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 學案 高二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16課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 學案 高二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16課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 學案 高二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16課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 學案 高二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16課 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 學案 高二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課程標準】了解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演變;了解關稅、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產生及其在中國實行。【概念解析】賦,稅也,包括按土地征收的田賦,以及按丁口征收的人頭稅等。役,即徭役,是統(tǒng)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直接目的:增加財政收入;根本目的:鞏固統(tǒng)治【知識梳理】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學習聚焦:古代的賦役除田賦外,還有人頭稅、徭役等。從唐朝租庸調到清朝攤丁入畝,賦役征發(fā)逐漸轉到向土地和財產征稅,人頭稅逐漸被廢除。(一)先秦西周諸侯的義務:繳納貢賦;為王室服役春秋戰(zhàn)國管仲“相地而衰征”、魯國初稅畝①含義:“相地而衰征”,據土地多少和好壞征收賦稅。前594年“初稅畝”無論公私田,按畝數實數收稅。②影響:春秋“稅制改革”客觀上承認私田合法,從而承認了私田主人對土地的所有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促進了奴隸制生產關系向封建生產關系轉變;),有利小農經濟的發(fā)展,是社會轉型的重要因素。是中國古代土地稅的開端。秦漢編戶齊民:政府把農民編入戶籍(稱為編戶),實行按編戶征收租賦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1.賦稅田賦人頭稅財產稅秦“收泰半之賦”口賦:極重漢漢高祖:十五稅一漢景帝:三十稅一1.口賦:7-14歲每人每年繳20錢,武帝以后加3錢2.算賦:15-56歲每人每年出120錢,商人奴婢加倍1.對車船征稅2.對商人和高利貸者征算緡錢3.對財產總額征“稅民資”4.對農民飼養(yǎng)六畜征稅2.徭役役期地點任務種類更卒一個月本郡或本縣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宮室、陵寢、運輸糧食等正卒兩年郡國和京城服兵役戍卒一年邊塞屯戍役齡1.秦朝:男子17歲起役2.漢昭帝:男子23歲起役(三)魏晉南北朝租調制魏晉按戶征收糧和絹帛(綱上P40)北魏1.頒布均田令,規(guī)定一夫一婦每年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綱上P40)2.成年男子負擔一定徭役(綱上P40)(四)隋唐隋廢除前代苛捐雜稅,主要向民眾征收租調役唐前期:租庸調制中后期:兩稅法1.對象:21至59歲成年男子2.內容:“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繳納一定的谷物叫做“租”;“調”:繳納定量的絹和布,叫做“調”;“庸”:代役稅。成年男子服役期間不去服徭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稱之為庸。3.經濟基礎:均田制4.影響:保障了政府財政收入;納庸代役保證農民生產時間,促進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由租調制到租庸調制的轉變,標志著從勞役地租到實物地租轉變,是我國古代賦稅制度的重大改革。1.背景: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導致均田制遭到破壞;為解決財政困難,實行兩稅法2.實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建議,(綱上P40)廢除租庸調,改行兩稅法3.內容:①(量入為出)以國家財政支出確定賦稅總額,分解到各地②(征收標準)按田畝征收地稅,按人丁、資產征收戶稅。(從人丁為主到財產為主))③(征收期限)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從不定時到基本定時)④征收主體——不分主戶客戶,一律以當時居住地登入戶籍,繳納賦稅。商人也要交稅。4.影響:①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綱上P40)②改變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賦稅制度,減輕政府對農民人身控制(綱上P40)局限:唐后期土地兼并越來越嚴重,大地主隱瞞財產轉嫁賦稅現(xiàn)象增多,政府為保證財政又增加捐稅,農民負擔更加沉重,社會矛盾加劇。(五)宋元——賦役繁重宋1.征收兩稅,但附加稅繁雜多變2.征收代役金,再派發(fā)各種徭役3.王安石推行募役法內容:百姓繳納免疫錢、助役錢,官府募人代役。影響: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業(yè)發(fā)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納錢代役的推行有利于實物地租向貨幣地租轉變。元北方:租庸調南方:兩稅法征收丁稅、地稅征收夏稅、秋糧“科差”:按戶之上下征收絲和銀兩(六)明清明初期征收夏稅、秋糧,所征主要是米麥實物正統(tǒng)年間江南部分稅糧折銀征收送赴北京,稱“金花銀”后期張居正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1.背景:商品經濟發(fā)展和白銀流通量增加;土地兼并愈演愈烈2.內容:賦役合并、一概折銀,即賦稅折銀征收,役改由丁、田共同承擔,折銀征收3.影響:①納銀代役,松弛了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為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勞動力資源②簡化了稅制,有利于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貪污腐敗。③賦役征銀,標志著由實物稅向貨幣稅的轉變。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清1.內容:①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以1711年的丁銀作為定額,不再增加②雍正帝:“攤丁入畝”:將丁銀分攤到田賦中影響:①攤丁入畝廢除了中國歷史上存在了約2000年的人頭稅,封建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控制進一步減弱;隱蔽人口現(xiàn)象逐漸減少,促進了人口的增長;②減輕了無地或少地農民的丁役負擔,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③有利于商品經濟發(fā)展及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④稅制的簡化,有利于政府的征收。※歸納總結※中國古代賦役制度變化的原因與影響1.原因(1)生產力、商品經濟的發(fā)展;(2)維護統(tǒng)治、緩和社會危機;(3)農民反抗斗爭,統(tǒng)治者吸取歷史教訓。史實:秦朝和隋朝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導致社會矛盾激化,使王朝滅亡;西漢和唐朝采取輕徭役薄賦政策則出現(xiàn)了“盛世”。2.影響(1)推動生產力進步,有利于經濟恢復、發(fā)展;(2)增加財政收入,緩和矛盾,鞏固統(tǒng)治;(3)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4)農民依附關系松馳,為商品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促進了明朝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xiàn)。二、關稅與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起源與演變學習聚焦:關稅制度古已有之,中國一直享有完全的關稅自主權,但在近代經歷喪失和收回的曲折歷程。新中國實行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關稅制度和個人所得稅制度。(一)關稅制度含義海關依據國家關稅政策、稅法及進出口稅則,代表國家對進出關境物品征收的稅起源西周時期,貨物通過邊境“關卡”就要被征稅演變古代1.國內關稅與國境關稅并立2.中國享有完全關稅自主權近代國內關稅1937年正式宣布廢除國境關稅喪失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開了協(xié)定關稅惡例。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進一步強化西方列強協(xié)定關稅權。根據有關條約和片面最惠國待遇規(guī)定,中國失去自主調整稅率權力),國境關稅海關大權長期把持在外國人手中收回1.國民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都明確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要求關稅自主主張2.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宣告關稅自主,公布《進口稅暫行條例》3.1928年起,國民政府通過“改訂新約”(1)原因:民族意識覺醒,主權意識增強;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南京國民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需要;南京國民政府提升形象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2)影響:國民政府收回了關稅自主權,增加了國家關稅的收入;有利于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增強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過改定新約,使南京國民政府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真正收回關稅自主權現(xiàn)代1.新中國成立后政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及其實施條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獨立的專門的海關稅法,統(tǒng)一全國關稅制度2.改革開放后①1985年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強化關稅制度法制化建設②198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國務院重新修訂發(fā)布關稅條例,進一步完善關稅基本制度,促進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發(fā)展(二)個人所得稅制度含義以納稅人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收對象的稅種起步民國時期1.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稅條例,包括征收個人所得稅內容,但沒有實施。2.1936年,國民政府公布所得稅暫行條例,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演變共和國時期1.新中國成立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征收個人所得稅2.改革開放后198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標志著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正式建立。此后,經過數次修訂完善,愈加符合中國社會發(fā)展實際,對調節(jié)個人收入和實現(xiàn)社會穩(wěn)定發(fā)揮積極作用作用增加財政收入;調節(jié)收入分配,有利于實現(xiàn)社會公平;有助于培養(yǎng)和增強公民的納稅意識。【教材問答】1.教材P93思考點:分析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演變及發(fā)展趨勢。①田賦:變化不明顯,征收標準基本為土地(隋與唐前期按丁征收,但也是以按丁授田的均田制為基礎)。②人頭稅:變化較大,由秦漢口賦、算賦發(fā)展到隋唐戶調,至兩稅法實施后與田租合并征收,清朝“攤丁入畝”之后,按人頭征稅的強制剝削被廢除。③徭役:變化較大,由秦漢強制性服役,到隋唐可以納庸代役,到明朝一條鞭法后折銀代役,反映封建國家對農民人身束縛逐漸松弛。2.教材P95學思之窗:閱讀材料,思考為什么1985年中國要頒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1951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改革開放后,在走向市場經濟過程中,稅則中的不少規(guī)定已不適應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需要。因此,國務院于1985年頒布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3.教材P95思考點:為什么直到1980年中國才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征收個人所得稅是為調節(jié)社會收入水平,確保社會公平和國家有序發(fā)展,在個人和家庭收入整體差別不大的計劃經濟時代,沒有征收必要,所以直到改革開放后的1980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才制定頒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4.教材P96問題探究:2006年開始,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