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必修1。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位于黑龍江省伊春市美溪區(qū)的碧倉庫林場,在其早白堊紀地層中分布有大量的植物化石。經(jīng)鑒定,該植物化石組多為松柏科植物。完成下面小題。1.材料中松柏科植物屬于() A.蕨類植物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藻類植物2.該植物繁盛時期() A.氣候寒冷干燥 B.為成煤作用奠定物質基礎 C.地殼相對穩(wěn)定 D.被稱為“最近的生物時代”〖答案〗1.B2.B〖解析〗【1題詳析】松柏類植物的胚珠和種子裸露,不包于子房內。這些特征使得松柏類植物的種子暴露在空氣中,所以是裸子植物。且該類化石在早白堊紀,位于中生代,而中生代主要的植物就是裸子植物,B正確;蕨類植物繁盛于古生代,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藻類植物繁盛時期不是在中生代,ACD錯誤。故選B?!?題詳析】中生代裸子植物迅速發(fā)展,蘇鐵綱、銀杏綱、松杉綱等植物是主要的代表植物,為成煤作用奠定物質基礎,因此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時期,B正確;氣候寒冷干燥不利于植被生長,況且白堊紀對應氣候是溫暖,A錯誤;中生代時期環(huán)太平洋地帶地殼活動劇烈,并不穩(wěn)定,C錯誤;被稱為“最近的生物時代”是新生代,D錯誤。故選B。螢火蟲水洞位于山東臨沂市沂水縣城西南19km處,洞內地下暗河眾多,溪流兩側雜草叢生。如圖示意螢火蟲水洞地下結構及位置。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螢火蟲水洞在形成過程中() A.巖石裂隙越多,發(fā)育速度越慢 B.可溶巖石少,發(fā)育速度快 C.洞內水量越多,發(fā)育速度越慢 D.氣溫越高,發(fā)育速度越快4.下列地貌與螢火蟲水洞成因相似的是() A.雅丹地貌 B.牛軛湖 C.溶斗 D.石鐘乳〖答案〗3.D4.C〖解析〗【3題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螢火蟲水洞發(fā)育于可溶性巖石的石灰?guī)r地區(qū),一般認為,巖石裂隙越多,可溶性巖石越多,洞內水量越多,氣溫越高,發(fā)育速度越快,D正確,排除ABC。故選D?!?題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螢火蟲水洞發(fā)育與可溶性巖石的石灰?guī)r地區(qū),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通過流水溶蝕作用而成。雅丹地貌是風力侵蝕作用而成,牛軛湖是由于流水侵蝕作用而成,溶斗是由于流水溶蝕作用而成,石鐘乳是由于流水淀積作用而成,C正確,排除ABD。故選C。研究發(fā)現(xiàn),北極地區(qū)從1900年以來升溫幅度達到了驚人的3℃,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全球變暖加劇北極升溫,進而促進北極海冰融化,對全球氣候的變化將產(chǎn)生嚴重影響。圖1示意北極地區(qū)洋面和浮冰的太陽輻射過程(其中甲表示太陽輻射,乙表示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丙表示大氣逆輻射),圖2示意北極地區(qū)的氣溫及海冰面積變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5.判斷圖中L1、L2所代表的地理要素及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L1為氣溫太陽輻射 B.L1為海冰面積氣溫 C.L2為氣溫地表狀況 D.L2為海冰面積太陽輻射6.隨著北極海冰融化加?。ǎ?A.乙明顯下降 B.甲不斷減弱 C.甲不斷增強 D.丙大幅度減弱7.根據(jù)圖中的原理,可得出() A.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源是地面輻射 B.陸地升溫比海洋快 C.海水太陽輻射熱儲量大于海冰 D.海冰融化可緩解氣候變暖〖答案〗5.B6.A7.C〖解析〗【5題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L2在七八月份時達到最高,北極地區(qū)在七八月份時氣溫最高,因此L2為氣溫,影響因素在于太陽輻射;而L1為海冰面積,此時氣溫較高,海冰融化,海冰面積較小,B正確,排除ACD。故選B。【6題詳析】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甲表示太陽輻射,乙表示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丙表示大氣逆輻射。隨著北極海冰融化,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乙)明顯下降,A正確;太陽輻射(甲)不會發(fā)生明顯改變,排除BC;由于海冰融化,空氣中水汽含量增加,大氣逆輻射(丙)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強,排除D。故選A?!?題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海冰和海水吸收率并不相同,海水吸收率較高,因此,海水對太陽輻射的熱儲量大于海冰,C正確;圖中未有體現(xiàn)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也未反映出海陸升溫速度快慢問題,海冰融化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結果,排除ABD。故選C。2023年7月27日起,受異常天氣系統(tǒng)影響,大量水汽輸送到華北平原導致京津冀大部地區(qū)出現(xiàn)強降雨過程。截至8月2日8時,降雨持續(xù)了近144個小時,河北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嚴重洪澇災害。如圖示意京津冀地區(qū)地形、水系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8.從水循環(huán)角度分析,導致此次河北澇災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有()①蒸發(fā)②降水③水汽輸送④地表徑流⑤下滲⑥地下徑流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③④⑥9.河北多地澇災較為嚴重,主要原因是()①上游支流多,來水集中②下游地勢平坦,排水不暢③城市人口分布集中④經(jīng)濟落后,水利工程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8.C9.A〖解析〗【8題詳析】有材料可知:2023年7月27日起,受異常天氣系統(tǒng)影響,大量水汽輸送③到華北平原導致京津冀大部地區(qū)出現(xiàn)強降雨過程,即異常天氣系統(tǒng)將海洋水汽過量輸送至河南地區(qū),形成強降水②,導致地表徑流④增加,形成洪澇災害,故選C。【9題詳析】據(jù)圖可知:河北上游支流多,河網(wǎng)密布,來水集中,易導致洪水爆發(fā),①正確;河北屬于我國華北地區(qū),且大多都屬于平原地帶,城市人口分布集中,但地勢平坦,排水不暢,②③正確;河北為了能夠確保農業(yè)灌溉和城市用水,在河北省內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且,河北省,經(jīng)濟較發(fā)達,④錯誤;故選A。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我國東海西部存在一支鹽度較低的沿岸流,水溫年變幅大,冬季順岸南下,夏季流向東北方。下圖為我國東部部分海域等深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0.甲、乙海域冬季表層海水溫度大小及其影響因素為() A.甲大于乙洋流 B.甲大于乙緯度 C.乙大于甲洋流 D.乙大于甲緯度11.丙海域夏季表層海水密度較高的原因是() A.河流流量大,海水渾濁 B.降水少,鹽度較高 C.海水溫度高,膨脹作用 D.海域淺,蒸發(fā)較快〖答案〗10.C11.A〖解析〗【10題詳析】由材料可知,我國東海西部存在一支鹽度較低的沿岸流,水溫年變幅大,冬季順岸南下,讀圖可知,甲較乙靠近陸地,受順岸南下的洋流影響大,洋流由北向南流,說明為寒流,受其影響溫度較低,故甲、乙海域冬季表層海水溫度乙大于甲,C正確,A錯誤;甲、乙緯度位置一樣,緯度不是影響海水表層溫度差異的因素,BD錯誤。故選C?!?1題詳析】由材料可知,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夏季降水多,讀圖可知,丙地位于長江入??冢藭r河流流量大,大量泥沙物質進入海水,使得海水渾濁,海水密度上升,A正確,B錯誤;夏季海水溫度高,會使密度下降,C錯誤;海域淺,蒸發(fā)較快,說明溫度高,密度會下降,D錯誤;故選A。我國祁連山東南端位于半濕潤區(qū)向干旱區(qū)過渡地帶,受地形對水汽抬升作用的影響,不同海拔土壤有機質含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下表示意祁連山東南端山地北坡土壤垂直分布狀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海拔/m土壤類型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g·kg﹣1)1700~2100(山麓帶)山地灰鈣土16.292100~2500(中低山帶)山地栗鈣土75.932500~3300(中高山帶)森林灰褐土116.663300~3800(中高山帶)灌叢草甸土172.77>3800(高山帶)寒漠土63.4412.該山地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在空間分布上() A.高山帶最少 B.中高山帶最多 C.降水越多,含量越少 D.海拔越高,含量越少13.與山麓帶相比,中高山帶表層土壤() A.肥力條件較差 B.有機質分解速度較快 C.水分含量較少 D.有機質積累條件較好〖答案〗12.B13.D〖解析〗【12題詳析】結合圖表信息可知,該山體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在空間分布上:隨著海拔的升高,先升高,然后降低;在中高山處,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山麓地帶有機質含量最少,B正確,排除AD。材料中未有提及降水量與土壤有機質含量的關系,排除C。故選B?!?3題詳析】結合圖表信息可知,與山麓帶相比,中高山帶表層土壤含量較高,主要原因在于中高山所處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有機質分解速度較慢,有機質累積條件較好,土壤肥力較高,D正確,排除AB;中高山地帶分布著森林和灌叢,植被較為茂密,水分含量應較多,排除C。故選D。下圖示意東南亞部分地區(qū)。甲地所在島嶼全年高溫多雨,植被茂密。近年來,該島嶼植被破壞嚴重,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發(fā)。專家認為,若要恢復到原來的森林狀態(tài),過程將很漫長。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4.與甲地自然植被相符的特點是() A.具有板狀根 B.群落結構簡單 C.葉片多蠟質 D.葉片小而尖15.下列自然災害因甲地植被破壞而更加嚴重的是() A.山洪 B.地震 C.海嘯 D.沙塵暴16.下列自然特征最支持材料中專家觀點的是該地區(qū)() A.氣溫高,成土速度慢 B.降雨多,水土流失強 C.多火山,土壤被掩埋 D.緯度低,植被生長慢〖答案〗14.A15.A16.B〖解析〗【14題詳析】讀圖可知,甲地為熱帶雨林氣候區(qū),群落結構復雜、具有板狀根,葉片寬大,BD錯誤,A正確;葉片多蠟質多分布在氣候干旱的區(qū)域,C錯誤;故選A。【15題詳析】讀圖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勢起伏大,為熱帶雨林氣候,降水量大,植被破壞后,植被涵養(yǎng)水源的能力減弱,受地形與降水的影響,易發(fā)山洪,A正確;植被破壞與地震、海嘯關系不大,BC錯誤;當?shù)亟邓啵L力小,一般不會出現(xiàn)沙塵暴,D錯誤;故選A?!?6題詳析】由材料可知,專家認為,若要恢復到原來的森林狀態(tài),過程將很漫長,當?shù)貧鉁馗?,成土速度快,A錯誤;降雨多,植被破壞后,水土流失強,恢復速度慢,B正確;多火山,土壤被掩埋,會提高土壤肥力,與專家觀點相悖,C錯誤;緯度低,植被生長快,D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駛上火星表面,獲取了巡視區(qū)的大量科學數(shù)據(jù),目前狀態(tài)良好。不過,“祝融號”火星車進入日凌階段時,地面和火星車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行星日凌是指地球和行星運行至太陽兩側,且三者近乎處于一條直線的自然現(xiàn)象。下圖為某時間太陽系行星位置圖。(1)小行星帶位于____(填行星名稱)兩行星軌道之間,圖中最可能出現(xiàn)日凌現(xiàn)象的行星是____。(2)試說明“祝融號”火星車進入日凌階段時,地面和“祝融號”火星車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原因。(3)從太陽系行星運行及軌道角度,說明行星之間能出現(xiàn)日凌現(xiàn)象所具備的運行條件?!即鸢浮剑?)火星、木星木星(2)太陽電磁輻射干擾逐漸增強,火星與地球通信受到干擾。(3)在同一軌道面;行星運轉周期不同?!冀馕觥奖绢}以某時間太陽系行星位置圖為背景材料,涉及太陽系八大行星的運轉特征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拘?詳析】由所學知識可知,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與木星之間,由材料可知,行星日凌是指地球和行星運行至太陽兩側,且三者近乎處于一條直線的自然現(xiàn)象,讀圖可知,此時地球、太陽、木星位于一條直線,地球、木星分別位于太陽的兩側,故圖中最可能出現(xiàn)日凌現(xiàn)象的行星是木星。【小問2詳析】地球、火星諑漸運行至太陽的兩側且三者幾乎處于一條直線上,太陽電磁輻射干擾逐漸增強,火地通信受到干擾,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甚至中斷,因此地面和“祝融號”火星車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小問3詳析】從太陽系行星運行來看,行星運轉周期不同,才能使行星位于同一直線,且位于太陽的兩側;從太陽系行星運行軌道看,行星在同一軌道面上,才有可能行星位于同一直線,使太陽遮擋兩側的行星。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聚落的分布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如圖示意我國某河流出山口處典型地貌區(qū)的聚落分布。(1)圖中聚落所在地貌名稱是____,并簡述該地貌的形成過程。____(2)簡述圖示地貌特征由A到B的變化。(3)圖中聚落選擇在該處,試列舉其主要考慮的因素?!即鸢浮剑?)沖(洪)積扇形成過程:河流自山地流向山麓,地形急劇變緩,流速劇減;所挾帶物質在溝谷出口處不斷堆積,形成扇狀堆積體。(2)海拔逐漸降低;堆積物顆粒粒徑逐漸變細。(3)地形、土壤、水源等?!冀馕觥奖绢}以河流出山口典型地貌區(qū)聚落分布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河流堆積地貌,聚落的影響因素的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地理實踐力和綜合思維素養(yǎng)?!拘?詳析】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該地位于河流出山口處,由于河流擺脫了側向約束,到達河流出山口處,地勢變化流速減慢,河流攜帶大量泥沙在河流出口處不斷堆積,形成扇狀堆積體,為沖積扇或洪積扇。【小問2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由A到B指沖積扇由扇頂?shù)缴染壍貐^(qū),從扇頂?shù)缴染?,海拔逐漸降低,大量泥沙在此沉積,沉積物粒徑逐漸變小?!拘?詳析】結合所學知識,聚落選擇在沖積扇地區(qū),主要原因在于該地區(qū)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較為肥沃,且有河流流經(jīng),水源較為充足,有利于該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同時有利于聚落在此選址。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同學為進一步驗證熱力環(huán)流的科學性,做了如下實驗:在一間門窗緊閉的室內,將一支點燃的蠟燭靠近一支點燃的松香,觀察松香煙的飄散方向。如圖為實驗前該同學所畫的三種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示意圖。(1)推測圖中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____(填字母),并解釋其原理____。(2)在下圖中用箭頭標出蠟燭與周圍空間的大氣流動狀況,在括號內填上相應的物體名稱(“蠟燭”或“松香”),并畫出近地面的等壓面。(3)該同學發(fā)現(xiàn),松香離蠟燭較遠時,松香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