的孤高,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倍鸥Α队娜恕罚骸肮略埔嗳河危裎镉兴鶜w。”“暖云”則帶著春天的感受,羅隱《寄渭北徐從事》:“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薄巴T啤眳s帶著對親友的思念,陶淵明《停云》:“靄靄停云,蒙蒙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毙翖壖病顿R新郎》:“一樽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辟p析意象之步驟找出詩中景物——聯(lián)想景物固定義——看景物前面修飾詞語——確定詩歌主旨(“解意象→品意境→悟詩情”)典例1:秋夜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對譯:秋夜,霧氣收盡,遠處能聽到蟲鳴,我,長夜難眠,燈花剪了又剪,夜半人無睡意,冷冷的月光撒滿床,去鋪床卻滿床冰涼,抬頭望,梧桐樹梢月光分外明亮。①景物:秋夜、燭花、梧桐、明月;②固定意義。在古典文學中,秋多表愁情,梧桐多表寂寞悲涼之情,明月多表團圓,燭光多表深夜。了解這些,詩詞的主旨立即呈現(xiàn)出來。③修飾詞語?!皼觥弊旨葘懱鞗觯謱懶木车墓录拧3钋?、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④主旨——表達了孤寂(離愁別怨、寂寞、孤獨與愁苦)的感情。常見意象:(1)送別類(難舍之情,別后思念):楊柳、長亭、驛路、南浦、寒蟬、行舟、酒。(2)愁苦類(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鵑、猿啼、風霜、飛雪、苦雨、酒。

(3)思鄉(xiāng)類(或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月亮、鴻雁、莼羹鱸膾、雙鯉、羌笛、蟋蟀、搗衣、行舟。

(4)抒懷類(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zhì),或抒發(fā)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蘭、蟬、翠竹、黍離、冰雪、草木、烏鴉。

(5)愛情類(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紅豆、連理枝、比翼鳥。(6)戰(zhàn)爭類(或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投筆、長城、樓蘭、請纓、柳營、羌笛。

(7)閑適類(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五柳、東籬、三徑、漁樵、山林。楊柳、長亭、孤帆、驛路、浮云離別、游子大風、長云、寒霜、飛雪、苦雨凄涼悲愁梅花、翠竹、松柏、幽蘭、菊花高潔隱逸美人、神女、靈修國君杜鵑、磁針堅貞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思鄉(xiāng)青鳥、鴻雁、雁、尺素音信、書信白雪、玉壺、冰心高潔松梅竹菊寓高潔,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杜鵑鷓鴣啼凄凄,梧桐葉落透悲意。別時長亭柳依依,落花流水傳愁緒。烏鴉燕子系興衰,草木仍在人事移。典例2:采桑子歐陽修殘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②涼生。蓮芰③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注]①西湖:指潁州西湖。神宗熙寧四年,歐陽修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官,回到潁州私第居住。②軒檻:長廊的欄桿。③芰:指菱。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月”這一意象的作用。【答案】①與上片“殘霞夕照”相照應(yīng),寫出時間的推移;②營造出了一種清幽的境界,烘托出西湖之美;③表現(xiàn)出詞人對景色的陶醉。意象作用:(1)結(jié)構(gòu):①貫串線索;②點題、照應(yīng);③鋪墊。(2)塑造形象:表現(xiàn)意象自然特征+社會特征(對其他形象的襯托及象征)。(3)意境(環(huán)境):交代時地、構(gòu)成畫面、渲染氣氛,營造意境、對比映襯;或為人物的活動提供背景或環(huán)境。(4)表情達意:奠定感情基調(diào),烘托詩人的情感,突出主旨。(5)表現(xiàn)(象征)人物形象(節(jié)操或性格),多表現(xiàn)在詠物詩中。(六)看典故,取用典原來意義用典:指借助過去的事情熔鑄自己的思想,既有“類義”的作用,又能夠“以古證今”。詩人把歷史、傳說、故事及前人詩文等巧妙地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以簡潔的文字含蓄婉轉(zhuǎn)地表達復雜的思想感情?!叭ビ们俺?,來說今人愁,欲說卻不盡,故向古人求”典故類型:①歷史事件: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督?jīng)梧州》宋之問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②歷史人物: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③傳說故事:“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④前人詩文: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庇玫浞椒ǎ孩倜饔玫涔剩褐苯右玫涔时臼?,用作正面的比喻寄托,達到詩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金錯刀行》)②暗用典故:詩人把典故融化在詩歌中,行文流暢貫通,如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領(lǐng)會詩意;知道出典則更覺意味深長?!皶斓窆鐫M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暗用了《楚辭·東君》“舉長矢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貪殘掠奪,作者在此代指遼和西夏統(tǒng)治者;“射天狼”則表明自己御敵保國的決心。

③正用典故:正用就是直用其事,將典故的意思和作者表達的含義融為一體?!芭钊R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④反用典故: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借以抒發(fā)一種與典故相反的思想感情或見解。典例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江總①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注】江總:南朝陳詩人。陳亡,仕于隋,后辭官南歸,這首詩寫于南歸途中。思考:最后兩句詩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懷?詩中“故鄉(xiāng)籬下菊”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難看出詩中流露出了詩人和陶淵明一樣厭棄官場、歸隱田園的情懷。用典作用:①品評歷史,借古論今:隔江猶唱《后庭花》②抒情言志表明心跡:“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③引發(fā)聯(lián)想,創(chuàng)新意境: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④簡潔精練,豐富內(nèi)涵: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以“聞笛賦”隱含對當時統(tǒng)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抒發(fā)了對死去舊友深深的懷念之情;以“爛柯人”暗示自己遭貶謫時間太久,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時光景了。

效果:寓萬于一、以少勝多、言簡意豐、語言精煉,內(nèi)容豐富;借古喻今、情思雋永、含蓄深刻曲折含蓄,耐人尋味,增強藝術(shù)感染力等,有的用典還能使詩歌對仗工整,音韻和諧,結(jié)構(gòu)嚴謹。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nèi)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常見典故例釋:(1)樓蘭:常代指邊境之敵。唐李白《塞下曲》:“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保?)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保?)雙鯉:古人寄信,將信結(jié)成雙鯉形狀。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后因此將其比作書信。雙魚”同義。(4)黍離:語出《詩經(jīng)?黍離》,東周大夫路經(jīng)西周故都,見其滿地禾黍,遂有宮室宗廟毀壞之嘆。后以此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5)莼羹鱸膾:借指懷念故鄉(xiāng)的心情。典出《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在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6)燕然:山名。勒,刻石記功。東漢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燕然未勒:指邊患未平、功業(yè)未成。三、合作互學結(jié)合所學內(nèi)容,讀懂《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送韓十四江東覲?、俣鸥Ρ瓴灰娎先R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③?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yīng)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注釋:①韓十四:作者友人,名不詳。覲?。禾酵p親。②老萊衣:老萊子相傳為春秋時隱士,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③庭闈(wéi):內(nèi)舍。多指父母居住處。因用以稱父母。詩意:(我)送韓十四(去)江東覲省(送別詩)(因為)兵戈(我)不見老萊衣,(我)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我仿佛聽到)(你途經(jīng)幽)靜的黃牛峽(時)灘(洶涌的流水)聲轉(zhuǎn)(來),(我佇立在)寒(風凜冽的)白馬江,(只見)?。ㄊ瑁溆啊4藙e(我們)應(yīng)須各(自)努力,(我)猶恐未(能與你)同歸故鄉(xiāng)。小結(jié)1:補全省略,調(diào)整語序疏通詩意送韓十四(去)江東覲省起:兵戈不見老萊衣(小家意識),嘆息人間萬事非(國家意識)。(憂國憂民)承:我已無家尋弟妹(自我意識),君今何處訪庭闈(他人意識)?(思念親人、關(guān)切友人)轉(zhuǎn):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想象遠方意識),白馬江寒樹影?。ìF(xiàn)實眼前意識)。(惜別之情)合:此別應(yīng)須各努力(希望意識),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擔憂意識)。(互相勉勵、擔憂未來)小結(jié)2:讀懂詩的章法,把握主旨領(lǐng)會多變的情感例1:“兵戈”:戰(zhàn)爭,唐朝的安史之亂,國難當頭,直接點出了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例2:老萊衣:孝親故事,含蓄表達作者有家不能回的悲痛之情。例3:灘聲:險灘激流,困難重重。例4:樹影:人已去余樹影,孤獨惜別小結(jié)3:讀懂詩人的意象、典故言語,領(lǐng)會含蓄表情例1:靜灘聲轉(zhuǎn):因地勢落差水流湍急。擔憂之情江寒樹影?。哼@是與深秋對應(yīng)的生活常識。惜別愁情例2:覲?。禾酵改竿ラ潱褐父改妇幼〉牡胤剑柚父改?。敬重、敬畏父母之情)小結(jié)4:讀懂詩中的生活常識,體會詩歌的情感頸聯(lián)鑒賞:①以靜襯動,"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句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涌,表現(xiàn)了對友人行程艱難的憂慮②寓情于景,“白馬江寒樹影稀”句描寫江邊寒風吹骨、樹影稀疏的凄涼之景,表達詩人因友離去的孤寂傷感之情。③虛實結(jié)合,”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句屬虛寫,寫詩人想象韓十四坐船過黃牛峽的情景;“白馬江寒樹影稀”句屬實寫,寫詩人在江邊送別韓十四的情景。④聽覺與視覺相結(jié)合,”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句作者從聽覺角度形象描繪韓十四一路輾轉(zhuǎn)旅途艱險的情形;“白馬江寒樹影稀“從視覺角度描繪了當時的離別之景。詩歌感情:①"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表現(xiàn)了對戰(zhàn)亂導致生靈涂炭的憂憤之情;②”我已無家尋弟妹”表現(xiàn)了對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黃牛峽靜灘聲轉(zhuǎn),白馬江寒樹影稀”表現(xiàn)了對因友人離去的惜別之情;④“此別應(yīng)須各努力”表現(xiàn)了作者對友人的勉勵之情;⑤“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之情。四、融通用學鑒賞“五步式”【第一步】先讀標題分類別從標題抓住題材——人中見意、事中見懷、景中見情、物中見志?!镜诙健壳皩ひ庀髲年P(guān)系分析技巧,從褒貶辨別傾向,從辭色把握風格,從冷暖體味悲喜,從細節(jié)解讀形象,從整體品評意境?!镜谌健亢笳抑行牡皆娫~的后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從背景聯(lián)想意圖,從轉(zhuǎn)換弄清思路,從尾句了解主旨,明確作者要抒的情,要表的志,要說的理。)【第四步】詳讀全詩五必看⑴必看標題,⑵必看作者,⑶必看注釋(難懂的知識典故),⑷必看名句(中心詩眼常常在此),⑸必看題干(題干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镜谖宀健科饰鰧懛ǎ形蛟u先明確寫了什么,再弄清怎樣寫法,最后體悟為何而寫?!颈磉_程式1】這是一首什么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么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shù)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颈磉_程式2】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或意境的……特點,表現(xiàn)了(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典例: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南四百州。注:①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