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下全冊古文注釋、翻譯、簡
答習題帶答案
部編版八年級下全冊文言文檢測題帶答案
班級:姓名:
題型:【重點課下注釋默寫】【重點句子翻譯】【課內簡
答題】
目錄:
一、第9課《桃花源記》
二、第10課《小石潭記》
三、第11課《核舟記》
四、第21課《北冥有魚》《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五、第22課《雖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六、第23課《馬說》
第9課《桃花源記》
班級:姓名:
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
1、【緣】沿著,順著。
2、【鮮美】新鮮美好。
3、【落英】落花。
4、【繽紛】繁多的樣子。
5、【異】驚異,詫異。這里是“對……
感到驚異”的意思。
6、【欲窮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盡
頭。窮,盡。
7、【林盡水源】林盡于水源,意思是桃
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到頭了。
8、【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不真切。
1
9、【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才,僅僅、
只。
10、【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
變得開闊敞亮。
11、【儼然】整齊的樣子。
12、【屬】類。
13、【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
阡陌,田間小路。
14、【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15、【悉】全,都。
16、【黃發(fā)垂髯】指老人和小孩。黃發(fā),舊說是長壽的特
征,用來指老人。垂髻,
垂下來的頭發(fā),用來指小孩。
17、【乃】于是,就。
18、【具】詳細。
19、【要】同“邀”,邀請。
20、【咸】全、都。
21、【妻子】妻子兒女。
22、【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23、【遂與外人間隔】于是就同外界的
人隔絕了。述、于是、就。間隔,隔絕、
不通音訊。
24、【乃】竟然,居然。
25、【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26、【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詳細
地說出。為、對、向。
二、重點句子翻譯: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27、【嘆惋】感嘆。
28、【延】邀請。
29、【語云】告訴(漁人)說。
30、【不足】不值得,不必。
31、【便扶向路】就順著舊路(回去)。
扶,沿著、順著。向,先前的。
32、【志】做記號。
33、【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
指武陵郡。
34、【詣)】拜訪。
35、【規(guī)】打算,計劃。
36、【未果】沒有實現(xiàn)。
37、【尋】隨即,不久。
38、【問津】問路。這里是“訪求、探
求”的意思。津,渡口。
翻譯:沿著小溪劃船,往前行,忘記了路程的遠近。
2、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
英繽紛,漁人甚異之。翻譯: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
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花和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
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非常驚異。
3、復前行,欲窮其林。
翻譯:又向前劃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4、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
通,雞犬相聞。翻譯: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
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
2
5、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翻譯:村里面的人,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的衣著
裝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6、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翻譯: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里,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
里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
7、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遂與外人間隔。翻譯: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
戰(zhàn)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xiāng)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
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
8、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翻譯: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
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9、不足為外人道也。
翻譯:不值得對外界的人說??!
1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翻譯: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
(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三、課內簡答題:
1、寫兩個出自《桃花源記》的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
朗、怡然自樂。2、第一段帶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
用?
答: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氣氛,也
為桃花源的美好作鋪墊。3、桃源人聽到漁人敘述外界的變化
后,為什么“皆嘆惋”?
答:外界變化大,社會黑暗,戰(zhàn)亂頻繁,人民生活痛苦,
長時間與世隔絕。4、當漁人離開時,桃源人為什么囑托“不足
為外人道也“?
答: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這個絕境,避免戰(zhàn)亂,不想
讓外人知道,打擾了他們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5、桃源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3
答:桃源人居住在與世隔絕的地方,過著平等,自由,安
定,富足的生活,不愿飽受戰(zhàn)亂之苦。
6、漁人離開桃源后?!氨惴鱿蚵贰庇帧疤幪幹局?,而后來
的人“尋向所志",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讓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
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個虛構的社會,是不存在的。
7、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
答: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純樸,熱情好客,生活富足,沒
有階級壓迫,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亂之苦。
8、作者陶淵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樣的一種社會理想?這
種社會理想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否得以實現(xiàn)?
答:理想的社會: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亂,自給
自足,和平恬靜的社會。作者這一社會理想,在客觀上反映了
廣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在階級社會中也只
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二)第10課《小石潭記》檢測題
班級:姓名:
一、重點注釋默寫:
1、【篁竹】竹林。
2、【如鳴瓊環(huán)】好像佩帶的瓊環(huán)碰撞發(fā)
出的聲音。瓊、環(huán),都是玉飾。
3、【心樂之】心情為之高興。樂,以....
為樂。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涼。尤,格外。
5、【全石以為底】以整塊的石頭為底。
4
6、【卷石底以出】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
來,露出水面。
7、【紙】水中高地。
8、【堪】不平的巖石。
9、【翠蔓】翠綠的藤蔓。
10、【蒙絡搖綴,參差披拂】蒙蓋纏繞,
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11、【可百許頭】約有
一百來條??桑?/p>
大約。許,表示約數(shù)。
12、【若空游無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動,
什么依靠也沒有。
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到
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澈,
穿透。
14、【怡然】靜止不動的樣子。
15、【俶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
俶爾,忽然。
16、【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
17、【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
二、重點句子翻譯: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
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翻譯: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
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
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我)心
里感到高興。
2、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為紙,為嶼,為峨,為巖。
翻譯: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
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
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
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3、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5
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
時隱時現(xiàn)。
18、【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
不齊。
19、【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涼,寒氣
透骨。
20、【悄愴幽邃】幽靜深遠,彌漫著憂
傷的氣息。悄愴,憂傷。邃,深。
21、【清】凄清。
22、【隸而從】跟隨著同去。
23、【二小生】兩個年輕人。
翻譯: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
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4、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翻譯: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
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
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
5、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
翻譯: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
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
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翻譯: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
折,水流像蛇那樣蜿
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
7、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譯: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
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8、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翻譯: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
三、課內閱讀理解:
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
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
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9、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
去。
翻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
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
To
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西)
人,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文中突出表現(xiàn)了“小石潭”
的什么特點?答:本文是按游覽的先后順序來寫景抒情的。文
中突出地表現(xiàn)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huán)境
凄清的特點。
3、本文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采用了怎樣的手法?
答: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潭水源流、潭上氣氛。移步換
景。
4、本文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依此寫了水、竹、石、樹、魚、
溪流六種景物,這樣安排使文章井然有序,使讀者一目了然。
5、作者開頭說“心樂之”,為什么在第四段又寫“悄愴幽
邃”?
答:因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后被貶,心中憤懣不平,因而
凄苦是感情主調。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脫這種心情,但歡樂是暫
時的,一經凄清環(huán)境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6、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
來寫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
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6
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
的;就溪水來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
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
的特征。
7、結合本文,談談對“一切景語皆情語”的理解。
答: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借景抒情,是指借景物描寫抒發(fā)內
心的情感。本文中作者眼前的景物,之所以“寂寥”,正是因為
其心中“悄愴”。
(S)第11課《核舟記》精品檢測題
班級:姓名:
一、重點課下默寫注釋:
1、【奇巧人】指手藝奇妙精巧的人。
2、【徑寸之木】直徑一寸的木頭。徑,
直徑。
3、【為】做。這里指雕刻。
4、【木】樹木。
5、【罔不因勢象形】全都是就著(材料
原來的)樣子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
罔不,無不、全都。因,順著、就著。
象,模擬。
6、【貽】贈。
7、【蓋大蘇泛赤壁云】(刻的)是蘇軾
游赤壁(的情景)。泛,泛舟,坐著船
在水上游覽。云,句末語氣詞。
8、【有奇】有余,多一點兒。奇,零數(shù)、
余數(shù)。
7
9、【高可二黍許】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
么高。
10、【中軒敞者為艙】中間高起而寬敞
的部分是船艙。
11、【箸篷】用箸竹葉做的船篷。
12、【雕欄相望】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
右相對。
13、【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徐,慢慢
地。興,起。
14、【石青豚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
著字的凹處。豚,用顏料等涂上。
15、【峨冠】高高的帽子。峨,高。
16、【髯】兩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須。
17、【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懸掛的橫
幅書畫長卷。
18、【卷端】指手卷的右端?!熬砟?,
指手卷的左端。
19、【如有所語】好像在說什么似的。
語,說話。
20、【其兩膝相比者】他們的互相靠近
的兩膝。比,靠近。
21、【各隱卷底衣褶中】各自隱藏在手
卷下邊的衣想里。
22、【絕類彌勒】極像彌勒佛。類,像。
23、【矯首昂視】抬頭仰望。矯,舉。
24、【不屬】不相類似。
25、【訕】同“屈”,彎曲。
26、【可歷歷數(shù)】可以清清楚楚地數(shù)出
來。歷歷,分明可數(shù)的樣子。
27、【舟子】撐船的人。
28、【衡】同“橫”。
29、【視端容寂】眼睛正視著(茶爐),
神色平靜。
二、重點句子翻譯: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30、【若聽茶聲然】好像在聽茶水燒開
了沒有的樣子。若……然,好像……的
樣子。
31、【船背稍夷】船的頂部較平。夷,
平。
32、【虞山王毅叔遠甫】常熟人王毅字
叔遠。甫,男子美稱,多附于字之后。
33、【了了】清楚明白。
34、【篆章】篆字圖章。
35、【丹】朱紅。
36、【曾不盈寸】竟然不滿一寸。曾,
竟然。盈,滿。
37、【簡】挑選。
38、【修狹】長而窄。
39、【技亦靈怪矣哉】技藝也真神奇啊!
“矣”和“哉”連用,有加重驚嘆語氣
的作用。
翻譯:沒有一件不是根據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
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翻譯:(他)曾經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
是蘇軾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8
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翻譯:船頭到船尾大約長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
那么高。
4、中軒敞者為艙,箸篷覆之。
翻譯: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箸竹葉做的船篷
覆蓋著它。
5、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
翻譯: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胡須濃密的人是蘇東坡(蘇
軾),佛?。ㄌK軾的好友)位于右邊,魯直(黃庭堅)位于左邊。
6、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翻譯: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
里。
7、臥右膝,油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
—珠可歷歷數(shù)也。翻譯:佛印臥倒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
船上,豎著他的左膝,左臂上掛著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
念珠簡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數(shù)出來。
8、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翻譯:那個人的眼光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
聽茶水聲音似的。9、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翻譯:筆畫像蚊子的腳一樣細小,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
黑的。
10、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翻譯:可是計算它的長度,還(竟然,尚且)不滿一寸。
1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翻譯:原來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三、課內簡答題:
1、文中第三段介紹蘇東坡、佛印、魯直于船頭的位置,
為什么先從中間的蘇東坡介紹起?
答:因為這樣寫符合核舟的主題,蘇東坡是“泛舟”的主角。
2、從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藝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9
答: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①用料體積小;②所刻東
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畫細膩逼真,情態(tài)畢備,富有
詩情畫意。
3、作者從船的中部寫起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核舟的中間部分是艙,高起而寬敞,十分引人注目;
②艙邊的窗竟然可以關閉,從這里說起能引起讀者的興趣;③
核舟所表現(xiàn)的主題是“大蘇泛赤壁“,而中間部分雕刻有蘇軾的
詩句,從這里說起容易引起讀者的注意,引發(fā)讀者的想象
4、窗上對聯(lián)為什么要刻這十六個字,而不刻別的字?
答:這十六個字是前、后《赤壁賦》中的名句,與上段
“大蘇泛赤壁''相照應,切題,而且可以啟發(fā)讀者聯(lián)想舟外赤壁
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人物,足以見他對核舟觀察的精細。
(四)第21課《北冥有魚》檢測題
班級:姓名:
一、《北冥有魚》課下注釋默寫:
1、北冥:北海;冥:同"溟”,海。南
冥:南海
扶搖:旋風。
9、去以六月息者也:憑借著六月的大2、怒:振奮,這
里指用力鼓動翅膀。風離開。息:氣息,這里指風。3、垂天
之云:懸掛在天空的云。
4、海運:海水運動。
5、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6、志怪:記載怪異的事物。志:記載。
7、水擊:擊水,拍打水面。
8、掛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乘著旋風盤
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拉:盤旋飛翔。
10
10、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
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野馬:山野
中的霧氣,奔騰如野馬。
1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
至極邪: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
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其:表示選擇。
12、其視下也:大鵬從天空往下看。其:
代大鵬。
二、《北冥有魚》重點句子翻譯:
1、鰥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鰥的體積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
2、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鵬的脊背,不知道有幾千里長;
3、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13、亦若是則已矣:也不過像人在地面
上看天一樣罷了。是:這樣。當它用力鼓動翅膀而飛的時
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懸掛在天空的云。
4、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這只鵬鳥呀,海水運動時就將遷移到南方的大海。
5、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拉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
三千里的波濤,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
的大風離開了。
6、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
果。野馬:山野中的霧氣,奔騰如野馬。
7、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
到盡頭呢?
8、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三、課內簡答題:
1.本文開頭描述能鵬的形象及奮飛時的壯美氣勢與論述
“逍遙游”有什么聯(lián)系?答:鰥鵬展翅高飛,必須憑借六月的大風。
說明世間萬物都要憑借外力才能活動,從而回答了“逍遙''要有
所依憑。
11
2.“野馬”“塵埃”的運動依靠什么?寫它們有什么作用?
答:“野馬”“塵?!钡倪\動也必須依靠氣息,“生物之以息相吹
也”。這里和鵬相比,說明萬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須憑借,要依
靠),世上的萬物無論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處在不同的束縛
之中。因此,大鵬也好,“野馬”"塵埃'’也好,狀似逍遙,其實并沒有
達到真正的逍遙。
3、作者筆下的“鵬”是個什么樣的形象?
答:作者筆下的“鵬”是一個碩大無比、力大無窮、志存高
遠、善借長風的形象。
4、你喜歡鰥鵬嗎?談談你的理由。
答:示例一:我喜歡鰥鵬。因為鰥鵬入深海,翔九天,胸
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搏擊長空,縱橫大海,就像諸葛亮、
毛澤東等歷史人物,他們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推動歷史向前發(fā)展。
示例二:我不喜歡鰥鵬。因為我喜歡知足常樂,淡泊名利,就
像普通的勞動者,他們愛崗敬業(y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
的貢獻。5、本文想象奇特,請你聯(lián)系課文談談想象手法的運
用。
答:①在想象中夸張:如對鰥鵬形象之大的描繪;②在想
象中進行對比:列舉野馬、塵埃和鰥鵬進行對比來闡述道理;
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作者醉心“逍遙”,表達了自己
對理想的強烈追求。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精品習題
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
1、濠梁:濠水的橋上。
2、全:完全,肯定(是這樣)。
3、循其本:追溯話題本原。循:追溯。
二、重點句子翻譯:
1、鰥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12
鰥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3、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完全肯定的。
4、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卻又來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
道的。
三、課內簡答題:
1、莊子與惠子的辯論十分巧妙,試說說巧妙在哪里?
答: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莊子處于被動。莊子偷換
概念,將怎能會知道偷換為“怎么知道”將惠子的發(fā)難化解了。
2、比較莊子與惠子性格的差異。
答:惠子好辯,重分析,對于事物有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
態(tài)度,重在知識的探討。莊子智辯,重觀賞,對于外界的認識
帶有欣賞的態(tài)度,將主觀的情意發(fā)揮到外物上而產生移情同感
的作用。
3、莊子為什么說他知道魚之樂?談談你的理解。
答:因為他對客觀事物帶有欣賞的態(tài)度,看到魚兒出游從
容,自己當時也悠閑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觀感受移情到魚兒的
客觀事物上。
(五)第22課《雖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班級:姓名:
一、《雖有嘉肴》課下注釋默寫:
①【旨】味美。
②【至道】最好的道理。
③【困】困惑。
13
④【自反】自我反思。
⑤【教學相長】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⑥【學學半】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前一個“學”:
同“教”,教導。二、重點句子翻譯:
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翻譯: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美好
可貴。
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譯:所以,學習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足,教人之后
才知道自己的困惑。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翻譯:知道自己的學識不足,然后就才能自我反省
4、期此之謂乎:
翻譯:大概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三、課內簡答題:
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文章運用“類比手法”引出要闡述的觀點,講述了“教
學相長”的道理。即教人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告
訴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2、本文主要論述了什么道理?
答:講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
者相輔相成。人學習之后就會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處,才
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
地方,這樣才會自我勉勵,不斷提高。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相
輔相成的。
3、作者是怎么論述的?(論證思路)
答:以類比論證的方法,從“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
“至道,弗學,不知其善”的道理,強調要學習,要實踐。接著
講到教和學的關系。一個人只有“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指出“學”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
14
此進一步討論其效果(自反和自強),最后點明“教學相
長”的觀點。文章短小精悍,邏輯嚴密,有條有理。
4、文章開頭寫“雖有嘉肴”有何作用?
答:類比論證。引出“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的道理。
由“嘉肴”、“至道”作比喻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系的論述,有
“嘉肴”、“至道”,教與學的關系就淺顯易懂了。
5、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談談“教學相長”給你怎樣的啟
示?
答:答案一:教學相長原則闡述了教與學的辯證關系,教
學本身是一個雙邊活動,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不可能高效迅
速地獲取知識,沒有學生的而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便得
不到施展,事倍功半。
答案二:一方面,學是第一位的,不學,則無法獲得知識,
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機會。人學習之
后就會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處,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另一方面,“教學相長''還意味著學習中的互動和交流。有時候,
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學習。比如嘗試把自己的理解講給同桌聽,
看看他的反應。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確實理解透徹了;
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這時
就可以“知困”而“自強”。
(五)第22課《大道之行也》檢測題
班級:姓名:
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
①【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天下為公:
天下是公共的。②【選賢與Oii)能】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
干的人。賢:指品德高尚。能:指才干出眾。與:通“舉
③【講信修睦】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修:培養(yǎng)。
④【不獨親其親】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第一個“親”:
用作動詞,“以……為親第二個“親”:指父母。
15
⑤【不獨子其子】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第一個“子”:
用作動詞,“以……為子第二個“子”:指子女。
⑥【有所終】能夠善終。
⑦【有所用】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
⑧【矜(guOn)、寡、孤、獨、廢疾者】矜:同“鰥”,老而
無妻。寡:老而無夫。孤:幼而無父。獨:老而無子。廢疾:
有殘疾而不能做事。者:……的人。⑨【分】職分、職守。
⑩【歸】女子出嫁。
?【貨惡(3)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財貨,憎恨
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
想私藏。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力氣,憎恨它不
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
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
?【謀閉而不興】奸詐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
?【亂賊】指作亂害人的事。
?【作】興起。
?【外戶而不閉】門從外面帶上而不關閉。外戶:從
外面把門帶上。
二、重點句子翻譯:
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翻譯: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
和睦氣氛。
3、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翻譯:所以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
的子女。
4、使老有所終。
翻譯:使老年人能夠善終。
5、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16
翻譯: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
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
6、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翻譯:所以奸詐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盜竊財務,作亂害
人的事就不會發(fā)生。所以門從外面帶上而不關閉。
7、是謂大同。
翻譯: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三、課內簡答題:
1、課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們應該如何
理解和認識?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其
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態(tài)。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
理想社會或是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和大同都是當時人們
頭腦中的理想境界,兩個詞中帶有明顯的理想色彩,寄托著人
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2、文中所闡述的大同社會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a.人人都受到社會的關愛。b.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c.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3、你對文章所描寫的“大同”社會有怎樣的認識?現(xiàn)實生
活中這樣的“大同”社會能存在嗎?
答:文中描述的“大同”社會是一個至善至美的社會,那里
的人們有著純潔無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處,沒有勾心
斗角,更沒有盜竊亂賊,人與人之間平等,公正,互愛。這樣
的社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4、“大同”社會與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處嗎?請你
對“大同”社會、“世外桃源”做出評價。
答:“大同”與“世外桃源”有相似之處。人與人之間都是自
由,平等互愛,和睦相處,是一個理想社會。
17
(六)第23課《馬說》檢測題
班級:姓名:
一、重點課下注釋默寫:
1、【祗】只,緊。
2、【奴隸人】奴仆。
3、【駢死】(和普通馬)一同死。駢:
本義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
4、【不以千里稱也】不以千里馬而著稱。
5、【一食】吃一次。
6、【或】有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個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合同范本二零二五3篇
- 2025年度危險化學品堆放場地租賃及安全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特色美食街餐飲資源承包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星級酒店餐飲部承包經營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塔吊設備租賃、維修及保養(yǎng)綜合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活用品代購委托合同4篇
- 2025年度塔吊司機職業(yè)健康體檢服務合同范本2篇
- 2024種植業(yè)土地租賃合同
- 2025年度消防安全責任合同范本詳解3篇
- 2024版內部施工合同
- 2025年工程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qū)融媒體中心招聘全媒體采編播專業(yè)技術人員10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宜賓人才限公司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KAT1-2023井下探放水技術規(guī)范
- 垃圾處理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天皰瘡患者護理
- 駕駛證學法減分(學法免分)題庫及答案200題完整版
- 2024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河南省九師聯(lián)盟商開大聯(lián)考高一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撫養(yǎng)權起訴狀(31篇)
- 2024年“一崗雙責”制度(五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