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二年級上冊9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1頁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二年級上冊9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2頁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二年級上冊9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3頁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二年級上冊9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4頁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協(xié)作體2024屆高二年級上冊9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孝感新高考聯(lián)考協(xié)作體9月高二考試

高二化學試卷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的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案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要改動,先用橡

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Li7C12O16Na23Al27Ca4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

1.化學促進了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下列敘述中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燉排骨湯時加點醋味道更鮮

B.加入明砒后泥水變澄清

C.北京冬奧會場館使用CO2跨臨界直冷制冰

D.科學家成功將CO2轉(zhuǎn)化為淀粉或葡萄糖

2.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Cl2+60H-=5C1-+C10J+3H2O

B.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檢驗加碘鹽中的10。IO1+5「+6H+=312+3也0

2++

C.FeS()4溶液中加入出。2若產(chǎn)生沉淀:2Fe+H202+4H20=2Fe(OH)3i+4H

2+-

D.NaHCC)3溶液與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HCOJ+Ba+OH=BaCO31+H20

3.室溫下,下列實驗探究方案不熊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選項探究方案探究目的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KSCN溶液,振蕩,再

AFe2+具有還原性

滴加幾滴新制氯水,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兒滴品紅溶液,振蕩,加熱

BSO2具有氧化性

試管,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漠水,振蕩,觀察溶

CB「2的氧化性比12的強

液顏色變化

用pH計測量相同條件下,同濃度醋酸、鹽酸的pH,比較

DCH3co0H是弱電解質(zhì)

溶液pH大小

A.AB.BC.CD.D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體*化學試卷(共8頁)第1頁

4.下列操作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A.AB.BC.CD.D

5.甲?戊均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戊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強

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疚欤疽壹滓?/p>

B.甲的氯化物遇氯化氫一定有白煙產(chǎn)生

C.非金屬性:戊>丁>丙丙丁戊

D.丙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一定能與強堿反應

6.25。(2和1.01x105時,2N2Os(g)=4NO2(g)+O2(g)AH=+56.76kJ/moL該反應能自發(fā)進行的原因是

A.是吸熱反應B.是放熱反應

C.焙增加的反應D.是熠減少的反應

7.由X、Y轉(zhuǎn)化為M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一②的總過程吸熱

B.M是CH3coOH

C.反應過程中形成C-H鍵

D.催化劑使AH降低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體*化學試卷(共8頁)第2頁

8.海洋碳循環(huán)是全球碳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控制環(huán)節(jié)。下圖為海洋中碳循

環(huán)的簡單原理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影響海洋碳循環(huán)的因素主要有海水的酸堿性、水溫、藻類生物的分布等

B.海洋碳循環(huán)過程中能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C.光合作用,每生成lmol(CH2O)x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4NA(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

D.鈣化釋放C02的化學方程式:2NaHCO3+CaCl2=2NaCl+CaCO3X+C02T+H20

9.在25(、1.01xl()5pa下,1mol氫氣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已知:2H2(g)+C)2(g)=

2H20(g)AH=-490kJ/mol,下列有關說法正確吸收436IU肥Q

211

的是療放”“Ki能3r.,八\

吸收:》2能J

A.a=249O---內(nèi)

B.O—H鍵的鍵能為930kJ-mo「i申

C.物質(zhì)所具有的總能量大小關系為:甲>乙>丙

D.ImolHzO。)分解為2molH與ImolO時吸收930kJ熱量

10.一定條件下,將3molX和ImolY混合于2L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X(g)+Y(g)WZ(s)+2W(g)。

2min末該反應達到平衡,生成W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

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X和Y的轉(zhuǎn)化率之比為3:I

B.2min后,升溫會使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C.從Imin到2min過程中,氣體的壓強沒有變化

D.當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11.已知X轉(zhuǎn)化為R和W分步進行:①X(g)=Y(g)+2W(g)②Y(g)=R(g)+W(g)。上述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ImolX(g)的能量低于ImolY(g)的能量

B.反應過程中,由于Ea2<Ea3,反應①的速率大于反應②的速率

C.斷裂ImolX(g)中的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ImolR(g)和3molW(g)中的化學鍵所放出的能量

D.R(g)+W(g):Y(g)AH=Ea4-Ea3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體*化學試卷(共8頁)第3頁

12.對于可逆反應:A(g)+B(g)U2c(g)AH<0,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13.室溫下如圖所示,關閉活塞,向左右兩室(容積相同)各充入一定量H2和Cb,且恰好使兩容器內(nèi)氣

放電

體密度相同,打開活塞,放電使H2與C12充分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H2+CI2二:2HC1,恢復到原溫度

后,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開始時左右兩室分子數(shù)相同

B.最終容器內(nèi)無H2存在

C.反應后H2室壓強減小

D.最終容器內(nèi)密度與原來相比增大

14.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體積比為1:3的C02和H2,發(fā)生反應2co2(g)+6H2(g)=4H2O(g)+CH2=

CH2(g)?測得不同溫度下C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及催化劑的催化效率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點的平衡常數(shù)比N點的小

B.保持N點溫度不變,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H2,C02的轉(zhuǎn)化率可能會增大到50%

C.溫度低于250(時,乙烯的平衡產(chǎn)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實際生產(chǎn)中應盡可能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以提高CO2的轉(zhuǎn)化率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體*化學試卷(共8頁)第4頁

15.異丁醇催化脫水制備異丁烯主要涉及以下2個反應。研究一定壓強下不同含水量的異丁醇在恒壓反應

器中的脫水反應,得到了異丁烯的平衡產(chǎn)率隨溫度的變化結果如圖。

CH3產(chǎn)

?CHj^HCH:OH(g)—■CH,C=CH:(g)+H:O(g)

%

/

△//=+2?kJ/molKi(l90T)=K)4勢

(2

超otHsOXn(異丁靜)

CH,CHj

3-£3:1

②2cHsc=CH:(g)—CHC=CH(|'CH(g)

J1我1:1

CHa」

(一聚異丁烯)

△//2--72U/inolK,(190C)=0.l

200250300

溫度/℃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其他條件不變時,在催化劑的活性溫度內(nèi),升高溫度有利于異丁烯的制備

B.若只有異丁烯、水和二聚異丁烯生成,則初始物質(zhì)濃度3與流出物質(zhì)濃度c之間存在:co(異丁

醇尸c(異丁烯)+2c(二聚異丁烯)

C.190。(2時,增大n(H2O):n(異丁醇),不利于反應②的進行

D.高于19(TC時,溫度對異丁烯的平衡產(chǎn)率影響不大的原因是KA104、K2<0.1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別代表一種元素。

ab

cdef

ghijk1m

n

回答下列問題:

(l)j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O

(2)e、h、m形成的簡單離子其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為。(填寫離子符號)

(3)n與g形成的化合物為(填寫化學式,下同),將該化合物進行焰色試驗,火焰呈—色。

(4)k、1形成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5)g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i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6)某同學欲探究元素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操作)取已除去氧化膜且面積相等的鎂條和鋁條,分別投入2mLimol/L鹽酸中;

(實驗現(xiàn)象)鎂與酸反應比鋁更劇烈;

(實驗結論)①金屬性:MgAl(選填“〉”或“<”);

(查閱資料)原子半徑(nm)Mg:0.160Al:0.143;

(思考)②利用元素周期律、從原子半徑變化規(guī)律入手對上述實驗結論進行解釋。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體*化學試卷(共8頁)第5頁

17.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某課外興趣小組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

實驗一:某同學設計如右圖所示裝置(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探究?;卮鹣铝袉栴}:

(l)a管的作用。

(2)等質(zhì)量的鋅分別與4份50mL過量的稀硫酸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完全反應,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稀硫酸

1

實驗組別c(H2SO4)/mol/L-反應前溫度FC金屬狀態(tài)

11.020塊狀

21.625塊狀

31.630塊狀

41.625粉末狀

①實驗(填實驗組別序號)可表明實驗溫度對反應速率產(chǎn)生影響。

②實驗2和4表明也可對反應速率產(chǎn)生影響。

(3)100mLlmol-LT的稀硫酸與過量鋅粒反應,一定溫度下,為了減緩反應速率,又不影響生成氫氣的

總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適量Na2s04溶液B.加入少量CuSCU溶液

C.加入少量NaNCh粉末D.加熱

實驗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IOCO2T,酸性KMnO4溶液

和H2c2。4溶液反應時,開始一段時間反應速率較慢,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不久突然褪色,反應速率明

顯加快。

(4)針對上述現(xiàn)象,某同學認為該反應放熱,導致溶液溫度上升,反應速率加快。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的因素看,你猜想還可能是的影響。

(5)若用實驗證明你的猜想,除酸性KMnCU溶液、H2c2O4溶液外,可以在反應一開始時加入(填

標號)。

A.K2s04B.MnChC.MnSO4D.H20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體*化學試卷(共8頁)第6頁

18.某實驗小組設計用50mL0.50molLT鹽酸和50mL0.55moi-L?氫氧化鈉溶液在如圖1裝置中進行中和

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計算中和反應熱。

匕/mL

圖2

(1)在大小燒杯之間填充碎泡沫塑料的主要作用是。

⑵寫出表示該中和熱(-57.3kJ-molT)的熱化學方程式。

(3)若改用60mL0.50moi鹽酸和50mL0.55moi1一1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則與上述實驗相比,所

放熱量(填"增加”、"減少”或“不變”,下同),所求中和熱數(shù)值_____o

(4)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Igcm3,又知中和反應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o

為了計算中和熱,某學生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起始溫度ti/℃終止溫度t2/℃

實驗序號

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123.2

220.220.423.4

320.520.623.6

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AH=kJmoL(結果精確至I」0.1)?

(5)在中和熱測定實驗中,若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鹽酸的溫度,則測得的中和

熱數(shù)值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⑹實驗小組另取VimL0.50molL'HC1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

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必+V2=50mL)o則實驗小組做該實驗時的環(huán)境溫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NaOH溶液的濃度為mol-L-'?

湖北省新高考聯(lián)考體*化學試卷(共8頁)第7頁

19.2022年冬奧會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冰,CO2的資源化可以推動經(jīng)濟高質(zhì)量發(fā)

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質(zhì)量的持續(xù)改善。

I.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可合成低碳烯燃,合成乙烯(C2H4)的反應為:

2CO2(g)+6H2(g)#C2H4(g)+4H2O(g)AH,該過程分兩步進行:

l

第一步:CO2(g)+H2(g)#CO(g)+H2O(g)AH,=+41.3kJmor

1

第二步:2CO(g)+4H2(g)#C2H4(g)+2H2O(g)AH2=-210.5kJmor

(1)AH=kJ/mol,該反應在(填“高溫”“低溫”或“任何溫度”)下能自發(fā)進行。

(2)在恒容密閉容器中,起始壓強相同,反應溫度、投料比皿氏):n(CO2)=x]對CO2平衡轉(zhuǎn)化率的影響

如圖所示。據(jù)圖判斷:

co平

轉(zhuǎn)

0

10020030()400溫度/C

①a3(填,>"、“〈”或“=”)

②KMKN(填“〈”或“土)

II.以CO2與NH3為原料可以合成尿素[CO(NH2)2]。主要反應可表示為

2NH3(g)+CO2(g)^CO(NH2)2(s)+H2O(g)AH<0。

(3)丁。(3時,若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3moiNH3和1molCCh,達到平衡時,容器內(nèi)壓強為

開始時的0.75倍。則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向該容器中再加入1

molCO2^1molH2O,NH3的轉(zhuǎn)化率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